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83 《缺爱》:如何获取安全感,得到肯定和认同?

Vol.183 《缺爱》:如何获取安全感,得到肯定和认同?

2025/4/28
logo of podcast 文化无限

文化无限

Transcript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本书是法国作家罗伯特纳伯格写的然后其实他的全名叫《缺爱如何获取安全感得到肯定和认同》但这本书其实内容跟这个标题不太符就跟这个封面也不太符估计可能就是现在比较火的词他用到标题上比较吸引到眼球吧这本书其实探讨了一个哲学的话题叫存在

整本书都探讨存在然后就是他探讨了如何获得如何存在其实这个话题是蛮大的

我是觉得这本书很好它既不是一本工具书也不是特别理论的书就是上升到特别高的哲学理论让我们读起来不好懂然后它其实是有一些文学性在里面的同时也赋予很多哲理然后又举了很多案例

他其实印证了任何单独的人类个体都无法实现自我满足这句话突然让我联想到前两天我看到一位很有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到了我现在立马忘记了名他在一个访谈里他讲了说说

就是类似于存在这种现在我们很多去讲说你自己给自己爱或者是自己去拥抱自己但很多时候他的一个观点就是很多现在很多很多的人都跳出来讲这些理论他的一个观点是说人无法把自己提起来

就是你无法把自己从地上提起来那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一个人一定是要去在社会关系各种关系中去寻找静应就是相当于我们是个人然后众生它相当于很多镜子去照到我们那好的关系或者是

你构建的好的社会关系可能就是一面好的镜子当然它可能也会反映你内心的一个体验我觉得这个话题其实也当我讲这个话题我讲出来的话可能也未必是对的因为它涉及到我背后的知识

就知识储备以及我的个人的体感和背景所以其实我在讲完之后大家可以进行更深入的讨论然后他这本书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我给大家读一下因为

这句话其实是和我之前的读了那个阿德勒的他是积极心理学的就是三大心理学巨匠之一他是积极心理学的代表他也说了在《自备于超越》那本书也提到了就是类似的话他是怎么说的呢我找一下我有一个解图

我大概说一下意思吧因为他说你的存在是

是构陷于你的所有的社会关系以及各种关系中那其实是会涉及到某种意义但是到底存在等不等于人生的意义以及是否人生的意义存在了才等于人生的意义有了才会证明你的存在其实这也是一个哲学的问题倒是是寄生蛋还诞生机器人也没有结论的但是它有一个说法就是

如果你的目标是作为一个奉献在关系中是奉献我看看啊

我还是没找到那个原话大概意思就是如果你是奉献的然后你是为别人做贡献的其实是另一方面是加深你的存在的那阿德勒在自卑于超越中也同样的一个说如果你的人生意义你自己赋予人生意义是奉献的话那实际上你可能人生就会更快乐

他在第一章可能就提到了一个这个话题所以其实可能来源于不同但是他们可能都认到了一个这个点然后其实作者还比较支持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其实人本主义提的不多他还是说存在主义以及后面又讨论了一个抑郁的一面他举了一个例子然后我回到

我回到他的目录从目录开始讲那他第一章讲了如何自我构建存在感然后他讲了出生于存在然后他讲了定义关系和归属关于人际关系关于归属关系以及关于关系过度反而会削弱存在感这句话还蛮有意思啊为什么上面一直讲就是存在和关系的一个关系

然后后面又讲了关系过度反而会削弱存在感的就是如果一旦关系过度实际上你是失去了自由你没有自由了可以用个词代替就是控制你被控制了其实是削弱你的存在感了所以其实我今天听了一个关于屈原为什么去

去就是选择结束生命去跳江因为他的那个主流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的那个意识形态就是比方说他的国家被消灭了相当于他的组织他的归属他的存在就已经被消亡了所以其实他有就是对存在的一个一个绝望所以其实很多的选择了就去源这种方式都是对他的存在

有了否定或有了怀疑以及他的存在有了巨大的挑战我们看到的所有的行为比方说吸毒寻找刺激等等某些层面在这本书已经提到说某些层面可能都是对自己的存在感有了否定有了怀疑有了不认同

