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刚老师和方希老师是今年得到“423破万卷节”15本年度书单的终审评委。
这是一份来自对 156 万得到电子书用户阅读数据筛选,经过几十位专家评委投票推荐、终审,最后才确定下来的书单。
全世界的内容媒体、新闻平台几乎都会定期推出阅读书单,因为每份好书单都是在传递一种价值观,在表达对于理想读者的一种想象,一种描述。而今天的这份书单还在传递着一种问题意识:一本讲美食的书,是在探讨如何保卫日常。两本研究同一段历史的作品,是在为探究复杂事件的运行规律建立“同题阅读”。
在这期《大望局》里,两位老师为许多阅读问题建立了清晰指向:
怎样建立自己的问题意识,在独特的兴趣驱动下建立阅读?
怎么把书越读越厚、越读越多?
怎样用半小时的时间,读通一本专业的学术作品?
一本好书有什么特点,怎样判断?
伪装成好书的烂书又有什么特征?
何刚,著名国际关系专家、财经作家,得到《投资参考》《财经大课》等课程主理人,先后担任《人民日报》国际部编辑、《财经日报》新闻中心主任、总编助理,《国际金融报》总编、《投资者报》执行总编
方希,著名出版人,作家,中信出版集团执行总编
00:01:17 得到年度书单是怎样评选出来的?
00:15:03 阅读的过程不可取代
00:17:20 得到年度书单为什么没选小说作品?
00:20:06 何刚老师私下爱读“重生”网文?
00:27:24 读小说和读非虚构作品的差别
00:35:53 何刚老师阅读的方法
00:46:12 方希老师的阅读笔记本
00:51:08 方希老师对“好书”的判断标准
01:00:58 何刚老师再补充一个判断标准
01:06:22 总结一下二位老师的阅读方法
01:09:37 “同题阅读”
01:11:50 “兴趣驱动式阅读”
## ❤️本期海报
制作人:温蒂
剪辑:子涵
设计: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