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S1EP8|4.8顆星還是踩到雷!Google地圖能相信嗎?

S1EP8|4.8顆星還是踩到雷!Google地圖能相信嗎?

2021/5/29
logo of podcast 星期天晚上 Before Monday

星期天晚上 Before Monday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A
Abby
J
J 姐
J
Jimmy
O
Oscar
利用ChatGPT和法律聊天机器人改善关系和法律服务的专家。
Topics
Abby和Mia分享了在台中使用Google地圖查找餐廳的經驗,發現台中與台北用戶的評分標準可能存在差異,並以自身經驗說明高評分餐廳的實際體驗可能與預期不符。 Jimmy作為Google本地嚮導,分享了他多年使用Google地圖評分和評論的經驗,以及他如何判斷一家餐廳是否值得前往,他指出評論數量和評分高低是重要的參考指標,但4.8顆星的評分可能略高。 帥紅漢從數據分析的角度解釋了Google五星評分機制,指出其基於李克特量表,旨在提供中立點和正負向評價區間,並認為這是資訊爆炸時代下的一種快速決策途徑。 Oscar作為百年老店梁喜號的第四代接班人,分享了網路評論對其店家的影響,他表示負面評論主要集中在價格、環境和服務品質,雖然一開始會造成心理壓力,但他也藉此調整服務和經營方式。 孫明偉教授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了人們依賴Google評論的原因,指出人們查看評論是為了尋找替代經驗,節省時間和精力,但也可能導致錯誤決策,因為每個評分都包含不同的訊息,包括核心訊息(例如食物本身)和周邊訊息(例如環境)。 J姐則分享了她不依賴Google評論的經營理念,她更相信自己的感覺和緣分,並通過觀察和自身體驗來判斷一家餐廳或酒吧的好壞,她認為一家店能否持續經營,可能比五星好評更重要的因素是人情味和顧客的歸屬感。

Deep Dive

Chapters
本集從編輯在Google地圖上評分4.8顆星的酒吧卻踩雷的經驗出發,引發對Google地圖評分系統可信度的質疑。討論台中與台北地區評分標準差異,以及如何辨別網路評論真偽。
  • 台中與台北的Google地圖評分標準差異
  • 4.8顆星酒吧實際體驗與評分不符
  • 網路評論真偽辨別的重要性

Shownotes Transcript

听众晚安你现在收听的是星期天晚上本节目由关键评论网制作播出现在你是不是已经在收心准备迎接新的一周了呢让星期天晚上来陪伴大家度过周末尾声这段有点焦躁需要让心情重新充电的时刻

每集我们透过不同人的故事来了解一个社会现象邀请你从故事中跟我们一起寻找答案

欸哈囉好久不見了捏你們最近都在家幹嘛呀吃飽睡 睡飽吃等我下一餐要叫什麼福 Panda 我就是開始逛那個 APP Store 看有什麼東西可以解決我人生的問題後來發現人生的問題就是你人生真的有問題任何 APP 都解決不了

她昨天還把我們之前去台中玩的照片傳到她 IG 上因為她真的太閒了你們去台中玩有哪時候去台中玩啊為什麼沒有叫我一聲可惡上輩子吧好久好久以前喔其實也才兩三個禮拜前吧阿丸那怎麼樣有爽嗎

好玩啊 台中跟着 Google Map 到处吃有 有吃到什么好吃的吗就是到一个地方然后就直接打开 Maps 看附近有什么吃的或是我们以前存的东西对但我们有一个心得就是我们觉得台中人评分的标准跟我们台北人好像不太一样

有有有这被台中的听众听到了没有真的真的要跟你们讲这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奇怪来战地区开始就我们吃到一个很好吃的米糕然后那个米糕就是它很大碗然后它的猪血汤也很好吃料超多然后它才 3.6

可是我們後來去了一間 Bar 然後那間 Bar 4.8 但是非常非常可怕 評分超高 Mia 妳講是妳找的我是一開始在 IG 上面看到我在 Instagram 上看到有人打卡然後看起來蠻炫炮的就是上面有一些你知道有趣的東西然後我就被他的畫面吸引了對不起

