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67: 首次Live Podcast - 跨入傳統林業 治癒職業中年危機

EP67: 首次Live Podcast - 跨入傳統林業 治癒職業中年危機

2025/6/10
logo of podcast 數據女孩的中年危機|数据女孩的中年危机

數據女孩的中年危機|数据女孩的中年危机

AI Chapters Transcript
Chapters
本期节目邀请了前 Zendesk AI 高管 Felix,分享了他从大厂离职,全职投入森林行业科技创业的经历。他详细讲述了转型过程中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如何在一个陌生的行业找到立足之地。
  • Felix 从 Zendesk AI Senior Director 离职,全职创业
  • 创业项目使用计算机视觉技术革新木材测量
  • 在传统、家族控制的木材行业中,作为唯一的亚洲面孔,克服文化差异和技术挑战

Shownotes Transcript

自己做创业公司就发现从零搭建一个任何产品不管这个产品当初想的多简单真的很难难在于它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出错我是唯一的一个 Asian face 而且是唯一的一个 non-white Asian face 所以其他的人所有的全是比较传统的美国的白人而且都是中年大叔

大部分那些家族他們的家族就是一代一代傳下去的目的就是你別把這個事情 screw up 就行了我寫文章可能沒有任何商業化的目的這個動機比較純粹讓他們更願意相信吧

Hello 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数据女孩的中年危机,我是 Amy 大家好,我是 Stella 每周二带你认识一位新的朋友今天这个是一位老朋友,是来参加过我们第九期录制的 Felix,Felix Chen,aka 南哥

Felix 要不要跟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我叫 Felix 我现在在小红书上叫西雅图南哥最近 Felix 在小红书上还蛮红的所以大家可以去找一下他 Felix 上一次跟我们录制是一年多之前了我刚才录之前还真的有搜一下是 24 年的 3 月份现在隔了一年多了 Felix 当时是 Zendesk 的 Senior Director

对 时间过得很快那时候聊得还挺开心然后当时聊到很多比如说创业比如说从 Amazon 大厂离开然后各种各样的经历然后这次跟你们聊一下居然发现是一年多以前了 Felix 这一年变化也蛮多的要不要跟我们分享一下

对 我想想看那个时候三月份正好是刚刚去 Zendesk 不久反正做 GenAI 雄心勃勃很开心三月份之后接下来花了几个月是全球到处飞欧洲去了好几次 澳洲也去了好几次还去新加坡 去中国所以当时觉得很好玩那个时候其实我已经在接触我现在这个创业的这个项目但是是一个 Tech Advisor

就是帮我的现在的 co-founder 那个时候是作为一个朋友的身份帮他一起看一看这个事情帮他 review 一些东西给他一些建议后来聊着聊着觉得很开心就更上手更 deeply involved 然后做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两个工作实在是很辛苦所以去年十月份的时候就离职 Zendesk 然后全职在做创业所以从去年十月份到现在创业快超过半年了吧能跟我们说一下这个创业公司具体是做什么的吗

对这个事情还挺 niche 就比较小众那个做的事情是用 computer vision 就是计算机视觉应用在森林行业对森林行里面的木头进行一个测量还有数据的一个管理这么一个 idea 森林行业具体是指什么森林行业就叫 timber industry 就是你可以想象整个流程是有人呃

种了树它叫 landowner 它就有大片大片的森林山他们种了树之后就成熟了就砍下来

砍伐就把那树卖到下面的 Salt Mill 叫聚木厂聚木厂然后就把这些木头加工成为各种各样的木料根据市场的需求然后这些木料就最后你可以看到去类似于 Home Depot 然后 Lowes 或者是家具建材公司他们就从这边买这种木材然后那个 Landowner 他自己也会砍掉树木之后再重新种树再培育下一批这样的木材就是这么一个 Chain 这个就整个叫 Timber Industry

你参与的这一个创业公司它具体是要解决森林行业里面的什么问题呢它解决了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我在接触这个前都不知道

木头在买卖的时候其实是有一个叫测量的过程我觉得最直接的比喻就是像这边你如果买卖房子对于这个房子的面积有多大你其实不知道卖家当然希望这房子越大越好买家希望房子越小越好对不对所以它其实两方没办法达成一个共识所以这个时候银行就出来做一个 appraisal

他就跳出来说我找一个第三方的人说我跟你公证一下给你测量这个测量的人既不跟买方有关系也跟卖方也没有关系木头的买卖是一样的道理就是你砍了一批树这个树到底有多大卖方希望你树越大越好测量的越大越好买方就说越小越好所以他们其实整个行业里面有一批就叫 non-profit 这样的

这样的人他们是行业给他出钱让他去对木头每一根每一车都去测量的所以这个事呢一百多年了还是这么干就拿了个尺子去测木头所以测木头是测体积它不是看重量的是吗

重量也要重量这个比较简单你过一个称它就直接就出来了但是测量的那个是测它的直径跟长度最后算出一个体积来可是一根木头它可能品质不太一样有可能一整根不是整根都可以用这个他们也要称啊

这个会有一个人进行一个打分进行一个 scoring 会把一些 defect 给它挑出来就比如说木头有一些很大的节点对吧那个是不适合做家具的不适合做木料的或者加工比较困难或者木头有一些弯曲或者木头有一些损坏被冻坏了被虫咬坏了这些就打一个 discount

还有一个是木头的长度因为这边的木头基本上加工是有一些固定的长度比如说 34 feet26 feet17 feet 有一些比较 standard 的长度如果是你长度短了

比如说他 34 他要 cut 一半变 1717 你如果只要 33 的话他一个 17 另外一个 16 就变 15 了他 15 那个是不能要的不能要他就直接把这些就丢掉所以就是说他有一个 threshold 你必须达到这么一个尺度是先打分再测量还是先测量再打分打分跟测量是同时发生的

所以他算是中间的一个角色可是你认识的是卖木头 landowner 拥有这个木头地的这个人那你这个创业的话你这个角色怎么分布啊因为我以为这是中间的一个公正的角色对就是我的 co-founder 现在跟我合作的这个人他来自于 timber family 所以他们家是 landowner 就拥有很多的那种森林跟木材

他作为整个 industry 里面一个 player 他其实知道这是个 pain point 首先第一 very labor intensive

就很多人你需要去人工据测我有视频就是需要这个人爬上爬下然后去拿个尺子那量很辛苦然后也有危险因为木头容易有滚动啊有位移什么的还有一个就是说测量的精确度不一定能达到要求而且精确度的好坏其实没有人能够去 verify 就不 transparent 这个人测完了这个车就走了木头就被加工了没有人能告诉他这测的对不对所以是一个比较不 transparent 的这么个事儿

