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60: 穿越生鮮電商黃金期 冷鏈十年沉浮後的出海轉身

EP60: 穿越生鮮電商黃金期 冷鏈十年沉浮後的出海轉身

2025/4/15
logo of podcast 數據女孩的中年危機|数据女孩的中年危机

數據女孩的中年危機|数据女孩的中年危机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九曳
Topics
九曳: 我在冷链物流领域拥有十年的创业经验,亲历了中国冷链物流从传统B2B到电商驱动B2C的转型。我创立的九曳供应链,通过自建信息系统和云仓模式,解决了中国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并在短短四年内完成了八轮融资,总金额近8亿人民币。然而,2020年疫情带来的现金流危机,迫使我做出让出公司控制权的艰难决定,最终在2021年离开公司。如今,我再次创业,将目光投向中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希望复制中国冷链物流的成功经验。我的新创业目标是在五年内在新兴市场建立一个新的冷链物流平台,并最终实现上市。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建设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计划通过培养当地人才,建立适应国际化环境的团队。 Amy: 作为节目的主持人,我引导访谈,并就冷链物流行业现状、九曳的创业经历、以及其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进行提问。 Stella: 作为节目的主持人,我引导访谈,并就冷链物流行业现状、九曳的创业经历、以及其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进行提问,并对九曳的创业经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Hello 大家好,我是 Amy 今天用节目开头的五分钟来分享一个在台湾我目前认为最活跃的数据社群数创实验室刚好数创实验室的主理人是我们第十五集的好朋友 VincentHello Amy,Hello Stella,很高兴相隔快一年了,又回到你们的节目上对啊,我看到你今年做了好多数创实验室的工作数创实验室是什么啊?

我把数创实验室定位在是 AI 跟大数据还有资料科学这样子主题的一个学习型的社群这些加入社群的伙伴呢都能够在我们这个社群的活动当中呢第一个是能够学习到比较前沿的新知然后通过我们的实体活动呢他能够认识到同领域的其他的人才彼此切磋交流的一个平台现在你们的社群成员都是什么样的人呢

我们现在社群大概已经有 800 多人了那底面大概有七成是我们所谓狭义的数据人吧比如说像数据分析师啊资料科学家啦资料工程师等等的我觉得这样子的 background 的朋友大概占了七成那剩下大概三成呢其实组成就比较多元了

里面有相当多的这个 software engineer 因为我们谈论很多跟 gen AI 的主题那现在 software engineer 对于这个主题其实也相当感兴趣那还有一些呢是 project manager 或者是 project manager 但是跟 AI or data 相关那他们也有这样的知识的需求那同时呢也还有很多猎头会在这边找人才哦

Vincent 的初创实验室多久办一次活动呢都是线下活动吗对我们主要都是线下的活动固定每一个月一次会有一个实体的聚会都在台北市这边我们每一次聚会都会有一个固定的一个讲座跟一个多小时的自由交流 networking 的时间我们这个实体每次大概都会超过一百多个人有的时候人数太多我们会往线上放所以我们其实现在的活动是线上加线下那下一次活动是什么时候啊

我们 4 月份邀请安永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简称 EY 他们的品牌的 Sean 那 Sean 呢他是数据分析跟数据新兴科技这个团队的总监 EY 嘛是一个天然乙方角度的一家公司但是它的业务范围很大

邀请他来跟我们讲从乙方的业务特性出发 Analytics 跟 Data Science 不同领域的一些见解他们跨领域看到的趋势分享自己的专业的经验我相信这个 Sean 他也有多年的积累所以我们也希望到现场将他把这个干货给好好的挖出来

那要怎么报名不是要用抢的吗对不过这个没关系 Amy 跟 Stella 的听众朋友可以优先报名我们活动一般就是上架在台湾 Equipass 的这个售票平台我会把这个售票平台的活动的这个连结呢交给 Amy 跟 Stella 等一下大家可能就可以在这个呃节目的资讯栏上面看到相关的连结除了数创实验室之外呢 Vincent 还有一个自己的 podcast

Vincent 的口条特别好声音也特别好听听过我们第 15 期之后意犹未尽的朋友们也可以去听听 Vincent 自己的 podcast

那借这个机会也请 Vincent 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 podcast 吧好啊谢谢 Stella 的称赞也是希望能够把我们这些在社群里面好的知识能够向一个更广泛的社会范围去输出所以呢我就是用数创实验室的名义开了一个同名的频道 Apple Podcast 跟 Spotify 主要这两个平台上面上架

在这个节目的内容当中第一个我觉得我们聊 AIAI 分成生成是 AI 或者说现在被我们更早期 classify 变成是这种经典机器学习 Classic Machine Learning 两者之间呢我觉得我们并没有做太多的区隔因为我觉得本质上都是数据加算法然后我们会产出模型嘛所以呢这个 AI 是第一个主题

那第二个当然还是跟这个数据方面是直接相关的比如说像数据分析 analytics 或者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讲 data science 的很多的一些议题呢书上实验室的 podcast 呢还是秉持着这个精神就是要让大家共学共好这样子的一个方向在做这个节目的会有一些我自己 solo 的节目同时还会访问很多厉害的嘉宾

速创实验室的 podcast 更新评论比我们勤奋很辛苦希望大家多多收听那在台湾的朋友记得赶快报名速创实验室 4 月 24 号的活动不在台湾的朋友也可以关注速创实验室的 podcast 一起追踪 AI 的新讯谢谢 Vincent 今天回来找我们玩接下来请收听本集的数据女孩的中年危机

Hello 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数据女孩的中年危机,我是 Amy 大家好,我是 Stella 每周二我们邀请来自各行各业的职场人一起聊聊科技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分享他们独特的行业见解和人生故事和你一起换个角度看世界今天我们的嘉宾是九叶,九叶呢是九叶供应链的创始人九叶跟大家打个招呼吧大家好

我们很感谢九叶今天来和我们一起聊天跟我们分享他自己我认为是很传奇的创业经历还有他自己的一些心路历程开始之前我们可能要先了解一下九叶在的这个供应链产业它是做冷链物流的九叶可不可以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我们通常理解的就是说冷链的仓储啊冷链的运输啊以及跨城市之间的运输和同城的之间的门店的这种配送你比如一些连锁菜银企业或者连锁的便利店或者连锁的超市那么每天里面的这些速冻食品都会从有一个固定的一个仓库然后用冷藏车把它送到这些门店里面去就类似的或者说跨城市之间的这种运输都属于冷链的物流范畴

我记得我小时候在中国的时候我记得我没有鲜奶可以喝只有那种薄酒乳所以中国的冷链发展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那哪些国家的冷链发展比较早一点是冷链物流的话它其实很早就有这样一个业态后来逐渐地被大家关注到实际上是跟着这个电商的发展包括电商的后来有很多的

生鲜速冻的食品在线上去销售在线上销售之后配送到消费者家里去的时候消费者就反过来就会关注说这个鲜奶他送过来之后它是不是一个冷链的状态送过来的这块牛排它是不是有软化或者说变形从消费者的这个感知上会逐渐地去感受到说冷链这件事情实际上跟我们个人是有关系的以前冷链只是说送到餐厅超市或者农贸市场就结束了那我们可能没有太大的感知冷链物流比较发达的国家

国家的话它是跟经济有直接关系的像欧洲然后美国日本都是冷链物流比较发达的因为它的整个零售是非常发达的就是不管是说连锁的便利店还是连锁的超市我们通称它为零售嘛然后包括连锁的餐饮因为它这种连锁的这个业态越多然后它整个对冷链的要求也会更高包括对仓库的存储管理

随着这个超市里面便利店里面能够购买到的速冻食品生鲜果树越来越多也会使它的这个冷链的液态呢更加的发达中国在 2014 年之前的话还是相对弱一点嗯

2014 年是发生了什么在 2014 年之后有很大的改变吗中国在 2014 年那个时候应该是生鲜电商开始陆续的发展就是那时候淘宝京东啊包括很多的这种垂直电商甚至生鲜电商大家竞争到一定阶段之后你产品同质化然后价格同质化包括物流的同质化之后就会发现还有某一个品类在线上售卖的还几乎没有

那也就是这个生鲜果蔬和速冻食品这些食品反而是复购率更高的可能每周买一次两次的其他的服装 3C 它不可能是每周去买所以所有的电商都会快速地把那些速冻食品生鲜果蔬卖家放到电商平台上去然后才开始被冷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 2014 年之前在电商进入这个市场之前