啊我有去后来我在 IG 上看到别人打卡以后就去 Google Maps 搜寻就是做一个 double check 的动作但是就发现他评价超高的他评价是 4.8 嘛对不对很高欸对我就想说应该没问题吧所以晚上就要进去那个 bar 结果发现

那個千里貂貂過去以後發現照然和這帶著嚴重的創傷回去真的好可怕我沒有我從來沒有去把牢那麼想要回家過那你們有看他們就是評分下面留言嗎好評比較多吧對啊都說老闆服務態度很好很用心真的是服務態度很好啦害我們都有點不好意思

但是酒真的是我真的是不知道欸可能我喝不懂吧对它的酒就是是我们的问题啦是我们的问题对对对对不起就觉得你好像很难相信 Google Maps 了 Google Maps 也不准我们应该要回去 Google 搜寻就是部落客的时代有没有去找那个别人写的部落格心得文有图有文上签字感觉应该比较可靠吧呵呵

好那就是本集因为配合疫情所以我们居家防护我们的音质非常的糟糕请多包涵因为这制作人的标准对我这种老百姓耳朵已经觉得 OKOK 没差 OKOK 我们做到最大的努力就是把电风扇还有冷气关掉好的大家小心安全要戴口罩请洗手相信你们听这集的时候都可以闻到我们的汗臭味了不要再闹了

看了 Google 的評論結果卻踩到雷這樣的經驗讓我不禁懷疑 Google 上的評論是真的可以相信的嗎?在進入正題之前我想先和不了解 Google 評論的聽眾解釋一下 Google 評論是附在 Google 地圖裡的一個評分功能只要在地圖上可以定位到的不管你是店家、景點還是停車場都可以用總分五顆星來評分

除了评分以外,你也可以上传照片,写评论帮助还没有到过这些地方的人先赌为快我自己用 Google 评论最主要还是拿来找餐厅跟咖啡厅那我们就用食物来讨论这个评分系统吧常听人说五星吹捧,或者一星富平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我一样好奇 Google 评分的五星机制是怎么设计出来的?为什么是五星呢?

这个问题我向专门研究大数据分析的学者帅红汉请教

這個五分設計的機制其實很有趣就是說其實第一個它是一個奇數那奇數就代表說其實我們會傾向於會有一些是中立的意見所以你要表示中立的意見的時候就要必須有一個中間的值那接下來就是多一點或少一點正向或是負向所以它第一個大概事實上一定會是一個奇數就是三分五分七分九分那五分其實它是一個 Likert score 就說一開始我們做心理測驗的時候

它分這五級其實第一級大概就是非常不喜歡接下來第二級就會是不喜歡然後接下來就是中立然後喜歡到非常喜歡那這五個區間事實上對我們來說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機制去知道說大家大部分到底對這個東西有什麼樣的反應我沒有在 Google 上給分數的習慣但我很好奇大家通常是根據什麼來評分的呢

什么样的情况会给到 5 分 5 分跟 4 分又到底差在哪于是我找了一个评分魔人来和我们聊聊他怎么使用 Google 这个评分系统的 Jimmy 拿到了 Google 在地向导的标章还是最高级数的第十级他一共写了 2000 多则评论上传超过 3 万张照片他几乎每天都会在 Google 上给分写评论在用户不太会互相追踪的 Google Map 上有 600 多人在追踪 Jimmy 的美食地图

Jimmy 的等级有多厉害他说基本上一家店的评分评论资讯他看三秒钟就能判断这家店是不是雷电为了测试下他有多厉害我也给他看我们之前去的酒吧让他来评价一下我想要问你一个我真的是好奇我们去了这一间你可以看一下你觉得这间值不值得去吗这间的话我看看

如果你问我的感受的话我会觉得还好并不会特别想要去怎么说他 4.8 超高的 4.8 颗星但他第一个他评论数并不是很高因为他是个爸的部分基本上除非有很好的用餐体验不然一般的消费者不太会给爸留下一些评论因为大部分都喝盲了

