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达:我关注明清两朝历史,是因为可以从中找到许多线索来解释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明朝作为最后一个汉人主导的朝代,其兴衰成败对我们理解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书让我对明朝的真实面貌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明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寒冷时期,这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导致人民生活困苦,物价波动剧烈,甚至出现猪肉价格高于人肉的极端情况。政府的市场干预措施也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市场混乱。
佩文:本书并非讲述明末物价崩塌,而是探讨明朝灭亡的代价。书中以通俗易懂的文笔,从17世纪早期中国的大规模气候变化、疫情和军事入侵入手,讲述了那个时代人们生存条件被剥夺的困境。作者避免用现代的视角去批判古代,而是尝试理解当时的处境。即使对明史、经济史和环境史了解不多,也能轻松阅读并从中获得乐趣。本书的核心内容基于陈奇德的两篇回忆录,作者通过对这两篇回忆录的解读和补充,来解释明朝灭亡的原因。陈奇德的两篇回忆录是本书重要的史料来源,它们原本未曾刊印,直到1813年才被附在其他书籍中得以流传。
佩文: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解读明朝的灭亡,它并非气候决定论,而是认为气候变化是明朝灭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作者反驳了将明朝灭亡归咎于统治者道德败坏的观点,认为气候变化是造成当时困境的重要因素。通缩比通胀更危险,因为通缩会导致生产商失去生产意愿,形成恶性循环。书中将明朝的灭亡归因于六个小冰期造成的灾荒,并指出在最后一个小冰期(崇祯时期)的灾难规模太大,以至于明朝无法克服。作者将明朝的崩溃置于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进行分析,解释了欧洲和中国在农业系统上的差异,导致两者对小冰期的应对不同。作者详细描述了明朝在应对饥荒时的各种措施和困境,分析了明朝灭亡与农民起义之间的关系,认为气候变化导致的饥荒是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作者指出明朝军队缺乏资金维护火器,导致军事实力下降。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