欢迎收听新一期的不可逃课
今天我们要分享的书是来自一位英国的女作家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位编辑她的名字叫做戴安娜·阿希尔那这本书的名字呢叫做《魏京山劫》是由后浪文学在今年的 1 月份出版的中文译本有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可能听说过她还有一本被翻译成中文的书前两年也挺火的叫做《暮色将近》也是由后浪引进的在 22 年的时候出版的中文译本那这本书呢
那这两本书呢都是作者在退休以后写下的回忆录目测将近是戴安娜的第六本回忆录更多的聚焦于她的一些个人生活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一本《魏京山劫》则是记录了戴安娜·阿希尔她是如何走上编辑的职业道路以及做编辑的工作经历可以说是一本文学圈的打工人实录啊
特别有意思的是这本书的原版英文书名叫做 Stat and Editor's Life 那这个 Stat 呢它是一个常见于出版社和编辑行业的术语源自拉丁语意思是让它保留或者是保持原样的意思
那作者在这本书的开头部分也有提到他的书名的来源他说是按照印刷厂的传统惯例如果想要恢复已经删除的文字编辑会在文字的下方打一排小点同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上魏京删截几个字所以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作者试图以最原始的形式来对他的经验进行魏京删截的处理
其实在《暮色将近》这本书中也提到了在写《魏京山劫》这一本回忆录的时候作者阿歇尔说他在最后一分钟灵光一闪为书起了名字他说书名如果不能自然而然出现就会令人头痛我过去曾经花了无数时间和作家们一起
一个个审核待选的书名清单越看越郁闷所以这一次我毫不费力的想了个贴切的名字后立刻觉得非常满意就叫《未经山节》就是它好啊别忘了我是在 80 岁的时候完成这部书的呢所以从这本书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戴安娜·阿希尔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更多的是为了真实的记录下自己所在的行业自己的一个亲身的经历
所以从这本书的名字也可以看出戴安娜·阿希尔写这本书是为了真实地记录下自己所在的行业和她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我们首先先请景李来介绍一下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内容吧
好的谢谢米娅我感觉这本书的英文副标题就可以一句话诠释这本书的内容就是 An Editor's Life 像刚才米娅说的一个编辑的一生在全书当中阿希尔分了两个部分来叙述他的第一部分是讲述了自己从牛津大学毕业之后到 BBC 新闻部工作后来又认识了安德烈多一奇从而一同去创立传奇的独立出版社安德烈多一奇出版社的经历
这其中包括了他们的创业故事如何和他们的股东斗智斗勇以及面对大型出版机构的指导他们是怎么去应对的
他们的创业并不是一次就成功了而是先去创立了艾伦·温盖特出版社在经营五年之后因为股权的纠纷而再次独立出来他们才创立了安德烈多一期出版社而更多的书中的篇幅被用于描绘编辑工作的日常在阿希尔的眼中编辑工作就像从一个形状笨拙的包裹中取出一层层皱巴巴的棕色包装纸然后慢慢将里面的漂亮礼物展示出来的过程
他在享受这项工作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与工作伴随而来的各种烦恼其实这和我们所有的普通人都是一样的在第二部分当中他重点回忆了自己同包括奈巴尔、简里斯在内的六位作者的交往经历享受了阿西尔与这些作者的相处经历以及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就我们也可以当做八卦来看所以这个就是大概这本书的内容
好的那因为这本书里面讲述的是作者戴安娜·阿希尔她的亲身经历可以说是有点像她的回忆录同时她又不完全只是在写自己的日常之前看过她写的《暮色将近》我觉得她好像每一本回忆录里面都会围绕着主题包括像这本书里面也是按照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了她的职场经历第二部分写了她
跟作家之间打交道的经历我觉得他不仅仅只是在记录自己过往的生活其实他的故事或者说他的经历是为那一个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所以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时候觉得他像一个杂文散文有时候又觉得好像也又是在讲他自己的故事像在读一个自传的这种传记一样
那么既然这本书完全是关于戴安娜·阿歇尔她的经历的了解她的生平她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对于我们今天要展开讨论的内容也挺重要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再请安妮来介绍一下作者的一个生平经历吧好的
戴安娜·希尔是英国知名的文学编辑也是一位作家在 1917 年出生于英国于 2019 年去世小年 101 岁她是安德烈多一期独立出版社的创始董事被誉为 20 世纪最杰出的编辑之一
他在 76 岁退休以后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了小说以及多部回忆录获得了科斯塔图书奖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等诸多奖项
阿希尔他是出生在伦敦西部的肯辛顿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柏林飞艇突袭他的父亲劳伦斯阿希尔是一名军官母亲爱丽丝出生于书香富裕的家族爱丽丝的父亲威廉卡尔是历史学家传记作家而外公詹姆斯弗兰特布莱特曾经担任牛津大学学院院长
在历史学和传记写作方面颇有建树那这两位长辈是让阿希尔知道了说读书可能成为一份工作他母亲的家族是拥有一个位于诺福克郡的嫡亲汉母庄园阿希尔的大部分童年时光是在这里度过的整个庄园有 20 间卧室
