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69 要不是买了这套房,我也不知道啥叫「分宗」

Vol.69 要不是买了这套房,我也不知道啥叫「分宗」

2024/12/23
logo of podcast 满仓以后

满仓以后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文少
蔡哥
Topics
蔡哥: 我于2023年中购买了一套位于武汉的期房,本以为交通便利、配套完善,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诸多配套设施如商业体、空中连廊、地铁直达等均未实现,房价也从开盘价27000元/平米跌至15000-16000元/平米,首付几乎跌没了。这其中既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有楼盘自身问题,例如超高层、高公摊的户型设计被市场淘汰,以及楼下商业配套的取消。我们业主曾多次与开发商协商,要求退房、赔偿车位和免物业费,但开发商始终未予理会,甚至在分宗问题上态度强硬。 我个人认为,开发商在配套设施建设上的失信行为,以及分宗行为对业主权益的损害,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虽然房价涨跌有市场风险因素,但开发商的虚假宣传和不作为,加剧了业主的损失。 分宗事件中,开发商以各种理由和利益诱惑,诱导部分业主签署同意分宗的协议,严重损害了全体业主的利益。我们业主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抵抗,例如收集反对分宗的签名、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等,但开发商态度强硬,分宗事件很可能成功。 我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势不再像以前那样乐观,武汉的房价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武汉人口增长有限,工资水平不高,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都制约着房价的上涨空间。 买房的经历让我对经济形势的乐观程度下降,也让我对开发商的社会责任承担和合同的极度不对等感到担忧。 文少: 本期节目主要讨论了蔡哥购买的武汉楼盘遇到的问题,包括配套设施未实现、房价暴跌以及分宗事件。 在配套设施方面,开发商的虚假宣传导致业主遭受损失,这在近年来已成为普遍现象。买房人往往难以避免被开发商忽悠的情况,期房与现房的差异也加剧了这种风险。 业主维权的诉求主要包括退房、赔偿车位和免物业费,但开发商通常不愿意退房,业主更倾向于接受赔偿车位或免物业费。维权过程中,业主可能会面临各种压力和阻力,例如开发商的拖延、警方的介入等。 分宗事件中,开发商在未征得所有业主同意的情况下,试图将地块分割,这严重损害了业主的权益。业主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抵抗,但开发商态度强硬,分宗事件很可能成功。 通过蔡哥的经历,我们也看到了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信息不对称、合同的不平等、开发商的社会责任缺失等。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措施来保护购房者的权益。

Deep Dive

Chapters
蔡哥在2023年年中购买了一套武汉的楼盘,原本期待美好的居住环境,却遭遇了各种配套设施无法实现的问题,以及房价大幅下跌的困境。
  • 购房时间:2023年年中
  • 楼盘位置:武汉,一号线和三号线交汇处
  • 主要问题:配套设施未实现(商业、空中连廊、地铁直达小区等),房价大幅下跌

Shownotes Transcript

真投资 真感受 真分享欢迎收听第 69 期满仓以后我是温少今天我邀请来了蔡哥准备跟他聊聊他的那套房子那蔡哥跟大家打个招呼吧哈喽大家好我是蔡哥 996 工作狗努力赚钱买房买了武汉巨坑的房大家应该也能听出来我们这一期的主题是什么了

蔡哥买了一套房蔡哥的这套房从买入到现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意外我们今天就是来聊聊这里面的那些奇葩的意外蔡哥你这个楼盘具体是什么时候入手的

我是在二三年中买的也就是说这一年来你就经历了这么多离奇的事件是吧对买房之前是比较开心的可以在武汉成个家然后买了之后各种配套都实现不了还是很忧伤的叠加房价的下跌就更加有一丢丢忧伤了其实

其实这个楼盘名气是不小的哈我的朋友们包括我去交口尤其是三号线上就纵观那条线上面看房的话基本上都绕不开这个楼盘那你当初是怎么看中这个楼盘的呢这个楼盘它有很多优点第一个就是交通它在一号线和三号线的交汇处二五连还会开通 12 号线你同济协和也比较近嗯

