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商业小样20 | 票房还是观影人次?

商业小样20 | 票房还是观影人次?

2025/3/2
logo of podcast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肖文杰、约小亚
通过多平台广泛传播的财经和娱乐播客主播。
Topics
肖文杰、约小亚: 我们讨论了电影市场统计中使用票房和观影人次两种方法的差异。票房统计直观地反映了电影的实际收入,更适合商业考量;而观影人次则更能体现电影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价值,尤其在票价相对统一或政府重视电影文化价值的国家和地区,例如韩国。 票房统计的优势在于其直接反映电影的实际收入,这对于电影产业链条上的各个参与者(制片方、发行方、院线等)的分成至关重要。精准的票房数据能够确保利益分配的公平与透明,避免偷票房等行为的发生。 然而,票房统计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票价差异会影响票房数据的可比性,并且难以适应一些特殊的影院销售方式,例如包月会员制。 观影人次统计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更客观地衡量电影的影响力,不受票价波动影响,并且能够适应各种特殊的影院销售模式。在一些国家,政府会利用观影人次数据来制定补贴和奖励政策,以扶持本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然而,观影人次统计也存在不足之处。当票价差异较大时,观影人次难以准确推算票房,这会影响到利益分配的准确性。 此外,我们还探讨了票房统计的技术难度和权威性问题。一个透明、权威的票房统计系统对于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北美,权威的第三方机构负责票房统计;在中国,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专资办)负责这一工作,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一些行业APP,例如猫眼和灯塔,会根据自身数据估算票房,并在第二天根据专资办的数据进行修正。专资办统计票房数据,除了用于利益分配外,也用于收取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支持国家电影事业的发展。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我是肖文杰,我是小雅这期节目开头再重新发布最后一次重要的通知就是 3 月 20 日,商业就是这样就迎来第 200 期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啊

第 100 期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 15 年中国商业集结史的特别节目回顾了本节目的诞生以及这个时代的一些商业大事件当然大家反馈最热烈的还是彩蛋部分第 200 期的启发我们就想把彩蛋部分交给广大听友们欢迎大家抓紧最后的时间向我们提问或者发表你的感想可以是关于节目本身的也可以关于商业话题我们会选一些内容来认真准备在节目上回答

而且除了文字形式以外这次我们还想征集大家的声音欢迎你把对节目的好奇和感谢如尘音频发给我们可以关于具体的一期节目或者是人或者是某个细节都可以你的声音也有机会出现在商业就是这样具体的收集办法第一你可以通过本期节目 show notes 当中的链接填写一个简单的问卷文字提问的部分呢就可以直接填写在问卷里面问卷最后也可以提交音频的文件

第二就是文字提问和音频文件也可以发到我们的邮箱或者商业就是这样的微信号具体的邮箱地址和微信号的 ID 也都可以在每周四节目的 show notes 当中找到不过麻烦大家还是不要直接向微信号发微信语音条因为这样子就没有办法导出音频素材了同样我们也会抽取几位参与反馈的听众送出签名版的礼物

那期待看到大家的来信听到大家的声音好我们就进入本期节目那这期节目的邮筒呢其实来自我们哪吒票房那期节目的留言区一位叫做向凡人之梦致敬的听友他提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市场是用票房来统计但是在有的市场比如说韩国用观影人次作为主要的统计指标那这两个指标各自有什么样的优势

那不同市场又是因为什么考虑有不同的选择呢现在也向这位听友致敬提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虽然一直在听友群里面当中说听友群不是许愿群但是有的时候听友的确能启发我们的好奇这期节目我们就来试着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那第一个问题就是可以先分清楚哪些市场是用票房的哪些市场是用观影人次的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聚焦在后者就是观影人次这个点因为使用票房来统计这个电影市场的表现其实相对来说对我们而言比较的可以理解在我们的预警之下因为票房其实就是销售的总额或者说是总营收那它是最直观的能反映这个市场的电影的实际收入的规模的

