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出走的决心》当女儿加入剥削母亲的阵营

《出走的决心》当女儿加入剥削母亲的阵营

2024/9/16
logo of podcast 没折腰FM

没折腰FM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空山
一位多才多艺的播客主播和剪辑师,专注于电影行业分析和内容创作。
Topics
本片深刻展现了父权制下强大的社会系统如何破坏母女关系,导致女儿加入剥削母亲的阵营。电影通过对孙大勇和李红家庭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中国家庭中普遍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和女性困境。孙大勇作为“土皇帝”式的人物,代表了父权社会的既得利益者,而李红则长期承受着家庭劳动的重担和精神压迫。女儿小雪的加入,更进一步凸显了父权系统对女性的压迫,母女之间成为彼此对立面,体现了所谓的“底层互害”现象。影片并非简单的苦难堆砌,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结构和情节,展现了李红从希望到失望,最终做出“出走”决定的过程。导演对细节的把握,例如“推拉烟灰缸”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和性别歧视。电影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困境,更揭示了父权系统对女性的长期压迫和剥削,呼吁社会对家庭劳动和育儿成本进行重新分配,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

Deep Dive

Chapters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film "The Determination to Leave", focusing on the portrayal of the husband, Sun Dayong, and the societal structures that enable his behavior. It explores the dynamics of patriarchal power within the family and challenges common interpretations of the husband's actions.
  • Critique of common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husband's character.
  • Analysis of patriarchal structures in Chinese families.
  • Discussion of the husband's 'emperor' mentality.

Shownotes Transcript

100 年前,鲁迅问,那拉出走后会怎样?100 年过去,我觉得仍然存在一个问题那拉何时出走?那拉怎么还不走?那拉要怎样才走?那拉难道要在这里留一辈子吗?大家好,欢迎收听 MajorLFM,我是空山

本期来聊我推荐所有中国家庭观看的电影《出走的决心》如果不出意外这期标题会是《当女儿嫁入剥削母亲的阵营》电影中的这个设计彰显了整个系统是如何的强大可怕足以破坏母女之间的女性同盟这本应该是所有女性同盟中最牢不可破的一个但一度被破坏了我认为这是《出走的决心》最亮眼的部分

但是我想先聊些别的反驳一些我不认同的评论观点所以下面就全是剧透了推荐大家看完了再来听第一个很多人说按照孙大勇的尿性就是片中江武饰演的丈夫他不可能对女儿那么好我能证明完全有可能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是人那个女的是奴才能明白吗朋友们对孩子挺好看不起妻子难道会有中国人不相信吗

父权制之下会诞生几种不同的家庭出走的决心呈现了一个很精准的样貌不是所有的悲惨的家庭都像黑暗荣耀里面大神的家庭一样男的没工作没钱酗酒烂赌打老婆打孩子如果是这样那李红永梅饰演的这位女主角就不必等到疫情期间才走了

可能北京奥运会那一年就走了如果是那样电影拍成出走的决心我觉得大家也不会买账至少也得是杀人的决心杀夫的决心那就是将冤弄了是吧到现在还没上映片中李红回娘家说想离婚家里人只有俩猜测出轨

家暴要是连这俩事都没有提离婚干嘛呢李红和孙大勇的家庭虽然不在那个极端的模板里但不代表不真实不代表没困境我比较惊讶的是孙大勇来自人口兴旺不让女性上桌的农村大家庭但是导演没有拍孙大勇是怎么接受独生子女政策和独生女的看到女儿抽了一包烟接受了

还是一开始就欢天喜地的接受了还是模仿城里人模仿领导们的心态去接受了这都是不一样的李红对此的态度也是刻画人物的重要一笔尤其是永梅老师之前拿柏林影后的那个电影叫《第九天长》讲的就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难道是说现在的电影不兴提这个了不让提了第二个主创《有没有同情孙大勇》《有没有同情这个丈夫》

我认为完全没有但是主创还是花了一些笔墨来塑造这个角色不是特别当成工具人和背景板我们知道他是在有毒的男子乞丐中成长起来的并且十分维护这种有毒男子乞丐而且是有毒男子乞丐的既得利益者自己大吃大喝享受公为命令妻子做饭逼迫自己的妻子喝酒

