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年前我跟团队在讨论这一集的节目要做什么主题诗同事提到今年的物价又通膨了要买房的话最好赶快买听了有一点感慨啊谁不想买房呢但是像我这样一个薪水不高的单身女性想买房也买不起然后我们讨论起买房的各种困扰
今年贫穷的世代一定要买房吗可以不买吗但是不买的话以后是不是会遇到更多的问题我是 Abby 你现在收听的是星期天晚上这个节目由关键评论网制作播出每个月一个主题我们让不同的价值观一起被听见这一集我们来聊聊单身买房可以先介绍一下你的名字你的年纪跟你的职业好
我叫陈阳年纪现在是 2022 年了 39 岁了我 39 岁了那我的老家在南投然后我的租屋经验呢是从高中就在外面了后来我是念那个乌丰的学校乌丰的大学然后我在乌丰那边其实我读书读蛮久的但是我一开始是先住学校宿舍后来再住外面然后后来住外面是
住了四年然后之后是南下高雄念书念研究所然后在研究所的时候就在外面住了六七年左右我书也是念很久因为中间我还跑去当兵然后也有休学所以其实我在高雄也大概住了大概六年多然后后来上来台北也是在租房子前阵子是住在西门那边
然后现在我住在中和这里然后也是大概住了大概六年多这样所以其实这样子加起来就里里口口加起来你租房大概有 15 年有没有至少 15 年超过快 20 年吧快 20 年人生大概三分之二都在租房子
我好奇像陈阳这样的单身者在外面租房子会有哪些考量呢我的经验里面都是在找那种以自己住为主的空间大部分独居的时候当然就考虑到自己的需要能够离
公司比較近 離學校比較近然後通間對方夠的這種地方就好了然後大家便宜這樣那個時候我在高雄剛下去的時候是 2007 年我租的房子是一個在四維路上面的透天厝的四樓雅房品數跟現在差不多是八坪嘛那時候大概是五千多五千五左右一個月我現在在中和這邊住嘛
然後他就是大概 8500 左右因為我是一季一季給他所以他有算稍微便宜一點不然他原來在 591 上面的價格是 8800 一個月所以你找的價格一個月大概你會抓多少錢我是這樣算的就是我是把我的年薪除以 4 所以說我年薪其實我年薪大概是 50 萬左右吧我就除以 4
大概十万十几万左右然后我大概就把这个所以我把这个价格再除以十二除下去大概我是抓五千到一万去找房子所以说它自然就会找比较远在中和这边八平大的话它的生活空间你可以使用的大概你可以怎么样运用这个空间像我租的这个房子它就是有一个双人床嘛
他這種床大概是一般的雙人床他也沒加大然後後面兩個衣櫃一般的那種衣櫃所以他其實怎麼說像我我現在這個桌面是我自己的這個桌面大概就是一般的那種 IKEA 的那種拼裝的書桌餐桌他不是書桌他餐桌然後這東西放下去之後其實我的地面沒有地方可以再放什麼瑜伽墊
因为我那边还有一堆树就是那个树是然后我这边有自己的树架这样就是这些东西放进来其实我一个瑜伽垫没办法弹开就是差不多这种空间这样八平的套房已经住了六年多除了空间小以外隔音效果也有限在我们访谈的时候不时会听到窗外有倒车的声音
陈阳也几次挥着手,不好意思地跟我们说,外面好吵,不知道这样的环境下他打算租多久,他也会想拥有自己的房子吗?听起来你的租房经验,就是感觉很夹缝中求生存,然后我想要问说,你自己有买房的打算吗?我自己没有买房的打算啊,因为怎么…
一個是我的因為你們剛剛有講的我大概收入就是就是五十萬上下那這個要怎麼買應該是然後而且我大部分呢我之前工作的的收入其實都會繳前幾個教育階段的學貸所以說我也存不到那個頭期款然後當然是一個是存不到頭期款再來就是我的工作的性質是那種
在那種非營運組織裡面的工作他其實沒有什麼薪水上升的幅度所以說可能我接下來在五六年如果繼續在這個位置上面做其實他也不會加薪加太多我今天去扛一個房子的話我可能生活品質大概到了退休可能都是這個狀態這樣那我會想說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是不是要把那個錢拿去做其他的用途