但是的确有些地区的电影市场是习惯使用观影人次的那最典型的呢就是韩国在韩国呢就是这个某某电影动员千万人次这些说法呢是经常出现在一些大外作品的宣传当中的还有像法国和日本他们这两个市场呢是既会统计票房也会统计观影人次嗯好像动员多少万人这个说法我在就是吉布利的那些书里面也经常看到是的所以就是

为什么他们会统计关于人次这个指标呢简单而言归因一下原因一这些市场各个电影院的票价差距比较小至少在他们统计关于人次的这个时间段里面是这样的甚至像韩国较长时间都是统一票价的其实中国有段时间也是所以在那个阶段统计关于人次其实也就能够大干的估算出票房了

原因第二呢就是在这些市场电影被认为是一个需要国家从上至下来扶持来管理的一个战略性的事业家产业所谓事业家产业就是他有事业这个部分也就是说政府很看重电影的文化价值他在这种理念之下呢统计观影人次或者说所谓的动员人次更能反映出电影这个作品尤其他们一些本国电影的这个全民的影响力我们说一个点就可以理解这个事业的概念啊那

在韩国呢统计关于人次的一个官方的机构叫做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在法国呢则有一个法国国家电影中心他们都属于是国家机构在日本的相对特别一些它是由一个叫做日本印化制作者联盟的行业协会来统计的

等于说对于这些政府机构或者说行业机构来说呢关于人资就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一个 KPI 尤其是对前两者就是韩国和法国来说这些政府机构他们也是基于这个关于人资的数字来制定各种补贴政策和奖励政策的

当然啊除了文化和市场的取向外呢统计人次和统计票房各自还是会带来一些技术上的优势的这个我们可以展开说一下先说人次的好处啊就是它能够更加跨时间跨空间的来评价一部电影和另一部电影的这个影响力

什么意思呢就是票价本身是会受到不同地区不同历史阶段的物价的这个影响的比如说有个经典案例就是 1982 年的少林寺这部电影据说当时的票房就上亿了那它的含金量肯定不是现在一部比如说有个票房是一亿的电影可以比的对我们听友当中如果了解的话可以回忆一下那个时候的一张电影票多少钱啊

我猜测应该就是一两毛这种概念那第二个好处呢就是统计人次能够应对一些特殊的影院的销售方式比如说在欧洲尤其像在法国它有不少的影院是搞包月会员的就是一个月你付一笔钱然后你就可以随便到这个电影院里面看各种电影

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付这笔钱就很难派分到每部电影上面来算那个票房了算出来就好少但是人次是可以计算的他这个政策其实也是为了鼓励人们更多的进入电影院来去看电影的跟我们前面讲的战略扶持的文化世界是一脉相承的

第三个好处就是在韩国的这个案例里面因为他的国家人口就 5000 万左右所以千万观影人次这个数字可能比票房的这个数字更直观更有冲击力全国五分之一的人都看过了对他更有感染力所以大家有可能更愿意选择这个数字来表达自己这个作品更受欢迎那你说了统计这个观影人次好处那统计票房本身这个事情有没有好处呢这个其实更加好理解就现在同一部电影的票价差别会很大

真的所谓统一票价这个市场其实是比较少了比如我们之前讲过的特效听等等因素其实都会影响这个点那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还用观影人次来倒推票房的话就会有很大的误差而票房的数字是会决定整个这一部电影的上下下的链条上面各个角色能够分到多少钱的所以它得要精准而如果你不精准的话就会产生很多的问题其实韩国它从 2013 年之后也已经从票房的观影人次制改为票房制了一大原因也是因为这个

当然这只是商业电影的层面其实除了人次和票房还有很多评价一部电影受欢迎程度的维度或者指标比如说上映时间一部长期上映的长寿作品往往也能说明它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的程度又比如上映的电影院的数量和分布这个对于一些原本在小范围小地区上映的作品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大概了解了接下来一个问题就是不管是人次还是票房都需要统计的那它具体是怎么统计的呢问题啊因为这其实是一个很困难的技术活同时也是一个很严肃的影响行业生态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票房而言那电影这个产品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不像一件衣服

