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胃百味百WAY】系列,想通过每个人吃的东西,来了解一个个具体的人,也了解一个个具体的地方。
在这一期节目里,我们借由一条带鱼的宽度丈量乡愁,在砧板和炒锅之间,搭建起抵抗失语的微小堡垒。如果说“所有流亡都是先发生在胃里,然后就轮到语言”,那就让我们从捍卫自己的餐桌开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本期嘉宾:ShenLu|**媒体人 相关阅读:Scallion Dutch Baby)
🕖 时间线
01:33 开始严肃食物观察的契机03:45 每天做好几顿饭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05:25 萧山人的身份认同08:09 别人觉得奢侈的“从田间到餐桌”,是她最普通的日常体验10:43 萧山农家蒸菜🌽12:12 特别爱吃村子里的席12:48 萧山三鲜13:50 梅干菜+萧山萝卜干15:15 萧山「花边」16:12 每天都要张罗十个人的饭🍚?17:19 返乡回家吃什么?20:40 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厨事?26:22 “吃饭了!”—— 以食物传递的爱❤️,你会选择接受吗?30:44 番薯干带来的「父女和解」35:09 奶奶做的梅干菜——年复一年的牵挂37:10 现在在纽约吃餐馆怎么成了一件有负担的事情呢?39:00 做饭是个人的舞台还是朋友们的party🎉40:51 父母远程传递的一些做饭小技巧! 大眼带鱼:大眼带鱼眼睛大多是黄色的,我们日常称它为宽带鱼。个头比较大,身宽在6厘米到10厘米左右。头部和背部较宽,背脊上有凸骨,鱼骨和鱼刺较硬。肉质粗糙,腥味较重,适合红烧或者香炸。小眼带鱼:小眼带鱼眼睛大多是黑色的,个头较小,身宽在4厘米到6厘米左右。鱼皮较薄,鱼肉质地细嫩,腥味较轻,适合清蒸。 45:25 选择夺回语言的主动权和自主性53:05 ShenLu的「小饭桌」—— 在异乡重建饭桌
**🎵本期音乐:**外婆谣
**【萧山三鲜】**鱼圆、河虾、蛋糕、肉圆、肉皮、猪肚、鸡肉、冬笋......食材丰富,口感多样风味独特的三鲜汤往往会出现在萧山人的餐桌上,有着自己重要的“地位”。鱼圆入菜,最常见的是“三鲜”。取意团团圆圆,吉祥意思的“鱼圆”形似白玉,颗颗鲜润。
**【白条鱼】**是低海拔地区常见淡水鱼,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湖及水库等水之上层 。从春至秋常喜集群于沿岸浅水区水面游动觅食,行动迅速,冬季则潜藏于深水中越冬 。又名鳘条鱼、穿条鱼、杨叶丝等,是一种小型淡水鱼,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它的体型纤细,体色银白,背部略显黑色,全身无鳞,嘴尖,眼大,鳍透明。在阳光的照射下能反射出光芒,所以也被叫做白条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