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选择将广告业引入中国大陆是因为他具有大中国情怀,认为台湾市场太小,挑战有限。他判断中国大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国际品牌进入中国需要依赖广告业,这为他提供了机会。他通过奥美帮助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并推动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完成了两个重要的历史使命。
TB和高峻合作创作《上班下班》这本书的方式是TB写诗,高峻配画。TB喜欢诗的形式,认为诗能帮助他思考事物的本质,但他担心自己的文字不够有力,因此邀请高峻用画作来增强表达效果。两人合作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本书,最终由金额负责设计。
TB认为职场中的冲突有时是好事,因为它能让人清醒并促进问题的解决。他提到过去广告公司中常有激烈的争吵甚至打架,但大家仍然是好朋友。相比之下,现代职场过于文明,反而容易积累虚伪和猜忌。对于谣言,TB认为谣言有时并非谣言,甚至可能是未来的预言,职场中谣言的存在是常态,不必过于在意。
TB在职场中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团队时,注重人品和直觉。他认为人品是最基本的,尤其是如何对待他人,而不仅仅是上级。他还强调,有些人适合单干,而有些人适合带团队,关键在于找到适合的位置。TB通过观察和直觉来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团队,而不是依赖固定的标准。
TB认为接班过程不宜过长,越短越好。他认为一旦确定了接班人,就应该尽快放手,避免过度干扰。长时间的接班过程可能会导致复杂的问题,甚至影响接班人的独立性和决策能力。TB强调,接班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团队和公司的责任。
TB和高峻认为现代年轻人对上班的消极态度与社会背景有关。他们指出,过去人们虽然贫穷,但有希望,而现代年轻人虽然物质丰富,却缺乏希望和动力。这种不确定性和无力感导致年轻人对上班产生厌倦和自虐式的消极态度。他们认为,年轻人需要找到自己的动机和兴趣,才能将上班变成一种有意义的生活状态。
TB认为职场中的谣言有时并非谣言,甚至可能是未来的预言。他提到,真相在职场中往往是模糊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描述。因此,他不再执着于追求所谓的真相,而是接受这种不确定性,专注于解决问题和推动工作。这种态度帮助他在复杂的职场环境中保持冷静和高效。
TB认为中层管理者在职场中逐渐形成自主性,但常常面临对上对下的矛盾。而高层管理者则需要清楚对业务和人的看法,明确自己的主体性,并善于处理横向关系。他强调,中层和高层的角色不同,中层需要学会如何过渡到高层,而高层则需要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和格局。
TB在职场中对待员工的错误和失误时,表现出强大的包容性。他很少生气或发火,认为犯错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从中学习和成长。他提到,自己有时会滥用同情心,导致对员工的错误过于宽容,但他也意识到这种宽容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因此,他强调在职场中需要平衡包容和严格。
TB认为职场中的学习和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他强调,职场中需要交朋友而不仅仅是同事,朋友之间可以互相学习、激励和帮助。他还提到,职场中的学习不仅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对自我和职业的深刻理解。TB鼓励年轻人通过学习和成长找到自己的职业动机和兴趣。
是罗大佑就直接抄起了一把吉他罗大佑唱完了来到 TP 的桌前说 TP 够了没有你觉得可以了吗
你好 这里是大王局 我是贾航建我先介绍一下我们今天非常荣幸请到的两位嘉宾老师首先是宋志明先生还有另外一个大家更喜欢称呼的是 TB 一说这个词的话可能很多我们自身的商业人士广告行业人士身上都起鸡皮疙瘩了你还会起一身鸡皮疙瘩因为我们另一位老师是高俊老师
是美高中国创意咨询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大望局的听众一听到这个想你们终于有出息了能请到这么两位重量级的嘉宾到现场其实我跟你讲一个小小的我的观察
就一个原因因为他们二位合作出了一本书不管多大的人物只要他一出书他就立刻变得很脆弱他就觉得欠出版社点什么只要是出版社组织一下聊天他们就都会出席我们是沾了这个光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呢小小的制造了一个中国商业记忆中国广告界的巅峰时刻呢我们肯定要把东东江请来
我的荣幸东东江刚才说说我是 TV 的图丝的图丝是吧就如果真按广告界里边的备份的话 TV 真的得是我师傅的师傅的师傅的师傅的大概得是这么个备份我可能这还说少了因为再说就啰嗦了但实际上是这样的我们的这本书我们的这本书是我不
我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冒昧就是我们大家就叫您 TB 了吗宋老师最标准的叫法所有人都是这样叫我官称官称是吗那好 TB 呢写了这本书叫上班下班职场人生的一百个瑕疵然后呢和他的好友高俊老师高总呢高总他是艺术家在做广告业之前我知道您是广西艺术大学那个时候您做教师同时做自己的创作所以他们两个是一个写诗一个画画
所以拿着这本书的时候我挺意外的我说上班这件事上班下班这件事居然能写成诗高总我之前没有那么熟悉但是我可真是在 TB 的麾下工作过十几年的我在澳美北京工作过 12 年一直是 TB 的那姓氏很强是的我一直是 TB 的下属但是我看到这个书 TB 我的第一个感觉是
你是一个早就不上班下班的人第一 TB 当领导太多年了他并不是一个需要严格每天准时坐在那个位子上的人因为他有更多的事情要处理第二他恐怕也早就没有下班的概念了因为我猜他的所有时间都被这个身份和这个职业给包下来了是吧所以他的上班下班跟我们普通人的上班下班不一样
但是这个书我也翻了我觉得有意思的是 TB 见过太多人上班下班的状态了
所以他很有资格写写他眼中的上半下半但我也很惊讶于他是诗这件事我和贾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因为我一开始看《瑕疵》我想那应该是一位老先生老高管对于整个行业的思考理念法我们经常会读那样的书结果他真的起码有相当一部分是诗写雪的写期末的车的写那个时候没有酒驾这样的故事
但是同时呢他又关乎到上班的生活这样的组合您二位是怎么想的而且高总的话其实也是很难用语言去表达它是一种意境你们二位是怎么能够想到用诗和话的组合来谈这样的一个话题呢这好像
没有很特意或者就好像自然就这样形成的我不知道你记不记得《以红之名》最后一个 page 就是一个短诗是的一个短诗这个《以红之名》是几年前出版的一本关于澳美中国的创业史的一本对对
那因为那个方式呢我都觉得还不错所以后来就尝试用诗的方式去把一些观点讲出来我是长时间看诗的人所以我虚言就讲我是成不了诗人了
但是我喜欢诗的形式会强迫你去思考一些事情的本质那我又担心我的文字太薄弱所以我找那个高俊把他的画跟我的文字结合这样的话可以增加一些分量