我的 co-founder 他知道这是一个 pain point 他知道这是一个 opportunity 可以去做所以

我们后来就决定做一个公司把这个东西给数字化起来你是怎么认识你的 co-founder 的比较奇妙我跟他最直接的联系是通过一个 mutual friend 他是我小孩子的同学的父亲因为这种家长群在那么一块聊后来就变成 friend 了然后后来大概过了大概几个月之后他就说有个人找他想找个 tech co-founder 然后有这么一个 opportunity 他觉得我挺合适的

他就是想找一个 TEC co-founder 所以他来的时候就跟我说他有这么一个 idea 想跟我聊聊我当时第一反应就说我说我对那个 Timber Industry 完全不了解所以我想去现场看一下所以我们第一个见面其实是直接去居牧场看

砍木头从山上砍伐运到卡车上送到加工厂然后在整个车间加工厂全部走了一遍就我当时就对这个东西有一个比较具象的一个感受你跟他聊过之后他是怎么说服你加入他这个 startup 开始我没想加入那个时候我不是在 Zendesk 吗所以很开心然后我问他说哎

I have amazing job 他跟我说你要不先接触一下我就说你做的这个事很好玩我蛮想去接触我说我可以当你的 advisor 就作为 friend

没有任何 obligation 我只是给一些我的 advice 你就看有没有用因为他当时是找 consulting 公司办到做嗯啊花了很多时间花了很多钱结果没有做出什么很好的效果我说大概率是因为 consulting 公司是 charge by hour 他就不断的给他说你这个东西要再要多少钱再要多少钱再要多少 scope 我说我就可以帮你去跟人家 argue 你至少有一个 tech

person on your side 嘛他说很好然后就开始跟他聊就接触所以那个时候前面几个月其实我没有上手去做我只是帮他去了解这个事顺便我跟他也互相有一些了解所以接触多了之后就互相有个信任就开始慢慢的就建立起来了我比较好奇的是说你以前可能没有认识做木头的人你第一次接触到他然后他的交友圈你有什么很惊讶的地方吗

对这个是完全不熟悉的一个行业上个月吧我还跟我的那个 co-founder 开玩笑

他带我去参加了一个在那个 Vicatoria 那边参加一个 Timber Industry 木材行业的一个会当时大概 200 个人在一个大厅里面开会两天我是唯一的一个 Asian face 而且是唯一的一个 non-white Asian face 所以其他的人所有的全是比较传统的美国的白人而且都是中年大叔或者大叔以上的那种

所以这个行业是极其的 traditional 并且是特别特别的就紧密吧那些人基本来自于大概二十几个三十几个 family 就互相都认识互相都很熟而且是 multi-generation 这个人的儿子是那个人的以前的谁的学徒那个人的是谁的以前公司什么反正 anyway 都有联姻就是反正蛮奇妙的一个 community 吧

他们这种特别传统的行业开会和 tech 行业开会是不是感觉很不一样他们有 sessions 他们的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他们那个会更多的是行业的人可能辛苦一年了大家一起来聊聊天虚个旧没有太多技术的东西我们那个 presentation 是唯一一个讲一些行业一些新发展这么一个点去做 presentation 的其余的 presentation 大部分就是颁奖

纪念在说这个行业的一些怀念历史这种感觉比较好玩听起来你是在这个会议当中唯一的一个 outsider 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姻亲关系其他人对你的加入的反应是什么样的

所以这就很感谢我的 co-founder 因为没有他我是完全不可能进入这个环境里面去所以基本上所有的聊天都是他 introduce 说我们在做一个 tech startup 然后这个是我的 tech co-founder 然后他来自于以前 tech 公司 Amazon 然后别的创业公司什么大家其实还是挺 open 看到有一些新鲜的面孔进来

他们其实跟我聊的时候自己也 struggle 一个点就是说他们觉得自己的 next generation 不是很喜欢这个叫 non sexy 的这种 timber 的 work 所以他们小孩其实很多都不愿意回来去继承家业去做这个事情

我跟他们聊的时候他们有的时候也问我说有没有可能他们下一代的小朋友可以跟我一起学习一些 technology 或者是能不能教他一些 AI 相关的东西给他们一些知识然后让他们对 timber 对这个 technology 感兴趣的所以他们其实也在想说下一代怎么去让他往 technology 那边稍微多关注一些吧

看来世界各地的一代们都在担心二代接班的问题对啊要想办法找一个外面的人让他变得更 sexy 一点酷一点这应该主要是美国跟加拿大的 timber 行业的人吗

他们一般是聚集在什么地方就是他们的领地到底在哪里对在美国的话有几个地方木材比较集中一个叫 Pacific Northwest 就是温哥华 Vecatoria 加 Washington State 加 Oregon 加北加州就这一条线下来基本上都是木材森林覆盖率比较高的另外一个就是在五大湖 Michigan 那边也是森林覆盖率比较高的

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在东南部吧 Georgia Mississippi 北卡南卡就那块也是森林覆盖率比较高的这是在美国加拿大的话就反正森林覆盖率都挺多的反正基本上从南到北都蛮多树木的美国之外在全球森林覆盖率跟木材行业比较发达的是东欧跟北欧就那块是二战之后种了很多很多树苗现在基本上就是全部长成材了那些都可以看然后

然后还有一个就是在南美南美那边森林覆盖率也比较多还有一块地方就是新西兰跟澳洲新西兰更多一些这些家族他们一般都是做了多少代了蛮长的比如说我的 co-founder 他是第五代他是 the fifth generation owner150 多年反正他们那个 family 都能倒上去蛮多的那种历史故事还挺好玩的跟他聊的多了就会聊一些家里的那些 history 嘛

就很好玩他会讲当年比如说 1933 年大萧条时代他们家族怎么熬过去然后他爷爷可能跟谁谁谁然后还讲当年的信件比如说老房子一挖当年还有很多 contract and lease 当年别的家族欠的钱没有还了或者是说有一些文件找不到然后就一个大的 business 就没有了或者是说最后怎么挺过去那个大萧条时代就这种故事反正聊起来还蛮有历史感的嗯

这个行业是不是现在应该很难有新的 player 进入了很难大部分那些家族他们的 family 就是一代一代传下去的目的就是你别把这个事情 screw up 就行了因为森林已经很多比如说几千几万十几万上百万的 acre 你就传下去就好了而且这个 business 就是你种树然后等到成材了再卖掉然后

然后你在 land 互相交易也就是这么个事这个东西也比较看经济周期比如说建筑行业最近可能不景气那它数可能就少砍一点就好了它就这样继续涨如果是建筑周期在上升木材价格很好提早一两年把它砍了就行了所以比较稳定森林业这个行业是一个利润很高的行业吗不是

