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08 大出海:中国企业未来之路

EP08 大出海:中国企业未来之路

2025/4/14
logo of podcast 纵横四海丨Ready Go

纵横四海丨Ready Go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M
Mark
从破产公司到上市企业的成功转型和多个子公司的建立
Topics
Jing Melody: 中国企业出海浪潮兴起,从早期的外贸拓展到如今的全球化布局,呈现出多种形式,例如基建企业、互联网公司、制造业企业等。出海的动机包括国际形势(如关税战)和国内市场压力(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真出海与假出海的区别在于企业是否真正扎根海外市场,具备在当地长期发展的能力。未来中国企业出海应注重获取当地资源,全球通盘考虑战略,提升企业综合能力,避免单纯的避税行为。 Mark: 中国企业出海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选择合适的市场(地理位置、文化、法律法规)、产品定位(是否墨守成规或二次创业)、进入方式(收购并购、合资、独立进入)、供应链布局(本地化或全球化)、人才培养和管理(外派员工、本地化团队)。在供应链方面,企业可以考虑携带供应链上下游整体迁移、拓宽供应链边界(从贸易商向生产商转型)、改变原有价值链位置(从代工向品牌转型)。此外,企业应充分利用外部力量(咨询公司、律所、商社等),培养适应海外工作环境的管理人才,并关注外派人员的本地生活适应。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There's a song telling me I should love

大家好 我是 Jing Melody 大家好 我是 Mark 我们又来给大家讲商业故事了 Ready Go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讲的是最近我看了一本非常非常喜欢的书叫做《大出海》写得非常好对 林雪平老师写的然后我们因为对于大出海这个话题本来我们最近也很热再加上关税然后再加上我对这个话题其实一直都很关注所以我们就决定今天给大家来梳理一遍就是目前我们中国企业的出海情况整个大出海现在已经在哪里了

以及可能未来趋势的一些展望吧就我们觉得在出海过程当中可能这些企业中国企业要注意哪些事我觉得是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对所以马尔你听到出海这两个字你的第一反应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因为我平常看新闻可能会多一些尤其是像国内这个新能源车然后我最近可能听的就这个看到的新闻或者说比较引起注意的新闻就是这个新能源车出海嘛就是当然不止新能源车本身了包括电池啊一些这个零部件制造商都跑到欧洲去了然后欧洲当时这个

一开始出口的时候是给他加了非常多高额的关税的给中国这些企业然后后来可能中国企业进去的形态也会发生变化比如说走合资公司的路线当然也有其他的一些路线把工厂迁移的路线就是使得这个关税可能会更低一些哦

我听到大出海其实就是出海我觉得它一直是一个不停冒出来的词但其实我第一反应可能还是 made in China 对吧就是出海嘛然后下一个反应就已经是跨境电商了因为我身边真的有很多很多人在这个

跨境电商因为我们 MBA 圈还是有蛮多就最近几年的一个就业趋势是以前不太有但是最近几年的这个就业趋势是我们的学员就很多都去了出海就是跨境电商公司我这个也有一个比较强的体会就是我有一个原来的同学然后后来也是去了那个 MBB 某一家金公司就不说名字了然后这个

升到差不多到经理的那个 level 了然后就跳出来跟他的这个家属就一起开始做快进店商这个事然后做提案也比较大了所以这个确实在前几年可能也是比较强的一个趋势了包括现在可能也是对因为除了我说的这些就业都还是在大公司就是大的快进店商公司但是确实我也听到很多人在说我现在自己想做快进店商以及对吧就是比如说我在亚马逊上怎么卖货呀我怎么在淘中国的供应链呀然后我不是在携谁营那一期讲了一个供应链大佬

就汪小佳他讲的这些中国供应链的这些现状我觉得就是都非常的有趣那我们就言归正传来给大家讲讲今天这个大出海的故事好呀对就是先给大家一个大前提就是有一点点这个基础的

认知吧就是 2024 年的时候中国企业出海的浪潮就已经非常非常的激进了就中国全行业对外对全球直接投资达到了 11592 亿就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一万多亿对那当然在这当中就可能这个数字本身大家可能未必有那么强的概念但是大家或多或少在平时生活当中也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那么就举一些例子比如说中国哪些品牌走向了国外

就是有一个时期是比较大家听说比较多的就是在我们 2014 年的时候国家开始搞这个一带一路的事所以那一波有非常大的一波的这种基建公司跑出海了比如像那个中铁国家电网然后包括移动联通等等的这些公司都出海了去帮助我们这些对吧亚非拉国家的兄弟们去搭建一些基础的这个设施建设

所以虽然是出去帮他们但实际上它也是一个商业行为对吧是的没错就是到了当地是进行就是等于是我们作为供应商我们提供了基建的能力然后在那里进行了一些商业活动对这个当然不能说是义务的嘛对吧那是确实因为我们本身这个制造这个行业就成本会比较低嘛有这样的一个优势存在那肯定我们的基建方面还是很有经验的对

是的那这个可能是我们大家比较听说多的这种大规模的这种出海那另外一种就是速度比较快的出海比如互联网对吧就像这个抖音这个在海外叫 TikTok 就抖音诞生其实时间还不到十年的一个时间但实际上它现在已经开始在出海了这个我相信大家都不是特别陌生对吧然后包括拼多多的那个海外版 Tamu 也出海了

所以这一些本身就是在中国他们有着比较庞大的互联网基础的这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也是加快了他们出海的这个脚步对 这个其实蛮新的因为以前公司就是你无论出不出海都是一个公司包括外资进来其实你无论是不是进来它都是一个外资公司肯德基麦当劳它也在美国在中国都叫肯德基麦当劳但是确实中国的公司出海已经出现了新的形式比如说 Tamu 跟 TikTok

它就是对吧就是跟国内的版本就完全区分开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然后除此之外还有些我们比较熟知的有些新力量当然有些老品牌新力量比如说我们刚刚提到的这个新能源车对吧因为在这一阶段其实中国的这个新能源车的这个发展还是比较迅速的所以像刚刚讲到了他们也是集体的这个跑出海对吧尤其是一些欧洲国家为主然后是会在那边投资建厂的可能不仅仅只是这个把

这个成品车出口到对方国家而已那另外我们讲的这个老品牌大家听过名字但没想到的比如说像这个美迪海尔这样的这种国民老品牌的这个公司也在大规模的出海比如说像美迪的收入它的海外收入已经占它全部收入的 40%了

海尔只达到 50%就很夸张的一个数字这个其实大家可能想不到吧对吧就是美的和海尔这两家老牌子这就是中国企业之光已经在海外的收入占比已经很高了这些其实都是我们听过的一些牌子嘛但是也有一些我们可能大家并不熟知的牌子比如说我自己有个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手机这个品牌叫传音手机没听过对

然后传音手机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一家手机公司他们只聚焦在非洲市场但当然现在可能扩充到了非洲旁边的一些国家所以我们没听说过对 所以我们没有听说过但他们说这个手机你要说它有多高的质量不是的人家并不是走一个高端路线因为毕竟去到的可能是亚非大的一些国家所以他们可能主要强调的手机功能是续航能力非常强对 因为在当地可能基建会比较落后一些些然后电力可能也没有那么充沛也不够稳定

所以他们可能手机功能更强调的就是在搞这个续航能力对吧曾经的诺基没错没错没错对所以像这种品牌就甚至是我们没有听说过的的

那这一些其实也在出海那当然像刚刚 Melody 讲的这种 made in China 对吧我们原有固有的概念实际上是 made in China 但是最近就是这个在美国也好欧洲也好越来越多的这个产品标签实际上都是比如说 made in Thailandmade in Vietnam 对吧就是在泰国制造的或者说越南制造的但是大家以为好像说这个难道是越南生产的然后这个叫做这个叫什么啊

太过生产的嘛是愿能生产但背后实际上是中国的公司在那建厂了然后生产套个壳的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一个马甲或者说白手套对吧但 anyways 这些实际上其实背后都是中国的这些工厂在

那个越南或者说这个东南亚这些地方去制造的最后贴了这么一个标签对所以就是大家可以听出来其实大出海它为什么有意思呢就是因为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出海形式就是我们我最熟悉的很早很早的还是 Made in China 但这个是产品出海但是

我们在这想要跟大家讲的今天其实不是产品出海而是企业出海是的中国企业已经走出国门了而走出国门呢我们对于一个企业走出国门进入新的市场更熟悉的其实是反过来就是外资公司是怎么进入中国的对吧所以我的熟悉的还是就像刚才说的人家在国外是什么品牌在中国也是什么品牌在国外卖什么货在中国可能

还是卖什么产品那个是我们比较熟悉当然也有一些本土但是你看麦当劳它其实还是挺全球统一的可能就非常的本土化但我们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在战略选择上面可能会不太一样对但不管它有没有进行产品的本土化但这个公司的整个品牌管理所有的东西它总体来说还是全球统一的这个叫做跨国

是的没错但是呢你看中国企业出海它就已经出现了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这个表现你看有只做海外市场根本连中国市场都没有不是说我本土做好了我走出去然后当然也有美丁跟海尔这样就是本土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是这几年反而在本土的生涯

可能他们的聚焦已经在就是增长点已经完全早就移到海外市场去了也有这种传音这种传音是刚才说的对吧就是我们在国内是没有市场对所以就是它的形式表现我觉得就是非常非常有意思了没错所以这个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就是说我们可能中国的这个制造行业的一个变迁那当然可能过去好多好多好多年其实我们一直都是世界的这个工厂

我们包括到 2023 年我们制造业的增加值增加值就是对比去年的增加值的量然后占全球增加值的 30%所以我们依旧还是世界工厂但是也越来越多的趋势从原来的我们只是产品的这种出口慢慢的变相像这种企业的一个像海外进军的这么一个大趋势出现了所以今天我们还是会聚焦在讲讲这一部分的一些

相关的企业出海的各种形式给大家听听包括刚才那个套壳的对吧跟我们所熟知的各种是不一样的对因为这个经过这么久这么多年的这个变迁吧就是其实实话实说吧就是中国公司走出去不完全是一个新话题就比如像 Melody 刚刚提到就 Made in China 这种标签对吧这本来就代表着我们一种生产制造的能力的出海或者说这个产品本身的一个这个出海但其实还没有上升到企业层面的一个出海对吧

那么早在 2000 年的时候 2000 年之前吧我们就已经开始有这么多的这个 made in china 标签存在了对 2000 年之前肯定已经是 made in china 的了是的没错就是 made in china 这个这个词它已经 2000 年前后吧我的记忆中是对吧前后那个时候它已经在造势了就是慢慢已经起来了

当梅林云川俩想撤全球的时候其实就是你往前追根溯源其实可能前面一二十年早就已经铺垫了对因为我们自己看到其实爆发期嘛更多对但是就是它其实肯定是经过一个比较长时间的铺垫才能够到这样的一个情况的对那么到了 2006

2001 年的时候因为 2001 年的时候刚好我们就加入了 WTO 所以中国政府就进一步去放宽了我们中国的这些企业对外投资的这么一个限制就是说中国的资本可以外流到全球去了因为原来可能在之前的一个阶段里面我们自己国家还没有完完全全走上对外投资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钱我们肯定是要在中国去投嘛

对吧但加入 WTO 之后这一部分的这个策略就慢慢的放宽了所以 2000 年是个里程碑对那到了 2008 年的时候就开始出具一些规模了因为那个时候时间点什么刚好是全球的一个经济危机的一个这个出现嘛对吧那当然中国也受了影响只不过这个影响相对来说较于其他全球这些发达国家更小一些些那在这个时候其实一个非常好的一个机会叫做这个抄底这些资产吧

因为全球的资产开始缩水了对因为 08 年危机可能有些人不太熟悉了 08 年危机它是虽然是从美国开始的但是因为它所有的这些就是 08 年的时候全球化已经满巨规模的了然后尤其是全球的金融系统美元挂钩系统所有的东西都连的比较紧所以其实金融危机从美国开始蔓延其实对欧洲的打击非常大是的然后它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其实 08 年那场危机全球还是挺那个的

然后我看有一些我最近在看一些书就是当年其实并没有这种说法但是你看现在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你看现在的最近几年出版的书已经把 08 年叫做经济大衰退的开始当年是没有这么讲当年以为就是另外一次经济危机发生了然后呢虽然其实它

恢复的还挺快的 09 年触底然后其实从 09 年底就开始有点恢复的意思了但是你十几年之后你回过头再看你会发现它那个恢复远远不到 08 年之前的盛况所以它其实是一场经济大衰退的开始是一个非常长远的一个影响很长远的影响对

对所以 08 年之后那个全世界的资产可能很少再回到之前那么贵了吧就是还是有一大批的尤其是 08 09 年现金为王谁手上有钱对吧谁能买资产那一大批的非常好的资产我再稍微说一下就是为什么它是优质资产呢因为 08 年的危机它所涉及到的还是房地产和金融业它其实在就是

它不是因为实业出了问题也不是因为经济别的东西出了问题它是因为整个结构出了问题导致房地产和金融的泡沫蔓延到了所有的其他的行业都对吧当然你说也有些垃圾资产嘛比如我们之前讲安然对吧那个其实是垃圾资产那就永远都有对但就是说 08 年其实在实业上并不是因为实业的产业结构出了问题或者是产能出了问题或者是企业家们出了问题而是金融机构整个结构影响

所以其实那些资产本身蛮优秀的只不过是因为一下子现金流周转不过来了没错必须要卖出去所以当时其实还蛮多中国企业就是这个也不想讲抄底吧就是以更低的一个价格买到更好的对更好的一个资产比如说当时那个吉利买了沃尔沃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这么一个例子然后包括像那个中海油当时收购了加拿大的一个这个公司叫 Nexon 然后因为他在加拿大那边是有很

丰富的游戏田的我自己是因为自己做过那个项目当时我们是一个乙方公司然后帮中华游他们去做整个的资产评估所以也有幸参与到那个项目当中不过这个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当时其实买了非常多的资产这个行业就是非常多元包括你说像游戏资产对吧中公司也能去加大收购

对其实在之前放在之前你很难想象因为你能买像沃尔沃这样大的公司就是以中国公司为对吧全球售购这还是挺厉害的但至少在这个阶段我觉得我们都还是以更多是一种资金出海的这种感觉对吧就是我花钱然后去买

人家或投人家对其实因为 08 大概 0910 年我想想啊 08 危机过后的几年之后我不是在香港做投行吗然后那个我那段时间其实接触到的就是国内的大企业手上有非常多的钱可是他们真的是对并购一无所知因为我是那个 M&A banker 嘛我是做并购的所以我经常去呃

国内的大客户那去给他们讲并购是怎么回事我还记得那个时候领导们都有一种普遍的认知我说的就是央企国企因为他们很有钱大家都在开始往海外布局资产了那个时候是并购的一个挺好的机会但是呢很多大的企业仍然停留在说我要控股 49%当时我就非常的

惊讶我想说为什么要控股 49%因为就并购来说控股 49%是非常不划算的对吧你至少你一定要把决定权放在自己手上你要去买海外的优质资产要不然呢你就直接买资产

你不要买别人的公司这个是非常划算的把资产并管如果你觉得海外的资产你没有办法管那你要买公司那其实完全可以通过签订并购协议和条款的方式把管理层留下来五年十年帮你去然后直到你的人学会为止

但是呢这些所有的老总们都有一种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认知觉得如果我一旦有了控股权买到 51%对方全撤了我怎么办我管不了国外的资产所以可见就是在那个时候仅仅在十几年前其实大家对于海外投资这件事情还非常非常的陌生是的但当然这个期间我们讲还是说这个资金的一个爆发式的涌向这个国际但另外一个关键时间点实际上来到 2014 年因为这个时候国家开始在推行一带一路这个计划了

这个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强的一种实业类型的公司尤其是基建类型的公司我们刚才也提到了嘛跑到亚发达国家去包括像这个移动啊联通啊然后包括这个中铁啊等等的去帮助这些国家的一些基建这个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强的一个实体产业的这么一个迁移或者说出海吧因为我不可能说我所有的东西都在中国生产对吧

我一定是在某一些国家是要建一些厂去生产一些零部件的然后同时这个组装肯定也有很多的这个这个产品会要在当地去组装不可能是在中国组装完之后那么重那么大型的东西然后直接拉到这个一带一路国家这也不太现实

是的所以其实一带一路虽然听起来是一个政策但实际上它就是在商业上是推动出海的一个非常有利的这个政策然后你虽然是我们是跟就是有一部分是去帮助这些兄弟国家但实际上你必须要在商业上提出很高的挑战跟要求因为我现在要在海外去组织这样一个团队在海外要去管理海外的这么庞大的因为基建都是一个 mega project

都是这种剧情项目那我怎么在海外去管理这个剧情项目然后从文化到水土不服到所有的东西以及到就是一个基建项目要涉及到多少供应商整个链条在海外要怎么布局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庞大的锻炼中国企业在就是跨国的能力了是的

然后这个事情就是慢慢这个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出海嘛但是呢这个出海这个事是只跟中国相关吗肯定也不是嘛跟全球都相关那全球里面另外一个霸主呢当然就是美国了嘛所以随着这个时间线慢慢发展到了这个 2016 年啊这个我们知道川普先生上台了对然后到了 2018 年底呢就开始有放出一些消息要给中国去加关税了然后到了 2019 年是真实的加了比较高昂的一个关税那这件事情其实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说在中国生产

的这些产品如果我最后要卖到美国去都要承担高昂的这个关税成本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大的趋势下面对吧那可能更加加快了中国的这些企业想要去出海的这么一个决心吧或者说一个推动力对所以我觉得就是这事就很有意思你看我们刚刚我们给大家小小的总结一下就是这个出海其实是一波一波已经进行了好几波浪潮了

咱们就说先从外资打开就是对外投资开始铺垫了那么多年以及中国制造这个能力溢出已经这么多年然后有一个关键节点是 08 年我们已经趁着这个资产前沿我们其实已经开始布局全国了全世界了对吧然后我们从一带一路开始又锻炼了非常多的跨国的能力再加上就是一到川普的这个关税开始虽然他是一个比较怎么说呢

大家都预料不到的一个新的格局变化吧但实际上在此之前就是在出海的能力上我觉得中国企业其实已经历经锻炼做出了非常多的前提准备了但当然这些东西我觉得可能是一些大型企业可能已经经过漫长的一些锻炼但未来我觉得肯定不只是大型企业出海就这一波吧对我觉得这一波就是你看我们之前就是 08 年是非常有钱的企业能够去全国布局尤其其实包括

全球布局包括很多央企国企我们是有很多全球布局的战略考虑的然后到了 2014 年也是大的基建公司其实之前对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国密密麻麻的制造业来说都是产品出海但是关税已经终于出动了就是要逼得大家不得不考虑企业出海这件事了所以就是有一句话是

不出海就出局对不出海就出局是的但为什么不出海就出局呢就我们还是要看看大家为什么要出海嘛对吧其实我们是有双重压力的第一个在我看起来是外部的国际的压力另外一个其实是这个内部的本土中国市场这个压力那么外部国际压力这一块的话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关税的这么一个问题刚刚其实没跟大家讲这个详细的数字哈

实际上是在这个 2018 年之前我们其实美国给到我们的这个进口关税的这个比例是 3%到了 2019 年的时候就达到了 20%然后这个税率一直持续到 2024 年啊然后在大书海这本书里面这个林雪平老师啊他说他预计可能到 2025 年就会增加到 40%哎

我不知道大家这几天有没有关注新人文我不其然川普最近发疯大引号的发疯哈就是开始给全球各地的国家都增加进口关税然后给到中国的是 34%就比较接近林雪平老师说 40%的数字林雪平老师真的是神预测预测的非常准确没错当然在这我们可能具体不讨论太多关于关税的贸易战背后的原因等等我们更多还是以出海为导向的去讲我们今天这个故事但大家听到这儿

明白了对吧就是如果这个关税大战不断的往下去走的话很可能演变成的结局就是说我出口从中国出口的这些产品就会卖不出去了因为实在是太贵太贵了这关税成本对就是那个可能大家有些不熟悉关税这个概念的朋友其实关税就是很简单就是如果我家

咱们非常简单的粗暴的说如果我加 100%的关税那么我的价格在海外就会翻一倍但是具体肯定是有咋去咋办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因素但咱可以简单粗暴的理解你加多少关税我在外面我在海外卖的钱就要加多少倍对吧然后要不然就是要侵蚀我们这边的利润所以没有办法就是当你的价格上升的时候那么海外的这个购买肯定是要下肯定是会有影响销量肯定是会有影响的

所以这个就是逼的中国企业出海的新一波的浪潮出现了为什么说逼呢因为你要是移到比如说我们去越南那你在越南的生产的产品将打上 made in 越南的标签这个时候不再是 made in China 了关税州呃

收不到我们身上了但我觉得这个也无所谓嘛就是如果标签真的是能够从 made in China 变到 made in 越南对吧但是我这个没关税我当然愿意啊我管他对外标签是什么但是这个近期的这个这个川总的这一系列操作是不是只给中国家他给所有的国家都加