有分景有美的公园和湖泊还有许多书籍在那里她和弟弟安德鲁妹妹佩生思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在她深爱的祖母的鼓励下她喜欢读书在 14 岁之前她一直是在家里接受家庭教师的教育之后进入寄宿学校学习 1936 年进入牛津大学马格丽特夫人学院学习英语后来她发现她必须自谋生计因为她的家庭
因为她的父亲的家族是没有什么家业的也因此她父亲家族的男人是视自己谋生为理所当然这是她受到的另外一种家庭教育叫做你必须脚踏实地自己谋生这一个法则也适用于家里的女儿
所以阿细尔也是很早就认识到当时的这个时代已经不允许女性再把婚姻当作一个绝对靠得住的谋生手段她成长为英国最早的一批职业女性阿细尔从牛津大学毕业以后就开始谋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在当时女性面临的职业选择非常少教学和护理是最常见的两项但对阿细尔来说面对这两项工作就如同面对冷掉的粥一般索然无味
随后二战爆发了一切知识都被打乱了但这也为 Diana 的职业道路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她加入了英国广播公司 BBC 在新闻部工作
1943 年在一次晚宴上他结识了他一生的工作伙伴安德烈多伊奇他们先是发展了一段恋情但是两个人很快就发现他们不会成为长久的恋人最终成了朋友在书里面阿希尔写道考虑到我们的性情如此不同这一结果确实非常令人费解
在战争结束以后他加入了安德烈的第一个出版公司艾伦温盖特这个名字为什么不叫安德烈多依奇呢就是因为安德烈他是匈牙利移民而他的父亲呢就从匈牙利写信给他让他别用自己的名字给自己的出版社就是起名因为他的信多依奇在德语当中有德意志的意思
他怕当时的英国人以为他是德国人而恨他所以就跟他说你不要用自己的名字来做出版社的名字然后阿希尔在这个出版社就担任编辑后来成为了他新公司安德烈多一期的创始董事他从 1952 年开始一直在那里工作直到 1993 年退休享年 75 岁当时出版业是一个女性通常在宣传部而不是董事会的职业
事实上他也不太关心说女性在那个职场当中没有获得同等的报酬但他最开始克服了一些自己的羞怯和不适应找到了自己的专长因为我们后面可能会分享到阿歇尔跟安德烈两个人的性格上面和这种工作上其实分工是很不一样的他们并不是都是那种很外向很擅长做销售
但是他的专长是他有着敏锐的文学判断力和眼光凭借他发现新作家的天赋以及和他们打交道去看他们的作品他被称为伦敦最好的编辑他也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成为书籍的助产师的感觉是这份工作最基本的乐趣他的作者名单就像刚刚景丽在书籍介绍里面有提到的就是可以说是群星闪耀
包括诺奖得主 VS 奈巴尔普利策奖得主约翰厄普代克菲利普罗斯女性主义文学新区西蒙娜波夫娃简里斯布克奖得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等
在他的自传作品当中阿希尔为读者们卸下了文学情怀的滤镜用一种犀利的视角冷静地洞察着这些文坛大咖阿希尔他自己的写作生涯是开始于 1958 年他并不是退休以后才开始写自己的文章的但他开始写也是比较巧是在 1958 年的 1 月份他
误将一辆过往汽车的司机当成了一位老朋友之后他就发现了一个故事在心里开始酝酿他后来就回忆到说那个故事只奔主题没有停顿正如我所想的那样我非常高兴它出现
这个故事一结束另一个故事就出现了到年底他已经收集了九个故事他的朋友就鼓励阿希尔说向观察家暴的小说比赛投稿他惊喜地发现自己获得了一等奖这个奖项让他意识到他可以写作并且会因为写作而变得快乐他也说
他出版的第一本自传是短篇小说集 An Unavoidable Delay 出版于 1962 年之后他又出版了两部小说一部名为 Don't Look At Me Like That 和 2011 年的另一本短篇小说集 Midsummer Night In The Workhouse
他在维基百科上一共就是这三部小说他更出名的是回忆录维基百科上列出了有十部回忆录的作品阿歇尔的第一本回忆录 Instead of a Letter 是于 1963 年写于他 40 多岁的时候原本是
原版匪夜上的简介写到阿希尔写这本自传是为了发现关于他自己和他一生的真相他的书是绝对诚实的这点我非常赞同我其实看他书就觉得他非常的坦诚然而尽管他以不同寻常的坦率谈论了英国军官的女儿通常不会谈论的事情但是他从不尴尬因为没什么让他尴尬的
这句话的原句是 She is never embarrassingbecause nothing embarrasses her 为什么要说英文因为我觉得 embarrassing 这个词还蛮重要的能够去更精确地表达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一个特点也一直延续至今她称自己是目光敏锐的观察者 2004 年 87 岁的她以第三人称写下了自己 43 岁时流产的经历未婚的她非常珍惜怀孕后来她的婚姻
他又流产了阿希尔差点死去他总结到对他来说没有死去比失去孩子更重要这篇作品后来成为他 2015 年回忆录 Alive Alive AllAnd Other Things That Matter 的一章在 2000 年我们今天分享的 Stat 魏晶山姐就出版了描述了他在安德烈多一期出版社的漫长职业生涯然后在接下来的十年里
他那些被遗忘的书籍又重新被印刷新的写作又同时涌现尤其是《暮色将近》他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科斯塔图书奖和 2009 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
在 2009 年新年荣誉奖颁奖典礼上阿歇尔因文学贡献被授予大英帝国官左勋章 OBE2009 年他的四卷回忆录包括了《魏晶山集》和《暮色将军》以 Life Class 为名重新出版
2010 年 6 月他成为 BBC 纪录片 Growing Old Disgracefully 就是应该是那种优雅的老去的这样一个纪录片的主角 2013 年他被卫报列为 50 岁以上最佳着装的 50 位人士之一我在网上看了看图片确实他的穿搭非常的时髦我觉得很好看
2019 年阿希尔在伦敦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去世享年 101 岁那更多的关于阿希尔的工作经历我们会在今天节目稍后的分享当中聊到同时我也非常推荐戴安娜·阿希尔的《暮色将近》在写作《暮色将近》的时候她已经将近 90 岁了在她短短的 7 万多字当中她探讨了变老与死亡爱情与性
宗教和年轻人相处兴趣爱好阅读和写作后悔和遗憾等等话题以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为注脚和线条来联系并展开把种种到了这个年纪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以及在这个年纪回顾自己人生重要事件的看法和盘托出
