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山川形便、犬牙交错——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山川形便、犬牙交错——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划界的两大原则

2024/12/2
logo of podcast 陈说历史

陈说历史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主持人: 中国古代行政区域的划分,主要遵循“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两大原则。 “山川形便”原则,即以山脉、河流等自然地貌作为行政区域的边界,使行政区域与自然地理区域相一致,这在早期社会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具有直观、便捷的优势,也便于农业生产和行政管理。秦朝的郡县制便应用了这一原则,许多郡县的边界与现在的省界相似。隋唐时期,这一原则得到更大发扬,十道和十五道的划分都严格遵循山川形势。 然而,“山川形便”原则也存在弊端,容易形成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因此,“犬牙交错”原则应运而生,它指行政区域边界不完全遵循山川走向,通过跨越自然地形来设置行政区域,使各个区域能深入对方内部,互相牵制,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秦汉时期便已开始应用这一原则,例如秦朝在岭南设置的郡县,以及汉朝对宗室的封地设置。隋唐时期,这一原则也得到应用,例如江都郡和临川郡的设置,以及唐朝利用犬牙交错的原则来制约地方割据势力。 北宋时期,“犬牙交错”原则更加普遍地使用,许多州府跨越重要山川。元朝将这一原则运用到极致,行省的设置几乎完全忽视了重要的山川地理界限,导致任何一个行省都没有天然屏障,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不利于经济发展。明清时期,虽然对元朝的行省制进行改革,缩小行省管辖面积,并更多地遵循“山川形便”原则,但并未完全放弃“犬牙交错”原则,在某些地方上还继承了元朝的划分方式,这反映了中央对地方控制越来越紧,中央集权程度越来越高的客观事实。 总而言之,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划界,“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错”两大原则同时并用,但“犬牙交错”原则的作用日益增强,尤其在元代达到极致。这反映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博弈,以及历代统治者在维护中央集权与地方稳定之间的权衡。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中国古代行政区域的边界线大多是弯曲的?

中国古代行政区域的边界线大多以山川为界,自然无法横平竖直。山川形便原则使得行政区域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形成完整的地理单元。

山川形便原则在古代行政区域划分中的作用是什么?

山川形便原则以天然的山脉、河流等自然地貌作为行政区域的边界,使行政区域与自然地理区划相一致,便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行政管理。

犬牙交错原则在古代行政区域划分中的目的是什么?

犬牙交错原则通过跨越自然地形设置行政区域,使不同政区互相牵制,消除割据者拒险自守的屏障,减少地方割据的可能性,维护中央集权体制。

元朝在行政区域划分中如何运用犬牙交错原则?

元朝在划分行省边界时,几乎完全忽视山川形便原则,采用犬牙交错原则,使行省边界与山川走向完全背离,防止地方割据,便于军事控制。

明朝如何改革元朝的行省制?

明朝将元朝的行省制调整为两京十三省,缩小行省管辖面积,调整边界,使其更符合山川形便原则,但仍保留犬牙交错原则。

清朝在行政区域划分中如何处理犬牙交错原则?

清朝在划分行政区域时,继续使用犬牙交错原则,使部分省份跨越长江与淮河,兼有淮北、淮南和江南三部分,既有政治军事牵制的寓意,也有利于经济发展。

为什么古代中国行政区域划分中犬牙交错原则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犬牙交错原则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反映了中央对地方控制越来越紧、中央集权程度越来越高的客观事实,确保王朝统治的稳定。

Chapters
中国省份边界不像美国那样笔直,而是弯弯曲曲,这与中国复杂的地形地貌有关。节目以山西、江西省份为例,解释了山川作为省界线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例外情况,例如陕西与四川、江苏省份的边界,引发了对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划界原则的探讨。
  • 中国省份边界弯曲的原因是中国复杂的地形地貌
  • 以山川为界是古代行政区域划界的主要原则
  • 一些省份的边界并未完全遵循山川原则

Shownotes Transcript

参考文献: 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