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一粒麦:白纸后的社群组织,是一地鸡毛,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西郊密林之【白纸世代】EP07

一粒麦:白纸后的社群组织,是一地鸡毛,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西郊密林之【白纸世代】EP07

2025/1/15
logo of podcast 西郊密林

西郊密林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一粒麦
伍扬
Topics
伍扬:白纸运动在海外引发了年轻一代的广泛关注与参与,促成了跨地域的连接与社群的形成,但如何维持这种连接,如何有效地经营社群,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粒麦:我作为白纸运动在日本的参与者,亲身经历了社群组织的挑战。起初,大家怀揣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走到一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显现。首先,行动的落实往往依赖于个人的推动,难以调动所有成员积极参与。其次,现实情况与理想状态存在巨大差距,社群成员对活动目标和信息传递的预期存在差异,甚至涉及政治立场和站队问题,导致内部冲突不断。 在白纸运动之后,我们尝试了各种形式的线下活动,例如李文亮的纪念活动,但由于参与人数的减少和内部冲突的加剧,这些活动难以持续。线上社群也因为身份认同、性别差异和个人性格差异等问题而不断分裂。 我个人经历了从对社群建设的热情到逐渐失望的过程。我开始反思,是否需要一个以社会变革为主题的社群,最终我选择了放弃这种模式。我更倾向于建立一个非盈利机构或公司,通过商业或捐款的方式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并利用专业能力来推动变革。 我计划通过品牌运营的方式,提升抗争运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专业人士参与,例如设计师、UX工程师和网络安全工程师等。这需要考虑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政治风险,但如果成功,其影响力将远远超过过去三十年的许多成果。 一粒麦:白纸运动后,我们尝试了各种方式来维持社群的凝聚力,但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参与者的政治立场、身份认同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导致冲突不断。其次,维持社群的活跃度和影响力非常困难,即使是面对面的小规模聚会,也难以避免因为各种分歧而产生分裂。 白纸一周年纪念活动,参与人数极少,这反映了社群的萎缩。我们尝试了不同的线下活动,但由于人员变动和参与度下降,活动难以持续。线上社群也因为各种冲突而解散。 我个人经历了从对社群建设的热情到逐渐失望的过程。我开始反思,是否需要一个以社会变革为主题的社群,最终我选择了放弃这种模式。我更倾向于建立一个非盈利机构或公司,通过商业或捐款的方式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并利用专业能力来推动变革。 我计划通过品牌运营的方式,提升抗争运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专业人士参与,例如设计师、UX工程师和网络安全工程师等。这需要考虑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政治风险,但如果成功,其影响力将远远超过过去三十年的许多成果。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白纸一周年之际,在日本东京的“一粒麦”先后策划了三场在东京街头的公开活动,但到场者,寥寥无几…… 海外的白纸运动,让一群群身居异国的年轻人,看见了彼此,找到了彼此。连接产生了,社群产生了。海外年轻人之间所产生的连接,而且是以当下的公共议题,公共参与为纽带的连接,是弥足珍贵的。如何维系这种连接,如何经营社群,在日本的“一粒麦”,看到了瓶颈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