和忙了不太会给前一间吧对一个比较好的评论第二个是 4.8 颗星我个人是觉得稍微有点过高了一点因为一间餐厅基本上的用餐品值超过 4.5 分的话我都会稍微再想一下听 Jimmy 讲的头头是道我无法反驳听着也觉得蛮有道理的

但在他讲他自己评分标准之前我想先带大家来听听他怎么样开始评分的故事毕竟在网路上评分又没有钱

我好奇他為什麼這麼認真地去寫評論還寫到上千則其實吃到真的很好吃的時候我真的當下我就會其實對我來說我身上會起一些就是會起一點雞皮疙瘩那種好吃的程度是非常的明顯就有點像是美食漫畫裡面他那個吃到好吃整個人會在那邊會有一些很特殊的反應其實我的身體狀況也會這個樣子 Jimmy 是個吃貨

他會開始用 Google 評分其實是因為有一次看了網路部落客的實際結果和他實際用餐體驗落差非常大最一開始最明顯的契機的話就是我之前要去曼谷的一家還蠻不錯的法國料理餐廳要去用餐然後我就在網路上搜尋的時候就看到有人評論說這家非常難吃甚至曼谷隨便一個路邊攤都比它好吃

那這樣的評論實際上我看了我是覺得

就是头上就三条斜线就觉得这种事情是有可能发生的嘛一家法国的法式的餐厅会比曼谷的路边摊还难吃那么实际上我就真的花了钱然后去这个法国餐厅用餐然后用餐完的体验我有分享过其实我当时跟我的同伴是说我们把后面的行程直接就 cancel 掉我们一定要每天都来吃这家餐厅

Jimmy 说他当时马上就在 Google 地图上给这家餐厅很长的评论还给了五星好评但他很快就发现 Google 的五分其实还不能代表他心中不同程度的好吃评分机制其实这个事情我后来想想我自己觉得还蛮有趣的因为其实我那时候其实一开始就想把它做一个十分的评分

因为其实我觉得 10 分的评分比较刚好肉包很好吃今天我吃了一个法式料理我也觉得很好吃但这两个好吃我们说的方式是一模一样的但它是不同的量级甚至可能差了很多那这个东西我觉得用分数上来说的话可以把它表现得比较明显一点那我把一般你可以吃到好吃的食物是定在 5 分

能夠讓我身體產生一點悸動我其實吃到好吃的東西我真的是會完全沒辦法控制住我自己的身體有到達那種好吃程度的我會給予 8 分所以 8 分以上然後再有 9 分跟 10 分那 10 分就是定義在我其實過了幾年之後那個味道都絕對沒辦法忘懷那個味道我就把它定在一個 10 分的狀況

光是一个好吃原来还有五分程度的好吃和十分程度的好吃和 Jimmy 聊的过程我对他这么细致的去量化他对食物的感受感到很惊讶我在 Google 地图上其实搜寻了上万则的评论我发现大部分的评论都是根据自己主观的感受来描述食物有些人把这个当作日记在记录写的内容只有自己看得懂像是还行啦不错还可以没有交代分数怎么给的

到底这个不错是食物还是环境还是整体的用餐经验

你是觉得说五颗星不够表达它的精准性对没错因为五颗星实际上我们在一个比如说我们今天去一个餐厅他去一个用餐体验的时候五颗星其实包括说比如说你接受到一些很粗鲁的对待或者说服务生的品质非常的糟糕这些其实是会严重破坏你的用餐体验那这些其实没办法

反映在食物的品質身上因為你今天給這個餐廳一間二品是來自於它的服務態度或服務品質或是有其他比如說環境很糟糕啊或是說你需要等候的時間非常的久這些其實是完全會影響到你的用餐體驗但不能表達你的食物我在網路上讀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

一个英国工程师分析了 Google 地图上 153 个国家首都的餐厅分数除了看在哪些国家餐厅普遍得到的分数比较高也想知道大家的评分到底都在评什么结果他透过文字云的分析发现高于 4.3 颗星的店家除了食物本身很好吃以外多半的顾客也会留下态度很亲切优质服务这样的评论