那还有他举了就是我也听到过其他的人其他方面信息说对于一个抑郁来访他的一个办法就是让他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方说去帮助去做义工啊等等等等

让他获得存在感然后还有比方说经济危机的时候裁员那如果这个员工被组织裁掉了那其实是对他的在组织中的存在的一个否定那他解决办法呢如果他陷入比较大的困惑对存在的一个否定对自我存在的否定那其实解决办法可能让他暂时的去做一些义工的工作那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人他们努力工作

其实努力奉献有很多人他某种意义上也是被需要但是被需要的背后一定是

他有更强的存在的需求但是人本身就是要获得存在的需求嘛就所有的来源都在于存在那还有一本书就是比较火的我的阿德勒那里有句比较经典的台词就是你本身存在就有意义就是你的呼吸就有意义你就这棵树有的人是把我的存在等同于价值那他那里解释了就是你

本身你活着就有意义那这个意义是一定是在你自己的心里肯定了你的存在还有就是读这本书的时候又联想我又联想了一个事情就是我前一段看到一个信息他说你怎么我一下子从中国的那个思想

去感知因为中国的佛教和道教还有其他的学说它会说包括佛教的正念它正念就是在于你关注当下所以你会突然发现如果你在吃食物的时候认真的去品尝那个食物的味道

如果你能去实时的关注于每一个当下你去品尝那个味道你去感受你呼吸的那个一瞬以及你去感受当下的情感是悲伤还是快乐还是宁静那其实你在停留在当下的时候你一定是感知到了你的存在那其实这种方法也是帮助解决存在危机的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急于去奔路急于去看到未来但实际上你如果驻足其实你能感知到自己的存在那再回到这本书第二章他讲了存在

讲了社会生活是个人生活的前提讲了有社会感才有存在感讲了依赖于尊严的关系第三章讲了存在的丧失他说当我们的人际关系和归属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其实会有存在丧失的危机第四章讲了崇高于绝望他讲了就是两种其实存在还从另一方面它等价于分离等价于丧失

因为如果证明你存在的东西消失了比方说某一个人最重要的亲人那他在这个关系中另一个人其实是他的静音是他的一面镜子如果对方丧失了其实就会影响到另一方的存在所以他在这里又谈到了存在和丧失的关系

然后其实那如何面对上师来从而影响自己的存在呢他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绝望一种方式是崇高就是他对这个事的生活他举了艺术家的例子就是他把这种上师的悲痛转化升华为艺术创作然后还有一种是绝望那就是选择很极端的方式

第五章是讲了我们能够实现自我的存在吗他会讲到自我归属的赌博其实很多人类的在我们看来很多负面的行为比方说赌博啊吸毒啊他在某些层面上都是在努力的去证明自己的存在包括很多人在追求痛苦

在一段痛苦的关系中不能自拔其实很大层面上是你存在的意义是大于你的痛苦的就是即使你的关系是痛苦的至少你通过痛苦可以证明存在

所以其實有的時候比方說一段關係是痛苦的或者是一個很難的關係在這本書裡他提到例子就是如果你不要干預別人因果嘛那你以你的觀念 你以你的想法把這個人強行的脫離了這個

这个关系中他可能一时是不适应了他有个比较明显的例子他说就相当于一个乌龟你把他的壳全部去掉了那他的肉就是他的身躯怎么样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他是举了这样的例子啊当然这个话题也是充满争议的大家也可以讨论以及他谈到了在死亡边缘寻找存在

我记得这里面还举了一个弗洛伊德的例子弗洛伊德在晚期的时候他是患了鼻癌还是什么就是他会一是他会剧痛二是就是他那个散发的味道很难忘他就切断了所有的社会的联系所以其实在那个情况下他是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了所以他最后选择了一种绝望的方式