爸妈将来养老或者啥需要看怎么病全武汉最好的医院就在家附近好第二个是商业当时开发商规划的是地铁可以直接到商业体的地下然后再直接到我们小区

那这个是很棒的这个在武汉是相当少见的一种高端的配套吧而且还会做一个空中联朗这个空中联朗可以直接到我们小区第三个就是它这个学校小区里面会有两所幼儿园附近 500 米就是小学和初中未来十年都可以很方便

就给你一顺流都解决了吗对而且这个地理位置它是在二环边上属于 2.1 环的位置咱们买房就是要买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吗位置也不是特别差所以这个优点它特别多

然后它的缺点在我看来就两个就是超高层和高供滩超高层是多高 50 多层 50 多层那相当高了我是比较受不了超高层这个事情是几梯几户呢我这一栋是 4 梯 4 户 4 梯 4 那还 OK 但是 50 层的层高还是有点难受所以有这么多配套我猜应该是都没有实现对吧目前来说学校没问题

学校没问题对但是有一点啊小区里面现在只有一个幼儿园的然后那个小学和初中没问题那没实现的呢没实现的就是这个商业

空中连廊什么地铁进小区这些都没时间是吧这个商业没了这些就全都没了因为这个商业是另外一个开发商拿的这块地最近几年不是有很多开发商自己念断了吗然后这也是其中一个他们还不是一个开发商就更有借口不搞了对还有那个小区应该有那个儿童娱乐设施这个

这个也没了吗搞了一个很垃圾的一个东西放在那里你都不敢让你的娃娃去玩还有一点我不满意的是连郎对标一气他没有玻璃如果调皮一见的小朋友走连郎腿都可以直接伸出去感觉很危险

就是 17 有但你们没有对那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其实都是因为房价暴跌你这个楼盘开盘的时候是什么价格 27 是 2400017 的话是 2700017 还贵一些对 17 因为说 21 年就是最贵的时候是吧对关键是扎心的是现在多少钱呢现在大概 15000 16000 跌到 18000 基本上首付就跌没了是吧对 是的

那现在跌到一万六了相当于你的首付也跌没了如果现在把房子卖了估计还到千银行五十万哎 节哀啊 节哀卖完了没有因为据我所知好像前段时间我有朋友才去看了的应该是没有卖完对 二期总共有六栋房子有四栋是精炼交房这四栋的房子不多了可能都是一些楼层不太好的顶天立地的可能还没卖出去嗯哼

然后有两栋是 26 年交房所以这两栋的房子应该是有蛮多没有卖的跌了这么多肯定会涉及到一些业主维权的事情你们有没有这个情况有我 23 年中买的房子嘛 2 万两买的到年底的时候大概跌到 2 万 1 然后到 24 年年头也还是在 2 万出头波动

等到 3 到 5 月份之后这个房子跌到 1700018000 了就它这个一个阶梯一个阶梯的跌下来除了楼市行情不好整体这个楼价都在下跌之外有什么它自身的原因没有我个人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个这个房子是超高层高供摊但是 23 年底武汉出现了一些第四代住宅第四代住宅就是

没有超高层他还公摊小他还给你送一个空中阳台搞个花园大露台嘛对多益这个产品可以说是被市场淘汰了第二个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我们楼下的这一块商业没了没了之后这一块商业不清楚干嘛可能改住宅也有可能做其他那没有商业那这个房价肯定会下跌嘛

说到这里艾总我有一个可能比较冒犯的问题想问一下我也是 19 年买的房子然后我也遭遇了开发商许诺的周围的配套

说的天花烂坠然后最后都没实现我就觉得好像到了 20 年 21 年 22 年甚至到了 23 年你那个时候的话像这样大量的营销的时候把配套说的天花烂坠但实际上都没有做出来的这种情况应该来讲已经比较常见而且也比较被公众所认知到但是好像你在 23 年买那个房的时候的节点里面

