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9 放弃的能量:有所不为也能大有作为

09 放弃的能量:有所不为也能大有作为

2024/1/17
logo of podcast 不止金钱

不止金钱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九州
Topics
本期节目探讨了投资中一个反直觉的理念——即使在舒适能力圈内,有时也需要有所不为,即放弃一些看似唾手可得的机会。节目以棒球运动员Ted Williams的击球策略为例,说明了控制出手次数,只选择高概率成功的机会的重要性。Williams将击球区细分为77个小区域,只击打那些击中率最高的球,从而最大化成功率。这一策略被巴菲特借鉴到投资领域,他认为投资的秘诀是耐心等待最适合自己的机会,而不是频繁出手。节目还对比了国内外投资机构的换手率,指出国内机构频繁交易,而国外机构则更注重长期持有,这体现了减少投资次数的重要性。节目最后将这一理念扩展到生活中,建议人们在面对各种机会时,要理性思考,选择那些符合自身能力和目标的机会,避免盲目跟风,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通过分析Ted Williams的棒球击球策略和巴菲特的投资理念,节目强调了在投资中控制出手次数,提高决策质量的重要性。频繁的投资决策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风险,而耐心等待高概率成功的机会,才能获得更好的长期回报。节目还指出,即使在舒适能力圈内,也需要对机会进行严格筛选,避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只有在充分了解自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理性、有效的投资决策。

Deep Dive

Chapters
本集探讨投资中最难的事并非赚钱或保持冷静,而是面对机会却无法下决定。通过棒球名将Ted Williams的“理想击球区”策略,解释了为何控制出手次数,专注于高概率机会,才能获得成功。巴菲特也借鉴了这一策略,强调耐心等待高回报机遇的重要性。
  • 投资中最难的是看到机会却什么都不做
  • 棒球名将Ted Williams的“理想击球区”策略:只击打高概率的球
  • 巴菲特借鉴此策略,耐心等待高回报机遇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我是九州,欢迎回到不止金钱今天我们要聊一个反直觉的事情即使是在舒适能力圈中,有时候也要有所不为可能你还有一点点没反应过来我们花了那么多的精力去探索舒适能力圈结果却说肉都到嘴边了,还有不要吃的我想先提出一个问题

投资中最难做的事情是什么我才会听到很多不同的答案有人会说赚钱难有认知难或者保持冷静很难但是如果问我那我的回答是最难做的事情就是看到机会却什么都不做我在这里停顿一下也请你想一想这是不是很难

那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在做投资的时候不是所有的机会都要去抓住控制动手的次数反而会有正面的效果这样说是不是太保守了呢让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个棒球手击球的故事那这位棒球运动员叫做 Ted Williams 他是波士顿红袜队的传奇击球手创造了很多项记录他完全可以被称为是史上最伟大的击球手

那声明一下我并不是棒球专业人士只是学过几节棒球课会打而已那这个故事呢其实也是投资圈里面比较熟知的一个故事威廉姆斯呢他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球员属于从小就有天赋的那种但有意思的是虽然他能力这么强在比赛的时候他对飞入他能力圈范围内的球并不都会去击打他只会挥杆去击打某一些球

在他写的一本书叫《机球的科学》中他有解释说他会精确地把这个击打区域分成 77 个小区域那每个区域呢大概就是一个棒球这么大小然后他只会击打那些落在他称之为理想机球区的球那我在 show notes 里面呢也会贴上他那张著名的机球区域图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个被分成 77 个小格子的图会长什么样子为什么他要采用这样的策略呢

因为能力圈是他可以行动的范围但是击打区呢是他成功概率最高的那一些区域我们先来猜一下职业的棒球手在比赛里面击中的概率大概会是多少我给大家几个选项猜一下会不会十个球里面击中七八个还是说十个球里面就能击中五个

那我来公布答案吧一个棒球机球手如果他的击中率是在 28%以上他就能够被称为是职业机球手如果他的击中率到了 30%他就是优秀的机球手那再往上说一次如果能够达到 40%这个概率他就会被称为伟大的机球手你看这个数字比你想的是不是要低一些

威廉姆斯自己都说棒球是唯一一个十次里面成功三次就算非常厉害的运动了但是威廉姆斯知道这个球飞到某些位置的时候他去击打会最顺手最有力同时也最自信这是一种情绪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能打出最有质量的球因此这就是挥杆最好的区域

在这里他用了一套科学的底层思维框架才有了我们前面所说的标着 77 个小格子的机球区他会精确地去记录自己在不同的区域里面的击中率最终每一个小格子里面都有一个击中率威廉姆斯就把他的击中率的目标定在了 40%所以对于进入他能力圈范围内的这些球一旦偏离了 40%这个目标他就宁可不挥杆

我还特地的对照了它给的这个图来数了一下这 77 个小格子里面有 3 个格子的击中率是在 40%然后有 12 个格子的击中率是在 38 到 39 之间所以你看也就这么加起来 15 个小格子它的击中率是比较高的那在其他这些小格子里面击中率会迅速的下降最低的能够到 20%

