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在整个 17 和 18 世纪都是一个音乐的国度这里的音乐家在欧洲享有可以与法国作家和哲学家相媲美的优越性意大利是一个歌唱家、契约家、乐器演奏大师、作曲家和歌剧作者的大市场它已数以百计地向英国、德国和西班牙输出这样的人才而本国也消耗了数量庞大的音乐人才
因为他对音乐的胃口是无法满足的总是要求再多一些最著名的德国音乐大师亨德尔哈塞格鲁克莫扎特来到意大利拜师学艺有些人离开时成为比意大利人更不加含糊的意大利人
英国的音乐狂们犹如意大利他们从一个城市游荡到另外一个城市追随歌唱家和歌剧团在罗马度过复活节在威尼斯度过耶稣升天节夏天在帕多亚喝微心茶秋天在米兰冬天就是在佛罗伦萨他们成年累月做同样的旅行而从不感到厌倦但是他们实在无需为听意大利歌剧而如此麻烦因为在伦敦他们就拥有了意大利
英国从该世纪初就如此彻底的被意大利的品味征服了以至于历史学家伯尼做了下述怪异的评论从他口中说出就成了对他自己国家的赞美没有到过意大利的年轻的英国作曲家无意间陷入英国风格的频率要比曾在意大利住过几年的年轻的法国作曲家陷入法国风格的频率要低其实我也不太听得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各位听众请自己理解
欢迎大家收听今天的不靠谱音乐史节目我是赵景荣今天我要带大家走进 18 世纪的意大利音乐之旅换句话说伯尼是要祝贺英国作曲家比法国人更成功的是自己非民族化这是因为那些优秀的意大利剧团那时在伦敦演出歌剧和喜歌剧比如像亨德尔、伯农奇尼、波波拉和加鲁皮这样的大师指导
出于他对意大利的迷恋伯尼总结出因而英国是一所比法国更适合造就年轻作曲家的学校伯尼并未意识到这一评语有些奉承法国实际上法国是对意大利的影响进行顽固抵抗的国家之一这种影响全力逼近巴黎社会和巴黎艺术家
意大利主义得到百科全书派哲学家迪德罗·格里姆尤其是卢梭的有力支持促使音乐界爆发了一场正面的战争并且最终取得了部分的胜利因为在该世纪的下半叶可以说法国音乐成为一头猎物像一块被占领的土地那样被三位伟大的外国艺术家分割开来
他们就是意大利人皮西尼意大利式德国人哥鲁克以及意大利式的比利时人格雷特里其他国家在屈服之前没有坚持这么久但就音乐而论从 1703 年在西班牙成立意大利歌剧团开始尤其是 1737 年著名的演唱大师法里奈利到达了该国他用歌声平息了菲利普五世的精神错乱因此在菲利普五世期间独揽音乐大权
西班牙就成了意大利的殖民地最出色的西班牙音乐家换上了意大利人的名字成为罗马的圣勇队指挥比如泰拉德拉斯或是成为纳布勒斯音乐学院的教授比如阿弗萨
最后他们把意大利主义带进其他的欧洲国家比如马尔的尼索勒甚至欧洲北部国家也受到了意大利入侵的影响在俄国我们发现了比如鲁皮 萨尔蒂 帕伊谢洛 奇马罗萨确立自己的地位创建学校 音乐学院和歌剧院这样一个艺术辐射到全欧洲的国家被欧洲人视为音乐的圣地是很容易理解的 18 世纪的意大利是各国音乐家的朝圣地
许多人在邮寄里记录下了他们的感受著名的有孟德斯鳩一掌查尔斯德·布希罗斯皮埃尔让格罗斯雷得特鲁瓦伊还有科学家拉朗德·戈德西班牙诗人唐·莱昂德罗得摩萨丁等等此类人物的邮寄里面有很多妙趣横生又深刻细致的观察其中最令人好奇的或许是英国人查尔斯·伯尼的作品
他凭借持久的耐心乘坐小马车穿行欧洲为他的剧作《音乐史》收集必要的素材尽管他的艺术品味是明显的意大利式的但他却诚实而公正他很幸运与他那个时代主要的音乐家有私人交情在意大利他同莫莉、加鲁皮、皮西尼、马尔蒂尼神父以及萨玛蒂尼有交情