你也跟我一样还是上了当的这是不是意味着就是每一个买房的人好像都得上这么一当就是被开发商忽悠的不行然后到了最后又都实现不了毕竟一个人这辈子就我们这个年纪你也不可能多次买房对有这么一个坑要踩一下第一个就是你买七房

很有可能会遇到这种跟船最后没有实现这个现象那也倒是以后按照中国的这个发展形势以后房子都卖现房也不会再有年轻人遇到跟我们这样的情况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了为什么大家不愿意买现房看不上看不上因为你已经看到它是一个什么样子了然后与期房相比与销售给你

忽悠了给你幻想的你未来房子是个什么样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个对我们来不构成问题我们就是做价值投资的那不就是价格与价值吗对吧你最好能够把现有的价值都摆在我面前那才是最好的你

你跟我许诺什么未来这里的成长这里会有什么配套反而对我来说还是虚幻的大概到 5 月份左右降到 17000 18000 房价降了这么多而且可以明确的配套商业还有小区的幼儿园这些都已经没了大概到这个时候很多业主就想着找开发商聊这个事就主要是有三个诉求第一个是退房

第二个就是赔车位和免物业费第三个就是赔个车位

OK 优先级最高的诉求是退房然后是车位和物业费然后再次就是车位是吧对我想问一下因为我毕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就是如果是退房的话现行条款里面是按什么价格退买房的时候的价格吗如果退的话按 10%比如说我 200 万买了房子那我退房退 10%我可以拉到 180 万那如果能退房的话其实也是 OK 的

对 OK 的但是在实操层面上开发商肯定不会愿意退房你说 200 万的房子现在明明市场价 160 万他退给你 180 万他要能愿意才见了鬼了对能退房肯定是想退而大部分业主你赔个车位或者加赔个车位免几年物业费大家可能也能接受因为一期的业主高价买的都赔了车位然后他们是赔了车位的

就是 17 的业主在 27000 买的赔了车位因为那个时候是 21 年嘛 21 年武汉的房价没怎么跌哎这个小徐他 27000 买不动了他要降价买所以降价买的时候给那些高价买的业主赔了车位

首先是去找开发商人比较少开发商你都不理你等到后来我们就一起去了现场闹起来了开发商才开始坐下来和我们聊这个事闹起来是怎么个意思就是去售楼部喊退房就喊口号大家对喊口号退房然后也来了很多警察来了很多警察报警的是你们报还是开发商报个人觉得是都没有人报

都没有人报但是警察来了因为有望我们这个群一建立起来只要出现维权的质量就会有

就会观测这个群一旦有接龙说要去现场马车人接龙就会把你的信息分拍给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派出所的人会给你能上门的上门不能上门的可以打电话劝你不要去对所以他们就知道你们要去闹是吧因为我们在售楼部里面是 OK 了但是你上街了就属于违法了最后就是经历了多次和开发商的谈判

业主代表开发商和原来代表是开发商都是火气里就啥都不配啥都没有然后编的最后一时会议啊说你们要拿出证据来证明这个商业没了然后小区这个房价跌了有没有证据就是要你们拿出商业没有落地和房价下跌的这个因果必然联系

对所以这个是怎么样了呢所以这个事情就聊不下去了呀开发商不有一赔那边是偏向开发商的所以你们有三个诉求最后一个都没有对一个都没达到开发商连给你们免点物业费都不愿意干吗不干而且开发商说了央企的每一钱的用途都不能随便用的要省批的

而且他们谈判的时候还说过你们捞啊再捞大不了爆雷蔡哥我想和你交流一下就是说你觉得房价跌成这个样子开发商是不是有责任要给你们补偿就是你怎么看契约精神这件事情就是我个人对这个降价这个行为本身是没有意见的买卖了之后涨跌都没有意见涨了我赚钱跌了我亏钱嘛