他的叙述总是给我一种很坦诚和人间清醒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独立的忠于自我非常有魅力的一位女性在和你分享她的人生故事
就你不会觉得他是一个过来人在说教反而从他的书里我自己会得到很多的人生启发这是对他的一个介绍这里稍微补充一下他获得过的这个奖项科斯塔图书奖就是那个咖啡品牌 Costa 赞助的一个奖项就有点类似于宝破理想国文学奖怎么还 cue 上了宝破理想国打钱
原来如此我就想说怎么是 Costa 好的那么刚刚 Annie 已经帮我们介绍了作者的一个生平包括说他是怎么跟他的合伙人创业啊以及说怎么走上编辑的这个职业道路嘛所以要不然我们先来聊一下看说图书编辑这个工作到底需要做一些什么工作这个可能跟我们现在
大部分人所从事的行业有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当然也有更多的打工人可能也有很多很有共鸣的地方比如说可能还是要处理一些很繁琐的细节的工作在职场当中依然也会要面临到跟同事跟老板怎么相处的问题所以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编辑的这个工作大概他的日常工作包括哪一些要不安妮先来嗯
好的编辑这个工作呢我觉得从我看这本书之前我觉得它的一部分工作是跟我们想象当中一样的就是他得去审核作者的这些文章而且他要去看哪个作者的文章值得去出版
所以这个我觉得是跟我想象当中一样的一个部分不过我没有想到的是他在书里面有写到的一部分工作是要一字一句的去帮作者进行修改这个部分我想分享的是对他的学徒生涯很重要的一本书这本书是关于塔西提岛的发现也让他在整个编辑的过程当中了解了自己工作的一个本质
这是一个不会写作的人写的书就只是因为他碰到了这样一个主题被迷住了所以他就笨拙而费力地在纸上堆砌了很多字都不能说称为是文章除了如今四科的年轻出版社似乎是没有人去愿意仔细地读他的稿子的但是在阿希尔读完了他的稿子以后
发现这个人其实对一件重大而非凡的事情了如指掌这本书只要可读就会成为他们出版社书单里非常令人尊敬的有意补充而当时安德烈就是他们这个出版社的老板刚
刚巧又遇到了一位温文尔雅的老人才从太平洋英国前哨的管理岗位退休希望自己偶尔做一做文学相关的工作来打发时间我这里的语气大家应该可以听到它是比较不靠谱的因为他们发现说作者同意付给这位某某爵士一笔合理的费用做帮他编书的酬劳这位爵士将稿子拿走编了三个月再将书稿和账单一起寄给了作者
但这个作者因为他本来自己就不太会写所以他就立刻付了钱就把已经完成的书稿转给了我们就是阿西尔的出版社在那一刻他才沮丧的发现说这位懒惰的某某老先生估计在大约六页之后就开始觉得无聊从那开始几乎什么也没干
这点也能看得出来说可能就是编辑需要一些自己的眼光和判断率去看说这本书价值到底在哪里所以这本书仍然是在这位某某老先生去进行了编辑以后仍然是达不到可以阅读的质量的
那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是要么把这个书稿退还给作者同时支付之前说好的费用要么就是要由编辑来亲自编辑而当时他们又非常缺少非虚构类的作品所以阿夏尔就亲自上阵了
他说这份稿子即便不能说每一句至少也是每一段我都修改过还经常不得不重新打字再逐张发给作者请他同意尽管他是个天生爱发老骚的人通常倒也会同意我觉得也合理因为他本来就对文字没有什么要求嗯
但阿西尔吉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在爱听会觉得还挺麻烦的因为你得一个一个去帮他改还要去获得他的同意但他其实非常享受这份工作这里就是刚刚井丽有读到过的一句话也很经典我在查字调的时候经常看到他这么去描述他说这就像从一个形状笨拙的包裹中取出一层层皱巴巴的棕色包装纸然后慢慢将里面的漂亮礼物展示出来
这一过程远比编辑有能力的作家作品时所做的小修小补更令人有成就感在这本书出版后不久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就对其进行了评论说这是一本出色的书籍学术性强充满了迷人的细节文字也非常漂亮作者立即将这篇评论的简报钉在了一张签纸上给我寄了过来这人还真不错我心想他一定想对我说谢谢
但他实际上写的是请看看关于文字的评论这证明了我一直以来持有的想法之前那些大惊小怪都毫无必要就是没有丝毫的感谢之情对吧然后他说我笑够了以后就接受了这个信息编辑永远不要期待感谢括弧偶尔收到时应该将其视为意外的收获括弧必须永远记住我们只是助产室如果想要听赞美就得自己去生孩子
我觉得这一点非常的经典是的他这个比喻很经典这一部分是我没有想到的编辑的工作因为可能之前我不觉得编辑应该要去一段一段的帮作者修改他可能会提出建议然后作者可以选择是否去修改但可能这一个作者也是比较特殊的情况
就他确实只能表达但不能很好的组织他的语言吧可能是这样的情况而这个内容又编辑又非常想要去出版所以他就会要在这里面花很多的力气去帮助他我觉得最后那些书评人的评价其实更多的除了内容以外我觉得更多的是在文字上对阿希尔的称赞我觉得这个是跟我们之前读那个《必须写下我们》五月的那本《必须写下我们》的时候就是
就是没有了解到的部分阿细尔在书里提到说编辑是会分为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的我自己的感觉是在五月的那本《必须写下我们》里面他提到的更多的编辑工作有点偏向于策划编辑什么是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呢阿细尔的描述是说前者主要负责寻找作者并让他们开心在写作过程中给他们鼓励有时还负责引导他们走这条或那条路
这是我原来的理解对这是我原来对于说编辑的理解然后文字编辑是要做那些更为纤续但必不可少的书稿整理者很多的出版社是编辑需要同时负责这两份工作的但是到比较现代也就是说在阿歇尔的工作的后期他们才开始将书稿整理外包给独立的文字编辑但是
但是他不觉得这件事情很开心我觉得这跟我们上班的时候有的时候也挺像的就是我们有时候不想做这部分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然后就把它外包了等到你外包了之后你就会发现让对方做还不如我自己来做而且当那个说就是文字编辑的时候他
他列举了很多的细节让我感觉到说编辑其实有点像这本书的产品经理他说为编辑所做的工作简单而耗时有时甚至很无聊