在德国他认识格鲁克哈塞金伯格以及巴赫在法国他认识格里特里卢梭以及当时的哲学家他为这些人做的一些描绘是他们现存的最形象生动的写照接下来让我们追寻一下 18 世纪中叶到意大利朝圣的伯尼和其他声名显赫的旅行者的足迹
几乎刚一进入意大利我们就被淹没了整个国家的音乐激情控制住了平民中的这种激情与上层社会中的激情一样炙热小提琴 乐器演奏大师和歌声使得我们在街上驻足高叶尔修道院长于 1763 年写道在公共场所可以听到鞋匠 铁匠 戏目工匠演唱分几个声部的永叹调
其准确性和品位应该归功于本性以及长期聆听演奏家演奏的习惯在佛罗伦萨和热那亚商人和工匠在礼拜日和节庆日联合组成各种各样的盛歌演唱协会他们常常一起在乡间漫步分三声部演唱歌曲在威尼斯如果两个人一起晚辟同行伯尼写道仿佛他们就只能用歌声来交谈所有的歌都是以二重唱形式演唱的
格罗斯里记载在圣马可广场一些来自社会最底层的人比如鞋匠、铁匠身着符合他的职业的服装开始演唱一首歌其他这类人加入其中分几个声部演唱这首歌曲其准确、无误以及艺术品味在我们北方国家即使是最优秀的上流社会也很难达到
从 15 世纪开始托斯卡纳乡间每年都要举行通俗的音乐演出纳布勒斯和卡拉伯尼亚的民间天才体现在那些连专业音乐家也不敢小觑的民间歌曲中皮西尼和派希罗则利用这些歌曲为自己的音乐服务但是最令人称奇的是人们在聆听音乐时所表现出的狂喜波尼写道当意大利人崇拜一件东西时他们似乎即将因为感官无法承受的快乐而死去
1758 年在罗马的一次露天的交响音乐会上摩拉雷神父声称人们高兴得发狂你会听到这样的呼喊天哪这是怎样的欢乐呀一个人会因为欢乐致死的
之后在 1781 年英国人摩尔在罗马的一次堪称音乐奇观的现场注意到听众双手紧握眼睛半闭屏住呼吸一位年轻女子从正厅后座中大声喊道上帝啊我是在哪儿我快幸福死了有些演出被听众的啜泣声打断音乐在意大利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至音乐狂伯尼本人都从他唤起的激情中看到了这个国家面临的危险
从音乐设施和公开演出的数量来判断我们可以指责意大利人无节制的发展音乐意大利的音乐优越性不仅仅是因为它对音乐的天生的鉴赏力还因为在整个意大利半岛上音乐教育十分完备这一艺术文化最耀眼的中心是纳布勒斯在伯尼时代盛行的观点是一个人越像男性人们的音乐品味就越高雅
格罗斯利认为意大利可以比作是一把阴叉而纳布勒斯就是它的高八度德布罗斯议长高燕尔神父特别是拉朗德都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拉朗德写道音乐是纳布勒斯人的胜利在这个国家耳朵的基本结构似乎比在其他国家都更敏感更协调更洪亮整个民族都在歌唱手势声音的异扬音节的顿挫对话那里每样东西都表达音乐呼吸着音乐纳布勒斯是主要的音乐源泉
但是伯尼却反对这种观点在他那个时代这种观点已经不再是很准确了而且一直有点夸张他认为现在人们倾注在纳布勒斯艺术上的信心超过了他实际应该享受的程度尽管过去纳布勒斯人或许有权享用这种名声他认为威尼斯才是第一位的如果不考虑从前哪座城市更加显赫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说 18 世纪的威尼斯和纳布勒斯不仅是意大利而且是欧洲著名的声乐艺术发源地每一座城市都是一个著名的歌剧流派的中心
威尼斯的歌剧流派起源于蒙特维尔蒂在 17 世纪有卡瓦利和萨格伦奇这样一批人在 18 世纪有曼赛罗和加鲁皮纳布勒斯的歌剧流派形成的有些晚发起人是弗朗西斯科普罗温查勒到了 18 世纪他同阿里桑德罗斯卡拉蒂以及不可胜数的追随者的学派加上佩尔格莱西学派共同在戏剧音乐方面建立了无可争辩的权威
