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应该却不被记录的讨论应该但尚未讨论的欢迎收听《西郊秘灵之往事要再提》我是伍扬 2008 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巅峰时刻是中国首次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年份是在大力宣传和谐社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期经济发展 奥运会 和谐社会这些国家主流叙事的核心无不在象征着这个国家的繁重和强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来看问安事件两万多名众因为其少女的离奇死亡事件进而打砸抢烧了县公安局县政府县党委等等机构的建筑物问安这座远离经济发展核心区域的中国西南部 18 线的城市通过一种极端社会暴力事件的方式毫无征兆地进入了国家级媒体和互联网的世界我相信不仅仅是 2008 年 6 月底的贵州问安
在那些年里在那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有无数个类似的事件和故事被掩盖在国家主流叙事之外那些事件和故事背后的社会矛盾还有社会群体不仅仅是现在即便是在当时也是少有人问津的回望这一事件让部分的公共记忆重现并不是想把邦安事件简单的定义为民间起义或反抗中共的暴政这样的标志事件
这未免太过于简化历史也忽视了中国政治社会矛盾的复杂性事件的爆发固然与地方政府治理不善司法公信力崩溃有关但它背后的社会问题也远不止体制的压迫汶安这个因移民安置矿泉纠纷经济发展失衡而动荡的地区存在了当时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结构性的问题
值得我们在当下继续思考的应该还包括在这场官民对峙之外暴力本身成为了一种话语民众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达了长期被压抑的不满而政府则以高压维稳回应一切的不确定性这种暴力性的互动模式并非问安读有而是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积累下的一种常态
从汪安到乌坎从乐青到景州当年的每一次社会事件背后既有对公正的呼喊也有群体情绪的失控在一个公共空间被高度压缩的社会里暴力往往成为人们谨慎的可见表达方式去年 2024 年下半年在国内发生的多起引发社会关注的独狼式个人恐怖袭击可以说是另一种的例证
在本期节目里我将以中国新闻周刊 2008 年 7 月出版的系列调查报道问安事件调查的后两篇文章为台本继续讲述问安骚乱的始末这两篇文章分别是风暴眼中的问安官员和被免职的公安局长需要讲一下的是第三篇报道风暴眼中的问安官员讲述了民众围攻县公安局和县政府大楼以及县委大楼的经过但我不确定我现在找到这篇报道是否完整
因为在点击标题后它的一部分内容总会被跳转到主页或者是出现 404 的现象我在多个网站试过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从我现有的内容的角度看汪安民众围攻县公安局和政府大楼的部分我是无法找到的只剩下了围攻县委大楼的描述所以我无法判断这是否是政府的一种刻意的屏蔽或者淡化的方式
因此我找到一位住在上海的朋友让他帮我在上海的图书馆里找找实体的杂志刊物他去了上海图书馆的东馆和淮海路馆以及杨浦图书馆但很遗憾都没找到他还去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图书馆里找但很遗憾因为他是校外人士所以无法进入大学校区我觉得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内容的脆弱性
我们的公共记忆也是在被选择性的铭记和遗忘的我在网上找到了一篇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案例中心助理毕恩高和硕士研究生唐田在 2009 年撰写的案例标题是贵州孟安 628 事件这篇案例分析里对于 6 月 28 日在孟安发生的骚乱有较为全面的记录我编辑了相关内容并把这些内容放在了《往事要再提》这个系列节目的第 07 里