所以这就非常直观了能够在 77 个格子中算得上理想机球区的也就仅仅只有 15 个借用威廉姆斯的一句话当你知道不打什么球的时候才是真正打球的开始那用这样的策略呢也使得他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机球的效果

这就让他成为了棒球史上最出色的击球员之一并且在 1941 年的时候他以 40.6 的一个击打率结束了赛季当年就创下了棒球界的一个记录这种即使是在舒适能力圈范围内依然有所不为的策略后来就被巴菲特给借鉴了过去据说在巴菲特办公室的墙上就挂着一幅威廉姆斯的照片这张照片就是我们在 show news 中展示的那一张

为什么巴菲特这么看重这个策略还要挂一张照片呢主要是因为投资行业的击中率其实也相当的低那我也想请你来猜一下如果我们做股票投资赚钱就算成功一次亏钱呢就算失败一次那这个投资成功的概率能达到多少呢我给大家一个答案大概也就 50%

当然也还有比 50%概率更低的投资那就是在一级市场上也就是我们主要投资创业企业的地方在这里面活跃的风险投资基金呢他们每投的 10 个项目里面能够有一到两个最终成功他就算不错了我们叫做九死一生这还真的不是开玩笑的这说明成功的概率它可以低到 10%20%

我们回头看 2015 年开始的这个创业风潮中真正能够存活并且做大的企业真的是为数不多的那俗话说呢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时间越长我就越能感觉到这句话的真实性但你可能要提出一个问题了如果抓住机会成功的概率就是 51%再多一点我们就算优秀了那还有 49%的概率我们是在亏损的那岂不是盈亏抵消我们就什么都没有赚到吗

这就是巴菲特要借鉴威廉姆斯这个策略的原因他希望投资变得更加稳健所以他就更耐心地去等待那些能够带来高回报的机遇就好像在等一个能进入自己理想机球区的球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给大家转述一遍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英文翻译的原因我读起来有点点拗口

他说投资的秘诀就是坐在那里观察一个又一个的投球然后等待最适合你的那个球如果人们在旁边大喊快灰干你个混蛋请忽略他们

如果我们去看巴菲特的公司,包括希尔哈萨韦公开的投资组合,会有一个让你大吃一惊的现象。巴菲特目前管理的资金大概是 3500 多亿,就是在哈萨韦这么一个体系下,相当于 2.5 万亿人民币吧,但他 90%的资金都投在了实质股票上。

有一些股票它持有长达十几年当然也有一些小的仓位它可能不到一年就会改变一下但大多数持有期都是三年五年或者更长所以你看它灰干机球的次数其实是不多的巴菲特自己也解释过他说如果我们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就是我能够认识到自己何时非常好的待在了能力圈之内而又是什么时间我正在接近能力圈的边界

我们刚才说到二级市场其实在硅谷有一些一级市场的投资人也在践行这样的理念像过去十多年里面很多创业公司就蹭蹭蹭的冒出来了有些风险投资机构它的方式就是不断的撒钱每个创业公司都沾点股份比如说像名气很大的 A16Z 这家投资公司它平均一年下来要投资 130 多次

但是有一些很老牌的投资公司比如像 Greelock 它依然是非常的保守的他们的投资人可能一年也就出手一两次两三次这么一个水平还有一位中国的投资人叫段永平大家可能也听说过就是小霸王和步步高的创始人今天的 OPPO Vivo 这两个品牌也跟他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他的投资很简单常年就重仓苹果和腾讯

他就说过巴菲特这么高的水平他都只能投资十几只股票像我这种水平我能够做两三个就非常不容易了因为要了解一家公司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难但是说归说真的要做到这一点的人还是挺少的我们再来看一下国内的专业投资机构在这之前我想先提出一个专业术语叫做换手率换手率就表示在一定时间里面这个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

它反映的是一个投资人出手机球的次数如果我们用国内的股票型公募基金和美国的同行做一个对比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换手率会有什么差异那美国的股票型共同基金呢他们的换手率是在 0.5 0.6 也就是差不多接近两年他会换手一次的这么一个水平那我们国内的股票公募基金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如果我们来看一下 2021 年的数据

那他们的换手率已经达到了 2.4 就相当于一只股票它就一年能够转手倒卖 2.4 次当然以前还会有更高的数字我看到过 5.6 也就是差不多两三个月你就换手一次了所以这个机球的次数在不同的地区真的是差异非常的大那结果是什么呢我们就能看到今年诞生一个明星基金经理明年又换面孔了

所以长青树真的是非常少见的所以我们总结说即使是在自己的能力区范围内也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对投资标的的了解到底有多深对自己的判断又有多大的把握那在这里普通投资人和专业投资人可能的差别就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意识层面第二呢是有专业的能力去识别机会的层面

这个意识层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可能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大家看过《西游记》吧有一集是误入女儿国的故事这个唐僧一进去之后就在里面左躲右闪的不停地拒绝漂亮女生的邀请那当时猪八戒也跟着唐僧一起进去了他真的是心花怒放的满眼看去都是机会而唐僧呢他满眼看去都是风险纷纷拒绝有所不为