梅尼斯和纳布勒斯还拥有意大利最富盛名的音乐学院除了这两座歌剧中心之外伦巴蒂是契约的中心波隆纳以其音乐理论家而闻名而罗马在这一艺术组织集合体中扮演了首都的角色
这倒不是因为个人创作艺术的高超而是因为罗马拥有对艺术作品的主宰权、审判权伯尼认为罗马是作曲家的荣誉驿站罗马人被认为是意大利最严厉的音乐法官人们认为在罗马获得成功的艺术家无需再惧怕其他城市的评论家的严格纳布勒斯的音乐令外国旅行者产生的第一感觉是惊讶而不是兴奋
比较诚恳或比较优秀的评论家甚至对这一开端感到失望他们像伯尼一样发现契约演奏漫不经心或是节奏和音阶同时出错或是声音的粗糙或是音乐中有一种天生的残忍一种超乎常情的东西按照格罗斯利的说法是贪婪挥霍者的品味 17、18 世纪的文字记录在这一点上达成一致音乐旅行者 J.J.布夏尔于 1632 年写道
纳布勒斯音乐因为其欢快怪弹的节奏而格外动人歌曲的风格与罗马风格差别很大令人眼花缭乱仿佛很不容易妥协事实上它并不是太花哨而是怪弹而又愚蠢只有它那快速令人眼花缭乱怪弹的节奏才令人愉快作为法国和西西里取调的混合体它在连续性和一致性方面过于放纵丝毫不注意这两点
前进然后突然终止从低音跳到高音从高音跳到低音强行将人声发挥到极限然后突然控制声音正是从这些高低强弱之间的转换人们识别出纳布勒斯人的歌唱艺术伯尼在 1770 年之后又写道比起其他地方纳布勒斯的街头歌唱艺术非常不讨人喜欢尽管更富有创造性
这是一种独特的音乐与苏格兰音乐一样转调不规则有别于其余欧洲国家的音乐艺术歌唱有一种能量一种或许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碰不到的狂热它弥补了品味和细腻的不足这种演出方式是如此的激情飞扬以致他几乎变得疯狂
正是由于这种性格的冲动我们看到了一位纳布勒斯的作曲家以温柔清醒的乐章开始却在作品结束前使乐队像火一样燃烧这是件很平常的事情纳布勒斯人像纯种马一样不能容忍固定的格式在音乐学院里他们发现很难营造出哀晚优雅的效果纳布勒斯学派的作曲家没有像意大利其他地区的作曲家那样努力营造精致含蓄和优雅
但是即使纳布勒斯歌唱艺术从 17 世纪到 18 世纪保持相同的特点它的价值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布夏尔时代纳布勒斯音乐落后于意大利其他的地区伯尼时代纳布勒斯作曲家不仅以其天生的才华而且以其技巧著称
这里我们看到艺术机构的作用他们并不是改变一个民族而是挖掘出它潜在的东西没有这些艺术机构这些潜质就可能永远不会破土而出在纳布勒斯这些艺术机构指的那些对贫困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著名的音乐学院这是一个令人钦佩的构想我们现在的民主制度既没有想到这一点也没有重新实施这一做法
在这些音乐学院中有四所享有很高的地位第一所就是耶稣基督贫困儿童音乐学院由一位卡拉布里亚修士马赛罗·弗萨塔诺·蒂尼科特拉创建于 1589 年他为因为饥寒交迫而垂死的贫苦儿童提供了庇护的场所接纳所有国家 7 岁至 11 岁的儿童
学生约有 100 人他们身着红色的长袍天蓝色的宽服这所学校无需多说培养了佩尔格莱西第二所就是卡普亚纳的圣奥诺弗利奥学院大约创建于 1600 年是由圣奥诺弗利奥的教师们为卡普亚纳以及周围的乡村的孤儿建立的学生数量约为 90 到 150 人他们身着白色的长袍灰色宽服