而评分介于 2-3 颗星属于比较后段班的店家多半的人抱怨的不只是食物更多的还是价格我忽然有种受骗的感觉对我这种吃货来说你去一间餐厅用餐重点不是食物吗为什么要牵扯其他的因素进来另外如果不只是针对食物来评分评论这些评论对店家来说会有用吗又会给店家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我想知道当我们在 Google 上给分给得很开心被评价的店家又是怎么看的呢

我透过朋友介绍认识了 OscarOscar 家的店梁喜号是间位于万华的老店从第一代老板陈梁喜也就是 Oscar 的曾祖父他在日治时代就挑着扁担在路边卖鱿鱼羹一卖就是一百年到现在已经有两家分店还因为曾经出现在国片《萌家》里吸引过大批的影迷来朝圣店里还放着很多名人签名的晚宫

我以前因为小时候没有接触店里说实在我以前是学音乐可是我也是玩乐团的所以说

我很在意就是網路上這些事情因為玩團了嘛就要在 YouTube 在 Facebook 那時候 IG 比較少可是就是都要看

那个观众的评价所以之后回来店里接触的时候我一看那时候 Google 好像 3.6 3.7 而已其实是不高坦白说那刚开始回来做我其实蛮扭捏的因为我觉得这个评价在我心中是不及格的我不是否认说我爸妈没有努力而是说因为以前他们没有在经营网路这件事情 Oscar 说家里上一代的人其实不在意网路评价他们最早还是摆路边摊的

在意的是和现场的客人互动但生活在网路时代的新老板很清楚网路评价对老店的影响假设今天 500 客好了 500 个客人好了可能只有三个人会留所以你要知道这三个人他占的比重是非常的小的可能却在网路上会造成很大的涟漪我问 Oscar 经营一家百年老店最常遇到的负评会是什么呢

我覺得大部分現在他們在評可能就是第一個價位第二個環境第三個就是服務品質

其實我舉例有一個罵超兇的說什麼你一個老店你又不懂得成本控管那應該要薄利多銷讓你的客人吃的多少然後我就找不熟我就跟他講說反正我也嗆他我就跟他說我們有多少成本你也算不出來說真的一碗羹 55 塊一個米粉炒 35 塊 90 塊還嫌貴嗎魷魚是很貴的東西很多人以為魷魚羹很便宜其實不是魷魚這東西本身是第一個

海鮮本來會越來越少所以我們成本一直在漲那第二個就是說魷魚在大稻埕那裡是乾貨就跟鮑魚是那種一起在賣的那只是說你在外面吃到那種魷魚羹其實你有沒有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就是它是包在魚漿裡面就那種魚漿包那小小一條一條你是吃蝦皮的啦

可是我們家從以前就是很大塊的都給客人可以吃到很滿足所以不識貨的人他會覺得你怎麼跟外面賣菜有茶外面可能 45 塊一碗要不是 Oscar 說我也不會知道一塊魷魚要切多少塊可以包成多少個魚丸在網路上抱怨 CP 值很簡單但成本控管果然只有店家最清楚雖然他現在已經可以笑著跟我們分享怎麼回覆網路上的酸民

可是其實一開始,這些負評給 Oscar 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我剛開始真的對我造成蠻大的心理壓力就有時候真的我一睡起來我一看哇,今天好像比較多負評我就會壓力很大,我心情就會很差很多人常說,我給店家負評是希望他們能夠成長但我很好奇,Oscar 有沒有因為這些網路評價做出改變過

我看到梁喜昊的網路評價裡給高分的人說他們的魷魚羹湯頭鮮甜但給低分的人說這個很普通沒有想像中的好吃落差這麼大簡直不像是同一家店到底要聽誰的 Oscar 說他自己心裡現在慢慢開始有一把尺了鹹蛋沒有師傅

