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40. 吕欣、夏夏:从艺术考生到艺术家,一共分几步?

40. 吕欣、夏夏:从艺术考生到艺术家,一共分几步?

2024/12/11
logo of podcast 大望局

大望局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吕欣
夏夏
Topics
吕欣:从小立志成为画家,认为艺术是天分和自我选择,而非教出来的。美院教育提供基础技能和氛围,但无法教出艺术家。个人经历中,美院学习为其艺术创作打下基础,但其艺术创作并非学院派,而是独立探索,经历了中国艺术市场几起几落,最终选择辞职成为职业艺术家。坚持艺术创作源于自身热爱,即使收入不稳定,也能从中获得自由和满足感。 夏夏:初中时决定学习绘画,但对是否真正热爱艺术感到疑惑。在意大利留学期间,发现艺术教育方式与国内不同,意大利的艺术教育较为传统,而德国则更为先锋。最终放弃艺术,转行做脱口秀,认为这是对艺术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夏夏:在意大利留学期间,发现艺术教育方式与国内不同,意大利的艺术教育较为传统,而德国则更为先锋。最终放弃艺术,转行做脱口秀,认为这是对艺术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美院学生大多不会成为艺术家?

美院教育主要集中在基础技法的训练,如素描、色彩等,而创作是无法通过教学传授的。艺术家的成长更多依赖于个人的天分和自我选择,而非学院教育。

吕欣为什么能坚持做艺术?

吕欣坚持做艺术是因为他觉得这是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尽管艺术市场波动大,收入不稳定,但他已经习惯了这种不安全感,并且享受创作带来的自在感。

夏夏为什么放弃做艺术?

夏夏认为自己从未真正热爱过艺术,尤其是在经历了艺术考试和学院教育后,她将艺术视为一种考学的工具,而非内心的热爱。最终,她选择了脱口秀作为表达方式。

艺术考试的标准是什么?

艺术考试的标准主要是行准,即画得像,要求立体感和空间感,技法上有标准套路。高分作品通常是千篇一律的,与个人思维方式和性格无关。

为什么女性艺术家在当代艺术界越来越多?

女性艺术家数量增加可能与社会压力和性别角色有关。女性在艺术领域被视为弱势群体,社会对她们的要求较低,且学艺术对女性在婚姻市场上有加分作用。此外,女性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更多的敏感性。

如何帮助观众看懂当代艺术作品?

看懂当代艺术作品需要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和经历,尤其是后现代艺术。观众可以通过放下偏见,感受作品的体温和时代记忆,尝试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背景。

吕欣的女儿为什么选择学艺术?

吕欣的女儿从小就表现出对绘画的热爱,并立志进入动漫行业。吕欣支持她的选择,并帮助她打好基础,同时提醒她标准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热情和天分。

意大利的美术教育与中国的有什么不同?

意大利的美术教育更放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上课和完成作业,老师不会过多干预。而中国的美术教育则更注重基础技法的训练,要求学生按照标准套路进行创作。

为什么艺术考试对艺术创作的帮助有限?

艺术考试主要训练学生的技法和套路,而这些内容与真正的艺术创作无关。艺术创作需要个人的天分和自我选择,而考试的刻板训练往往磨损了学生最初的创作热情。

吕欣的艺术创作主题是什么?

吕欣目前的创作主题是“弗瑞”,即二次元风格的瘦手人身动画设定,灵感来源于古埃及和古印度的神祇形象。

Chapters
两位艺术院校毕业的嘉宾,吕欣老师和夏夏,分享了各自的艺术学习经历。他们探讨了中国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以及为什么美院学生大多不会成为艺术家。他们认为,美院主要教授基础技能,而艺术创作是无法教的,需要天分和自我选择。同时,他们也讨论了艺术考试的标准和现状,以及艺术学习的性价比。
  • 中国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侧重基础技能,缺乏对艺术创作的引导。
  • 艺术创作需要天分和自我选择,无法通过刻意学习获得。
  • 艺术考试标准刻板,流水线式培养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 艺术学习性价比低,除非热爱艺术,否则不建议为了找工作而学习艺术。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艺术和生活之间好像有堵高墙。要么,艺术是拍卖会上不可企及的高价标的,近乎一种资本游戏;要么,艺术是完全看不懂的胡搞瞎闹,让正经人敬而远之……是啊,敬而远之或奢侈品,是我们对艺术的“刻板印象”。

我目前对艺术的理解是:艺术是以自身为目的的行为。一个搞艺术的,必须首先明确地宣示自身的想法,再以某种可感的姿态和做法,对世界进行独立干预。当AI清楚地呈现了什么不是真正的创作之后,艺术首先是人、其次是人的表达和介入。

但是,我的这段心得,因为对艺术感受得不直接,怕也对你没什么帮助,所以我请来两位有艺术教育和从业经验的嘉宾,聊聊他们眼中的艺术。

吕欣毕业于川美版画专业,在高校艺术系任教,在 798 办过画展后,辞职成为职业艺术家,经历过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几起几落。同时,他还是个艺术史研究者,写过、画过自己的世界艺术史。

《大望局》的听众知道常驻嘉宾夏夏是脱口秀演员,未必知道她也是艺术生出身,在博洛尼亚大学学画。我请两代艺术生回答:我们对艺术的熟悉程度远不如对美院辅导班熟悉,然而,艺术家几乎都经过美院教育,可是,为什么美院学生大多不会成为艺术家?这个差别,到底在哪里?

顺便说一句:本期加餐你可以在得到app搜索大望局收听,我们讨论一下怎样具体的、低成本地把艺术引入我们的生活?

👬本期嘉宾

吕欣,当代艺术家、作家

夏夏,单口喜剧演员,编剧

🎧时间轴

00:02:37 吕欣老师学画画的故事

00:08:30 夏夏学美术的故事(上)

00:15:54 美术备考生必听!聊聊考试标准

00:25:01 学美术,值得吗?

00:30:12 夏夏学美术的故事(下)

00:41:06 什么是“艺术”?

00:46:59 聊聊艺术创作中的模特

00:56:22 吕欣老师为什么能坚持做艺术?

01:02:08 夏夏为什么放弃做艺术?

01:05:35 艺术有哪些特征?

01:12:46 聊聊历史上重要的艺术家

01:18:34 女性艺术家多于男性艺术家

01:22:24 对艺术家来讲什么最重要?外行该如何理解艺术?

❤️本期海报

制作人:温蒂

设计支持: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