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48. 周晓枫、李松蔚:讨好型人格展销会

48. 周晓枫、李松蔚:讨好型人格展销会

2025/2/5
logo of podcast 大望局

大望局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周晓枫
李松蔚
贾航建
Topics
周晓枫: 我引发这个话题是因为我曾长期受讨好型人格的拖累,但也从中受益。年过半百才摆脱讨好型人格不容易,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困扰。我有一个极端的整牙经历,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医生而遭受痛苦。我不好意思面对医生,因为他耐心地跟我说。我当时太懂事了,不懂得保护自己。 李松蔚: 我听完周晓枫的故事,觉得自己的案例没法比。我看到酒店自动升起的马桶,觉得必须使用,不能辜负它。我很难拒绝别人,想要讨一个平静,避免冲突。我本质上偏冷淡,但会客气礼貌,预设别人会批评我。我不好意思拒绝,但会磨蹭回复,希望对方知难而退。 贾航建: 今天的播客主题可能与听众有关,也可能无关。今天的播客主题是讨好型人格。我觉得周晓枫和李松蔚都是讨好型人格。我们三个讨好型人格要在这比谁更厉害。我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会讨好别人。讨好型人格有不同的类型。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个标题是周晓枫老师定的,属于《大望局》主播之间的闭门讨论。

晓枫老师堪称讨好型人格泰斗,身边只要还有一位朋友、乃至一位陌生人有悬而未决的需要,她就感到坐立不安。

我本来还想请一位风格我行我素的的嘉宾作为参照视角来批判我们,后来发现,这个主题要得以深化,还是直接请李松蔚来做学理上的阐释和归纳,结果,松蔚老师承认其实自己也一直在专业生涯里和自己的讨好型人格做斗争……于是,这是三个该人格持有者在反思。

这种人格是一种性格吗?我搜索到更学术化的描述包括“高自我监控型人格”“内心矛盾自我指向人格”等等,和这种人格最不像的是范德彪的那句台词:“咱俩以后好好处,处不好的话,你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自信。人的性格差异,真是有趣,往往是“基因装子弹,环境扣扳机”。

所谓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正确感知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我们这些讨好型人格的人仿佛活在一个“只剩下一丁点儿自己”的世界,又仿佛对这个世界感受得很深入,这是不是恰到好处的呢?

还有个悖论:为什么有许多人自诩是讨好型人格,但是大多数人又不觉得被谁讨好过?那么,是不是我们混淆了屈从和讨好?

谈话间,晓枫老师的很多妙论,我做了摘抄,转发时请不要忘记加上“——作家周晓枫”:

讨好型人格比那种全世界都要讨好他、他却不讨好任何人的人格可爱多了。

最后,你还是要讨好自己,一个人如果不会讨好自己,连自己都不爱,他怎么能够去爱别人。

讨好型人格最后是可以回撤的。讨好型人格都很自尊,我掏心掏肺,你当成下水,那我转身的时候也特别坚决。

                                  

👬本期嘉宾

周晓枫,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曾获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奖项

李松蔚,心理学者,作家,得到课程《心理学通识》主理人

🎧时间轴

00:00:56 为什么说晓枫老师是“讨好型人格泰斗”?

00:13:45 另一位讨好型人格松蔚老师

00:24:42 再聊聊什么是“讨厌型人格”?

00:29:55 那什么才是“讨好型人格”?

00:38:48 讨好型人格比不讨好型人格可爱多了

00:48:44 讨好型人格的特征

00:51:31 怎样和自己的“讨好”和谐共处?

01:02:57 文学作品中有哪些这样的人格体验?

01:08:20 写作中的“讨好”

01:14:07 给讨好型人格的建议

❤️本期海报

制作人:温蒂

设计支持: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