就说你现在就算是在越南建厂就算是在柬埔寨建厂可能都面临着高昂的这个关税但这个我们今天先不讨论但这个就是不是我们对吧但是之前我就说其实之前它是针对挺针对中国的咱这新一波将来会怎么演变我们还拭目以待吧因为川总到底能不能给所有国家真的加关税这还是一个 question mark 还是一个问题

但是说之前其实它挺针对中国的就是给中国的产品增加了非常多的关税因为中国确实你看贸易逆差那绝对是中国跟中美之间肯定是最大的对没错但如果我们回到这个关税这个话题就是关税作为一种工具来讲它其实还是具备一定的这个正向积极作用的比如说如果我有这个这个对于海外进口产品有关税的话它可能会保护本

就是说如果比如像中国的这个物美价廉对吧进到美国去了如果我不再给个关税那就没人买美国的产品那我 local 这些企业都要倒闭了所以这个其实是有一些正向的作用的那当然它第二个也会增加这个政府的财政收入没什么好说的那第三个其实它也会保护货币的稳定因为如果我进口的产品越少等于我不需要以那个国家的货币作为交易就是我可能以本国的货币这个在我国家的这个在我本国的这些企业里面进行购买那当然会保持货币的这个稳定性就不强依赖于其他国家的

这个货币那当然他也会这个保护就业嘛是啊一旦厂倒了那就这些呃工人们都没有工作了那当然有社会就没有那么的安定啊所以其实呃本身关税这个事情还是有一些积极正向作用的那我就是持完全反对的意见的了嗯作为一个学经济的人啊是吧嗯自由市场的拥吞对不对嗯就是我我觉得就是嗯虽然他

这些都是短期之内的效果我觉得长期来说就是把那个因为关税是一个零和竞争然后甚至是损害所有人的利益的我反正我我仍然还是一个非常忠诚的自由市场的用途就是你关如果我们没有关税所有全球的商品能流通的时候那么美国的消费者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更便宜的更低廉就是

更高质量但是价格更低的产品那你就能释放出美国民众的购买力那他们即将去购买其他的产品你其实循环起来之后对整个美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双边的经济都有一个促进的作用它是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了但是如果你是把关税放进来呢其实是同时损害了双边的利益因为中国的这边我们的成本更增加了也对吧就是没有赚到那么多的钱就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生产这些东西

到美国消费者来说它也轻视了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是

是的对然后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如果你一旦侵蚀了这个购买力它其实后面有非常非常多的涟漪效应如果我的购买力下降那我是不是比如说我要为了生活我孩子的教育基金就没有那么多了那越来越多的小孩上不起更好的学校付不起更多的学费以及就是整个美国国家如果居民购买力下降的话整个国民就没有那么大的财富拿来投资教育对吧投资长期的这些对就是国民福利吧

所以其实总体来说都是有负面影响的再加上如果你的居民购买力下降那么企业为了留住优质的员工他必须要提高他的工资对吧不然的话那企业的成本就会上升企业的工资

工资成本一旦上升他投在研发上的投在其他的产品上的东西就会下降他常见来说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事情关税唯一的好处是其实他不是不能叫好处而是说他是一种用来阻挡你追赶上我的

我觉得其实我在那个大出海那本书里面林雪平老师也说到这个观点我觉得特别的有共鸣就它是一种我拿出来阻挡你追赶上我的手段它其实并不是一个双赢的手段我也不赢你也不赢但起码我可以阻住你追赶我的脚步让你追上我没有那么容易所以我们就是要看说

其实对于个人来说对于国家来说都一样对于个人来说你到底是想要自己有绝对的利益呢还是想要跟别人相比的相对利益呢 Melody 就是比较这个理想主义者嘛对吧就我觉得我更现实层面一点点我觉得就是国家之间博弈会出现的这么一个工具

对但我不觉得我这个是理想主义我觉得这个就是说你把道理说清楚确实是双输的只不过是说在双输的局面下你的目标不是双赢我觉得就是美国的目标至少就是川普不知道怎么川总怎么想我们不知道川总是个疯子但是理性的去分析他美国并没有赢就他没有给美国自己创造他想要的东西比如说增加美国的就业我不觉得制造业会回流到美国

我也持反对意见他想要实现的所谓的 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 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他可以实现他没有说出口的一个目标也就是说他说出来的这个东西我并不觉得是他的真实的目标他没有说出口的目标就是我不想让你这么快的赶上我

假设如果说我在全球化的这个浪潮中公平贸易自由贸易对吧我可以达到 120 的福利现在我宁可自损 800 你知道吗就是我只要 80 但是我可以把你拦在外面没关系啊你只要不当第一就好了呀

对只要不当第一就好了呀对就是比如说如果我美国不愿意当第一就是美国愿意让中国赶上大家都好好的做生意中国可能已经到 140 了你想美国 120 是这样是这样子的大家就是其实两国人民都会受对我的意思是说你想太多了就他不可能会让中国赶上第一对但是但是美国宁可就是我不要这个 120 我宁可我自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我到 80 我要损害我自己

我也必须要把中国拦在其实的水平这个就是我觉得他是没有说出口的目的对但反正我们这个有点这个偏了哈但我们就拉回来对吧就是只有我们可能还是更多关注这个出海机会这件事情或出来挑战这件事情吧那其实上一段总结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说说这个关税作为一种这种工具也好或者说作为一种不管是有益还是有害的这么一种工具也好实实在在的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就是在这个

鞭策打给银行或者说逼着我们中国的一些企业出海所以这个其实在我看来是一个外部的国际压力导致的对 其实我觉得也不算是完全话外的题外的话因为其实就是美国到底想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它其实对于未来的格局是有很大的影响的

如果说他想要实现的是制造业的工作回流就业生长这个我们都否定了蓝领贵族重新起来但是就是有些人可能还在说那如果一旦你看到这个目的没法实现你会不会又回到全球化的路上呢我觉得大家就不要想了因为这不是他真正的目的

很多人现在仍然在批判说那是因为就是你想要的东西你实现不了咱还是全球化吧全球化了以后大家都过得好是吧我觉得这个已经不再是对美国真正想要的是你别赶上我是的没错从这个角度来说关税就是很有可能未来长期就是一个常态了不管是不是川总上台

对那呃这个就是我们刚刚讲的这些外部的压力嘛对吧就是这个最直观的其实就是这一种就关税的这个工具那当然就是如果我们看中国本土的话其实也还是有这个本土内部的压力的就第一方面其实在我们看起来其实在中国的一个产能啊真的是已经供大于求了我记得我们刚刚讲了嘛就是这个呃这个制造业的这个增加值啊

这个中国占到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 30%了就产能一定是过剩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举一个比较大家切身可感受的例子就拿智能手机这个事来说好了智能手机在中国来看的话这个渗透率已经非常非常高高的离谱了真正没有智能手机的可能比如说七八十岁这个老年人但这里面可能也有部分人已经有智能手机了但剩下那一批可能就是他也不太会买智能手机了然后另外一拨人可能是小孩那比如说六七岁呢我当然也

不需要智能手机但是我们看常规使用手机的这个年这个人群来讲的话这个渗透率我觉得是接近百分百吧我们可以这么说对吧那么再之后如果我在中国继续卖手机的时候卖的其实就不是一个新的这个增量了而是存量的替换就今年有百台手机可能明年要淘汰 50 部了那我就再买 50 部所以这个需求慢慢量也会减少的但同时这个中国的产能其实是在慢慢的增加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一个供大于求嘛对吧

我一出的产能怎么办呢那还是得要出去啊然后另外一方面来讲的话我们其实之前讨论过就是国内的这个尤其是中国的这些品牌或者企业吧就是内卷的太厉害了包括我们之前在讲瑞幸那一期的时候讲到这个库迪金融队的时候搞这种 9 块 9 的咖啡一直在猛打价格战就不良的一种这个竞争形式当然这种东西在这个消费品里面会出现包括新能源车也开始在慢慢的卷价格这个事了

那在这种情况下这种竞争不是一个长久有利于行业发展的一件事情你这个价格越低那你收到钱越少收到钱越少你就反向没有办法投入那么多钱在研发上面如果你没有办法研发的话就没有办法更好的这个迭代这个高级的产品出来所以我觉得这个其实也是我们要尽量去规避这件事情那么有这样子的一个外部压力包括内部的这种压力那可能确实出海是一个大势所趋嗯

但我觉得这就很有意思因为就是虽然美国是想要把我们卡在追不上的这个地方但是由于他们采取了这一系列猛烈的举动反而给中国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机遇因为逼迫这些中国企业不得不考虑到你要出去了嗯我觉得这其实算是一个机会嗯

挑战的机会都在是一个机会因为你想就是中国本来这些企业其实是完全有实力的无论是从制造从供应链从各种东西上来说都是非常有实力的但是呢他们一开始的时候有可能并没有想要出海因为我可以直接把产品出去对吧我企业为什么要出去呢是的我直接通过贸易把产品往全球撒就行了没错但是现在你要是不

就是贸易这条路已经就是什么呢纯贸易这条路阻碍重重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不得不考虑企业出海对于就是学商的我们来说其实我是很乐见这种就是局势的就是逼迫大家不得不开始中国企业真正成为跨国企业没错这是一件喜欢乐见的事情对对

就是我们讲的嘛就是按照现在这样一个趋势出海肯定是一个大势所趋只是呢可能确实在前一阵子或者说上一个阶段出海的一些企业吧就在我们看起来可能有所谓的这个假出海跟真出海假出海是什么意思可能像麦里刚刚讲的如果我只是纯做嘛但这个定义我觉得可能每个人定义都不太一样哈但是我在这样的一个阶段这么这个国际局势以及国内情况紧张的情况下对吧那其实你所谓的假出海可能就真的是那种我

纯粹靠走贸易这条路来出海的产品出海对我们双引号假出海因为它这个出海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出海只是我通过贸易把我的产品卖到了不同的市场而已对就我们讲假出海可能在我们看起来几种企业都是假出海第一个就是你还是中国的企业去投钱就是直接收购或者说投资外国的企业这其实也是假出海这只是资金的出海并不是能力或者说产能的一个出海尤其是以前剩下 49%的

没错你想想当年把外籍引进中国的时候搞合资公司的时候政府的要求比如像汽车那些合资公司中资必须持股 51%怎么到了放开了之后我还是要 49%我不要 51%这个其实就我们认为不算是一个在这种情况下的一个珍珠海

对吧那第二个其实是我们讲的就只是产品出海做贸易这件事情然后甚至是可能就是说这个所谓的产品都不是我们自己的产品如果我们自己的产品直接卖出去算半这个珍珠海吧对吧但是有一些甚至是代工厂就是我们帮是其他国家或者说其他这个海外品牌去做代工的这种然后卖回去对虽然是卖回去但其实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珍珠海对我们只是这个工厂加工了一下而已因为真正的这个就是知识产权和这些产品的东西它

都不在我们手里最有价值的东西不在我们手里说白了说难听点我们就是个廉价劳动力成本低这个就不是真出海但这些年就是这个已经过去一二十年的 shift 我觉得可能在之前那个阶段我们可以把它认为是出海但到了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并不认为它是个真出海了

那这个珍珠海到底是个啥意思呢就是在大珠海这本书里面林学平老师其实讲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一个词叫做是中国企业最终具备能够在海外扎根的能力的这种形式才叫做一个珍珠海那当然可能我们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这个扎根能力到底是什么不过我们接下来可能会去讲一讲说在这个珍珠海的过程当中企业面临的一些挑战可能我们可以从这个事情反推我们需要具备哪一些的这个能力

对对我来说就是珍珠海就是你要真正成为跨国公司就是跨国公司这个词在我这的定义其实就是珍珠海就是你必须要变成一个有中国总部但实际上你的的确确在不同的海外市场有自己的分公司能扎根那个海外市场的那种才叫跨国公司是的就我之前看了这个

BCG 就是我前司的一篇出海的文章它里面有几个总结我自己个人还是蛮喜欢的他认为说接下来一个阶段中国企业的出海第一个就不应该是单纯躲避关税到处跑而是抵近源头高效获取当地市场资源

因为像刚刚讲的如果你是为了躲避关税到处跑现在这个船总一上来全球都加关税你跑到哪都是要加关税的这没有一个头那第二个他提到说我们不应该是拿一个市场算一个而是应该是要在全球通盘的角度去考虑当然我觉得这个也要分码如果是大型的企业那我觉得你需要去全球通盘考虑但对一些中小型企业可能先关注好这个选择哪一个国家先这个在一个国家之下再慢慢延伸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全球通盘考虑是指的是

就是我在布局的时候不要尤其像大型企业不应该说好我先进越南这个做了三四年之后好我现在进这个就是他一次性要布局说我在欧洲的策略是什么我在东南亚的策略是什么我在北美区的策略是什么整个所有全球的布局是一起来考虑的当然这是一个非常难的事嘛但是我非常赞成我就觉得就是中国企业就应该有这样的魄力和这样的眼光战略眼光又是 49 跟 51 的事儿

已经 PTSD 了对吧因为我我们作为学商的人那当然是希望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做出走出国门对吧做成全球最好的企业了所以其实你要做跨国企业你的这个战略确实就是要这样确实不是说我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它确实就是要通盘考虑没错然后第三个那个 BCC 文章里面提到说我们的出海不应该仅仅只是出海赚钱当然我觉得这个重要的但更重要的他认为说是借机借这个这个

这个机会能够夯实自己的这个企业的各项能力达成一个升维然后这是个啥意思呢虽然有点这个范哈但我个人的感觉就是说这个中国企业在出海的时候尤其是成为这个全球跨国企业的时候不是说好的今天比如说我制造芯片的我就应该出海去做芯片对吧那我是不是可以在芯片的这个上下游做些延伸能够让在借着这个机会让我的整个产业的布局会更大更多元

对而且我觉得就是说其实这个能力是多元的它可能是有一些软能力它不一定是一些看得见的东西比如说你在不同的市场你可以感受到全球不同市场的脉搏那有一段时间就是中国的增长肯定是最迅猛的对吧你看外资公司公共

就是中国企业未来就是你说的就是它

不光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在中国市场赚钱而是为了说中国市场的这些创新中国市场的这些就是比如说芯片生产能力或者是其他的生产能力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的这个一些这个技术上和管理上的借鉴中国供应链这么强劲的东西它可以反过来反使用到它其他国家的那些管理上对吧

这些就是我觉得就是全面实力的提升对咱们可以反过来反过来想那如果有些国家比如说欧洲国家他在环保上做得非常好没错非常好我觉得也是其实出海是个机会我们可以去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优秀经验然后从而完成我们自己企业的一个提升对你看人家环保做得好我们总有一天是要

要到那个一定是要的对所以我们不如就趁出海的机会在欧洲的那些分公司里去学习一下人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重新搬回中国来对吧这个就是全球我们实力全球实力即将提升对的这个是很让人憧憬的一幕我们都比较嗨还聊嗨了对对对很想见到这一幕是的

那最后就是 BCG 还有一句话是说我们去出海的时候不要只做个跟随者我们是要到海外跟这个领军企业去并肩的这个我觉得是非常赞同一件事情我们别等到说好的我看这个产业链上下流 70%的企业都出海了我就改那个人家已经在那基建什么乱七八糟都搭好了那我再出海对吧那这个时候我觉得说还有你什么事呢

对吗对我们就要敢于做领头羊是的就是不能像以前那样总觉得别人做的好然后别人先把这个市场给我们摸清楚了我们出去赚钱不我们现在要做领头羊我们要去开拓新的市场是的那当然这个事说起来好像很容易嘛但如果你是个中小型企业你怎么办呢对吗这个当然都会有相应的风险但有的时候有可能并不是一定需要孤军奋战的是

产业上下游一起出海也不是一个特别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不过这个我们可以放到之后再讲后面我们再详细讲但这个其实在我们看起来我觉得 BCG 里面几个这个文章里面提点几句话我们还是比较喜欢的就是什么才是一个企业现在真出海需要去注意的事情对而且就是我们现在就是关税是一个契机其实我们就是

正好趁这个契机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可以开始开展但是如果没有这个契机这本来也应该是我们国力越来越强然后经济越来越好我们企业即将未来要做的事情只不过因为发生了这个关税的事情把它这个东西提前了吧没错但刚刚我跟 Melody 讲的非常嗨对未来有无限的一个畅想

但这个时候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拉回现实嘛就是这个事肯定不是一个就一蹴就会说非常容易的事情那不然的话对吧这个谁都能做了那就不叫是一个真出海了所以接下去我们可能还是更多从现实的层面去给大家讲讲这个真出海的一些挑战吧那么企业在真出海面临的挑战啊最大最后说最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去哪里

那去哪里的话呢其实我们也可以放好几层去讨论但第一层我觉得最浅显的一层其实我们说的去哪里可能更多大家认知就是地理位置去哪里对那么按照现在地理位置去进行划分的话就目前来看中国出海的这些企业可能有几个不同的聚落第一个聚落其实是北美系的这个聚落那北美系这边就是美国墨西哥跟加拿大因为他们有一个就是美加墨的一个协定你看第一个已经去了北美了我第一个还想着越南对

因为这个是我想放最后去讲的我想放最后去讲的因为有一些小问题我们先看北美先看北美对所以就是因为他们有美墨加的协定所以其实当然他们很多的一些是美墨加的结局就是他们三个国家去签订了在关税上面有一些结面的甚至有一些产品是零关税的这么一个贸易的一个协定

所以这部分其实对中国企业来讲会是一个机会但当然你去到加拿大也好或去到这个叫做美国也好当地的这个成本这个制造业成本一定是非常高的嘛对所以美墨加数是相当于是一个自由贸易区对吧可以这么理解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这三个地方

但最近的这个川普发疯这个事也不讲发疯反正就是加关税这个事咱先不说先不说川总最近一波发疯我们就这些之后的讨论都先不提最近的这个趋势因为最近确实不知道他的这个结局到底最后在哪里执行的力度有多少是的

那么当然刚刚讲的就是你加拿大和美国当地的成本已经是高攀的不是高攀本身就非常高的所以你能去的地方那就是墨西哥了那么当然去墨西哥来讲的话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这个是其实中国企业是需要去注意的就比如说我当时看了德勤的一个报告他去采访了现在在墨西哥的一些中国的这些企业

谈到说在墨西哥这个制造业或者说这个投资建厂然后这个做生产制造这些方面的一个挑战是什么东西其实有两个挑战了第一个挑战是供应链不足什么叫供应链不足就是说这个在墨西哥它不像在中国嘛就是整个产业链可能上下游一些零部件等等的环节可能都会在中国进行生产那在墨西哥来讲你的上下游不代表所有的比如说你上游的一些零部件它也在墨西哥不是这个样子

所以当地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我突然想起那个有一个前几个月吧有一个视频很火不知道你们看过那个说我花了什么八百块钱赚了一百三十万那个我们一看还是说那个小哥他讲的是他开一辆新能源车这辆新能源车里边放饮料的那个东西他觉得非常的不好用因为饮料怪会在里面滚来滚去然后他就想说那

这个抽屉它叫小冰箱啊那肯定是要有一个固定的东西吧然后他就去看他说原厂的原装的就是这个车的牌子的那个出了一个固定的东西它第一贵第二它不好用第三呢它还没有出就是你要等几个月它才能够出然后他就想说这个东西很简单的呀那不然的话我自己做吧这张机来了是吧然后呢他就做了一个这个模具好这些都不重要关键就是说

他去做这个模具的时候呢他是先上了咸鱼应该是然后呢找了一个产品设计师因为你要你做这个东西你得给我画那个工业图啊我以为他直接就去 1688 找工厂你先要画一张工业图所以他呢你看第一时间是先上咸鱼然后花 100 块钱人家画了设计图他就问这个设计师说花多少钱人家设计师说花 100 吧就是花了 100 块钱然后呢找了一个这个工程工业设计师给他把那个产品的图画了

画出来这是第一步你看在中国多么的方便你想要设计一个产品你直接闲于找一个 100 块钱

然后这个林工他还不停的后面还帮他去调试了很多次完了呢他接下来就问说那设计图画出来了以后那个工程师就问他说那你知道下一步要干嘛吗他说我不知道然后他说我下一步我建议你去找一个 3D 打印的那个厂先把这个东西 3D 打印出来做模出来你看看行不行他就去找了一个 3D 打印厂这个有理有办法你反正一搜你就会发现说好他说好像是在深圳吧他说 3D 打印厂在深圳然后完了呢他就下订单他就几天就过来了

就给它打个板嘛说白了对打板之后你就发现它这个东西它塞进去以后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就是跟那个图纸相比有一些这个地方不太适合什么的那么再找这个设计师再去调整对吧最后呢终于打板打出来了对吧然后接下来下一步干嘛呢做模具

那么这个做模具应该是在杭州附近的一个地方他就说好那我就去去到那个厂看着他做模具好模具做了 15 天过来了再到下一个生产的厂去把这个东西生产出来我举这个例子就想说明在中国供应链是多么的发达就是一个个体户一个个人想要做什么事对吧这个上下游这服务也好产品也好想怎么找就找到这个就叫做在中国有完整的供应链然后我们把这个东西