我觉得我们做投资的好像在这个事情上还比较能领得清一点点尊重这个契约精神是吗对有一个问题因为它是七房它还没建成它是拿卖房子的钱去建这个房子那么降价就会对这个交付标准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价格高的业主是两万是买的

然后价格低的业主是一万六买的那我们房子的交付标准是两万四还是一万六的开发商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它肯定不会是两万四的标准所以我们前期高价买房的业主肯定是买了一个

减配的房子你认为减配是必然的对 OK 因为他拿地的价格就是一万五这个事情我觉得也必有必要跟听众们说一下你们这个地块拿地价就是一万五然后现在一万六卖对现在一万五一万六卖那他大概率是亏本的能够从某种层面理解为什么开发商是一步也不退让了但怎么办呢你们不是昨天还是前天才去验了房的吗对

我说外行我看不出来我的房子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其他业主也就说了他们的房子有很多问题墙有很多空谷进门的那个大理石破裂还有就是那个顶楼没有贴瓷砖那一期贴了然后二期没贴二期没贴呢顶到了业主觉得你没贴瓷砖你会不会漏水你要求是不是要把瓷砖给贴上

那关于这个事情你们也去找过开发商吗找过一是开发商就有很多问题他们能整改的就整改顶楼可以加瓷砖如果在真的业主的同意下我想反为这不本来就是你应该做的吗

除此之外你家里面的那些东西家里面的那些东西你提出问题然后他会给你处理我当时家里面收房也是这样的对有问题你就提交反正提交了修不修那就再说对修不修再说我一直觉得装修标准减配这个事情你拿到没办法对 是的

他肯定不可能搞那种很低级的那种事情他肯定是那种藏着眼着你不把这个东西都砸了你也看不出来这里有问题那里有问题对吧对但是谁又舍得把自己家砸出来而验证他有问题呢那我们聊聊分钟好吧我们来说一说本期节目的重头戏好我这是第一次听这个词从你嘴里听到的你得先给我们听友科普一下这个词到底啥意思

我要不是买了这个房子我也不知道分种这个词啊好好好你快来介绍一下每一个地块它都有一个用途有些地是用商工业用地有一些地是商业用地有一些地是居住用地制造业企业拿地就会拿工业用地

开商场就会拿商业用地建房子开发商就会拿居住用地大地块就会被规划为各个小块每一块的中地都会有它的用途就那一小块也都是中地对生活中就会出现分中和并中分中就是在不改变土地规划用途的情况下把一个地块分割为多个地块

然后这个分割就主要是为了用于抵押转线等并中就是很好理解就是把多个地块合并成一个地块其实等于说分中就是分地对吧就是分家对在我听来的话好像它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你们这么反对分中呢分中给你们造成了什么具体的危害分中本来是没有什么

但是在我们这个楼盘分中问题就很大因为我们这个楼盘它分为 B1 和 B2 地块在这个奥气如果 B1B2 地块建了一模一样的房子

那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的一些指标分钟前和分钟后没有太大区别但是我们这个分布不一样我们的 B1 地块建了六栋楼 B2 地块只建了两栋楼我看到你给我的这个图了确实到时候我们把这张图放在 Shownotes 里面大家也可以看一下确实是不平均那分钟对我们这些业主主要有哪些影响呢

在我看来主要有四点第一个就是房产证上的这个低使用权面积变小分钟前我的房产证的面积是 6 万多平分万钟之后就只有 3 万多平我的房产证就只有 B1 地块了 B2 地块就不属于我了如果将来政府需要占用我们这个小区的土地比如就公共设施丢市政道路等等

会产生的一些拆迁赔偿都属于就与我们就与我们这个二期 B1 地块没有关系了第二个就是融进率会改变我们合同商的融进率是 3.17 分钟之后它的融进率可能变到接近 5 因为 B1 地块有 6 栋楼 B2 地块只有 2 栋楼还有一个工业遗址

