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诺兰,不敢越“雷池”一步?
准风月谈vol.48
克里斯托弗·诺兰,好莱坞炙手可热又风格化极强,在影迷口碑未尝败绩的导演,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新的体验,《敦刻尔克》。
这部被誉为诺兰式的战争片,将二战一场40万人的大撤退简化为三个普通人视角,通过海陆空三个空间维度带观众去体验这一场充满悬念、恐惧、震撼以及感动的历程。
诺兰首次将电影的视角放到真实历史题材上,有可能是他电影创作上一次极为重要的转向,解读这部电影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一方面梳理《敦刻尔克》作为诺兰最拿手的多线叙事,一方面也感受他电影音乐中,利用音响错觉创造出的紧张感和临场感。
同时,这部电影如诺兰所说,是一部悬疑片吗?
作为喜爱诺兰的粉丝,我们也想探讨一下这部电影在书写战争的时候,诺兰的选择和回避,诺兰是如何虚构历史完成这场战争的叙述的。
一部战争片的核心应该是什么?至少诺兰给出了一个正确答案,就是爱国主义。
在节目中,我们争论的点,也在于诺兰在《敦刻尔克》中他的实验与保守究竟从何而来?
他,还是那个带着极强个人标示、震惊好莱坞的英国导演吗?还是已经被大制片厂同化、为了商业而妥协?
或者是我们忘了,诺兰本身还是一个标准的商业导演。主播/ 赫佐格林 金桔派
文案及录音支持/ 金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