它的复杂度乘以 10 它也完全 OK 比如说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机床那么这个机床不一定所有的零件都是在这一个工厂实现的它可能有 10 个供应商才能够做好这个机床但是这个 10 个供应商在中国都复杂

非常容易找并且你可以在很多工业上中比价这个就是在中国工业链的厉害之处了没错这个就说回墨西哥了最大的挑战其实就在这如果你中国企业去到那边你上下游对吧包括像刚刚麦莉讲的不管打扮也好我要做模型也好其实都是有挑战的这个事很多情况下我甚至还要回到中国来去做这些事然后甚至如果我要在墨西哥本地去组装的话很多的这些零部件也要去中国去采买

那你想象一下这个多困难就假设如果那个小哥现在是工程师我要在美国找一位完了呢来来回回沟通完了以后我说这个 3D 打模具要在加拿大找一位然后 3D 出来了以后建模要回中国建模完了生产要在墨西哥生产这个过程得多大的成本对但这事就是可能未来发展走向可能也会是要往这个方向去走的对所以可能就我们像讲前面讲的嘛就是你提前是要在整个全球去做布局的

不是说好的我就去这个国家然后完事就完了在那待着对吧

所以我们未来就是有两种方向是吧就是一个是要在墨西哥本地建立起这样的供应链但这个就是要不知道等到红年这个因为时间会比较长的对然后第二个就是我们在全球布局就实现刚才所说的但是每一条路径都把它缩到最短是的所以这个其实是其中一个问题那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当地的这个语言的问题因为墨西哥还是说西语嘛对吧所以就不像是这个欧美一些地区主要是这个英语对吧那对于中国人来讲对吧

英语我们可能这个培训下没有问题的但是你要再学第三门外语的话那可能是有一些难度的所以这个可能是在墨西哥这边的一些问题这个是我们讲北美系嘛我们自诩国际人才毕竟也学过英语

在国外工作过但是真的你要让我现在去墨西哥重新从头学习我也是一头大你知道吗很头疼我当时去 MBA 的时候然后这个有这个大概一个学期的时间吧几个月的时间去交换嘛去那个法国然后那个 HEC 这个商学院然后我当时还学了三个月的法语然后现在唯一会讲的就是我不会讲哈哈

就是唯一记得的一句所以就没什么太大用但 anyways 吧就是这个说回来这个就是我们讲的第一个就是大的聚落在北美这一边但主要是以这个墨西哥为主战场然后第二个的话呢其实就是欧洲系了那其实我们前面也提到的就现在很多的这个新能源车然后包括上下游的这个叫做电池也好洗灵部件也好其实有很大的一部分都往这个欧洲去发展我看到这一趴的时候我还是挺惊讶的因为欧洲在我眼中很贵

所以它不是一个供应链很便宜的就制造业很便宜的地方所以这是我们在欧洲也要布局还是挺让人惊讶的但欧洲其实也分的对 是的这个可能要看具体的国家然后当然我们其实讲的就是说如果你不在那边布局的话因为之前欧洲也给中国的这个新能源车增加了一波这个进口关税所以可能选择在那边建厂也是一个由

关税影响下的一个原因吧那当然其实对于这些新能源车企业来讲的话可能进入欧洲很多情况下也不能讲全部吧但很多情况下其实是成立合资公司的所以当地也会有一些就老牌的这种车企业入股合资呢如果两方携手去做这个事情的话相对来说可能在这个产品也好然后这个成本也好然后各方面也好都能做到一些这个资源的优势互补吧我们这么讲好了

对 而且我们之前也提过说如果去欧洲的话其实在欧洲可以学习非常成熟的当地企业的这些管理啊然后运营啊等等是的 然后这个其实我觉得去到欧洲的一个对于中国企业的挑战就是因为像刚刚 Melly 也讲了嘛就是欧洲是老牌的这种制造业嘛其实有一些技术手段是挺先进的那我们就要搞清楚说中国的这些企业的优势到底在哪比如说像新能源车这一波确实是中国占尽优势对吧

那去到欧洲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你能够给他带来新的一些技术嘛但如果你还是有一些这个老技术然后或者说这个等同于欧洲或者说列于欧洲这种技术那你在出海到欧洲的话可能未必是或者说在欧洲直接建厂这种事情可能未必就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所以这方面其实这个中国企业在考虑去到欧洲的时候要想想自己自身的这个技术能力到底在哪方面有优势适不适合去到欧洲嗯

但其实欧洲就是怎么说大家像个宝藏一样我觉得欧洲有很多金矿摄影号可以挖比如说我个人就是很喜欢德国制造你要说要说制造业咱们全球三大巨头吧中国德国日本是吧这个德国作为制造业的巨头它跟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它肯定是有非常非常扎实的东西可以学的

除了企业之外我觉得德国作为一整个国家它的制造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它在国家政策层面给了什么支持然后在人才培养方面给了什么支持我觉得这些都是真的很蛮容易解决的而且在我看起来欧洲的这种管理的体系相对来说也更成熟一点更精细化一点点不像可能中国某些老牌的企业可能管理形式更粗放一些些我觉得这些也是可以借鉴学习的一些经验

对因为我很喜欢一个欧洲的不是那个德国的一个餐具的牌子就电器的牌子厨房家电的牌子然后有点小贵但是呢它的特点是质保 30 年嗯

你看现在这个年代还有这种底气说自己质保 30 年对因为你知道就是我觉得在产品质量这个东西上它其实经历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非常大的转变是小时候你买这些家电你都是希望它能够用很久的

但是你看现在买的东西就是一直坏你知道吗已经变成一种常态了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我们家里面买的第一台双缸日本洗衣机用了 20 多年是没有坏的这很可怕的

就是欧洲实际上在某一些电器产品但这个不仅是 2C 的有可能也是有 2B 的一些这种电子产品上面是有非常非常严格的标准是全球最严格的标准之一的这个标准所以这块其实我觉得也是对吧我们需要去适应的对但你能做到每一个细节都

OK 才能够做到产品质量是如此不然的话你其中一个零件坏了它其实就产品质量就不行了嘛然后我觉得现在中国制造也很惊人但是确实在产品使用的实现上我觉得大家就是也不是说做不到因为我觉得就是没有这个恩金就没有这个需求大家希望你能够不停地迭代你的产品一个产品你就用几年就行了

可是你说未来的趋势上我觉得就是这一类长期使用质量非常佳能质保 30 年的产品是不是肯定还有市场就像我我现在就肯定宁愿花两倍的钱去买这个品牌的东西它贵就贵的有道理因为你用起来就是很放心

对我们就别说质保了就安全性这个问题对吧就是我们也不说谁但是最近有些很多这个新闻嘛就是新能源车领域的一些新闻对于安全性这个问题也是实际上是可能为了过快的追求这种技术发展或者说推出市场抢占市场对吧导致可能在一些性能上面这个安全性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完美三星手机的爆炸这个又不说了对啊行说三星好了

对三星的电池爆炸其实也是嘛因为就是太那个时候跟苹果的这个竞争过于白热化是对那除了我们刚刚讲的这个这个美加一代对吧然后欧洲一代其实还有一代就是这个相对来说未被完全开发的就是像印度啊非洲啊拉丁美洲这样的一些地方

那比如说像非洲吧就是目前它的消费能力是比较低的但是人群其实有非常庞大的一个基数嘛他们的人均的 GDP 其实不高但是消费量我们可以预见嘛总归是慢慢的会往上去走的所以只要市场稳定其实就会有商机我们前面提到那个传音手机也是对吧它就专注在这种亚非大的这个市场

那他去针对于当地的客户深度的去了解他们需求之后推出了一款续航能力非常强的手机而且说到非洲其实我觉得就是正好最近我也一直看有一些书里边提到这件事说到非洲你不能够预设它全部都是贫穷的因为大家对非洲的印象就是这样子的

但是你要知道非洲很早就成为殖民地了所以早就有非常富有的白人聚居在那里了所以其实非洲很久很久之前就是有富人去的非洲是一个非常就是割裂的地方你看我读那个就是 Trevor Noah 的那本 Born a Crime 天生有罪

他的自传他写的就是他是一个黑白混合的孩子嘛他爸爸其实是个白人他妈妈是个黑人当时还是非法的说是黑白结合然后所以他描述的是在那样一个时代他成长的经历他是在黑人平民这一边成长的但是他爸那边其实是非常富有的

就是我在这本自传里面我看到他的描述的童年的场景就会明白非洲不是只有穷人然后我最近看了一本那个小说叫紫颜色讲的也是美国这边的黑人后来他回到了那个非洲去传教的一些经历你就会发现他里边那些东西就是很

其实非洲有钱的地方很有钱是对 但是我们像我们刚刚讲的就是这个非洲这一边其实当然有它优势在就是我们说相对来说蓝海一点点整体的这个消费群体有基数会比较大然后同时这个 GDP 还有继续往上走的这个潜力对吧

对吧那另外来讲的话其实非洲有相对来说有很多的国家他们的这个风俗文化会有一些类似性所以其实如果你在某一个国家做的相对比较好一点点你想复制到其他国家去相对来说也会更快一些些

而且由于他们对于这个产品的需求可能不像这个美国甚至不像中国对吧有那么高的一个消费需求可能相对来说基础一点点产品就 OK 了所以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有一些这个优势存在但当然劣势我们刚刚讲就美国这个供应不是这个墨西哥供应链很差那你可想非洲供应链应该更差对吧

对啊非洲的工人可能就是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非常之不足对吧因为他就墨西哥也是啊就有这样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在非洲这个情况肯定是更更严重顺便说一下马总马斯克

也是非洲出去的嘛对的是非洲的白人嘛是的是的是的可见你看就说非洲就是有富人的嘛对有钱家庭出去的白人所以现在就是在非洲的很多企业啊搞的都是一些偏激进一点点的包括像手机这个事儿对吧就虽然大家虽然说手机不算就可能在大家传统印象中手机不

算是基建但是到了这个年代对我来讲对吧这个对是一个基础设备之一了嘛对吧所以比如说像刚刚讲传言手机然后再包括这个中国有家企业叫做四大时代他们主要在非洲做的是电视端手机端这种流媒体服务你可以理解就像是类似于像 Netflix

或者说这个优酷啊视频啊这种类似的这种流媒体服务的然后主要他们可能会是在手机端刚刚讲的然后包括那个电视端也会有但同时他们去到那的时候除了这个提供服务之外也会帮助当地去做一些基建工程不然的话看不了电视没错是呀你没有这么多的这个产品你没有这么多的这个基建没有这么多信号塔对吧这东西怎么搞所以其实并不完完全全是这一家公司它独自一个人出海的明白对所以这个是我们讲的

非洲其实还有一块我们早就去了是矿嘛对不对因为那个新能源车它后边背后还是有很多矿工业公司但是我听就是做新能源这一块的朋友讲就是在非洲它虽然就是有这么多的矿它还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除了这个劳动力还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政策太多变了

就是朝令夕改或者是每个国家的政策太动荡了这也是一个挑战那没办法因为确实如果你说从这个怎么讲这个政策变化的角度来讲政治环境是比较动荡的没错那这个是我们讲的比如像非洲阿拉林美洲这样的一些区域那最后一个区其实东南亚区域这个就叫 Melody 刚刚问我说我们不是应该第一个说东南亚吗为什么把它放在这个最后呢其实也是有点原因的就是

因为东南亚发动最后是因为东南亚市场确实是很多中国企业出海的一个首选之地我这个过年的时候去了趟那个泰国嘛然后其实在逛商场的时候你可以发现就是这个在比如说五楼六楼的这个楼层的话就已经有很多中国新能源车品牌的展厅了都已经充斥着这个中国的这些品牌了

所以这个其实大家都会想到先去的地方但是为什么我们要特别去讲这个事呢是因为你去到东南亚也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因为像刚刚讲的很多企业会说那我们就首先要去东南亚但实际上东南亚已经充斥了非常非常多的中国企业了

就有个 2023 年的数据说中国对外投资当中就是 2023 年的 80%是去往了这个亚洲这个区当然也包括这个韩国跟日本但我们知道就去韩国日本可能相对来说没有东南亚的这么多嘛对吧可能大头还是会在东南亚所以这个地方是已经很多企业这个

飞奔或者说已经进行深耕过的一个国家了所以是不是你在这个时间点上再去可能已经是比较晚了拥挤对没错所以这个其实是要考虑的然后当然除此之外我们在考虑这些这个东亚国家的时候往往会陷入一种就是这个固化的思维哈我们会拿说哦这个国家的这个发展 GDP 的发展程度去对标中国比如说啊那我认为说好现在越南的这个 GDP 是比如说中国这个 90 年代啊

这样的一个情况对吧那是不是我的这些适用于 90 年代的产品爆发在中国的是不是也应该挪到越南去但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完完全全这个依赖于 GDP 这种数字因为像越南这个国家它有点特殊性它有非常庞大的一些就所谓的我们打引号的地下经济比如说他们这个夜市的经济是非常非常盛行的那这些收入可能并不是所有的都能够被发

应该 GDP 没错会有这样的一个情况以及每个地方的文化也确实不一样比如说越南咖啡它就是越南人的一个生活的习惯的东西因为它原来被欧洲指名过所以就会有对那你想在中国咱得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我们老百姓才开始习惯于说我要去咖啡厅喝咖啡了嗯

到现在都不是一个全民的这么一个生活习惯但是在越南就是你哪怕收入非常一般的普通的人他可能也会去有去咖啡厅喝一杯咖啡的习惯你看这就是巨大的区别从这一点上来说人家的所谓的生活方式还比我们走的前面是的没错所以除此之外就除了我们要关注这种当地的消费群体以及自己产品到底是否合适我们当然也要观测看一看这个相关的一些政策哈

就我们以为说好那我们首先第一站要去东南亚但是比如说像越南对吧它已经不是一个非常廉价的投资目的地了比如说像越南很多的这种招商引资的项目已经开始挑了就不是你任何一个随随便便的做衣服的就能来我越南可能他们也会开始想要去往这个

高端一点点的制造业去发展现在已经是网红产业基地了这我觉得其实跟当时中国一样我们引进来的希望过来都是一些一开始可能合资公司都是车企因为能引进一些技术进来我们都是挑想要学什么就引进什么是这个样子的然后除此之外包括像越南的这种工业用地的价格每年也在高速的上涨

所以甚至有一些地方的这个园区价格已经赶上中国的这些广州中山的这一些园区的价格了所以其实还是非常夸张的所以越南现在其实已经早就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所谓的廉价的劳动力的转移的对象它其实是

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是一个就是非常炙手可热的工业园区来对待而且就别以为只有我们在里面就其实除了中国的这些品牌互相竞争日本的韩国的早在我们之前就已经去了越南然后包括我们项目讲他原来被欧洲殖民过嘛那有些欧洲的品牌其实也进入到了这个叫做越南这个国家所以相对来说就大家在考虑这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想说哦好地理位置近对吧可能文化背景有一些相似性呢我们就去啊

还是要前期做好这个任何事情 everything has a price 每个事情都有代价所以这个东西为什么放到最后讲我觉得还是要强调一下别一股脑袋就去了嗯

对那我们刚刚讲了嘛对吧这个所谓的去哪里第一层最简单其实地理的这个方向我们做了这个四个区隔的划分但我觉得可能再下一层就除了我们挑好的这个地理或者说我们看中了这个地理位置之后我们应该要去深入的了解一下当地的这个文化做到我们是对于当地文化有认知的

这个是非常需要的那么很多其实像刚刚 Melody 讲的就是喝咖啡这件事情在越南很盛行可能在中国它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盛行我觉得我们在星巴克那期讲说这个中国咖啡的那个渗透率就这个不是那种就冲泡的咖啡就是直接去店里买的那个咖啡的渗透率好像个位数的一个渗透率

对你看人家星巴克已经深耕了这么多年了没错所以文化是有非常大的一个差异性的我们举几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就是也 focus 在越南吧咱现在是讲第二个挑战了吗不是第一个挑战还在第一个挑战就去哪里对去哪里去哪里先讲地理然后再讲说你除了地理选要还有文化关于文化这一块我们也举几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可能

有些跟越南相关有些跟东南亚的市场相关比如说在越南这个啤酒行业非常有意思我们当时讲了就是这个百货英博那期也讲了很多的这种就是这个啤酒本身是一个偏趣性的一个业务那当这个全球化浪潮来临的时候它怎么出海去到其他国家呢更多的是通过这种收购并购的形式来进入一个国家就收购当地的 local 品牌

这样子我就能确保我更好的能够利用这个 logo 品牌的各方渠道资源也好生产资源也好可能甚至能把我们国家品牌的就原祖国家的一些品牌的这个啤酒也推到这个大引号的殖民地国家吧所以这个其实是一个非常常规的一个操作那么越南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庞大的啤酒市场他们的啤酒市场容量达到 600 亿人均消费是亚洲第一

对就其实跟咖啡是一样的就是这个渗透率是非常高的那么当这个中国一些品牌进入我们不说名字吧可以说名字吗可以啊可以说名字比如说当时青岛啤酒进入到这个越南的时候它其实并没有做任何的收购品货的一个动作

他就是直接的这个青岛啤酒进入了越南但当然我们要知道有一些时代背景其实这个如果讲历史来看的话其实越南对中国是有一些抵触这个情绪的他们很早之前其实是用汉语作为这个官方语言

来去进行书写的但后来这个越南有了一个去中化的这么一个进程就把这个中文汉字给去掉了然后改成了这个新的一种这个语言形式所以他们对中国是有一些抵触情绪在的但这个历史背景我们就不详细展开去讲啊哈

其实也不全是抵触情绪吧也就是说他们是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自豪感的我去中华的意思是说我不想再用你们的语言中文了我想要用我自己的越南本土的语言因此你们还要再用中文的时候就是有一点抵触情绪了所以当时中国青岛啤酒进入到越南的时候就是像我们刚刚讲的直接其实就是一个产品出海的一个概念它

他甚至对于越南当地售卖的青岛啤酒没有做过任何的 logo 上面的变化然后语言上面的变化就是该是中文的还是中文就青岛啤酒印在上面所以这个是他们做的比较失败的一件事情但反观一些其他的全球的一些啤酒行业比如说泰国啤酒就是邻近的国家他们其实就收购了越南的西贡啤酒

再比如说加世博其实也收购了河内啤酒就是河内啤酒跟那个叫做另外一个什么西贡啤酒都是越南本土的啤酒他们也是通过这种注资的形式来更好的帮助自己进入到越南这个国家那中国其实就没有通过这种收购并购的形式然后再加上我们刚刚讲的这个越南有比较强的这种民族自豪感嘛所以相对来说他就比较排斥青岛啤酒这个品牌

所以这个其实就是一个不是特别正面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对于当地的文化认知没有了解清楚就贸然的进去了也没有对当地做出任何的产品上面的一些改变其实是就是说可能完全没有想到就是对中字的排斥的这一个文化层面吧是的因为在我们的印象里面如果是一个外国进口来的商品它是全英文的或者是全德文的反而我觉得说对吧

进口产品质量很好所以也许青岛米友当初做出这一步的时候他也可能觉得说这不就是一个进口产品吗你就会知道说这个是从中国进口来的东西我用中文字有什么问题从成本上来说也很合理但就是没有想到文化的这一步

但当然也有这个好的例子比如说这个海尔它其实在越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它用的这个所谓的战略就是在本地为本地就是我在越南当地对吧那我的产品就应该要围绕着越南本土的这个消费者来去进行设计跟生产的就海尔曾经收购过日本三阳旗下的一个品牌叫做 Aqua 就是那个水的 Aqua 对吧应该是那个意思

所以呢他当时并不是海尔这个品牌进入到越南的而是通过这个收购的是海尔这个企业进入到越南对但是企业进入但是品牌是 Aqua 这个收购外的品牌进入到越南的所以这个事就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了我们刚刚讲的这个去中化的这么一个这个文化认知对吧嗯

就是我们当我们说要去哪里的时候其实我们就要回到之前 Mark 说的这个甲出海跟真出海之间的这些这条光谱吧在这个光谱上我们如果是越靠近收银号真出海的话实际上是除了说我要考虑到企业在这个地方开始进行生产

然后我用了本地的工人我甚至用了本地的合资除了这些之外我们还有最后一关是你将要服务本地的消费者对吧我们不是停留在过去说我去越南是为了避税我去墨西哥是为了避税是一开始是为了避税现在仍然有一大

是为了避税但既然企业已经在那里了我们作为真正的跨国公司就要服务本地的市场是的而且尤其是一些 2C 的消费品牌如果你是 2B 的一些零部件我觉得可能相对来说还是不需要完完全全去做品牌化这件事情的可能在短期之内但是如果是尤其像 2C 的这种产品对吧就品牌或者说如何渗透市场服务当地的消费群体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所以你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