标题是当互联网不再有记忆我们也可以记住那些本该铭记的那么接下来我还是回到中国新闻周刊的第三篇报道风暴眼中的问安官员我现在能找到的报道是详细讲述了继公安局县政府大楼之后公安县委大楼被攻占的过程以及政府是如何通过舆论和宣传去试图扭转局势的
三层楼高的县委大楼被点着了继公安局政府大楼之后官员们开始死保问安县委大楼但能抢回来的只有一些公章和重要的密码本县委书记饶泰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饶泰明回忆事件发生时他正在离公安局 500 米左右的县医院打点滴听说有人砸公安局便拔了针头往外跑回到位于县委三楼的办公室饶泰明打电话通知办公室的人集合包括秘书科 信息科 督察科 行政科等部门的人都被喊了回来大约有十四五个人饶泰明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赶往设在电信局的应急指挥部另一组守在办公室
下午 4 点 50 听说有人开始砸公安局饶泰明拨通了州委办公室的电话饶泰明说四川地震后大家都有一个应急的意识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就是上报他负责对口上报的是州党委办公室打完电话后饶泰明开始组织留守人员把院子的大铁门锁上同时派人在一楼把风前面政府大楼的打杂声一阵阵传来这次事闹大了他心里这么想着但具体该怎么办他也没有头绪
大约晚上 9 点守在三楼办公室的饶泰明从窗口看见了一群手持砍刀铁棍的年轻人开始砸铁门饶泰明一边整理密码本密码机和一些机要文件一边告诉留守人员大铁门一旦被冲破大家就赶紧撤 10 分钟后这群年轻人砸开了大门手持砍刀开始往楼上冲饶泰明把公章藏在怀里开始往楼下撤
起初他想把工章埋在院子里的一棵树下但用手刨了几下没刨动只好揣着工章悄悄的逃出了大院他在身后三层楼高的县委大楼被点着了萧松回忆道直到 6 月 29 日凌晨事件才渐渐平息凌晨一点半萧松接到县应急指挥部的通知贵州省人委常委镇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崔亚东率增援的武警防暴警察抵达现场
一直被堵在外面的前南州武警也开始进驻到凌晨三点随着近万名围观者的散去萧松和 45 名被困的警察才下了楼据奉安县刘尔巴事件处理小组事后统计除县公安局办公大楼 47 间办公室被毁坏县政府办公大楼的 104 间办公室也被烧得面目全非
但官员们马上陷入了另外一种焦虑事件发生后不到一小时便有人把现场的视频和照片传到了网上 6 月 28 日晚大量小道消息在论坛博客里传播不仅传言当地警察犯冤案还称死者的一位叔叔已被警方打死
一位传媒研究者称互联网让每个人都变成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不经过审查一方面这可以让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同时由于舆论混杂你无法分辨它的真假而对那些年轻的网民来说情绪非常容易被煽动于是这些传言引来了无数愤怒的跟帖在中国最大的虚拟社区天涯在著名的人民网强国论坛有关此时的帖子都被狂顶
但一些反驳传言的帖子也开始出现了这些帖子大部分出自问安 628 事件应急指挥部的政策舆论法规宣传组组长为贵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晓云 6 月 29 日事件应急指挥部成立下设 8 个工作组其中包括事件调查组劝说疏导组等等而宣传组的主要任务是组织人员上网跟帖以贵州媒体影响全国舆论
628 应急指挥部的一位官员表示当时政府网站所在地已经被烧了工作人员只好搬到县广播局的二楼从全县部分机关学校选调来的十几位熟悉网络的人每天负责收集信息并对失实信息跟帖澄清除凤安县外前南州每个县市
宣传部也都组织了五名网评员每天根据新华社消息和公开发表的材料以灵活多变的形式跟帖引导网络舆论 6 月 29 日一早新华网发布贵州省汶安县发生一起打杂烧事件的消息这与以往类似事件发生数日后才予以披露的做法形成了对比
随之而来的是贵州省及前南州等本地媒体关于此事的报道政府针对性的闭窑在事件后的第四天展开 7 月 1 日晚上 7 点 40 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审办公厅前南部一族苗族自治州在贵阳举行了汪安 628 严重打杂抢烧突发性事件新闻发布会公安厅新闻发言人王金正表示有证据表明当事女孩死于溺水