去处理以及还有自我伤害他谈到了我不知道有没有其实会有一些青少年会有自残的行为那就在自残的行为上他是通过疼痛来感知自己身体的存在

然后还有什么赌博就是运气游戏还有激情以及对物品的迷恋就是他讲了一个一个俄国的一个大地主他就是无论什么破烂他都要收藏然后他其实很多他解释了很多收藏家都是在固着于那个存在因为

是有缺憾嘛比方说任何的收藏无论是收藏一套邮票他永远是追求一个完整比方说一套生肖邮票你至少 12 生肖你要去骑他有一个缺失他要不断的努力去收藏那个缺失所以都是在追求一个完整性其实背后也是满足他生命的存在的追求然后第六章讲了抑郁是无力的愤怒他也讲了嗯

就是當然他是對無力的憤怒下是有很多對自我的攻擊

其实他也是对自己存在的一个绝望然后第七章讲了重回人世仁慈的好奇心那他其实第七章是说了说现在很多人把人贴标签就是说其实换句话说类似于抑郁其实在他作者的观点上他不是一个毛病他只是一个现象就是说我们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会有抑郁状态

它只是一个现象就是那个状态下它是有抑郁的状态然后下一个状态也许就没了但是他说现在很多人就给那个人贴上标签因为精神或心理方面的问题它不像催体上面的问题它是能检测出来很多时候是

判断那去贴了标签然后又贴了各种什么类似于现在说原生家庭的标签又贴了什么遗传的标签又贴了你是病人的标签他在这里是否定观点的他说我们要有一个仁慈的好奇心去挖掘这个背后的现象背后的一个原因他也举了就是有一位女士她的工作非常好

然后她也非常努力然后就是零差错的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突然有一天她又辞职回家把自己关到屋子里然后被诊断为抑郁又吃药又治疗其实一点用都没有后来就是相当于有的医生有一个仁慈的好奇心去探究她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原来是这个女士和她的比较老的一个上司保持了很多年的

就是那种关系因为那个上司这老板还是一个已婚人士然后这个事其实很多同事是知道的所以他是感到了深深的羞耻感然后这个老板又把他抛弃了有各种微不足道的原因把他抛弃了所以其实他背后是对自己存在的一个羞耻所以其实导致他因为就

他就这一章主要还是说你要重回人世的人词的好奇心来去看待这个事情最后杰宇说的也非常好他说人类自古就有一种幻想希望有一种神要能治愈厌恃至于最存在的焦虑希望这种要能够让他们摆脱对自己有别于动物的本质的追问其实对于存在的追问一直渊源流长

我感觉是自从有了人类就对于存在有不同的看法比方说道家道家是怎么说的呢道家叫

刚才有小伙伴提到道德经道德经就有这句话叫做有无相生难以相成它指的是有与无并非绝对对立而是彼此生成的它举了就是比方说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杯子它是窝空的对吧它是无那它

只能空的时候你才能给它装到装上货物装上东西那就是有那建筑因门窗虚空就是无然后它才能会去去用这些材料建成居所就是有所以就是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然后将存在至于无有万物的生存链消解了存在于虚无的绝对边界所以如果这句话去理解就是

所有的人类就是所有的人我认为都有自己的困惑都有在某种状态下包括佛家讲的无常无常的意义就是我怎么用比较易懂的语言去理解举个简单例子比方说你当下是愤怒的但是你下一秒可能就不再愤怒了可能就是平静那下一秒你可能因为什么事喜悦的

或者是其他比方说当下你是因为别人对了你某个人对你做了一件事你是表示喜欢他的或表示爱他的但是在下一秒他做了一件伤害你的事情或者让你反感的事情你对他又是恨的所以其实无论是情感还是你所有的情绪就是

就是可以用无常来定义就是人生本来就是无常当你拥有什么东西的时候那个东西可能不会一直让你拥有所以如果在这个方向去理解存在呢就是当下你可能感知你是存在的也许有某件事情你就感觉到虚无了但是你换一个角度上如果你用道家的思想去解释这个东西因为你的虚无因为你的空所以你才能装更多的别的东西对吧