而通常能让人抵御无聊的理由就是喜欢这本书比如说他们就必须查看这些所有的拼写啊然后字符啊还有这些标点符号是否应用正确大家如果有看那个脱口秀和他的朋友们有一个男生在上面讲说他自己去投稿他想他的梦想是当一个作家他自己去投稿然后编辑就跟他说一个嘚嘚嘚嘚都分不清的人是不能做作家的就觉得很搞笑
但他在他在那个破口秀里面出现是一个段子但是想想看确实这是编辑应该做的工作对吧然后另外还有一些比如说作者粗心大意会导致的问题
那阿西尔就举了一个例子说如果一个作者写着写着突然决定将角色的名字从乔改为鲍博而回过头替换修改时是否会有产生遗漏就是编辑们需要做的工作然后还有一些除了这些编辑上面的问题以外可能还要去编辑他们的这些参考目录然后索引如果这本书需要插图的时候还要去寻找插图
并且还要决定这些插图的位置和图柱说明而且还要去看这些插图是不是付过款我觉得这个部分挺搞笑完全我没想之前是不知道编辑会要效复这些的因为他在书里面提到说大部分的情况你但凡去问他们肯定就是没有就作者肯定是没有想过这件事情的
而且如果书中涉及到任何可能是不能过审的部分的时候那他们也要去帮作者提前的标记出来如果有些情况的话就要提交给律师并且说服说服并且说服作者按照律师的建议行事当然所有的这些都是他们例行公式的一部分甚至适用于所有最完美主义作家的作品就是安妮刚才提到说有的作家可能是他的
他的文字工作是需要被更多的打磨的他们可能不是那么追求细节但是即使是追求细节的所有的作家他们本身的作品已经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了但这些每一个步骤还是必不可少他们都还是要做的
对但是阿歇尔也提到说这种修修补补不能太过满一本书听到的终究是作者的声音而不是编辑的这就意味着说必须保留一些可能他作为编辑不是那么喜欢的东西当然他们的出版社是有一个原则的没有经过作者的同意是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收到的手稿无需更改比如说像奈保尔啊简里斯啊他们在这方面都做得非常的出色可能需要他改的部分就不是很多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他们对于他作为这个编辑对于自己的一个职业上的要求所以也增加了一部分工作量对吧你想他每个地方如果觉得要改要跟作者去商量帮他改完了以后还要征求作者的同意
而且每一个作者对于编辑给到他们意见的这个态度差异是很大的在后面那个第二部分当中有一篇是描写他和奈巴尔的关系的嘛那在其中就是有说到他们关系合作的后期有一次他给奈巴尔提意见其实奈巴尔就是表示说我很遗憾你觉得我的这个书有这些不完美的地方
然后就去转而投向了另外一个出版社而当时他们其实已经合作了二十几年了所以阿希尔在那后面一段时间都非常生气大家生气了几个星期就觉得说我们二十几年的友谊都比不过短短十几个字的一个负面评论吗但是结果就是内包又回来了发现对方那个出版社他也不喜欢
我回来找那个安德烈和阿夏好的那么其实除了说刚刚井里跟安妮介绍的作为编辑要去发掘有价值的主题包括一些日常琐碎的工作在这本书里面戴安娜·阿夏她也有提到了他们的
他们的出版社整个从一开始建立起来到后来辉煌的时候以及到最后没落的时候那我这里可以分享一下的是他作为一个编辑也会面临到怎么去平衡商业化和这个文学性的
因为他们那个出版社好像是大部分出版的书籍都是以文学类的但后面随着整个行业的走势的变化他们也不得不去出版一些大众商业价值的书所以他要在这个两者当中去有一些平衡
那其中第一个我想分享的是接着前面井里说到的作为编辑这种比较细节的一些工作阿歇尔有提到说他最不喜欢编辑的就是烹饪食物首先因为他对食物不太感兴趣所以压根就对烹饪并不了解他说他的烹饪冒险就是将煮鸡蛋换成炒鸡蛋
而且我记得他在书里有提到说他对食物不感兴趣但其他的编辑其实也未必感兴趣之所以烹饪书的编辑的工作会落到他头上就是因为他是个女人啊对对对他说我是个女人除了厨房还能去哪就讽刺的一把好手
确实这个编辑烹饪书的话也是一个比较费劲的过程嘛因为它里面会有很多什么食谱啊包括烹饪的顺序它都要去进行检查它在书里讲到说你不能指望使用第 37 页或者第 102 页食谱的厨师能记得住第 21 页详细描述的烹饪程序
所以这个程序每次出现都必须完整描述你也永远无法确定食谱开头所列的配料都会出现在烹饪程序的正确位置你必须检查检查再检查这个是在当时他们还依靠人工去进行校对和检查会有这样的一些烦恼现在可能这些都可以交给 AI 来做了
里面那个很搞笑的例子就是他说我曾收到过厨师发来的愤怒信件质问我菜谱开头写的三个鸡蛋到底用到哪里去了我
我觉得好好笑是的那除了烹饪书籍以外呢阿希尔在他的工作当中与烹饪书并列他最不喜欢的工作之一就是广告因为他在他们的那个出版社除了编辑的一些常规工作需要去做以外呢他还需要负责一部分的广告的工作
他说我的工作是阅读文字编辑校对同时还要监管广告那当时他不是跟安德烈有合作吗安德烈告诉他在哪些报纸上面需要去刊登哪些书的广告以及有多少的预算于是阿歇尔他就需要去找到那些报纸的出版商去预定版面还要做这个广告的文案及设计我不知道是涉不涉及一些
这种图形的排版但是这个对他来说其实是超出了他编辑常规工作以外的这部分工作量
他说
这个重要环节是什么呢就是他要跟这个报纸的广告经理去进行谈判他们这个出版社的老板安德烈我们后面也会详细的介绍一下这位领导他的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就是对于预算的管控是非常的严格的所以呢广告预算非常有限而且他们的这个版面很小通常是六到八英寸的单栏但是按照安德烈的要求呢又要求他把
他们投放的广告要放在报纸上非常显眼的位置那这就是一个几乎达不到的 KPI 钱又少又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所以说他每次这个任务都没有办法做好而且这就让他的老板安德烈非常的难以置信同时非常的愤慨阿歇尔说我每次失败时他几乎都会打电话给报社的人告诉他下次必须给我们一个更好的位置来弥补这次可耻的失败
报社那可恶的家伙通常会连连称是但又在私底下恳求我别让安德烈找他他说如果给了我们那样的恩惠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很快只要听到广告两个字我就觉得恶心但是依然持续好几年他不得不带着这副沉重的枷锁
所以我觉得这个也跟我们现在职场打工人很像啊就是老板的要求永远都是既要又要还要总给你一些 mission impossible 对而且我们自己去跟人家说的时候人家说不行老板一过去说可以可以可以
太真实了对然后他们这个乙方呢他也是欺软怕硬其实是他不能够去做这个决定的嘛但是他面对安德烈那样强势的人呢就只能点头说同意但私底下又会找阿希尔然后阿希尔就像一个夹心饼干被夹在当中而且他也不好意思去要求对方说一定要给他们核心的位置啊他就说不出来这个口不像他的老板他是没有办法说出这个口的
