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部隊鍋 EP225|F-5戰機在台功成身退 一探神祕的花蓮12隊

部隊鍋 EP225|F-5戰機在台功成身退 一探神祕的花蓮12隊

2025/7/1
logo of podcast 聯合開Pod

聯合開Pod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徐宇威
施孝瑋
Topics
徐宇威:空軍即將為F-5和RF-5戰機舉辦除役典禮,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對12隊的認識不深,但知道它是一支非常神秘的部隊,位於花蓮的一個小角落。我對RF-5的第一印象是在2004年的桃園航空嘉年華,當時就覺得這架飛機很特別,不僅是國造的,裡面的相機也不是美國的。 施孝瑋:空軍一直保有戰術偵察能量,而12隊與徵兆任務密不可分。最早空軍並非直接用RF-5替換RF1-4,而是作為F16接收前的過渡。當時選的飛機大部分是五大隊的,因為它們是最新的一批。12隊是空軍所有獨立隊編制之始,但後來又因為六大隊成立而降編。RF-5成立跟12隊關係深遠,在F16進來前扛起戰術偵查的重任。RF-5過不了海峽中線,只能做本島徵兆,最重要的任務是戰前低空徵兆和戰後戰果判定。

Deep Dive

Chapters
本集探討空軍F-5與RF-5戰機除役,以及花蓮12戰術偵照隊的神秘任務。從F-5改裝為RF-5的原因,到12隊的番號變遷和任務內容,揭開偵察機飛行員的專業技能與挑戰。
  • 空軍將於7月4日為RF-5與F-5戰機舉辦除役典禮
  • 探討F-5改裝為RF-5偵察機的原因
  • 花蓮12戰術偵照隊的任務與歷史
  • 偵察機飛行員的專業技能:飛行、攝影、取景

Shownotes Transcript

闲聊军中八卦讨论军情动态还是一起来研究军武知识这些尽在后卫丰富的部队国

歡迎回到每週三吃過的時間,這裡是不對勾,我是聯繫報軍事記者許瑋在我們這一週有一個空軍滿狀的盛事,叫做 F5 跟 RF5 正式退役預計在 7 月 4 號那一天的時候,空軍會為他舉辦一個除役的典禮到時候 RF5 跟 F5 他們會用一個分裂式通過之後回到地面,會用水門禮的方式來歡送他

今天這一集我們就要來聊一下 RF-5 這一架飛機以及 12 隊啊因為這 12 隊真的很神秘基本上它藏在花蓮一個很小的角落裡面

通常对他认识的人其实真的也不多包含我对他的认知也非常的浅薄所以今天要请一个对他认识比较深的人来帮我们介绍一下他就是军情与航空网站的主编石笑语 笑语哥你好主持人好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你知道这个级数差距很大至少差个二十几所以

我們今天要請少尉哥來幫我們介紹一下我們所不知道的 RF 因為其實 RF 這架飛機我對它的第一印象大概是在 2004 年的桃園航空嘉年華目前好像也是唯一一次有國外表演隊來台灣表演的那一回合

那時候因為我其他飛機不知道,就目前人很多,就唯獨 RF-5 那一架飛機其實沒什麼人看我不知道什麼原因,沒什麼人看,然後就跟那時候的飛行員也聊了蠻多的就對這架飛機其實留了一個蠻深的印象這架飛機其實很特別,它不僅是國造的飛機另外一個是它裡面的相機還不是美國的相機所以變成說這飛機其實蠻特別的我們就請肖一個來跟我們聊一下

這架飛機當初我們怎麼會想把它搞成一個偵測機應該它那時候最主要要改裝成偵察機一個很大原因就是空軍其實一直保有這種所謂叫戰術偵察能量當然如果說從整個六大隊到後來變為空軍獨立第 12 作戰隊之後最後當然你說空軍 12 隊等於說是從中華民國空軍建軍以來到現在

可以算是征兆的敌系部队也就是说所有跟征兆有关的事情大概都脱离不了跟十二队的这样的渊源就只有他们一个而已对不对对 其实十二队成立最早当然你说后续也有成立像四中队但四中队后来成立成立之后又暂时裁编然后后来再度成立然后变成在六大队下面然后先接收十二队的那个

換裝後的那些飛機然後等於說全新幫四中隊換裝全新的飛機其實就有史以來也就那麼我記得兩次一個是 RB57RB57 是完全就是挑四隊去換裝的另外就是 RF1 動 1 也就是 RB57 跟 RF

RF121 之後換裝其實基本上四中隊都沒有自己接受過新飛機好 這個時候大家又要問四中隊不就後來操作 R5 的飛機嗎對 但其實 RF5 在如果說我們把後面這一段要等於說專就從 RF121 服役末期然後到接收 RF5 這一段來講清楚的話就是當然

其实空军一开始也并不是直接锁定 RF 要来替换 RF1-4 的它某种程度来说是当初 RF1-4 除役到现在的 F16 就是挂征兆甲装的 F16 接收前中间在 12 队曾经短战