我觉得传统行业很多都不是利润很高的因为 stable 了那么多年它很难有那种高利润如果高利润的话资本早就进来了会去抢账就是因为利润率比较薄比较稳定但是它体量足够大的话对于一个 family office 一代一代传下来其实已经挺好的一个生意对

如果这个行业本身不是一个利润特别高的行业的话在这种行业里面做 tech startup

是一个从利润的角度来看前景很好的方向吗是这么个点就是说你体量足够大利润率不高的情况下你做一个创业公司只要你这个创业公司特别的小特别的 lean 其实是能做的不错的 business 的就比如说你想象一下我做一个 tech startup 它一年的利润可能是大几千万上亿 profit 可能就是大几百万上千万但如果这个 team 它就是五个人十个人

对不对那其实对于这个小的 tech 团队来说是很好的一个 business 这种不大可能被像什么 AmazonGoogleMeta 这种公司关注的因为体量太小了人家不 care 人家不会想进来他们还是会想去最传统的搜广推搜索广告推荐那个是利润率很高的所以那会强强的很激烈把最厉害的人才把最厉害的工程师跟 scientist 投到那去那是合理的

然后团队也能够养到很大几十人上百人对吧我感觉传统行业的创业其实你没办法支撑很大的团队但是另一方面你不需要很大的团队你核心的技术可能就是拿别的地方已经有的技术拿过来用再改造一下一个很小的五到十个人的团队就够了你们这个产品其实痛点也很明显然后我听起来 distribution 也很明显就是首先先去卖给这

这些家庭所以你在做这个 startup 做这个产品的时候是不是比较不用去考虑 marketing 啊 distribution 啊这些就是感觉只要做得出来效果足够好的话就固定的人都知道要买 SA 了对这就是我的 co-founder 他能够提供的很多的 value 就是他在这个行业里面他有那些 network 他知道那些 connection

所以 product market fit 首先不是问题就我不要担心做出来没有人要因为他知道这个是个痛点第二个是 marketing 跟 sales 也不需要我操心因为可以通过他的 relationship 跟很多那些家族啊跟别的那些 business 就有直接说你只要做出来就可以用所以这方面我没有太操心

但是如果这个行业它相对来讲是一个比较紧密的 network 然后又是有这么几个主要的家族把控的话你们的产品做出来定价这方面会失去一些自由度吗对可能最后我们希望会把这个东西做成一个

整个行业共赢的这么个事情而不是说你赢我输的这么一个零和游戏就是说整个行业把需要很危险很 TDS 的人工把它给替换掉让效率更高卡车司机也不用等因为现在人工测再怎么也得测个二十几分钟半个小时那卡车司机就等了半个小时真的等着我们

我们直接就像一个高速路的收费站一样卡车司机就慢慢开过去停个就一个 stop sign 停一下走可能就 15 秒 20 秒就结束了所以完全就把它做成一个整个行业的效率提升的这么一个东西为这个行业带来价值希望是整个行业里面每一个链条的人都是有 value 的那这样的话就不会存在说你输我赢这么一个 negotiation 在那即使是对于那些现在是人工去测量的这些人来说

也是好事因为他们可以把很多那种重复性的工作就不需要他们再去做了他们可以 focus 在更难的一些比如说对木头进行打分然后对木头的一些破损就那些东西作为比较难的地方给他们一个比较个人的一个评价这方面的东西可以

人工加上机器一起来做这个事情到底是谁付钱买这个产品因为前面你提到说现在的这些测量员他是有这个行业对付钱的是买木头的人物

就是说就是扫描就锯木厂他们给这些人配让这些人来测量但是这些人来自于相当于是 certified 这些 bureau 就机构这些 certified 的 bureau 是必须等第三方去 certify 他们说明你们是公正无私你们测量知道怎么去测 anyway 但是真正付钱的是来自于这个锯木厂的人但这个其实付钱他这个钱其实会转嫁到很多地方因为他买木头的时候其实

那个价格他也考虑进去那卖木头的这个所谓的 land owner 就是森林拥有者他其实也相当于大家也是一样去付了一部分的这个钱在里面我们再回头来说一下这个产品刚才 Felix 有大概提到你们想用 computer vision 做这个木头的测量

你的理想的这么一个场景是什么样的呢就聊到那个高速收费站我觉得那个就很像你以前可能五到十年十到二十年前你有的时候去高速收费站或者是去过海关过任何的关卡你有个人在那你停下来然后你给他出示证件他下面看一下你的车这个东西来来回回可能好几分钟现在的

我们的这个 process 呢就是你卡车开到这个地方然后有个人下来他爬到你的卡车上一个一个的给你测测完了说 30 分钟说你行这个结果在这儿你走吧就这样那我们的想法是就把这个东西自动化用相机来做嘛

你像说非站的话现在已经做到直接开过去都不用停它那个灯加上摄像头已经可以把你的 license plate 把你们那些各种信息全部提取出来或者即使是就像如果你要交钱的话你就是一个 stop sign 停下来自动化你把一个卡刷一下然后你就走了我们的产品其实很类似卡车司机开到了

然后是全自动的在那里之后相机已经开始拍照他停下来把他这辆车的一些信息变成一个类似于 barcode 或者类似于一个单子那个单子在他司机的边上有个扫描的扫一下所有的信息全在那里或者在手机上全在那里说这一车木头

从哪个山上来的是来自于哪个 seller 然后这个木头有多少根木头的那个品种是什么具体要送到哪里去信息全有有了这个之后我们的这个测量的结果在后台进行运行在 Cloud 上进行运行等卡车司机开走了之后大概几分钟或者十来分钟这个结果就已经测出来就自动发到你的手机上或者是一个邮箱或者是一个 APP

推送说刚刚那一车你开过去大概多少重量多少体积然后这一车算下来是多少钱你作为卡车司机要分到多少钱因为卡车司机他 get paid 是一个你运送的这个物体的价值的一个比率比如百分之几所以他这个 transaction 没有结束之前他其实不知道他这一单能赚多少钱所以正好我们这个测量就是给他们就是 transaction complete 啊

哇所以你等于是给了一个公定价就是你等于有定价这一车卡车的权利可能单价是市面上固定有市价可是你这个权利还蛮大的那这样是不是还要经过这个 bureau 就你刚才有提到一个 bureau 审核通过你才能够有这个定价权利