和一个文华公园这两个是不能拆的建楼的我们算农机率的时候是把 B1B2 地块合计起来的然后现在分钟出去之后 B1 六栋高楼那农机率肯定会大大提升的分钟之后我的 B1 地块的农机率变高了绿地率可能就变低了还有可能很多指标都不符合规范的要求

将来如果挂二手房交易的话这些可能都是一些致命的缺点第三个原规划中这个一气二气三气地下通道是连在一起的

就地下车库吗对地下车库我今天去收房那这是处于一个没有连通的一个状态如果分钟出去之后那我们就肯定不连通了我们的车位就会比较紧张因为山区它就两栋楼它地下车位提供的就比较多我们二期过你不嫌远你也可以买山区的车位停在山区步行一段距离回家也可以分钟出去之后我的车位供给就不足了

如果三期跟你们是联通的话最起码还有一个替代方案可如果要是不联通的话你们的车位就会非常紧张对然后我们的车位正常的车位会比较紧张是供不应求的第四点也是我们业主最不可接受的一点就是分钟出去之后规划不可控了开发商可能调规

他改成建第四代住宅大家都去买第四代住宅了那我们这个超高层高工摊想卖出去也很难卖了那这个影响确实大或者开发商可以直接退地不建了那这个更难受对他或者直接转移给其他开发商那其他开发商建成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很可能会影响房产价值我感觉除了你说的这个最后一点外其余的那些问题的根源都是因为这个楼盘的设计

有点奇葩了就讲道理我们一般见到的二期是二期的地块三期是三期的地块就各是各的嘛但是你们这个是一起报的然后一起报呢又因为有那么一个历史建筑啊文化公园啊就把这个容积率搞得好看了一点但实际上真就看你们二期的话你们那个二期的容积率其实也高得吓死人是的这个容积率高得特别吓人

我们当时看这个楼盘主要它是有一个商业各种规划比如说那个商场下面的地下车柜我们也能使用地铁直接通到小区空中年郎直接通到小区等等刚才我们也都聊过了但都没实现是吧对都没实现现在还要把这个土地分钟出去很难接受啊就相当于是不断的破防了你们等于是对

那他也得说清楚为什么不分钟就交不了房啊这不是很扯的一件事情吗凭什么不分钟就交不了房啊大部分业主不会这样想的

真的吗大部分业主对分钟没有这个概念他会夹杂很多文件你买房本来就要签很多文件你多签一个少签一个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分钟要走一个怎么样的流程它合法吗

分中肯定是合法的但是需要征求利益相关人的同意一般情况下比如说一个开发商然后做了一个规划包给规划局他房子还没卖他有可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资金或者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分中把规划要改但是你房子没有卖分中时这个现象还比较多利益相关人就他自己把规划通讯报规划局审批就 OK 了

但是把房子卖出去了之后就需要真的利益相关人同意就是你们这些业主吗深圳那个地方是需要所有利益相关人同意这个分中才能提醒就是所有业主如果我们这个房子是在深圳我不同意这个分中就搞不成那武汉呢武汉没有明文规定

我们是在城市留意版留言,然后规划局给我们打电话,按照业委会什么什么一般的规定,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或者又说按什么什么规定,四分之三的民法典或者啥,按四分之三的业主同意。哎,三分之二只有 67.67%,四分之三也就 75%,所以开发商就动了这个心事。

把这块地卖给我们了他就想把这块地分出去他再卖一次开发商肯定就像你刚才已经提到的用了一些不谈威逼主要是利诱是吧怎么利诱你们这些业主签这个分赃的它叫什么协议吗还是同意书同意书 OK 那个同意书就把同意两个字打上去了你都不能在上面写不同意你就只能签个名字是吧对那他是怎么忽悠的呢

刚开始口头忽悠就啥东西都没有就有部分业主不懂的可能被忽悠了就说为了更好的交房嘛然后就说未来更好的交房什么什么什么然后我们还给你送一千块钱购物卡有一些不懂的业主就签了哎反正还有一千块钱卡可以了本来买房子就有两万的策略券然后再什么签恩仇可能一千块钱抵一万块钱