过渡过一小段时间也就是说 12 对当时操作 RV 亚动 4 是在 1998 年也就是民国 87 年 5 月 22 号那天除役之后直到它 F16 进来中间有一段时间是空窗的就是中间有一段一小段时间是完全是无机可用的这个状态那在这个时候呢 R

从这个接收的时候其实 RF-5 接收最早也是由 12 作战队的人去执行这个换装任务当时接收换装 R-5 那时候空军选了 8 架 F-51 战机然后那 8 架飞机我如果印象没错的话基本上都是当时桃园连队也就是五连队的飞机所以一截来其实征兆跟桃园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关系呢

对其实还真的是可以这么说当然现在不一样因为后来 12 队搬到花莲剧也已经 20 多年了那时候完全不一样但是当时选飞机的时候大部分就是飞机大概都是五三一级那一批选去的数量相当的多然后那批飞机当初都是五大队的飞机为什么你说会特别选五大队的飞机比较多

很大的原因也是因為其實空軍的 F-5 的戰機裡面五大隊的 F-5 EF-5 其實可以算是大概除了台東之外大概最新的一批 F-5 都在所以是尾巴那一批的飛機對尾巴那一批的飛機其實都在桃園

另外当然台东也有一些但是严格来讲数量并不多桃园基本上是一个正规的战术战斗机连队那个时候当时主要就是为什么会从桃园选很多另外还有一个很大原因就是

這跟空軍後期整個 F5 機隊的變化關係又可以說是有一段的淵源了就是說我們空軍新一代戰機的換裝計畫其實當然是從嘉義開始第一個把 F5 送出去接 F16 另外其實當然就是從 427 聯隊最早接 FCK1 經國戰機那 FCK1 經國戰機其實那時候預估兩個聯隊要接其實當然最早四個但後來隨著買 F16 就變成兩個

所以從三聯隊然後到台南一聯隊接著 FCK1 那當然三聯隊的那個妖動 4 很早就剩下就丟給這個新竹然後那剩下自己就開始進行一系列的這個 FCK1 經國戰機的換裝前置作業然後後來是一聯隊那但一聯隊換裝其實並不是很早他就是在接著 FCK1 就是那個 CK 換完之後才是那花蓮

跟台东还有桃园跟嘉义这几个连队的 F5 战机这时候他们换装也是有一个顺序当然嘉义最早换嘉义换完之后这时候马上就要换换什么换花莲换但是花莲换的时候那时候有一个插曲是怎样的就是

空军这些联队里面其实五联队是非常光荣的一个联队但是当初如果就变成说你在接收 F16 战机的时候这个时候桃园联队它本身没有要接收新的 F16 战机的话那这五联队怎么办所以其实空军那时候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

五联队跟八联队其实本来空军有个八联队就八二八联队我是没听过八联队八二八联队八二八联队在哪个底下在空军东指部底下你又没听过东指部了东指部是台东指挥部还是东营指挥部空军东部作战指挥部我真的没听过这个地方这个不得了居然讲了一堆这个

讲古了所以东址部有几个指挥官陈兆敏还当过东址部指挥官所以那时候就变成说空军这些老人就群起就是说跟当时的总政经说你不能来 F16E 换装空军最有历史的五连队没有了

嗯那个四中央联队没有因为四中央联队是空军唯一好接那个接受这个先从蒋公颁授这个虎旗这个虎字旗的这样一个单位那所以后来呢空军就决定啊把这个那个空军的这个呃

桃園聯隊跟花蓮聯隊翻號對調哦 像對調來的他其實是翻號對調而且但是因為那時候因為也是剛好就是那個順著你整個 F5 的這個太初的這個過程其實很多人可能今天大概來講已經不知道就是 F5 我們當初從五個聯隊之後他不是一開始就變成只有那個台東一個聯隊哦他其實一開始是好那個一個聯隊跟一個桃園指揮部那桃園指揮部其實某種程度來說就是

五聯隊的番號 裝備人員裝備過去之後大部分沒有選擇要過去的就選擇要跟 F5 一起退的這些資深的 F5 人員就留在陶子部所以那個時候陶子部就變成說他原先八大隊的改變

就是說你看八大隊他那時候就大部分接收了原先五大隊的 F5 就是五大隊的 F5 其實並沒有跟跟著五大隊一起到花蓮去那花蓮的 F5 就是花蓮的八大隊太儲就是花蓮的那個

F5 就直接變成 5 所以有點複雜好 OK 大家這個概念飛機過去了但是後來就太掉了對對對但去的其實非常少但是那個花蓮的 8 大隊的飛機並沒有到桃園來那桃園後來大家那個變成 8 大隊其實都是原先在桃園基地的這個 172627 那些單位呢他們直接把這個番號換一換然後這個就變成那個新的這個 15 跟 16 隊因為那時候 14 隊的這個番號去了那個

加以变成 F16 的那个步训队 F16 最早步训队不是 21 队是 14 队那你说那你八大队你还有三个大队那时候怎么办所以那时候就把第 12 队那时候也搬到花莲去了 12 队要开始如火如茶的如火如土了换装 F16 凤眼侦察机的这个过程所以他们就把当时在原先 12 队已经接收的这 7 架 F5

