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01、为何对教育有热忱? 02、师范生的大学感悟! 03、没有成就感的心理学岗位** 04、机缘巧合去了互联网行业 05、前期成本颇高的心理咨询师** 06、工作后,确定性开始缺失! 07、教育公司的岗位大介绍 08、双减政策发布后的企业百态! 09、教育的未来,仅仅是奢望吗? 10、价值观的塑造,不分国界! 11、你要进入教育互联网圈儿吗? 你的心理课程没有人去关注,学生不关注,家长呢,也觉得我的孩子心情不好或者压力大,他只是说的太脆弱了什么之类的,也不会去过分关注。校领导也不关注,他们关注的都是那些高考考的科目。这就会导致你这个心理老师在学校里面要不就是没有自己的存在感,要不就是去什么政教处、德育处当个帮忙的,或者说是当一个副职,给人家打资料,催别人交资料,跑腿儿**。所以说很没有存在感,对吧。 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变,我的心理状态会有一个剧烈的变动。在上学的时候,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确定的东西。哪天开学,哪天放假,哪天上哪个课。我努力了,我复习了一个月,那这科目我肯定能考得相对好一点,这是一种很有确定感的东西。但是到了职场之后,我会发现很多东西并不是很确定的。你努力了可能也没有回报,你努力了反而还可能会失败。你要处理的问题比学校里面的问题要复杂的特别多,包括有一些问题可能没有正确答案。 随着阅历的增长,年龄增长,也接触到很多像你刚刚说的那种现象,也会发现有些教育可能真的是需要你拿钱或者说拿你的社会资源去置换。对于这个社会资源,没有钱的家庭,孩子可能就享受不到这个教育了。
嘉宾 | 孟老师,互联网教育产品经理,HelloPod委员会核心成员 主播&监制&后期&宣传 | Masa 微信:TheHelloMedia | 公众号:HelloPod | 网站:hellopod.cn | 投稿:[email protected] | 商务:[email protected] 每两周更新一期,欢迎大家订阅哦!听友交流群已经开通,欢迎关注公众号咨询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