那因為之前有想說也要繼續念書那念書你把這個東西放進來考慮的時候就會去想到因為我們的就有貸款就是你要把前面的那個學貸的繳期你才能再貸款所以我就會有一個抉擇就是我不買房子的話我就有自由一個自由可以去借學貸因為我只要
借學貸的話其實我就不能再借房貸了銀行它那邊就是有這種排除性的條件這樣所以我就想說我要出去念書雖然到這個年紀了還是想出去念書就變成說那我就不要去背房子我還會比較自由背後就有壓力就必須要去找一個穩定的工作去繳這些貸款這樣所以後來就想一想就想說不要背房貸我就不要買房子這樣
我想陈阳的经验正是我们这辈人遇到的典型困难想买房但没有钱买户头里面有限的存款是要先拿去完成梦想还是先拿来背房贷呢但是不论有多少的挣扎想买房这件事几乎是每个人的渴望每个人想买房的原因也不一样例如另一位受访者 Devan 他思考的是老年单身以后没有房子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我叫 Devon 然后现在 44 岁然后在一家电子公司上班做的是 HRDevon 买的是之前租了五年的房子因为刚好碰到房东要卖房子 Devon 于是把房子买了下来他笑着跟我们说他自己买房是因为算心盘算到的不过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过去的租屋经验让他觉得很没有安全感
我覺得台灣的租屋環境可能對於單身的人如果你還年輕我覺得是合善的但如果當你年紀越來越大然後你又沒有結婚以後自己一個人的話我覺得台灣的房東對於這種算是中高齡租屋吧可能比較不願意那時候在找房的時候其實我覺得房東都會問一些如果你是單身的然後你又沒有結婚我覺得結婚的他反而比較會容易租給你因為他覺得可能是你們夫妻倆都在賺錢
然后单身的他可能就会问比较多一点这样子然后也可能担心你没有付啊或是出了什么事情这样子我现在买的至少不用老年的时候还要担心我去租房子人家不给我租货什么的我们另一个受访者来自高雄是目前在板桥租房子的阿嘎
他告诉我能够买房对像他这样年纪的青年人来说也是人生价值的肯定今年已经要 28 了吧然后说肯定是想要买房我觉得买房这件事情对于我来说算是一个人生当中的一个方向
目标吧所以当我完成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不论说少女是不是在台北还是新北还是在桃园买房子好了对于我来说买房这件事情就一直都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目标当我去完成到它的时候我会觉得这是一个自我价值的肯定就是我觉得这是对我人生中我自己对我自己的一个肯定因为我觉得我有能力去做到这件事情了那我觉得
那我过往的努力跟付出是有所得的是有收获的因为代表我现在有能力做到这件事情听阿嘎的回答我其实很讶异即使到了房价飞涨的今天买房这件事仍然像是人生的一个指标一样定义着我们的人生根据内政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在台湾要买房子
房贷大概要花掉薪水的四成九年不吃不喝才买得几栋房子台北的话就更可怕要 16 年才买得起只是花这么多的钱买房真的值得吗政大地震系的退休教授张清二
对买房他有另外的观点我又常做研究的结果告诉大家说如果你没有决定你要在这个房子住满 6 到 7、8 年以上 7、8 年以上简单讲你就不应该买房子这个完全没有绝对因为每个人的弹性能力如何当然看你买哪里这个状况如何基本上我们当然希望最好的理想是不要超过 1/3