是不是冷链物流主要是服务于商家的就是我们所说的 2B 对对对主要是服务于传统的零售也就是线下的这种超市便利店和餐厅但是电商进入之后它这个客户是变成 2C 了是吗对相当于在冷链的这个市场里面又新增加了一种液态那也就是说要求你能够把这些冷链产品要送到消费者家里去

那现在生活都已经很方便了冷链需要配送的东西我们也是一下就能拿到那 2014 之前这个运输的速度大概是怎么样子

在线上售卖速冻食品和线下有这种新的冷链的发展它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也就是说首先你要有这样一个很完整的冷链服务的业态很多的卖家才敢于把这个冰激凌也好还是牛排它放在电商平台上去卖那么在这之前的话因为还没有更多的生鲜食品在线上去销售所以冷链物流更多的服务的是线下的这种零售业态

在 2014 年之前在中国的冷链物流这个领域最大的公司是谁啊其实在冷链行业中国到今天为止一直没有形成头部效应也就是每个区域都会有那么两三家做得比较好的冷链公司但实际上你从它的营业额上来看的话比如

比如说在某一个区域比如上海或者北京这种区域做的大一点的能超过一个亿的我觉得都是能数得过来的对非常分散就是我们说的那种一个非常 fragmented 的行业这好有意思是因为冷链物流的运输的食品导致它的这个需求主要是集中在地区的吗还是因为冷链物流过于复杂所以很难出现大的这种头部的玩家

在 2014 年之前我们过去的冷链公司都是服务于主要的几个大的连锁餐饮和连锁的超市也例如最早的沃尔玛以及 2014 年的钱加勒古也是很发达的然后包括一些便利店然后包括一些当时连锁的餐饮还不多但是也有这种类似海地捞这样的业态就是餐饮它是一段时间就要有一个迭代的

对那个时候呢就是比如说沃尔玛它在中国呢一呢它是不会把所有的业务全交给一家公司去做的它从风险角度考虑另外的话呢也是说它根本找不到说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给它提供冷链的仓储和运输的公司也就是说每个区域找一家公司另外一个区域呢又找一家公司所有的零售基本都是那样而且做餐饮的使用的冷链的服务商和做商超的这个使用的冷链的服务商又不一样

都是偏合同物流的所以它就导致是非常分散的那在电商开始做生鲜的时候我想象如果我是一个生鲜的商家在刚开始的时候我要怎么放心把我的产品放在这个电商平台上去卖呢因为我都不知道有没有这种全国性的冷链物流的公司可以来承接我的运输

对 是这样 所以就是在 2013 年的时候我当时在天猫的物流部当时还是美国大使罗家辉那时候是和肖游子也就是那个当时天猫的 CEO 然后一块做了一次那个美国的车离子进入中国市场那样一个在线上的营销活动那个后端的全国的冷链的规划和整个资源的整合都是我做的那我当时也是用了一个很笨的方式吧

当时我的方式什么方式就是比如说上海我找一家冷链公司然后对应的找一家能够做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公司做冷链的公司他做不了 2C 他不懂快递他只是在仓库里面做好包装之后把这个冷链产品送到做最后一个公里的快递的站点到了站点之后呢有快递员拿着这个包装好的比如说泡沫箱冰袋包装好的这个产品当普通的包

包括送到消费者家里去所以就是每个城市找一家冷链公司配对一个快递的站点就用这样一个相对当时没有办法的办法解决了当时很多车厘子送到消费者家里的这样一个需求消费者收到之后打开包装然后他觉得体验还是非常好的因为还有那种很冰凉的感觉对 所以这是最早的最开始第一次的我们做的一个尝试听起来工作量好大每个地区都要分别找是的

将有全国范围内去配送吗还是只有特定地区可以开发我们最多的时候能够覆盖到中国 80%的区域你们当时从美国进口车厘子这个算是天猫在电商生鲜的一个厂

尝试是吗你们是想看一下市场反应确实是第一次有这么大规模的生鲜产品在线上去售卖而且卖得非常好当时你们做这个营销活动的时候最终的销量有惊到你们吗就是发现哇原来 2C 的需求量这么大是的是的是的非常夸张的一个数据第一次卖那个东西然后当天最高峰的时候一天应该有个十万单吧就完全想不到的

那这个是在 2013 左右那九叶在 2014 下半年决定辞职创业对 是的 是的通常别人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会有两个答案一个是说当时在阿里上的前两个月然后马总说这个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然后我就果断离职创业去了然后第二个答案就是说我确实看到了这样一个商业机会那时候顺丰也还没有开始做冷链嘛对

市场上确实大家看到这样的生鲜产品能够在线上卖成这样一个规模有做这个产品的有做那个牛排呀有做这个海产呀大家都想去线上去卖但是我们之前的车历史的这个项目它只是一个单独的项目它们还没有成为一个常态就包括我做的这个冷链的资源整合也只是针对这个项目去做的

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服务模式所以我 2014 年年底我发现上面有足够的客户能够支撑我要去做这件事情下游呢我又在全国已经跟有那么多的冷链的服务商也好还有这个做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宅配公司也好那么我跟这些资源方通过这次活动然后我们都打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共识所以就是正好我就离职出去了

如果当时你没有离职的话是会留在天猫留在阿里巴巴做冷链这方面的资源整合吗对我在里面一直是负责这块我也是第一个在里面前头把冷链做起来的因为这件事情后来给我颁发了一个小的奖杯当时我们已经从天猫物流部转到菜鸟去了叫创新大师这样一个小的奖杯那么

马总一句话你就辞职了出来自己做对对我觉得创业嘛就是那时候对上市的现实也没有特别深的理解当然如果说如果没有立志的话我可能就也不会出来了因为上市之后就是在里面可能薪酬也还 OK 但是我总归还是觉得就是说那时候想尝试嘛

如果让你重新选一遍你会不会延三个月再走重新选一遍我觉得我对于这个商业机会的理解就是说它真的是稍纵即逝的如果我发现这个商业机会那我一定是不惜代价不得手段的然后快速地去把它捕捉住所以再倒回去的话我肯定还会离职的

在你刚创业的时候你对酒业物流的构想是什么你的目标客户是谁当时的话其实我们也是做了一些调研比如说我们去研究菜鸟的商业模式当时菜鸟的还是希望在全国能够达到一个大的云仓网络所以这是我们一个借鉴第二点的话就是说我们去研究快递公司中国的快递公司最早都是加盟的吧

加盟形式它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我们当时理解就是说所有快递公司都是共用一整套的系统它像一个枝干一样所有的加盟商都像那树叶一样长在那个枝干上面去所以整个新系统是我们认为那是非常核心的东西

然后第三呢我们去看一些这个比如说利丰供应链然后他们通过云仓以及利用云仓去存储加工这种模式所以我们是综合了这几件事情之后我们把九叶供应链定义为冷链的这样一个云仓的形式覆盖全国然后给生鲜的所有的电商客户提供这样一个服务云仓到底是什么意思可以理解为就是很多仓库呢我没办法完全都是我自己去经营的

那我只是在北上广的核心的区域然后去经营那么有一些区域呢我可能是有合作伙伴他们也是做仓库的但是我给他输出系统输出整个运营流程以及为他输出客户然后我们去中间赚取这个佣金或者差价的形式叫云仓它只是我们在行业里面的一个通常叫它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就像是加盟的这些仓储这些 warehouses 是类似这样的概念吗可以这样去理解我们

我没有买地去建仓库也没有去买车去运输也没有去养快利员但我们做了一件很重的事情就是从一开始我们就针对冷链的信息系统就是完全我们自己去开发了那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去连接上游的各种各样的这种生鲜和速冻食品的卖家

或者叫品牌商那么下游呢我才能够去连接在全国实现运输的冷链运输公司以及仓储公司以及快递公司那我通过这样一个一套系统消费者能够看到像查快递一样能够很清晰地看到这个冷链食品的从源头到消费者家里之间这样一个链路这样的一个信息系统的开发成本应该不低就是你要投注的资金和人力以及花的时间

你们当时花了多久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为你随着你的服务的客户的业态的越来越多样以及我服务的这个订单越来越多那么系统是每年代不断地去迭代的我们 IT 人员在最多的时候有千千一百人 15 年到 19 年的这段时间里面我们花在经营系统上的投入的话有差不多将近两亿吧当时做成一个 POC 大概花了多久就是第一个版本

2015 年的 1 月份我们是融到的第一笔钱然后 2015 年的前半年基本上我们都是在做信息系统开发在你们开始做酒业物流的时候你们的第一件事情是投入到做这个信息系统