不是每一单都需要通过 bureau 但是我们这个测量的机构是必须通过这个 bureau 去认证的就行业得认证你们是一个可靠的知道怎么测量精确度达到要求的这么一个 agency 他们就信任我们那我们可以就不断去去给测量的结果而且我们任何一个这样的测量机构是随时会要允许接受 bureau 的这种抽查他会来抽查说你这测的准不准什么的但你测完了可以 double check 一下所以我们的精确度是要必须达到要求的嗯

你们做这样的产品比较大的困难是技术上的困难还是说把这些行政上的关卡然后流程上的关卡都走通其实还是技术上的哦 是吗自己做创业公司就发现从零搭建一个任何产品不管这个产品当初想的多简单真的很难难在于它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出错而且基本上有可能出错的地方都要出一次错比如说我们最开始

相机因为我觉得相机在家里测试的不挺好的嘛然后就拿过去用然后用的时候老掉线然后信号也不稳定我没想明白为什么后来问了很多人才知道我们这个线啊就是连接这个相机的这个网线太长了是有信号干扰网线不能太长在家测无所谓你完全不会觉得你可能三米五米的一个网线就够了我那边在现场十几二十米的网线网线一拉长它就像一个小天线一样

互相会有影响那就造成信号又不稳定然后还有我们在家里有的时候用 usb 你插任何的东西 usb 不是挺方便的吗

但是在室外的场景 USB 是不行的会老松动过久了就 USB 会老掉线必须得用工业的那种接口所以那个又是一个 lessons learned 基本上任何一个可能出错的地方都是我说然后从零开始搭所有的东西就小到搭一个 database 搭到搭一个小网页就得自己写你遇到这些困难之后都是找身边的人问吗都能问到答案吗我觉得 AI 挺厉害我依赖了蛮多 AI 的

基本上大部分东西先问 CHI CPT 然后他能够帮我解决大概我百分之七八十吧这个还让我挺佩服的尤其是我很多年没有写代码了现在最近每天都写代码基本上全是用 Cursor 这样的就辅助的工具来写也问一些行业里面的那些有过经验的人尤其是有过

工程经验的人他对于这个东西从实验室从家里搬到工地里面去他其实有这方面的经验的就比如说最近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很搞笑因为有的时候光线不是很好所以我们要装灯嘛装着这个灯跟我们的相机它其实这个电流的频率是不一样的我们从海外采购的相机有的是 50 赫兹的

然后美国这边是 60Hz 你频率不一样的时候你拍出来是有屏闪的就像黑白条就不停地扫描这个然后你现场是看不到的因为灯你肉眼看跟相机肉眼看是完全很正常但只要在灯跟相机频率不一样的情况下放到一起就发现就会有黑白条然后发现回来拍照片都不行不能用回来又去调还有就是这个跟相机的快门光圈各种东西你都得搭配好就挺偷偷的发现还得去请教别人说这个怎么去调它

这种问题是 Chad GPT 不太能回答的是吗他可以你能够告诉他具体情况是怎么样他其实也是有些相关的知识的有的时候是你不知道会出现这个问题所以 Chad GPT 没办法提早告诉你你只要出现这个问题你问他

他才能够帮你解答所以有段时间我听一些 AI 的那些 Podcast 或者一些人讲他说未来发展 AI 这么厉害的情况下什么能力最重要其实是提问题的能力最重要你知道问什么基本上你都能找到答案很多时候你不知道问什么那个时候 AI 没办法帮你他没办法去理解你想要去问什么东西所以遇到什么情况跟他描述再问他基本上都能找到不错的答案

那你在遇到的这些问题当中有什么是 Chad GPT 暂时还没有办法完全回答的吗或者说有什么问题是你还是要去找专家来帮你解答的吗

GPT 比较通用就是说它回到的知识会比较浅我们后来发现蛮多深入一些的算法层面的东西 GPT 是没办法做它只能给一个大概说可能市面上或者是这个 literature 这个领域里面大概有三五种方法你都试试看

给你一些基本的 pros and cons 他不会告诉你具体怎么去做这个所以我们后来找了蛮多博士生就是专门做 3D 重建的比如说做卫星地图的比如说做自动驾驶的比如说机器人的他们这方面对于 3D 感知对于卫星拍的图片从 2D 变成 3D 的这么一个转换就很熟嘛所以找到这些人帮我们推进了不少算法方面的东西

从这些 3D reconstruction 应用层面有没有什么行业或哪一种产品是可以直接应用过来的可以学的很多的有现在其实蛮多叫 3D 扫描仪应用的最多的场景在于汽车零部件或者各种零部件的扫描他们有一个模型在那他们需要对这个模型的所有的尺寸因为它不规则件不是一个标准的一个尺寸

所以他们要对这个东西进行一个完整的扫描最好的办法就拿一个手持的那种扫描仪可能用结构光或者是用那种深度相机或者是各种设备去进行一个扫描现在 iPhone 都能做到这个有的时候你拿个 iPhone 去扫一个家里的模型什么是也能做出来是一个道理

这个扫描出来能够达到比如说毫秒级的那种误差当然误差精度的高低就取决于你这个设备的好坏好的设备几十万一台差的设备 iPhone 你也可以做一个扫描所以这个是可以用的但是应用场景又不一样因为大部分扫的这个东西都很小就像可能就是一双球鞋一个汽车的变速箱或者是就最大可能就是一个行李箱这么大小的一个东西

对吧但是我们扫的那个是大卡车上面有很大的木头你都没办法就人去手持设备去扫这是一个还有一个是最近有蛮多用无人机无人机进行对一个古建筑

绕一圈就进行一个重构重建他们用于古建筑的修复比如说一个旧的寺庙啊一个塔啊类似于这种他们用无人机去飞但是这种可能精确度就没有达不到那种毫米级的要求这个我们也考虑过可能将来也会去探索我觉得是不是还有一个难点是你们测量的时候木头是堆在一起的

这个是不是也造成很大的挑战对这种情况下就说你必须得找到合适的角度去拍它你如果人的话那你可以说我人拿这个手机或者相机去进行一些角度去拍到它这个是可以做到的我们的相机是固定的固定在一个类似于 Vision Tunnel 一个隧道一样那你相机固定了卡车就中间穿过去那看得到就看得到看不到就看不到没有办法

所以我们也考虑过说用比如说用机械手臂啊用无人机刚刚提到无人机比如无人机你可以飞到中间去通过视觉的让它去追踪这个木头这个是可以做到的就是有一些灵活度自由度的话你能拍到的角度会更多拍到的视角更好但是那个就带来运营的这个产品的复杂度了嘛所以我们现阶段还是 focus 在固定相机让卡车司机不用去担心他怎么去配合我们的产品你就是开过去就行了