就像說跟廚師講一樣就是說鹹跟淡很主觀有些人覺得鹹有些人覺得淡所以你要自己拿捏就是說你的店的風格在哪裡跟你店要堅持的風格在哪裡這個才能討好到真正愛你的人你不能說因為這個人這一群人說很淡很鹹你就去調整對那這樣子的話你就會反而是失了自己我覺得身為第四代接班人 Oscar 說店裡招牌炒米粉魷魚羹

都是他曾祖父时代传下来的味道他无论如何是不会改变的而当一些顾客在网路上抱怨服务态度差他虽然不能够理解为什么现在人选择在网路上开喷而不是当下解决问题但他也会拿着这些评价去告诉这些他从小看到大的服务生阿姨

时代不一样了要对客人好一点如果今天我们店里有哪里不好你直接跟我们同仁讲我相信我们同仁会很自力的帮你去服务而不是说你拍张照回去才要在那边网路上喷那你也很不带种啊传统老店嘛出去就好像在打仗所以说一开始回来当然是很不习惯就觉得说哇你们讲话怎么这么大声啊

怎麼可以對客人這麼大聲對同仁那麼大聲可是對他們來講他們可能覺得只是剛好吧我習慣吧就像你如果有去有去香港你可能就很理解那種感覺他們覺得理所當然不代表我們覺得理所當然所以這就要慢慢的教育就是說可能就跟他們講其實現在的大家的文化風氣已經不是像你們習慣的那樣現在的客人要求的

在不清楚给分数的人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给新等的时候 Google 评分其实是会给店家造成伤害的也因为没有看清楚给分的依据是什么

对我们这些消费者来说会出现期待和实际体验的落差但为什么就算如此我们还是这么依赖这个评分系统呢心理学的教授孙明伟告诉我我们做选择前会看 Google 评论其实是在精深参与前先寻找一种替代经验

那這樣子的一個習慣大概就是我們常說的替代經驗也就是說我們會透過別人他所經歷過的這些事件或者是些餐食的部分去了解這家餐廳這家的物品是有什麼樣的一個評價那當然這個部分也是我們常在心理學裡面聽到的所謂的觀察學習的部分不過孫明偉說只看評分或許是最快做出決定的方式節省了一些時間

但也有可能会更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原因在于每个分数里都藏着不同的讯息一般来讲人们会做一个决定他可能是会参考两种讯息一个叫做周边讯息一个叫核心讯息

我简单来讲所谓的核心讯息就是比如说他这个餐厅的餐点他是用什么样组成的是不是高档的食材或者是他所用的这些料都是经由大厨特别精心烹调的或者是说有些人他是所谓的坐边讯息比如说他的餐厅是不是属于有着王美强很多的王美会过去拍照然后他的餐点是很美丽的很漂亮的

所以这些比较是非实物本身的讯息我们就称之为周边讯息那如果是实物本身自己的这样子一个部分的话大概就会所谓的核心讯息所以这些的呈现讯息的方式也会影响到我们做这个决定如果只看那个评价五星的这个分数来讲的话通常的话你就会减少很多的讯息你可能会把这所有的讯息做一个简约的现象那这个现象的话虽然

让你更快的处理一些决定但是不见得会让你做最好的决定不过数据分析的学者帅红汉倒是对 Google 这类推荐系统的评分机制非常买单他认为这其实是时代的产物在资讯爆炸的时代里我们没有办法亲自一一参与去体验加上有时候没有时间看这么多的评论一个明确的分数能给面对太多选择不知所措的人一盏明灯

评分魔人 Jimmy 也告诉我他很相信这些大数据分析出来的数字因为常常使用地图评分 Google 的演算法也越来越抓住他的喜好可以计算出他和这些餐厅的契合度他甚至觉得大数据好像比他自己还要了解自己

我必須說一句實話像這種大數據的法則我覺得我是非常相信的像 Google 最近它有一種演算的方式它可以用你之前給予的評論的一些信心然後它會去算

同樣的人然後在這家餐廳會不會有出現同樣的模式然後來算你跟這家餐廳的契合度我覺得這個非常的有意思當剛開始出現的時候我覺得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但是其實這種大數據的法則真的會慢慢的就是甚至比你自己都還了解你自己你的契合度有到八十幾%九十幾%的時候確實這家餐廳我去吃我會覺得是好吃的