或者一箱矿泉水就是它从生产者这边生产出来的时候它是没有一个总的产品数量的那你像比如说一箱矿泉水的即便是经过了层层的经销商你好像这个过了一道道的时候很难算一开始还是有个生产的总量的所以你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好把控的但电影的销量它这个销量产生的时刻就是在这个销售的中段就在电影院里面才产生的它在生产出来的时候是没有它的总的产量的是吗嗯

生产端只是偏方把一个拷贝交给了电影院但这一个拷贝到底对应了多少的这个观影的人次或者票房呢这是很难计算的所以电影的生产者其实一开始就对销量和销售额是缺乏把控的但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票房到底有多少又很重要他决定了方方面面能够分多少钱这当中就会产生一个很强的造假的动机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段比较严重的偷票房这个时期很多影院为了自己多赚钱就实际上报那个票房数字很少有些可能用手写票之类的方法就逃过去嘛那片方其实就拿不到多少分成这就已经打击到创作的积极性了这个具体呢可以推荐大家听一下电影巨变的付费专栏为了华语电影的第一期节目中国电影的 45 年改开始

所以一个简单的结论就是一个透明的权威的票房统计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基础所以说到底有没有什么相对权威的机构来做过这个事情我们简单的举些例子首先就是在好莱坞它的大本营北美市场这个票房的统计主要是由权威的第三方的商业机构来负责的最早时候是由一些杂志

之后是由一些数据监测的公司来负责最著名的公司叫 EDI 它的创始人其实就是一位连锁院线的员工最早是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各个院线各自来统计自己的然后拿不到别人数据的这样一个数据分泌的问题后来 EDI 被著名的 AC 尼尔森收购了后来又被卖给了另一家做媒体数据监测的公司叫 Rantrack 后来 Rantrack 又被

一家叫做 Comscore 的公司给合并了所以现在北美包括全球很多市场的一些比较权威的票房数据是来自于这家公司那讲完了好莱坞呢我们讲一下内地的情况在内地统计票房这个工作呢是由一个叫做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官方机构负责的没到场

简称专资办好吧我们就是来这样简称一下这个专资办呢是一个中宣部直属的事业单位那它的一项重要的职责呢就是统计每天的中国电影票房的名气包括售票数

包括票价也包括退票记录等等那所有电影院呢都需要接入专资办的下面的一个信息管理的系统那通过这种方式呢就能够确保票房统计的准确和权威嗯等于是跟韩国有点类似都是官方机构下场一下子做一个统一的系统一数据是直报的这基本上就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偷票房的问题除非你真的手写票对吧

对刚刚我们讲到的就是统计关于人次像在韩国的话他也是靠这个官方机构的一个就是从上至下的规定好你必须使用的一个信息系统来完成的就这个逻辑实际上是非常相似的关于这个国内的票房统计这个问题呢我还请教了一下有台边调料的主播这个电影方面专家博乔老师啊他就跟我们说呢在猫眼还有什么灯塔这样的一些行业 APP 上面不是我们能看到票房数字的吗对

这一些数字一般来说他们最早 APP 上面提供的数字是这些平台根据自有的比如说购票数据或者是他们掌握的一些院线的数据

再加上自己的平台的市场份额来估算出来的然后到了第二天的中午呢这个数据他们就会根据专资办的权威的数据重新的来刷新再加总一遍等于是你如果要看灯塔数据的话你最好去看 12 点那个数据那个是比较准的是吗对就是最近刷新过的就是之前一天的然后再加上你这个上半天刚刚发生的一些新的那就是比较准确的一个数据

所以你能看到权威这件事情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那专资办之所以要有这个数据或者他要统计这个数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这能够帮助他非常清楚的来收取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所以这个专资办就是为这个目的而成立的对 这就叫专资办按照现行的条例其实现级以上的电影院的票房收入有 5%都是上交到这个专项资金的然后用于国家电影事业的发展

在这个基础之上呢方方面面也都是根据这个专资办的权威数据来分钱的这个分钱包括进口的分账大片包括院线和偏方来分钱甚至包括电影院和购物中心他们有的时候签的合约里面是跟这个电源的票房是挂钩的那也是根据这个数字来大家就会比较清楚明了把钱分清楚了大家才更有动力继续去赚钱这就是本期的商业小样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