对那后来他也很干脆就答应了然后又找金额来做整个设计所以就自然而然就成书了这本书大家伙可能要拿到我们中信的这本上班下班的样书才能感受到它的精美就是你初看好像是一本不大的书
我跟东东强说我说但是我在读他的过程中间远远的超出了我预期需要的时间包括很多话你需要凝视里面的很多诗句你得琢磨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看他的时候有时候想到的读论语读论语有一个困境就是
你没法再去问当年的老夫子你到底在骂谁你这句话你这句话他真的只是指一个具体的普遍的场景吗还是有一个具体的事情触发包括这些整理的他的弟子在想什么我觉得今天这个场景特别好今天有您的弟子再传弟子在有您的老朋友在您可以把我们这些诗呢除了用话的传递呢还能用具体的故事来讲
那高总您二位呢既是艺术方面的朋友然后又是同行广告同行您的这些话和他的这些诗都什么时候完成是怎么搭配到一起的这个是也自然而然的因为我原来也是在学院里面然后毕业留校当老师然后不小心呢破格了副教授我 85 年的破格
其实这破格把我破掉了因为我觉得在学校那个环境已经很不适合我了你想你很多东西不对称了为什么你觉得不对称呢比方我的老师连讲试都还没得
何德何能你就已经破格了这个心里很难承受原来我一起年轻的大家的同学留校的一开始都很支持的你有我们就你上了那我们就很近了是吧但是真的实现了人会变了那时候我就难什么我笑也不行我严肃也不行他都觉得你在装就是你凭什么
才大学毕业三年不爱回外面拿点奖啊其实那个时候我完全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是我们老一辈的教授正好是他们的学生所以他一到要把他们请出来做高级评委这个时候他就会有一种偏见他宁可扶持年轻的也不要斗过他搞过他的那一任是一个很复杂的心理
但是这个复杂心理其实我也变得复杂了我觉得在那里过得不开心家乡又穷那个时候深圳改革开放可以停薪留职嘛我要出来试一试
一试就试了几十年所以它有一个很特别的那种你那时候成立的梅高是中国最早的我们本土的广告公司吗不能说最早这是在以前非常传统的因为原来广告行业是特种行业诗颖应该是诗颖差不多算最早的为什么那个时候它是有特种行业要国家工商局专门批给你哦
你才能做广告如果你平时做广告没有这个执照那你是犯法的所以后来慢慢开放我们才有机会我一开始不能叫广告公司的我就要设计事务所
后来慢慢慢慢随着改革开放的越来越开了那么我们就可以干那那个时候您也正好看到 TB 在中国建立的澳美你们二位是什么时候相遇的我差不多见证他一个手提包从台湾登陆到上海
然后一步一步把澳美做成现在在全球都是有非常高的地位的一家公司我基本上从头到尾都见证过所以我也很敬佩他我其实以前没有机会问过 TB 就是当年几乎是像刚才高总描述的那个场景
提着皮包来到上海决定把澳美甚至是说把现代的广告业带到大陆来这个决定是怎么做出来那时候还没有太多人坚定的认为这边可以做这个事情对对对是吧这是因为什么我觉得跟我的成长有关我是很年轻的时候就是比较左倾的人
看马克思的东西他有大中国情怀的对而且所以有大中国情怀我也觉得台湾市场太小了台湾市场像我们在台湾建立奥美的时候大概两三年之内营业额就翻倍了生育就非常好所以感觉上那个挑战没有那么大那很显然那个时候我们的判断绝对是一个大市场的
这个大事所以我就就这样过来他跟那个大时代有关改革开放国际的品牌我认为他完成了两个很重要的历史使命第一个就是国际的品牌进中国嗯
他是很依赖澳美这个体系那这样呢也给他进中国很扎实的做了一段基础因为有国外的大客户然后这个段位比较高所以呢影响力很大他后来通过一段努力呢中国的企业也大了
也慢慢要品牌然后他又完成了一个不仅让中国的企业的品牌立起来还走出国外所以他一个进来一个捧出去
他就完成他这个我觉得他应该说命很好的那么重要的任务都落在你身上对对对我给大家补充一下我搜集到的年份就是您来创立澳美是 1991 年是吧 1991 年苏联解体那年正好是一切开始的时候正好就是最开始的那个时期就是您在大陆那个时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刚开始嘛
那时很欢松的我给大家念一段书里面的诗篇这个诗篇呢我是想请 TP 和高总两位回忆一下那个年代的公司文化或者也好或者就具体的气氛和今天不一样第一句叫以前在公司偶尔会有打架现在很少了如果有最多的就是比较大声的争吵还不到吵架不知道什么时候职场的文明形成上班就要以礼相待
你写的打架就是我们印象那个肢体冲突那个时代的打架对对对确实确实那个时候是在哪那时候是在台湾的时候台湾的时候那因为广告公司里面有一个冲突点是客户的需求跟创意的需求这个经常是有冲突以前呢经常这个
客戶服務人員或者是創意人會跟 Art people 會有衝突甚至打架我還記得很深刻我有一個好朋友大概 180 多公分非常壯他是 Art 他跟 AE 吵起來了旁邊有一個那麼大的鐵櫃他就把它丟去了
但大家还是好朋友炒归炒我是讲说职场的那个文明确实慢慢的越来越文明了但是我觉得当年这种炒完之后事实上是我觉得是好事大家还是很好的朋友还是现在的职场可能太文明了就有点有
有一点虚伪啊会有点互相累积一些东西了对我指的是这个我觉得就是我在澳美工作的那些年第一已经很文明了这种不文明现象已经很少了但是我能感受到那个时候大家至少广告公司大家一起作业的人是有战友的感觉对大家觉得是在打仗是在作战而作战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是
是有很激烈的争吵就大家都视此为平常事嗯
那就是我们的一种工作方法就是不同意见的争执以及最后再实现共识甚至是我们就是必然的一个工作方法而现在在很多公司里在很多职场里已经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了我补充点其实这个经历我都经历过我觉得我们回到那个时候有一个社会背景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都是初创公司在初创嗯
初创公司其实没有什么公司文化只有兄弟文化那既然兄弟文化比较我初创的时候我大部分来帮干活的都是大学老师美术老师啊或者搞文学做新闻的大家都是朋友那个时候喂一点东西就可以争了争了厉害的摔东西啊真的可以伸手但是其实等一下就去喝酒去了
他不是那种真正的仇恨打是发泄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至尊特别是客户你像 AE 他代表客户来要求的搞创意的客户傻的那么好东西他都不要好一顶撞起来很可能就打架就出现了就是当大家是战友的时候就这些都不叫事对这些不是问题嗯
你公司有一点规模这个事就慢慢慢慢有管理有专门管理的体系啊就出现了那个时候就他那发力发不出来隔一层嘛对隔一层
因为我刚才读的呢也是这首名为冲突的瑕疵的开头我把结尾读了大家也知道 TP 对他的态度他说确实难以往打完架反而清醒就可以就事论事就是你不打架的时候大家在心里互相猜互相付费拉帮结伙表面笑嘻嘻然后背后怎么样这是我们今天认为的常态
就我自己在澳美那些年有很多当时的同事后来也仍然是我的很好的朋友甚至后来又在别的公司一起工作都是当年炒过架的都是炒过架就是把架都炒够了结成的那个交情才老不得炒足的才是哥们该炒的都炒过了双方的底线原则都清楚了日后工作起来会是一个非常舒适的状态
是吧就是如果永远是客客气气很多事情没有办法沟通的嗯其实就一个字真实嗯现在都是装的东西多了哈哈哈哈
那您二位觉得现在的公司或者是现在的职场还可能恢复到那样的激情吗一个小创业团队有可能是吗比较难吧我觉得比较难对那如果您作为一位董事长你的下属东东腔他们这一位真的还被这些事打起来了办公室打起来你是什么心情我觉得很好啊很
很开心中国实际上是很好在公司见过的风浪可不只是办公室里打架在公司上我就是当然了打架是很少但是鼓励冲突鼓励大家把矛盾冲突摆在桌上这个是我会经常做的
