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410 藏马熊、犀鸟与雪豹:跟着花蚀看动物

410 藏马熊、犀鸟与雪豹:跟着花蚀看动物

2025/6/17
logo of podcast 忽左忽右中国版

忽左忽右中国版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花蚀
Topics
花蚀: 我大学期间研究鸟类方言,发现不同地区的鸟类叫声存在差异,类似于人类的方言。例如,武汉和广东的白头鹎叫声不同,但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识别。通过录制和播放鸟类叫声,我能够理解鸟类的表达,甚至能分辨出它们是在求偶还是在示威。鸟类行为模式相对简单,因此人类可以根据场景和状态推测其含义。鸟类方言的研究让我对动物的沟通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我后来的生态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我发现,尽管鸟类叫声各异,但它们的基本交流方式是共通的,这让我对自然界的奥秘充满了好奇。

Deep Dive

Chapters
随着城市的发展,野生动物如夜鹰、貉和野猪开始重新回到城市中,这既带来了生态恢复的象征,也带来了新的城市问题。章节探讨了城市动物数量增多的原因、不同动物对城市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挑战。
  • 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改善导致野生动物回归城市
  • 不同物种对城市的影响不同,例如黄鼠狼的影响较小,而貉则可能因人为投喂而集群
  • 野猪进城的问题与城市环境和网络传播有关,和谐共存需要更多努力

Shownotes Transcript

  • 导语 -科普作家花蚀曾走遍全中国重点省市的动物园,让千万读者更深入了解动物园。然而,他的探索从未停歇。从新疆阿尔金山到西藏墨脱,花蚀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自然天地,深入观察动物、自然与人的复杂关系。从野猪进城、夜鹰扰民等新闻说起,城市中动物数量逐渐增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近年来,城市动物园纷纷搬迁至郊区,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相较于非洲,中国有哪些适合观赏野生动物的地方?请听本期嘉宾花蚀带来的精彩分享!-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微博@GrenadierGuard2)花蚀,科普作家,《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我不能在鸟兽身旁只是悲伤》作者- 时间轴 -01:31 武汉和广东的白头鹎有着不同的「方言」06:32 动物在城市中:夜鹰、貉与野猪14:08 过去十年中国动物园的现代化转型21:50 中国真的需要那么多动物园吗?25:52 从黔灵山狮子的困境,看动物园的经营难题29:49 中国为什么难有肯尼亚式的动物观察地?36:46 南非私人保护区的肉制品与犀牛角买卖争议39:21 犀鸟谷:一个观鸟产业促进生态共生的例子43:05 在阿尔金山无人区与藏马熊近距离接触48:05 牧民定居增加了人与熊的相遇几率01:00:45 「人类也应被视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01:05:35 长江的生态问题主要来自大坝建设01:09:25 观鸟为何在中国城市中兴起?01:15:19 在新疆长期跟踪雪豹冰冰的故事-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饿了么给本台听友送来开工福利,在淘宝闪购&饿了么内搜索「忽左忽右」即可领取,可以叠加任意饿了么红包或饿了么会员红包,每天可以领取三次。- 制作团队 -声音设计 hotair节目统筹 禾放节目运营 小米粒节目制作 hualun 思钊 Yologo设计 杨文骥- 音乐 -Danse Macabre - Busy Strings - Kevin MacLeod-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 2025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互动方式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播客一下 @JustPod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 JustPod / 播客一下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忽左忽右B站:忽左忽右leftright抖音:忽左忽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