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爵:我于2024年8月访问乌克兰,亲眼目睹了战争对乌克兰社会造成的深远影响。战争初期,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抵抗侵略;然而,到了2024年,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民众心态出现严重分化。一部分人过着歌舞升平的生活,对战争漠不关心;另一部分人则饱受战争之苦,流离失所,生活艰难。外国记者的减少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关注度的下降,乌克兰社会对战争的麻木与日俱增。此外,我观察到大量中亚劳工涌入乌克兰,他们寻求更好的经济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乌克兰社会经济的复杂性。在哈尔科夫,我接触到许多流离失所者,他们面临着高昂的房租和低廉的工资,政府的帮助也十分有限。在利沃夫,由于大量俄语难民涌入,社会矛盾加剧,甚至出现了设置“乌语警察”的建议。总而言之,乌克兰社会呈现出一种分裂的景象,既有繁华热闹的都市生活,也有饱受战争创伤的乡村地区,民众对政府和战争的态度也存在巨大差异。
汪伦宇:我在乌克兰的观察与公爵的观点有很多重合之处。我特别关注了乌克兰的电诈产业,尤其是在第聂伯罗地区。电诈产业在当地官员的庇护下蓬勃发展,甚至扩展到哈尔科夫等其他城市。诈骗的对象主要是俄罗斯人,这被一些人视为爱国行为。此外,我还关注到乌克兰军人群体内部对战争的态度存在分歧。一些军人对政府的战争策略和后勤保障不满,甚至对战争的必要性产生怀疑;另一些军人则坚定地支持战斗到底,解放所有领土。乌克兰民众对国际局势变化,特别是美国大选结果,表现出极大的焦虑。他们既期待美国和欧洲能够提供更多支持,又担心西方政策的变化会影响乌克兰的未来。在俄罗斯,我观察到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日益严重,对民众生活造成巨大压力。此外,俄罗斯政府推出的“意识形态签证”吸引了一些对本国社会不满的西方人士移居俄罗斯,这反映出俄罗斯社会和国际社会之间的复杂互动。在俄罗斯外省地区,民众对战争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战争对自身生活的影响,例如经济负担和家庭问题,而非政治层面。他们对战争的态度复杂,既有不满,也有无奈。俄罗斯的NGO组织也呈现出与乌克兰不同的特点,他们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并试图在战争期间为前线提供支持。总而言之,俄乌战争对双方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民众心态复杂,对战争的看法也存在巨大差异。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