就是假如说你我就以刚才我举的我是个人理解就以我刚才举的例子如果这个人被

被裁员了那它原来是有的状态对吧就是有存在的状态那它被裁员它就是空的状态虚无的状态那就意味着你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去填满这个无就像刚才说的陶罐因中空才能成物就是因为无才能有那存在及关系就是事物的本质不孤立存在而是通过与其他事物包括其对立面的互动关系呈现

这与西方实体主义的就本体论形成鲜明对比就是我们那个就是道家的思想很多人推崇就说它是一个特别厉害的哲学辩证的方法所以其实这就其实从哲学的意义上解决了心理上的存在的焦虑然后

再讲讲庄子就是庄子提到了叫做通过庄周梦蝶的预言质疑物我界限的确定性暗示存在的相对性依赖于观察视角那这句话我是给他串到了刚才我说的那个包括这本书提到了就是你的存在依照于观察嘛就刚才我叙述那个话题以及我刚才提到了

那个叫什么来那个心理学家提到了说你一个人是不能把自己提起来的所以其实他这个也提到了你依赖于一个观察者然后如果用科学的角度上来去说的话我知道大家应该也会知道薛定谔的猫对吧那薛定谔的猫到底存不存在他依照于一个观察者

如果它在平行世界里那如果你和它分别在于两个平行世界里你真的不知道薛定谔的那个猫是死是活对吧然后如果从哲学就是从佛家的叫破除执念就避免固守有也避免固守无也避免固守是与非的僵化判断因为

他们都是二元统一的就是顺应自然的角度就是在无微中体验存在本然的流动性如水流随势而变始终保持内在的生命力嗯

我这本书就不详细介绍了如果感兴趣的大家可以读一下特别是他在讲了存在的时候他提到了与社会的关系那如果怎么去串联说为什么奉献是存在的一个很好的帮手呢是因为我们都是在关系中的存在万物都是我们的一个镜子就是都会静应我们

所以你在感知存在一定是要有镜子那就是如果在一个家族里我举个例子家族关系的存在吧那你一定在家族关系中是有某种方式被认可的他在这篇文章里解释了比方说一个婴儿取名字

那当他就是当婴儿出生的时候比方说一句话说这个小朋友好像姑姑呀这个小朋友好像爷爷呀看似一句不重要的话那其实是对这个小朋友是很重要的是因为他被家族认可了就是被这个集体所接纳了那其实在他这个集体中是存在的那这句话就这个例子突然让我联想到我们现在

就外面比较提的比较火的就加牌包括那个就是引入 NLP 进中国的李忠英他可能今年有 80 岁了吧我还经常会看到他出来的演讲他会他是也也会研究加牌他说

嗯就一个家族的突然某一个人的离开有可能是就是为了这个家族系统这个系统运作的需要所做出的一个牺牲他说一个人在家族系统里就像一个这个大的房间里的一个小小的杯子那其实这个杯子都服务于这个家族系统所以我也用就是

用 AI 查过就看过去看比方说现在比较火的一个话题虽然我不想就是提比较火就是大 S 说他在家牌里家族系统所承担的职责那有很多用对于人的治愈他用家牌的方式去治愈治愈的一个原理就是让所有的人归位

就是让父亲的缺失的角色不要用其他的角色去替代每个人做好自己的角色来去处理一些家属的问题所以其实如果联想到这本书提到的关系提到了集体的关系那我们会

举个大家能理就很能感受的例子如果你在这个系统里比方说这个关系里比方说一个五人组和十人组的一个小关系里你是被排挤的被忽视的那这个人本身就很痛苦如果这个小团体的关系对你十分重要的话当你被排挤在外被不被认可的时候那有可能很多人会做出一个比较极端的方式因为他是对自己在这个集体中存在的一个否定

那所以其实他还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在纳粹集中营的时候每一个人就是每一个犹太人都不跟他的上下铺建立关系他们都不说话因为当他一定一旦去建立两人或多人的关系的时候其实他们彼此互相禁忍的存在但是他第二天一去某个人就被就被就拉出去被枪毙了或怎么样了那其实这个存在就会受到极大的挑战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看看大家有什么疑问大家有什么想要和 Elena 交流的吗如果要是没有的话就交给主持人吧我问一下因为我前面看到你提到家庭家庭排列序列我请教一下你是怎么看这件事的因为我也读过海灵格子书然后我也写了读书笔记最后被平台迷信我以后删掉了