然后我们的产品就尽可能地拍到各个角度应该会拿这个拍照的结果算法结果跟人去检测的结果比较吗目前精确度大概怎么样

已经可以跟人测的进去都是一样的了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人测的其实不对因为他们很多时候行业里面人为了赶时间他卡着司机等着嘛所以他为了赶时间为了快他其实就大概比对一下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猜一猜那就过了你知道吗因为绝大部分的时候是没有人去查他的

因为这个车他测完了过了结果就是这个写出来之后这一车的木头就送进加工厂去加工了只要一开始加工没有人能知道他测准不准对不对所以 95%的时间是没有人去知道他的

那他多测一点少测一点猜一猜没有人管的所以他带来的那个不 transparent 的这个问题其实很严重那我们测量的话就不偏不移嘛是多少就是多少嘛机器测出来的对吧所以现在他们这些测量员会很不喜欢看到你吗

我们之前有一个很好玩的事情我们机器在测木头的时候大概率就是如果是有的木头我们没有看到那我们会少测对不对就不大可能多测因为那我不可能凭空生成一个木头出来啊

然后那次我们在不断的做比对我们测的结果跟人工测的结果有一次我们就真的多测了一个木头就百思不得其怎么回事后来好处是什么因为我们在测木头的时候采了大概 400 多张照片所以我其实是可以回过去看当时卡车通过的是那些照片的我把那些照片拿出来跟我们测量结果放在这我一根根的数最后数出来真的是这么多根然后我就后来找那个测量员我就说这个为什么你测是比如说 40 根我们测 41 根

然后我看真的好像是四七根每一根都数了他看了就很害羞他就说好像是真的测错了然后后来他想了个别的借口他说哦其实没有测错他说当时这两堆木头堆的比较近我把这一根测到那一根去了但其实我们后来发现其实不是的他就少测了一个嘛哇

哇那到时候真的做出来的时候也是要有一番小革命这些人应该会很生气吧他们有这种危机感吗有比如说我们在行业里面去参加会议跟人家聊的时候会有人提出问题说会不会把一些人的工作给搞没了我们现在可能出于

go to market 的 strategy 吧我们会说其实是 human in the loop 我们还需要你们比较重复性的工作帮你把它给替换掉你们就轻松了相当于这么一个角度去思考但是我确实觉得逐渐逐渐他们应该是要转型去做其他的事情

就像现在你很少看到你在停车场出来还有人给你收费对不对所有都是机械化自动化你刷一卡你就走了高速收费站你就直接开过去就行了当年那些关卡的那些人去了肯定是要做别的事情这个你工作性质的发展还是会有变化的

迟早要淘汰的行业好像也满面可能就是看收场会不会足够顺利我记得台湾高速公路收费员全部要下岗就是没有这个工作的人那时候也有稍微上新闻每一次科技革命每一次技术的革命带来的是大家更忙了工作更多了是因为他创造了新的工作他把旧的工作给换掉

然后创造了很多以前不存在的工作就像现在的什么网红做 podcast 做自媒体很多 YouTube 上做的那些工作你都没有听说过比如说收纳家里我前段时间还听到一个帮人家搭 Lego 他就买一个 Lego 他不想搭然后呢找个人帮他搭 Lego 搭完了就放到家里摆起来这些工作你都无法想象这就是创造出来的嘛很好玩

所以你越早去尝试接纳新的东西越早去体会这些新东西肯定对你的转型是更好的我会相对比较悲观一点我觉得传统的工作会逐渐消失也会有新的种类的工作出现可能会带来更多新的种类的工作但是不见得这些新的工作会是由以前传统行业的这些人来填满的

因为我觉得很多人其实没有办法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新的技能去适应新的工作但是就 Felix 做的这件事情来说即使不是 Felix 做也会有其他人来做这个就是我最后在那个行业里面这个 conference 跟大家讲的我说我们做的这个事情是几个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那我不做别的公司也会去做它

而且现在硬件这么便宜,算法做得这么好,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该实现了,对吧?所以这个 timing 是对的。那你去 conference 玩,有别的木头老板想要投资你们吗?有,我们有别的锯木厂,像我们的设备说你赶紧拿过来,我们给你测试一下,体验一下。康家那个会之前,我们是有一个 paying customer,并且是一直在那打磨我们的产品,做一个类似于 pilot 一样的,

聊完之后我们进来就找到第二个 customer 而且这个 customer 不光是一个点他有 30 多个点其实是一个大的 customer 他说我都先挑一个点让你上然后你如果上的不错他直接给我们全美跟加拿大全部铺开一下就 30 多个点全来了

那个点我们正好挑的是在一个木头比较集中的在 Oregon 跟 Washington State 交界的这么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有好多 customer 就我们如果是全部打开了之后立刻知道的人就更多了所以你们的客户不光是林场这些 land owners 还有巨木厂所以这个森林业里面的不同类型的 players 都可以是你们的客户其实主要是巨木厂因为这套设备是安装在巨木厂这个地方的好羡慕啊你羡慕什么

不用找 customer 老子说你东西还没有做的很 end to end 然后就已经有人愿意把它装下去用他要先当你的 beta user 这就是两年来对于创业的想法感悟你如果不是拿着锤子去找钉子你是等着这样的一个 problem 来找你的话就是 product market fit 跟找客户这个事情就不是你的问题了你是解决一个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了大家都很讨厌的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

为什么我会愿意去做这个 Computer Vision 的项目跟公司呢我自己虽然都不是 Computer Vision 背景的我敢去做我觉得这个很好的机会就是因为这个点要不然的话我会默认会去做 OptimizationSupply Chain 或者什么 Deep Learning 去做这种东西但这个东西已经被做烂了可能机会没有那么多那我找到的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机会

然后有技术进去进行一个革新的这么个事情我后来还找到好几个类似这样的结合的点我觉得都还挺好的我觉得很多人并不是不愿意去找这种有明确的 product market fit 的机会而是没有发现这样的机会对

Felix 你是碰到了就是这种机会找上门来你觉得这只是运气吗还是你有什么 networking 的方法教教大家怎么让这种机会找上门来我记得好像 Steve Jobs05 年在 Stanford 的一个毕业典礼上讲到你人遇到的做的任何事情你在现在这个环境往前看你是不知道你做这个社会带来什么

比如说你们当初做 podcast 和我发小红书其实我没有想到我要去做什么网红赚多少钱然后财富自由根本没有这么想只是觉得很好玩我在过去的几年会有意识的把自己拎开脱离大厂的这么个环境会找很多很有意思的人去聊比如说木材这是一个比如说有服装厂的老板 17 店的老板

