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88 共读《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Vol.188 共读《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2025/5/23
logo of podcast 文化无限

文化无限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积木:庄子在《养生主》中以独特的调侃和隐喻方式,阐述了他对养生的理解。他并非关注身体的生物层面,而是强调养生命之神、生命之主宰,即养精气神。这与现代社会流行的单纯注重身体调理和食补药补的养生观念截然不同。许多养生大师未能长寿,正说明了这一点。真正的长寿之道,不在于过度关注身体的保养,而在于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实现。 庄子提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他认为,有限的生命去追寻无限的知识,会让人疲惫不堪。“知”在这里并非指知识,而是指思考和思维的过程。过度思考,尤其是当个人经验有限时,会阻碍生命成长。执迷于过度思考,甚至会走向极端。 庄子提出“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强调行善不应为名利,作恶也不应只为避免惩罚,而应遵循内心的道德准则。善恶的定义会随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而变化,但若为名利而行事,则可能并非真正的善。即使做了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事,也可以选择圆滑处世,不必陷入二元对立的困境。 庖丁解牛的故事,则体现了技艺达到极致的境界,以及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庖丁从初见全牛到不见全牛,再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体现了技艺的精进和升华。他能够游刃有余地解牛,是因为他找到了生命中的缝隙,去除了过多的思考和思虑,以纯粹的感知力触发行动力。这是一种神乎其技的境界,也象征着对生命价值的完成。 庄子认为,认真做事,完成生命价值,是养生的重要部分。这种价值完成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体现在对后人的影响和精神传承上。安时处顺,利害不惊于心,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对待生死,应持有通达的价值取向,不应过分悲伤。只有当生命价值得到充分实现,才能达到一种无憾的人生境界,这才是庄子所追求的养生之道。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节探讨了庄子养生观的核心思想,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出发,解释了庄子所倡导的并非单纯的养身,而是要养生命的主宰,即精气神。同时,本章节还分析了“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顺应天理来保全自身。
  • 庄子养生重在养生命的主宰,而非单纯的养身
  •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强调的是行为的本真,而非功利
  • 顺应天理,方能保全自身,颐养天年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来到「文化无限」,本期共读的是《庄子·养生主》,欢迎收听!

主播:积木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共三十三篇。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

【原文节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猜你在找】

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庄子》

【进群】

文化无限听友群:Tanya_0523(微信)

【合作】

商务合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感谢收听!欢迎订阅,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