就是你的所得三分之一你还有其他的这个食衣住行其他的支出要去面对甚至你讲出国旅游等等的想法甚至你可能会生病你必须考虑等等意外的情况下所以你要备有一些可能的未来的支出状况当然人生有不同阶段不同阶段你不同的情况该买不买那又有一些考量
在我過去的研究常常也看到特別是年輕人當你家庭還沒有安置下來我覺得你不應該買房子因為你可能另外一半要哪裡都不知道那到時候要遷就彼此的情況所以一般就說家庭沒有安定甚至小孩子沒有安定剛講為了這個你到底要不要生小孩子
要养房子还是养孩子这就你自己要考虑了第二个当你的工作你的就业还没有 settle down 还没有安置妥当那我也觉得不该买房子为什么你可能会派到大陆去或者出国或者中南部掉下去那你房子怎么办呢所以当年轻人你其实通常的家庭还没有安置妥当你的工作也还在起雷着马
当然更重要的年轻人为什么我觉得还不应该买房子那应该说你的梦想就比房子还更多的你需要去实现吧如果为了买房子说我不旅游了我不出国进修了或者不怎么样了那我觉得人生还有比买房子更重要的梦想你到底要去实现
就像张金二教授说的陈阳选择了自己出国的梦想而不是买房而就算有钱可以买房子的人买房其实也没那么容易双北的房价贵得惊人要买房就必须要在地点上有所取舍像我有些同事他们住在离市中心超远的基隆每天通勤以外下班的时候如果要去喝一杯他们九点就说要回家了
这些人是用通勤时间来换金钱阿嘎也是这样跟我说的我想问说你现在看房子大概看哪里然后你有什么考量的因素可以跟我们分享吗这件事情的话我想很多跟我一样可能二十几岁近三十甚至三四十几岁可能第一次要首购买房子的人肯定都有一点
感触啦就是以现阶段的话双北的房价当然比较高嘛如果我说不是有个富爸爸富妈妈家里有家财万贯之类你要在双北买房子真的是非常的硬就算真的要买我可能也只能 hold 住比如说像是树林啊三峡啊英哥啊这种甚至
比较可以的可能比如说像淡水啊这些对那这个点的话就会需要做一些取舍因为像我本身在台北工作我在台北市大安区这边工作那我自己能力所及的房子我可能就只能到像刚刚所提到的这些行政区甚至是像最近很多脱北者嘛跑到桃园去置产嘛对那有可能也会有面临像这样的情况或者像林口龟山一带对那
这也是没办法避免的因为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里面我确实也大概只能选择这些的区域去做买房的考量对那我觉得目前的话我可能考量点就会是在这些区域上这些区域你如果以同样来讲的话它是你可以买到比较大的房子是吗
跟双倍比起来我个人的话我会比较注重比较 care 就是居住的品质那我觉得时间换金钱金钱换时间嘛这两个势必是之间是有一些取舍的嘛除非我今天真的非常有钱我可以两舍兼顾但很显然的我没办法所以我
在这两者之间的考量之下我选择了就是用时间去换金钱就是我宁愿付出我比较多一点的交通时间的成本以及我其他的机会的成本那我也希望我在休假或是下班的时候的居住品质是比较好一点的毕竟大家都是出来工作赚钱嘛平常上班就已经很累下班之后就好好休息嘛我的想法就是这样这么的简单哈哈哈哈
我
我知道我要买房子所以我必须要存到一定的头期款所以我必须去节省掉我一些开销比如说我的伙食费好了可能我以前可能一天我假设啦假设我一天抓 300 块那我现在开始意识到说我确实要买房那我比较多存钱那我可能从这方面去做一些调整可能我一天的残费变成 250
或者 200 等等类似像这样调整比如说你看到了什么好吃的餐厅或是比如说你滑 Instagram 上面看到很多好看的然后甚至是衣服鞋子然后像是漂亮的一些餐厅网美店等等之类的那种想去踩点你可能就没办法你可能要取舍如果买了房子还可以想出国就出国吗