RF51 就變成了四隊成立這樣會有個問題因為剛剛你講到像五大隊八大隊那一些的可是像就是操作鳳眼跟 RF5 的那個 12 隊他到底算不算是五大隊就五聯隊四中央聯隊底下的單位我跟你講這好難好我跟你講過去在有獨立 12 隊跟五聯隊就是有四中央聯隊的時代 12 隊跟五大隊一點關係都沒有

所以是分開的嘛 其實我跟你講空軍的獨立隊大家當然很早就講到大家通常比較熟悉的會是水鴨子救護隊還有 35 隊後來因為 35 隊後來夜工隊被取消他那個人員跟裝備從新竹移到岡山之後沒多久就併到岡山空軍的校準部裡面去那個電站對不對

還有一個電站就是六連隊裡面的原先的那個電站二中隊電站不對他是六中隊對六中隊

那空军这些独立队因为当然你说现在后来那个空军这些作战队都升格为独立队但其实早最早最早唯一是一个所谓的独立队的这样的编制其实是 12 队 12 队是空军所有独立队编制之始然后呢后来因为因为六大队成立的关系所以 12 队降编为中队跟四中队一起成为这个空军第六侦察大队

但到民国 63 年的时候第六侦察大队那个番号取消那个 12 队又重新变回独立 12 队所以空军可以算是这个独立队的历史最早是来自于 12 队然后后面他因为六大队取消又变成独立队所以才开始猜应该有些其他的而且其实你知道在整个桃园过去那个基地如果还活着这个时代你就会发现其实两边连作业都是分很开的

也就是說桃園的基地動武兩三跑到東北西南那樣劃下去以後對不對所以北邊南邊不一樣北邊南邊不一樣北邊是五大隊南邊基本上就是十二隊跟那個召集隊也就是原先第六偵查大隊後來留下來的那個古早年代非 U2 的那個地方其實你說

U2 那個捧場就是我們一般稱的這個桃園基地五號捧場它其實是在整個南邊那邊南邊就是那個桃園基地南側那一塊比較靠東北那邊其實整個六大隊是比較靠大華那邊

是比较南边对比较南边一点对好所以在这个情况下 12 队跟五连队的这个关系他基本上是配属在五连队里面但其实五连队连队都不怎么能管到他因为第一他的作战的这个任务是直接由工作部下的

是就比如说如果说今天工作部要你 12 队去照哪里要照哪里要照哪里的话通常就是 12 队队长直接被叫到台北去然后当面赋予任务或者是空军做完那个司令部那时候还是工作部指挥官直接到桃园来然后去到 12 队你隔天要做什么任务然后所有的这种好任务的那个包含那个

護衛的戰機或幹嘛再會由工作部去直接協調比如當天要幾批幾批幾批去支援 12 隊的任務而且因為為什麼就是你看就是歷次的台海空戰甚至一直到民國 56 年的 113 空戰都是因為為了要去掩護 12 隊去大陸徵召然後兩邊打起來的所以會打起來都是因為有 12 隊偵察機的關係嗎

對 其實都是因為這樣嘛海海空戰如果說你要打起來基本上都少不了有 12 隊都是沒有狗仔在嘛所以我們剛剛講到就是說那個時候後來因為 RF 躍動是在 1998 年的 5 月 20 號太初的時候當時 F16 還沒有進來那這個時候你 12 隊怎麼辦呢 12 隊當然就把先...而且當初 12 隊去換裝 RF5 這些人也都是 12 隊裡面的飛行員

那我们先把我们刚刚前面讲到就是说既然因为你整个五大队的飞机人员什么基本上都是留在桃园要变成八大队所以这时候就从你们里面的五大队的飞机而且五大队其实我刚刚有讲到就是基本上是整个 F-51 那些飞机里面算是比较新的了可以算最新的都在桃园基地所以就从桃园基挑了八架

重點是 8 架喔 挑了 8 架送去新加坡由新加坡宇航開始改裝就是後來的 SD Engineering 嘛對 所以那時候其實當然也有人說為什麼這個改裝 為什麼又不在台灣做或幹嘛對啊 為什麼是新加坡當然其實因為中華民國跟新加坡有非常多的一些合作的這些事情嘛你看其實你看我們中華民國的這些什麼

空军总司令空军司令或者是国防部长去那边如果你要去看航展的话基本上大概只能去新加坡其实我们也会有人去巴黎但是相对去巴黎的时候那个层级就不会很高会比较低调一点因为法国方面能给我们的礼遇也是

也是有理由但是相對來說他們可能畢竟就是畢竟跟北京有這個正式外交關係所以我希望我們的人去的時候相對來說比較低調嘛對反而新加坡是靠歷史的淵源啊對新加坡其實靠歷史所以我們這邊甚至你說像我們熟悉的芒果教官他飛哈法就是在那個就是在那個新加坡航空展嘛對不對所以我們剛剛講到就是說因為好空軍好那個當時為了換裝的關係把那個在桃園挑了八架 F 交給新加坡改裝但是拿回來七架欸少一架勒