第三所就是劳莱托圣玛利亚学院建于 1537 年创建者是一位西班牙籍基督教高级信徒乔瓦尼·D·塔普亚其宗旨是接收最穷苦贫民的子女并对他们进行宗教以及音乐方面的教育这所庞大的学校最初容纳了多达 800 多名男女学生大约在 18 世纪中叶这所学校停止接收女生并且只开始教授音乐
伯尼参观这所学校时大约有 200 名学生他们身穿着白袍和宽服第四所就是土耳其尼圣母学院有一个宗教慈善团体建于 16 世纪末接收该地区的贫困儿童到了 18 世纪中叶有一百多名学生他们身着蓝色长袍和宽服最著名的纳布勒斯作曲家担任该校的教授弗朗西斯科·普罗温查勒是这所学校的第一批教师之一
每所学院都有两位校长一位负责修改学生的作品另一位教授学生演唱学美一样乐器还有助理教师通常这些学生在学校学习八年如果经过几年的培养证明他们天分不够则会被送走一定数量的学生是作为自费寄宿生被接收的经过八年的培训最出色的学生被留下成为该校的教师
伯尼生动地描绘了他对圣奥诺弗里奥学院的一次参观在一楼的平台上一只丹黄管正在滋滋不倦地吹奏在二楼的平台上一只小号正在吹出激昂的旋律在一个普通的房间里有七八台鱼管键琴和比鱼管键琴多得多的小提琴一些学生正在各自练习不同的曲子而其他学生正在写作
床都已经被改成了余管键琴桌第二个房间里集中了大提琴第三个房间里集中了长笛和双黄管但黄管和小号只能占据楼梯面没有其他的位置
在这座房子的上层远离其他孩子有 16 位艳人歌手因为他们嗓音娇嫩而拥有温暖的一些房间这些小音乐家们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从早上起床直到晚上上床他们每天只有一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和就餐时间休天有几天假期这些音乐学院是全欧洲歌剧演员和作曲家的宝库在斯卡拉蒂生前达到鼎盛
他们也招收作曲家 18 世纪中期最著名的纳布勒斯作曲家约梅里和皮西尼也被招收进来前者受雇到德国工作在斯图亚特滞留了 15 年皮西尼则受雇到巴黎工作被树立为哥鲁克的对手皮西尼死于巴黎此前他曾担任皇家歌唱朗诵学校的教授并任巴黎音乐学院的监察
这两个人形成鲜明的对比,皮西尼矮小、消瘦、苍白,面容疲惫,非常文雅,既温柔又热烈,对圈外人士相当的严肃,心地善良,极易受到感动。最重要的是他在音乐喜剧领域是无与伦比的,不幸的是,他用纳布勒斯方言创作并在当地极为流行的小型喜歌剧不能被传播到他的故乡以外的地方。
但是正如卡利亚尼神父说过的那样既然这种音乐风格甚至没有传播到罗马那么他就绝不可能打进巴黎若要欣赏皮西尼将纳布勒斯喜歌剧带到具有大师风范的完美境界就必须成为一名纳布勒斯人与皮西尼相反约梅里在外国比纳布勒斯更受人赏识纳布勒斯人憎恨他在斯图加特变得过分德国化这一事实
从外表看他像一位德国音乐家伯尼说他是个格外粗壮的人他的脸让我想起了亨德尔但是他举止优雅端庄的多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心情振奋容易动情但是稍微有些沉闷他从德国学到对和声和简洁的配器法的热爱他对发生在那个时代的纳布勒斯歌剧界的革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这种歌剧里乐队开始发威开始怒吼这损害了歌手们的演唱使他们被迫大声喊叫关于音乐伯尼写道所有的明暗对比都被遗弃了半阴影和背景消失了人们只能听到嘈杂喧嚣的各个声部米尼斯以其品位的精致区别于纳布勒斯他没有纳布勒斯那样的音乐学院而拥有著名的女子音乐学院