當然是不行啦我覺得這勢必是有些取捨啦對啊那我覺得出國這件事本身對於我來說也沒有這麼的必要性目前還好耶對所以對我來講就當然就是你以前可能會亂買亂吃然後就想要買什麼就買什麼現在就變成說你稍微要節制一點不像以前那樣子但其實我覺得對我來講好像
差异没有太明显以前只是你拿来就是买科技产品现在就是拿来缴房贷就这样子以前的娱乐费现在拿去缴房贷这样听起来买房也可以算是一种强制储蓄吧毕竟到最后房子终究是你的财产我也听过很多人说与其在外面租屋每个月缴房租还不如缴房贷如果你要买房子的话你现在看的房子房贷一个月大概要付多少
我現在看的話以自己目前能力所及大概房貸大概一萬到兩萬五之間都是可以承受的範圍對那坦白說我們剛有聊到就是之前我們可能有先小聊一下就是為什麼要
买房子因为以我现在租金确实来讲对我来说负担确实是没有到这么大算蛮充裕的啦对以自己目前来说的话对那事实上就是跟我个人的对于钱财上面的观念也有关系原因是在于说我认为缴房租的话这些钱财都算是
只会出去他不会有任何实质上的帮助因为我可能都只是在帮房东先生房东太太在帮他叫他的这一间房子的房贷而已对那他不像我们一般如果我们买房子在缴房贷的时候至少我是可以确定说而我讲完这些房贷之后这个房子确确实实的是归在我名下所有那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嗯
对于钱财上面的一个观念啦一个想法对我个人是这么觉得因为我觉得租房子就是一直在不断的把钱丢出去然后它跟我自己本身来说是不会有太大的一些实质上的回馈那我觉得这个件事情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个看起来短期内没有伤害但长期下来好像会累积一个也是一个蛮大的一笔费用啦
不过买房真的比租屋划算吗我问张教授假设你付房贷跟付租金你觉得哪个划算那很多人现在市场上说哎呀你付给房东不如付给银行的房贷你才是做屋主可是我要告诉大家不要忘记了你背后房租跟房贷两个相等的话背后银行你还有三成的头期款你要付的哦
你還有某個程度你在買房子的搜尋成本稅負交易成本還有 10%換句話你還有 4 成的錢你要負擔的起國外常用這種方式就是用房價跟租金的比就是在美國他們大概這樣子就是房價除上一個一年的房租大概 6~8 倍左右就是 6~8 年就可以買一個房子在美國是個正常
超过 8 以上换句背后隐含什么背后隐含着房价太贵太低了应该租房子这个叫做房价房租比那你知道我们在台湾大概什么情况我们在台湾大概房价年房租比大概多少大概 30 倍到 40 倍背后隐含什么含义呢相对于美国的意思在说台湾的房价实在太贵了台湾的房租相对于房价来讲是便宜很多
虽然房租相对比房价便宜但随着现在各地在划重划区甚至有媒体报道说晚一年买房等于赔一辆进口车看得让人很焦虑总觉得好像应该早点进场反正台湾的房价一直都在高点什么时候买进都是低点在台湾买房已经和投资分不开了
买房考虑的已经不只是住起来舒不舒服而是考虑他会不会在未来增值不想买房的陈阳就告诉我他曾经被亲戚建议把买房当作一种投资买起来等房价涨我曾经就被一个亲戚说过他就说你这样想就是穷人在想自己
你那个房子你买下来你怎么知道未来他会帮你赚更多钱然后你会更自由我不知道我也不能说他错说不定他这样讲也是对的我就应该更投机一点就给他赌下去说不定就是直接扛个房但三年之后这个地方地价翻涨搞得脱手所以就赚了多少钱不过先卖房就一定会赚吗
这一点张教授并不认同我自己研究房子 40 年了当然我看到几次大起大落当然落的情况大家都没有印象是吗因为它是长期的落我们要讲从 1990 年到 2003 年 SARS 那阶段这有将近 13 年时间房价是 13 年间慢慢慢慢缓低的从 1990 年那时候大概房价在台北市的房价大概一平要达到 40 万新的房子
