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考研、考公成绩陆续发布。有人因为取得了理想成绩而欢喜,有人则因为未知的前路而忧虑。然而,成功并不由一个数字定义,生活还有许多可能性等待我们去探索。
这期节目邀请了两位曾经或正在支教的朋友来分享支教的经历和感受。小福蝶在大四毕业后参与了西部计划,刚刚结束在宁夏为期一年的支教;一阵风仍然在云南参与为中国而教第二年的支教。
在这段不长不短但意义非凡的日子里,她们与基层教育展开了真实的摩擦和碰撞,重新审视了自己关于教育的想法,也收获了珍贵的情谊和真实的触动。
本次访谈分为上下两期。**上期围绕两人参与的项目情况、支教地的生活以及与当地教育系统的关系展开,下期则会聊到和学生相处的故事、支教后的个人变化和这段经历对于教育观念的影响。**欢迎大家订阅并持续收听!
【时间轴】
00:12 上期回顾和本期提要
00:31 和学生的关系
04:49 印象深刻的学生
15:10 短视频应用对学生的影响
22:35 支教带来的变化和收获
32:07 未来规划
34:54 尾声
【BGM】
Mozart Sonata for Piano Four-Hands in C major, K. 521
【内容提要】
支教老师通常能与学生建立与当地老师不同的新型师生关系。学生们更愿意把支教老师当作倾诉对象和朋友。面对调皮的学生,会采取提醒、参与课堂互动以及课后谈话等方式,避免和学生发生冲突。
支教地的学生们喜欢使用快手、抖音等网络平台,这一方面能扩大他们的视野,同时也要求老师和家长采取正确的引导措施,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支教生活给两位嘉宾带来了变化。比如,在生活上,一阵风学会了如何在短时间内做好一顿饭,平衡工作和其它琐事。同时,两人都对基层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在未来的规划上,虽然她们可能不会从事传统教育,但可能会探索创新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