不會說別人覺得好吃我去吃就覺得這一點都不合我的口味崔洪翰說其實這就是推薦系統的目的他透過我們的瀏覽記錄找出我們可能自己都還不知道但可能會感興趣的東西其實這就是推薦系統的目的推薦系統其實很重要的點是說

所以是種除了要知道你喜歡什麼東西以外還要找出你可能喜歡的就搞不好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喜歡這個東西那可是因為現在資訊爆炸就是現在有太多各式各樣的資訊網誌啊甚至有 Google 評論也有愛時機那種部落客寫的那麼多資訊裡面事實上我們沒有辦法把所有的資訊很好的處理完

那這時候就是仰賴推薦系統它事實上有辦法很快的總結出類似一個分數或是一個評價因為 Google 地圖我們有機會認識了很多新的餐廳還有透過別人上傳的照片評論我們還沒有到餐廳就知道怎麼樣點菜 CP 值會最高或者有哪些隱藏版的菜色是不在菜單上的我覺得如果今天少了 Google 評論的功能我可能會不知道該怎麼樣認識這個世界了

但没有了 Google 评论我们真的就没有办法认识这个世界了吗你知道吗其实有些店家根本没有在 Google 地图上不止没有办法给他评分评论网路上更是怎么都搜不到在这个万事问谷歌的时代这样的店家怎么经营得下去他们对于 Google 评论又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在朋友的推荐之下我找到了一间在台北酒吧界蛮有名可是却没有在 Google 地图上的店家这是一间不能预约但每个周末半夜一定会准时营业的店因为老板还没有想到喜欢的店名所以还没有名字没有店名你就没有办法 Google 也没有办法留下评论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想来这里喝一杯酒你不只要叫得出老板的名字老板也要能叫得出你的名字

看起来要当顾客之前你们必须要先成为朋友会想出这样任性的规矩跟这个大数据时代背道而驰的老板是谁呢我其实一路以来从念书开始我就已经接触餐饮业了然后后来毕业之后立刻就进了吧台几乎很长时间都在吧台里面工作那中间曾经

就是會迷惘過跟現在所有的做吧台的人員是一樣的所以我會去做別的工作但是做一做之後發現還是最熱愛吧台所以還是回來然後後來我結婚之後大概有 10 年在帶小孩然後現在小孩長大我就想說我還是想要調酒所以我又回到吧台裡面 Giovena 大家都叫她 J 姐她留著一顆黑色的爆炸頭大老遠的一定認得出她來

那邊朋友都開玩笑說姐那邊是刷臉才能進去

就是我会看认不认得你那如果你可能几个月来一次我可能真的忘记你的第一句话我就会说你是谁我好奇开一家没有在 Google 地图上的店 J 姐又是怎么看 Google 评价的呢那你自己会看就是 Google 上面的店家的评分评价完全不看完全不看然后我是一个很相信自己跟相信感觉跟相信缘分的人

今天如果说经由朋友的介绍他说好当然朋友的不一定每个朋友跟你讲他就一定是会不累还是有可能但是如果你相信你的朋友我其实会经过观察每个人味觉不一样那也许他说好吃其实真的蛮难吃

所以你要去觀察說我知道她說的好吃就是好吃那她說的還好也許是她是非常嚴格的人那她說的還好可能就已經是一般人的標準至上所以我要去這樣分辨然後再親自去用我自己來實驗我就知道說這家餐廳好或是這家酒吧的酒調得好雖然 J 姐說自己不依賴 Google 評論

但現在幾乎人人都用 Google 評價來找餐廳看酒吧而他不在 Google 地圖上怎麼樣找得到這樣店怎麼經營得下去呢超多人為我擔心同行就一剛開始的時候同行就會說姐你應該要設一個表格他們給我各式各樣的意見後來他們都放棄他們都知道說