你要买车威武我欠了分钟给你再减两万块钱有一些业主就真的跑去签了他们现在就不是蠢了他们是坏了因为前期大家不知道分钟现在大部分人都知道分钟这个事了也都知道它不是什么好事对他们还为了两万块钱的车威劝加上一千块钱的购物卡

再加上分钟成功了之后免一年的物业费还有这个分钟成功之后还免一年物业费不成功就不免了然后就有一些业主就签了我们是肯定是也做了很多抵抗你们怎么抵抗的规划局不是说他们要三分之二的业主同意

那我们只要搞百分之四的业主不同意他这个事是不是又搞不成的那我们只需要收集尽可能多的反对签中的东西你们也收集一个不同意书是吧对反对的东西所以就有业主自发的搞这个事在网络平台在抖音在小红书发这个分钟的东西有好多业主看到这个信息

就加入群里来签的这个反对分众的这个东西开发凹的时候开发商也在忽悠然后我们就在那个入口处也摆了一个把分众的危害写下来还有一些有趣的事就是有很多业主被开发商忽悠来签的这个分众协议他们就可以去售楼部找开发商要回来然后你去要开发商不理你

然后你到那里发脾气开放就给你了你到那里他不给你直接报警说你被忽悠了前两分钟他肯定会给你就欺软怕硬嘛但是他留了复印件没有我们不知道

如果他留了扫描件直接把这些扫描件放一起给那规划局提交材料规划局会不会给你是每一份这个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对是个很大的问号我们想把我们手上不同意的千分钟这个东西提交给规划局规划局不受理就我的理解而言可能是需要可能这个事件在他们那里都

没发生他为什么要受你反对的这个输呢你要开发商先发起这个东西发起分钟流程但是你真正发起了可能我们都不知道你这个章就该完了就是开发商前几天会谈的时候说过这个分钟我们一定会搞下去即使交房呢我们还要搞他们呢一直很坚决然后有一些业主

之前签了分钟把他邀回来了然后在我们这里签了反对分钟但是又未来 2 万块钱的车位券他又跑去开发商那里签了分钟业主的心不起人心不起这相当于是一个囚徒困境嘛因为在有一些业主的眼中你们这么多人签了反对分钟多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 2 万块钱是实打实的福利我现在每次不能少 2 万块钱吃力不讨好的事你们干是吧反正我也分一分

还有一个就是有些人的眼中他可能因为这个分钟开发商央企肯定会搞成那在他的眼中我是啥都不拿好还是拿一千块钱的购物券加两万块钱的车位券好因为相当于囚徒困境嘛所以开发商的策略就是分批示给利益你多少钱一千块钱就能买你这个票你需要两万块的车位券买你这个票

在我的视角来看如果这个小区分中搞成了这个小区是很可怕的也就是 70%的业主为了一点迎头小利签了分中协议这跟你当初想要的那个什么 200 万 300 万的门槛入住的业主的整体素质是一个非常大的证伪是吧对你周边的人要谨慎的接触

当然这里面也有很多很现实的考虑就是说每个人做出这些选择肯定也是复杂的

还一个有趣的东西就是有一位业主去开发商拿同一分钟的东西他发现那里签了他和他老婆的名字还有按了手印因为这个东西好像是他老婆去签的没有他但是这个分钟好像是需要购房合同两个人都签字按手印才做数你的意思就是说其实是开发商自己签了他的名字

怀疑怀疑 OK 明明我没签字怎么拿回来我都签过字按过手印了是吧对那这骚操作还是挺多的所以蔡哥你觉得业主们的抵抗在开发商面前会成功吗就我个人的感觉而言还有丁安琪的决心而言我觉得开发商分中这个事很有可能成功