所以当时其实这个海尔就透过他收购这个 Aqua 品牌就在越南开始这个建厂了然后当时呢他们也会去针对越南的市场推出一些定制化的这个产品他们这个 Aqua 品牌比如说像洗衣机这个生产线好了他们会针对越南这个炎热潮湿的气候和这个用户的这种频繁清洗大件产品的习惯大件衣物的这种习惯去推出更大桶金的这种洗衣机这个就是一个比较契合当地市场的没错 这跟肯德基一样嘛 对吧

说到文土化的这个品牌就是我心中一直耿耿于怀一件事是我们家乡有一个啤酒品牌很好喝然后我是不喝啤酒的人但是我家乡的啤酒我是爱喝的因为它真的它那个水质特别的清冽所以它那个尝起来的口感跟我喝过的任何其他的啤酒都不一样当然有可能是家乡的利己但 anyways 就是对我来说它是一个很好的品牌曾经这个品牌呢在嗯

我小的时候做的还挺有就全国还是挺有名的然后我特别喜欢他那一系列的广告就是他那个我们能说名字吗可以啊说其实就是仙都啤酒然后仙都啤酒在小的时候在我小的时候是非常非常著名的品牌应该叫做驰名商品驰名品牌他做了一系列的那个广告为什么我很喜欢呢因为我的家乡就是非常的

绿嗯然后呃是非常大自然天然的那种那种情况就水质好吗所以他那那我小时候他那个广告词叫做仙都啤酒来自青山绿水的问候嗯

他的一些的广告其实都是围绕这句广告词并且呢他的广告的画面都是比如说爸爸带着孩子出去钓鱼然后光当那个啤酒瓶盖掉到水里了鱼过来了所以你看那很早很早的时候他就很有创意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算是

已经做到全国但是你们很前瞻啊因为喜大大几年前才提出对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是在我小时候这么几十年前它其实就是已经来自青山绿水的问候的但我的 point 是说这个品牌其实做的挺成功的然后呢它的啤酒也好就是质量也好广告也好品牌也好其实都挺成功那后来呢它就被燕京啤酒给收购了这个是非常正常的对吧但是我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件事情是燕京收购了之后仙兔啤酒就消失了嗯

它就变成了燕津啤酒它甚至都没有保留仙冬啤酒的品牌所以我就一直在想说那你收购它干啥产线你如果就是如果你纯粹是为了收购这一个生产能力的话那是非常可惜的因为你完全可以对吧就是建厂就是你你等于说收购了一个厂

却失去了品牌可是你说更有价值的是什么更有价值的是品牌啊没错所以现在有一个小窍门是你去买燕青啤酒的时候我专门收藏了一家淘宝店的一个链接为什么因为那个地方你必须要看它的产地

是那个产地那一个产地实际上它产的就是仙都啤酒你喝到了那一罐燕津啤酒跟在别的地方产的燕津啤酒它就是味道不一样合理合理对但是我就一直耿耿于怀这件事情我为什么要说这件事呢是因为我就是听到在越南你看海尔的那个品牌是 Aqua 嘛就是当你去收购了一个本土品牌的时候其实要我觉得最好的是最有价值的是发扬光大本土品牌的它的品牌价值

采用你企业的这个营销能力市场能力人员能力所有的能力对吧把这个品牌的价值放在光大如果你说我去收购一个越南本土的品牌然后我把它变成韩二的一个工厂

你说那是不是就很浪费而且抵触情绪对你可想而知吗你想想如果今天是一个外资品牌进入到中国收购了中国一个品牌然后这个品牌就消失了你想想这个抵触情绪会如何对我作为一个本土人我喜欢我的鲜度啤酒然后你验进来了以后鲜度啤酒从此就消失了我心里是不舒服的当然它只有很淡很淡的一种小小的不舒服可是可想而知如果你加上文化冲突对吧加上你是外国品牌各种各样的这些东西加在一起那很容易就引起抵触情绪是的

而且这件事情我觉得其实从出海的视角来讲不仅仅我们要关注这个品牌这件事情其实在管理方面也是一样的就是不同的这个国家不同的地域这个文化差异是存在的比如像印尼对吧有这种祈祷的文化像这个现在中国很多的这个国际性的大机场都有祈祷师了已经有对吧但是像在印尼它是有非常强的一个祈祷文化的

你是需要在你的这个企业里面去设立这样的祈祷室可能一天会有多次这种祈祷那比如说像欧洲的不加班文化对吧你中国搞这个 996 你这个过去怎么去管理底下这帮员工因为不可能你所有的人都是招这个中国人你一定是有部分的是这个本土

欧洲人是在的所以你这个文化冲击怎么办再比如说像日本对吧他们其实是比较喜欢这种书面文化的就是所有的东西我都有记录对吧我有这个 record 我也比较正视这种官方的但是如果像中国我们

我不能说所有企业吧但是会有一些民营企业更喜欢这种口头的这种传达事情对尤其你说咱们中国供应链制造商大厂厂子不是那种互联网大厂是厂子那你说在下面这些就是怎么说呢咱们叫做做生意的人哪有那么多 paperwork 是的没错但这个优势跟劣势的有嘛优势就是说这事快嘛对吧就是我们口头都谈好了就赶快就推进了不用再搞这些麻烦的 paperwork

但有时候你在海外去做这样的一个生意有这种就是文件记录的东西相对来说风险会更低一些那对啊对 是的所以我觉得就像我们刚刚讲就是说我们不要只盯这个地理位置就是我们要再往下一层渗透去搞清楚当地这个文化我们才能够知道说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什么东西不管是品牌产品视角的也好还是运营管理视角的也好

对 咱就是说去哪里这件事情它其实最终最大的一个挑战并不是地理性的挑战可能甚至都不是我觉得就是比如说供应链缺失这些暂时的挑战因为我们还是可以再从头再建造咱们这么强大的建造能力但可能长期的更大的挑战更细的挑战还是文化差异的挑战

是的然后所以就是其实我当初去美国的时候我也觉得对于一天三百封邮件这件事觉得很不习惯你知道吗就别说是

同样的投行,投行总体来说在全球各地都差不多因为我们是一个全球性的一个操作但是我在美国的时候有一个小小的,哪怕是邮件有个习惯是因为投行的邮件系统是安全性很高的对吧,它保密性要求很高,安全性很高所以它其实很难出现说崩溃或者是出现一些意外这个从来没有出现过

我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邮件发出去对方一定能收到一定能读到不会出现邮件丢失或者是莫名其妙进垃圾邮件箱都不可能的

那既然如此你发出去你当然就是默认对方已经看到这个邮件了然后所以我到了香港的时候我发现所有的邮件他都要告诉我说好的收到我就是整个大崩溃你知道吗我说烦死了我一天已经是我一天已经有 300 封邮件了你现在要给我每一分都回复我的话我就要 600 封邮件

就是我的手机的这个嗶嗶嗶的声音绝对比在美国要频繁很多这件事情就是我非常讨厌的事情我觉得是的就回邮件这件事情如果是我关键的需要我回复的那当然我会要详细的回复但如果简单单单就只是说好的收到知道了没有必要对啊但是呢它就是香港投行的文化当时我不知道为什么但反正它就是一种文化然后所以我最后也不得不

妥协低头妥协和适应这种文化因为就是你会发现虽然我内心深处非常的觉得它不合理但文化它就是文化你会发现说如果你一直不回复因为大家都在这个文化里大家就会跑来问你说你说到了吗对这个其实会增加

对方的一个担忧程度或者说额外的一些这个时间对所以我就必须无奈的就入乡随俗的去妥协就是大概我可能抵抗了一年吧然后所以我就想说其实入乡随俗是真的非常的重要对没错那么除了我们刚刚讲就是说地理位置跟这个叫做文化嘛

最后其实还有一个我们想稍微简单讲一讲就是法律认知这件事情当然你要说你去到一个国家里面你不可能不聘用律师也好或者说属于法律文件这些员工他们一定会聘用但是有时候由于可能对于当地法律的一个解读的不同也可能会造成就可能当地法律认为说这件事情不可以的但你认为是可以的

可能由于这种认知的不同会造成一些触犯法律法规的问题当然这个我们就不详细展开举个例子但比如说就是简单说一说像数据安全这些事情对吗现在各个国家都非常注重数据安全就你本国的数据可能服务的一些客户的数据是不能往境外去传

但当然这个东西也不是死的可能有一些数据可以有些数据不行那这个就要取决于当地法律法规怎么去解释这件事情了那如果有一些没有解释清楚的那这个解释权其实就是归在当地人的这个法律法规这个政策致敬者的手里那你可能在出海的过程当中由于可能不太了解当地的这个墨守成规的一些东西它可能并不是法律条文详细规定的那么就有可能会触犯到这样的一个

这些法律问题别说是出海了就是我觉得哪怕就是在本地其实法律法规也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忽视的东西就是不是说那种大的触犯法律法规而是有一些非常细微的你不知道的那个东西咱们就不叫法律嘛因为法律已经很严肃了对吧咱就叫有一些法规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

然后因为那个就是你看在做这个就是我认识很多做 VC 的朋友或者是甚至比 VC 更早一轮就做复化的做天使人的朋友然后你会发现说其实在做就是这些或者说 FA 的朋友他们常常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创始人在最早期的时候忽视了非常多的法规

肯定是不违法但是它忽视了很多法规比如说股权架构是怎么设的呀然后内部财务是怎么弄的呀有很多很细的法规

那么等到企业要做下一轮融资的时候甚至需要去做上市的时候其实那些人就会觉得很可惜的是对方投资人会根据你违规的这些东西进行价值上的大打压本来可以卖 100 块钱由于你有 100 处小的违规事件的存在然后就只能打折卖了我就只能打 7 折卖打 6 折卖

就是说你原来出了这个问题你未来也可能会出这个问题所以我就要为这个风险打一个折扣对因为你企业要合规这要成本嘛所以投资人会抓住这一点认为说你这个东西是一二三四五这么多的不合规因此你这个价值肯定是要打折的然后

确确实实就是在你企业小的时候一开始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合法合规的做是容易的等到企业已经盘根错节就是涨到一定的大程度了已经开始即将要进行 B 轮融资 C 轮融资上市了这个规模已经蛮大的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再把所有的合规一点点再搞过来成本会更高这确实是很大的成本没错然后有一些你由于太难搞上市的时候它的股价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你看哪怕在本土做事情他都能够面临这样的事情那你说去了国外你的法规完全是陌生的尤其我们刚刚才谈到欧洲对于环保他有各种各样还有质量有各种各样的这个规定你要是不搞清楚的话你说以后的成本多大是的没错所以这个就是我们觉得这个中国出海企业里面可能这个面临的第一重挑战吧

就去哪里但我们像我们刚刚讲就是我们这个去哪里其实也是有层级之分的并不能简简单单把它理解成好 我就去墨西哥我就去非洲就完了对吧我们除了要有一个地理的认知同时要有一个文化的认知但最后我们要有一个法律法规层面的这种认知这样子才确保我们去之前能够熟悉当地那这样子可能十万公倍

对那这个是我们刚刚讲的第一重挑战对吧那第二重挑战其实是卖什么那卖什么这个话题呢其实我们刚刚在我跟 Maddy 对话过程中其实有聊到这个事就是很多小伙伴会简单的认为说那这个卖什么很容易我在国内卖什么那我们就在海外卖什么对吧

就是有很多就是在这个大出海这本书里面有个定义叫做避险降本型的企业啥意思因为它出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要规避掉这个中国的对于中国的这种直接的进口关税嘛在全球业务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那它可能去到其他的地方当然也有可能当然很多企业都是在制造业当中那其实它去到其他全球各地的时候我也只是要卖同样的产品就 OK 了比如说就这么一个零部件我在中国卖也是卖我在这个

中国生产也是生产我在越南卖生产也是一样的所以很多这样的企业我们称之为这种叫做降本必显形的这个企业那当然没有问题你当然可以出海的时候依旧卖你原用的产品但是其实我们也想告诉各位这个要出海的企业家或告诉大家对吧你们其实可以把出海这种机会当做一个二次创业就我们一定要墨守成规的原来卖什么我出海的时候就卖什么吗并不完全是这个样子的所以

所以就是说出海其实要把它看成是不是挑战来临我如何应对挑战更多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机会来了我要怎么去利用这个机会从头开始对我们刚刚不是讲了吗就 BCG 当中有句话就是说这个我们其实要把这个当做一种机遇就是夯视我们企业的各项能力嘛对吧我觉得其实这个就是一个就是产品创新的机会来了没错嗯

嗯就比如说这个呃我们除了刚刚讲了这种降本避险型的企业对吧我们还有一种叫做限地消费型的这个企业什么意思就是我们讲的海尔我们在当地生产制造那生产出来的东西就应该符合当地消费者的这么一个需求要他们关注的主要是一种海外的这种本土的需求而不仅仅只是说把中国的这个制造能力直接输出而已那海尔是我们其实前面讲过的这个例子嘛对吧那其他的包括像中国的重器我不知道大家我们听说这个嗯

我原来也没听说过啊这个重器的意思就是重型汽车的意思所以它原来在中国主要生产的其实都是一些重型卡车嗯

那么当他去了这个非洲犹豫一带一路嘛对吧基建嘛对吧他去到非洲这些国家的时候就发现说当地的这个基建的这个环境跟中国是不太一样的地理环境也不太一样就并不是在所有的操作场景下面都可以直接用重型卡车的因此他会专门去开发一些轻型的卡车然后甚至有些农业用车

它从而通过这种形式来去渗透到当地所以这个是我们讲的这种限地消费型的就是我当然我依旧是生产卡车对吧但只是说从重型卡车到了轻型卡车这个能力我还是具备的只是说这个轻型卡车它更符合当地市场的一种这个

对其实我觉得这个就非常的重要因为其实市场有时候局限了你的能力的发挥然后那个我跟 Mark 前面还在聊这个事就是当你的市场规模太小的时候或者说市场太单一需求太单一的时候你虽然你在这个市场上已经磨练出了非常好的符合这个市场的能力但其实这个能力它可能能辐射出去对吧就辐射出去能够覆盖很多可是一开始的时候你根本想不到

然后可是出现了新的市场之后你会突然之间发现原来我的能力还可以这么用还可以那么用没错所以我觉得就是我们刚刚讲其实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版本可能第一个版本就是中国出海是产品出海第二个可能是你企业出海或者说工厂出海对吧那是不是再往下的版本应该是能力出海就这种能力其实并不仅限于产品就原有产品这个框架当中我是可以把这个能力辐射发散出去去了解了当地的产品需求之后去打造出更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

所以这个其实是我们简单讲讲就在企业去出海的过程当中要考虑卖什么这个事不要固守框架还是可以把它当做一种机遇而自创业去辐射周边去想想自己凭现在的能力是不是还可以去生产出什么新型的产品那么第三部分也就第三重挑战就是怎么进这个事

其实这个也是很多中国企业出海的时候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可能由于出海的这些国家当地的一些法律法规也好可能甚至是自己的资金不足也好对吧并不是这么直白的说好的就我一个人跑到这个国家然后建个厂好的听起来好像一切都美好跟简单其实往往可能是要通过一些合作的形式来进行的

那么第一种合作形式我们就套用商学院最常规的三框架进入市场怎么进收购并购然后 JV 合资对吧然后另外一个就自己进对吧最后一个叫做 organic 有机增长是的那么第一个收购并购其实我们前面也讲了非常多的尤其在啤酒行业当中以及刚刚海尔的例子当中其实也都讲过了说我们可以通过收购并购这种形式来去进入到海外市场当中

那么如果仅仅只是收购并购在我看起来是不足够的收购兼并对没错收购兼并是不足够的因为如果你收购兼并晚了不运营那其实说白了就还是资金的这个出海

我是把它收了收了然后什么都不做对吧等着这个对方管理那我觉得其实是这样子的就我们可以说的细一点这个不叫做并购我们叫做投资投资没错可以这么理解就等于说你其实作为企业虽然你是个企业但是你也只是个投资人是对吧你只是这个海外资产海外公司的股东你其实不是真正的从公司并购了另外一家公司

没错所以回归到这个问题就在我们看起来就是如果你真的是要去做收购这种动作对吧后续的运营其实非常关键的那么举个例子也是在大出海这本书里面有提到就是南京的艾斯顿的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是专门做工业自动化的这个高新技术器但是工业自动化它生产什么产品呢就是叫做机器人当然我们也不要把这个机器人想象成就现在这种

这个这么高科技的啊真正成人型的它的自动化的机器人车腕上的字对对对车腕的机器人吧没错不要理解成它它其实就是一个自动化的机械臂你可以理解就像是一个大吊车的那种吊车臂但只是说这一个这个机械手臂由于它有这个

模仿人类的指头实际上它是可以做一些精细的加工的所以这个其实是更多应用在工业领域的在流水线上面我们可以放这种机器人从而去帮助我们去做一些替代人工一方面然后提升效率然后可能也处理一些危险的工作对 为什么我们把它叫做机器人呢不是机械臂呢因为它现在已经很智能了是的 没错它非常非常的智能所以我们把它叫做机器人更合适是的

那么这个艾斯顿呢在中国市场来讲其实是当之无愧的在机械人或者说机械币这一块的老大那么在 2019 年的时候他收购了一家德国的这个机械人制造商但这个德国机械人制造商让他主要从事的这个领域会比较专精一点点主要他这个机械人是用在汉阶上面的嗯

那么他们收购完了这家公司之后呢实际上发现说这公司虽然在这一块做的非常的专精但是已经很久没有出过新产品所以呢其实他们把自己在中国这一部分的这种研发能力

输出到这家收购的公司当中了所以也就是说在收购之后其实他们研发出来的更新的一些产品更符合当地德国市场的一些新产品所以这个在我看起来是一个比较好的这种收购性非常好的并购了就是作为一个并购 banker 前 banker 前银行家其实并购有很多大量的并购是浪费的

就大量的并购并没有产生预想中的那个效果对吧我们有一个词叫做 Synergy 叫协同效应就是说双方并购所有的并购理论上来说都应该产生足够大的协同效应这个协同效应要大于你为了这个并购所付出的那些额外的成本因为并购都是溢价的嘛

然后溢价是为了夺得控制权对吧你是为这个控制权而付出的这个价格所以协同效应大于溢价你就值得并购协同效应小于溢价你就不值得并购就是一个简单的这个算法但是大多数号称因为我们做投行就是去算那个协同效应的

就是我们算你的溢价应该是多少以及算两个家公司合并了之后我们会做非常复杂的模型去预测合并之后你有哪些地方的增长就是市场的增长和产品的增长和所有的增长

预测出来之后它的协同效应很大所以我们才能去并购没错这个预测大多数时候是拍脑袋拍出来我知道我知道所以很多很多时候并购并没有大家预想的那样但是我觉得就是在我们讨论这些 case 里边它就是非常成功的并购就它真正符合了我们理论上来说的你们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协同效应你像对德国那家那家公司来说它欠缺它不

不够大嘛嗯他欠缺研发能力他欠缺一些就是或者甚至说他欠缺一些由于市场多元化所产生的一些新的想法的这些灵感的研发能力对吧然后对中国的公司来说我欠缺在德国的制造就现成的这么成熟的制造工艺的制造的能力而且除此之外就是德国那边我们刚刚一讲了嘛就是呃这个整个欧洲对于这种呃

机器机械的这个产品包括不管是 2C 的也好还是 2B 的也好都是有非常非常严格的这个标准的所以这一套标准其实也可以反过头来给中国艾斯顿就是南京这家公司一些新的这个

这个经验跟提升吧对所以就是说维度不一样没错如果当我自己的这个南京艾斯顿的这个品牌的产品如果推向全球的时候对吧在这个时候如果我的安全性对吧符合最严格的标准那么当然我这个产品我们内部是有自己人来给我们做培训跟标准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照抄对吧就是或者说搬过来重新进行调整的

这个就是真的非常好的互相各自的长处互相借鉴一带一点于二所以我们刚刚讲就在出海的过程当中不是说收购并购不好收购并购如果真的做得好的话的话

收购或者兼并对吧如果做得好的话是真正能够形成这种 synergies 而这种 synergies 不管是对于当地的这个收购品牌也好还是对于中国品牌也好都是双方会有一个非常大的一加一大于二的这么一个效果存在的而且能够帮助中国这个品牌更好的适应海外市场而且我觉得 08 的那个

原理还是存在的因为从 08 年经济危机开始一直到现在至少在欧洲它一直受打击欧洲从来没有恢复到对吧就受打击之前的荣光所以其实在就是全球的优质资产上我觉得就是还是处于一个还蛮多值得探讨的高质量的资产去看吧

对还是有机会的对对对所以并购还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然后并购除了我们刚刚我们已经讨论说并购的互相长处的弥补我们讨论了通过并购马上进入了当地的法律法规的合规和高标准其实还有就是管理嘛

对没错管理经验的互相接近对就是你并购了之后其实是马上就可以获得对当地文化的融入对当地市场的动见对吧然后你多年在市场上所累积的这些供应商的关系这个真的就是并购还是一个非常好的进入市场的很有效很迅猛的方法一定要做得好才是做得好才是不是无效的这个并购当然就是在并购前肯定还是需要好好的做一下这个滴滴的吧就是定调没错