而且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需要社交的一个工作对于哀人来说我对编辑的理解就是这个工作是一个很适合哀人的工作但没有想到还有很多需要跟作者需要跟这些广告商很多人打交道的部分
这个也是因为他们的出版社最开始人手是不够的而且他们一开始的办公室也比较简陋他后来搬到了新的办公室有了一间自己的房间以后他还很开心所以他一开始会要承担一些这种被迫的不属于纯编辑的一些工作是的是的而且他们的出版社也是经历了整个创业开始很艰难
后来又在行业当中崭露头角以及有段时间还是业务还是做得不错到后来随着整个行业的下滑又开始进入了比较困难的经营的时候所以其实阿歇尔在当中我感觉他也没有什么哪一段工作是很清闲的时候我觉得他一直都很忙因为他们这个出版社人也不多老板的要求又很多所以其实他一个人要做很多的工作
那我这里还可以再分享一个是当他们的这个出版社随着整个行业越来越不景气也遇到了很多的挑战其中一个大的背景是当时他们书籍的发行成本一直在上升最早是八先令六便士出版一本小说后来变成了十先令就一直往上涨
并且快速突破了难以想象的一英镑屏障我不知道当时的物价怎么样总之感觉就是这个书籍却是越来越贵这个跟我们去国外旅行尤其像去到欧美国家他们那边买书确实是挺贵的但可能这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这是第一个行业的大的背景就书卖的越来越贵了发行成本越来越高那就意味着对于出版社来讲他们的利润空间也会越来越小嘛
另外一方面可能更加严重的问题是说对于书籍的这个方式就是说可以替代书籍这种娱乐方式变得越来越多他在书里提到说买书的人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他们喜欢书籍这一类的相当于忠实读者他们就是喜欢看书会不断地去阅读
那另外一类人也是出版社要去争取的读者的群体就是这一类人只是把书当作了众多娱乐方式的一种那么畅销书就是为了这一类人而出现的但有个问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说图像比文字更有意思在计算机空间漫游比用手指翻书更令人兴奋
当然他们当中很多人仍然在阅读但人数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没有人愿意费心去挖掘一本哪怕有一点点阻力的书这就意味着说出版社要么他们就要去做一些畅销书要不然就要去做一些可能比如说像那个食谱啊
或者是一些什么非虚构的作品等等一些比较实用类的书籍包括他们在内部也有一些讨论说是不是应该要减少小说的出版寻找一些可能必要严肃的非虚构类出版物
但是阿希尔作为一个文学类书籍的编辑他知道这个道理但发现执行实在是太难了他说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我太执着于自我的方式不想做任何的改变这是我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出版自己喜欢的图书
想到改成任何其他类型的书就觉得可怕所以这也是他们在已经感知到危机的时候出版社想要转型但又很难因为文学类其实是他们的优势嘛包括阿希尔自己也是发掘了很多他发掘的那些作家作者都是写小说啊或者其他文学作品的一些作者
那最后他们出版社的命运就是被收购了而且被收购了以后新的这个老板也不是一个擅长经营的人所以导致说整个出版社的业务越来越糟糕而且这个新来的老板呢他其实也是需要借款才能够买下他们公司的在他接手了以后为了还债就一点一点把他们出版社的一些业务都卖掉了
那当然当中还发生了很多跟我们现在职场也很类似的事情就比如说有人离职了就没有再招人填补就让一个人身兼两职他本来我就已经在做很多编辑以外的工作了还要再做其他同事的一些工作当然那个时候其实阿希尔年纪也挺大了书里有提到说在他们被收购了以后他觉得其实自己能保住工作就
已经是很知足了虽然他在跟安德烈合作的时候是作为初创的成员也是持有公司的股份但那部分的金额非常非常的少所以他也没有说通过这个出版社被收购就套利或者是得到一笔收入其实是很少的
那么最终等到他退休了以后呢书里有提到说退休后醒来的第一个早晨我第一个涌上心头的想法竟然是我真的很开心不仅开心还觉得自己年轻了十岁与其为我的出版岁月结束而难过倒不如说是感谢上帝感谢上帝终于摆脱了
然后渐渐的情况越来越好因为时间越久办公室里最后那些悲伤的岁月就越不重要而我也越发的意识到自己在那之前的岁月有多么的幸运所以就我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就有一点理解说在这本书相对比较前面在讲他跟安德烈开始创业以及他在职场早期的经历的时候虽然遇到了很多的
也遇到了很多的挑战以及一些不是那么愉快的事情但是回头看来曾经的那些在职场初期的工作还是让他觉得很珍惜的那么正好接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来聊一下作为一个职场打工人戴安娜·阿希尔她在书里有描写到
工作当中有遇到哪一些乐趣啊或者是说反省的事情看看是不是跟我们现在的职场还有一些类似的地方我来先分享一个离谱的同事吧我觉得他们公司呢大多数的事情都是安德烈搞出来的安德烈是一个优秀的出版商但也是一个很麻烦的老板他在办公室里会创造很多这种
父亲式我感觉然后呢我要分享的这一个离谱的同事是我真的觉得太离谱了但在阿细尔写的时候我觉得他还是蛮客观和有趣的在写这一整件事情他一开始
什么叫做方丁子呢
在那个微信读书里面有一个读者问了方丁子是什么意思那我也是有同样的问题下面就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同学给了他回答就是有一个我的理解是一个英文的俗语吧叫 square pack in a round hole 方丁子插不进圆孔形容格格不入默默地给他点赞嗯嗯
感谢这位书友对感谢这位书友对他说在我们出版社方丁子不少通常是无害的并且很快能纠正但有时还是会充满戏剧性我觉得方丁子如果是无害的并且很快能纠正还是可以接受的这是我自己的评价不是他说的对我有点带入了
然后他说我们居然曾经聘用过两个精神错乱的人一个是销售经理另一个负责宣传酷胡广告终于能交给宣传部门了这真是彻底的解脱我花了一段时间才敢相信这一点然后为之欢欣雀跃
这个销售经理是从澳洲来的所以他一直住在酒店里他跟安德烈一起去那家酒店想找他他们去酒店想找出他三天没有来办公室露面的原因酒店前台人员压低声音告诉我们仿佛在透露名人的动向上校两天前动身去了柏林上校我们从不知道他还有军衔也不知道他失踪了
负责宣传的女士则是有自大妄想症当她意识到这份工作与她身份不符就主动解决了这个问题那我主要想要分享的这个让她能深情记起的方丁子她把他称为路易斯是安德烈从纽约挖来的就这里我开始觉得安德烈有点离谱了当时这个路易斯的工作是给蒂芙尼的商品目录撰写文案安德
