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365 黄龙旗为何陨落:与陈悦漫谈甲午战争130周年

365 黄龙旗为何陨落:与陈悦漫谈甲午战争130周年

2024/11/26
logo of podcast 忽左忽右中国版

忽左忽右中国版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程衍樑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专注于美国史和环境史研究。
陈悦
Topics
程衍樑:陈悦的新书《沉默的甲午》对甲午战争的传统叙事提出了新的观点,并纠正了以往的误解,从19世纪80年代一系列在东北亚朝鲜半岛的外交方针,以及当时签订的天津会议专条中李鸿章增设条款的漏洞,深入探讨了甲午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 陈悦:甲午战争是一场全局性失败,并非偶然事件。战争的失败源于清王朝在面对近代化命题时,试图维持既有地位,而非进行彻底的改革。清王朝认为只要实现军事自强,特别是海防自强,就能解决与世界关系的问题,而不需要进行全面的近代化改革。天津条约中李鸿章增加的条款为日本提供了出兵朝鲜的借口,加剧了战争的爆发。日本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战略是长期存在的,但甲午战争的爆发是突发的,战争的突发性导致日本在战争初期显得手忙脚乱,但其战争机器一旦启动,便势不可挡。甲午战争的遗留问题至今仍影响着东北亚地区的局势。 陈悦:以往对甲午战争的研究多以日本视角为主,忽略了中国方面的真实情况。作者致力于用更科学严谨的方法,从中国视角重新解读甲午战争,揭露战争的真实内容和战场规律。甲午战争中,海战并未直接影响战争进程,决定战争胜负的是陆战。陆战的失败是由于清军近代化不彻底,以及军队内部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后勤补给、医疗等方面落后,以及营制、战术等方面落后,影响了作战指挥效率。人们过分关注甲午战争中的海战,而忽略了陆战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北洋舰队不能支撑起人们对其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想象,其规模有限,装备老化,支撑体系不完善。 清廷内部的政治斗争加速了战争的爆发,战争的胜负并非清廷高层所关注的重点。“帝党”和“后党”的政治力量博弈是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之一。李鸿章的“驱虎吞狼”策略并非清廷的官方外交政策,在朝中引发争议。李鸿章对自身实力的预估,以及对战争结果的预判,导致其在备战方面较为消极。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 导语 -在甲午战争的传统叙事里,海战是战局的焦点,故事的核心是“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如何惨败日本海军,但历史却并非如此。在海军史专家陈悦的研究中,真正推动与决定甲午战争进程的是陆战。回到一百三十年前俯瞰全貌,为什么说甲午是一场全局失败的战争?在“帝党”与“后党”的博弈下,清廷内政如何一步步走入这场战争?已被解散的湘军,为何在三十年后重新出现在甲午战场?欢迎收听《沉没的甲午》作者陈悦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陈悦,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著有《沉没的甲午》- 时间轴 -10:30 关注舆论传播中对甲午战争的「误读」25:30 在半岛「驱虎吞狼」的战略失误30:15 甲午战争与背后的帝党后党之争40:45 决定甲午战争成败的始终是陆战而非海战01:02:00 日军入关在即,天下勤王响应01:09:15 甲午战败催生了晚清会党的野蛮生长01:17:30 盛星怀与卫汝贵:被埋葬的与被污名的01:30:00 「度辽将军」吴大澂:金石学家见证湘军的落日01:41:15 提督的决断:丁汝昌的殉国疑云与死后传闻澄清01:50:30 琅威理的去留不会改变甲午结局- 制作团队 -声音设计 hotair节目统筹 禾放节目运营 小米粒节目制作 hualun 丁晋亮logo设计 杨文骥- 音乐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4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互动方式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抖音:忽左忽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