亲戚谈烟灰孙大勇和李红把那个烟灰缸挪来挪去恶臭的强迫喝酒咱们见多了女人不能上桌也见多了这个推拉烟灰缸真是一个新鲜的精髓啊这就是一部分中国家庭和我小时候常见的待客之道您在我们家越没素质越没教养越不讲卫生越显得咱亲近越显得我招待的好

我做人有理有面剩的菜越多要刷洗的锅碗瓢盆越多要清理的地方越多清理的难度越大那就越彰显我的气魄彰显我对您的尊敬那个亲戚的眼神表情也让我有恶心的熟悉感像我这种没眼力见的哪个亲戚在这抽烟我立刻开门开窗户过年谁磕瓜子我立刻把垃圾桶推过去

因此很见过一些嫌弃的尴尬的脑怒的冷酷的轻蔑的眼神那些眼神对我发出自上而下的指责和威胁当我还是个没有被社会污染过的小孩的时候还拥有正常逻辑的时候

会在这种沉默的气氛中感到重压在顶忙次在备不知所措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独自与五千年传统文化做对抗所以这个烟灰缸的反复推拉围绕着男主角设定的这些戏份我觉得拍得特别好说主创有没有同情孙大勇很多人提到孙大勇最后给李红打电话

要高速费,他的语气很落寞,最后那个镜头光线昏暗,他独自坐着也很落寞。有人说孙大勇可能也思念李红,也爱李红,想让他回来,但是不会表达一辈子就这样。这……

这种解读实在是把我乐坏了啊我认为这段他就是一个土皇帝的失落他唯一的臣子唯一的奴才自由了走了他这个土皇帝就当不了了从权力顶峰跌落了敲窗胡说拿盘醋没人搭理了什么家务都不干的高贵男人现在要独立了当然很失落

我相信大量男性都会有土皇帝梦碎的时刻可能是儿子长高了长壮了能打人了可能是女儿有工作能自己挣钱自己花了可能是老婆觉醒不听使唤了自己年纪大了也不敢怎么着了父权社会男权社会几乎赠予了每个男性当土皇帝的资格

考虑到男性平均寿命比女性短很多男性能幸运的当一辈子可能一辈子一个碗都不用洗我小时候去同学家看到同学爸爸洗碗我的世界观备受冲击我懵了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爸爸去洗碗了啊 为什么

上个世纪 90 年代我的幼小的大脑就这样运转不了了没有使用任何夸张的手法有人说啊现在女性地位够高了都搞特权了我没有跟进到啊怎么现在是颠倒了女的一结婚就自动登基成女皇了没有吧电影中的土皇帝有个很鲜明的台词拿碟醋土皇帝下命令有个共性没有什么主卫兵定装部就是一个命令三个字这三个字在我们家是拽拽腿就这

就这个语气我觉得江武演得很一般要是我爸去演我认识的一些男性去演那种阴阳怪气对自己妻子人格对自己妻子言行举止的轻蔑翻白眼看不起冷嘲热讽什么话都不说斜着眼怒目而视突然咬牙切齿往外蹦字或者突然嚷起来那才叫高贵的爹出走的决心没有拍出那种高贵感和压迫感这块我是很不满意的

我相信中国有无数个爹无数个丈夫能给江武去做表演指导能给编剧导演做剧本顾问整体上看中国老龄化严重从 50 后到 70 后那几代人都活着后面几代只能说稍微好了一点点所以家庭内部的土皇帝仍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

大家常在网上说你们家里是有皇位要继承吗当然了有土皇帝大清亡了但是没有亡到家庭内部他们在社会结构中拥有成为土皇帝的土壤自己也确实登基了持续享受并压迫没有什么好同情的

第三个问题很多人批判为什么不拍出走之后为什么大量的篇幅集中在出走之前明明路上的故事才更精彩我不知道这些观众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可能你更喜欢看荒野求生那种节目

还是说你特别好奇防控期间原型苏敏阿姨是怎么出门的那你想看的是另一部电影应该叫《出走后的风景》或者叫《防控期间如何自驾游》人家拍的叫《出走的决心》为什么出走什么时候出走怎么下的这个决心文体相符没有诈骗之前的片名叫《亲爱的妈妈》我真是谢天谢地改名了《出走的决心》在片名中就彰显了女主角的主观能动性而且用了她的主视角