再苦一苦百行吧我跟你分享一个我今天在微博上面看到的一个案例一个律师大 V 他帮人家打官司就专门接这种烂尾楼保交楼这些项目的他说他接了一个项目就是之前不是有那种商铺就是他会承诺反足吗然后就爆雷了爆雷了之后然后他说业主们一起打了三年的官司以后成功的

让他开业并且履行反租的责任结果他很感慨的一件事情就是到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面整个事情的感觉又变了虽然官司赢了

但是他的客户们就没有什么心气了虽然打官司这件事情让对方的商场的资本是有点害怕的但是他们可以耍赖我们开业是可以的但是租金不能按之前说的反租的协议那么来现在大环境这个样子我要是按照租金来的话我肯定不赚钱我甚至宁可烂尾算了现在不是因为搞保交楼相关那些烂尾这件事情是尽可能要避免的对吧就导致

之前还向着业主的态度上面有个 180 度的转弯业主代表的话说小业主被卖了到什么地步如果你在医院上班就找院长你在学校上班就找校长然后你不在机关单位也没关系你有亲戚在那就找你亲戚你要是连一个体制内的亲戚都没有的话你在私企你总有老板 OK 那就查你的税

他说就这样他的业主群里面 400 多人被逼着签了 300 多然后原本约定的反租是 7 个点的租金降到了 4 个点然后还不够

还要分成 13 年给什么前面三年不给钱然后后面 10 年每年给个两三个点这个样子的我看他还写了一句话我还今天把这句话抄下来了我就像个冲入敌阵的将军当我们大获全胜的时候回过头父老乡亲已经全部死光了这个仗是为谁打的呢我看这句话的时候我还蛮伤感的前面我问你那个问题的时候就是契约精神那个问题我现在真的我有点释怀了我们普通人买房好像

稍微有点不符合契约精神的事情稍微有点白纸黑字的东西没有遵守好像我们犯了天大的过错一样但是房子烂尾是吧物业稀烂房价降了什么开发商他是吧不信他就爆雷然后就是要我们可怜开发商为大局着想这种再苦一壶百姓的这种搞法真的是

所以我觉得这个分中很有可能搞成搞成了之后可能签了分中协议的这些人就和他们没关系了但是我们没有签分中协议的人按照合同或者说拿了房办了房产证可以要求开发商赔偿或者退房因为你违反了合同可以要求开发商退房但是开发商肯定会让你走流程找他打官司

打官司打一个一年两年你赢了但是开发商有钱赔给你吗因为这个开发商他说是国企央企但是他每一个项目会成立一个项目子公司也就是说我打官司的主体不是而是这个项目子公司即使打赢了我觉得这个也大概率拿不到钱

因为开发商有各种措施比如说付工证款比如说还银行贷款然后可能最后才是到你这里的钱而且这个项目本来就是亏损的你可能官司打赢了你也拿不到钱或者他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想办法把钱都转移走了对因为你打官司的主体不是这家央企嗯

我更觉得我们这些业主这种抵抗是为一些中间派做了加益为了让他们争取到更多的利益是吗我们的本心是主旨分中然后大家有一个温暖的家但是实际上有一些业主中间派然后我们充分在前收集更多的反对书

开发商那边肯定就主力大了他就拿更多的优惠出来然后才有人去开发商那边签那是不是相当于便宜了那些中间派呢这么说蔡哥我也问你一个很扎心的问题如果到后来你也肉眼可见的你们这个阵营的人越来越少了你会选择妥协去拿那一份好处吗不会永远都不会你会坚持到最后对

其实这个策略国际上也很普遍那你说到这儿我才哥我也追问你一个问题就因为我们平常也在交流你其实原本是一个看好房地产的投资者的就看好中国楼市的但是你现在没那么看好了你这个逻辑上的转变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我看过一本书《成你的房子》然后这本书上有一个

很简单的逻辑中国过去 22 年的涨幅大致是等于 GDP 的增速加 CPI 的增速加城市化率 GDP 的增速就是我们每一个家庭越来越有钱的就可能你今年赚 10 万块钱明年赚 12 11 万块钱每年多赚一点多赚一点那你就买房大家都买房这个房价就高起来了