对是的其实现在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团队的领导人是有这个自觉的我现在的读库我们的那个我现在在一家出版公司读库嘛我们的那个领导贾老师也认识我们六哥也经常说要吵架要把该吵的架子吵完它吵完否则那个事情没有办法解决对对对我觉得大家应该是有这个共识的因为你如果吵足了决策就开始出现了嗯
如果你没找出这个决策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来所以说以前好像有计划你要先把矛盾计划才可能解决矛盾就这个道理差不多咱们现在就开始聊职场了我觉得职场不好玩我很好奇的还是就这本书啊它谈的是职场但是它是一本非常文艺的书
是吧有高总的这些话有 TB 用诗这样的一种形式我看这个书的时候我自己有一大感触就是因为我眼中的 TB 一直是一个老板我忽略了他他内心很文艺的那一面但是我听过很多你文艺的故事来着
比如说我很晚才知道您年轻的时候在台湾做过戏剧是吗写过剧本我年轻的时候也写过诗这是一个什么故事我很好奇就是因为我没听您讲过事实上我年轻时候是想要走戏剧的路
那是哪个年代就是我高中的时候六几年六几年的时候那我们都说受台湾有一个很棒的杂志叫剧场我不知道你可能剧场对可能您不知道这个没看到对那个时候就是大量的把欧洲跟美国的一些现代包括绘画包括戏剧包括文学引进台湾所以我们这一辈子事实上受那个杂志影响非常大
所以那个时候我的理想事实上是要往这一方面走那我又是一个学业很烂的人所以我考上的是最后一个志愿三专我是念三专的所以就自然而然的就出来找工作也没有那么顺利那刚好让我考上了国华国华广告
我听说您最早在银行短暂的工作过没有考过银行因为他父亲是银行家被录取了那时候就国网跟银行那我选择了国网选择了广告觉得银行不好玩嘛为什么听起来如果您父亲是银行家不是银行家我爸是一个药厂的
老板他跟银行有一些关系很好对那我是觉得银行就是比较官僚比较无趣嘛那广告比较有趣嘛所以就待下了虽然薪水比较差
所以从年轻的时候呢你也是一个文艺且叛逆的年轻人对比较偏向那个比较偏向是的我一直听说的是我听朱又光朱老师说的嗯说当时他这么说应该是一九九几年或者我不知道具体的年份了就当时所有人都在传说说 TB 和罗大佑是很好的朋友嗯
但是我们这个朱老师呢他们一群年轻当时的年轻人就是提拔你别老吹了你老吹你和罗大佑是好朋友我们也从来没见你和他一起出现过是吧你老吹牛
我说说这个朱老师跟我说的这个故事啊你看他有没有夸张的成分他说后来某一天我们这个朱老师就接到了 TB 的一个我不知道是短信还是电话说朱国光今天你到北京的某个酒吧来吧然后呢我们这朱老师就去了去了之后呢坐那就喝酒罗大佑就出现了按这个朱老师的描述是罗大佑就直接抄起了一把吉他在台上一首一首一首一首的唱歌
直到后来罗大又唱完了来到 TB 的桌前说 TB 够了没有你觉得可以了吗 TB 说可以了可以了然后宾主尽欢大家一起喝酒这个朱老师说就那是他一辈子忘不了的一个夜晚嗯
是有这样的事情吗我忘记了这故事像宋朝人明朝人记的笔记文学里面的一则非常像好像有了但并没有什么一条一条一条一条上好啊对但是您之前在台湾的时候是和这些戏剧界文艺界文学界的交往很多难免会有难免会有因为
因為你廣告需要有音樂啦或者是需要代言人啦所以難免就會我們跟滾石也都很熟嘛滾石那個唱片公司都很熟都是朋友這樣
所以写诗这件事情啊它看起来很突然但是其实也没有什么突然的对只是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您背后的这些更早先的故事了是吧贾老师那好说到诗了对我来读两首这两首诗一个是第 83 首北京的四季我也读个开头啊
秋天的夏天秋天是最好的时光阳光直接晒着温度刚好当你觉得过热时就会有一阵凉风吹来这就是北京的秋天的夏天
我想可能是一个从台湾来的青年人对这个温度特别有意思就是我对那个北京那个温度的描述是像是突然往一杯温水里倒了一下冰水那个感觉这不一样我是东北来的我们东北是没有秋天东北是夏天完直接就进入冬天了
然后他的隔一首呢是写他出到北京的下雪下雪的兴奋下雪的愉快这是因为他从温暖的地带来没见过以前对我的生命里头一年 45%的日子都在下雪我对下雪一点没有好印象我们从东北来的对啊然后第 86 首呢是台北好像没有四季叫台北好像没有四季
所以他说他出到北京的时候感受到了四季分明难得的愉快了解到湿度是情绪的来源这个是体表和情绪的直接的一个写照除此之外您二位回忆一下
那个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那个时候从这两个您二位生活中间的这个跨度去对比的话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大众是什么状态我们今天的人听起来好像都有一点陌生了你先说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刚才念的那种是我很直接的感受我先从上海开始嘛
上海在天氣上跟台北是很接近的濕度也是很接近溫度也是很接近但是我後來五年之後到北京才真正的感受到那種四季分明那種乾爽有些時候太乾身上會有氣疹只會癢的東西
所以是到北京才比較明顯那我最喜歡的還是春天跟秋天是到秋天還是比春天好在北京很適合溫度有點點涼那個時候是最好的最好的時候
这首我读的时候印象也很深刻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一句话说诗度是情绪的来源源头来着我自己以前没有过这个感受但是我看到这句的时候我想好像是怎么回事
我感觉这是一个 insight 我感觉果然是我们广告行业的前辈这里边是有洞察的而这个洞察不敏感的人是抓不到的他蛮深刻的像我们南方如果三四月份墙都会滴眼泪的你看到那个墙一下一拉水就下来就湿到这个程度
它其实就是建筑物的温度跟外界的温度一个反差就把这个潮逼出来
这种情景我以前都没听过的所以我说进入到了一个当地人习以为常的生活里面一个外来者他会发现很多洞察你们广告业洞察好像一切的发端一样一切的秘诀对啊您二位在那个年代的话有哪些这样的洞察呢我会跟你说我第一次见到铁路 13 岁
因为我在北海长大那里以前没铁路我到了南宁 66 年串联的时候才第一次看到铁路看到铁路兴奋到什么程度拿一个五分钱的硬币冒着风险放在铁轨上火气过了以后把它捡回来压成像那个包饺子馅一样兴奋因为没见过嘛
另外一个在我小的时候其实整个国家都很封闭了你要粮票都分省份就是说你要离开这个省份你必须找到全国粮票没有全国粮票你肚子不能保障的你买个馒头买个什么都要粮票的到上海就是有半两粮票因为买一根油条
你要办两个邮票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如果要旅行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是的你必须要把所有东西都要准备好要不你走一步都不行所以在一个时间很长我们从小看到的周围那点东西突然这个眼界打开了世界那么大
这种兴奋是很难用语言去表达的一切都是新的你看我这年纪我还接受过毛主席接见对 66 年嘛扎川连第九次接见在西郊机场那个时候我就跟天安门那个金水河那个柱子一模一样高我真的拍过照片一模一样高我还爬上过这个滑表这两边有滑表啊
为什么爬上去爬上去刻自己来过这里下面全部刻满了花表上那时候没有柱子没有那个栏杆所以我要小又不服气拿把以前那种削铅笔的铅笔刀你要爬上去才有点空位全部都刻的花花的
所以那种状态应该有时候觉得很梦幻现在觉得那个时候反而不真实现在听起来像一个蛮荒的时代特别不真实但是我完全经历过的比方我们到接待站报上了就有人接待你我在化工部的一个产橡胶类型的在那里住
然后一登记就可以发吃的给你不用钱了你走的时候你说冷了还可以领一个军大衣你不信这个觉得很梦幻的感觉那您后来做公司的这些年画画这件事情是中途曾经远离过它后来又把它捡起来了还是一直在画
他是这样的因为我是做这个行当的你不是一个 copy 一个 art 是的他总是需要虽然我出来开公司没有什么时间话嗯