如果是亲爱的妈妈那女主就变成了被儿女观察的客体变成了一个固定身份了但很明显她是女儿姐姐妻子丈母娘姥姥这些身份共同绑着她而她做出了出走的决定出走的决心重不重要呢对于中国那一代女性对于现在的中国女性对于世界女性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上上个世纪《一补生》的《玩偶之家》写的也是娜拉出走的决心整部戏以娜拉离开关上门的声音为结束完全没有写娜拉出走后的故事因为女性要先有出走的决心才会有后面的事决心是非常难下的作为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难道会有人不知道就算一个女性遭遇多次家暴也有可能选择不走吗难道不知道下定决心对她们来说有多么困难吗

我看完《出走的决心》发了一条微博有几个女儿没劝过妈妈离婚有几个女儿没参与过对妈妈的剥削有几个女儿不以妈妈为反面教材有几个女儿不以妈妈为人生的支撑很多网友在评论区分享他们和妈妈的故事有的妈妈被劝离成功了大部分失败了

有一个网友说妈妈有一次真的走了但是她打电话哭着求妈妈回来她说我困住了妈妈怎么会有人觉得女性出走的决心不重要呢不管是谁不管是往哪走下这个决心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实中是重要的人生时刻在作品中是重要的戏剧时刻因为这是你对自己人生的重新思索对自己生活的重新定义在工作中终于决定辞职都是非常重要的时刻决定离开家乡决定离开一线城市都是重要的一个人要决定自己怎么活永远是重要的

第四个问题那么说到出走前的内容是不是苦难的堆砌凌乱的拼凑我认为不是编剧在结构上花了大功夫做出来的效果也很好既遵循情感的变化也遵循事件的逻辑片中出现的第一段回忆是高考前夕李红的父亲搬家李红不能参加高考而这段回忆前面是怀孕的女儿小雪

搬进了李红的家两次搬家两次阻止了她的人生而且两次搬家前女主角都是欢呼的雀跃的充满希望的一个是参加高考改变命运年轻的自己开启新的人生一个是人到老年终于要第一次去参加同学聚会去见那些曾经互相鼓励在河边分别的朋友们都落空了幸福的火苗都被别人吹灭了因为她是姐姐她是妈妈

还有一段是李红和孙大勇爆发争吵自己拿刀捅自己后面接的回忆是两个人年轻时第一次约会打电话时的甜蜜平和然后李红结婚离开家第二次出走第一次出走相当于是高考嘛但是没有成功第二次出走是结婚她骑着自行车在春节前的街道上走过

是那么的开心那么的充满希望跟前面两个人的争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依托父母依托丈夫从一个苦难进入了另一个苦难而每一次进入前他都是充满希望的吵架这一段戏拍得也很细致李红第一次拿起刀的时候孙大勇吓坏了他以为李红要来捅他非常的惊慌让李红把刀放下

但李红把刀对准自己的时候孙大勇的表情一下就放松了不再急着让他把刀放下了李红的这种做法也很真实这不只是女性的做法也是弱者的做法下位者的做法心中怀有爱和悲痛的人的做法比如一些未成年通过毁灭自己的方式来报复来自证来终结痛苦我们不赞成但是我们非常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所以影片的角色情节大部分都是非常可信的源自生活的也不存在一直展示苦难的情况它是有起有伏的有音乐非常轻快或者非常激昂的时刻比如《回忆段落》里李红起床去扫大街这么一份可能大家觉得不怎么体面的工作

她是干劲十足的导演铺的音乐是非常轻快的她烫着头买着花回来跟丈夫平摊费用说找我一块那个时候音乐是激昂的李红整个人也是昂扬向上的给她的镜头也是仰视的这种 AA 制看上去是公平的但是接下来就是亲戚吃饭

女主角既没有上桌吃饭的资格还要无偿地付出大量的劳动包括后面丈夫霸占李红的新车这段夫妻这个家庭既没有爱和尊重也没有真正的贯彻 AA 制所以女主角处在一个被剥削的状态女性不可能既无偿地承担家庭劳动又能经济独立事业独立影片设计了一些定量变量她在呈现困境的时候也给出了想走走不出的原因

前后情节相互对照,不管是作为剧情片还是议题电影,我觉得都是合格的。最后来讲我们标题中提到的女儿对母亲的背叛,我想先说一个常识,女性主义,女权主义是平权主义,

是把女性当作人去尊重去看待的主义当我们审视一部作品是不是女性主义作品的时候我们实际探究的是这个作品有没有把女性当作人去塑造有没有关注到女性在现实中的种种基于性别的困境基于性别的困境片中李红不能参加高考就是基于性别的困境