我知道的知之甚少我只是知道一点就是通过一些信息就是一些很短的信息知道的就是比方说一个家族一个父亲的缺位他一定会比方说某个子女比方以大 S 为例他在解释大 S 他们家族的这个系统就是他的父亲是缺位的所以他在大 S 会顶替他父亲的角色

然后就导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有更复杂变得更复杂或者更深刻的说是变得更混乱所以其实应该用加排的方式通常加排的方式就是在现场就是让所有人坐在椅子上让他重新归位

就是举个简单例子现在很多人比方说父亲的职责是缺失的或者是母亲的职责是缺失的父亲职责是缺失的有可能是妈妈把孩子投措把儿子投措成父亲那个角色投措成伴侣这个角色那其实会有很多类似于妈宝男

或者我们现在比较火的说我只是以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他的正确性因为在心理学领域你没法用实证的科学的观点去验证比方说刘吉手他的妈妈是单亲他在某种意义上会把一些投射在儿子上就是投射就会形成一个妈宝男比方说说汪小菲的情况

那其实加牌就是让你重新归位就是你应该去承担儿子的角色那妈妈其实她应该有她应该投射的对象但现实上确实没有那个对象嘛所以其实对于某些人是一些挑战但是我相信一句话很多人说真的是从家族的这种影响中走出来的人都是很牛的人

否则的话可能是被这个漩涡带进去我不知道有没有回答你的问题因为我确实知识事实上这个我听起来就之前听我也没有读过我之前听人讲那个百年共赌嘛就看到家族的影子就是一代一代的这种投射

是的有这个学说因为你去看那些江浙有很多的大家族他那个祖谱以及他家族的那个信念的传承因为有一句话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的理解很多时候不是说积善者那叫什么来着有谁知道就全那个

就是那个善的信念你可以传下去但财富你是不可以传的所以家族有一些信念它是持续的去往下去传承的但是如果你把这个信念断掉了可能影响比较大就像刚才你提到了家族的力量你也可以看到族谱什么的就我会看博物馆放的各种族谱然后各种

就是各种其实可能在古代可能很多人更就是对于家族的归属感他的这种需求可能更强那

我再多说一句啊就是现在很多人是有选择结婚有选择不结婚的我觉得根本原因在于个人的需求层面如果很多人他这本身是排斥婚姻是因为他对家的需求归属感是没有的所以其实他他没有这个需求当然他不需要那有很多人是

很喜欢结婚就是更愿意结婚更愿意有孩子那他是他本身背后的这个需求是对家的归属感还有更大的需求所以我觉得任何人一个选择都是基于他背后的一个需求我没有了然后我还是提个问题就是因为你前面也提到我可能听的不是最认真因为最后有人分享我可能有点思维

不算了但是我先给你道个歉我还是有一点我前面听到你说那个就是就是你说的和那个就是司马姑娘说的是一样就是有一个人的改变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改变嗯是这个就是我是认同这点的因为我自己就是的确是认同这点的但是我不是从那个心理学方面来入手的我是从那个马克思马哲来入手的因为马哲说人是社会关系的人嘛就是你的社会关系

决定你是怎么样的然后社会关系是一种流动的概念所以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社会关系来改变自己的身份或者改变自己的一个心态定义什么的

我觉得你提的这一点蛮好的就是打开了一个新思路如果人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实是有可能是这样的因为你会发现你和不同的交往中你表现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我觉得大家可能都有感知因为

如果在这本书里他也谈到了亲密关系恋爱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其实每个人都感知你和不同的人在一段关系中有的你就会是自己是一个更强势的位置住在的位置有的时候你是在一个

偏从属的位置但是其实你没有改变都是你但是为什么你在关系里呈现出来不同的位置和状态我觉得可能和刚才蓝长生提到的就是像你说的从马克思哲学角度去看人本身也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我没有什么想说的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说一点但可能不是完全是