唉 他就是這樣啦 沒關係啦 開心就好然後他們也是會久了就覺得說還是要去捧場一下不然我怕他活不下去他有一點像吃蛇窩那種感覺趕快都喝個幾杯吧 幫他 姐要養小孩但還是活得下來啊所以每個人 都有每個人的方式但真的不要誤會我們這行每個人都很認真 但之後我沒有我真的是 我真的有少好以前真的是隨便然後他們就會說沒關係啊 他都這樣就是姐就是這個 style

挑酒好不好喝真的起雌很多人都是跟著 Bartender 走 Bartender 離開這家酒吧他們是跟著這個人去下一間也不一定那個人做得特別好喝可是他就覺得我坐在你面前我特別有歸屬感我就是想喝東西的時候我就看到你的臉喝不慣別人挑的我覺得是喝人的味道其實真的不是

饮料的味道但饮料味道也是很重要最好是两个能够兼顾就完美了他今天喝了你这杯调酒你发现过不了一两个礼拜他又出现了那代表他一定是喜欢这个地方或是你做的这杯酒或者是你这个人或是你给他的陪伴因为你放一杯饮料在他前面有多难可是剩下的就是你跟他之间的交流这才是吸引人

可以回来找你最重要的原因 JJ 说他也知道 Google 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几乎关系到很多店家生存得下去的原因可是对他来说一间店要开得下去可能还有比五星吹捧更重要的东西

我沒有豪華的裝潢我跟外面那些 50 大酒吧不一樣他們真的提供很大的心力那他們賣這一杯 500 塊是理所當然的那我的是包含夢想你進來你等這麼久然後你也沒有豪華的設備就像家一樣你憑什麼也賣跟人家就五星級六星級那樣的價錢我覺得不合理那可能來我這邊的人也負擔不起

因為來我這邊的人幾乎都是我的房東說我這邊是青少年娛樂中心就是他們可能剛出社會沒幾年啊然後年齡層蠻低的就大概就是平均年齡最多大概就落在 24 到 28 這一段這一塊的特別多那你收貴了他們也負擔不起那合理的價錢他們可以喝個兩杯

我觉得这样很好我都说我的酒吧是那个面摊式经营的你就想到就你们家巷口啊有一个老伯伯或老太太在煮面然后永远都一个人在忙然后学生都坐满旁边我大概就是那种但是你每天经过那巷口你看不到那家面摊开你就会失落你就会说今天没开吗怎么连续三天没开了那个伯伯还好吗大概就是这样

我大概就是那樣子的存在但我覺得已經夠了對我來講我很喜歡這樣我提供這個服務然後他們留下那個一些成本的費用這樣叫商業模式的話這的確是商業模式但是撇除這塊以後我做的全部事情都不是商業模式我是沒有邏輯就是靠感覺跟夢想在活著 Google 評分是可以相信的嗎

听了这么多人的故事之后我想以后我知道怎么样更明确去判断上面的分数和评论哪些资讯对像我这样吃货来说才是真的有用的而我也发现当我只看 Google 的分数我好像也错过了一些那五颗星星没有告诉我的事像是有人这么和我说过常去的店其实你根本不需要去看他的评论你也不需要给他评论因为你看这间店已经有超越评论的连结了

故事说到这里我也有点饿了我很习惯的打开 Google 地图看看上面有没有之前没有吃过的店但在这个时候我也看了一下 J 姐的 IG 线动因为疫情暂时停止营业不知道下次还有没有机会去她的店里朝她聊聊天呢听完本集的故事你对 Google 评分这件事有新的看法吗你是凡事问谷歌还是相信自己的直觉去发现店家的呢

你看你最喜欢的店又有什么故事呢欢迎你用 IG 咨询我们分享你的故事和你的观点另外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想欢迎你花一点的时间到 Apple Podcast 帮我们留言和评分如果给我们五星吹捧一定会很开心但我们也很认真的想要知道是分数以外你对这个节目的想法和建议在 Spotify、KKBOX、SoundOut 各收听平台你都可以找到我们的节目哦

请帮我们订阅和分享给你的朋友吧我是关键评论网的记者 Abby 疫情期间希望大家在家都能够有好的工作和好的休息星期天晚上我们下次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