那可是到 2003 年一直达到多少三十七八万换十年不涨而且还慢慢下滑那你知道从富力的角度来看其实对财务上啊很多人忘掉那个财务的富力观念那个每年叠的三八五八叠个十几年那个富力程度其实不小如果说因为现在时机很好 OK
或者说现在要台积电来所以你想要趁这一波去买来赚可是你知道如果这一波真的是很多人在抢购的话那表示什么表示有很多投资客对不对
对不对有很多投资客不要以为那个房子其实是价格是不稳定的因为等到真的不管是政府打房也好或者利率提升也好各种的负担状况情况你可能那个就有它的风险存在我不是说它一定会跌不跌不过就是你有风险
你把你的那么多的钱凹在那里就是全部投在那里到底划得来划不来所以实际这件事情我第一个觉得忘掉它吧那不是你关键做得舒不舒服才是你重要的关键听到这里我了解大家对于买房的渴望和期待以及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是买不买房对我来说还是非常遥远的感觉毕竟要买房还是得要先有钱才能买吧
我想起了开头陈阳的故事那种没有钱的无奈贫穷不是限制你的想象贫穷是先让你不敢想象像我就是不敢去想说有了房子会怎样因为我连要去买房这件事情都要下定决心那你怎么会敢想当然就只能去想一些就是自己好像可以去决定有限的收入可以做到的事情例如说至少这个收入还可以去留学吧
没钱 单身 不婚的人老了以后居住需求该怎么办如果遇到房东不租房子给我们那又怎么办
我想影响我自己要不要买房的关键还是对未来居住的焦虑我问奥尔斯都市改革的研究员詹俊杰台湾未来居住的配套政策是什么除了买房租房我们有第三种可能吗
我觉得台湾的真实是这样台湾真实的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别的居住的选择我们就只能买房子这个其实是蛮有问题的所以我们是希望说以后在台湾有比较多样的一个居住的选择不要逼迫大家一定都要去买房子
就是
只租不卖 租金合理的社会住宅是政府协助买不起房子的人还是有地方居住的一个选项以台北市来说单身的人只要每个月所得不超过六万元家里在双北 桃园和基隆都没有房子就可以抽钱不过截至今年一月
台湾已经盖完的社会住宅还不到两万户还有十几万户的房子正在规划或者还在施工中因为数量少社会住宅也不是想住就能住还要抽签而且它最大的问题就是很贵台北市名轮住宅之前就因为月租四万块引爆社会舆论另外社会住宅也有租期年限
一般户最长只能住六年老人或者弱势租期最长 12 年但都不是可以住一辈子的那在台湾我们还有其他选项吗
那另外一个的话我们现在在推一个叫做合作住宅合作住宅就是它其实就是跟我们平常的住宅的生产是颠倒过来的所以我们讲的这个合作住宅其实是先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然后再来新办自己所喜欢的房子那我们是觉得这个这种住宅的形态是在跟现在的这个买跟租之外的另外一个住宅的一个选择
合作住宅是从 1970 年代的时候从欧洲开始后来传到美国和亚洲
台湾现在也有一些合作住宅的范例像在丰源就有一个他们现在新办一个叫做高龄跟友善的住宅然后他其实就是用出租的方式然后就是租给就是你认同想要一起经营高龄跟友善社区的伙伴他在丰源的台中的丰源叫做丰生社区他本身很关心这个长照的议题所以他们家里就新办了一个出租的住宅然后他就想说
不想要只當單純的包租公他就想說其實我們應該可以照顧一些比較需要因為比較需要的人他們蠻常面對到的是歧視其實大家有的時候不是付不起就像剛剛主持人提到就是說如果大家老了就是大家有的時候你即便是付得起很多房東還是不願意租給你因為怕你在裡面發生什麼事
就是我觉得我们台湾其实最大的居住的迷失是我们把财产跟居住两个东西混淆在一起它有一种是财产的性质就你可以去交易可是问题是你住那边怎么交易我也不知道你怎么交易我们去推动像社会住宅和合作住宅其实都是希望说我们去做一个绝对不是财产的东西所以我们的社会才会去开始去思考原来居住是这个东西就是居住不是买房子会不会有一种没有家的感觉