他讲的就是刚刚提到心理学跟哲学的问题我现在就是说我看哲学看了很多又看心理学看了很多以后我现在有一个感觉当然我没有认真的去研究别人对心理学和哲学的分界和定义我现在有种感觉如果心理学完全不符合哲学的话有可能就是不科学的就是我觉得心理学还是在哲学的范畴里面去就是哲学可能是从

呃理论层面和外界的层面其实认识自我但是你先是从内在和呃

更更更内在的方面去认识自我他们两个都是都是共通的吧我现在觉得因为有时候讲了讲了我都感觉我我是在讲哲学在讲心理学我都忘记了就是有这种感觉哎是吗姑娘你我先说啊你说我觉得你你说的这个问题很好因为本身就是你知道那个哲学我有个同事是北大心理学的就是他们系就

就是心理学最喜欢的学生就是哲学出身的就是心理学的一个优秀的心理学家或者是都是一个哲学上非常厉害的人否则他的天花板会非常的低其实这两个学科是相通的不好意思 蓝长生我打就是插了没关系 是因为我今年如果票延在可能说更详细一些因为我一月份读了西方哲学史是一个通论

然后我发现很多那个就是之前的很多哲学家他们其实也是在研究人为何为人人的意识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其实和现在的心理学是有一种一脉相承的你去读那些就是包括康德啊包括那个就康德讲那种行高上高人是要道德然后怎么样就是要达到那种理性的那种概念包括那种他其实和那个包括那个休默他觉得人是从经验中然后有那种感知什么的然后

包括洛克他们其实他们的哲学论里面都是有一部分讲人为何为人也是在解释人的心理问题

对我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说思想史就是那个有一系列书叫思想史嘛他有一本就是从火到弗洛伊德你看就是弗洛伊德作为思想作为心理学家他本身已经成为哲学思想思想就是思想就是哲学思想的一部分代表所以所以可能心理学跟哲学并没有那么严格的就是说一定要有个很明确的界限只是说心理学主要集中在研究哪些方面而已

然后就是讲到这个又想到就是说弗洛伊德和阿德勒他们的心理学的一个有一点就是说弗洛伊德是他提出了人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嘛其实就是很哲学的概念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面然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主要是基于本我的一个研究然后呢阿德勒的心理学主要是基于自我的一个研究所以弗洛伊德主要集中在

潜意识啊和自我的那些招议什么什么的一些决定论然后阿德勒他是自我嘛自我就是放在社会关系的概念当中的那个我本我就是那个就像是动物性的那一面的原始的那一面那自我肯定是社会构成的那个我所以肯定阿德勒他要研究的就是在社会关系中在人际关系中的那个我所以是不太一样的

我觉得超我我觉得按照我们中国的哲学的说法我觉得应该就是超我就有点像圣人啊神人啊那种说法了差不多就是这种感觉又说到别的地方去了然后我讲一个冷知识我是之前看到的然后我不是我先我只能说是个段子或者说是我不保证对啊我好像之前在哪里看到过

所以说弗洛伊德他不仅是一个心理学家他还是个政治家你们有听说过这说法吗因为他的那个年代就像尼采说的上帝已死嘛然后他是想要把心理学当成那个因为之前信仰没有了嘛他是准备把心理学当成那种那种上帝那种神学的替代品的然后他其实对待心理学的一些方式你去查他生平的话

他是非常注重党争的所以最后他的学生都还在翻脸像阿德勒什么的他觉得他是怎么说呢他是把政治和心理学是连在一起的

其实我觉得哈我觉得某种层面来说一个呃假设弗洛伊德是一个宗教领袖哈假设他是个宗教领袖然后他有一批的信众之后就任何一个人就哪怕现在这个时代如一个大 IP 他有一批的信众受众之后他就会有政治方面的影响力我觉得我觉得是的对

然后大家还有什么想要沟通的吗那如果没有的话那本次读书会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参加好的谢谢大家谢谢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