他的成绩很好他向父亲承诺自己能考上好大学找到更好的工作赚的工资全部给家里即便是从冰冷的投资角度考虑这也是一桩好生意但父亲拒绝了因为李红是女的早晚要嫁人我姥爷早年间常说一句话女儿都是赔钱货儿子都是养钱多

如果李红是长子是成绩很好即将参加高考的长子是按传统宗族制永远归属李家的一份子那她的父母会亲近所有就像孙大勇的家庭支持孙大勇去上电大那样支持男性李红如果有跟我相近的 90 后可能会发现妈妈那一代姐姐们的学历普遍比弟弟们低

所以当下岗潮出现的时候当竞争出现的时候姐姐们会受到更广泛更大的冲击从受教育权被剥夺从姐姐吃窝头弟弟吃馒头开始女性基于性别的困境就开始了这一生就开始了当然这个说法没有考虑到那些已经死去的女婴或者死在肚子里的女胎把这个事说出来不叫搞性别对立不让说不让提让闭嘴让忍着

这才是想继续搞性别对立然后我认为出走的决心通过一个比较残酷的比较新颖的角色设计来彰显整个系统的运作就是女儿加入了剥削母亲的阵营就像罢工的时候出现了公贼解放黑奴的战争中出现了攻打联邦军的黑人重男轻女的女性受害者自己怀孕的时候千方百计接难保

年轻时备受欺凌的儿媳妇年纪一到自动成了恶婆婆希望母亲离婚希望母亲出走的女儿最后吸母亲的血阻止母亲获得自由整个系统何以能让同盟瓦解至此能让女儿背叛母亲

能让受害者成为加害者我认为出走的决心讲得非常清晰非常残酷影片呈现的第一次出走失败就是女儿在后面叫了两声妈就叫了两声然后妈妈被迫转身说我哪儿都不去

一语双关地呈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且我们能发现女儿对母亲的剥削母亲对女儿做出的牺牲似乎被更多的情感包裹着看似更柔软地进行有一段是女儿小雪她产后重返职场有一天她买了很多菜回家李红说怎么买这么多小雪说明天出差省得你跑我多买一点

我不知道其他观众能不能感受到其实这是小雪给李红安排了大量的家庭工作通过一种体谅妈妈的方式安排的如果小雪是一个男性可能大家会更容易地察觉这个事情的本质小雪因为丈夫小徐的潜意识而大发雷霆可是在她的潜意识中妈妈理应在她出差的时候照顾孩子买菜做饭这是妈妈的工作她把菜买回来是分担妈妈的工作

他的这种思维模式跟丈夫觉得自己带孩子是帮老婆的忙是一样的片中张本玉饰演的小徐这个丈夫很多观众觉得哎呦这个男人已经很不错了还给老婆买潮妈家居馆的衣服口头上经常帮丈母娘打着灯笼都难找但是小雪提前买菜跟丈夫买潮妈衣服没有区别

区别是小雪作为现代女性作为妻子会指出丈夫的错误而妈妈只是沉默去做被安排给她的工作这两代女性一对母女彼此对照女儿曾经一次次支持母亲一次次做出承诺最后一次次的撕毁诺言在医院留下母亲的时候女儿说等生完了和女婿带着妈妈一块去成都玩李红得抑郁症的时候小雪说以后你想去哪就去哪想啥时候去就啥时候去

萧雪找到了新工作说自己找阿姨也得需要时间啊不行明年咱们一家人一起去玩甚至在片尾母亲爆发出走萧雪还在说我今天刚转正短短的几个字她竟然用自己的前途威胁母亲

为什么会这样呢?电影也给出了答案,因为从传统文化到职场到家庭内部,家庭劳动与育儿成本默认是由女性来承担,这是一个从思想到行为到人才培养方向都十分坚固的长久的分工方式。孙大勇不会照顾孩子,所以不用照顾孩子,但他可以提要求,可以指挥。孙大勇强迫李红杀鱼,那里就是一个男性传统社会强制女性劳动的一个缩影。

整个家里只有两个女性那么这个巨大的成本就要由母亲和女儿两个人分担他们之间的工作量自由度是此消彼长的这个女性同盟的成员成了彼此的对立面女儿产后重返职场结果是母亲在劳累中患上了抑郁症母亲花费时间精力拿下了驾照结果是女儿经常请假业绩不达标失业