那当然除了并购这种形式以外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合资公司当然就是这个如果大家说说那为什么不就专这个并购就好了为什么非要合资公司呢当然这可能会有各方面的原因比如说像这个政策原因有一些国家就是不允许你直接去收购当地的本土的这个公司的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对吧

所以其实合资公司也是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这一种形式那我们之前在讲新能源车出海的时候而且并购的标的其实不是说我想要什么标的就有什么标的你比如说我只想要买个 5000 万那人家哪有什么正好 5000 万的可能没有呢对所以合资公司也是另外一个对

对所以合资公司另外一个就我们其实前面提到了嘛就中国一开始这个开放外资进来的时候就是汽车品牌其实也是合资公司的形式然后现在比较有意思的我们其实前面也提到了中国很多新能源车出海的时候也是进入到人家国家的时候是采用合资形式的对吧我们对于合资非常汽车行业对于合资这件事情已经非常 30 年河东 30 年河西对吧但是就是反个个儿

对没错比如说像 2023 年的时候奇瑞汽车跟西班牙的一个埃布罗电动公司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然后再比如说 2023 年同年的时候林跑汽车跟荷兰的一家跨国汽车制造公司叫做 Stellantis 集团成立了合资公司然后这些都是新能源车的嘛然后包括新能源车电池宁德时代在 2024 年的时候也和刚刚提到的那一家跨国汽车制造公司 Stellantis

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所以整个是等于说像跟新能源车相关那些关键领域的迁移到欧洲都是通过这种合资公司或者说合资公司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这种形式了那么当然这种合资公司其实也还是有好处的第一个就是你的资金风险可控就不是所有钱都中方出你合资公司也得出钱

用当地的钱双方互担风险没错然后第二个的话像刚刚讲的可能本地的一些政府也更接受一些你不是直接过来就是买了我的这个公司对吧变成了一家中国公司但实际上是我们是这个互相资源互补这个国家跟国家之间的合作品牌跟品牌之间的合作而且你说嘛就是合资公司你要出新公司那对政府来说总体来说肯定是增加就业的是的但是并且

其实政府对于并购这件事情是非常小心谨慎的态度对啊因为你并购完了以后很多时候你为了就是双方并购了之后一家一家在一起可能就会产生冗余对吧然后那可能就会要有一波新的裁员

然后有中放的人进来然后当地的人才流失不失业率提高所以其实我觉得政府对于并购还是很小心谨慎的态度而且像刚刚讲的就是如果你一个并购的不好或者说你这个并购太激进了就会对当地的这个消费群体会有当地消费群体会产生一些抵触的这个情绪对吧你跑到我们这来收购了一个我们的品牌

所以其实合资这种公司其实还是存在一些优势的就是你成立这个合资公司并不完全是一个中国品牌不完全是一个欧洲品牌对吧是我们两方合作新成立了一个品牌所以这个其实对于当地的消费者来讲也会更容易去接受这个事对没错所以这个其实也是合资公司的一些优势那么

当然最后你也可以选择完全自己进入这个当然我自己会觉得说这事儿风险实在是有点高完完全全自己进入那就要看你的海外拓展的能力了出海的能力了对就是如果是大品牌的话可能还有机会但如果是这个中小企业的话确实是比较难这件事情咱一步步来吧就是我觉得先从并管合资开始

然后当然最后你要有实力自己进行投资的话那当然就是掌控权对吧控制权全在自己手里那肯定还是一个很理想的情况没错所以这个就是我们讲的第三种挑战就是怎么进的一个问题对

那么第四重挑战呢实际上是一个怎么造的一个问题这个其实就涉及到出海的企业要思考怎么把自己的供应链落地在当地那么一般情况来讲的话呢其实有不同的形式嘛第一种形式是说端到端的生产是在中国的配送在海外这个其实我们说的最古早的这种对吧产品出海的这种形式比如说像这个 Shin 对吧它虽然是代工但其实生产还是在中国生产嘛

然后最后是把这个服装这个打上 SHIN 的标签 SHIN 是一个快销服装品牌对的没错我们好像之前有哪期提到过吗有吗好像有一期提到过大家可以翻翻前面几期听一听那第二种模式呢是部分的环节在中国其余的在海外可能有一些比如说特别高新技术的或者说这种知识产权比较重要的一些领域对吧我们可以把这种关键环节是放在这个中国然后一些相对来说比较轻然后比如说

比较能够快速迭代的环节我们放到海外去那么第三种形式就是我全流程在海外了就真真实实的变成一个就是跨国企业或者说至少在当地是一个全运营的这么一个企业了那么当然这个我觉得是比较粗浅的一种就是我们在考虑供应链如何落地的这么

一些形式吧是给大家科普一下但在这一部分其实我们更想去展开去讨论的是说在这样的一个出海的机会下面我们是不是可以去重构我们的供应链那这是个啥意思呢我们稍微给大家展开来讲一讲那么在这个重构供应链的过程当中第一种是所谓的叫做携带供应链上下来进行一个整体的迁移

那这个意思其实我们在刚刚墨西哥的那个例子当中也说了如果我在当地真的找不到供应商我还得回国去 Source 那怎么办呢我们是不是有这种机会是能够把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这些合作伙伴一起迁移到海外去的对没错是的但当最后它还是有一些供应商会选择 local 的可能合作起来会更顺畅一点点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当然可能会有更多的本土供应商存在

但大家记不记得我们麦当劳可能进麦当劳那一期就说过麦当劳其实来的时候就是为了比如说为了我的薯条吃起来跟一模一样对吧我一定要把连种土豆的在中国重新开始种土豆是的没错所以这个呢我们讲一个例子哈就是日本米斯米这么一家公司日本呢有家公司它叫做米斯米它最早呢其实也是做这种贸易商的就是做外贸这一些的它自己不负责生产你可以理解它就是一个销售类型的公司其实就是把国际的需求

链接到本地的这些供应商当中其实是一个类似于中介这么一个感觉的一家公司对吧那么在当年米斯米进入中国的时候他们就决定了要改变从日本进货的这种方式因为他们知道说如果纯依靠贸易一方面却很难适应中国的本土需求因为可能产品会有一些设计上面的变化会符合中国本土消费者偏好的这种设计

那么另外一方面的话呢其实也是交货会有一个问题因为毕竟生产都在日本嘛对吧虽然中国跟日本已经算是比较接近了那你想想如果我们出海去到墨西哥对吧这个交货日期可能是更难以去确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把整体的一个供应链他希望吧就把整体的这个上下游的供应链都迁入到中国那么当时呢米斯米呢在上海的松江建了一个叫做上海米斯米村这是一个专门围绕着这个

这上下游供应链的这么一个工业园区那这个工业园区里面呢它会提供就米斯米哈它会提供完整的这些厂房的这个基础设施的一些服务然后呢它也会这个邀请这些供应商加入到园区然后在各个这些不同供应商哈在这个园区里面都有自己独立的这个厂房所以呢这个可以大幅度的去提升整体生产这个效率问题解决就是说跨海运输的这么一个

延误交货时期的这么一个问题所以就是说那还是参照麦当劳其实我们是需要有一个就是算是供应链的龙头老大然后在这条链条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我能够消化这条供应链上所产出的这些产品然后我才可以邀请这家供应链上的每一环节跟着我一起出行是的 没错所以这个我们说了就是他要携带那这个谁携带呢可能是要有一家这个主导型的企业来做这件事情

那么当时这个米斯米进入这个上海就携带整体上下游供应链进入上海除了我们刚刚讲的一些交货问题然后包括对于中国这个产品设计有一些本地化的这个设计以外其实他的想法也是说我这个钱为什么不让我上下游的日本供应商赚了呢为什么这个我要在中国对吧然后去 source 中国的这些供应商因为中国其实也可能会存在这样可替代的一些供应商的所以其实这个举措其实也很好去保护

或者整个产业链能够同时进入到这个国家然后在这个国家赚钱对而且如果一旦这样的产业链合体了之后其实所有的知识产权这些价值它都创新什么的都留在了日本企业的这个产业链之内是然后日本企业联合起来可能他们一共共同对外的这个谈判的能力也更强是的

嗯那这个时候我们也举另外一个例子哈也是这个中国新能源车的一个例子就中国新能源车在近几年也开始进军这个欧洲的匈牙利了啊他呢进军的话呢也是供应链上下不同的关键环节这个进军嗯

比如像比亚迪对吧它是做新能源车的然后宁德时代它是做锂电池的然后还有一家公司叫做恩杰股份它是做锂电池隔膜制造的当然这个太 technical 了我们不详细展开对吧但是反正就是其中一个关键零部件那另外像比如说另外一家叫做科达利它是专门做电池精密结构件的

但他们在进军匈牙利的时候其实不是这种就是一起进军的他们是分时段进军的就有些人可能比如像比亚迪早在 2017 年就进去了然后像刚刚讲的恩杰股份他是做电池隔膜的他是 2023 年才完成在匈牙利的方式

场房的第一期建设也就是说其实他不是说我比亚迪出去了以后我邀请所有供应链上的各环跟着我一起走而是说我在这条供应链上很重要的那一环他先出海了之后剩下的供应链的参与者他玩家纷纷感到了压力我感到说我现在要跟匈牙利的比亚迪厂房厂家合作了然后合作已经太太太

太费事了不如我也去那边建一个场所以我们如果从最终的结果论的角度来讲虽然他们不是一起出海的不是主动的对吧但实际上结果还是一环套着一环一环带着一环一起出海了是不是我们反倒应该更像米斯米这样子就是在一开始因为最后结果还是会是这样的一个殊途同归的一个结果对吧

所以像米斯米这样的一种携带整体产业链的上下游进军的出海的这种形式可能会给我们这个中国企业产生更大的一些利益吧反过来说其实在这条供应链上的相对更小的玩家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就是咱也不要等到不得不出海的时候才逼着出海看到这条供应链上的那个龙头出海了之后其实就可以尽快的发现这是一个机会然后我们干脆就是主动跟着龙头先出海得了

对然后当然同时我也觉得龙头也需要有这样的一个意识嘛对吧你就别想着说虽然我企业大对吧我就可以孤军奋战这个事并不是这么简单的我再去考虑说这个我出海的时候也要去看一看说我是否能够携带一些关键的当然不是说全部吧对吧但是关键的一些先带一批对没错一批带到下一批是这个样子的这种就是我觉得规模化的出海或者说这个产业链规模化出海会更好一些吧

对那这个是我们讲的就是第一个部分就是携带供应链上下游的这么一个整体前移那么第二个其实我们是在考虑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拓宽自己供应链的边界这是个啥意思呢就是说我原来可能是个外贸公司当我出海的时候原来生产都是交给别人对吧当我出海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自己进行生产

那我们刚刚讲的米斯米其实也是个例子就米斯米当时进入美国的时候他其实还是主要是以这个贸易商为主进入到美国但是呢他当时邀请了他的其中一个供应商就是叫做骏和经纪进入到这个美国但是这个骏和经纪进入了之后发现说持续亏损然后呢就没办法了干不下去了这个时候米斯米干脆就收购了这家公司嗯

然后等于说从那个时候开始迷思尼在美国开始真正的自己做生产制造这个行业这个就是我们讲的说我原来可能在供应链的某一个环节比如说我专门搞研发的那我是不是在出海之后可以往生产去迈进比如说我原来做销售的是不是也可以往生产去迈进这个就是我们说的可能在我们出海的时候也要把我们原来自己的供应链可能我们原来只关注某一个环节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往外扩散到其他环节当中嗯

但这还是需要有一个我觉得就是中间调停的很有力量的调停的人来做这件事情会更容易让我想起我们在那个携水影那档节目里边然后我就我们聊了一位供应链大佬嘛他我们正好在那期节目里面就讲到说外贸公司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外贸公司是干啥的就是当下的外贸公司就承担了这样一个调节者的

角色但他不是出海啊他就在国内就是比如说我外贸公司干啥呢我外贸公司首先我对于市场是非常敏锐的这不就像龙头老大出了海以后对当地的市场是先了解吗对吧然后呢我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反过来反推我手上所有的我这家外贸公司等于上是一个 PE 吧

我的 portfolio 就是我的投资组合中所有的适合这个市场的东西我把它组在一起就是比如说有十家整个供应链从头到尾从龙头到龙尾十家产业链全都给它组成一个链然后就可以把这个东西产品推出到市场这其实是在外贸公司中间在做的

如果外贸公司发现这十个连十个环节中缺了两个环节外贸公司将投资自己补自己他将投资开始做补当然也有你说的那种情况就是外贸公司说 A 厂家你不如把 B 也做了吧然后

然后所以就是会出现说他手上现在有六家比如说有六个环节我现在还缺四个环节要么我就自己投资做一个要么我现在就开始投资给我的六个环节让他们去拓展他们的业务然后把这十个环节做起来然后这个就是有很多公司是有很多厂家是澳门公司说现在你们将生产这个产品

那你们需要什么样的原料我给你找如果真的找不到的话不然你们自己把这个原料的东西也做了吧我觉得这个就像麦迪讲的一样就是说在这件事情当中确实大型企业由于它可能对于整个产业链就是说到这个供应链的上下游可能各个环节有更强的一些理解

他知道说可能在这个供应链当中缺乏什么样的东西如果我们今天真的某一些企业他没有办法出海的时候继续做这个原来做 A 环节的然后他这个现在缺 B 环节了那是不是也应该有这些大的公司或像这个刚刚讲外贸公司对吧由于他具备更多的知识他其实可以把这个知识歉意告诉你说其实你也可以做 B

因为对于这个小型或中型的供应商来讲或我只做某一个环节的供应商来讲有时候可能它相对短视一点点它可能也没有把自己完全的这个 potential 给发掘出来对吧其实我觉得我们可以拓展一下就是外贸公司既然已经承担了类似像 PE 或者是孵化器一样的角色

那么反过来我们直接做投资的这些基金们你们也可以拓宽一下思路因为我们就往常就是传统上来说投资肯定还是投资一个公司或者是一个东西孵化一个场一个企业对吧但是现在你们可以直接孵化一串企业

咱们就是因为你看作为投资机构来说投资机构其实对于风向也是非常跟近的然后投资机构有至少有雄厚的资金以及有这个就是找到相应的管理人员的能力因为有很多投资机构其实也兼了孵化期的功能多多少少还是要给自己备头企业去调配找 CFO 找 CEO 对吧

那既然你们有这样的能力其实不如把这个能力整合起来就是在企业出海的过程中扮演这个龙头老大的角色

就是说好我现在知道海外市场现在需要就是投资公司其实也有非常雄厚的调研的能力市场调研的能力其实可以去付费做一些当地的市场调研先发现这个市场存在然后这个市场从头到尾的供应链使缓我将投资的十家企业共同出海你看这不是一个投资的新的方向吗没错现在我们投资寒冬这么难找标的不如考虑一下这个新思路吧是的

而且刚刚像我们讲就是说我们供应链这一块就不要老是大家关注说这个我是不是拓宽边界只能拓宽到生产或者说从 A 这个环节到这个 B 环节生产上面有时候不仅仅只是生产环节有其他的环节你也是可以拓宽边界的比如说有一家这个中国的品牌叫做 Anker 我不知道你们听说过叫做 Anker 创新我买过他们家的这个充电的那个插头哦

充电线插头听起来很熟对然后呢它最早是干嘛的呢它最早其实就是一个没有生产的这么一个品牌它其实最早发家的时候是生产那个呃不是生产就是这个售卖就是那些笔记本电脑的这个呃

电池的那它怎么卖呢因为很多这个笔记本电脑这个电池其实都是中国代工厂去完成的这一些生产比如说今年这个像戴尔这样的一个电脑厂商对吧我今年不用你这家代工厂了我的这个叫做需求量有所降低日后我也不用你了那我这个工厂能干嘛呢这个时候它可以凭借原来的生产经验去生产出来就几乎

很相似的这么一个电脑电池出来那么安克呢其实就是贴个牌子说白了其实它完全不生产的就背后还是找代工厂就跟刚刚那个讲到的 Shin 是一样的那么呢随着这个逐渐的这个壮大发展这个在走向全球的时候他就发现说如果我只是做这个电池的这个贴牌的话这个路子太窄了所以这个时候他自己去建立了研发的部门

到现在其实生产它都不生产都是找代工厂生产的但是它自己有自己的研发部门那这个研发部门去专门去针对一些消费类的电子产品去做研发包括像现在扩展到充电宝然后充电线然后包括说像这个耳机键盘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其实它是等于说把原来自己一个空壳的这么一个品牌逐渐去拓宽自己的供应链的边界往研发这个方向去走虽然生产还不是它

而且我们因为现在的供应链的发展也比以前更加的成熟做承接这种定制单子的能力上升了所以我们现在有了这个研发能力等于说其实就是最大的这个价值创造的这一款掌握在自己手里了嗯

没错这个就刚好就顺着 Malady 这个话我就想讲我们在这一块想讲的第三个点叫做什么东西呢改变原有价值链的位置这个话听起来跟前面有点类似就是拓宽自己供应链的边界其实有点类似什么叫做改变原有价值链的位置在我看起来更多是说我们从生产迈向销售什么意思就原来我可能是个代工厂

但是是不是我这一辈子只能做代工厂呢不是的我们是不是终归有一天能够把这个代工厂的能力转化成一个这个商品品牌售卖的这么一个能力对就是所以跟上一环的区别在于说本来我上一环只是说我有 A 能力然后我现在拓展了一个 B 能力对吧但是现在其实不是现在是说我公司的身份认知本来是一个 A 认知其实现在我已经完全倾斜到 B 认知上了对吧我本来是一个工厂但是现在我要变成一个品牌

因为其实在很多行业里面当然不是所有行业很多行业里面其实你越靠近下游你的利润是越高的比如说你只是一个生产零部件跟你最后卖一个手机的你想想到底是谁的利润更好当然不是所有的行业但确实很多行业是这个样子的那么如果你永远只是一个生产零部件的公司你自己能获得的价值就是那么多对吗对因为我们在那个就是供应链大佬那一期写实那一期访谈中其实也说到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谈到了一个问题叫做品牌的价值在哪里

然后你讨论完了以后你就会发现说由于供应链如此之发达制造业如此之成熟以至于你要是纯靠制造这一环要去利润的话它利润非常非常的薄就是所有每一环的利润你其实都是可以去预测到它的利润是多少然后最终出来了以后其实消费者现在也已经变得非常的信息充足了消费者可以反推出来知道你这个东西的成本是多少它已经是一个信息完全透明的市场当然不是所有但是有一些地方

那问题就在于说你还愿意花这个钱去更多的钱去买它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品牌溢价是没错对吧就比如说我明明知道这一条毛巾毯它的成本是 20 块钱

那我为什么要花 50 块钱去买一张毛巾毯一方面是因为品牌质量的保证就是品牌的意义在于我买到你的东西永远都是 consistent 的质量我不用踩坑我不用就是货不对板我不用就是去辨别这个材料是不是真的材料反正你这个品牌出来的东西都是值得信任的这是品牌的意义之一第二是品牌才有能力去把这个设计的图案美学就是有品牌的审美嘛这两个其实就是品牌的价值而往往最大的溢价就在这一块

是的所以像我们刚刚讲的就是说如果你想要更多的价值有可能往品牌延伸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那么在出海的过程当中怎么品牌延伸呢其实还是回到我们前面讲的那个话题可能收购并购会是一个比较好的这么一个路子对吧原来我没有品牌价值在的但是通过出海这件事情我能够 source 到当地的这种品牌

对吧那这个时候我通过收购的手段来把它获取在自己手中那这个时候我就摇身一变对吧套了一个壳但当然就像我们刚刚讲的就这个事情你也不能只是说我收购完了之后就完了对吧我还是要把我的一些基础能力或者说我比较有强价值这个能力输出到这个品牌里面的是让这个品牌能够焕发新生对吧然后创造更强的价值的

这个其实才是一个比较好的路径中国有一个公司叫做创科实业它是做电动工具的比如说像什么吸尘器 吹风机乱七八糟的东西但它原来最早其实也是代工厂它是帮别人贴牌 做代工的那么在 20 世纪初上市之后它有了更多的资金了它就开始了自己的转型它其实是通过不断的收购一些海外的品牌欧洲的一些品牌

然后甚至加拿大的一些品牌通过这种形式去把这些品牌掌握到手里面然后原来因为自己是代工的是在科技制造方面都是有比较强的优势的那么它其实可以用这样的一些研发能力设计能力包括生产能力去给这些老的品牌推出更多的产品所以这个其实也是一个比较好的路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摇身一变从原来只是做一个廉价代工的这么一个企业转型成了一个有品牌价值的企业

对其实我觉得这个就是给广大我们工艺链上的各种企业主们一个新的启发因为我觉得我跟很多因为我是浙江人嘛我跟一些义乌的朋友长二代因为我我们浙江人还是认识一些长二代长二代们经常聊起这件事情就是当

当财富已经积累到厂二代的时候其实厂子做的还挺大的但是他们都面临一个问题是原先这个厂子它比如说做染料的

他可能在很早的年代做到了全国非常大的份额但是一旦国外的品牌进来了咱们现在就是说品牌的价值对吧品牌能够有研发的能力有这个市场调研的能力有消费者知道消费者喜欢什么的能力这些能力一下子就能够把我们国内的这些东西给打