折抵改装费用以物易物啊对对对因为那个时候新加坡还有那个他们那时候有 F5S 对 F5S 是 A4 吗对他们要把一些飞机换成 F5S 嘛那换成台湾就给他们一架那他们怎么去玩就他们的但是就是那一架飞机就折抵改装费用那

改裝之後的這個 R5 呢它當然它你在外觀上來講它的機鼻就比原先的 F5 要長 50 公分左右然後另外一點就是它的雷達拿掉了所以其實 RF5 是沒有雷達的機炮是還拿掉對不對機炮拿掉一根對機炮拿掉我印象是拿掉一根對還是有一根是真的那個機炮另外一根是假的

然后在机鼻前方他装三个相机中空低空红外线所以也就是说 R5 侦察机是中华民国空军第一款具有红外线侦察能力的飞机因为 RF104 还是用 KS125 它是相机对 史安基还不是史安基也不是史安基它更是底片机而且如果要讲史安基的底片运作又可以讲一级炮空然后你的听众可能就睡着

但是 OK 好我們跳回來這個部分來講今天 RF-5 它當初成立其實跟 12 隊真的關係非常遠遠非常深第一就是它是在 16 進來之前先稍微扛住 12 隊戰術偵查的這樣一個部分然後當然我們講到就是 1998 年隔不到兩年吧我記得

1999 年就是民國 88 年吧就是因為部隊這個大整編的關係所以 12 隊的 RF-5 就交給空軍再成立的四中隊那時候就是狐狸中隊所以你看所有的 F-5 的偵察機就 RF-5 跟 F-5 編制在四中隊裡面的飛機他都會在駕駛艙旁邊噴一個小小的狐狸頭

作为试别也就是它代表它是四中队的飞机因为其实以当时空军的习惯来讲空军基本上就是只有在垂直尾上喷大堆灰前面不会有但是它前面就有小狐狸头在那边那代表这几架飞机是四中队的那当然后来接收以后如果我印象没错的话好像 R

F-51 也陆续因为任务损失了三架单座机然后双座机也损失过一架但整体来说 F-5 侦察机它跟战斗用的 F-51 它的确是有一些不一样我们刚刚已经讲到第一雷达拆掉了雷达拆掉另外在征兆飞行上来讲征兆飞行很重要就是你飞行员其实要知道你飞到哪里

像我们古时候有包含像 RF100 RF86 就是没有像下的观景镜就是观察地面景物观景窗我们像这些观景窗对观景窗就变成说你要知道你飞到哪里所以在这个时候像这个

RF5 它其實也有一個向下的觀景鏡然後在座艙裡面它就會等於說像是一個向下的望遠鏡的顯示是把以前的雷達挖掉變成觀景窗對這樣你飛行員才知道你飛到哪裡你飛的位置對不對才知道有沒有拍到要拍的東西的確真的是這樣而且你相機的性能也只能在中低空運作所以你飛在正確的位置上又更重要

所以 RF-5 它并不是高空高速侦察机它其实是一个偏中低空的侦察机对 其实甚至于换装的时候那时候其实 12 队都已经知道这个飞机注定过不了海峡中线也固定到不了就是执行原先 RF-1 动森的任务对 因为以前的史安机那就是喷到对岸去到对岸上空的对啊 今天那个史安机你看像比如说最后一次差一点打起来的海峡攻占 1990 年 7 月 20 号那一次他们那次是

从飞机飞到马祖之后转身起来爬到 43000 英尺之后就直接沿着当时就是马祖以北的中国大陆海岸这样飞过去一路飞到温州被人家拦截那时候两架飞机一架是史安机然后一架是 KS-125 相机飞行员分别是林建荣跟许竹军然后许竹军飞 KS-125 然后林建荣教官是飞史安机史安机因为它运作原理它其实是单向扫

就是它其實是一個掃描這樣子它是一個側掃式的相機它其實是可以全掃它其實也可以全掃但是因為如果說你今天是只照一邊的話你就不需要開全掃只要開半邊就可以了所以那時候它那樣的話就是那樣一個 55%的底片覆蓋率然後去掃描它那當然被人家追到就沒辦法執行任務了像 RF 我們剛剛講就是說

那个那段就是当时接进来的时候最早其实是选定就是当时有 12 队的这个副队长谢金邦教官然后带着这个杨如中教官跟黄成卫教官三位其实成为最早的这个换训的这个总指教官那后来黄成卫教官因故退出就换了另外一位那当然他们把飞机接回来以后呢就接回来之后其实当时最早还是在 12 队编制底下

但我们刚刚讲就是当好五联队跟八联队然后番号对调然后八联队改编为陶子部之后那个时候新八大队我们讲那个新八大队旧八大队原本在花联的旧八大队他有 14 15 16 三个中队

然后新八大队就是换到桃园变成二阶段步进队的时候那时候他是三个中队是四中队十五中队跟十六中队那三个中队其实四中队他当时就是等于说他的作业区就回到了原先 12 队空出来的 H5 膨场