我覺得會有一種沒有終點的感覺就是離開家鄉之後就是要去找一個好像在這個社會可以安身立命生活的地方這樣然後不同生命階段有不同的身份當學生的時候你有身份然後你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在無縫在高雄生活那你也知道這個身份會有結束的一天所以你會知道自己會一直去轉換工作這樣
那我覺得因為這樣的一個心情你會覺得現在是不是都只是向某個階段過渡那你又看不到一個終點終點可能就是我哪天躺在床上眼睛張不開的可能是終點這樣單身沒有房子的人是不是就像陳陽說的好像一直在換工作換生活的地方換房子的變動之中我好奇如果買房了他就會覺得看得到終點了嗎
買房也不一定會等於終點但我覺得那個終點是什麼對我來說就是這種你有一個好像不用有一個理由就可以在那邊的地方但是我今天在這裡是因為我給房子房東 8500 塊我才能在這裡然後在這個在台北這個城市裡面就是我找不到一個地方就是我可以不用任何理由就可以待在那邊那是不是一種家的感覺啊
家嘛可是家要有人啊嗯 只要有其他人對一個人不能算家啊對啊 所以我才剛想說我跟那些朋友們就想說我們怎麼多元成家喔那也可能就是住在隔壁房間這樣子但是至少如果未來什麼需要互相照顧之類的就是很可敬可以互相照顧這樣前陣子還跟幾個就是也是那種單身的朋友
他也是我這個年紀上我們就聊天我們就說那個之後就是比如說他就說有誰可能比較有錢一點我說只有靠你啊他現在可能沒錢我說只有靠你啊我之後他說好啊地下室給我住他就住一樓啊誰住二樓這樣說誰住後面的什麼傭人房這樣就是對我來說其實就覺得我們大概收入都差不多跟我這樣聊天的那幾個朋友收入都差不多
然後都有一個老家 那老家就是父母親住的地方那我們會想說我們老之後也可能回去那個地方但也不一定會習慣去住在那個地方那如果這樣的話是不是我們這些單身的人可以之後一起住這樣當然我們想然後避免未來像陳忠誠那樣如果說真的我們住的地方燒起來或是有人突然生病倒下來我們還可以互相照顧
所以那时候其实我们在想未来要住哪边的时候没有那么具体的图像反而是在想说单身找房子住的这样的一个状态我们是不是应该跟我们现在就比较信任的朋友住在一起陈阳说的没有终点的感觉让我想到曾经在网路上看过一段话大概的意思是说在城市打拼了一辈子但最后城市不能留住你
这对我们这些在台北工作却买不起房子的人来说就是现实的生活单身的人买房值得吗一定要买房吗这集到了最后我其实也没有标准答案可能这就是我们这个世代正在集体经历的一个选择题吧不买房的陈阳买房的阿嘎和 Devin 大家都是依着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找到了不同的答案
你打算买房吗你又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决定买房的呢这集播出的时候正是 228 年假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去哪里玩呢希望趁这段时间让忙碌的你有个机会好好休息一下另外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也想请你花一点的时间到 Apple Podcast 帮我们留言和评分
在 Spotify KKBOXSoundOn 这些收听平台也都可以听到我们的节目哦请帮我们订阅和分享给你的朋友吧我是关键评论网的记者 Abby 星期天晚上我们下次见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