安德烈一眼相中他就是应该管理编辑部的人不是干编辑的活儿而是组织编辑们干活儿这个组织编辑们干活儿是加粗了的字在书上这个听上去特别大公私病特别大公私病
特别是像那个毫无意义的工作上传下达我觉得特别像在公司里面大家会说过了一段时间你发现老板请了一个外部的顾问来帮你解决一些特定的管理问题然后他们大概收费非常贵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然后给你的方案没有一个能落地
我听上去路易斯就像是这种人但是唯一的不同就是安德烈还专门把他挖进了公司而不是只是单纯的付他服务费并且他拿不出方案好不好他任何的方案都拿不出来哈哈
所以我就很惊讶于安德烈到底是怎么一眼相中了跟他说他就是一个能够管理编辑部的人他说安德烈一直有一个梦想梦里有各种程序和挂图他可以用这种方式克服一本书从打字机到印刷机的全部流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说作者忽然有了个新想法
编索印的员工患流感倒下了或版权持有人不回信等等我觉得这点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梦想呢确实是是为了效率我感觉从他这个商人的角度但是路易斯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这么去跟编辑们宣布的他说你们必须绝对服从他连我也会服从服从是加粗的字
站一看这个路易斯确实有点令人担心但这只是因为他太时髦了此处我严重怀疑这个安德烈是不是因为路易斯的外貌而选择了把他挖过来这是我个人的一些小小的偏见他说他身材苗条骨架窄细着装让人嫉妒的发狂就是优雅的纽约人爱穿的那种休闲服简单到你说不清为什么
但就是知道他们很贵他那惊人的沉着和自信并没有妨碍他的魅力第一天我带他去吃午饭对他的态度已经比想象中热情这里我觉得说明路易斯在忽悠人方面就从外表上和他表现出的那个能力上似乎确实是一个可以管理或者有一定能力的人
他挺能唬人的感觉对就是那种你看着他他好像确实试骗得到人的样子不明觉厉是的
然后在吃完饭以后路易斯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了阿希尔他为什么接受安德烈的提议就是为什么他会突然从纽约而且有工作的情况下来到了英国是因为他在纽约遇到了肯泰南这个肯泰南呢本名肯尼斯泰南是英国著名的戏剧评论家作家
他就疯狂地爱上了她当她动身前往伦敦时路易斯深无分文来括弧她是怎么弄到这些衣服的问号括弧这是阿歇尔自己内心的疑问啊不可能跟她走所以一直处于绝望之中然后突然间天上掉下了这个机会
有种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感觉就是安德烈突然出现想要把他挖去英国那目前来看他那奇特的脆弱和鲁莽库尔他有一种几乎英勇的陷入灾难的冲动库尔
括弧,他在办公室里的无用程度仍有待发现,就第一步而言,他就像个出色的欺诈师,一贯给人沉着自信的非凡的第一印象,但他无法将这一印象坚持到底,我认为他甚至没有尝试过要坚持,我开始逐渐了解他,甚至在他急需营救时让他留宿在我的公寓里。
我经常疑惑他到底了解自己多少并且他其实觉得很好奇的是这个路易斯既然在骗大家他到底有没有心虚会不会半夜醒过来觉得如果被发现就会冒汗或者很尴尬这样的人他通常不会有这种心理负担的要有他也一开始他也干不出这个事儿
对我也觉得就其实只是阿希尔自己在为他担心而已直到路易斯离职了以后他们才发现他一直把样书藏在暖气片后面而不是如他所言寄给了厉害的名人以便获得引人入室的评论能够放在书封上引述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说路易斯说他做了某事时并不一定就真的做了仅仅几周以后安德烈就开始嘟嘟囔囔叙叙叨叨但不是对着他
这是安德烈一直的一个方式他对别人有了不满以后他很少能够直接去解雇这些方钉子他的方法是愤怒地朝所有人抱怨上至尼克和我下到接线员当然他从来不承认是自己将罪犯带进来的直到他在办公室制造的不适氛围如此浓厚最后即便是最迟钝的方钉子也会感觉到不对劲最终选择离开
但是也有方丁子是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安德烈就崩溃了大声喘息着对我说我做不到我做不到你来干我只好出面解雇了那个人这个也还挺真实的呀就是如果刚好碰到这种类型的老板就会让下属去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而且阿希尔他除了编辑的工作看起来他还要干 HR 的活还要负责把这个人抬离职解雇掉
这个也挺适当的就听到去和太孝我们平常看到了经理了有没有我感觉在公司看到的大概有一半的经理都是这样的就是招人的时候他觉得千好万好在上一个那个绩效回顾的时候他还说这个人特别优秀然后在来年的第一个季度对吧上一年度刚说完这个人特别优秀来年的第一个季度就说这个人干不了这个活你要帮我裁掉他我希望明天就看到他不要在办公室然后说你也一叉去跟他谈
老板永远没有办法自己说出口没有办法自己去当这个坏人所以就会让 HR 去干这个活主要是有点打脸因为
因为当时他说他自己都会服从他,也就是说这个面子还是对老板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那作为下属就只能迎弹而上。然后最离谱的部分出现了,就是路易斯呢,他是属于触角比较灵敏的一个方钉子,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脚下的薄冰正在融化,所以……
某晚在一个宴会上当他发现自己与开普出版社的汤姆·麦奇勒坐在一起时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几天后汤姆打电话给安德烈为自己做了坏事而道歉他竟然偷走了我们的路易斯这不正好吗
安德烈说我向上帝祈祷对此我没有表现得太过大方幸运的是汤姆并没有怀疑于是事情就此了结我后来人不时会见到路易斯但总觉得最好不要过问他的新工作我没有对安德烈说我早就告诉过你了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我非常清楚这么说也没什么意义
加上这句话就挺传神的其实安德烈应该心里也很清楚但你看他演戏都很演得很到位就是没有表现得太过大方是的就好像你要想把一个员工搞走但是呢又开不掉他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让他自己实相的走人于是就找猎头把他挖走现在有这个操作吗有啊有啊我有碰到过原来如此啊