而不是说先去找这些云仓这些合作的仓储是吗我们一共有四个合伙人两个合伙人都是技术背景的一个是偏物流的技术背景的另外一个是跟我一块从阿里离之出来的偏电商技术背景所以我们从一开始就是把这个技术定义为我们的一个核心

你说的这个技术是指什么样的技术是指对物流和对电商这些行业的了解是这种我们所谓的 domain knowledge 还是说是更偏向于比如说电商或者是物流这一类的技术解决方案的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我们自己开发的这个技术是完全针对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一个冷链的这样一个供电解决方案来实现的

那说通俗点就是说我既没有仓库也没有冷链运输车辆也没有养快的源但是呢我又需要把上游的客户的这个产品送到消费者家里去那中间需要整合很多个链路所以我需要一整套信息系统它像一个大的 Hub 一样把几个客户方供应商 A 供应商 B 供应商 C 然后都能够串联起来因为电商消费者的话就是他的喜欢就是今天我要查一下这个货到哪里了我们

我们通过所有的链路然后把这个信息系统整合到一起之后能够让消费者能够实时的查询到这个产品在什么地点那么才能够给他提供一个良好的购物体验

那我可不可以这么说,你做这家公司的这个初始点是因为你看到了当时的这个整个行业,它没有办法满足电商客户对于信息透明化和对于速度的要求,所以你第一件事情是去做了这个信息系统,可以让客户随时看到。对,可释放嘛。

而且通过这样的信息系统等于你打通了上下游的这个整个的链条所以它会速度更快是吗技术有两点一点是说对于外部的客户另外一点是对于内部的运营那对于我们内部的运营来讲的话我

如果没有信息系统我是没有办法去进行操作的因为客户的订单可能实时的就要通过他的 ERP 推送到我的 OMS 就是我的信息系统里面来然后我需要根据他推送的订单举个例子比如说消费者在一个卖牛排的天猫店里面买了六种口味的牛排

或者六种规格的但是这个订单到了我们的仓库之后的话那我需要做的动作就是需要去不同的货架上找到某一种口味的牛排把它拿一个最小单位拆出来然后再把它装到一个保温的包装的箱里面去然后最后再交给快递公司就是它这个是相对比较复杂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靠人是完全没有办法去实现的一定是靠系统的去指导那外部的话就是我刚才讲的

完全是从提升客户体验那个角度我想像物流尤其你跟这么多云仓合作它肯定有很多它既有的模式那你去做了一个新的系统你怎么能保证尤其数据的收集跟它流程的改动是能够按照你的预想去实现呢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对

对你这个问题是非常专业的因为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是确实有一些合作的冷链的仓库因为他确实没做过他以前就是做 B2B 冷链的没有服务过这种 B2C 的电商的客户没有做过这种业务我的团队里面呢就是都是围绕着这个电商物流的组建起来的我们的人除了从阿里里面出来的物流人他包括从京东啊那时候还有当当网啊

都是各个电商物流公司出来所以我们可以按照我们电商的物流的这样一个运营模式电商仓储的管理的这个方式真的是手把手的去教我们的这些供应商就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当然后来那到了 18 年之后吧随着业务的增长我们有很多的地区也会自己收回来然后自己去管理这个仓库

九叶之前跟我们聊的时候有提到这个一段式跟二段式的物流服务

可不可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一段式跟二段式跟酒业为什么选择做二段式的服务因为就是最早的话就是冷链物流公司呢它是一直是做 B2B 业务的然后它不懂电商就是不懂 B2C 的业务而能够提供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这种快递公司呢就是宅配公司呢它又不懂冷链的业务所以我们相当是一个 hub 一样要把它们串起来然后通过这个方式然后实现了冷链产品的到家的这样一个配送那

但这个中间过程大概就是我们通常理解就是说它分成了两部分所以把它叫二段式陪送 2C 的冷链物流有做一段式的吗如果是用这个方式去描述的话那就是说需要做 B2B 的冷链物流公司用它的冷藏车从仓库直接送到消费者家里去这个就是完全不现实了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种大的城市尤其是你订单比如说你日均可能要达到 10 万到 20 万单的时候那是完全送不过来的

我在看九叶供应链的资料的时候有看到说九叶供应链做的是一站式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什么叫做是一站式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呢我们举个例子就是我们以前有个客户叫中学高哦

是冰淇淋的那个我跟他们创始人我们都是关系非常好的然后他还没有创办中西高的时候我们就在合作创办中西高之后相当于有非常紧密的一个战略合作关系冰淇淋从工厂出来之后呢他会放到我的北上广就是全国的一些核心城市的仓库他只管在线上卖那线下呢所有的东西他都不需要去管他不需要去管理的比如说如果需要从上海有一部分产品需要调播到北京的时候那他也不需要他自己去找冷链车辆

线上消费者下单之后需要发快递我们就是替我们的客户去筛选比如说哪个快递的成本更优然后服务最优因为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快递公司嘛对于上游的这种品牌方来讲的话呢他完全外包给我他不需要自己去做任何工作了关于物流方面的所以我们相对给他提供了一个一站式的服务我们

我没有吃过中学高但是我听说很贵是不是这曾经很贵他们是只做电商吗还是他们也会在比如说便利店或是超市之类的地方卖他后来也有做现象中学高相对于其他品牌的冰淇淋好像价格要高很多这个价格的差异是因为他品牌的溢价还是因为他的成本确实更高

比如说他要做电商的这一种冷链所以他的运输成本可能也算在了他的成本里面他的运输成本使得他的这个价格会更高你觉得是哪一种我觉得他从一开始他给自己的品牌定位吧就是相对高端的嘛当然他品质上确实包括一些乳品的选择呀我们还是觉得吃起来还是比其他的要好很多的当然这个也跟成本有关系嘛

所以他一开始定位他就是定位一个比较高端的这样一个雪糕品牌那像这样的雪糕品牌他一开始做电商做 2C 然后后来跨足到 2B 他所有的供应链解决方案都是跟酒业合作吗就是你们后来有做 2B 吗

对 是的你例如他在华东区域那他就跟我的上海仓库合作如果是 2C 的消费者那么下了订单之后我们会从上海通过这个二段式的形式送到消费者家内去如果是 2B 的比如说他需要供到这个河马或者说其他的一些便利店的仓库我们就会从我们的仓库送到超市或者便利店的仓库去这也是属于 B2B 的服务范畴也是一站式的服务范畴

你们在仓储或者在运输的这些环节有你们自己的员工吗还是你们完全就是靠加盟和合作的形式

在仓库里面的逐块以上的都是我们的自己的员工运输的话就我们完全没有自己的员工运输的话就是我们有我们自己开发的 TMS 运输管理系统然后我们去和所有的冷帘车辆做系统的对接那么通过我们的系统的话去一是调度车辆第二的话能够让客户能够实时看到他的整个运输的路线和温度

在仓储这一块有多少员工是酒业自己的员工仓库的话在 19 年的时候高峰的时候我们在全国有 800 人左右然后差不多有 500 人全国就是我们自己的员工那有几个仓库啊就一个仓库要有几个酒业的人一个仓库里边有 20 个差不多里面作业的员工在最峰值的时候有可能会达到 100 多 200 人

单一的一个仓库可以有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二十是酒业的员工对 是的

到了刚才你说的这个阶段九页其实在运营方面在 operations 这个方面也投入的很多了除了做信息系统以外你们也开始更深入的去介入 operations 运营这一块这个和你们当时创业最开始的设想是一样的吗你们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就想说可能会要去做更多的运营还是说你们创业最初的时候想的是就是做一个软件公司

运营实际上是我们最开始有想过自己去做后来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的原因是因为尤其是在 18 年之后我们服务的客户越来越多但是如果是合作方的这个仓库的话我们可能会经常会出现一些客诉一些其他问题所以我们会把一些核心区域的

仓库全部收回来比如说当时北上广城武汉 19 年的时候在中国有 24 个省会和治压室有我们的冷链的物流中心那么最大的像上海有将近 2 万瓶北上广都是面积都比较大的

你说的收回来的意思就是你们把那些仓储都租下来了自己管理对 回头看的话这是我们当时的一个变化吧一开始我们是很想把它做成一个相对轻的平台的冷链的物流平台或者叫冷链的云塘平台然后到 19 年的时候但实际上有些区域已经做得很重了在运营上面