然後以及旁邊那種所有的相關 R5 徵兆的那個就是當初那個 12 隊跟召集隊所使用的兩個設施都在那邊可是變成說像剛剛你有講到說就是 RF 它其實就是過不了海峽中心但是以這樣徵兆來說它能做哪些事情其實基本上是本島徵兆

本島徵兆本島徵兆能徵啥其實國土拍照那個國土做計劃等等有很多是需要進行本島徵兆的這樣一個工作其實當然如果當初原先在這個 R5 它在戰術上面來說它也是一種戰術偵察機它這種低空中空低空的戰術偵察機基本上它要做什麼任務呢其實就是戰果確認

戰果缺人 啊~好~好~好~ 碳光石很好用嘛~對~對~對~對~另外像比如說他其實第一次真的非常頻繁且執行重要任務是 921 大地震的時候因為 921 大地震那時候中部被震得很厲害第一時間甚至於很多通訊都斷了那他們就由當時的四中隊去開始進行

灾区的这个征兆然后确定灾区的这个状况但是其实当时以这个空中用空军征兆的这个方式来说效果也并不是非常非常的好因为你毕竟你站出征兆还是有一定的高度那当然像很多当时这个震灾地区它三层楼震一震其实一楼垮了然后三层楼变两层楼其实你从空中的这个征兆照片是看不太出来的因为从上往下看其实看不出来对其实看不太出来的

但是也不可否认就是说至少他经过这个征兆以后还可以借由这些征兆的这个照相大致确认到路可以通到哪些地方所以还是可以借由这样一个方式来进行这样一个搜救计划的这样一个制定但作战上来讲 R5 当时最重要的这个任务其实他这个飞机真正要做这个任务其实是包含比如说作战任务前的前线低空征兆然后以及作战后的战果判定

對 主要是這兩項他其實是要做這兩件事情但我們現在在這近期啦就是看到這種像 RF 如果要出去他都會有雙座機來做伴隨喔那我就變成跟剛剛夏瑋哥講到好像有點不太一樣因為過去的徵兆機出去會有其他很多像空作部會派很多的飛機做護航

後來怎麼變成說好像是 RF-5 單座機出去然後匯架 F-5F 來做伴隨這是什麼樣的一個方式?其實當然也就跟 12 隊後期它史安基在民國 84 年開始停用以後基本上我們的所謂的戰術徵召第一你也過不了中線第二你也進不到大陸地區進行徵召之後其實當然在做徵召任務上來講就有不少的調整

那就变成说其实你看到这个征兆队这个飞行员的这个组成其实在空军的战轰机部队里面来说也还是相对来说是比较有趣的这样一个方式就是说原本过去在老十二队的时候老十二队我讲是还在这个那个桃园那个时代那时候他通常的这个

因為是非 F1 動式的原因所以在像其他當時在老 12 隊桃園賽他們基本上有兩種機種一個就是 F1 動式另外一個是中心號所以如果當時 RF51 進來他的任務其實是要替換掉中心號的正打擊的任務對差好多中心號

因為其實剛剛就講到就是說以 RF 的戰機的性能跟他的 F-1 其實完全是不同一個層級的這樣的戰機所以你要指望他進到大陸進行那樣一個低空征召其實因為你看像

F164 它当时你即便是使用史安相机它的作战模式是怎么样当然你说我这样讲是不是这个泄露机密因为当时那样做以前那时候中国大陆防空网没有像现在那么绵密跟性能那么好的雷达那么多所以他们过去就是比如说从桃园起飞或从新竹起飞之后他们用低空高速的方式定向马祖然后飞到马祖之后飞机用钻针的方式拉起来然后一路就直接飞机

穿钻针到四万三千英尺他们就是所谓的那个叫做炕那个老飞员讲就是叫炕就是大陆那种就底下会点火那个炕上面可以睡觉那个炕对对对因为我说为何要飞到四万三千英尺好第一那个高度呢其实对于这个空气透明度以及征兆这个角度来说他们说那个高度是最合适的这样一个高度对另外还会考虑到你几点钟去几点钟去考虑到这个

阳光的日照的方向照的东西会不会有影子然后让你确定那个是真的还是假的等等所以 OK 他们其实过去老征兆机飞行员有这么多的这些 Mega 在里面所以我刚讲你遥动式低空冲过去一口气钻到 43000 英尺你 F5 就办不到

F5 办不到就是办不到推力就是不够啊办不到真的就是办不到所以好那这个情况下你的那个 R5 这个征召机你就根本不可能到那个中国大陆离岸实力那个地方去征召再加上就是说后来因为两国论的关系中国大陆跑那个实质控制的海峡中线已期那这个时候你 R5 更不可能了嘛

对不对因为以前我们刚刚讲到比较早期就是当还没有两国论的时候那中国大陆基本上就是会限制他们自己本身战机不要出海那我们的话大概是在离中国大陆海岸线 10 海里的这个高度飞行当那个 10 海里的距离飞行中国大陆也不太管你而且当然也还是有那个区段限制他大概是从马祖到金门这一段你的战机在那个中国大陆的这个骑到那个他的海岸线附近他不理你反正你

