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特朗普邀习近平出席1月就职典礼;中国驻美公使称美中难有共识;中方期盼找到下一个“基辛格”吗?中国对公共安全隐患“堵大于疏”;西安封控亲历者披露噩梦般的三年“红线”;

特朗普邀习近平出席1月就职典礼;中国驻美公使称美中难有共识;中方期盼找到下一个“基辛格”吗?中国对公共安全隐患“堵大于疏”;西安封控亲历者披露噩梦般的三年“红线”;

2024/12/12
logo of podcast 亚太报道

亚太报道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何亚东
何天牧
凯迪
吴绍平
孙诚
家远
张博
张科
戴维·麦考特
李大中
林生亮
沈明士
焦兰剑
特朗普
美国企业家、政治人物及媒体名人,曾任第45任和第47任美国总统。
王毅诚
王远
经纬
邱文新
陈止飞
陶一芬
黄春梅
Topics
家远:我作为主持人,对本期节目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述,涵盖了特朗普邀请习近平出席就职典礼、中美关系的现状、中国社会问题以及西安封控的经历等多个方面。我将对这些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呈现不同观点和事件的细节。 黄春梅:我报道了特朗普邀请习近平出席就职典礼的消息,并指出这是自1874年以来美国国务院的罕见之举。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也预示着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 李大中:就特朗普邀请习近平出席就职典礼一事,我分析了其罕见性,并指出这与以往的惯例不同。这一事件的发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其背后的政治含义和潜在影响。 沈明士:我认为特朗普邀请习近平是出于朋友间的考虑,但习近平是否出席取决于他是否准备好应对特朗普可能提出的政策要求,以及台海局势的复杂性。 陶一芬:就台海问题,我认为特朗普上任初期不太可能主动提及,这与他的政治策略和对华关系的整体考量有关。 凯迪:我报道了中国驻美公使邱文新关于中美关系的观点,他指出双方在许多基本事实问题上都难以达成共识,这凸显了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邱文新:我强调中美双方需要以事实为基础展开对话,但目前的问题是双方甚至无法就基本事实达成共识,这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寻找解决之道。 王远:我报道了中国媒体呼吁寻找“下一个基辛格”的现象,并分析了中方希望改善与美国关系的愿望,以及美方专家对此的看法。 戴维·麦考特:我认为很难找到像基辛格那样的人物,因为战略环境已经大相径庭。基辛格的成功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中美关系的特殊性密切相关。 何天牧:我认为美国政治环境的分裂,以及对中国普遍的不信任感,减少了中国在美国建立亲华群体的机会。 经纬:我报道了深圳豪宅爆炸事故,并指出这暴露出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和隐患排查的不足,反映出中国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以及社会治理、经济下行和基层执行中的深层问题。 林生亮:我认为近期发生的极端公共安全事件呈现出普遍化、集中化和多样化的趋势,这与中共长期实施的压制性专制集权统治有关。 焦兰剑:我认为中国政府处理极端公共安全事件的方法是“堵大于疏”,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要从更深层次寻找解决之道。 王毅诚:我认为中国政府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方式是预防所谓的“高风险人员”,这可能导致类似新疆再教育营的情况向内陆蔓延。 张博:我讲述了西安封控期间,我的工厂被迫停业,商业活动全部停止,以及我经历的饥饿和生活困境。 张科:我讲述了西安农村封控期间,我父亲因药物短缺而面临的困境。 孙诚:我报道了西安封控期间两兄弟的经历,他们讲述了封控带来的破产、饥饿以及老人断药等问题。 陈止飞:我报道了中国政府加强打击批评中国经济言论的行动,以及网信办和公安部采取的措施。 吴绍平:我认为中国政府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利用法律工具打击异见人士,实际上是想以言治罪,进一步压制言论自由。 何亚东:我作为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回应了美国关于中国设备构成安全威胁的指控,并强调这些指控毫无事实根据。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特朗普邀请习近平出席1月就职典礼?

特朗普邀请习近平出席1月就职典礼是为了创造突破现状的政治能量,符合他一贯的一对一峰会政治风格。这一邀请打破了自1874年以来美国没有邀请外国领导人出席总统交接仪式的先例。

为什么中国驻美公使认为美中在基本事实上难以达成共识?

中国驻美公使邱文星表示,美中在很多基本事实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双方甚至无法就基本事实达成一致。这一分歧反映出两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深刻差异。

为什么中方希望找到下一个基辛格?

中方希望找到下一个基辛格,以寻求与特朗普及其过渡团队建立联系,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基辛格在1970年代曾促成中美合作,但当前战略环境已不同,找到类似人物的难度较大。

为什么中国公共安全隐患频发,‘堵大于疏’能否走出困境?

中国公共安全隐患频发,反映出社会治理、经济下行和基层执行中的深层问题。深圳顶级豪宅爆炸事故暴露了物业管理及隐患排查上的不足。政府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加强管控,而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什么西安封控亲历者认为这是一场噩梦?

西安封控期间,亲历者张博和张科兄弟经历了工厂破产、饥饿和老人断药等问题。封控导致商业活动停止,生活物资短缺,许多人在封控期间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

Chapters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邀请习近平参加就职典礼,打破了以往的先例。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专家们对其解读不一。有人认为这是特朗普个人政治风格的体现,旨在创造政治能量;也有人认为这并不意味着特朗普对中国示弱。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对华强硬的立场也值得关注。
  • 特朗普邀请习近平参加就职典礼
  • 打破了以往的先例
  • 专家解读不一
  • 特朗普政府对华强硬立场

Shownotes Transcript

00:56     特朗普邀约习近平出席1月就职典礼。

04:39     中国驻美公使称,美中在基本事实上难有共识。

08:38     特朗普即将上任,中方期盼找到下一个基辛格吗?

12:56     中国公共安全隐患频发,“堵大于疏”能否走出困境?

18:47     西安封控亲历者披露噩梦般的三年。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