这种从轻资产的形式到重资产形式的这个转变是大概发生在你们创业过程中的哪一个阶段从 2015 到 2019 的这几年的时间里面有哪一刻是你们觉得说我们要开始更多的介入运营才可以保证我们的服务品质吗有这样一个时间点吗大概就是一期间双之一吧从 2015 年开始就是我们是第一家能够提供这样服务的公司

随着这个线上售卖生鲜果蔬和苏农食品的这个品牌商和卖家越来越多合作的客户也会越来越多当客户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个就难免就会出现很多一些客诉那我们觉得改善的方式就是有些运营环节那我们一定要自己指引来做以前可能类加盟的形式

那我们肯定是希望说在运营上能够有更好的提升所以就是在 17 年底左右我们逐渐的去改造一些仓库但是也不是说重资产吧我们的很多冷库呢都是我们有合作的资金方他把我们改造完成之后租赁给我们所以我们并不持有资产但是我们运营实际上是做得非常重嘛仓库本身是一个劳动力进行的一个业态

所以这也是后来给我们带来一些压力的这样一个原因吧

我作为一个物流的外行这个是不是个必然的发展过程就是感觉很多网络公司创业公司他可能想要跨足物流这样的行业他一开始肯定卖系统但是到某个程度他就会觉得我想要更多掌控力所以他就会开始去发展这种例如战略合作或者是直接去管理仓储对

我们一开始也并不是一个软件公司我们本身就是想做成一家冷链的运营平台后来做着做着以前的这种平台的模式我们觉得没有太多的抓手去管控服务质量所以就是逐渐的就运营做得很重了

我这样问好了在中国啊如果说一个想做物流行业的创业公司系统公司他不去做任何的运营是有可能的吗你有看过成功的案例吗虽然都在我的脑袋里装着但是我真的叫不来一家这样的公司哈哈哈哈

但是 Amy 刚才讲的这个我也有一些自己的体验我觉得确实是这样的我其实也是做电商物流但是不是冷链这一块之前在的一家电商公司它是网上卖二手车的所以它物流这块也很重但是它和一般的这种我们所谓的 consumer package 不太一样它不是小包裹运车当时在这家公司出来的时候

市面上还有其他做卖二手车的创业公司但是另外那一家公司呢它就是做平台的它就是只做系统我当时加入的那一家创业公司它是自己完全做营营的它是完全的重资产它都不是和仓储这些合作的模式它是完全的自己拥有这些仓储完全的自己去雇员工包括它的运输

在这两种商业模式的竞争当中确实另外一家公司它因为在它的商品就是二手车的质量控制方面做得不够好那家公司没有几年就破产了我有见到过这样的例子是这样我们现在这个时间点 2025 年刚才九叶提过现在的这个冷链物流行业还是非常的 fragmented 非常分散没有特别大的头部玩家

但是这个行业里面有没有几个就是大家行业里面都比较认可的公司他们现在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呢冷联物流公司的话可以分成两种业态嘛一种是说传统的合同物流也就是在某些区域里面做的物流公司

在某一个区里面有些冷链物流公司经营的还是不错的然后口碑也比较好但它做不了全国它没有全国的这样一个服务能力现在依然是相对比较碎片化的但是有一个趋势就是说也有一些公司它通过并购的形式然后进行了这样全国形式的这样一个整合但是我觉得做的还是不够它也没有说能够实现在全国的冷链物流的市场份额里面能够

排到前几名这个市场份额目前也是没有办法统计出来现在还是依然这样一个非常分散的状态而且在 2022 年之后冷链行业的这个市场

都不太好有一些公司甚至也陆续的就倒掉了当然我觉得现在也正好是一个比较好的整合的机会但是这种整合的话就可能需要靠这么运作的一些方式那么我们在一些核心区域的比较优质的区域型冷链公司通过一家家变更的形式然后能够形成一个全国的服务体系能够形成这种头部效应我觉得现在就只有这一种方式

在 9 月 2015 年到 2019 年做冷链物流的这个阶段这个行业当时是一个利润还不错的行业吗我们只能说这个当时是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的

但是实际上普遍的利润是不高的中国的物流行业基本上净利润能做到 5%已经是不错的公司了冷链物流和一般的物流相比它会利润空间稍微高一点吗在过去有部分的这种区域型的冷链物流公司它的利润肯定会比常温物流要高一些的但是你说高一倍也好也很难即使是在区里面做得比较好的它也会面临着其他公司的竞争

在电商开始有冷链物流这种需求之后这个利润空间被压缩了吗我这么问是因为觉得中国电商的一个发展模式或者说很多行业的发展模式就是会有很多玩家进入这个市场之后大家就开始疯狂地卷然后压缩利润空间这是不是也是你在冷链物流这个行业看到的状况对 是这样的尤其是在 2020 年疫情之后因为疫情之后

整个市场都不管是上游卖速冻食品的卖家还是说像下游的一些服务商大家的市场都不太好这可能会要延伸一点点话题也就是说供应链管理这个概念在中国很多企业的物流管理人员里面他是没有这样一个很深的理解的

互联管理实际上是不单单是说你去控制成本控制成本不是说去单纯的从下游供应商的价格角度把它压下去就是控制成本它实际上是一个整个链条从采购到运输到存储到你的销售就整个是一条链条的事情

但是我们普遍的国内缺乏对供应链管理理解更深刻的这些企业的物流管理人员就会导致说那我这个岗位是有个 KPI 的所以要求我去降成本那就跟下游服务商去谈很直白的就去谈价格要降多少

这是国内普遍的一个现象当然下游呢因为服务商呢也是参差不齐的那么你不管价格压到什么样一个水平都会有人去承接你的业务所以这个也就是导致说负循环了嘛这是过去和现在都是一直存在的这样一个现象

也是在一个公司里面物流部门它是不赚钱的它只花钱所以它的 KPI 可能就是说我运每一单的成本就压得越低越好就说明我的工作做好了对然后它的每年的物流成本要降比如降百分之多少它都会有这样一个标准

我很好奇就是在电商的角度里面它一般追求的是物流成本低还是运送速度快它优化的方向是什么因为国内的物流经过电商这么多年的磨练服务质量大家都是透明的服务价格基本上也都是透明的

但是为了承接业务嘛因为你竞争很激烈的所以上游客户那说如果要降一点点成本那有很多公司也是被迫能接受的这个不太好的现象九叶刚才说的 5%的这个利润空间是在以前的利润空间吗现在还有 5%吗如果放到 2025 年算的话肯定是不到这个 5%了

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这个估计吗现在的这个利润空间大概是多少我觉得能有 4%就不错了因为这个跟一个大的环境以及大的消费环境是有关系的九叶在你们做九叶供应链的这个 2015 年到 2019 年的这四年的时间里面你们当时主要的竞争者有哪些

当时是这样的 2017 年顺丰在上市前有一个公开的文件它列了三个冷链行业的竞争对手一个是九叶供应链一个是京东冷链一个是亚马多也就是日本的黑猫宅地链但是大概在 19 年黑猫宅地链已经就退出中国市场就我们没有把其他人当作竞争对手但是至少顺丰他们在冷链板块一直是把我们当作竞争对手的

京东的冷链是不是只服务他们自己的平台就最早的时候是只服务于他们自己后来呢也开放了但是它并没有形成独立的京东冷链这样一个公司主体依然是它的大物流里面的一个部门一个分支

所以当时的那个时间点真的是给所有的电商提供这个冷链服务的就只是顺丰和你们对对对 是的是的而且在同样价格的情况下客户基本上会优先选择我们因为毕竟那时候我们比顺丰还是小嘛我们服务更灵活尤其在服务质量上很多时候都是我自己亲自去盯的一直到现在我们遇到以前的客户他们也会非常认可你们有做常温的物流吗

常温的就是比如说客户比如他在卖牛排的时候或者卖牛的其他的这个产品的时候也有牛肉干然后类似的一些常温产品但我们不会单独服务于说他只有常温产品没有老店产品那这种就不是我们的目标

那常温商品也是进入你们的冷冻仓库吗我们通称叫冷库它实际上是一个多温区的冷库然后有冷冻冷藏然后有恒温甚至有些热带水果它可能零到十度然后甚至说有固定的一个温度区域所以它是一个统称叫冷库实际上多温区的

我刚才想问可是又觉得哇这个有点太外行了就是你做冷库的话你要分几个温度啊就是大概要分几区通常呢是分冷冻冷藏然后恒温有一些特殊的产品比如说金香鱼它要-60 度存储有的可能去改造一个很小的冷库车间要存这个-60 度的产品哇听起来很贵了哈哈哈哈

你们会很不愿意接常温的商品吗?就是接常温的商品会影响你们的利润吗?因为本身常温的物流,不管是仓储还是快递,市场上都有非常多的人可以去做,非常多的服务商,然后很低的成本都可以做了,我们不太愿意去接这种常温的业务。

九叶供应链从 2014 年开始成立,从 2015 年到 2019 年有好多轮的融资,我在看到的时候我就很感慨,我发现九叶供应链这个公司的融资非常的顺利,你当时的经历的感受也是这样吗,还是说只是我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把这件事情简化了?