兩岸在政治上有一些共同的政治的默契在所以你就來吧你不要太過頭就賺了對但是我們剛剛講那你後來因為 F5 的性能完全沒有辦法去覆蓋到原先 Hive 要動式的性能所以你也過不去了

那当然随着后面即便你换了这个 F16F16 也因为就是我们刚刚讲在两国论以后共军实质控制海峡中线以西那就变成我们要去征召大陆其实也变得非常没有那么容易了

當然隨著過去那個鳳眼夾艙當然鳳眼夾艙有兩代的鳳眼夾艙第一代它其實是一個純光學的也就是說它跟如果很多年前美國國防部曾經就是 DVI 展示了一段丹麥空軍操作那個就是 F16 真罩夾艙其實它的那個過程會非常相似就是你其實也是要用底片裝好到那個

F16 那个征兆甲舱上然后等到他飞完一趟任务回来以后呢然后底片拿出来赶快冲洗冲洗之后呢再做一些判读那但是像我们后来那个就觉得这个那个凤眼甲太慢对的确也真的跟 RF 也是一样的方法对对对所以那后来其实就把这个处理的方式当然第一要也就把第二代凤眼甲舱其实也有就红外线征兆的那个能力

另外红外线征兆能力之外它其实也把原先的底片改成数位其实第二代跟第一代最大的差异就是所谓数位化数位化的情况下飞行员在征兆的过程中就可以挑一些图片及时透过战术资料链传输但是透过战术资料链传输大家也知道还是会受到一些先天的限制就是平宽所以有时候国防部记者会的时候

之前辽宁号那一回辽宁话那种大家就会怎么画质那么差等等之类的但是你也知道就是透过在战机中及时做的这个战术透过战术资料链传的这个图资它的档案不可能太大嗯

對 而且還要加密對 還要加密因為你空中傳出去的東西頻寬限制就是在那裡嘛那個就是物理限制嘛你怎麼樣也不可能突破的嘛 對不對所以我記得我那時候曾經有一次講過在我自己節目裡面講過其實你應付大陸的無人機飛到台灣東部

那个外海其实你要处理掉它不难你弄个 F16 到它上面丢一个那个雷射导引的这个练习弹砸到它那架飞机就掉下去很多大陆朋友马上就说我哎你那么没知识啊当什么军事专家现在汽车都有环境那个监控啊什么的控不到了其实我讲就是限制就是上面就是它第一上面你也可以能够看得到但问题是

你没有办法及时传道对对不对然后因为你及时传道就算你的人看到有东西砸下来你要再去动的时候也来不及了因为你已经你一定在操控上会有那个迟延的这个问题所以迟延跟频宽是这个上面然后你在空中用战术资料链传递讯息的时候怎么样都不可能避免掉的东西对因为其实光上次光之前六月底那一次

那個快奇專案那一回因為他們在做導控切換說 RF 的話大概就幾毫秒而已就是用無線就幾毫秒但是你一敲低軌衛星砰整個爆增所以其實你如果用衛星真的那個誤差那就是個物理限制那個永遠都無法縱使低軌衛星已經很近了喔它那個物理限制就是個硬傷它是改變不了的事情啊

对没错所以像在这个情况下那你我们刚刚讲到这个 RF16 它的这个征兆夹藏呢当然是有两代那当然你可以透过就是数位化的这个那个记忆体写入的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让飞行员在那个征兆过程中直接直接挑一些重要的片段就 send 过来啦

那也可以让战场战术情志可以比较快的送到指挥者的手上来那这些东西都是你 RF 没有办法具备的其实它变得说像您刚有提到说挑照片然后传回这比较像是及时的战场见证但是如果说你要做分析其实还是落地之后你还叫落地然后 download 下来你才能够 download 到

大 I Resolution 高階的原圖輸出而且其實你知道像我跟你說你也不要小看 R5 的中控低空紅外線它那個中低空相機它解析度也是非常非常高的解析度詳細到什麼程度因為像以這個它那底片都要專門的吧

大概差不多我记得好像就是 4.5 寸乘 4.5 寸那种大小好像比 120 底片还大多了我跟你说大多了特殊底片他们在洗的时候通常就是说造机队洗的时候会先把底片直接冲出来之后冲一个 1 比 1 的就是跟照片底片同样大小的照片

先让你做先期的去找一些资源那时候你就可以看到就会有一堆叛徒员拿着放大镜贴在那边看半天世界各国都一样电影演的也是真的然后等到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再把那张照片挑出来放大

然后放大之后真的效果我真的不能跟你说的很清楚就是说我只能说我当时看过他们那个大概是 5 寸乘 5 寸大小那种大概是差不多那么大 4.5 海 5 寸大小平方的那种底片上面我看过一艘成功舰那个成功舰很小大概其实在照片上来讲就到 2 到 3 公里而已但是你把它放到很大很大的时候我只能跟你说上面连叫做 psychic 天线都看得到