但是脑子里面还是传世话比方这个设计行不行是的这个创意这样行不行他其实我等于说带着人做的时候我不亲手做但是你已经在这个状态里明白另外一个呢写书法一直没停过因为书法可以让自己心静下来你在外面回头涂脸的不开心回来写两个字可能你就会心情好很多所以写字都没停过
那后来到退休了嘛这个我很感恩的就是他给这个爱好给我我要再重新捡起来是的我在广告公司见过很多喜欢书法的人有很多在公司里他早早去了在那先练他一小时自在开始工作对进入状态了是给你带了很多好处为什么呢全世界你很难找到第二种状态就是
又非常松弛但是又非常专注这书法
你那个笔跟那个纸一结住你必须要专注但是你书写的时候很生迟所以它是一个非常好的修习调整的状态您说这个东中枪肯定懂但是我不会写字我觉得是很多人都在找自己的那个上班的你看刚才我说我在广告公司见过很多喜欢书法的人我觉得那甚至是他们的上班之道
就那个和他在职场里的状态和他如何调试自己上下班的那个心情可能是有关系的我觉得可能大家都需要一些这样的像刚才高总说的当有的时候你需要一个东西让你静一静心是吧让你从那个上班的状态对对这个当你习惯了你对他有依赖是的
刚才我们听高总从他童年开始讲这经验正好也是一个时代的写照一方面这个时代在急速的放大像高总说的随着这个火车铁路为代表他在放大一方面他也是在加速他在刻他自己名字这个行为现在肯定不推荐了也没有人敢了他在那个滑表上刻自己名字的时候无法想象 20 多年以后自己就是要纵横于上海了就是那个时候中国会有一个上海
老子里面不会有这个图讯不可能但是就是 20 多年 20 多年在历史里是多短的一个历程包括他有一个经验我现在想你看我们四个人其实可能只有我们俩是有经验的我和高等有经验就是拿粮票买东西因为 TV 来已经粮票不再用了
你用过他一开始的时候还没完全结束还没完全结束我觉得枪手那时候年轻是吧我是没有 94 年 93 年 91 年有些时候买面还是是吗那就正好就要请问您了就您那时候见识了良票也见识到了中国大陆的那个时候刚刚开始的彭博时代然后您还是澳美中国的奠基人那这个行业是怎么在中国出现的我们那时候都不知道
因为我们首先没有电视那时候大部分家庭 90 年代刚开始有电视根本就那时候应该有了但是广告也还很对啊就原始就好像不知道广告是什么对对那您那时候怎么把它做出一个行业来呢我觉得最主要还是客户吧那个时候很多客户从国外来的客户嗯
他们是需要他要进中国市场他要进中国市场他要打开知名度所以他会找像我们这种公司来做一些广告的活动慢慢的这些活动在电视上出现在报纸出现在户外出现慢慢的老百姓就知道这个是广告这是广告那是有一定的你也可以讲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对
它最早其实是外贸系统对外贸系统因为中国有很多比方中国的地毯中国的什么要出口出口它外贸这么有币钱你到外面做广告的
因为这样呢外面的来了他自然而然在外贸系统他就存在这个行业已经流动了但那个流动是管制下的流动那个感觉是不是像电视剧繁花那样差不多了是不是你看他合作公司澳美最早就跟上海上海广告公司上海广告公司就是外贸体系的广告公司那个应该是最早的国营企业广告公司对
北京广告公司上海广告公司还有广州广告公司对有有有其实很多地方都是外贸系统外贸口都有外贸口他因为自己地方出口的东西要通过他们出去做广告对
要花这笔钱那自然他就已经存在了这个那么他来为什么要跟上海外贸口的公司合作那个时候沟通就很容易因为他们在外面有经验一谈就谈拢了
当然如果找一个陌生的就是在地方画画路牌的他搞不清楚我觉得除了行业的建立刚才您说有这些客户是吧有这些生意可做
但是其实我觉得恐怕在我想来更困难的一件事是凭空建起这样一支队伍来因为在此之前就没有这个人才的基础嘛对对是吧这就好像是平白无故的在一个荒漠里要建起一支军队了可是那这些人是从哪来的呢我觉得这个很难因为我从之前的那本书里边以洪志明那本书里边看到了一些当年人的回忆我
我仍然觉得这是一个很神奇的过程,因为后来的很多年里,澳美一直以它的企业文化,雇主品牌为人所称道,但是这件事情是凭空建立起来的,我很好奇这个是怎么一步一步的,是它自然生长出来的,还是说是在当时您的规划之下,在那一代人的规划之下建立起来的?
对我来讲是我已经在台湾证明证明我的一些做法或者是公司的一些做法是可行的包括培训包括如何去建立适当的公司的文化经营的理念事实上在台湾是被验证过的所以事实上我知道我的团队到底要干嘛事实上是蛮清楚的那毫无疑问嘛中国最重要还是培训嘛
你要养成这些人这些人从各种各样所以澳美人都是也有念物理的人啊也有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其实你回到那个年代一定找到那个年代的时代背景广告那个时候是非常时尚的一个职业是所有高学历的我的北大清华这毕业生能到这里他就很开心很开心对
你像他们有一个就是复旦当老师的年轻老师都辞掉都加入澳美因为那个时候收入高好玩然后节奏的都是国外的文化他这一个很代表时尚的东西在 90 年代初的时候我听邱胖说的他 90 年代中期左右进澳美
一个月能拿到几千块钱的工资三五千块钱吧就是他说他第一个月他说他第一个月拿工资回家把他爸妈给吓到了以为他去了是一个犯罪组织是的当时确实广告是一个非常风光的行业我记得当时应该是澳美的格言培训是我们的纪律这应该也是 TB 当年的非常重要的当年的话
但是其实我后来想啊澳美中国的企业文化其实并不是从澳美 global 并不是从澳美美国嗯传承过来的嗯
而是这个跟他有关跟他有关是吧他并不是从他把那个大 V 奥格威传过来把奥格威中国化是的这是一个非常有一个过程啊有一个过程所以也有人称他是中国的奥格威实际上我们那个时候你那时候还没进来我们那时候是花很多精神在讨论公司文化经营的基本的理念到底是什么嗯
所以事实上透过两三年的期间才形成尊重个人尊重知识尊重创意我相信每个澳美人都记得这三句话我有个请求因为他们三位知道他们在聊什么
但是我就没干过广告我完全不知道澳美的文化具体落地是什么样子我先念一首诗然后再请强总帮我们描述你作为一个当时的基层员工描述一下在澳美生活里感受到具体的细节因为董事长在说的时候说出来的全都是宗旨我念这首诗是第 56 首《文化的延续》
文化来自核心团队的共同理念然后落实在日常工作的行为逐步形成文化固化理念第二段文化延续靠的是团队团队变动决定文化的延续文化没有好坏来自团队的共识及行为
第三段就一句话有人就有文化它具体是什么样的文化呢你去的澳美觉得它是一个顶尖的雇主对我说说我个人的感受吧我当年我 24 岁进澳美我进澳美的感受是我刚进澳美就见到有人在上班时间把脚翘在办公桌上跟人聊工作还不是领导不是领导完全不是领导我见到大家上班时间在那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聊电影嗯
我见到晚上七八点钟大家在那连网打游戏在办公室里我见到公司里有专门的台球房西安市我见到我同事的简历是没有读过大学以前当过道士就是这种奇怪的奇形怪状的人的简历
我感到在那个公司里是放松的自由的甚至是极端松弛的 2006 07 年那个时候 06 年但是明明这个公司又在做很棒的作品做出很厉害的业绩来我当时自己的感受是这个公司不是靠纪律管人的这个公司是靠文化管人的
这是当时给我的最大的震撼这个公司好像没有什么纪律不打卡上班不打卡下班不打卡早上早点到晚点到都没关系是吧但是这个公司好像大家还是能做出很厉害的事情来大家还是很热情的投入到一些项目里边
它是靠文化管人的但是那个文化又并不是一个有形的东西它并不是说我们要背诵一个什么公司的主张澳美给很多公司做品牌主张但是澳美自己并没有一个成文的品牌主张大家要背一下背诵这十条这是我们的企业文化没有这样的东西可是它又有一个无形的东西在管着大家而且大家都很爱这个公司
大家都以曾经在澳美工作为荣而且你眼看着整个行业里所有人的梦想就是进这工作你也不知道为什么
澳美就像一个纹身一样就是你在这工作你好像身上纹了一个纹身而这个纹身是你非常荣耀的愿意把它露在外边后来这些年我也见过很多人闯荡江湖就靠着这块纹身是吧当做自己的金字招牌业界有很多这样的人但是这件事情是怎么做到的我是不清楚的这也是我非常好奇的