确实每年都会有融资但是其实在这个融资的过程从创始人角度来讲的话也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每一轮融资的话你至少要见三四十个投资人才可能会有一家来投你然后你要花很多的时间在见投资人上面

我给听众讲一下你的这个融资的过程让大家羡慕一下从 2015 年 1 月份开始天使轮 2015 年 11 月就有 A 轮 16 年的 8 月呢是 A 加轮 17 年的 1 月是 B 轮 18 年的 10 月呢是 C 轮然后 19 年的 5 月是 C 加轮

九叶说我们在媒体上找的这个每一轮融资的金额都不准但是从媒体给的这个金额看来就是每一轮的融资金额都是倍数增长差不多吧你要跟我们分享一下这个总的融资金额吗

从 2015 年的 1 月份是天使轮然后 2015 年是进行了三轮 5 月份 10 月份 2016 年有一次然后 2017 年有过两次 2018 年有一次然后 2019 年 5 月份一次合计有将近 8 个亿人民币

8 个亿的融资对于物流或者是对于冷链物流这个行业的创业公司来讲是一个什么水平是大家都要融这么多钱才能去做这件事情吗还是你融资的金额确实属于一个明显要高于你的其他同行的水平其实在冷链行业里面也没有哪家公司说有融过这么多轮次吧

因为在 2015 年的时候更多的是区域型的冷链公司他们属于合同物流也就是说固定能够服务一两个大的客户然后基本上他全年的营收就有保障了利润也有保障了他不需要去做全国的这两件事情那我们实际上从 2015 年开始我们认为说在全国缺少一家能够为客户提供全国的冷链服务的公司那么同时的话呢电声类型的客户呢因为他的产品是在

网上售卖是全国的消费者都可以去下单的那么它的需求实际上说需要你给我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同时是你给我提供全国的一站式服务所以我们是从服务的客户的他的需求角度说我们应该去做一家全国性的冷链公司

那么全国性的这种冷链公司的话从这个角度去看那我们的融资的金额的话我觉得跟我们当时的进度和我们的目标还是比较匹配的嘛那你如果说是一家区域型的冷链公司那它确实不需要融到这么多钱到今天为止的话能够跟我们融资金额能够有接近的也就是两三家这已经十年了也就是有这么两三家你的意思是所有的行业吗还是冷链板块哦 冷链行业 OK

那现在回头来看你当时的融资经历,你觉得是因为当时的这个市场需求非常的旺盛,所以融资相对比较顺利,还是作为这个创始人你有做对了什么事情,所以让你的融资特别的顺利?我觉得从一开始我们的战略定位,我认为是我们这些年以来非常明确的,不管是在那个时间点,还是放在现在这个时机点回头去看的话,在战略上是没有出现大的失误的,

所以这点上是不光是公司那么也包括我个人对战略上的理解是有很强的一个关联的

当时的这些投资人他如果要投冷链物流这个领域的话是不是也只能投给你们他有其他的选择吗当时呢我们发展速度以及我们的商业模式和当时的市场都是比较匹配的那如果不发生 2020 年的事情的话那么我们是有非常大的机会能够在这个行业里跑出来的或者说成为头部的企业的

虽然我们没有说在市场份额上占到非常大的一个比例但是在整个品牌影响力上我们到现在为止依然是有很强的品牌影响力的

市场份额最高的时候是有多少呢我们其实没有特别实际的做过这种测算媒体上的我觉得也不太准因为都是更宏观的一些数据单纯的用这个数据到现在为止也没办法去测算哪家公司的市场份额是最大的如果是说我们按那个比如说在 19 年我们最顶峰的时候在天猫或者京东这种电商平台上面

售卖速冻食品的有 80%的客户都使用过以及当时正在使用着我们的服务 2019 年应该算是你的公司当时发展在一个非常好非常顶峰的阶段

2019 年的 5 月刚才提到 C 加仑的融资呢我觉得算是声势浩大现在搜酒业物流都能搜到 C 加仑当时的新闻但是我看新闻里面也提到你当时接受采访的时候有提到说很忐忑当时是为什么忐忑

分三个维度吧第一个维度是说在那个时间节点有越来越多的客户跟我们来合作但是你在服务上多少都会有一些瑕疵的地方我更怕的是在市场上的口碑因为我们对服务的品质和服务的口碑我其实是要求非常高的这是从客户角度来讲从第二个维度来说的话就是说随着公司的当时发展的重大然后

有那么多的跟我一起创业的这些同事那么我能不能真的把这个公司带到行业的比较头部的位置然后我们未来能不能实现我们自己的定位能不能给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还有薪酬福利这是从第二个维度来讲第三个角度来讲的话就是说你融了这么多钱嘛

你未来能不能让我的投资人有回报能不能借助这个资本的力量我们最终说去上市也好还是说有更大的发展也好其实越往后的话你架一艘非常大的船这条船的风浪会越来越大会给你带来内心里面会有一些感触的所以我觉得当时用忐忑我觉得还是相对比较合适的一个词

坦特跟竞争对手有关系吗也是关系之一吧就是像我说的第一个维度也就是说我如果客诉越来越多或者我的这个服务能力不能够继续保持在那个位置的话那肯定会有竞争对手去跟你的客户去谈呢然后跟我形成竞争的关系吧九叶前面提到在服务这一块很多你都是亲自去盯的但是当你客户越来越多的时候

你就很难再保持之前的服务水平那你也提到你在和顺丰的竞争当中很多客户会愿意选择酒业就是因为服务水平会更好在你的经历看来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创业公司的

发展的必然规律嘛就是在早期的时候小的创业公司它更灵活它能提供更加客制化更加贴心的服务但是它规模增长到一定水平之后它的服务就无法再保持之前的水平就是在服务上会一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你觉得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吗

我觉得就是说越小的时候它的灵活度会更高这是必然的但是随着它的这个业务规模的增长也并不是说它的服务会下降但是多少肯定就会有一些运营上的一些瑕疵这是对创始人和管理团队会提出一个很高的要求因为有的时候我可能就没法

顾及到更多的细节那么当你面临这个竞争的时候那么这些都是你容易丢掉客户的原因之一我想象可能有的客户在早期的时候都是你去直接跟他对接的但是在增长到某一定程度之后可能你就没有这个时间了客户会不高兴吗他说以前都是老总来跟我聊的你像我客户最多的到 19 年的时候我们有将近上千家客户至少我应该有几百个客户群我都是在里面的只要

只要我有时间的时候我基本上都会看到比如说客户有什么诉求然后我们员工在群里面回复的信息慢了那我都会先冲上去我至少先跟客户有一个应对嘛然后我再安排其他的这个对应的群里的其他同事所以在很多细节上其实我一直到后来都是经常会自己去盯的包括企业文化里面的第一条也是客户无意放的第一位你当时每天能睡几个小时从业基本上

五个小时吧哇 这个状态持续了四年吗不止四年 从创业到今天也都这样因为现在也没有财富自由现在不还在创业吗那在财富自由之前你都要一直是这个工作强度吗我猜财富自由之后可能依然也是这样的就闲不下来对 因为有的人他就是个创业者嘛而且我给我自己定位是终身创业者我觉得那我大概率也是这样的

对于九页当时的融资我还有一点比较好奇的是你们到 C 加仑的时候已经有了好几个非常强势的资金就比如说远洋集团泰国的政大集团还有招商瑞穗基金他们都有投资就这些强势的基金加入进来之后九页的运营有发生什么改变吗其实我们

股东真的都是非常不错的其实在运营上他们也不会过多的去指手画脚也好然后去说给你提出什么要求也好我们的这些股东他们都一直认为团队还是比较专业的嘛他们对我们都帮助非常大呢像这个政大集团他们投我们之后然后也会有一些业务上的一些支持他们本身就是全球很大的农牧产业在中国有非常多的农业公司是需要冷链的

