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09 对话曹雨:当一个广东人喝完豆汁儿,他笑着说“还不错呀”

vol.09 对话曹雨:当一个广东人喝完豆汁儿,他笑着说“还不错呀”

2024/2/5
logo of podcast 破产书店

破产书店

AI Chapters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吃辣的行为和信任关系产生的机制与喝酒类似,但是吃辣并不导致持续的伤害而只是产生临时的痛觉,共同吃辣的行为也就隐喻着“我愿意与你一同忍耐痛苦”,这种共情造成了信任的产生。吃辣的行为还有一种炫耀忍耐痛苦能力的意义,在这层意义上,文身也有相似的作用。

——《中国食辣史》

槟榔作为一种稀罕的物事,被用作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的确定,出发于槟榔与情爱的关联,又超越了正式礼俗的边界。

——《一嚼两千年》

在研究了“辣”和“槟榔”之后,人类学家曹雨又把目光投向了“臭”:咸鱼、虾酱、臭豆腐、臭苋菜杆、螺蛳粉、腐乳……它们共同指向发酵食品,以移民和城市化作为研究基底。

这次,我们趁曹雨来北京刚喝完豆汁儿,把他约到了**「破产书店」**。在春节到来前,多数人心里惦念着家乡食物往回走的当口,我们分享那些刻在记忆里的味道,聊聊人们的口味如何在城市迁徙中转换,在预制菜成为潮流时,互相交流外食如何吃到“有锅气”现炒菜的实用生活技能。

|\ 你能听到的 |

01:58

豆汁,是好喝的!

03:00

钟爱那些臭臭的食物:咸鱼、虾酱、臭豆腐、臭苋菜杆

05:03

人类学家证明,北京的食物并不是很难吃

06:08

北京天天能吃的家常菜是麦当劳

06:25

小青曾经参加了麦当劳的开业典礼

08:04

出国在外,最想念的是肠粉

08:42

判定肠粉好吃的小技巧

12:53

杀手:衢州的好吃妙不可言

16:36

人的口味,在五岁前就形成了

20:31

从研究移民到研究食物

30:27

在最艰难的时候,对食物还是有坚持

31:17

从一个学者角度看《我的美食向导》

34:14

吃辣是带性隐喻的

38:29

田野调查时的危险食物

42:45

欧亚大陆两端爱尔兰和中国的饮食差距

44:00

当中餐馆的顾客变成了外国人,就有了左宗棠鸡

45:14

当我们只能外食,这里有一些分辨预制菜和现炒菜的实用技巧

|\ 谈天中提到的 |

霉苋菜梗:也称作臭苋菜杆,是浙江宁绍平原地区历史悠久的地方传统菜,通过将新鲜苋菜梗经过特殊处理而形成的发酵食品。

炙子烤肉:一种传统的烤肉料理,其特点在于使用特殊的烹饪工具——炙子,以及独特的腌制和烤制方法。

它似蜜:传统北京清真菜,滋味甜香,是北京清真菜馆的传统名菜,原料为羊磨裆部位的精选瘦肉,挂糊上油,上勺对汁,颜色明亮,口感软、嫩,味道咸甜。

霉千张:绍兴市上虞区崧厦街道的特产,制作历史悠久,以鲜洁、清香、素淡而闻名,是豆制品中的佳品。

雪花鸡淖:以鸡脯肉、熟火腿末为原料的菜品,入口柔软滑嫩。

牛乳蒸羊羔:味道咸鲜醇厚,色泽乳白。

左宗棠鸡:由湖南名厨彭长贵自创,移居台湾后,于 1973 年到纽约开办餐厅,从此它成为在美国的“中国菜”代表。

张展鸿: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著有《渔翁移山“香港本土渔业民俗志》《公路上的厨师》《反思亚洲饮食文化遗产》等。

《我的美食向导》:导演陈晓卿 2023 年推出的的风味探索之旅纪录片,他从摄影机背后走到镜头前,用自己的视角,寻访美食,并探讨食物背后的故事。

VAN 仔:香港的一种称呼,指小巴(minibus)。

|\ 想说的话 |

如果你对这档播客有任何建议及想法,欢迎在各收听平台留言。想来「破产书店」 谈天的话,也可写信联系我们:

youngthinker@owspace.com

我们尽量做到周二上线、每月双更,和你碰头。

出品人:于威 张帆

监制:薛晓燕

制作人:董晋宜

后期制作:刘美辰

片头音乐:刘蓄

视觉设计:阿晚

编辑:杀手

图片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