这个家庭里另外两位成员呢妈妈的丈夫什么都不干女儿的丈夫不肯请假妈妈和女儿一方成功另一方就要失败只有敌人才会有这样的关系这个系统让女性跟女性让母亲跟女儿成为敌人另外一种常见的说法叫底层互害而既得利益者毫发无伤

很多年前想要离婚,但方方面面的条件都不具备时,回到娘家发现那里不是自己的家的时候,李红跟什么都不知道的小雪说,长大了以后可别像妈妈这样。长大后小雪失业了,她再次找到新工作的时候,说,

我不想到时候只能去扫大街她妈妈以前就是扫大街的小雪确实不像妈妈她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但如果这样的代价是牺牲母亲呢小雪接受了女儿接受了李红说让孙大勇照顾十天孩子孙大勇还没来得及反驳小雪大喊一声那咋行她接受了这个系统的设定成本由女性来承担但不接受承担成本的那个女性是自己

如果是妈妈承担那对这个家庭来说就是零成本只要不考虑妈妈的人生就行最后李红爆发前又是一场吃饭的戏好残酷啊女儿上桌了跟父亲丈夫推杯换盏女儿成了吃妈妈的既得利益者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大家坐在同一个餐桌上女儿以前拒绝吃不好意思吃

但是这个系统她的父亲丈夫邀请她入座你会尝到好处的自己拿筷子坐下吃女儿就跟着吃了三个人围坐在桌边体面的光荣的开心的庆祝没有一个位置留给李红就像昔日的场景在线女儿确实没有活成妈妈的样子她像爸爸不照顾孩子但告诫母亲下次放学接孩子要注意看看受伤了要问老师她曾经对母亲怒其不争指责母亲不离婚是懦弱

此时此刻妈妈要走她巴不得妈妈更懦弱一点不要开口不要改变现状一个女性一个女儿变成这样这个系统是何等的强大这是压垮母亲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开始我以为女儿这个角色只是一个不太重要的配角

可能承担一些喊口号的功能我特别怕女性电影拍成那样但最后是这么的深刻尖锐好看我无比感谢导演尹丽川和编剧阿美创作出了这样的出走的决心这对母女给我带来很大的冲击我想今时今日在职场上打拼的女性真的是独立女性吗

是不是他们的出走是以囚禁上一代女性为代价或者他们像小雪一样做出了随时加班不会请假甚至不婚不孕不育的承诺这种出走独立明显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家庭分工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我至今能看到大量的人在自以为是的发表大量的愚蠢言论说女性要的是男性的情感安慰女性要的是男性的理解放屁女性要的是按照公平公正多劳多得社会支持的原则重新分配家庭劳动和育儿成本女性要的是平等这个平等要把女性拥有子宫女性负责生育考虑进去

女性要的不是一次安慰一次帮忙要的是系统性的改变具体到电影里面妈妈出走之后这个家庭的困境实际上是女儿自己在承担的困境怎么解决的呢她的丈夫换了业务板块能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里理论上粗暴的看就是这么简单

夫妻双方男女双方共同承担但是小雪给李红打电话时还是那么的疲惫她对妈妈说我也想像你这样对不起拖累你那么长时间然后妈妈说给你比心加油这就是我想看的女性主义电影这就是我想看的议题电影推荐所有人去看也希望我们的创作者能够更加深刻地去观察我们的生活呈现我们的生活像野孩子祝你幸福我也看了

选题非常的好他们所拍摄的对象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对象他们所谈论的话题正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话题选题的能力非常强非常好但是这个具体执行上还是有很明显的高下之分的尤其这个祝你幸福我是频频感觉到无聊

我是一个正常人为大量国产电影洒过热泪的人为什么就是看着你幸福的时候没啥感觉呢看到一半我想难道因为我没孩子吗我就想那要是我外甥女哇我一想到这不能想我得死去其实是有很强的共情基础的啊但是我也没有办法去分析那个电影因为我看的不仔细老是走神太无聊了我觉得就这么沉重这么多矛盾怎么会我觉得无聊呢不见得人家是真无聊啊

然后野孩子我觉得是那种比较接近呈现苦难的电影他好苦啊他也好苦啊他们俩好苦啊这可能是国产现实电影的一种拍法吧他们都很苦的拍法我不是特别敬佩这种创作水平

最后说回出走的决心补充一个原型人物的信息自驾游的苏敏阿姨向丈夫支付 16 万元终于获得丈夫的同意离婚这简直像明码标价的合法的人口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