我觉得我们这些股东对我们的支持率都还是非常大的在 2019 年的时候看起来一切都是在非常好的发展公司也做得越来越大客户越来越多也有很多的资金进入但是刚才九月也提到了到 2020 年的时候这个创业的轨迹有一个转折好像之后这个就完全走向了一个不同的方向当时是发生什么了

对 我们现在回头看的话就是说 18 19 年我们确实在全国发展的跑得比较快了一点在 19 年的时候我们在全国的 24 个省会和质押室有 24 个点都有我们的冷链的仓库和团队但是在中国这个大的市场里面每个地区的它的经济环境和订单环境和那个客户的密度都是不太一样当然现在我们回头看说当时如果在

走得稳一点就可能先进流会更好一点但是当时的话是觉得想快速地占领全国市场能够为更多的地区的客户提供这样一个全国的服务所以在 19 年跑得快点的然后在这个 20 年疫情来到之后呢实际上我们本身先进流也是非常紧张了加上那个时候上游客户其实订单是在增长的因为线下很多地方都封了嘛线上订单也是暴增的但是

但是呢因为前边的客户很多回款他也是回不来的那个时候大家都像按了暂停键也客户的应收款回不来然后下游的很多服务商供应商也都在涨价一些耗材也都在涨价但是客户订单又增长那么快所以当时会有一个这样一个挤兑嘛所以后来我们就是董事会开会然后我们就想了一方案就是说我们能够让我们另外的一个股东能够

能够增资进来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说你要先把它变成公司的大股东和实控人然后他才愿意在这个有新的资金增进来那一年本身在对外融资也是很困难的非常难的那这样的话就是他们成为实控人之后我们就不需要团队去外面再去融资了嘛他们继续增资就好了所以当时有了这样一个可能就是我自己牺牲一点我把我的大概有 17 个点的股份转给了

当时的那个股东我是觉得公司品牌能够继续发展下去那我牺牲就牺牲了正好这样的话呢也可以不用稀释其他股东的股权所以就是从这个角度就接受了这个方案这个股东成为实控人之后对于公司的日常运营有什么大的影响吗那后来就是在 2020 年底他们成为实控人之后 2021 年我

我们老的创始团队有陆续都就离开了嘛因为他们成为实控人之后有很多的管理相当于他们自己去经营了嘛

这个股东为什么要选择去接手这个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呢因为其实你们公司听起来如果不是疫情的话它还是可以很好的发展所以我想像股东应该对于你们这个团队是非常信任的之前他们也都是非常信任的为什么他会想取代你们去运营这家公司呢

每个公司的股东们然后每家公司的它的内部的决策它的管理体制不太一样而且股东那边的公司也是比较大的并不是一两个人能够有这种决策的它的这个体制它就决定了说它是实货人那它就要自己去管理的但这一点上我们也并不是说中间发生了很大的冲突然后才会出现这样一个结果实际上它是一个比较默契的一个过程吧 2021 年时候我们觉得那我们就离开

反正公司能够正常运营下去然后这个品牌一直在那就 OK 了 21 年是整个创始团队都退出了吗包括你自己我和另外三个合伙人吧基本上都是在 21 年之后都离开了当时离开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其实没有特别复杂的想法那时候我觉得至少我的品牌还能在市场上发展下去然后继续能够服务更多的客户

我还有那么多的员工他们能够继续在这个公司里面去工作我觉得我还 OK 那只是牺牲了我自己而已嘛当时没有别的其他想法当时这个股东接去运营你没有害怕说他可能做不下去吗这些就是肯定有想过但是那个节点上你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就只能接受嘛

你回头看你在九叶的这个创业经历你会觉得是有一些比较关键的时刻当时如果做了不一样的决定会有很不一样的结果吗

现在回头看肯定会有那个时候可能觉得每一步都是相对正确的那其实我觉得到现在为止我们反过来看的话 2019 年的我们的发展确实跑得确实太快了其中有一点就是说我实际上从创业一开始我一直在告诫自己有一条就是一定是盯着客户去判断市场而不是盯着竞争对手去判断市场但是实际上跑到 2019 年的时候你跑到

你跑着跑着可能就有点跑偏了那我要去看我怎么样能够快速地实现全国的网络的布局然后我能够超越竞争对手的服务能力因为你要去回顾嘛那我们现在去想如果当时跑得稍微慢一点也可能会出现问题但是可能风险会更小一点 2019 年跑得太快是有多快就是我们在 24 个省会和直辖市都布局了我们的冷库那么有些区域甚至说客户不饱和

那库里面还有一部分是空着的当地也要放团队那这些实际上都是当时的一些失误的地方都是跑得太快了但是说那时候觉得快速的形成全国网络那个时候就是是那样的一个想法这个快速的形成全国网络这个想法或者这个决定有来自投资人的压力吗我觉得更多的是我对市场上的判断吧

这个就像下围棋一样嘛肯定你的步子越快越多的话意味着你有可能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我想请教九叶,因为我觉得这个是我对中国创业者,中国市场的观察,就是在这种时候缩减规模,然后把本来已经拿到了市场份额先给出去之后,就是你抵达目标的这个路程可能不是一条直线嘛,可能会有一点弯路。

那在当时你觉得把规模缩小或降低成本先把份额浪出去是一个 option 吗现在回头看我肯定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放到那个节点的话你完全不会想到说会有 2020 年的样一个事情发生所以就是说你现在看的话我们反过来去反思说 2019 年我们可以是走的再慢一点然后再稳一点风险可能就会更小一点

是不是如果没有疫情的话这个公司会一直持续到今天并且做得不错我觉得大概率是这样的

那退出的那个当下你有想好接下来做什么吗退出之后的话我还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想做的就是我们一直其实我们从创业一开始并没有想说把自己完全做成一家冷链的物流公司我们一直是在供应链上其实做了很多的尝试例如我在 17 年开始我们实际上就有一个电商部门电商部门做什么呢我

我当时有一个定位叫四鲜的这样一个战略就是鲜花鲜果鲜活鲜奶那这四大品类不单单是在物流上面我们的主要服务的客户在这四大品类里面我希望是在每一个品类上面我们能打造出一到两个自由品牌出来这是我们从一开始创业就想做的事情

所以就是 21 年离开之后我们在这上面又做了一些尝试我做了一个新的品牌叫威胁良品就是威服爱是这样一个品牌然后 2022 年的 1 月份我们融资 300 万就是投资人给了我 300 万觉得我能去做这件事情叫威胁良品当时是围绕着雪鱼和三鱼金枪鱼围绕着三条鱼作为原材料开发儿童的素食的产品啊儿童素食产品

对 3 到 15 岁的就是说你比如说早餐 中餐 晚餐在你的早晨吃什么什么比如说有血鱼的水饺啊然后包括汤包啊就是这一类的东西吧然后西式的我们当时也有规划披萨啊然后汉堡都是我们规划发明类的我儿子今年 11 岁嘛然后当时应该是在 7 8 岁

想做一款儿童的主食品牌爸爸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做饭开发一个儿童素食产品爸爸都在为你工作对这个品牌还在我最近也在想怎么样把产品再替换一下把这个品牌做到海外市场去

九叶你从 21 年退出九叶供应链这家公司 22 年开始你就有新的品牌新的融资你中间有休息吗没有我休息的话我会觉得浑身不舒服我会更加忐忑让我休息的话

你说的没有休息是真的比如说前一天你退出酒业供应链你第二天就开始琢磨下一个要做什么了对马上租办公室招人马上租办公室对好夸张啊

那后来酒业真正再次创业选择继续做冷链这个原因是什么没有想过做别的题材吗我觉得就是冷链的话就是一是我做了这么多年我觉得更有手感更了解这个行业我在这个市场的判断我到现在为止我觉得我更加自信结合现在的一个市场情况的话我觉得

出海这件事情实际上是过去两年开始到未来十年都是一个正常的一个战略因为中国有太多的供电是过剩的需要去拓展的海外市场那包括这个中国的餐饮茶饮还有一些食品的品牌

那么出到哪里去呢我一直在讲的是新兴市场国家因为很多的新兴市场国家呢或者也叫南方国家它的现在的市场更像中国的 10 年前或者 15 年前这个状态

不管是这个电商的发展也像然后物流的基础设施也更像所以那个市场呢我觉得如果我们现在去那个地方做这个市场的话做冷链的话那对我们来讲的话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这些南方国家是指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吗新兴市场国家的话就包括中东啊东南亚啊然后南美啊拉美啊