印考拉比利以及圣乔法尼和保罗迪奥斯比达莱多学院这些学院是弃婴的医院由城中数一数二的贵族家庭捐助年轻女孩们直到婚前一直留在那里接受全面的音乐训练
格罗斯利记载音乐是教育的主要部分这种教育似乎更适合培养出拉伊斯和阿斯帕西亚而不是修女或者母亲拉伊斯和阿斯帕西亚都是古希腊著名的名剂但是我们也不能假定所有的学生都是音乐家
在圣母学院 1000 人中只有不到 70 人成为音乐家在其他几所棋营医院中大约为 40 到 50 人但是为了吸引有音乐天才的学生人们想尽了一切的办法接收并不是孤儿但嗓音优美的儿童入学是普遍的做法
孩子们从威尼斯宫国各地被带到这里帕多亚 维罗那 布雷西亚和斐拉拉教授们包括奥斯达比莱多学院的萨基尼莱考拉比利学院追随哈塞的加鲁皮等等这些耀眼的作曲家之间存在的竞争激发学生们相互感超梅索学院有五到六名助理歌唱家和契约大师
代谢的女孩子教导最小的女孩学生们不仅学习歌唱而且学习演奏所有的乐器小提琴 语管键琴甚至还有小号和低音提琴伯尼说通常他们能演奏几种乐器而且轻而易举地从一种乐器转换到另一种这些女子乐队每周六日晚举行公开的音乐会
他们是威尼斯主要的景致之一所有访问过这座城市的外国旅行者都会向我们进行描述看到他们与看到他们的演出一样令人高兴德·布雷西斯议长说看到年轻漂亮的修女身着白衣耳边插着一束石榴花他们能以想象得到的优雅和准确的姿势指挥着乐队拿着拍子
没有其他事情比这更令人愉快了他又补充说在演奏技巧和乐队指挥方面威尼斯的女孩不比任何人差这些漂亮的音乐家中有些名震意大利威尼斯的歌迷和市民们曾经分裂成敌对的阵营支持这个或那个歌唱家但是这些喜好猎奇的旅行者的有些怪诞的故事可能使我们对这些音乐学院所提供的音乐训练的严肃性产生错觉
曾仔细视察过这些学院的伯尼,钦佩地谈到了他们的教学最好的学校是加鲁皮领导的英考拉比利学院加鲁皮那时年届七旬,仍然精力充沛,反应敏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身上的热情燃烧得更加旺盛了他非常谦细,有一张充满智慧的脸庞他的言谈闪烁着睿智,他的举止显得很有尊严
对所有艺术都有一种热忱他拥有一些维罗内赛非常优秀的绘画作品他的性格与他的才华一样受人尊重他有一个大家庭过着安静体面的生活作为一名作曲家他是威尼斯旧传统的最后一批代表人物之一是那些才思敏捷情感冲动的天才之一在这些人身上想象力 天赋和学识与令人着迷的机敏结合在一起
他是一位真正的意大利人充满了古典主义精神在同伯尼的谈话中他把好的音乐定义为美丽清晰加上动人的转调在威尼斯他格外繁忙艺人身兼多职圣马可教堂与英考拉比利学院的资深合唱教师贵族家庭的风琴师以及歌剧的作曲家他没有忽视任何一项职责他的学院成为良好行为的典范
伯尼写道乐队受到最严格的纪律的规范没有一位演奏家显得急于出风头所有人都保持着仆人需要对主人恪守的那种服从这些艺术家显示出非凡的专业技巧但是他们的品位总是很纯正加鲁皮的艺术可以从他学生演奏的最细微的阴阳顿挫中体现出来他训练他们学习所有风格的音乐宗教的或者是世俗的
他指挥的音乐会包括了多种多样的声乐和契约作品比如威尼斯一所教堂里启用两个乐队两家管风琴两个合唱队相互复合这种情形并不少见伯尼曾在圣马可教堂听到加鲁比指挥六个乐队的弥撒两个大乐队排在两台主奏风琴之间
四个小一些的乐队两个一组摆在过道之间每一组有两台小管缝线支持一切都是威尼斯的传统它始于 16 世纪的加布里艾利好了 今天的节目就先告一段落了如果您喜欢我的节目请您点赞收藏并转发我的专辑我是赵庆荣感谢您的耐心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