即便就是直到今年我和一些人在谈他们的企业很苦于他们自己的雇主品牌在这个时代该怎样建立他们谈到好的雇主品牌还是会谈到澳美他们找不到更好的例子因为他们都见到了澳美人对自己公司对自己企业的爱
但是这个事情我说不清楚但是它确实是个很厉害的东西这是我当时非常切身的感受当然也有很多人离开澳美的时候不开心有抱怨这个太常见了但是即使他抱怨在我看来也像撒娇一样就是因为没有人真的不喜欢澳美或者不爱澳美这是我非常真切的感受
但是就做到这件事情是很神奇的澳美当时都说来我们澳美工作的人我们都是稀有动物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你是大象他是猴子是吧你是长颈鹿来这的都是稀有动物但是是谁怎样建出来了这么一个能容纳各种稀有动物的动物园这简直是个奇迹而且这些动物也不都是友善的动物啊这里边带尖的带刺的什么样的都有是吧
这是个很厉害的事情这是我自己的感受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很好奇这本书里会写什么因为
这是一个曾经管过那么多稀有动物的动物园园长写的关于这个上班下班的他的认识但你在这本书里你找到了你的答案吗有没有需要园长本人再帮你解答的问题我找到了很多是我隐约绝的那个线索就是我看到了原来是这样的比如刚才你读的那个关于冲突的那条等等
还有一条是关于谣言的是吧我觉得那条也很有意思我得翻翻在多少页来着我抄下来的对对对贾老师你给读读 24-50 你找一找在哪来着
公司里经常有谣言传来传去谁跟谁不合谁跟谁一伙谁跟谁在一起谁跟谁分开了谣言经常是在成为事实之前就已经是事实谣言经常不是谣言你们那时候都怎么制造谣言传播谣言的
我们没有知道但是得说当公司很大的时候这个公司里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谣言对对这些谣言或者是跟工作有关系的或者是跟工作无关是跟人有关系的嗯是吧我相信这个在职场待过这也不是某一家公司的现实而是每一家公司的现实对人性是是的这些事情啊我其实也想让 TP 再谈一谈比如说谣言这种事情嗯
是已经司空见惯了不太拿他当个事情了还是你有自己的认识我觉得这里边这句话说的很准确谣言有的时候不是谣言谣言甚至有的时候是未来的那个预言是吧但是我还是以前到来的事实其实他这几段语言里来看今天完全是高度契合的其实不用解释
你是感觉的道理但是就是这些啊有很多这种模模糊糊的我们的认识恐怕只有 TB 这种身份这种角色的人写出来我可能才会恍然大悟一下当我们在一个公司工作的时候这也是当年困扰我的事情我总觉得有很多真相是被蒙蔽了的很多业务上的真相
甚至是公司的一些现状你会觉得怎么这个事情这么明显就没人能看到他呢是吧他是一个那么明显的问题就没有人看到他没有人解决他但是这个事情后来我是恍然大悟过一下是某一任澳美北京的总经理我就别说是谁了当我离开澳美之后我们一起吃过一个饭录完了我再告诉 TV 是谁嗯
他跟我说他说东东先生你知道吗就是我做总经理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困扰他后来接受了这件事情他说我没有办法知道任何一件事情的真相而且我后来也不执着于追求所谓的真相因为没有真相他给我举的例子他一说我就明白了比如说有三个同事一起去和客户开会这三个同事回来之后分别跟我说了这个开会的状况
这三个人说的完全是不一样的这三个人跟我说的是完全不同的三个版本但是这三个同事全是好同事全是能力出众的身经百战的好同志那你怎么办你每件事情都要无休止的去追问所谓的真相是什么吗它既不可能也不经济
坦白的说我一直也没逼是的但是在他跟我说这番话之前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过这件事情我甚至想我的好多抱怨就是我认为为什么没有人看到真相但是你看 TB 这本书里照样有很多我在翻这本书的时候就有很多像我刚才的那种恍然大悟我说原来是这样的
原来是真的只有这个角色的人才能看到这一层真理的所以我觉得这是这个书珍贵的地方美国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
事实使人知真相使人信唯有故事令人难忘其实今天这个状态我们其实都有一很不真实所有东西都不真实所有东西都不确定就今天很现实
只是 TB 比较狡猾他早就已经有这个能力了是的我其实也一直好奇像 TB 做一个那么那么高职位的那么高职位的领导人我自己在澳美工作我知道那是一个多大的公司那是一个要处理多少复杂的人和业务的那个就这种级别的领导该怎么当啊好难啊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找对人啊
找对人呀好难找对人呀很难判断这个人呀是啊本来就找对人形成公私我觉得 TB 有一个一般人没有的优点他有强大的包容性这个是非常强大我好像没有见过你生气或者发火对很少
但是这个事情是后来才这样的还是一直就这样他高手他没有生气的必要是的这个很厉害的这个事情是你当年最早做领导的时候就这样吗还是后来对
跟他个性有关跟我个性跟性格有关对对有的是天生的高总你呢你是哪种领导因为我没有在您的那个团队里工作过我没有他那么好的忍耐性我发表的时候也发的但是也极少我是那种也是不言而为的那类
很奇怪很多公司说怕我说有什么好怕的我也没整个谁啊也有人会怕我是啊很奇怪对那是比较少也是我认为很多东西可能就是天性给你的起码我不知道他我是从来不刻意我要这样做我没有了
我是很真实的我给自己一个信条永远不说假话很难吧我告诉你可以巧妙的讲真话为什么不是挑战你的道德挑战你的记忆力你有那么好记忆力吗今天又开心瞎编牛逼一把过两年再见一次面又编另一个东西人家一次就把你干掉了你这个根本不可信
是干脆就不讲如果不能讲的就闭嘴就完了保持沉默又必须讲巧妙的讲那广告也是巧妙的讲在像是的刚才 TP 说到了一个找对人我再给大家读一首领导几乎只要做一件事
做对了就可以继续下去找对人形成团队形成共识的方向找对的人而不是找熟识的人这个看来就是他
他最重要的一个法门但是问题来了就是这个人道理我们懂了之后这个人到哪里去找怎么能够知道他是对的呢您用什么方法去判断这个人是对的呢我听过一个故事我要补充我听到的故事了我听说当年也是有人回忆了说当年去澳美面试然后 TB 面试他问的第一个问题让他很震撼 TB 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喝啤酒吗哈哈哈哈
为什么问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在我们东北是个指责叫你喝皮的吧但是我不知道你认为这个问题是什么 PP 这方面非常厉害我认为他有断人术这等于诸葛亮不是有一个酒后观人法他想将军啊什么一定喝酒
久前久后他就可以判断这个人能不能中用他不一定说是一定这样是好那么好透过这样一件事他他那天跟我聊我们都认识一个人就不说了也是一个大卡他跟他聊过
就下决心不能用这个人那就说明他的判断力有没有哪些标准是可以说出来的就是哪些人是好像没有很清楚的标准他有直觉人品当然是最基本人品是最他应该有直觉对比方他后来补充了一句话你就知道这个非常重要
那我是要一个人领着一帮人来做很重要的事而此人可能只能自己玩那就很不适合人品啊谦虚啊这些都很重要他都张扬个人那你带团队就很不适合是的但你不能说这个人不对嗯
关键是用在什么地方这个人他肯定有直觉当然我们这行业有些时候就是有人就是只适合单干对那有人是可以带团队的这个你要把他分这个差很远分辨清楚就好了
你一个太能干人这个团队就废了对那你一个人是的一帮人陪你加班又啥意思呢这种情况广告公司这个东西很多的这种情况很常见很多很多而且他自己如果太强的话他下面的人得不到成长对对这下面的人又闲又累又抱怨他这个成本很不划算比如一个团队成本非常高最后只有你一个人干活对对
那你多贵啊这个不划算的开公司这样多找几个公司就黄了这种事我们行业很多因为行业那种很个体化个性化的人非常多而且这种人通常都会被人识别出来被人尊重觉得这个人很牛嗯