打下去因为国在总体来说这些厂还是偏重于生产质量好的产品对啊并不偏重于营销啊市场认知啊客户维系啊各种啊这些东西所以他们被品牌打得很吃力这个时候呢他们就想要转型自己建立一个品牌可是我觉得他们思路就局限在说好那现在比如说国际大牌 A 国际大牌 B 已经进来了我作为一个代工厂

不是代工厂我作为一个生产商我要做一个 C 品牌从零开始对于没有品牌基因的企业来说非常非常的困难对吧然后你也不知道要怎么做然后可能很多会把长二代送出去读书但是长二代回来了以后也独目难知因为他的这些管理理念品牌理念他没有一支团队来去支持他对没错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改变的这个事情对所以这个就是我们一直在多年来一直我们安边很多学员其实也在讨论然后跟长二代的朋友们也在讨论这个事情就是

你有财力你也有生产能力你也有生产出来的产品也非常的好所有的销售渠道所有的东西都有这个时候你怎么从零开始做一个品牌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新的思路就是要不然呢是你去并购一些新兴的品牌对就是你这个

接受的各种委托这些品牌跟你之间能不能有一个合作关系要不然呢反过来是一个小品牌它可以迅速成长了之后回过来并购一个收购一个生产厂商因为我觉得这个事就像我们刚刚讲的为什么我们老说出海可能是一个这个更好的一个机会嘛因为如果像这样的一个厂二代对吧

如果要在中国找一个品牌要进行收购的话我估计不是一个特别容易的事情也不一定我觉得大家没有这个思路其实就是没有去收购任何一个品牌的思路如果你想要去收购一个品牌的话大家都可以谈比如说一个品牌我好不容易这样品牌的基因在于临近市场品牌的基因并不在于后面的供应链但如果它当然

花非常多的精力去把后面的供应链跑通然后每个环节都要派质检员过去质检对吧不然的话每个环节都可能出事所以对品牌来说后面生产的这个成本是非常高的对那对生产如果它有形成了一种合作关系就是比如说咱们 5050 吧

对品牌来说它何乐而不为呢虽然它被人并购了可是它能够它创始这个企业不就是为了被并购赚钱吗是的或者如果你想把这个品牌继续做大那么并购之后你仍然可以在里边占一个非常 significant 的股份对吧就是有 significant 有显著比例的成分这个股份这其实就是双方双赢的事情我觉得但是大家都应该

应该打开思路就是做品牌来说打开思路讨论跟厂家合并的这个可能对厂家来说打开思路考虑跟品牌并购的可能这确实是可能一个双赢的局势因为像我们刚刚讲的比如说像 Shin 对吧那它真的完全不需要自己去生产吗是不是终归有一天可能需要了这个当然我也没有答案嘛对吧

但至少他现在是以代工的这种形式去跟人家合作的而并不是说好的今天我跟一个代工厂商或者比较大代工厂商完全合并了然后去作为一个从销售到生产整个环节的这么一家公司那么反过来其实像刚刚讲的长二代也是一样的对吧我永远在幕后当制造业对吧那我到底有什么样的机会或者如果我真的自己要搞一个品牌出来这可能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那是不是也有机会反过来投来跟这些品牌去做一些合作

对我觉得肯定是路漫漫其修远西这是一条漫长的路就因为大家都还没有这个概念然后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那我们最后也稍微简单的就 recap 一下我们这部分想讲的一些事就我觉得好像稍微有点复杂再稍微给大家梳理一下就在怎么造这件事情上面我们希望大家可能更关注三个点第一个点就是携带整体供应链上下的一个迁移对吧就是一个领头企业带着周边的小弟们一起去往出海

出海一开始就做好战略布局没错第二个事情就是说不管是大企业也好小企业也好对吧在供应链这一块的话当你出海的时候可能由于当地各种基建不足也好供应商短缺的情况下有没有考虑过自己也去拖宽自己的边界去做一些从原来做 A 的事做 B 的事生产零件 A 到生产零件 B 这可能也是一条思路第三个思路就是说去拥有品牌价值这个事情通过出海的这种形式

可能可以通过收购并购的形式让自己从一个完全制造的类型的企业变相一个有品牌价值的这么一个企业嗯那这个是我们讲的第四部分怎么造那最后一部分也很关键啊就是谁来干对吧对吧这些事肯定都有人干嘛我们前面讲了这么多那谁落地呢对吧那谁来干这件事情呢其实很多企业在出海的时候主要考虑的都是一些说哎那我派谁过去啊对吧那个当地我要招多少比例的当地员工哈

那汇报线是怎么样的组织架构怎么样了我怎么去管理当然我觉得这个才是最复杂的一个挑战了是的就当然这些事很重要但我觉得很多企业其实往往忽视了一部分就是说我们刚刚讲的这些事情都是内部的力量那有没有一些外部的力量也能够帮助我们一起去在出海这件事情上面做得更好

那么这些外部力量比如说像当地的咨询公司对吧律所然后或者说像日本的这些外贸型的一些企业它率先出海了对吧这

这些其实都是一些外部力量当地的商会也会帮忙我们之后会具体讲讲商会这种形态也是蛮有意思的但总归来讲的话就是我们不要认为说我们只要管好我们自己这一块或者说我们只要管好我们跟供应链相关的商业就 OK 了就还是有很多外部的力量我们是可以用的比如说像咨询公司对吧就是原来在很多的这种 M&C 尤其可能有些消费品进入中国的时候其实还是会聘请咨询公司来去帮他更了解中国本地这个市场的

就我自己也做过不少这样类型的就是海外品牌的进入这个战略对因为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它已经完全有一个流程 SOP 可以走了对吧就是第一步我先外包给本地的咨询公司团队去进行一个所谓的市场调研甚至它可以出去从很早的时候开始调研说有没有这个市场是

对吧先调研市场够不够大然后呢完了以后调研这个市场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完了以后我们要哪些产品哪些公司要进这是第一步调研市场完了呢好我现在已经确定调研完了以后呢接下来咨询公司还可以干什么事呢还可以说好那我要帮这个企业开始落地

那我就要开始进行这个整个品牌落地的一系列的流程其实也都是可以外包给咨询公司干的对吧尤其是擅长专门擅长做海外品牌落地的这些公司是的没错就举个例子哈就是有一家公司啊就能源管理公司啊叫南京添加他当时呢对全球第二大的这个地热装备公司一家意大利公司叫做呃

名字不重要反正一家专门做地热装备的公司进行了一个收购这是一次闪电收购一开始是因为他听到这家公司破产了所以想去收购从听到破产消息到等待并购消息到最后参与竞标总共只花了 20 天的时间最后就成功拿下这一个公司了那么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他雇用了当地非常多的专业团队

这当然包括投行也好,律所也好,咨询公司也好,对吧,做各种各样的进调也好,是因为当然也包括这个斯大,这个神机事务所,会计公司,对吧,有这些外部力量帮助他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面成功地拿下这么一次收购并购,所以这个其实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说这一些对于本土市场有洞见的这些专业服务类型的机构,它的一个重要性。对,其实我觉得就是当然有些企业可能由于规模还小,他不一定能够就是支付得起,但是…

更重要的是我们想要指出的是有很多大企业完全是有这个财力的只不过是从思维习惯上意识的问题不习惯付这笔钱但实际上这笔钱付的是非常划算的非常重要的没错因为他们确实是能够帮你探查到当地很多的一些风险告诉你如何去提早准备或者规避

对因为我觉得中国企业它还在一个就是就是草莽英雄的阶段粗放型的阶段所以它就是没有我们不是说每一家企业我们说的是总体来说大家还没有习惯于去跟就是借助于 professional service 的力量就专业服务的力量但实际上专业服务的这个用意就在于对吧我们是提供这些东西的

当然我话又说回来对吧作为曾经专业服务的一员啊那必须提醒大家一下水也很深作为专业服务的其中第二员对吧我也提醒一下大家水很深所以呢确实是我觉得是这样就是公司可以先去聘请一两个顾问就是曾经在这些专业服务领域去从业的顾问

拼请顾问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甚至都不一定是要是全职顾问对吧就是退休的顾问也行啊拼请这些顾问来帮你去主持这个事情就会比较容易了就是踩的坑就比较少了是的我曾经还幻想过这种形态就是说我可能在海外甚至还没有公司但我派一拨人就是一个小团队对吧然后到当地去跟因为很多这种服务类型就是这个专业服务类型公司都是跨国的这个公司嘛那我派一个小团队的人然后

到当地去跟当地的这个对吧这个分支机构去一起合作来把这件事情啊不管是调研也好然后做这个考察也好去一起完成我觉得这个可能也是一种降低风险的这个形式啊我想过这个事儿嗯是的而且我觉得就是说其实是可以跟多家不同的专业机构去合作的比如说你可以在国内请啊 BCG 一支非常小的团队但是也不一定要在匈牙利的 BCG 去做合作你可以派这个匈牙利的 BCG 去探讨说当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面就除了我们刚刚讲到的这些外部的一些可能专业类型的这一种机构都把大家熟知的顺便稍微打断一下顺便说一下咱已经给咨询公司找到了新出路了是吧

对对对我原来想过这件事情就是我后面还想聊聊呢就是可能下一个阶段出海可能会是一个进公司需要是啊这是很好的机会是的但不管怎么说吧就是抛开我们这些常见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些这个这个专业服务类型的公司在日本也有一种非常有意思的形态叫做商社形态这个商社其实承接了非常大一部分这种呃

对于日本企业出海在当地服务的这么一个重担吧其实我觉得商社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外贸公司就很类似对它本质上是这个样子就是商社这个东西呢其实是日本 19 世纪末的一个产物但当时是因为那个日本这个明治维新之后嘛他们开始想要学习西方国家的一些这种模式那因此呢他们也开始在搞外贸这个事了所以最早这些商社哈其实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面理解的这种外贸公司

只是他们原来做的更多可能还是一些基础的比如说这个钢铁啊然后农产品啊对吧然后慢慢最后才发展成现在可能多元化的这种产品对吧但最早还是这种大宗商品的一些交易比较多那这个是这个商社成立的一个初衷嘛那当然就是作为外贸公司来讲它一定是领先于其他所有制造业率先出海

比当地的这些制造业要更早 10 年甚至 20 年出海因为它需要做外贸非常了解进入不同的市场然后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然后法律法规各种它就已经蹚过这场水了是的而且他们这种商社尤其是这种大型的商社其实提供的服务是非常多元化的比如说举个例子三菱商社还是在日本一个非常大的一家商社它原来在跟优衣库出海的时候也

诱过非常多的一个合作就是当然基础的不说了就是当地一些 logistic 就我们称之为当地的法律法规啊资源啊渠道啊这些价值当然是它提供服务的一方面然后第二个它甚至有商品设计的这么一个时装部门这个时装部门虽然总部在日本但是他们当地就是在海外当地是有分支的这些分支会去了解当地的一些这个 fashion trend 就是时尚的这个偏好也好或者说流行也好对吧

他们去反向去告诉优衣库说是不是你针对当地需要设计出一些新的产品去符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比如像供应链这块它其实也是有帮助的优衣库当时进入中国的时候到现在其实也是在中国没有建厂的也是找代工厂

那谁找代工厂当时也是商社帮忙去对接这些代工厂的他们其实这个不仅仅只说做对接这个动作这么简单他也会帮优衣库去筛选就是比如说啊好对吧像你刚刚麦乐有讲到说哎这个我可能要去 3D 建模啊打板啊对吧

对吧那我也会去要求各个供应商这个叫代工厂去打板然后我来去做评审然后最后告诉这个优衣库说你应该跟 ABCD 谁合作对吧所以这个也是他们提供的服务那这个项目管理就不说了刚刚那一切东西其实都是这个如果把这个

包的大一点对吧就是一个项目管理的这么一个工作然后包括可能信息决策它在各地由于有这样的一个分支机构所以对当地的这个文化也好或者说一些企业的动向也好都有非常清晰的了解甚至能告诉你说可能如果你进入这个市场要注意哪些进入对手他们在哪方面有优势等等的一些信息都可以提供给这一些想要出海的企业

这种商社形式还是非常有意思的所以我们中国其实也有这样的角色只不过没有在海外市场外贸公司完全可以照搬这样的模式因为在国内外贸公司已经在做这样的事情了外贸公司告诉你市场需要什么外贸公司给你设计一个产品的样子然后让所有的供应链上的每一环开始制作

然后外贸公司填上了你哪一环就 capacity 上面产能上面不足或者是那个就是环节上的不足就是外贸公司本来就是在做这些事情就是我们是非常需要有这样的角色在出海的过程中去进行这样一个叫做像水流一样在每一个环节之间流动我会把它称之为一个包工头的角色对吧就是我需要这么多服务你都给我办了那就完了对吧所以我觉得这个其实是可能在中国企业出海的

过程当中可能是不是也需要这样的一些这个类型的公司就不完全依赖于我们刚刚讲这个绿索啊然后这个咨询公司因为我可能还要跟他直接对接嘛但如果我有这个包工头就他来复杂的搞这些事情我只要最后看到这个项目实际落地这个结果就 OK 了所以这个其实可能也是在出海的环节当中比较有一些这种形态吧在日本来说对 建议政府投资一个这样的公司

可以搞一搞的因为这就是政府的角色政府其实完全可以投资一个这样的公司然后让这样的公司去做各种海外企业出海的这些水流的包工头的工作对我甚至觉得有些大型的企业也可以自己内生出来这样的一些部门去对外服务

比如说其实你说像华为其实有很多华为供应链的这些经验他们当然还也有一些从华为出来的这些人士会开班授课讲讲我们是怎么管人的我觉得其实这也是能力的一种输出那是不是像这种大型企业是不是可以专门开辟出一个部门专门去服务这种当然可能也开幕也应该做一个这样的事情对没错就服务这一些周边的邻近的上下游的这些供应商对没错就大家一起赢对吧

那这个大公司可能也有资金也有这个资源来做这个事然后这些大公司可能很多很早也这个出过海对吧所以在这方面的信息他们也会有更多的他们在这方面会有更多信息吧嗯

所以这个是我们讲的就是千万不要忽视这些外部的力量那我们说完外部力量之后我们要谈谈这个内部的这种组织管理对吧那么在一个内部组织管理当中不管是组织架构还是管理形态其实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其实是人才这件事情对这个就是我一直非常非常就是作为学生的人来说这么多年我都一直觉得大家对于管理人才以及管理能力实在是太忽视太轻视了没错对然后现在大家知道了现在大家终于明白了吧就是

对管理人才是多么的欠缺多么的重要而且另外的就是说更高的挑战是在于说这个我们现在讲这种管理人才还是要在海外去管理对吧就我中国这个母公司在国内我怎么去管海外这些人怎么去对我们定义一下管理吧因为我觉得就是当大家

说到管理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常见的误解是当我做一个事情做熟了做有经验了比如说我在这个专业上做了十几年二十年了我自然而然就能够晋升为管理人才实际上不是的管理能力是一个一整套非常完整的 skill set 就是技能它是需要额外学习的并且需要通过大量的商业案例来进行磨练就是你不是天生就知道我做了领导之后我怎么去激励下属

我不是天生就知道我怎么能够进入领导的这个新的角色你看有大量因为我们做那个 MBA 申请的时候看那个人生故事因为 MBA 申请人有很多其实已经人生第一次开始担任一些中层领导的角色小组长啊对吧小领导啊什么的了你就会发现说每一个人都在面临这样的挑战如果没有人教他们的话

那商学院有一门课我不是有一门课我们有一个 workshop 工作方叫做 the first hundred day of leadership 就是你做领导的第一百天然后我觉得这个这个就很有帮助就是你知道进入领导角色首先第一个是你马上就发现过去跟同事的相处模式已经完全变化了这个真的有很多人其实在心理上是没有做好准备

效率就上不去如果我效率上去了那另外一面又要有所牺牲其实在于激励大家然后找到每个人的位置不同的人的成长的速度然后怎么能够提升团队的效率怎么能够让团队有一个就是动力等等等等这些所谓的管理能力都是需要额外学的这是一门 science 这是一门科学

这是对这是需要学的我就想提醒大家这是需要学的说无论是你进就是 part-time 的 MBA 去进行进修还是公司内部进行不同的不同不同轮次的额外的这种商业培训他是要学的他不能够默认说你到了领导岗你自己捉摸捉摸就能那我觉得就是在出海的这一波浪潮中这个东西这个欠缺因为过去其实大家都是找了别的方法来进行了一些弥补就是算了

somehow 他还是能能能运营下去但你现在就是企业我开始往跨国企业转型的时候管理人才是不可忽视的了是的嗯而且就是呃尤其像我们刚刚讲出海这一块吗对吧因为你毕竟是吧对吧就是这个国内的这些骨干分子或者说你认为有高潜的这些新人对吧把外派到海外去那么呃其实我觉得在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我们也想要去讨论的就是说如何去呃

怎么说呢能够让这些外派出去的人员能够更安心的在当地工作对吧那比如说举些例子这个比如说去之前我们会有些 onboarding 的动作就是可能会让外派人员更好去了解当地文化语言生活工作等等各方面的东西比如说像这个联想在他这个外派到美国的这些中国员工当中他们搞了一个 training 叫做什么

东方遇到西方的这种培训课程就其实还是希望大家能把这个什么所谓的这个文化冲击啊然后一些语言啊等等东西能够在战略课程当中去有所了解去可能在某些程度上面能这个调节大家的一些预期吧顺便说一句啊在这个培训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因为咨询公司在这一点上还是很有经验是的那再比如说哈就是日本有家公司叫乐天他们在派员工外派出海的时候呢就发现很多地方会说英语嘛对吧

所以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培训就是外派出去员工的这些英语水平他们同时把自己公司的这个官方语言也变成了就工作官方语言吧变成了这个英文交流就比如像写邮件啊这种书面的东西其实都是通过这个英文来去交流的任中入了

没错是的因为毕竟就是再怎么说就英文还是一门 global 的这个大家可能很多国家都会 share 的一门 common 的这个 second language 第二语言所以其实这种形式会比较好一些所以我觉得就是咱总结一下就是说对大家来说海外

外派管理人员的欠缺是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培训所弥补的大家不要忘记这件事情就是不要觉得说好我欠缺人员我从哪里找那也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先把自己的人培养起来是的没错然后除此之外的话呢就是也有很多的公司啊会去帮助这个外派人员更适应本地生活比如说像联合利华啊他们把员工送去这种印度或者墨西哥这种新兴市场的时候他们会给这个每一个外派人员啊

就是量身定做一个叫做 local living handbook 就是本地生活指南手册然后呢同时呢他们也会这个有远程的 HR 去支援你就是在你比如说前期进入到这个国家比如说这个搞什么水电啊房租啊乱七八糟就是有一个 HR 远程随时在这个一直伴着你能够让你去更好的在一开始的时候

把自己生活周边的事情给处理好所以这些一些类的操作其实都是帮助这个外派人员更好的去适应这个当地生活对我觉得其实这些大家就是不能忽视因为一旦你有了这个就是虽然他一开始建立的时候他比较麻烦比较琐碎但第一你可以借助借助外部的力量帮你建立对吧第二你建立起来了之后你想想一个公司现在在五个国家都有分支机构的时候如果你在五个国家都有现成的所谓的 local living handbook 就是本地生活指南那

你的员工之间的流通就会变得相对来说非常的容易就是所有的管理人员你都可以过去帮助对吧就是其他的公司这样管理人员能够很容易的流动的情况下那这个管理人员欠缺的问题就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因为我们说这些事情的目的其实还是希望这个企业能够更关注这些外派人员因为毕竟他们才是在当地的一个主力军对吧帮你打江山的这些人

那么如果你没有办法很好让他们 on board 然后帮助他们更好的在这个当地建立这个生活圈的话其实很有可能会流失掉这部分的人才的因为这个出海肯定不是一个说一年两年三年的事这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事情你能不能够让这个外派人员能相对稳定

我们不是说非要让他在当地待个十年或二十年吧这也不太现实对吧但比如说三年五年这样的一个形式十年二十年也是有的这个少嘛对吧或者说有很多人不太愿意因为可能家庭啊或者说这个生活圈子都在国内对吧但是至少这样的一个形态能够帮助他更好的稳定在当地然后这个对吧就是没有那么多心思想其他事情啊帮助

好好的管理当地的公司其实我觉得可以把这个思路借鉴到本土因为其实本土也有很多公司是需要派遣自己的从总部比如说派遣自己的员工去不同的分公司立点的那你去派去的时候作为就是在总部已经工作生活了很多年的人他可能到了一个本地也不适应虽然都是在国内都说的同样的语言分公司也会接待的但是其实真的很不适应就是去哪里吃饭啊然后本地有没有朋友啊周末

干嘛呢就是如果大家就是公司在这一点上其实你可以花相对来说较小的成本去做一些本地生活指南然后去把这个本员工外派落地的这个东西稍微做一做那其实员工落地就会顺畅很多是的然后我觉得就是因为我是我毕竟还是很关心 MBA 们就业