并非被奸杀前南自治州州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罗毅也做出澄清县委书记王晴不是汶安本地人夫妇二人在汶安没有任何亲戚关系因此此前有传言说奸杀少女的人与当地县委书记有亲戚关系此次发布会上汶安县副县长肖松首次向媒体披露自己当天被困公安局时的细节针对公安局曾多次硬抢尸体破坏现场的传言分管公安已经两年的肖松说
自他分管此项工作从未发生过公安机关硬抢尸体破坏现场的情况以上就是问安事件系列报道的第三篇文章风暴眼中的问安官员接下来是第四篇也就是最后一篇被免职的问安公安局长被免职的公安局长申桂荣在问安的六年里正是当地各种矛盾冲突最为密集爆发的六年那么这些乱象究竟是谁造成的呢
申桂荣在接受采访时特意喝了酒他比谁都清楚这对于一个膀胱癌中晚期患者意味着什么他说我并不是想为自己开脱这些年我工作的失误我从来不逃避但不是我们的问题我要替公安澄清几乎不带提问他的答案就已经娓娓道来这差不多是一份他在孟安任职六年来的工作总结申桂荣 2002 年 7 月份从贵定
也就是贵州的一个县级市调到了这里刚来时赞玉生不绝于耳那时候他是贵州公安界的标兵 1983 年全国严打的时候他在贵定法办了 14 人当接到坐镇问安的调令后他或许还以为按照严打的路子自己肯定可以把这里的社会治安搞好但六年后黯然地离开的却是他自己
当被问及为什么群众对公安充满仇恨时,申桂荣这样回答,群众看公安主要是看破案效率,实事求是的讲这些年我们有 50%以上的案件没有侦破,大案命案一般都侦破了,但今年有一起命案没有破,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安。
另外在去年 9 到 10 月温安县城就连续发生了四起爆炸案让人们恐慌不已爆炸都是发生在城里三起是把炸药包放在楼梯间引爆一起是放在小路上引爆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可以看出疑犯是想造成社会影响不想伤人我们分析原因主要是对政府部门和公安的不满对社会不满想要发泄仇恨和气愤
因为没有侦破这起连续爆炸案民众对公安的怨恨很大大家觉得社会不稳定觉得公安人员都没出息公安的威信自此扫地这是我们的责任但作为公安这两年我们的非警务活动比较多这不是我们的问题比如遇到群体事件就出动警察这种得罪老百姓的事都得我们去做我计算过这几年针对群体事件我们出动百人以上的大行动就有五次
这其中包括矿权纠纷移民搬迁房屋拆迁等等我们几乎把人都得罪完了比如 2004 年为移民纠纷我们一年内就出动了好多次最后造成移民包围了龙潭乡政府我还记得那是 2004 年 12 月 16 日那天差不多有五六十人去砸乡政府
起初是副县长带着一帮干部去做群众工作移民们不理解不让官员走扣下了我们公安赶去营救怕矛盾闹大没敢进去后来县长县委副书记都下去了全都被扣下了不救不行解救时警察和移民发生了冲突最终伤到了几个移民我们刚出来就听说移民组织上百人把乡政府给砸了
2007 年 10 月以后县里把移民安置到城里他们开始建房子一些移民和开发商私下达成协议开发商帮助建房子不要钱建好以后房子双方分这个事情县里的某些部门可能早就知道了他们不管当有些房子建到五六楼了这时候他们才说违规要强制拆除城里一共涉及 200 多户又让我们去搞得我们在库区移民中抬不起头
我曾经和县里的一位书记一同反对觉得不能再这样伤害移民了那你觉得公安的权威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问道我们的权威早就没了我们机关经常被冲击比如去年 4 月玉华乡村民和矿产开发商发生矛盾我们去调查最后一扰乱社会罪抓了几个村民这一下一下子纠结了好多人来冲击我们县公安局刑警大队
我当时正因膀胱癌在医院开刀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悲观做了这么多年警察出这种事真是公安的耻辱记者又问六年来你对孟安的治安有什么印象呢沈桂荣回答孟安的治安不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吸毒的比较多登记在册的就有 530 多人实际数字肯定更大另一方面这里艾滋病患者也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差不多有 100 多人这个数字相当惊人
那为什么各方的社会矛盾都集中在了这两年集中出现了呢沈贵荣回答随着汶安经济的发展这两年建水库安置移民工作从 2004 年开始一直到 2006 年才逐渐平息下去而随后的持续一年多里移民们都在闹另一个是林矿