唐僧就是那个有意识去管住手的专业投资人能力圈之内他也会无动于衷而我们呢就有可能是那个还没有意识到风险的猪八戒所以这是意识层面那第二层呢是专业能力的层面那必然我们和专业的投资机构肯定会有差距但是我们一路走过来也一直在说做投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很多其他的变量所以我们反过来想一下

我们的确也可以通过减少灰干的次数来减少失误带来的损失其实专业的机构他也会努力的去减少灰干的次数我们有一个词叫做确信度我们在每一次推荐投资机会的时候都会被老板问一个问题你的确信度是多少这是个主观的判断但我相信每个人对每个机会心里面都会有这么一个判断

经过你的研究你一定会知道什么东西是让你雷打不动的让你一定要坚持的还有什么东西是让你隐约的有犹豫的这个犹豫哪怕是隐约在心底的就说明你的确信度是在下降的一年下来做投资决策的人会面对上百个机会他一定会从确信度的排序上选择确信度最高的那么几个标的

其次我们在第一期中就聊到过在投资机构中做研究它整个流程是非常耗费时间的刚入行的时候我会觉得有一些研究做的时间太长了做完之后结论大差不差好像根本就没有必要但后来我就意识到本身这样的长流程它也是限制了投资的速度它减少了基金经理去挥杆的次数我们举个形象的例子比如说原先我们完成一次调研我们就可以做决定了

现在我们提高要求 10 次调研之后我们才能做决定那么我们原来同样的一个时间本来可以去找到 10 个机会的到现在我就只能找到一个了这也是一种通过研究流程的设定我们来减少灰干的次数对于我们普通投资人而言本来在有效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上就会存在天然的劣势这个劣势虽然不是不可弥补但是它也不是能够完全消失的

我们不会什么都懂那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我们就把做决策的数量给降下来我有一个很实际的建议如果自己总是忍不住要去频繁的操作要去频繁的动手找机会那我们就设置一个行动前的障碍这个障碍可以是必须满足一段时间的研究再动手比如一个月一周这个都可以但需要你自己能够适应

我们也可以去规定数量有三个机会只能选一个有十个机会只能选三个千万不用担心机会没有了只要你存活的时间足够久机会随时都会浮现出来的但前提是一定要一直都活着

我想把这个问题再换回到生活中来问一下我自己投资中挥干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在生活里面我应该如何的去挥干呢我们可以有很多个目标可以做很多不同的事情但是哪些事情它是落在我们的理想基球区又有哪些它其实并没有还有我们到底有没有胆量对一些机会说不我感觉在日常中其实只有非常非常少的时候才会刻意的去思考这个问题

多数时候都是皮育应付飞过来的球有的时候就是被诱惑住了觉得万一我运气好呢我这一次就能够击中了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的生活里面也有这么一个机球区域图我们把这个图挂在我们的墙上它很有意思我们可以去思考哪些事情是我们长期想要做的而且它不仅仅落入的是我们的舒适能力圈它还是落入到了我们理想的机球区

然后在这出外的机会说不定管住手就能减少不必要的风险比如用我自己举例我很喜欢投资这是我的舒适能力圈我也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业务能力思考这个领域做事的方法你们现在听到的这个节目呢就是我思考的结果我也很喜欢花时间来和大家做相互的分享

但除了这之外也会遇到一些其他的机会我记得 2015 年的时候当时新三板刚推出来不久特别的火爆很多人在里面赚了快钱当时就有位老师兄来找我了他说实现人身财富自由的机会已经到了一起出来赶紧我们要做新三板基金你觉得如何我思考了很久我对新三板确实没有什么确信度那发财的机会呢也就只能让给有确信度的人去做吧

事后证明新三板不是一个好地方但那绝对不是我能预判出来的它仅仅是因为我在那个地方我并不想去灰干有一段时间一二级联动也非常的火如果有做一级的同学们肯定是有知道的或许是因为过去高领资本展现了一些非常成功的投资案例所以很多一级的机构也在学习这种模式我也陆陆续续地接触到了好几个机会还真的挺有诱惑力的似乎有所作为的空间又被打开了

当我去研究了很多细节问题后发现自己的确信度依旧不高它是可以做但是它不是我期待自己要挥杆的地方那所谓的联动呢里面也有很多非投资领域的问题我并不想花精力去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还是选择在原来的领域里面继续生根那有个词呢叫情深缘浅情深呢就是我们对这个机会很着迷

原浅就是这个机会它真的不在灰干区域里面既然如此我就宁愿算了假如你是一名工程师一名程序员或者是一位文艺创作者你的理想机球区肯定和我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也一定有自己要持续放弃的其他机会才能使得自己在某个机会里面有所作为

所以在这一期的结尾我也想问一下大家你是否放弃过自己很心仪的机会当时是什么促使你做出这样的决定的呢不妨在评论区里一起交流一下期待你的分享那我们就下期节目再接着不止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