做窗帘的一个 business owner 我还聊过当时偷渡进美国的那些人就各式各样的人吧你跟他们聊了之后你发现这个世界还挺奇妙的有的时候这些人慢慢的就可能就埋在一个种子在呢你觉得他聊的挺好玩并且也很有想法他也挺想跟你聊下次你们再聊一次再聊一次机会就来了

我有一个朋友他说他有个超市然后超市里面现在问题最大就是老有人偷东西尤其是 high-end 的一个小的超市的话偷东西可能对他们那个损失会很大他说能不能用 computivation 能够给我就是监测到有人如果是这个 behavior 比较 strange 你就去提醒那个店员就好了这个问题可能别的人也不会太想就有多大的体量有什么需求然后你跟他聊了之后他就说你好像是做这个东西的你能不能帮我想想

因为一来二去就这种机会就来了你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到这么多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人敢于展示自己吧在哪展示就小红书公众号写文章然后校友会朋友圈我也愿意去说发一些我自己的想法我开始会觉得好像你发完了没有什么反应但是我没有想到

偶尔会在外面见到说他说我当时看过你的文章很喜欢我就很感动我都没想到我写的这篇文章但是虽然显示只有几百个人读了但是中间有这么一个人找到中间的一句话他就对这个话很有共鸣对他很有影响就这种东西你开始逐渐的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展示一些自己的东西之后而且是不带着任何功利心要去得到什么回报的时候就很多很奇妙的东西就开花了

我最近刚读了一篇文章之后这个人可能会来上我们节目他其实就聊了一个观念他在大厂上班他说现在很多人他都要先看到结果才 commit 他想要分享的是他认为应该先 commit 一些东西甚至 commit 全部然后再去看会有什么结果 ok

我个人是蛮同意的就是现在的人一般可能他会先去做一些计算说我现在做这件事获得到什么结果当初跟 Sara 也做过这个计算就是做 podcast 会不会赚钱但好像这个结果是非常悲惨的所以就是

那我们还是做了嘛对其实差不多的意思就是我会去想说现在不是因为小龙出火了有很多人找我聊天我就跟他们聊我就说你尽量去琢磨思考一个点是你不需要花很多时间你还蛮愿意去做的

比如说我愿意写文章你们愿意做 podcast 可能对于说你还挺开心跟大家聊天会很开心的一个事情你如果是很痛苦去做这个事情他肯定要计算说我这个投入产出比我的投入是痛苦产出能不能抵过这个痛苦你是可以做一个计算但我我写个文章我就不痛苦所以我就

我们刚才已经提到了几次 Felix 在小红书上火了这件事情

但是我们还没有具体聊一聊这是怎么了是 Felix 在小红书上发了什么怎么火了这个挺好玩去年跟你们上一次聊的时候当时我说我想做一个实验那个实验是在我的家族里面挑选一些我认为比较有想法的年轻人作为我的学徒带着他们去大概世界能去的地方就带他们去比如说我在中国出差的时候我就尽量带着一两个人跟我去

北京广州深圳上海长沙杭州哪里都去然后最后就是几个人就选的就是我的侄子跟侄女还有外甥女他们会帮我订机票帮我安排行程我会带他们去参加会议跟我的那些合作伙伴去聊天所以当时就很小的一个实验觉得很好玩每次跟他们聊完了或者是这样的出差完了我就把这种经历写下来我就是自己的一个感悟吧我的想法分享给他们我

我写完了就相当于在一个小群里面就你们自己看看就可以了然后写的多了以后首先那几个小朋友都看得就觉得很好对他们很有感悟我突然就觉得这个事情还挺好玩的我要不要把这个我写的这些东西放到小红书上我写那个就纯文本很长可能十几二十个文本然后你要可能真的要读下来可能花的十分钟十五分钟所以我当时预期很低我就说发出来也许对有责任有用

但是反馈多大我完全不 care 但我没想到发了几篇之后很多人就给我发很长的那种感说这篇打动他这边有顾名他正在处在大学刚毕业迷茫期或者刚刚就业被裁员了或者是刚刚就业不知道方向在哪就很迷茫的阶段看到我的文章觉得我的文字觉得很有力量或者甚至想来做我的学徒啊就因为这个一下就火了小龙书上本来我想说可能就是四五百个 follow 现在一下涨到 6000 多

Felix 你在和这些年轻人的交流当中你觉得是你写的文章当中提到了什么东西是让他们觉得特别有共鸣的还是他们在你发的这些文章当中看到了什么机会你觉得是什么让他们有这种想要和你交流的意愿我觉得是共鸣吧

很多人跟我聊天他们聊的很多点跟我在文章里提到的现象其实是一样的比如说他们大学毕业该干嘛四个字考工考编所有的人都是考工考编为什么这么做不知道因为家里跟他这么说的或者是所有的亲戚都这么跟他说的

还有说女孩子到了 25、6 岁家里说相亲相亲结婚赶紧结婚为什么家里就这么跟她说的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其实他们得不到任何来自于好一些见识的人给他们一些指导他们能够得到的全是来自于自己家里面

或者是自己的亲戚如果是这个亲戚里面没有一个是真的是走出世界看过的或者是有过一些比较高的见识的他们就缺乏这方面的人给他一个指点然后得到的意见或者是家里面给他的强迫说你非要这么去做就很痛苦他们知道他不喜欢去考工考边也不喜欢去读这个专业也不喜欢跟什么人相亲但是他就必须这么干因为一直就那么来的

我所提供的这个点正好也是给他弥补了这么一个空缺就是他们需要家里面有一个在外面闯过见过世界的叔叔舅舅阿姨婶婶就这么一个角色然后回去跟告诉他说你的人生可以这么走其实外面的世界还很大就对他们是很大的一个冲击他突然发现还可以这样

我自己就有亲身的感受我从小到大长大不断不断的是有那些比我大了 10 岁到 15 岁的这种要么是同辈年龄比较大的要么是长辈但是是有坚持给我去做提点你提点完之后发现你的世界一下就被打开了这个对我来说影响特别大我的文章可能就充当这么一个角色我也逐渐逐渐想跟很多这样的年轻人就聊天

因为我比他们可能大了 15 岁 20 岁那把我能知道的东西尽量的告诉他我对他们会不会有一些启发你说的这个角色我也觉得很重要但是现在网路其实很发达网路上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资讯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你辅导这些年轻人他们怎么刷手机都刷不到不同的可能性他们家里人可能没有那个见识没有给他这些可能性但是他们有很多获取别的资讯的方法

你觉得是什么让他们就停在那里可能要等到收到你的文章然后才可能也比较有启发我写文章可能没有任何商业化的目的这个动机比较纯粹让他们更愿意相信吧

而且我可能写的文章那个故事描述的可能还行比较打动他们网上要么就贩卖焦虑要么就是卖客那这种可能你看的多可能道理都在呢但是他因为带着一个卖客的目的让你其实是就本能的就会对这个东西比较反感