天哪我觉得大家如果之前有兴趣的朋友如果有去看台中的时候汉祥有曾经办过一个 YouTube 的展他有把底片和照片拉出来过其实你看到那个相机所拍出来的品质其实大家都差不多接近那样子你就会发现

不要小看光學相機其實光學相機放大起來物理放大起來是滿嚇人反而是現在的數位有時候會讓人覺得會不會比較好因為其實像以前我們從我跟少爺哥畢竟我們都有一點年紀我們都從光學年代走到數位的年代我們就會發現

當然現在的數位其實很強但是在剛過渡到數位那時候你會發現其實是倒退的對 隔放點的問題啦就是你會看到那個那屏色不太小啊那時候 solution 如果不夠大的話特別是影像邊邊角角因為受到成像點的影響

但你說現在當然因為你的 solution 變得非常大所以你其實那個成像點還是在但是相對來說它的那個問題就沒有像那個剛開始換成數位的時候那麼嚴重了而且之後的一些新的相機看我們現在看不是我們 Google 有做什麼 AI 的一些影像增強那些那其實過去在很久之前軍用都已經有了所以這個數位的這種補正喔就是電腦的修正

跟以前比真的是完全不一樣當然我們會講說以前光學比較厲害到數位一開始當然是個倒退那現在其實也變得更強那其實不只說單純的像光學跟紅外線因為包含像我們之後要買的 MSL 動態

包含了一個叫做多頻譜那個其實在拍照上面它就可以拍出更多不同的東西因為你透過不同頻譜的光線掃描對不對可以看出更多有趣的東西啦但我覺得其實我們常會忽略掉就講說那個拍照這一塊尤其像這些飛行員他們連攝影都要學因為那時候我記得 2004 年那時候我去問飛行員他們說我是真照機的嘛我想我那時候問他說

你這樣會特別學攝影嗎有學其實有像譬如說從夭壽四的時代他們從五大隊挑飛行員的時候他們就會挑一些可能對攝影有些基礎概念的人過去對 變成說為什麼因為你其實拍照來講光圈跟快門最基本的搭配這個概念你是一定要有不然的話你拍出來這個東西洗不出來怎麼辦

對啊 拍爆了而且是底片喔不過當然他那時候拍出來我印象中沒錯其實一開始第一出來他其實就是一個負片底片我印象沒錯他其實是一個負片底片然後但是你還負片還要翻正

等一下 whatever 我記得也不是那麼清楚但是他有負片翻證的部分但是你不管怎麼說雖然說負片容許度就是容許光圈跟快門容許誤差要高很多就是你以曝光來講你可能曝光差到兩格都還 ok 不會像那個正片的話你這個曝光

GG 就 GG 了就什么都没了但是那些飞行员基本上都是要对照相有非常基本的这些概念才能够搞得定要不然你去的时候你没有把光圈跟快门依照 TO 设定在正确的位置上那时候拍出来要么就是糊的要么就是爆掉那你这项任务就白干了

而且還有一個關鍵是他們在所謂的拍攝航線你角度不對就挫賽了你要拍的拍不到例如說今天你是要拍一個像最近很流行伊朗地下測試你明明就是拍人家坑道的洞但你從反面拍你就是拍到一堆山這就糗了我覺得他們其實這方面在任務的規劃然後攝影的技能其實這就是跟一般飛行員不太一樣的地方當然很多還有部分就是要由造機隊來

好像比如照相機隊他們還對於相機的校正他們有一套非常完整的這樣一個證據像當時桃園的照相機隊拆掉的時候我們有看過一些照片就是當時照相機隊對於相機的調校比如說它會有一些類似像你就看到那些什麼米字圖或是說你常在後膠前膠那些調整的那些東西你都可以看得到在照相機隊裡面都有等於說要把相機調整到最佳狀態才能讓它裝到飛機上出去執行任務

因為之前我有一個朋友她女生她男朋友是那個十二隊的人然後我就問她說所以你男朋友會攝影嗎她說我男朋友很會攝影啊我都叫他拍照對

所以我覺得他們好像在那個單位的人常常會被拗啦 12 隊其實我覺得可能照相還不是那麼普遍的技能但是照記隊真的就對他們來講就是說因為他們本身直接牽涉到照相的像照片沖出來這個品質對於照片徵照的判讀都有很大的這樣一個關係所以其實因為其實關係到徵照這個部門不僅你是只有 12 隊或是說原先我們剛剛講到的 R5 的

四队之外其实造机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像比如说我们刚刚讲第六侦察大队过去其实就包含了 12 队然后四中队就 12 中队四中队另外还有照相技术中队当然后来就是六大队裁编中因为你没有那么多的飞机组成两个中队所以就只有 12 队升格之外其实造机队也升格造机队也是成为一个独立队而且今天的造机队它其实就在 12 队旁边