就是我的学员们毕业了以后他们就业是怎么样的你看现在其实 MBA 们通常常见的一些就业的方向都已经有一些限制就跟过去相比吧没有那么的好选比如说咨询投行不是那么的招聘了跟以前相比然后大的外资公司现在也大量的撤出跟以前相比肯定就业的机会是少了我其实觉得就是 MBA 们未来的或者商业人才未来的出路就是

最大的趋势就是这个大出海的趋势是不要错过这个大出海的趋势所以在大出海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刚刚已经分析了这么多从一开始的战略部署到跟各个环节的沟通到融入不同的文化到进行真正的管理到合法合规要有高级管理能力欧洲的那些操作其实对管理人员提出了非常大的需求就是他需要大量的中层管理人员了

这就是未来大家的趋势啊商业人才们这就是未来的大趋势我觉得大家就是真的不要错过这个大趋势然后要培训自己进入到一个非常灵活的技能迁移的并且能够就是跨文化沟通的这么一个过程并且我觉得至少就是国外的 MBA 培训出来的人才多多少少是有点不接地气的就在中国来说完全同意

我们未来是要对是要往接地气的那个方向去走的也就是说在学校里面的时候要更加关注供应链而不是关注金融衍生品完全同意我觉得像麦仔刚刚讲的就是说可能在原来比较早期这些年代可能这个海外的分公司对吧我只要派一个到两个这种高层管理人员就足够了但是随着现在这个规模越来越大对吧这个形势越来越清晰或者说不可逆转就是要出海对吧

那你这个速度也要起来那个速度起来就意味着你需要更多的这些人才大量的人才对没错这个不仅仅是当地的人才也要有中国的人才过去嘛那这个可能就逐渐会从所谓的原来只派高层管理到慢慢的也要往中层管理这边去中层

而且商学院培训的这些技能其实是非常符合我们刚才所说的各项的要求就是只有一点就是你对 local 企业本土企业的了解和你落地的程度我觉得是落地程度的问题这个其实是最大的问题但是你看就是比如说跨文化沟通那绝对是商学院培训的一个重头戏然后管理然后甚至比如说组织架构企业沟通合法合规充

中途处理危机处理所有的一切都是商学院培训的内容唯独就是对于中国企业尤其是供应链这条链上相关的企业的落地我觉得大家是不太关注的而且供应链我一直在呼吁就是供应链是一个非常受轻视的专业大家就应该去学习更多供应链相关的 operations 相关运营相关的内容在商学院它其实都是现成的只不过很多人

没有注意到这个很接地气落地的东西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的我觉得就是说大家要往这个方向去走那当然就是毕竟不管商学院也好或者说其他的一些这个 program 也好就是虽然只是谈到虽然在谈到供应链的时候我们也只是能讲讲书本上面的内容嘛

你实际上你还是没有办法去做自己的尝试但至少在校园这个阶段里面有书本上这些知识去补充你的一些短板其实我觉得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了但其实校园里边的资源还是蛮丰富的就是要看是什么样的学校因为毕竟我们学校是供应链出名的所以在一个供应链很出名的学校我们学校是密歇根供应链很出名的学校里边其实它有很多大量的真实的案例然后因为我们学校还有一个叫做供应链硕士

所以这个硕士项目出去的大多数的校友们都在供应链的行业都在大型的供应链的行业这个校友其实也是蛮那个的我觉得这件事情倒是确实点醒我了就是虽然你可能没有实操这个机会对吧但你很多的这个学校的这个同学对吧有可能是来自供应链或者也有些创业背景的人那创业背景人可能在落地方面有更多这个经验可以借鉴

因为商学院有很多实操的机会实践的机会所以当你去学供应链这门课的时候并不是光光在课堂上学这是最不重要的而是你进入到了供应链这个圈子可能教授有他的资源可能教授会带你去 field trip 就是去公司去参观可能教授给你设计的一些实践的项目是供应链相关的

以及你会认识供应链里面的各种学长学姐所以我觉得这个才是大家需要去 tap into 的就是要去进入这个领域这是未来很大的趋势如果大家但凡是感兴趣的话因为我觉得就是大家对于供应链真的不太重视然后就是呼吁一下呼吁一下因为毕竟在偏后端一点点

它就没有那么光鲜亮丽但是从我们发展的趋势看我们未来的大趋势并不是所谓的光环形的企业光鲜亮丽的岗位而是扎扎实实的这些创造价值的环节这个是完全同意的包括像我们刚刚讲其实出海这个大趋势包括你要在这个价值链或者说产业链上下迁移这些能力对吧

背后对应都是你供应链的这个能力或者说这个叫做制造这些能力那么其实真的回归到这个落地的事情上面就是你这颗螺丝是怎么产出来的你以什么样的成本对吧你的流水线长什么样你的车间长什么样能最好的去合理优化这些布局最后我又能在研发上面有优势又能在成本上面有优势所以回过头来这些东西就是最 down to earth 的东西对而且就是说到这正好就是也可以说因为虽然我们全球化现在是在一个逆逆逆流就是逆回来

回来的趋势中然后国门也中美关系也不好可能就是这个事情变得很复杂但是学英文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大家还是要学好英文因为我们现在这个未来就业的大趋势在大出海方面是有很大机会的就是一定要把英文学好那么我觉得今天的内容就差不多到这了好的

希望大家觉得这个这期节目不枯燥啊这期节目有意思但是我觉得就是我们为什么要选这个话题呢是因为我觉得就是了解目前商业的大趋势尤其是国内未来几十年的机会在哪里最大的增长在哪里至少是最大的增长的其中的一部分在哪里对吧这个是看到就是国内

哪怕是从就业的角度讲看到就业的这个风向它的侧重点 shift 到了转移到了哪里这个对大家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它不是说我不做供应链我不做制造我这个跟出海没关系我就不用了解这东西就是怎么说呢时代的浪潮卷过来的时候最好先看清楚每个人都应该看清楚这个浪潮长什么样子是的

就我前阵子有个朋友就是他们是一家广告公司 marketing 的公司然后呢开始招人然后这个叫做福利非常好但唯一的条件就是要被外派到非洲因为非洲有当地中国的客户他们可能在 marketing 上面是能够帮助这个中国客户的所以不管你是不是制造业的这个叫做背景的小伙伴对吧

都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机会面临着就是你的一些这个擅长的能力是随着中国这个大学出海的趋势也能够一起出海的对所以我们从这个趋势上去衍生出来首先我刚才说的你的语言能力就是学外语的能力肯定是要去注重起来的其次呢你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很重要这个不过

光光是说比如说啊如果说我有去国外打工的机会或者是我有去国外交换学习的机会就 take it 对吧就是那个因为你有过一个去到不同文化下的这个经验对于未来就业肯定还是至少这个方向的就业是有帮助的出海的就业也是有帮助的以及如果是在国内的话你去往不同的城市对吧就人生地不熟的城市你在那个城市重新的生活你找一份新的工作这些经历其实对于就业来说都是有帮助的是的嗯

那我们就进入到我们的那就希望大家喜欢这个大珠海的内容如果大家对于此有衍生出去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呀或者是想讨论的呀就在评论区告诉我们然后我们也可以在群里见哦那接下来就进入到我们最喜欢的 coverall 环节先聊一下吧先聊一下吧对

这个闲聊的部分内容其实刚刚 Melody 有些剧透她说这个 Mark 你说未来自军公司的方向会不会是出海这个事情其实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一个方向我觉得这个还是有一定的机会点存在的因为实话实说从中国公司一些习惯的角度来讲它当然就是虽然我们说这个自军公司可能遍布全球就很多自军公司它其实都是 global operation 的那么比如说如果这个公司中国公司它真的要去越南

他可能大概率不仅仅会雇用 BCG 越南的团队他还是需要 BCG 中国的这个团队存在的对吧那这个 BCG 团队这个可能实话是说从最后这个项目下过的角度来讲就是他整体委托 BCG 中国的这个团队

然后这个中国的 BCG 中国的团队也会同时引入 BCG 越南团队一起帮助这个项目的完成所以我觉得这方面还是有些机会的因为毕竟就是 local 的团队对于本土当地的不管是文化背景也好还是政策法规也好还是这个消费者洞见也好等等一系列的环节其实都有更多的一些 insight 存在的就是我多年之前其实也是跟那个

越南我也在越南做过项目这个当时帮的是某一个越南公司做他们的这个科技金融的一个战略那当时其实我们就是跟越南团队去合作来做的因为毕竟科技金融在中国来讲相对来说发展的非常好对吧在越南其实相对来说是一个怎么讲呢初期的一个阶段所以有非常多中国的这个经验是可以接见的所以等于说我们中国的团队更多是把中国这个经验引入到越南南

这个团队当中那么越南团队的话它对于当地 local 的一个市场消费者到底喜不喜欢用这种科技金融的产品比如说电子支付然后包括说他们的会不会用这种消费心态其实都是有更多洞见的所以其实两个团队一起合作把这个项目给做下来的所以这个就是我觉得可能未来的一个机会

就是往往这些中国公司出海的时候并不直接会雇佣当地团队帮助中国企业出海就是咨询企业的未来对 是的但我觉得这个也是有挑战的就是说很多其实国际的咨询公司长久以来其实是被总部为项目的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

10 年前可能 2 年前是有很多大型的这种 global 的公司要进入中国对吧那他这个 global 公司当然跟 global 的资讯公司有比较好的关系的所以当他们进入到中国的时候他们也会通过这层关系去雇用资讯公司 local 的团队

对但我觉得其实反而就机遇跟挑战同时存在但是未来可能并不一定会再是 BCG 占巨头的时代了因为你可以针对出海出现各种各样的更加 boutique 的公司是这个我倒是同意的但这个前提条件就是在于说这个 boutique 公司如果它之前就在海外那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那就是我觉得我们再放

我觉得就是你时间限放的够长以我们中国人的经商的能力都

然后他就能够虽然好就是他可以招聘啊对吧我们可以招聘对海外更懂得中国人啊在海外已经旅居十年的中国人啊可以在海外招聘进行这样一个一支团队就好比说随着中国移民啊或者是留学生越来越多你会在海外出现这种小的中介公司专门是帮留学生找房子

的那种就是只要商机存在我相信咱们聪明的中国人都能够找到方法那没关系到时候 MVP 就可以作为一个包工头吗嗯

对你已经不是 MBB 的人了你不要替 MBB 操心了我不说我不说我不说只是我觉得可能未来的一些趋势跟方向吧就是这个是值得可能探讨的一些东西吧对我觉得未必一定百分百准确对吧我觉得其实倒是就是说这种遍地开花的形式然后呢过往 MBB 的人才因为 MBB 就像西点军校一样嘛培养了非常多的咨询人才其实这样的人才就是更有可能会成为补替的公司未来的一个中间力量

对吧所以我还是我因为你看我就说了我是喜欢自由市场的我还是希望能够看到百花争鸣的局面更多而不是看到垄断的局面这倒是

对那我最近就是跟咱主题已经无关了就闲聊一下我最近有一个非常新的感悟是我有一个我们在做视频的时候其实我一直很想给大家做一些视频因为我的播客都很长然后我的文字就是我除了播客之外我会定期在微博上发一些感想

那文字也是有限的所以我觉得有很多东西想跟大家分享的东西它其实也适合通过中间的一个渠道就是比如说视频视频给大家讲讲书啊对吧视频给大家讲讲一些最近的感想啊等等但是呢它一直就是难产然后呢难产了非常之久我们团队一直在说这个事情要推一下然后每次我们都讨论出说好我们安排任务我们应该这样做就是推不下去为什么啊

我不知道呀就是我们我们很随机的在去年国庆你看都已经快半年了去年国庆是我做的第一年去年国庆那不是一年了吗国庆啊国庆十月半年

我怎么老跟五一搞混对不好意思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去年末庆对半年半年之前我做了第一支 Vlog 就是随便把国庆假期的东西捡在一起那个时候我觉得就蛮轻松的因为那个时候就是假期随便随手一玩

然后把它当完结果出去了以后我觉得就还蛮快的然后呢我就想说那再接再厉啊对吧然后立刻写了第二个提纲我现在回去看那个提纲我都觉得提纲的内容是非常不错的就是那里边的很多有趣的东西但是就一直难产就拍不出来然后呢我们回来了之后我就心想我就心想说我说那如果一直难产的话我们肯定就是对这件事情不擅长了或者说是门槛太高那我们不擅长的话因为没做过嘛这很正常

那我们就学习了所以我接下来做了一件事情呢是让就是团队的人每周我们就去找一些大家自己喜欢的平常刷社交媒体的时候喜欢的那些视频然后我们来进行学习

完了呢我们学了两周左右大概然后呢两三周吧每周周会的时候我们就拿出视频来分析就是你要告诉我你认为这个视频做的好在哪里那团队的人就去找了一些尤其他们找了一些学习因为小红书上有很多教你怎么做 Vlog 以及教你怎么拍视频的东西然后大家的学习呢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说首先我们要写脚本其次我们要根据脚本分镜

听起来很合理对吧太复杂了嗯听起来很合理就是说你想要做什么事情你先把这个脚本写了或者至少写个提纲然后呢你要根据这个提纲来写分镜这个就是小红书上铺天盖地教你怎么做视频的方法了好问题来了就是我们认为非常合理对

对我们就这么做然后我们就写了脚本然后我们就开始搞分镜然后一个视频也没有产出就是反正这件事情就一直难产一直到突然之间有一天就是我过年的时候拍了一些过年的记录吧其实我们也不是为了产出视频而是我觉得说过年的这些生活分享很想把它变成一个生活记录然后呢大家就把这个东西给搞在了一起

但是由于我们如此之难产当我们想要做这个视频的时候离过年已经很久了它就已经变成了春天了早就已经不再是什么过年吃火锅啊各种的气氛了然后呢那个我们就是我闺蜜就有一个非常新的角度她就说那你不如就把这只东西变成一个踏春视频吧

因为我还有过年还有很多出去看过年也是新春嘛二月份也是春天就是有很多鲜花新绽放我们去看花呀出去玩呀其实是跟春天是很一样的然后呢大家就把这个东西所有的这一类的素材全都剪在了一起

我突然之间发现剪完了这个视频之后我就立刻能够给他讲出来了因为所有的这些视频他都很有感触当初我拍的时候不是为了视频拍的不是为了 Vlog 拍的是我当时去玩的时候觉得好好看哦哇天好蓝哦天气好好哦这个梅花好漂亮哦就是你把当时的心情重新再还原出来就好了

然后我们这支 Vlog 就非常的顺利接下来同样的原理就是这支 Vlog 意外的给我们产生了一个 SOP 我们用同样的 SOP 一会儿我再讲这个 SOP 是什么我们用同样的流程再做了下一支滑雪 Vlog 也非常的容易然后我们终于发现就是后面就咚咚咚咚大概我们出了七八个 ideas 已经拍完了两个就是很快突然之间这件事情就会做了

然后我觉得这就这就给了我很大的一个感悟是第一是嗯当一件事情卡住很久的时候我的第一第一反应会是说那肯定是我不会嗯或者说我就是没有经验对吧但是实际上不是实际上最终让他真正动起来的还是 SOP 嗯

然后

然后你把打动你的所有的东西呢用一种就是屈屋存金的方式就把那些太不符合主题的比如说火锅去掉你把主题相近的放在一起它自然而然变成了一个故事而你只要把这个故事的心情全部讲出来就结束这样的流程非常的顺畅然后我发现如果是这样的流程的话这个东西是活的

而且尤其是隔了一两个月之后你再去看当时的心情你反而会有更大的灵感你会能够平静下来就不会说哇好好看哇好开心就是把这些东西都已经沉淀下来变成了一种感触说透过这扇窗我不知道过去几代的人看到的是什么这边是千年的古树这边是一个月的小苗它的对比形成了真的就是在我心中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这些平静的讲述是当下那个兴奋的心情中没有的嗯

你把这些真正生活的片段放在一起然后用一种平静的心情来描述它就是一个非常动人的活的东西它虽然很 raw 对吧很粗糙但它活

以前我们那种非常拼命的想要写脚本写风景然后拍摄的东西我觉得就是死我觉得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在我看来就是可以拆分来看就比如像你刚提到那些 vlog 的这种形式在我看起来这个东西相对来说那当然我们要看这个 vlog 的目的是什么东西那如果比如像这个随手拍抒发心情这种可能更多感悟类型的

你确实很难在前期是告诉我说哦我现在就要写个脚本了我要确定分镜搞这么大规模庞大一个事情不如是拍完了之后但不是哦就是哪怕你是有主题你是想要有一个东西拍你脑子里面已经有印象的也是一样的我们之前就是这样子比如说我整理了我的书柜那我们我之前脑子里面已经有脚本了就是这个书柜从头到尾每一个步骤应该是什么样的对吧但实际上你真正拍的时候你也不应该是按脚本按分镜

就是会把整个过程搞得很死一点都

一点都不想说这个就是就是我说的就是说如果这种形式上面你前面搞这种分镜或脚本的话反倒我觉得是一个卡点就是可能你在拍的时候的心情跟你当时写这个脚本或写分镜心情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如果按照这种脚本分镜的形式来去指导 Vlog 就在我看下像你说的就是死或者说不自然但关键就在于我想说的重点不在于说它是 Vlog 是它做所有的事情都一样哪怕你是已经非常确定主题和内容的东西也一样

就是什么意思呢就比如说我们还是这个书柜对吧其实我们在真正整理书柜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有很多打动你的瞬间是书满地放在那的时候它形成了一种非常有趣的画面然后呢你放在书柜上的书和放在地上一垒一垒垒起来的书它其实是很不一样的感受然后其实这种感受是很当下的

再加上比如说我们本来准备我脑子里面的想象是我们按照不同的类别整理书那就给大家讲解一下为什么是这样分类嘛但是真正分类的过程中都还没有分完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点是嗯

我完全没有想到才收拾了三分之一我文学类的书已经累到比所有的书都更高了你会想说我作为一个科普博主难道我不应该收拾科普书更多吗但实际上你文学类的书非常非常多然后所以我觉得这些瞬间都非常的偶然这个偶然的瞬间都非常的宝贵就这个东西就是就视频跟很多别的载体不一样的点

这就是我说的我的感悟是有很多东西不是你不会当然你可以不会但是不会也是一种粗糙的美

关键在于说它卡住了还是因为 SOP 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因为 SOP 尤其你卡了半年更不应该是因为你不会半年你都可以学但我觉得这个是反过头来我想说是说这个 SOP 是不是在你的这个 scenario 下面这个场景下面它其实不是那么适用就是你上网看到这些 SOP 比如说在另外一个场景就是我在 B 站上面也出了一些就长视频大概可能半个小时然后可能主要还是讲一些商业知识的这种就商业案例的分享这种视频对吗

那那个东西我确实是要在一开始要把脚本写得非常非常的清楚我要把我的 research 我的各种数据不是我觉得是这样子的就是其实是这样是他

它 SOP 还是一样的你看我们的脚本并不是说整个取消了它还是存在的只是它的位置不一样了我就说到 SOP 的问题就在于说你其实没有意识到环节都是这些环节但你要打乱它的位置重新重组然后这个理由就顺了不然的话原来是不顺的就比如说你说教学视频教学视频是最需要脚本和提前分镜的东西但其实是因为你的所谓的心中的那些东西早就已经存在了

所以你的 SOP 跟我的并没有区别你并没有去倒置说先写脚本再拍分镜再找素材不是的是我们的心中的东西都已经存在了就好像我们的素材库已经存在了你现在才写脚本是把所有的素材拼在一起之后你给了他赋予了他一个脚本拍教学视频也是这样然后我觉得就是在这个我们重整 SOP 的过程中它的变化在于我们没有脚本没有分镜

但是素材结束了之后拼接完了之后出现了一个 RAW 的故事嗯这个环节后才是脚本明白了嗯然后脚本其实就是等于说是一个就是故事的讲述嘛然后你到最后这个事情就非常的顺畅嗯对就是这就是我的我觉得最近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感悟就是大家觉得有件事情你一直做不了这件事情就是

就是有两个原因真的就不是因为你不擅长不是因为你没学会或陌生这些都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假设如果你已经卡住很久了那就一定不是主要原因因为都可以学对吧卡住的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第一你的 SOP 是乱的你以为它是正确的但是你是乱的第二是因为所有的事情的门槛还是太高了

你看到网上这些教程都非常的复杂门槛都非常的高但是其实我们想要启动根本就不需要这个东西就是当然我同意了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在后续可能精益求精的过程当中需要的东西但在一开始作为启动或者我们原来讲过这个 MVP 这个概念嘛对吧就作为一个 MVP 来讲如果你把就是这个 minimum viable products 我们之前讲过的对吧不光我觉得是这个但是不光如此是说你如果不经过 MVP 的话你学不会嗯