天哪我有碰到过经理给他就给他自己的下属找了一个新工作
那也还不错对这种经历已经是非常优秀的经历了对比起安德烈这种就是我不喜欢他你去帮我把他解雇掉然后在一个月之前还说他特别好好的那你分享的是他的同事嘛我就来分享一下戴安娜阿歇尔他的老板我们刚刚反复提到的这一位脾气不是很好同时看上去还有各种坏毛病的安德烈啊
我想分享的部分是在于说安德烈的这个坏脾气和独裁啊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他是有很多独裁的地方的而且他的个人风格非常的鲜明其中第一点呢就是说安德烈他相信只要是自己想要的就是正确的而且他行使权力的时候非常简单粗暴
也就是说老板的一言堂他认为是对的事情团队也得跟他一样认为这个事情是对的阿希尔也在书中吐槽说我曾经想幸好安德烈天性正直否则我们现在会身处何处他本性不坏所以是不会偏的太弯但假如他是个坏人团队会现在变成什么样子那就没有办法想象了
那第二点就是安德烈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其实他不是一个有领导力的老板因为任何事情只要别人的做法和他不同他就认为不对甚至是觉得错的离谱而任何事情哪怕做对了仍然不值一提就是做的好没有任何的奖励但是做的不好的时候他会非常的生气而且安德烈对下属的态度也不是很好书里提到说
安德烈总是严厉的批评我你想他都是合伙人对不对还受到这个安德烈的经常的严厉批评不仅批评他面对报纸广告经理时的软弱还批评每个广告的措辞和行剧有一段时间这些批评对我确实有所帮助但后来对于这项他强迫我做的无聊工作他话里话外对我的糟糕评价就开始对我产生了影响
所以尽管我很快就能亲眼看到我干的其实也没那么糟但盈盈的内疚感逐渐嗡嗡作响构成了我干这部分工作的基调听起来就是 PUAI 一直在说你这个做的不行怎么怎么样阿希尔也开始真的怀疑自己可能就是很糟糕的除此以外安德烈还是一个细节狂魔他的记忆力确实不得不说也是特别好同时他对细节的要求很高
例如有的时候阿希尔说他有的时候会忘记使用单引号在引号内保留双引号这大概是排版的时候一些小的错误那发生类似的事情安德烈就会表现出极端震惊如果在这么简单的事情上我都无法信任你我下周怎么去巴黎你难道没有意识到如果进入教养阶段纠正这个错误要付出什么代价吗
但随着他是这个批评吧并没有产生他安德烈期望的效果他批评他的下属只是希望大家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了但事实就是跟他的期望是完全相反的他批评的越多内疚的嗡嗡声变得越大于是就产生了完全相反的结果大家犯的错误越来越多这个就是我觉得他可能就是在这个职场上还是缺乏领导力完全或者他的管理手段还是比较原始吧
那另外其实他的脾气也不是很好而且他是那种很强势的但凡跟他意见有不一致的地方他会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比如说有一次他从巴黎回来就向阿希尔要他的车钥匙阿希尔就很惊讶说我没有拿你的车钥匙安德烈立刻就爆发了语气也是很激烈的就是书里写了好几个感叹号说我的天哪你怎么回事领走钱我才给你的你拿他干嘛了
阿歇尔说我简直惊呆了短短的六天我怎么会忘记这么重要的事呢你看他的老板一旦对他发飙作为打工人就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我不对他如此的自信和坚定那也许我真的拿了他的车钥匙而且他会说
这么重要的事我想说不就是车钥匙吗就阿歇尔也想不起来他一点都想不起来到底自己什么时候拿过车钥匙开始内心开始挣扎和纠结甚至到一个担心自己会发疯的状态阿歇尔说我痛苦地回了家一整夜都在担心自己的大脑突然要梗塞第二天早上简直是爬着回到了办公室我觉得他
这个心态写的也是非常的奇妙结果等到他第二天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就发现安德烈的车就停在外面他坐在办公室前看起来很高兴作为下属阿歇尔就很震惊他颤抖着问他怎么启动的车然后安德烈就轻描淡写的说这个车要是没在你这我留给车库那个家伙了就也有他记错的时候
后来就是这件事情以后呢阿希尔就好像突然间顿悟了知道如何去应对他这个大惊小怪的是不是脾气也很差的老板他说我学会了无视这些不必要的大惊小怪而且他发现该怎么去应对安德烈的愤怒他说其实也很简单快速认错即可下面分享的这段大家认真学习一下可以记一下笔记
他就引用了一段说他跟安德烈的这个对话哦安德烈我做的这件事情真可怕他们竟然在书的封底写斯蒂芬斯这个名字时写错了一个 V 我完全没有注意到
现在改正太晚了吗?是的是的,错的离谱。然后安德烈就会说,哦,没事没事,还发生过更糟的事情,你得去向斯蒂芬斯道歉,以后记得找人给疏风教样做教队。于是一切就结束了,只要我说出前面几句话,就能将风从他的翻上吹走,从此不再有被探照灯盯上的烦恼。
后来就摸清楚了这个难搞的领导的套路他无非就是想让你认错面对他的指责啊或者是发飙的时候最快速的解决这件事情的办法就是快速认错而且他会把这个错误给夸张一下哎反倒这个时候安德烈就比较淡定了说这个也没有什么你你只要怎么怎么做就好了
但即便安德烈有这么多值得吐槽的一些缺点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也有很多的问题那为什么大家还是愿意跟着他去干呢其实他对自己也很严格他负责几乎整个出版社的全流程的工作吧从销售到这个图书版权的买卖甚至什么买纸张印刷等等的全流程的这个工作他都自己是亲力亲为的
而且有的时候他甚至为了节省开支嘛他会用自己的车去运输如果需要发传单的话他也会亲自把那些传单塞到信封里面就总是比所有的人干的都多虽然他给别人发的薪水也不高但他给自己开的薪水其实也蛮低的
另外其实是在整个行业我前面有分享到他们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他们这个出版社当时跟同行比的话还一直都在盈利的状态也是得益于安德烈对于公司这个预算的管理他每一分钱都是花在刀刃上当然我觉得可能雇佣那个路易斯就不一定了就你看老板总是容易犯这些错误省小钱花大钱对吧
我感觉整个书看下来安德烈的形象还是很立体的就是他是一个很真实的老板他在比如说业务拓展或者是他作为一个图书编辑去选书上面是非常有自己独到的眼光的而且他和作者的关系保持得非常好甚至有一些作者会愿意跟着他走而不是说只是跟着那个出版社走包括他在财务控制上他是一个非常好的
商务和财务但是它可能不是一个好的 HR 但是好的是他们这个出版社也不咋大所以它没有一个好的 HR 也无所谓有的时候阿夏尔也可以帮他处理一部分这上面的工作我觉得其实对我们每一个人可能都也会有一些启发就是我以前也会像那个阿夏尔一样如果老板对到我说你为什么这么一个简单的事情都没有把它完成好的时候我也会在家里就是半夜都睡不着然后感觉到非常痛苦想说