汪安的经济建设主要是靠它这两年矿产发展越来越大老百姓冲突就越来越多汪安还有煤这两年煤价疯涨矿主和当地老百姓的关系日益脆弱双方利益出现冲突政府就让公安介入记者问当地人都说这里公安打黑手段偏软比如玉山邦在这里生存了近 20 年你怎么看
沈桂荣说凤凰黑社会比较严重没有将黑社会打压下去这是我的责任 2005 年初我们就意识到在黑社会性质团伙在这里比较严重于是我们在泉州第一家成立了打黑除恶办公室局里调来了一批尖子组织打黑除恶的专项斗争起初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还是打掉了一些团伙但到后来遇到了玉山帮这个团伙我们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了我们认为是领导问题于是换了好几个
到最后换了一个搞禁毒的领导总算才摸清了这个帮派的组成那你认为打黑不利的原因是什么呢记者又问
我和郑伟曾分析我们觉得是当地人办当地案件打不开情面因为本地公安认识黑帮的人尤其是黑帮的老大我们虽然没有查清楚到底是哪些人被腐蚀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安内部的人和黑帮之间是有纠结的有一次我们组织刑警队的人去抓赌把人组织好了由于赌博在乡下从城里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结果我们才出动了十分钟现人就打电话过来说赌徒已经全部跑了
記者最後的一個問題是 2002 年你來這裡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呢?沈桂榮說:我不記得了我只記得組織上當時讓我來這裡是對我說這個地方很複雜你這個老同志過去去壓壓陣沒想到最終這個結果以上就是中國新聞周刊在 2008 年做的系列報導《汶安事件調查》的全部內容我再補充一些後續的報導首先汶安縣和前南州的黨委書記都因為這起民眾騷亂而被免職
汪安县的领导班子也做了大规模的洗牌当然光是官场的惩戒是不够的社会层面的惩戒也是必须的贵州省公安厅组成了汪安 628 事件专案组认定 628 事件确有黑恶势力直接参与指挥打砸抢烧的违法犯罪
汪安县公安局组建了打黑除恶专业队认定的 628 事件涉案人员有 234 人其中黑恶势力成员 52 人刑事拘留 117 人其中黑恶势力成员 48 人此外我在网上找到了一篇 2015 年 5 月 4 日检查日报的报道标题是贵州奉安犯罪记录封存让失足少年无痕回归
文章中提到孟安事件中参与暴力事件的犯罪分子涉及 104 名未成年人这 104 名未成年人中
有 65 人因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被公安机关做行政处罚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36 人不批准逮捕 3 人向法院提起公诉 2 人不起诉 35 人这篇文章还提到孟安县决定对 628 事件中受到行政处罚不起诉和被判处 3 年有期徒刑及以下刑法的涉案未成年人实行违法犯罪记录消除制度
在犯罪记录被消除的这 104 人中有 75 人在之后考入了中专大专和大学本科院校这其中不乏有之后成为了企业家周人大代表教师振发干警等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年轻人才以上就是汪安事件回顾的全部内容重新讲述汪安事件是为了让他成为理解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切面
回顾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展现夏天里那群愤怒的暴力的民众更是为了探寻在一个治理结构固化社会信任断裂的国家民众如何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发声空间当然只有记住这些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直面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当代史才能去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记忆以上就是本期西郊秘灵之往事要再提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