恰恰你找个牛人来就把你这个团队都干完我再问一个问题两位老板你们在虽然称呼已经变成老板了当然了因为这个问题是从这个身份出发虽然你们可能就是在很多事情的高处和幕后但在这个观察的过程中间你们会去看一些员工的表现才判断他们现在的状态应该怎么使用它你们会做这个工作对吧那么你们会用什么方法去判断他们
哪些事情你觉得最能够表露出这个人在现实的工作状态中间他的问题也好他的价值会有那样女高手你先说他比我段位高显然你问答案呢我这个人是蛮随意的事实上我没有说什么有特别的方法嗯
我觉得不要说管我就一般的管理事实上你如果直接对你报告有差不多 10 个人到 12 个人就已经够了对这不能再多了因为再多就一定是出问题了
对那所以授权变成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那你授权就会有评估吧那这十个人十二个人当被你认可之后那个就是你的监视的团队你是想问说我怎么判断你怎么评估这十二个人呢要充分的了解了然后透过时间啊透过绩效啊
这些有很多不同的指标可以了解是不是你的核心团队您会觉得绩效刚才您提到的人品或者还有能力这几个如果它中间要是做排序的话哪一个比较重要当然是人品最重要人品最重要它具体包括什么它和我们说日常交朋友的人品是不是还不一样在职场应该还是不同的我就很简单我不知道它是不是这个方式
我观察的是你如何对别人而不是对我嗯那这个我没想到哦这个对我来说我很重视这个因为你对我可能大家身份已经把一些东西固定了对对对你对别人比方你对别人特别好哪怕公司做清洁的这个阿姨
你对他就非常不合人情那这种人早晚会出事我就关心关照他他怎么对同事他怎么对他的上级他怎么对甚至是平常人
这是我认为那个时候你能真实的看到这个人包容如果他对着你如果你是老板他装的他可以装得很对对对这个是我一个参照很重要你看这就是只有老板才知道的事只有当了很多年的老板的人才知道还有他的朋友怎么评价他这个非常重要
特别交时间比较长的朋友有时候两句话你就差不多可以做结论我以前在广告公司的时候我的组里招人的时候我也会面试他们吧嗯
我当时自己的小秘诀就是我不会问他很多人会问说你怎么评价自己你觉得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反正我就会变一个问法我会说你的朋友一般都怎么评价你哪怕只是问法变一下他得到的答案也经常是不一样的可能就能离那个真正的他可能更近一点当时我是那么想这次特朗普竞选有一个在赌盘挣了大钱的你们看过这个信息吗
我看到了那个他妙就妙着他怎么去做调研他大体上一看民调都是他觉得不靠谱他觉得肯定赌盘要比民调靠谱
但赌盘已经开除赌盘了他就想用个什么方法破局他其实就通过 AI 在网上测试他不问你你支持特朗普吗他问你觉得你隔壁这个住隔壁的朋友他支持谁他得出数字他就肯定特朗普要赢了
为什么人不愿意直接表达我我投给谁但是你说你隔壁投给谁他就开始投射了因为他可能也不了解但是他很快可以做出答案他肯定支持特朗普好了你看这个比数他就一下下了重注所以他赢得非常大就一个很巧妙的办法
换了一个问法就问出了真相是吧对啊你看做广告的人啊他们也不开店面也没有车间他们就是靠着这样的调查观察然后迅速的了解一个品牌和它相关的用户所以听他们刚才这些方法
把问题稍微改一改包括就是还有一个感受啊就是我们在背地里以谣言的方式凝视老板们老板们其实也在悄悄的观察你他也有他们的一套方法我有一组问题呢我对这组问题其实是一组那个我自己的摘抄形成的还是回到上班下班我不知道高总和 TB 您知不知道今天的人对于上班的一种怨念嗯
有一句网络梗叫这个什么班我是上够了到处都在说就是我现在想可能十年前二十年前大家没有这么强的情绪把上班和受刑作为一个联系你看这本书里恰恰又有一句话就这本书我觉得它又是告诉你你的这个别无选择工作我们都需要的虽然我们需要工作但工作不一定需要我们对吧
对吧这话没有人能反驳就是你上够了你不想上人家还不需要你呢你还得去争取一个你不想上的一个机会所以刚才其实作为我们大多数的听众我想我们也不是所有都是创业者都是高层在听而且 TV 还有一句话他说职位再高也是个打工仔这是您的原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其实我这一组该超是想让大家聊一聊
上班的人应该如何自处因为我想高总您还特意在您的序言里面提到了他在这本书里呢他又不只是说我们制造一个假的人格表演性的上班他同时在他讲上班的诗句里面是本我真我和超我他都会谈嗯是我在读的时候我有这个感受我们以前会觉得上班的时候把自己放下给自己制造一个假身份嗯
然后回家再把那个真火换上对吧但事实上呢一方面呢我去查一下网络资料大家对 TB 的描述都是说罕见的真诚他从来不说假话刚才其实高总说到了说假话没必要然后另外一方面呢我就觉得他就是一半心思在上班另外一半心思是在自省好像是一种修为一样
我也是想看看能不能在这些诗句中碰撞出一些我们上班不那么遭罪的方法来比如说我读一段读一段请你们三位去评述一下它是不是一个方法这首叫《上班不忙》当然大家知道它最后一句叫《上班没事》的时候会越来越少了它要谈的是不要浪费如何在没事之中去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嗯
我这个描述比较是属于刚刚踏入职场的人比较会碰到我强调说在职场你需要交朋友不要只是同事应该是朋友应该是朋友然后可以共同学习互相激励互相帮忙这个在一开始上班的人是很重要的我觉得
您说的这个学习是学习跟工作有关的技能跟工作因为你如果是因为我写的是比较新进的人你最需要的就是把你的工作的熟悉度先把它建立起来
我现在假装一个年轻人我就代表他们这个网上刻板印象的年轻人有一天晚上我们董事长说说你要学习然后董事长说董事长你知不知道现在有一个词叫带心拉屎就是说我们岂止是不想学习我们想把这些事情都在上班时间干掉而且你知不知道今天很多人上班都不愿意打扮自己甚至愿意戴个口罩不化妆穿最难看的衣服都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那个真实的样子
那你还会回复他吗你还会进一步的去劝他学习吗你该怎么答复呢我先插句嘴这件事背后其实有一个有一个巨大的前提或者你说的是假设也好就是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当年和现在的区别还是说区别非常大是的就是以前呢我们默认为来上班的人都是愿意上班并且愿意努力工作取得成就的人
而现在有很多人呢上班就像被迫的一样他们虽然每天来上班但是他们痛恨上班不想上班也并不想努力获得什么在职场里更高的成就与获得感这是不是这个巨大的前提的不同他才变成了这个具体的问题我觉得是不是这样必须跟这个大的社会的状态要联系我们看
经常我有时候跟人聊我说我年轻时候穷得叮当响真的有吃不饱的时候但是当我们一直往前走的时候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希望今天是反过来是否该有的都有就是没有所谓的那个希望这个就是刚才说为什么现在很不真实很不确定嗯
在不真实不确定的时候人其实他就会很复杂可能很虚无焦虑无力感那么最后又改变不了多少那就开始折腾自己甚至有点自虐我就不要漂亮了又怎么样衣服邋遢一点又怎么样这个是很当代艺术的东西
这是那个安利物贺他有一句名言那又怎么样所有的话后面加一句那又怎么样对啊就把前面东西都瓦解掉了对所以现在年轻人特别 00 后这个状态非常明确
其实我们刚才和高总聊的时候也提到今天很多的年轻人你看他的状态是什么都有就是没希望就你那个毛扔到哪儿的事我觉得我们今天有幸请到两位老师请到江总一起来聊的话聊回到上班下班聊回到他们经历的那样的一个充实的年代的话因为在这本书里你会觉得上班下班是一个可以修炼自己的
但是在很多的我见到的青年人我的同龄人里上班跟渡劫一样还有一个热词叫上班如上坟还没上坟快乐没有上坟快乐上坟一会就回家了几年如一日的上坟对这个有点炸裂给苦海中的打工仔们提一些建议比如说你该怎么过或者你怎么去应对你的领导