还有非洲一些国家后来也叫南方国家是说属于南半球国家或者北半球的南部国家对就是相对属于发展中的国家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现在在做什么吗去年下半年我们刚开始的重新整理的团队又拉了新的合伙人然后他在中东地区待的时间更长也一直在那边坐务流所以就是以他为主导我们一块来去做这个出海的一件事情

那么现阶段还是常温的业务为主像中国有些在中东电商平台上开店卖货的一些中国的卖家那么他会把产品备货到利亚德去然后他只管在电商平台上去卖我们负责他在当地以及中东地区的他的货物的仓储的管理以及代发快递类似的这样一些增值服务

那现在等于是刚起步嘛目前觉得在中东做这样的物流冷链等等的就是要熟悉一个新的区域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地方

我觉得最大的是政策和文化中国实际上不管是电商还是物流已经发展这么多年在中国虽然面积很大但实际上它更像一个大的统一市场那么在国外的话其实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对你的这个行业的一些政策以及每个国家可能都有不同的文化所以这是我觉得

对我们的一些挑战因为政策可能会去决定了你的战略是否能够快速的去落地是否能够快速的达到目标这个政策是有非常关键的影响你比如在中国入策一个公司主体然后一个营业执照基本上三天或者一周就搞定了那可能在有些国家那他可能要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四个月才能拿下来这些都是遇到的一些新的问题

我觉得中国物流发展非常的厉害就中国的客户他会觉得就稍微慢一点就很慢了但是其实在其他国家物流速度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对中东的客户他对物流尤其是冷电物流的期望值是什么样子的

它也是一个正在变化的一个市场它就像 2014 年中国那个时候就是说电商竞争还没有那么激烈冷链物流的这个服务的诉求呢也还没有那么激烈基础设施呢正在逐渐的去完善涉及到冷链的话我们是觉得随着它的这个零售液态的变化和在电商上售卖速冻食品的以及鲜花一些产品的这个增多吧那它对这个冷链的要求一定会更高的

所以我们觉得我们的这个时间点和客户来比的话可能我们要比客户要早比如说我们提前要有个半年的量然后去把基础设施把我们的服务能力建设起来那么才可能有更多的客户来找到我们跟我们来合作它的基础设施就像中国的 10 年到 15 年前那个状态就是比较陈旧吧也是比较破的就没有高标准的仓库那我们现在来看的话它也是我们的机会嘛

嗯那因为你做的是一个运营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嘛你们现在是在当地找当地的人去运营吗还是说会外派中国人去那边做管理我们

我们现在管理肯定是中国人管那运营的话肯定还是有当地人在做我需要通过前期的这样一个磨合去把团队打磨出来因为我们的目标肯定不是说简单的沙特一个国家或者说中东地区那我们其实目标市场一直是这个新兴市场国家也是中东北非之后的话比如说东南亚南美拉美所以现在是说我们希望通过在

沙特和阿联酋能够打磨出自己的这种更加国际化的团队能够更加适应国外的人化的这样一个团队未来才能去拓展到其他国家去沙特管理运营人员有什么心得吗从我的感触上来讲的话那肯定是真的是要手把手教的

因为中国的创业者他还是脑子非常灵活的做事情效率是比较高的你在国外没有这样的国家你只有中国是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出来所以你一定要去培养要去教然后要去适应他们的那个效率这个确实是一个过程

这种跨文化的团队之间的磨合有没有比较具体的事例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我用一个未来的一个想法将我在中国创业从 2015 年创业开始我们培养了有 7 批的管培生

这 7P 的管培生很多人在国内的能力行业里面一些其他公司都是比较骨干的人员这也是给我们带来一个借鉴的话就是说我们在海外市场我们也会去做这样的一个事情

比如说我们在某些国家然后他也有一些大学生他们在学一些中文嘛对 所以我们会去挖掘和培养在海外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然后在学中文的或者说在国外有很长的留学和工作生活经历的中国的学生这两种我们会把它作为一个管培的形式一点点的把它们教授来培养出来

你会担心这样的做法会给公司之后带来一定的风险吗我会这样问是因为有很多的中国的央企比如说他们出海去非洲其实也是类似的模式他们会在当地招一些比如说对中国比较

友好的年轻人然后他们会学中文然后也完全接受中国的文化这些人也是成为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很好的一个中间人一个很好的桥梁的作用但是也会有很多人或者是其他的国家对中国企业的这种做法有批评觉得这好像是一种

文化输出的方式或者说是 propaganda 你会担心这样的问题吗我其实是非常不担心这个问题其实我创业过去十年的时间其中有一点对我的这个创业有非常大的帮助的也是我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我觉得在中国的冷链物流行业里面也没有人能做到吧这点是我意见的

我一直比较自信的一点你想成为一个发展非常好的企业或者说你成为一个发展非常大的一个企业我觉得管理是一方面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企业文化的这个建设怎么样能够让大家认同你的这个公司的文化你的公司的文化不一定是说就是你的中国的文化我觉得这个文化你应该更加适应国际化这样一个环境

我们现在哪怕去看一些世界上比较大的公司你是通用也好还是说这个苹果也好包括阿里巴巴也好还是腾讯也好它每个公司都有它自己一个独特的一个企业文化最终支撑你的这个企业的一个比较软性的东西就是你的企业文化

你会怎么形容你的企业文化我举一个例子吧从一开始啊从我招人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们公司附近有星巴克我大部分主管以上的人员我都会亲自去找而且是我请他们喝星巴克我在这个星巴克上的这个花费是非常大的你就跟他像交朋友一样才去聊到了公司以后我们也基本上没有帅看机的关系我跟他们讲我说你们这个人可以有理有据的跟我拍桌子对 只要你有理有据就 OK 的

当时我们 HR 团队现在看还是比较庞大的当时有十几个人其中有两个人是负责企业文化方面的非常多的细节的关心关怀然后以及告诉大家我们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然后大家能够相信而且还要相信你不能光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你如果放在中国人身上是一个玄学的一个东西但是确实是很有效果的但是这种效果可能只有做出来之后你才能有体感

嗯 就是这种平等的人性化的企业文化是超越你背后的这个国家背景这个国家文化对对 一定是这样的那现在九叶在中东主要是服务在 TEM 上面卖东西的卖家 TEM 的卖家替他们做仓储物流利润率高吗

利润还可以但是我们并没有说把太多精力放在这个利润上面是因为这个时间节点我们是需要通过这样一个业务模式去打磨团队因为我们的核心是冷链只是说我们在冷链的这个拓展那个步伐上我们可能要在比如说要在 6 月份之后然后才逐渐的去开始所以前期的话是常温的这种电商仓的业务为主

TEM 的话没有冷链吧我的印象他们没有卖需要做冷链的产品没有没有没有当时北美的一个招商跟我聊说想在美国平台上面去开通速冻食品这样一个品类但是因为美国的冷链公司都是做 B2B 的没有人去做这种偏 P2C 的电商的这种模式的所以他们也一直没有开

我知道的有一个 Wii 应该算是对它是个电商它服务于它自己嘛对啊它的配送体系是自建的然后它只服务于它平台它自己的业务它更没有开放出去那个市场没有缺一个能够为 Temo 平台提供 B2C 的冷链服务的这样一个业态

我觉得如果 TAM 开始在北美做生鲜的产品我可能也不太敢买为什么啊对因为 TAM 定位是比较低价的产品对在吃的这方面好像就是如果是追求低价的话还是有点不太放心

但是因为 TAM 的这个定位会导致它的退货率特别的高吗你们在中东运营 TAM 的物流的时候有看到这种现象吗我听说是有但是目前我们自己还没有遇到 9 月份可能不知道美国人超爱退货的文化差异它是因为买到之后退还是因为说一直没有送到才要退呢

就是买到之后比如说看到这个价格很低就买了但是买了之后发现哇质量太差了就再退回去然后甚至会有比如说买衣服或者鞋之类的可能会因为拿不准自己应该穿什么码可能会一次性买好多不同的码都试过一遍然后把其他的退回去就是美国人确实很爱退货

理解理解目前还没有遇到我觉得这个跟平还是有关系的因为你在 Taymo 上面你卖的那都是白牌类的产品嘛

你现在做这种 TEMO 常温的物流服务有没有觉得降维打击虽然我们还开始的时间不长但是我觉得肯定是这样至少拿团队来讲我们这个团队在当地做同样业务的团队我们看下来肯定没有我们团队这么专业你要做一件事情的话我觉得团队是你的工具是你的利器然后你再去做一件事情效率才会更高你才更有战斗力