就是在 12 隊在他們是連在一起的中間我印象還是隔了一個牆啦對 還是隔了一個牆啦但是那可以算是我們中華民國空軍最機敏的這樣一個單位所以你可以看到為什麼說這次 R5 要太出好像空軍一直有點扭扭捏捏啦對不對 然後那個單位就是那麼敏感的確 那個單位真的就是那麼敏感

那当然十二队里面最有意思的是我个人认为就是还是它里面的那个就是它的对视管它对视管里面其实会有陈列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呢就是它的那个十二队过去史安时代拍的一些成果跟后面这个 F16 这个拍照之后那个产生一些成果但不管怎么讲两边的这些成果特别是 F16 那些成果那基本上来讲我想可能大概没有什么人看过了

对而且基本上你看了也不能让你拍了对的确眼观而已我跟你讲在在那个六十十二对八十周年大庆那一次他其实对视管是有开放拍照但是我很鸡婆是看说我跟他那个对上那个说我说这边你不能让人家拍这边你让人家拍会出了大事就是 16 那边对所以他才那个非常恍然大悟然后说这边不能拍这边不能拍对

對的確是因為 16 那個到現在它還是一個比較敏感的內容對拍到什麼那真的是像什麼共軍的潛艦啊共軍的航空母艦啊然後來騷重要的 055 啊什麼的還會講些什麼東西大概就是這些東西其實像以那個徵兆隊來講因為徵兆隊你大概裡面真的大概沒有什麼東西不是機密啦

所以直接就反映了我們中華民國對對岸戰術情資的徵搜能力所以在這個情況下你可以看到過去我們做記者的時候想去申榜 12 隊基本上全部被打槍沒錯 我也被打槍絕對被打槍 彼此彼此絕對被打槍 對被打槍一點都不要覺得奇怪那時候 12 隊相對最開放的時候就是阿菲亞東森那時候快要退出那一小段時間然後另外當然你說現在那個

F 要退役了 F 要退役你说为什么那么谨慎呢因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刚刚讲到当时那个 12 队的这个 R5 变到八大队那个阶段那八大队那个阶段的那个 R5 他们是单独成立一个四中队但是那个阶段就是陶子部的八大队并没有很久大概差不多前前后后六七年而已好

那在 2005 年左右他又裁编了又随着陶子步的那个被裁编之后他又跟着裁编了嘛那裁编之后呢 14 队我们刚刚讲的番号早就去了嘉义后来也没了那 15 队跟 16 队就 15 中队跟 16 中队就是二阶段的 15 中队跟 16 中队随着八大队的那个裁编之后呢这两个中队也没有了

那飛機呢因為我們剛剛講桃園的這批 F-5 相對來說是比較年輕的 F-5 大部分都是 C-GO 的所以呢就交給了那個 737 聯隊拿去運用那現在後來其實 737 聯隊用到一些比較後面的這些 F-5 呢大家會發現它好通常是鯊魚筆但是它是黑色的是個鯊魚筆那就是好所謂我們講到假 C-GO 就當初呢是 23 中隊拿來可以打小牛飛彈那一批飛機

那但我们刚讲就是说当 15 队跟 16 队好那个那个解编然后飞机就交给好那个看用的比较好的 F 呢交给那个七大队之后呢那四中队就原始四中队那那他们呢有几架那个 F5F 跟那个

RF-51 就重新又回到了这个 12 队然后成为他们的这个那个虎眼分队那虎眼分队你就是我们刚刚讲原本在那个 12 队操作腰动式的时代他们有 12 队的这个腰动式的这个几个分队另外再加上一个中心分队那后面的你那个

換了 F16 之後其實就有幾個中隊分隊是 F16 的分隊另外再加一個虎眼分隊虎眼分隊就是有剩下的

F1 跟两架 F5 来组成那当后面随着七连队解除 F5 的任务之后又多编了三架 F5 进来那为什么会多那三架 F5 呢那就跟空军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说你要维持空勤人员空勤的加急那你要让他熟飞但是现在大部分的那些总部的高参或者是国防部里面的高参大部分是 F5

但是當然其實這些 F5 的這些高參還沒有退光但是隨著 F5 這個除役那這些人的首費有可能就直接由二代三級來擔任了

反正就可以直接坐後座那也還好嘛對啦 就當沙包嘛當沙包壓重量我們非常謝謝笑意哥今天來跟我分享 RF 就在退役前的這些故事尤其聽到那個番號翻來翻去我想應該很多人應該已經有點空間迷向的感覺不過這沒關係 重點是

這個飛機尤其我們的徵兆中隊它其實有過去蠻多蠻複雜的一個歷史那當然也是因為它敏感性的關係其實也並不是那麼常被我們所知道那當然隨著 7 月 3 號和 7 月 4 號新聞的一個發布希望大家能夠對這個飛機

能夠有多一點了解他過去尤其 921 地震的時候是一位台灣的空勘做了蠻多的貢獻的希望能夠讓大家能夠了解非常謝謝笑語哥今天過來我們部隊過世每週三更新如果喜歡我們節目的話呢也請大家繼續的追蹤分享並且大家有沒有想過武士的好評謝謝笑語哥 我們下週三見 掰掰好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