怎么去观察判断哪个领导值得跟他干就是这样的建议三位都有什么样的这我先来抛砖引玉吧因为我辈分最小我先说我感觉我自己的认识就是上班是很苦但是上班是一种找到自己和实现自己的方式
在我们这个时代上班不是唯一的能实现这件事情的方式了但是它仍然是一个有效的方式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觉得上班实在太苦了并且你通过上班找不到自己也实现不了自己那你就去换个方式反正现在也还有这样的可能有这样的空间但是如果你还决定继续上班那你得知道这一点上班真正的目的是找到自己和实现自己这就是我的建议
我还是想定义什么叫上班嗯
这个习惯的上班已经是上到别的老板开的公司上班那你上你自己开的公司算不上上班呢也算了那算上班那上不上班就是工作本身或者是你为你自己喜欢的东西去努力本身如果这个时候就没必要纠结了是的所以我觉得是这样未来是不确定的
你现在怎么去想象它怎么去做计划也没办法预料明天的事那既然是这样我认为对年轻人也罢对活着的人我认为必须两样东西具备第一你必须有悲观的能耐为什么呢因为悲观通常会看出很多问题
带有批判性带有苛刻的要求所以你会看很多东西你会悲观但是我觉得这个悲观更多价值在于你能清晰的看到存在的问题或者机会或者是无奈但是不能缺的是乐观因为只有乐观才有未来
悲观使你的眼睛洞察力可能会看到看不见但是乐观才能陪着你迎接明天我认为这两者都不能少不是在两个选一个对我的看法就是这样我觉得人是脱离不了上下半的
我觉得没有人能够脱离你自己单干也是一样上下班一样啊那你不做事你可能有一些积蓄去鬼混那你也是上班不同层次的上班所以我觉得它是一个生命状态对对我来讲我是这样看的所以我觉得你必须要找到你觉得有趣的东西或者是兴奋的东西
然后你去尝试去做尝试变成上下班
那现在时下大家都觉得上班是很无聊的事情那我觉得是因为你没有碰到你没有碰到还在徘徊我认为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上班觉得无聊啊或者那种我认为他缺一个什么缺动机如果动机是清晰的一定上班不会无聊但是往往你抽出来不要动机因为动机决定你的行为
所以我认为要修正或者要构建是构建自己的动机自然而然上班就是一个快乐的事情我个人是这样看真的是我们从两位老板这里听到的关于上班的描述和我们自己以为的不一样你看我们自己一问一些职场的讨论问题大家都是说什么升职加薪讨论都是这些问题
而你刚才听那个这可能就是高总说的那个他对于上班缺少一个真正的动机或者他还没有意识到那个真正的动机是什么对就是你到底要的是什么对所以高总和 TB 你看他们给我们的观点就是不一样所以为什么现在强调喜欢是前提这个就跟动机有关对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去付出代价是吧
但你找都没找到喜欢的东西那肯定都是在你眼前都是垃圾一堆啊肯定是这样我突然有一个问题是那么在职场里边不管是做领导还是我们普通的上班下班的人二位觉得能犯的最大的错误是什么或者说你们见过哪些很常见的在职场里的人会犯的错误
比如说有些是大家没有意识到的或者你们觉得那是在职场里能犯的最愚蠢的错误
会是什么呢因为我们关于职场里的应该怎么做成功的经验好像好多人谈的已经很多了最常见的错误是什么你老道理你讲对我猜二位一定见过很多错误了是吧年轻人常犯的错误肯定的甚至资深的人也在犯的错误每个人都犯错不知道啊他比较狡猾偷懒偷懒
不敢面对一般很多都是不愿意面对我比较容易犯错的就是有时候滥用同情心滥用同情心是什么意思就是比方你这个人要下决心把他开掉了就到那分钟
这样做合不合适就想起他的好处来不是就站在对方立场想想他还有家里还有什么需要你就感觉到一下也不是说我人品好的问题他自然而然流露出哎呀忍一忍吧但是一忍就忍出问题因为你所付出的东西对方可能根本感知不到嗯
然后你又把它留下来或者是甚至妥协了一下那这个问题我犯错在这个面教学费交的比较多这可能跟我性格有点关系我有时候凶的时候很凶但是从清新一起来也是马上那个智商就没有了
反正我自己你看我也关注他领导比较凶的领导往往同情心很旺盛因为他的感性被解放的很彻底这说的是得到的一些领导吗其实哪里都这样就是一种固定的性格你看我们东北话就叫刀子怼豆腐心嘛就往往他是一体的他往往一个人真的是说那个心冷的话他脸也冷两边他都很理性他都很理性他做的决定他是不回头的往往是那个我跟你我犯个最初级错误我有个员工嗯
五进六出五次进你的公司这就是我同情心和尚可以还七次俗他出去了以后写一篇一万字的检讨书我就被感动了你知道吗又还要个机会好吧反正
我有一个这个人姓徐的五次进来六次出去最后我咬牙这个人既然也不要见他写十万字检讨师你也不要这辈子还是记得因为连最后我身边的人都不理解这是我的高管
怎么这个人都已经翘成这样了你还让他来明白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就这样我再读一个咱们所谓职场里面常见的境遇它其实是每一个阶段的不同能力和主要矛盾吧
这个也是出在前面,也是提皮要写的是说职场里面的一些守则一样的真言。他说新进中高阶的迷失叫做,他说到中阶的时候自主性逐渐形成,但经常面对对上对下的矛盾。到高阶时要清楚对业务对人的看法,自己的主体性在哪里。多数公司中阶与高阶不是分得很清楚,懂得处理横向的关系。
不然你还是中阶这个我觉得是很清楚但是我还是希望你们三位展开的聊一聊中阶和高阶他所面对的不同问题是什么这种就属于我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的时候会觉得原来是这样
这就是我不懂的那些事不是说你们在澳美大家伙都已经有共识不是的你看所以这本书里边 TB 写了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这些事情一般在公司是不太好谈的这种不能拿出来谈和培训的是的是的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就每个人都需要的业务技能这可能也是我所说的只有老板才知道的事情
我觉得我可能当时在广告公司的时候我就恰恰是在这个中阶的这个我就迷失了嘛是吧就没有顺利的成长为一个高阶的职场中人那你迷失的原因在哪里你现在当着老板你回忆一下可能真的就出在这个问题就是到中阶的时候这个原话叫自主性逐渐形成但是你还没有学会怎么做一个高阶没有完成从中阶到高阶的这个过渡
是吧那个时候甚至是我觉得又格外的茫然困惑因为你身份迷失了嘛你不再只是一个基层的业务人员但是你又没有把自己调整到一个说我是一个要带团队的人带项目的人是吧我甚至要一个到一个更高阶的视角那个不是天然就能获得的其实不是说把你背后还是讲格局是的还是个格局的问题
这个事情就甚至是说没有人提点你一下你都不知道你还欠缺这个能力要在这些方面成长
只有当了很多年老板的人才能把它想明白说清楚一并交过学费那具体都欠缺什么呢那得问大老板我没有他我怎么知道我欠缺什么你那时候观察过他吗能观察到他这一层吗提笔观察不到我这一层是吧那你不知道他具体他缺啥是吧那您会觉得高杰知道了自己的主体性在哪儿然后
处理横向关系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什么是横向的关系是其他部门吗其他部门它要协调很多东西要协调你到高阶因为人的成长是从专业开始你把你的专业做好你把你每天的任务做好
那你到达高阶的时候你要处理横向的关系因为公司有很多不同的部门那大家怎么在一起合作了怎么共同去解决客户的问题这个其实真的挺复杂的很复杂我感觉尤其是比如我当时在广告公司做创意这个很多类似于创意这种工作它是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它是一个专业的技术性工作
很多在这些领域的人呢会痴迷于所谓的工匠精神或者类似于其他的说法他很看重自己在这个专业上的成长把专业无限化是这出问题了是的他甚至拒绝他在其他领域上的成长甚至蔑视在其他领域上的成长所以他就想一辈子做个手艺人执着在自己的领域里这个可能就是高总说的格局这个行业最终最终就是做服务嗯