第二个比较重要的点就是 CPICPI 就是国家印钱的速度就是整个市场上的钱更多了那物价就会上涨第三个点就是这个城市化率人们从农村走到城市从小城市走到大城市大家都想在城里安一个家那在城里买房这个城市化率不断的提高这个也会推高这个房价所以从

会比其他城市的超高层多很多我以前还觉得这是一个武汉武汉了不起的地方武汉市内有很多湖泊然后那么武汉建房子的地块就没有那么多适合进住宅的那我武汉想要发展成为超级一线城市那我得两千万人口

房子能够容纳 2000 万人居住地块这么多那我只能建往高层往地上建超高层但实际上呢现在武汉的人口不到 1400 万吧也就是说还有大量的房屋供给房子没有卖出去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需求方面需求方面武汉的工资水平

不高而且还很多公司五险一金都很难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武汉的大学生特别多就是廉价劳动力多你虽然说好听一点有两所 985 五所 211 武汉对这个人才的忠实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这些人想在武汉安居他们的工资水平能不能够覆盖他们的房贷支出

这是有需要打一个问号因为我是觉得我的房贷压力还是有一点大的你的房贷压力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能分享一下吗我大概要还几块钱的房贷供给金能够还一部分自己每个月也要还超过五千超过五千那压力已经是相当大了况且你现在还得租房在你没收房之前所以这个需求这一方面来说主要取决于武汉的工资水平

能不能覆盖房贷支出之后还有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你的工作还不是胜在工资高是胜在一个稳定对廖仁吉公稳定的现金流支撑房贷支出所以我觉得这个武汉的房价没那么看好你就单纯针对武汉的环境是吧对

我也补充一个点我以前也总是听别人说因为武汉的湖泊多然后武汉的可开发的土地每年都在变少所以房子还蛮稀缺的包括这些是你刚才说的为什么要建超高层这种模式但是我那次去了一趟光谷以后就彻底打破了我对这个事情的想法就是武汉的地再少

也还是有大量的地可以去开发的实在开发不了了还有光谷如果是因为没有地卖了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在另外一个地方去卖地的这个事情绝对不可以就是武汉可供建房的面积少了城区内的面积少了这个绝对不可以成为一个武汉楼市供需方面的一个

买房在那一瞬间还是蛮开心的哈哈哈哈

因为我之前一直是在租房租嘛嗯买房之后哎我可以有自己的房子自己装修入住之后我可以买很多实体书哦我能理解我能理解因为我以前在部队的时候住宿舍嘛然后每个人就只有一个小小抽屉然后也没有地方放书所以我也不是很敢买实体书然后买了的话你也很难对它珍惜因为那个书很重啊你不停的换宿舍你就要搬来搬去的

但是你也来过我家对吧你书柜上还是蛮多书的还有就是比较庆幸的是这一个楼盘它可以交房子它不会发展成为赖位楼底线还在有点难过的就是我之前对经济很乐观的我现在对这个经济没有那么乐观的就是因为从买房子这个事情上来看一样起

对于这个社会责任的承担没有那么多或者说他的这种承担不是自下而上的或者是一个企业文化吧他更多的只是来自于自上而下的一纸命令罢了对还有一点感触就是对于这个我们的买房子这个事情消费者他是极度不对称的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那个合同把我们约定的实施的我们不能退房但也对于开发商来说他只要能交房就 OK 了减配这些东西来说很普遍的大家习以为常的但是在其他领域内的消费者不是这个样子我买的都是现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买的东西不满意我还能退货防止这个东西

有一点很感触的是这个合同的极度不对等或者说可能合同上写的也没太大毛病但是真正落地实操的时候就像我们刚才聊退房这件事基本上不可能或者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吧希望下一次能听到你分钟失败的这个好消息希望分钟失败吧好那我们这期就到这里就到这里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