但你不要指望一步跨越到比如说我们学会了中景近景远景所有的这些东西嗯他你要先开始拍起来你才会终于 get 到这个东西是什么你不能指望自己从来从不会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所以我觉得这个 SOP 就是这个 SOP 的感触很有意思我们最近除了拍视频之外还有很多相似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春天了可能所有的东西都在春天紧喷了然后我们英文培训也已经卡了一年快小一年半年了我们从去年六月份开始做英文培训我们去年六月份做了第一个英文培训的 demo 然后放在知识星球大家的反馈也还不错然后所以我们后面就跟着这个模板一路做下去做了两个月啥也没产出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每周都在安排任务每周都不能执行然后呢我就觉得说就是当时我就有一种直觉说肯定有一些东西是我现在当下还不知道的他肯定是没有准备好所以我就先搁置了然后他渐渐的在我的后脑就是在你的后台大脑的后台他自己慢慢他会缩套的就是会梳理的等等

等到输到几个月之后我突然之间就明白了这个东西的点在哪里所以我们就是在我们先不剧透了但是在形式上在什么上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然后你把这个环节疏通了之后你突然之间知道它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之前所卡住的所有的环节全部都通了

所以我觉得就是嗯反正结论就是 SOP 这个东西吧他嗯有什么当你觉得推不下去的时候你就一定要先怀疑他不对嗯一定要先怀疑 SOP 不对要不然就拆的不够细要不然就是顺序不对你就要各种各样的试验其实并不是试验这件事情而是试验这个 SOP 一旦这个 SOP 对了以后你就能推下去这是很神奇的感受

那我接着也说说吧就是说说我自己身边最近比较我自己比较这个感兴趣的事就是各位听众小伙伴们也知道说这个 Ready Go 其实搁了挺长的时间当然这个原因各方各面不过有个原因是因为这个过年的这段时间就是中国春节这段时间我沉迷于打游戏这个事情然后这个动漫啊这些事情都是占据了我非常多主要时间的一些事所以你打什么游戏这个

主要还是掌机类型的这个游戏就我自己比较常用的还是 Switch 这个东西然后最近当然还不打广告跟大家说一下我们没有任何的这个赞助商可以有但是我们现在没有快点来找我们对就最近的消息是 Switch 2 这个也马上要上市了就是已经这个宣布官宣了在 6 月 5 号的时候会进行发布那当然这一次 Switch 它会有一些这个被人诟病的一些事情 Switch 2 的一个推广游戏比较大的一个地方是这个也可以跟商业结合在一起就是他们出了一个不同的

人民币便宜一千块钱等于说海外版本满大一个差距是的当然有各种各样的猜测不过这个当然这个在产品形态上面也会有个区别因为现在 Switch2 是可以联网的了那这个日本这个机子是只能跟日本人就在日本这个国家里面联网但海外的版本的话你是可以跟全球各地的人去联网的

但必须要说这个东西也比较鸡肋了因为实话是说很多玩 Switch 这种掌机的人也没有那么强烈的需求要跟别人联网一起玩这个游戏会有一些产品需要这样的功能会有些游戏需要这样的功能但绝大部分其实不太需要所以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这件事情我们做了一个不同的定价策略或者说在商圈的书中会讲的是 price discrimination 对吧 价格歧视对吧 那可能说不过去为什么 因为它

卖给国外的人他们也会想要跟就是你是说 SwitchSwitch 还是想要跟别人一起玩吧比较少的游戏是真的需要你联网跟别人一起玩的动森是 Switch 吗对 动森是一个现象节这么一个产品这个东西确实是需要这个联网的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好说但确实对于就是说更经常使用 Switch 更经常玩 Switch 的人来讲动森只是在这么多游戏当中的某一款产品

我觉得这个定价还是 OK 的除了它不应该限制日本之外这个定价应该是有两款一款是你不需要跟这么多的人联网的一款是需要跟这么多人说白了是这个样子的如果你在日本你也可以买国际版你是日本人你也不是说只能买日本版的机子但是国际可以买日本版吗不可以

对的所以或者说很多这个国际的人买了日本版用不了因为其实这样子的只能当掌机用对不是不仅是这个样子因为 Switch 2 其实是可以从这个连线了之后是可以从线上下载游戏的如果你是买了日本版你做一个比如说美国人好了你就只能插卡你只能在日区的游戏专区上面下载游戏而日区的游戏专区很有可能都是日文的 OK

就你买了你也看不懂所以就是在很多限制了国外买家的现在很多玩掌机的小伙伴们在很多玩掌机的小伙伴们当中都戏称它是一个叫什么日语税

就是说因为你不会日语所以你要交个额外一千块钱的税那当然这个叫什么定价策略或者说 price discrimination 定价歧视这件事情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吧但在我看起来可能这也是一种本地保护的措施之一但它是在原来的价格上往下降了呢还是没有整体的价格比原来的这个第一代的机子要更贵了一些

但是它整体性能是有更高的提升 1000 块钱是往上加的钱是不是对 往上加的钱比如说现在一代的产品吧就是大概人民币的话 1600 1700 左右然后二代产品如果是日文版的话大概是在 2500 左右这都贵了都还是贵了对 没错但是如果是二代的国际版国际版吧 3500 没错 再贵 1000 块钱这个是很多小伙伴们会觉得说有点问题的地方所以他就是一下子提价提得太狠然后他找不到理由来提价他就

找了这么个理由我觉得也有可能会有一些本地的保护措施存在因为涨基的这个东西它不是说我现在一开始的发售价是 3500 未来十年之后我卖的所有的这款产品都是 3500 可能在某个时间点上面由于供需关系的调节它可能会涨价也可能会涨价都是有这种可能性的所以它一开始刚推出的第一波的这种产品未必是一个最终的定价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更多也有可能吧有些小伙伴们猜测是为了保护这个本地市场就是希望本地玩家能够率先买到这款产品因为如果你不做这个限制的话有可能我只是说有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就是这个黄牛

如果你不区分国际版跟日本版那黄牛肯定会在日本因为日本肯定是这个首发最主要的一个阵地嘛对吧那黄牛代购了之后然后以高价卖给其他国家消费者第一个就折损了这个其他国家消费者的利益对吧第二个也折损了这个日本本地消费者的利益同时可能也会影响任天堂整个品牌形象这个有可能吧

反正是挺奇怪的一个定价对但当然如果各位小伙伴们资金比较充裕的话这个 1000 块钱是实话实说也没有那么高但是这不是钱的问题我觉得是心里面不舒服的问题对吧你为什么凭什么对

所以但当然哈如果你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如果我们真的说这个呃线上跟大家互联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那至少日本的玩家我只能跟日本的这个玩家互联对吧那这个就是阉割了一部分这个跟其他全世界各地小伙伴交流的这个乐趣但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借口是是是是是这个样子的但呃这个为什么这么做哈这个

还没办法完完全全搞清楚我感觉就是一个涨价的理由因为他要是没有这一个中间这一波的话他这一下涨的也太狠了吧是的我觉得也有可能是这个情况吧只是说我在涨价的过程当中我可能为了保护我本地或者说不希望我本

不希望流失日本的用户所以我就反倒你涨价涨得太狠了说白了就是说靠其他国家的小伙伴给的这个额外的 1000 块钱去补贴这个是日本小伙伴涨价涨得太狠了真的这个策略就是有点怎么说呢鸡贼了对的所以这个是我最近一直在比较关注的一件事情但是不管如何如果它推出了第二代就是发售了之后我还是会买

别买了咱的 ReadyGo 得更新啊不不不别玩了这个过年的时候还是可以玩一下的嘛只是说我不会第一波充因为第一波充的话还是有可能会碰到但是它跟之前有什么区别呢屏幕尺寸更大了然后它这个分辨率也更高了帧率也更高了对吧然后这个有一些第三方的游戏厂商的一些 3A 大作可能

可能可以在这个新一代的掌机上面运行因为在原来旧一代掌机上面由于这个分辨率和帧率的问题可能有些 3A 大多数是没有办法运行的明白了懂了那我的下一个闲聊呢就是我最近看了蛮多的书

我最近看了很多那个小说就是因为我前面二月份跟三月份的时候特别忙就是更新了六期节目在作文四海然后因为作文四海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现在要投入的时间比以前成倍的增长因为就是嗯

要求提高了吧对自己嗯所以呃那个三三两个月跟六期就相当于是一周多就跟一期对我来说还是真的压力很大的因为我们一期节目起码要投入五六个十个小时去准备然后所以嗯

非常努力的奋斗了两个月之后准备给自己放一个小小的假所以呢就是最近一段时间就把最后一期目前最后一期节目推出去之后我其实就开始看小说了不然的话我平常会在看跟政府相关的一些书这个 Switch2 发了之后我会买一个送给你的真的吗除了小说以外找点别的乐趣然后所以那你得教我打

然后我就看小说是我看了怎么说就是我现在发现说小说我之前就已经有一个看电视剧的感悟是人物比什么都重要嗯

就是我以前我很小的时候我觉得情节比较重要你看小说你当然是对吧要情节情节丰富嘛是但是你现在人成熟了之后可能慢慢的感悟到最终打动你的它可以说是情节但始终都是人所有东西其实最终打动你的都是人所以呢如果你的情节非常的棒

但是这个人物不讨喜就会非常的糟糕我最近看到一本小说就是这样子就是你看它的整个情节甚至你看它的写作的手笔你看它所有的一切的安排我看的是一本悬疑小说这本小说真的太厉害了它没有任何一句废话然后呢每一个人物出场它都能够把你把这个人物介绍的非常的好

而且这个人物是分版的哪怕连一个配角出现这个作家他出名就出名在这儿说他的每一个角色出场是个配角你都能够知道这个配角的全貌它不是一个单薄的配角然后所以以及这个悬疑它是怎么一层一层展开的它展开的方式跟普通的这种平铺直续也有一点不太一样通常它都是从这里跳到那里都是很新奇的

所以这本小说从情节安排上从写作手法上从悬疑紧张度上到最后剧透所有的东西一切上你到一直到最后都没有猜到这些都是很厉害的但是人物真的太不讨喜了然后我就发现说这本小说给我留下了一种非常奇怪的阅读感受就是你一边佩服作者这些脑洞一边你就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

那你觉得他不讨喜的原因是什么东西呢比如说他可能这个人物过往的这个历史为什么他形成这样的一个性格交代的不够清楚所以导致你没有办法跟他产生比较强的共鸣不是写作的原因就是你要知道就是这么说吧那个

每一个人这个人物对你讨不讨喜可能都不一样但是对我来说这个人物他第一是我觉得这个人物的情感对我来说是很奇怪的我不能理解他的情感的时候这个就不讨喜比如说这个人物他本或者是这么说吧

在人物塑造上他多多少少还稍微有一点点小小的矛盾是因为这个人物呢他本来应该是塑造一个非常深情的角色然后呢他非常深情之后你本来 supposedly 你应该是要为他感到感动他怎么执着的为他爱的人做了这些事情但是呢他所爱的这个人是在他跟女朋友吵架之后碰上了一个人然后搞了十天然后他就爱上了这个人

然后你就是对我来说就是这个东西这个情感上它是一直卡在我的脑子里面你就会想说好你想让我相信她是一个深情的人物然而她跟女朋友吵了一架然后跑出来以后就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十天之内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爱得如此之快

对这个女人如此之深情为她做了如此多的事情你不能说服我呀嗯 我明白那其实就是还是有一部分的铺垫不足导致没有办法去相信说这个人物如果是按照这个深情的塑造对吧但怎么又会突然跑去这个跟其他女人在一块这是其中的他其实也没有那么的矛盾啊因为他毕竟

就是手法还是很厉害的但是我觉得就是他这个角度因为他女朋友跟女朋友吵架是因为女朋友出轨了所以你还是能理解为什么他悲愤之下跑出去以后去找了别人然后可能感情投射在别人身上了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理解不代表就这样的人存在也能理解这样的感情不代表你会喜欢他呀对吧就是你的这个转折就使得后面的这个深情都非常的虚假你这个人就很会自我感动嘛

我觉得这个跟我看漫画其实也是互通的就是你能看出来某一些就是精彩的漫画跟不精彩的漫画就有一些这个漫画你会觉得说他打都是个场景好刺激好激烈画工也非常好但是这个主角可能一些行动你是不把印

你不能跟他共鸣

对而且对我来说这个肯定是千人千面但是对我来说如果是一个全员恶人我是不喜欢看的就是我不明白你给我看这样一个作品的意义在哪里因为我看作品我多多少少是要知道其中的真善美在哪里的我就是一个喜欢看童话故事的人

开玩笑了就是我不是说不能看展现恶的作品但是你必须要给我看恶的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对对对就恶的结果是什么然后就是你呈现这个恶你背后的深意是什么那我觉得一部非常精彩的作品里面他讲了也不是说也不是真的全员恶人吧但是除了恶人就是恶人刻画都很精彩但是这个恶呢他又是纯恶

就是我不喜欢纯恶的东西怎么说呢就相当于是你给我讲了一个全是 sothier pass 的故事全是反社会人格的故事你之前看过那个韩国的那个电视剧叫顶楼吗没有就全员恶人就大家发疯一样对就是这种作品可能他营造的是一种爽感没错但他不是那我不明白他的意义在哪就是你给我看一群反社会干啥呢

我想要看的恶人是他吃很饿但他还是一个正常人就是他不是一个反社会反社会他天然脑子就跟别人不一样你给我看这样的人干啥我知道这样的人存在我也可以看这样的人的纪录片对吧但是你给我写一本小说你给我全员讲这种大家好像都是反社会的人你又不挖他的行为他背后形成了根源你就直接告诉我说这个人他就是这么恶他恶到如此冷血残酷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我觉得这是给我留下了非常诡异的阅读感受我觉得其实像这样子就原来我们最早有些这个武侠小说包括金庸老先生的一些武侠小说对吧里面的很多的恶人他是鲜活的恶人非常鲜活对你能知道说他这么恶是有原因的但他在这个恶的当中他不是没有一丝善的他是有善的内容包含在里面

对哪怕就是哪怕我觉得就是说你那个有一些武侠小说里边我记得就是那个叫什么来着绝代双焦里边不是有一个叫做损人不利己是吧你哪怕像损人不利己这样的角色他不是那个他他

他其实也没有交代背后的原因但是你会去想象对吧你会去想象说这四大恶人他其实这种损人不利己是最不知道他背后原因的你像有一些其他的恶人你后面都有交代为什么变恶但是这个人你其实是因为整个小说的基调你会去想象他的背后可能会有一段什么样的东西他才会变成这样子的而且他

他就算他是个反社会吧他也是很多不反社会的恶人中的一员你就会发现说恶人千人千面这个也是 OK 的但如果你给我塑造了很多反社会我就觉得我不知道就是你再精妙你知道吗这就是技能跟灵魂的区别

顺便就是同样的道理就是我最近看了那个教父的三部曲我真的是看了看的崩溃因为很厚三部曲我都看了然后呢我非常喜欢教父一就是拍人电影的那一部然后喜欢教父二教父二是讲西西里的故事所以我觉得他是对一非常好的弥补

但是我个人就是非常不喜欢三嗯其实作者的功力肯定都是完全没有任何变化的然后呢呃他的这个整个情节的丰富程度其实我觉得他是超越了一的嗯嗯就是一其实反而情节是最简单直白的然后二和三都在超越但是我最不喜欢三是因为他里边塑造的每一个角色大部分的角色我都不喜欢就

就是里边几乎没有一个我能挑得出来我喜欢的角色然后为什么不喜欢这个教父的功力就比之前的高很多了他绝对不是因为人物塑造的不好

他塑造的非常好非常真实但是呢所有的人都没有灵魂而这个没有灵魂呢分两种一种是因为塑造不好这个人物立不起来所以没有灵魂但是教父他是完全立起来了他塑造的非常好可是他塑造的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他塑造的是在好莱坞和赌场和这样的情况下过于纸醉精迷的一群追求那样的人所以我觉得他跟教父义的利益完全不一样了

可以理解可以理解我觉得最近读小说还是非常有趣读了好多然后我还翻出来把法医情名也都读了小说吗法医情名吗是的我没有看过小说法医情名是那个基于真实案件改编的小说因为情名本人它就是一个法医嘛嗯

嗯然后所以他所有的小说里边又有非常多的科普的部分像我就是我就是很喜欢读这种科普类的东西像我朋友就是完全读不了他就觉得好无聊我说我就是想要知道什么是对冲伤什么是什么是这个东西然后所有的这些知识对我来说就很有趣哎我觉得这个我倒是跟你

比较同步的一件事那你可以读一下对如果你这本小说里面有太多词然后我看不懂然后你又不跟我解释我就会很纠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反倒还是喜欢有一些科普内容的东西在里面的对我有非常就是我很喜欢法医清明因为我觉得就是我对于一方面是我喜欢科普另外一方面我本来就对于这些生物啊人体啊医学啊毕竟对吧感兴趣所以我我是很喜欢他的内容的嗯

因为法医情面刚出了一本新书所以我就把他的老的书也读了一遍然后他叫超自然凶杀案调查吧他那本就不是小说了他是选了全球十个很受瞩目的疑案后面怎么破的是从法医的角度顺便给大家讲一下其实你看到法医角度的破案对我来说是比刑侦破案有趣的多的因为法医的破案它很像福尔摩斯它就是每一环都有线索

而且他这个线索是斩钉截铁的他都不是猜的就是你看很多行政据他要跳跃对吧然后最后被他猜中了对没错有很多就是直觉对吧我有这个直觉所以我会往这个方向去调研然后最后我只是就是一环一环猜中了但他没有那种百分之百确凿的证据但是反映的证据是非常百分之百确凿的比如说我查了这个东西的时候我发现如果有对冲伤但他绝对不是淹死的嗯

而且你可以查到说比如说它是肺里的水是什么地方的水然后胃里的东西它经过了多长时间的消化它可以把这个东西推算在大概是什么时间段之内的情况所以其实法医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去 PO 的话它其实有很多东西它是可以破案的至少就是比如说

他这里面经常出现的一个情节是他分析了之后就会告诉刑警这个是熟人作案当你是熟人作案的时候你其实盘查的范围就会一下子缩小然后所以你是入室抢劫还是熟人作案这两个东西区别就非常大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我最近很喜欢看的然后我还看了那个金鸡鸟

巨好看的一本一部长篇小说这个留到以后再给大家讲吧就是我看了一本最近没有看啊我收到了一本书叫做畅销小说写作指南然后是出了很多畅销小说的出版社的那个人他写的然后他在前言里面就告诉我说他说我这本书将基于以下五部小说然后其中前三部是飘 教父和金鸡鸟嗯

因为这三部是最经典的然后后面两部小说也是挺热门的但不是那种最具经典无比的作品所以他是从这个这些畅销小说当中去推出来说可能他需要具备的要素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到底是怎么样的对他为什么畅销小说是畅销小说畅销小说为什么畅销畅销的点在哪里以及他其实

写出了这一其中有一本小说的前后四版的提纲就是提纲从第一版到第四版它是怎么变化的然后你为什么根据编辑告诉你建议你的这些小说它最后是吵架的这个还蛮有意思的对对对所以这本书就告诉我我既然想说但你要记住这五本小说我必须要把这五本小说读完我才能够读你的书然后前三部是真的非常非常经典推荐大家去读

那 Melody 最后这个你下个月不是要去大理吗对那个我下个月要去这个我们先说这个月吧就是我们每一年还是会想要在线下跟大家见见面的想要跟大家就是因为线下活动有一些线上沟通不能取代的东西然后有一些实时性有一些偶然性以及有一些私密性

因为到目前为止我的线下活动都还是没有任何录播直播回放都没有它就是一次性的我觉得就是要珍惜这种只发生一次的实时的当下的感觉所以我每年都会做一些这样的活动然后呢每年都有其他地区因为我在上海嘛其他地区的小朋友说那个什么时候来成都什么时候来武汉什么时候

来那个我说那肯定跑不了这么多的城市然后对吧人到了年纪也不爱往外跑了所以

我说那就找一个大家都乐意去的地方比如说大理然后让全国的朋友们都可以就是有空的话都可以在大理来相见所以这个月我们在上海要做两场协夏活动 4 月 19 跟 4 月 20 下个月我们要在大理去采点不是要做要去采点然后呢先找好场地完了希望能够下半年在大理做一场吧

然后这个做我们我们到时候会给大家我会给大家分享就是做完做完活动之后给大家分享一下活动的感受啊流程啊什么的但是我觉得这次活动会很有意思因为我们之前也做过一些线下活动然后我们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以及后来不停的播客内容就我们很多内容都是跟着播客的内容联动的然后跟着这个播客的内容重新设计了线下活动的一些互动然后所以我觉得就是嗯以后玩法还很多吧嗯

蛮有意思的好呀那我们今天这期节目就

好呀那我们今天这期节目就先到这儿先到这儿对 聊了这么多对 因为也太久时间没有发布了所以最后闲聊这部分我们还聊了挺多的对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们的内容然后闲聊部分喜欢我们聊什么也可以留言区告诉我们哦那老样子如果要加入我们 Ready Go 的听友群请在 show note 里边找今天我们提到的这本书我们也将把它的这个名字和书封面放在 show note 然后供大家参考

那我们就下期节目再见了下期节目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