就一整个都非常担心第二天早上爬着回办公室但是但是现在的话就看了他这段话之后我也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OK 你的老板有这些这些这些优秀的地方但是他也有可能这些这些这些局限的地方就是他这样才构成他一个完整的人嘛你在觉得他说的对的同时不需要否定自己其实这两个事情并没有什么必然的直接联系
你不需要去真的为他每一句话都非常的认真的就是反思自己的行为因为他还是有极大的犯错的可能性的虽然在很多事情上他是对的对比如说什么撤钥匙这种就确实是他记错了而且大家其实跟他一起工作的人随着跟他合作的时间长也是知道说他做的所有的这些事情总体上是为了公司利益嘛也不是说为了发泄他个人的情绪啊等等
虽然就是他唠唠叨叨有的时候发脾气跟大家犯的错误的严重程度也不相称但是是为了公司的业绩去着想而且大家也都知道说他天生就不是那种很亲切的人书里提到说他说只能说我们运气不好我们只能忍受他的本来面目总体而言大家都还挺愿意这么做的
所以呢也就是一直都跟着安德烈工作吧尤其是跟他们把那个出版社后来不是被收购了吗被卖给了另外一家公司然后那个跟那个新的老板比其实安德烈还是有很多可贵的品质的而且一开始创业的时候他们的启动资金只有 3000 英镑而市面上大家一般认为说要成功的创立一家出版社你至少要有 15000 英镑
其实安德烈也在做一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业者就是你看他当时的启动资金很少的情况下依然很有信心和决心去做了创立一家出版社这样的一个行动而且他们当中有好几次都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他每次都能够
化腐朽为神奇总是能够在快要不行的时候又拉来一笔融资对吧融资对于他们这个创业公司非常的重要就是挽救于水火之中而且他拉来的那些融资很多都没有签过正经的合同就是口头凭着他这种强大的说服能力就是人家都没有跟他签合同的就直接把钱给他了可能也是就是团队的成员大家都还继续愿意跟着他干的原因吧嗯
那我们再请景李分享一下我想分享的是在后期因为出版社的运营也可能出现了一些小小的问题所以安德烈有和一个大型的出版机构去合作允许他们向自己的这个独立出版社注资并且一定程度上参与管理就这个大型的出版机构不会干涉你要出哪些书但是他会邀请你做一些他们认为管理方式上有道理的事情但是
但是这些事情让安德烈都觉得很难接受而且不以为然所以他们的这种合作关系只持续了短短两年这个东西我觉得是一种大公司病就是独立出版社完全不能理解你们这些大的企业为什么到底要做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那其中这两个事情一个就是他们会要求安德烈去出一个出版的五年计划作为一个独立出版社就很难理解因为对他们来说出版其实在于说我的作者未来到底要有什么样的好的点子会出现是一个有很强的随机性的事件我是不可能知道未来五年我到底会出版什么的因为那些书都可能还没被写出来呢但是他们就被要求提出这种五年计划但有趣的是
就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因为图书制作成本不断上升所以像多一期这样的小型独立出版社生存变得越来越艰难不得不把股份卖给了跨国传媒集团那个他们就把自己的股份卖给了美国时代公司旗下的时代生活
时代生活要求出版社按照大公司的模式运营就比如说交出未来五年的出版计划又或者比如说参加富有一国情调华而不实的销售年会就是这两点都是阿歇尔和安德烈非常不能明白的部分
如果说要出版五年的计划的话对于在文学性上非常重视的出版社他们其实没有办法去预测未来五年自己签约作家的这些创造力到底是会发生在哪些地方所以他们也没有办法去预测反馈给到这个时代生活说我没有办法预测的时候他们似乎也不在乎就对方的跟他们接洽的人员似乎也不在乎自己预测的结果
他隐隐约约的透露给安德烈说其实我们只是想要一个计划你这个计划实不实行吧我也不是非常在乎但是你在面上就要交出一个计划来才行
这件事情让安德烈更加生气毫无意义的工作暴露无遗有的时候我也会在公司里面看到这种情况比如说我们在做一些未来的计划的时候我们会要求做五年计划甚至十年计划但那个计划的真实程度或者是可信程度我觉得非常存疑所以在那一瞬间我就觉得大公司病就是这样子然后另外一个他们在说的好笑的事情是
参加富有异国请调华而不是的销售年会因为安德烈是一个对于费用控制非常严格的人他会在下班之后看大家灯关了没有在安德烈参加这个时代生活的联盟之后的第二年另外一个引起他愤慨的原因就出现了就是他们这个时代生活要求所有参与这个联盟的出版社都要去墨西哥参加这个销售年会
在后一年他们宣布年会将在摩洛哥举行大家都知道这个出版社其实都在伦敦的按照安德烈那个口口嗖嗖的性格这些所有参与年会将会产生的费用都让他愤怒不已而且他们还要求所有的公司代表都去想出十个出版项目也就是说十个书名并且将提纲发到纽约在那里汇集印刷再用厚皮革装订起来每个代表一份
封面还烫印公司代表的名字然后他说这是我们能想出来最无聊的东西了而他们为了应付这个工作因为实在是没有办法推脱掉为了应付这个工作那个阿歇尔和安德烈甚至想到说他们曾经有过一个这种坏点子集合的地方就是所有的被他们抛弃的觉得不是很成功的书籍他们都会标在叫一个臭虫的文件放在一个专门的地方他们就想说在这个
臭虫文件里面挑出十个来在这个会上发表以示自己的这个不满但最后他们也是不知道只是草草的随便给他们编了一些然后草草了事
所以和这个时代生活的合作安德烈只维持了两年这也是他能承受的极限了在两年之后他们就重新和时代生活解约但是具体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时代生活是入股了他们然后安德烈又要把所有的股份买回嘛在这当中具体损失了多少他们也不知道所以其实是一个很错误的肯定是花了不少钱来弥补自己的错误
好的那我们今天分享了关于戴纳阿希尔的一生希望大家从他的故事当中也能够有一些收获推荐大家可以去看看他的《魏晋山劫》以及《暮色将近》虽然篇幅不算特别短但是是非常轻松好读的两本书那么今天的分享就先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拜拜
making their way through their lifeso long
i know it's late in the eveningi'm drowningvisions of you all aroundprobably best if i don'tstay home again ton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