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简中圈的“巴以问题”为啥这样撕裂|西郊打边炉06

简中圈的“巴以问题”为啥这样撕裂|西郊打边炉06

2024/10/3
logo of podcast 西郊密林

西郊密林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伍杨
李颖
秦轩
Topics
伍杨:简体中文舆论场中,对巴以冲突的观点存在严重分歧,自由派知识分子之间也为此激烈争论。 李老师:简中网络充斥着敌我意识和立场之争,对加沙平民的苦难关注不足。 秦轩:巴以冲突持续近百年,根源在于族群仇恨。黎巴嫩事件是恐怖袭击,体现了冲突中无差别的族群暴力。简体中文网络上的讨论暴露了部分人对族群暴力的认知偏差和法西斯倾向。中国网络空间中存在的种族仇恨言论,会造成持续的创伤,阻碍和平解决冲突的希望。对中国人而言,巴以冲突超越了以往以中国为中心的视角,引发了认知碰撞。中国网络空间中对巴以冲突的讨论,暴露了中国社会中存在的法西斯式族群仇恨。中国当前的宣传策略与巴以冲突中的族群仇恨具有共通之处,都具有法西斯主义的特征。需要重新建构对世界的认知体系,超越以族群对立为基础的思维模式。部分海外华人,尽管反对种族歧视,但其思维模式仍停留在族群对立的层面。中国社会对不同族群的压迫和歧视长期存在,维吾尔族和犹太族都曾遭受过类似的待遇。解决族群冲突的关键在于保障所有人免于恐惧的自由。身处海外的中国知识分子需要反思和摒弃在大陆形成的被污染的认知模式。 伍杨:对外部世界的观察能够颠覆认知、打破惯性思维,从而更接近真相。 李老师:当前信息时代,快餐式信息产品充斥网络,导致人们缺乏对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耐心。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邀请了资深国际问题记者秦轩,一起探讨巴以冲突和简中舆论场的反应。节目从一次华人聚会上的争论开始,引出对巴以冲突的讨论。
  • 巴以冲突对世界造成巨大冲击,也波及到简体中文舆论场。
  • 在一次华人聚会上,自由派知识分子对巴以冲突呈现截然相反的立场。
  • 以色列特工部门行动力极强。

Shownotes Transcript

我们邀请到的是曾供职过南方周末、财新和端传媒的资深国际问题报道记者,秦轩。我们要和他聊一聊现在进行时的巴以战争,以及简中舆论场里的巴以问题。

在秦轩看来,对外部世界的观察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于,它能颠覆我们的认知系统,打破惯性思维,从而更有可能看清与触达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