这种降维打击有非常直观的在数据数字上的体现吗有速度之类的你在速度上其实因为你最终就是履约的人还是当地人比较多一点我们只能从专业度上来讲的话比如说未来我们业务量大的时候那仓库里面的新系统我们比别的公司更完善然后差错率也会更低这个是我们在我们专业的这个团队才能够出现的这样一个优势吧

那这一次创业跟第一次创业你的心态有什么不一样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态这次就觉得先做生意嘛先赚钱嘛当然我们创业的梦想肯定还是有的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大的目标但是从现在开始的话肯定是说我们一点点的先把业务先做起来把团队搭起来然后能够初步的盈利这是我们就比较短期的一个目标

九夜为什么没有考虑美国是因为资金要比较大的问题吗因为我其实是蛮多做仓储的我们现在都在等中国人来解救这边的物流哈哈哈哈

我觉得去新兴市场国家我们是完全是降维打击的那个能够让我们更加如鱼得水然后去欧美以及日本它的物流体系你没法跟他们竞争因为他们已经非常成熟的一套体系你去既没有人的优势也没有政策的优势然后你更没有那种文化的优势你去那是没法去竞争的你说你去美国建一个冷链公司出来就是斯通一达全去他也建不出一家快递公司出来

Stella 你同意吗为什么美国物流做不太起来我对于九叶说的成熟的体系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样就是我可能会说它是一个比较陈旧的体系对所以你很难改变它就我们自己住在美国我们有一手的亲身体验美国的物流就非常的一般对它有他们的标准就它跟中国的物流的体验肯定是完全没有办法比的

这个挑战我想一方面是在于人力成本美国的人力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还有另外一方面就是我觉得这个成就的体系一个外来的挑战者应该是挺难成功的因为它有很多政策或者是其他的壁垒在对除非你自己去拿一块地然后建个冷库然后你自己去管理不然你跟其他的传统的冷链公司合作你没法合作的

他理解不了的他会想电商这种产品为什么要一个大箱拆成若干个小的包裹然后去各种复杂的分解包装因为他们做 B2B 的相对比较简单比如每个门店配个十箱直接装车送过去了然后一个车装个几十箱然后送几个门店就结束了但是你要把它那个牛排或者说这个海鲜然后一些冰淇淋分别装成不同的小的包装

他理解不了的另外的话就是说你去新兴市场国家我们是去建立新的体系甚至是去建立标准去欧美的话去日本的话你是相当于去改变别人这个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

明白所以美国这种冷链如果要到 2C 的话都只有大的零售商可以做而且它是可能是超市它自己最后去送那个冷链的东西像那个亚马逊应该是也有一个专门可是它是从它的一个买的一个超市里面送出来的我以为它是大的仓库送出去的

他有买一个很大的一个生鲜超市品牌嘛然后他就从那里直接发货对 OK 明白所以我觉得美国挺难做的我今天我前同事还在跟我聊他们在做美国的海外仓我说你要做那你就去做吧我不会去碰美国那个市场哈哈哈哈

九叶这一次创业有什么目标吗有没有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比如说几年内要达到什么规模或实现一个什么给自己定的 KPI 之类的有的我们的商业计划里面都有一个五年的计划吧希望在第五年的时候我们能够在中东本土或者说在自媒市场吧能够做到上市吧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目标然后短期的话就是说我们在

第一年的时候我们在沙特阿联酋完成我们的自己的布局和团队的打磨在第三年的时候我们在中东北非地区能够实现我们的核心城市的布局比如埃及啊然后比如凯泰尔啊那么在第四年的时候我们希望在一些东南亚国家然后包括南美拉美但是实际上我们不完全是自己指引的一个方式所以我们可能定的目标呢就相对比较大一点其实

实际上我们是希望说在有些区域比如说在印尼甚至是在南美的就是秘鲁我们其实现在也有些潜在的一些合作伙伴

那么我们可能通过合伙人的形式类似中国的加盟形式然后能够把一些区域同步的能够做起来就是靠我自己说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去打我觉得也不太现实那五年肯定实现不了我们自己的定位就是说直营加盟加资本的并购的形式最终能够在新兴国家市场能够形成我们的一个新的冷联物流平台我听到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比较好笑的想法

就是五年之后东南亚中东南美拉美这些国家的人民都可以享受到 next day delivery 就是次日达我们在美国还是非常美国零售发达我真的从物流的角度我都没感觉有什么最发达的

因为零售发达的时候电商就会相对弱一点电商弱的时候那它的物流体系就比较传统就是它是有一个逻辑的因为中国十年前它零售没那么发达所以电商发展会非常快

在现在这个创业阶段,酒业你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最需要帮助的地方是什么?我们现在其实从业务角度来讲的话,我们现在在当地是最需要先按照我们中国的标准建立一个更加现代化的冷库出来,这当地是完全没有的。

它不是说意味着说我要把更高的标准带回去实际上它意味着是一个标杆相当于你过去之后实际上你定立了一个当地的标准就是你在哪个行业创业如果能够做到引领行业和给这个行业去制定标准的时候那实际上你的后面对于你的获客是非常容易的

一旦中东的用户体验了这种非常方便的电商生鲜之后那就没有办法再接受本地的物流公司提供的用户体验了对很多本地也提供不了这种相当于我们十年前就是我们是先做了这样一个 B2C 的冷链这样一个模式

现在在沙特也是一样的有做冷链运输的然后有做冷库出租的能够提供这样一个一站式的综合的冷链的数字化服务的其实没有要在中东做这种一站式的服务你们目前最缺的是资金还是人才我觉得人才我还是有充足的信心就是在组织建设上在人才的这个挖掘和培养上这个我还是有充足的信心的资金肯定是一方面

所以我们目前在国内也在跟一些资本在沟通然后包括沙特和阿兰球我们也在跟一些当地的资本在沟通也是希望说今年能够完成一轮融资吧中国本土的资金对于投资出海的企业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还是比较支持的你现在在消费和物流这个板块只有出海的还是有些投资机会的国内资本市场现在更关注的还是 AI 然后机器人这种比较偏高科技的像我们这种行业如果想拿到融资的话也就是出海的一些标的投资人可能会考虑在国内基本上没法融资的

九叶你自己在生活当中是所有的一切东西能网购都网购吗对就是我去商场不会买我基本上就会去无印良品去优衣库然后反正一战事就全买齐了我就别的地方我就不去买

你是会怀念线下零售的这种面对面的购物体验的人吗我没有特别的感觉我也挺喜欢去山姆以前经常会去像加勒福啊然后山姆啊但是现在我觉得其实可能更多的还是时间的问题吧不太是网上能刷到所有的产品效率是最重要的对现在就是说还是喜欢在网上买更简单省事一点

你的生活中有任何的不在工作的时刻吗你有什么兴趣爱好肉体不在但是精神肯定会在的什么意思就是精神还是在工作的对基本上没什么爱好爱好的话就是去年以来还会买了一些书然后再看其他的就是没有可以给你们推荐一本我正在看耶路撒冷三千年啊

也有英文版本你看的书基本是什么类型呢基本就是像国内有个出版社叫战卢商业财经方面的但日本的买的也比较多日本的是三部展和大前言一他们俩的书我看的比较多就是因为中国的经济的发展实际上从日本那边有非常多的界限像包括日本有本书叫战后经济史还是什么东西反正就是类似的吧经济社会发展这样这种书

我还蛮好奇就是国内的创业者他们会看美国的这些东西吗美国的创业文化的书啊什么的那无非就是马斯科的那本自传吧什么钢铁侠的那个书我有一本看了会觉得这个实用吗有借鉴意义吗我觉得没有什么因为我觉得中国的经济唯一能有借鉴的就是日

日本吧也不能说完全这件事只能说有些参考还比较像一点我一直想问因为我觉得就是从中国创业者的角度看美国创业者这一套不会觉得有点太虚了没有没有我只是好奇那个美国的资本市场因为它就比中国创投市场会更灵活嘛

我每次跟像九叶这样的中国创业或做生意的人聊跟那个美国的我就会觉得你们要是跟美国的创业者聊的话肯定觉得哇这也太天真了吧创业者创业一定是要有个很天真很疯狂的想法好那今天特别谢谢九叶来跟我们聊天分享他在冷恋产业的这么多年的经验然后还有他新的 venture 美国的

每周二数据女孩的中年危机都会在各大 podcast 平台同步更新除了 podcast 也请大家订阅我们的 substackthe cocoons 连结会在节目的简介欢迎听众朋友们关注大家拜拜谢谢九爷大家拜拜好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