然后很多人给我留言我就直接回回的还挺多我就仔细看他第一个反应是他没想到会有一个真的人回他比你回那么仔细我身边有人跟我说他说你这个不会花很多时间吗我确实会花很多时间然后我的时间也比较少但是我觉得每一个个体你去看他如果我能对他的人生轨迹上有个很小的正能量的正向的一个推动对他的人生影响是很大的

所以我没有去想我这个做这个事情能不能 scale 比如说带学徒我没办法带 500 多学徒我可能最多就带 5 个 10 个而且我一直强调我如果带学徒的话我希望这个学徒跟我是真的有很深入的交流不是说一个月和两个月打个电话就行了是要一起做一些事情那在这个基础上

我想做的这个事情就 by default 不能 scale 但是我还蛮愿意去这么做因为我在任何一个阶段带着五个人跟他们很密集的很深入的交流了半年一年以后他们就可以 graduate 了他就可以自己比较独立了

这段时间 Felix 总共接触了多少年轻人我聊了可能有一百多就网上聊天一来一回聊的比较多的是一百多在一百多里面我后来又挑了大概二十几个人是又聊的更多一些然后我会一起探索说因为这个人他在这个节点是正好有想法

想做一些事情就这些人我想说我还是不是真的可以探索去做一些小的探索就是要么是创业的点子要么是合作去做一些开发一些东西什么的挑的标准是什么怎么从这一百多个年轻人当中挑出来了二十多个纯主观这个也挺有意思就是当时我跟我的家族里面的十几二十个人

跟他们聊天我最开始聊天我就给他们布置任务就说我看了一本书我你们看一下回头告诉我你有什么想法我说你最近做了一个什么比较厉害的事情你写写你告诉我然后二十几个人里面可能就十个人

会回我然后我再给他布置一个 follow up 说你你在看这么个视频你在去做这么个东西回头你再总结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诉我或者你现在面临的比如说升学就业的这些东西里面有什么困难你再琢磨一下我让你再学个什么技能你会发现十个人愿意跟我交流的最后可能就三四个人会去真的去做这个事情很多人会回个帖说这个太难了叔叔舅舅我不想做了或者说这个我找不明白什么我说你再试几次

好在就是真正最后淘汰下来可能就那么三四个人这三四个人就我还觉得就挺有韧劲会不断的坚持而且能听得进去我给他的一些建议跟反馈什么那我在聊的一百多人其实是一模一样的道理我跟他们聊的时候偶尔会不是纯的就是给他们讲道理我会让他们去做其实我说有个小朋友他当时想去咨询公司

还是另外一个行业里面的国企我就说那你能不能去做这两个行业进行一个调查你跟我找几个人你跟人家聊一聊找一些市场的信息把这个行业的发展这个节能就做个调查我就看到后面已经做这么个事情其实这个事情是他自己给他自己做的不是给我做的

但他如果他不愿意做最后我也就没有下文就不聊了嘛他也就不好意思来找我了就结束了所以逐渐听过这样的筛选通过做作业的方式就筛选的就比较一个 subset 这其实又回到你前面说的就是你是在没有看到结果的时候是不是愿意 commit 你的时间和精力 commit 的一部分吧就是他跟我聊了说明呢他有一些想法打动他

我觉得他挺好的你说可能看我的文章一万个人最终一百个人主动鼓起勇气找我聊百分之一那我在这个人里面我已经 committed 我愿意跟你聊我花时间跟你聊我已经 committed 一部分时间虽然我知道可能这个一百个人里面大部分又会中间 somehow 他就自己就不愿意聊下去了或者是不愿意去做也不愿意去做一些辛苦的事情我也可以理解那我不觉得我这个时间就被浪费了

我其实说的是对方就这些年轻人他是不是愿意在还没有看到和你交流会带来什么利益或者是什么实际的好处之前他愿不愿意 commit 这个时间和精力对希望他们能够想着说不是一定能够从我这得到什么的情况下也愿意去花时间做一些事情对

在你后来挑选出来的这 20 个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吗生机勃勃就是我能够一下蹦到我脑子里的词从他们的背景来讲有什么共同点吗完全没有共同点有在中国的有在国外的有欧洲的澳洲的年龄层次差不多男生女生都挺多可能 70%吧是女生

七三笔然后什么专业都有文科生理科生都有有特别好的学校名校的有北大清华的也有专科院校但是就是一点生机勃勃很多想法行动力特别强脑子里不断蹦出来就是说我怎么能做这个事情这东西是什么好玩的就是这种感觉

挑选出来的 20 个年轻人在你的这个 community 里面现在你们是要一起做什么吗我们在聊在探索但是没想到做什么我有一个想法就是我想带着这些年轻人怎么去培养他们赚钱的能力但至于怎么赚钱

我没有想好我觉得大概率是以挖掘自己的潜能找到自己想做事情的这个点这么一个角度去切合进去之前那个纳瓦尔他讲了一个 podcast 他说他给年轻人一个建议就是你产品化你自己就 product yourself 意思就是说你找到一个你的点你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你很愿意干并且又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价值那个点就是你这辈子应该要 focus 的地方

所以我还蛮想给这些 20 来个年轻人就每一个人找到一些他们应该很厉害的点并且他们很愿意做的比如说有的是普拉提的教练瑜伽教练有的是他形象上他就喜欢出镜做 social media 嗯有的他就是会去跟人家沟通交流去做协作什么的有的就是会写代码他写代码能力很强

每一个人都会有他自己的故事自己的一个点我希望跟他们聊逐渐逐渐找到这么一个点并且这个点正好能有有一些商业价值在那可以合作那我就觉得这个中间可能可以孵化出一些小的项目吧你在其中要成为一个什么角色你是要成为他们的 investor 还是成为他们的 mentor 或者是 coach

都可以早期的话是可能做一个天使投资 investor 并且给他们一部分兜底的能力因为很多人如果他想做个事情他可能启动资金没有他可能家庭条件并不是特别好那我就说我可以投一部分钱进来还有呢他家庭条件好但是他可能因为刚刚踏入社会没有任何人给他背书那我说我愿意成为你的背书成为你的 advisor

然后你可以把我的名字可能拿出来用或者是有的时候他想开一个海外的那种店铺没有资质又没有那种 credit history 那我说我这个可以帮你做可以帮你提供所以我能够提供的东西很多那这些东西我都蛮愿意拿出来跟他们分享然后不管是以什么形式进行一起合作对我觉得可能还蛮像天使头的家 advisor 吧