不是你去牛的但是很多人就把自己变成牛人了按照艺术家来做事情因为客户给钱给你是解决问题的是要业绩成长要增强竞争力的
你不是自己独立艺术家你自己开心就行人家喜不喜欢你都可以不管它不是一回事它后面有承诺我印象中当时曾经在澳美的时候有一个日本的一个广告人来做分享他分享的题目叫用广告的方式做艺术那个分享看得我很生气因为他从头到尾就在宣扬他的艺术梦想我
我觉得他就瞧不起广告他从内心觉得广告是低艺术一等的东西他觉得广告是他实现艺术梦想的手段途径这个要开掉了这个要开掉了你去搞艺术去是吧对他是个日本人但是他很自豪他说你看我借着服务客户的机会做出来了自己很厉害的艺术作品嗯
我觉得我们行内还是有这样的人有很多这样的人啊但是我觉得他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从根本上就是错的他有时候把广告作为给他提供资源的一个东西那这个就错了但是这种人也混不长的有两种可能如果他真有天赋他最后就去搞艺术去了对他只是做你这个搭个桥而已
要么他就坏死在自己的职场上他只能是两个可能
因为我见这样的人更多是的就是这个职场里面真正的成长很多人是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的或者是没有这个自觉就是他就不知道该往那个方向成长或者是他没有这个成长的能力了是吧我觉得不同的人有一经历啊自己的性格啊还有在不同阶段他可能会也有自己的迷失
所以有时候跟他认知有很大很大的关系但是认知又没有把尺说你认知是两尺三还有两尺四他就是挺复杂
我刚才听三位聊中阶高阶我才知道广告业即使在里面都可以给人讲课了但是他对于这行究竟在干什么刚才那个日本所谓的艺术家他也不清楚是的而且高总一语道破就是是帮别人解决问题对啊而且再关联到我们刚才读到了这个高阶需要处理横向的关系你就看明白了你要给人解决问题你自己这个部门解决不了嗯
你要协调横向一起解决这是算你禁止拿了人家的钱要给人把这个事情做好的一个原因这种
中间还有一段啊这一篇叫做职场生涯职场生涯呢四段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就是我专门认真的看了这一段那向总你来读一读然后我们请大家品评一下你告诉我页码的 98 页职场生涯五年待了三到五年的阶段是最容易出走的有种例行的重复会让你往外看寻求改变看似正常亦不正常这是个普遍性的门槛
十年不容易的寒窗似乎该结束了或是做个改变不然就一直下去直到退休十五年还在做一样的事情或一样的公司不一样的事情这个时候应该是最顺手的时候如果不是就应该做较大的改变
换个工作或换个公司或自行创业重新来过免得太迟 20 年我们没有多少 20 年可以开始规划退休之后的 20 年要干什么 5 10 15 20 也可以 3 7 14 25 因人而异大同小异
这个切中我的要害因为我完整的经历了这里边提到的这些阶段比如我真的是在澳美待到三年左右的时候我当时是有过想法说我要不要离开了就好像我学了一点本事了也有外面的一些机会但是当时我也是我还算聪明我找一些前辈聊了聊
前辈跟我说你至少要做过五年你才能真的懂这个行业是怎么回事我说也是那我要做过五年但是他也说他说很有可能啊很多人想做满五年实际上一做就做到十年了
我也真是的我就是又被他说中了我做到五年的时候我就不想走了我觉得好像我还我还要再做一个做到十年了而且澳美是有一个传统是你没满五年满十年的时候公司会给你一个纪念金币
很多人是把那个金币当做一个刻度的对对说我要拿了金币再走是纯金的吗纯金的那我也要拿这是澳美延续多年的传统很多人是说我要拿第二个金币再走因为它更大呀 600 多一颗呀我是拿了 10 年金币之后又开始它又像一个提醒嗯
很多人觉得我要拿到那个金币但也有一些人就觉得我到了这个时间点了那我是不是又要考虑一下我的下一步该怎样是吧这里边的这些描述是非常准确的这些苦恼困扰这些迷思恐怕是很多在职场里的人
不管是不是在这家应该都经历过是的那我要请问提笔您是 40 年啊您在写这段时候究竟在感慨或者是想要描述什么呢我是描述我看到的现象是在描述别人不是在讲自己是吧我自己算是比较幸运嘛他是喝咖啡意大利咖啡是 double 的所以他 40 年不就 20 年的 double 哈哈哈哈
是有道理的是的我就觉得这是为什么 TB 是有资格写下这些的就是他这些年他看到的这些来来往往这些怪力乱神太多了你们各种各样的动作还有一个就是社会在他身上也压了很多负担
压力比方那么多人还有也兼并了不少公司每一家兼并公司都有非常多的后遗会乱七八糟的东西得处理然后社会责任然后总部想来想去也找不到替他的人那求求你再来十年哈哈哈
一求就求十年因为替代他这个位置非常难很难你只是传球视野不行你对中国基本人情世故和各方面你都搞不清那很容易犯错在一个业道后面发展他本土的客户越来越多那一个老外来对中国的客户也是体量非常大的你也对不上了所以这方面他就可以
有仁有义这本书我也注意到它其实是按照从进入职场到在职场当中成长大概是按照这样的顺序编排的所以刚才高总提到的这个问题我也看到在接近这本书结尾的时候有一节就叫接班我觉得这个还挺有意思的这一段我给大家读一下经常不是你可以决定
就算是你的公司也是从来就没有完美的接班人如果有是你的幸运也是他的成就过度不一定是必要的不宜太长越短越好之后就不是你的事真实 TB 最近这几年宣布要退休到真正的退休
这个过程业内当然我们这些曾经在澳美工作过的人就更是一直在关注着但是其实没有机会问问 TB 背后到底是怎样想的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发表对这个事情所谓我理解成这是您背后的一些思考吧不是我应该是他的经历还不是思考
都经历过的他每一段我脑子里面都有他的经历这个过度不一定是必要不移太长越短越好这件事情是我没有想到过的是吧为什么呢为什么越短越好当然越短越好这般人已经有了你就让他去做吧你太长的话你的干扰不见得必然是过度那这样你定义他已经是过度了
你给他一过度就变成不过度时间一长对那就更复杂了对明白我觉得这本书啊就有很多其实是很深奥的道理就藏在这些不经意的只言片语里头其实这本书你是不用看次序你翻开是的对读那一段啊
把书盖下想一想对我就这样说这本书如果你说实话快速读的话可以很快读完但是我觉得那就浪费了这本书这本书真是可以也可能是因为我
现实中认识提比我知道这句话他不会是轻易这本书要品是的不是读它是值得有这样的思考跟探讨的而且这本书如果按照咱们说职场生涯里边我觉得一般读者你只有五年的职业经历你也不一定能品出太多的东西来嗯
他只是这句话他觉得似乎大有奥妙恐怕你要十年十五年这本书也应该陆志昌五年的时候读一遍过五年再读一遍我在前言有一句话就是想表达你这个说法我给他写的戏你读这个 TB 的诗挺耐得品的有三个我在对话本我自我朝我读懂了就成熟了读不懂就祝贺你你还年轻哈哈哈哈
在真的世界对有很多东西懂了之后又觉得有一点点苦涩我懂的这一个历程实在是太漫长了是的是的谢谢两位的到来谢谢枪总跟我们共同回忆了传奇的澳美里面的好多当年的故事那个时代真是我们只是在之前的片言之语里面听过今天三位呢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我现在就像高总说的就现在想想又有点不真实
那个那个简单有一点我得说澳美这个自带光环的名字嗯其实也是中国广告的黄金时代的对它属于灯塔了黄金时代的灯塔嗯是的高总说的非常好嗯
那个黄金时代坦白的说我觉得现在已经过去了是不是还会再有这样的黄金时代没有 它有也是换另一种方式我也不清楚不会这样我有幸见证了黄金时代的一部分对这是我的光荣是我的荣幸也很感谢贾老师今天传这么一个局我们在大望局
也让我有机会回忆一下我所见证的那一小点黄金时代也当面表示我对 TB 的感谢好 谢谢各位战略的会员朋友们咱们下期周四的加三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