创业创造营我觉得人生到某个阶段然后可能算成功不用太担心生计的时候大家都会有想要帮助别人的欲望可是你觉得你跟其他就是心里有这样的想法的人差别在哪里啊有些可能也蛮成功的可能 director 什么在大厂或者在很好的公司里他到四五十岁的时候他有能力去帮助人啊

但是他没有办法像你执行的那么彻底你也应该接触很多这样的人你觉得你跟他们的差别在哪里两个吧一个是时间我觉得在大厂或者工作特别忙的情况下确实你没有那个心思去琢磨还带个什么年轻人什么的你不会想

他有时间可能想说我去旅个游陪陪家人当然这是很好的事情就没有心思去琢磨这个时间那我现在创业的时候可能时间会相对灵活一些第二个我可能还是对教育本身比较感兴趣吧如果这个年轻人跟我聊了我们不做任何的创业或者不做任何的商业就是赚钱这方面的琢磨

完全只是他个人职业发展成长有了很大的改进我特别开心看到这种情况我是觉得我对他的人生轨迹上有一些正的帮助这个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回报有情绪价值的回报但是没有经济利益的回报所以这个 ROI 是算不过来的那从我的角度我觉得这个就是教育教书育人我教他一个事情对他有一个很好的改变我

我不求任何回报那我挺愿意去做这个事情的可能有的人他会去算这个投入产出比我的实心多少然后做这个事是不是还不如我去投个资干个什么别的事情类似的对想法不一样嗯我还有另外一个关于 mentorship 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也会跟蛮多人聊嘛但有时候有些人他告诉你他想要做的事情其实我

我在我自己的判断来讲是 dead end 是死路就是你做这个又辛苦可能你的兴趣跟才能在这里可是你做这个我会觉得这个条路会很辛苦或者根本不会有结果那这样的情况下你还是要鼓励他你有一个比较具象化的例子吗就是什么类型你会觉得是个 dead end 现在科技行业比较竞争然后在某个门槛之下的人他找工作其实非常的困难

可是他就是想要去特定的公司做 software engineerdata scientist

可是我们都非常的清楚这个 position 的要求跟数量已经非常的少了那我还要鼓励他去刷 leco 去准备面试然后去挤那个很小很小的门吗因为我自己不会做这样的选择了我跟他们聊天我好像极少给一个具体的建议我比较不经常告诉他你应该选 A 还是选 B

我告诉你一些底层的逻辑比如说有个思考的方式是我经常跟他们说你跟我描述一下你五年之后想看到自己是个什么样子你描述的越具体越好人家就说我想财富自业我说你把这个具象化他说我想衣食无忧壮得不错工作呢又很得心应手我说你再把这个具象化你想做什么工作你为什么觉得那个是能够

应对自如你为什么能够觉得你能够达到 work life balance 然后他再举句话说我想在某某行业在什么什么情况然后我希望是通过不断地问问题引导他把这个东西描述得更清楚我希望就像你说那种情况他可能会自己意识到我描述的这些东西好像未来挺惨淡的然后就说好像确实不应该这么来就是别人跟你讲跟从自己的口中自己想出来是不一样的

虽然 Felix 你没有明确地告诉你的学徒或者是你接触到的这些年轻人要去怎么做但其实你通过问问题的方法是你把自己的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再给他们看然后其实是一种算是在教授你思考问题的方式

但是思考问题的方式也经常不是只有一个唯一解那可能也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应同一套思考方式

那在你和这些年轻人交流的过程中你是如何去判断或是如何建立自己的这种信心是你的这一套逻辑是可以适用于他们的呢我尽量 focus 在底层的东西这个底层的东西我觉得对于绝大部分年轻人是适用的我不会去讲比如说考工考编啊某个行业啊这种好不好什么的底层逻辑大概就是说

比如说你的这个周围的圈子是希望是正能量向上的还有一点是其实我也不完全要求他们说就完全照着我的这个思路去做而且我很多做的很糗的或者是很失败的地方他们也看到了我从去年想做一个跨境电商的探索带着几个人去做比如说做定制化的那种产品什么的

然后开店拿资质选产品搞了大概三四个月一单都没有无人问津嗯

他们也知道那我这个事情我就做失败了嘛就在这个阶段没有做出任何效果他们也会看到说我看到这个结果的时候我是怎么去应对它去琢磨它所以我这里也不是所有都是所谓的成功经验对吧他看到的是我怎么去处理那么一个环境我觉得这种东西是相通的了不是一定说我要做到多大多成功咱们就去学

我觉得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这些思考或者是自己的一些经验很多人很害怕的是被批评有跌位你担心别人说你有跌位吗或者说你现在其实已经有很多粉丝了有人会留言说你这个太跌位了吗

有红了之后就有黑粉吗有我有看到你的黑粉有说到什么样的黑粉的留言蛮多是说炫耀的这个是最多的说你其实不怎么样然后呢经常摆出一副什么成功者的那个姿态然后要以止气使说你又什么认到国外去然后又说你认识这些人感觉你在炫耀什么的就类似这种

我给他们经常说出门右拐不送就我不理他们就无所谓嘛这个人跟人他没有在这个气场化学就 campus 没有达到那个地方

他看到的只是说一个人在要炫耀他看到这么一个嫉妒的心理的话那我跟他讲也没有用我没有必要去 convince 任何人但是同时呢同样的一篇文章别的人看到的是共鸣能量跟一些补物就好了嘛那我想要聊的就是这些人嘛

我觉得我其实要跟 Felix 学因为我有时候会比较保守就是讲自己的那个看法跟分享自己的故事就是那故事会把很多 detail 都把它拿掉因为不想要分享的太彻底嘛

但是其实我会发现你尤其做社交做账号做久了你会发现你没有分享的足够彻底到某个程度没有真的提出一个看法的话会有距离感对你不是很鲜明的时候

他会觉得你好像藏着掖着会有距离感你这个人物就不是很具体当你表达一个观点就比如说黑粉说我的文章好像很功利就是要赢成功学成功学对不对我就是讲的成功学我就是想帮助很多年轻的人去成功帮他们赢得自由赢得自己的时间赢得自己的生活探索到这个我觉得很好嗯

所以人家说当你有黑粉的时候就真的做对了好那今天我们其实是 live podcast 我们现场大概一些听众还有一些以前的嘉宾我们现在要开始闭门自己聊天了闭门私聊所以这期 podcast 就到这里结束然后也欢迎大家以后要是我们有办新的 podcast 的话大家可以来一起参加

还有记得去小红书 follow 西雅图南哥对谢谢那每周二数据兰的中文联维基都会在各大平台上线欢迎大家追踪我们的英文电子报的 Cocoon 大家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