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运动 秀你的世界欢迎大家收听运动世界啪我是阿戴每个礼拜的运动世界啪我们都会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各式的运动时事还有话题
这一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的是之前也有来过我们的节目台湾运动产业协会的理事长 Jeff 哥徐振贤要来跟大家讨论关于近期台湾有关于各式的运动议题还有一些背后制度面的话题欢迎 Jeff 哥
大家好各位听众好我是 JeffJeff 哥最近我们的台湾棒球近期的表现真的可以说是非常非常棒了在去年的十二强赛我们拿下了最终的冠军近期虽然有点跌跌撞撞但是至少我们在今年赛资格赛也是顺利的晋级拿到了正赛的资格
就这份观察毕竟棒球是台湾应该可以说是最多人关心的运动项目之一了以你的观察来说台湾的棒球发展是不是已经产生了哪一些很正向的改变我们从 12 奖的冠军开始看我个人认为 12 奖的冠军带给台湾棒坛几个意义
第一个是我们看到教练团队的年轻化不管是王建民彭正敏高志刚张建民这些都是 2013 年在台中周济所举办的经典赛那一次我们说好想赢韩国那一次的整体战将那一次王建民代表台湾很久没代表台湾而且表现非常好
那一次的战将现在们都退役变成教练团不管你看到王建民过去他在复出的时候去受到所谓的魔法学校的训练高志刚每一年都去到国外去受训志刚在大概一个月前在十二强之后刚好跟我见到面他就跟我说如果不是十二强跟今年经典赛基本上他还是每年都会在寂寞去美国学习
包括我们看到彭正敏也在中信兄弟的协助下也到国外去学习这一群年轻的教练平均大概 40 出头到 45 岁很年轻对 都是很年轻而且领导的想法都完全不一样包括调度跟选材我觉得这是第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第二个当然就是运动科学
当然我们不能说只是因为运动科学我们就变成折折奖冠军因为全世界日本韩国欧洲美国早就在做运动科学了但是我们必须很老实的说在十年前台湾可能连运动科学的概念都讲不清楚
那过去十年我认为有很大的进步那棒球当然是体现的非常的明显那这次不管是年轻的教练团之外包括禽兽单位包括心理师包括充沛的防护员的体系都在这次的 12 场的冠军都充分的表现出因为这些资源的投入我们的棒球不一样了
第三个当然就是选手的竞争我们知道现在的棒球选手签约金可能几百万月薪可能是 50 到 100 万之间台币或甚至破百的也是有这个跟高知刚那个时候 10 年前相比就是很大的一个改变当这个薪酬待遇增长了这么多当竞争也变激烈当然选手就会自我的练习就非常多
我在这边跟大家分享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因为我曾经是高智刚在退役前的前三年的经纪人我们公司在 2013 年开始引进运动科学之后事实上我们帮高智刚做过三年的体能训练就是所谓的运科训练那个时候智刚就告诉我说如果我们早十年认识多好就 2013 年再往前推十年我就开玩笑说那时候我们还没开始做运动科学训练所以没关系我们大概是 13 14 年开始合作
那时候其实志刚就感觉到很不一样那个时候包括林坤生后来也是会议的捕手有几个年轻的选手也加入我们也跟叶军章跟林坤生高志刚举办投补营后来引进美国体系办过几次投补营在疫情之前
那那个时候台湾的棒球选从 2013、14 年台湾的棒球选手有自己自费勤体能训练师的应该是手指头数得完的很少非常少但现在
有请体能训练师的比例是非常非常高的所以我想表达就是说这十年台湾的棒球选择因为薪水的增加因为观念的改变跟整个产业的进化事实上是有很大的变化的事实上这个变化当然希望未来可以再影响到其他的运动项目
当然我觉得台湾在职棒这个层面应该已经可以说是台湾所有运动项目里面目前金字塔般的一个存在了毕竟职业化是最完整的一个运动项目你觉得棒球的整个这个项目它的产业化是已经非常完整的形成了吗或是又有哪一些需要再去加强跟补足的地方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事实上棒球在台湾是一个非常畸形的存在
我这样说并不是否定棒球而是我们去想一件事情我们在水河墙在经典赛 Q 当刚结束有多少人入场经典赛四场有台湾队出赛比赛每一场是三万五以上非常多人市场大概是 14 万左右你去想这 14 万进场的观众
厚调重复怎么算一个人就算你进场四次算一次好了假设有三万五千个人入场独立人这三万五千个里面多少人真的打过棒球可能不多可能不到一成对可能非常少所以我的意思说我们很难想象有一个运动在一个国家是很少人打但很多人看的
但我们不是有很多小朋友在打棒球吗对但是我们的小朋友以外成人还是非常少如果你真的用小朋友的参与棒球的比例来算其实还是不算高的所以也就是说台湾的棒球运动是一个参与的渗透率很低但是看的渗透率非常非常高当然这个跟所谓的民族主义有关从红叶哨棒开始棒球在台湾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的一个状态
那当然我们未来当然希望不是就看棒球而是大家都能够打棒球不管是乐乐棒球也好不管是小朋友的这种在国小里面就可以打棒球那这个才是真正一个产业的兴起如果我们讲台湾的棒球运动当然职棒相对现在是比过去好太多了不管是跟工会的关系
不管是经纪人的制度不管是转播售票商业化的程度包括纪念品的这种品质都比起好太多太多了但是如果讲一个棒球产业的话我们在整个棒球的参与的渗透率上面还是需要提升当然这个就跟场地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棒球需要很大的空间要有好的场地所以事实上我个人认为棒球现在是金字塔非常好但是当然更希望带动这种所谓的基层的发展我们就想一个画面如果在四场的 WCQ 的现场加上去年的 12 场这么多场比赛在台湾打现场去了二三十万个观众扣掉重复人假设有 15 万人好了
这 15 万人假设有四分之一是成人他们有小孩他们小孩在现场看到这些画面说跟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我想打棒球爸爸妈妈可能不知道怎么办第一要进棒球的体育班还不是那么容易进因为你要考试考试数量没有很多社区棒球对当然现在好很多可是社区棒球打到国小毕业之后进国中数量就大幅锐减国中毕业到高中更少
所以这个其实是不是非常健康的发展的状态我们当然希望未来要打棒球不一定要进体育班因为体育班选择也没有很多然后再来你可以在社区就能打在你家隔壁的学校就能打国小打完打到国中你也可以不加入体育班可以继续打
国中毕业进高中你就算读建中你也可以继续打这才是一个运动正常的发展的状态这是我非常期望看到的但是那就变成说必须要一般的那种可能非体育名校的学校也必须要有这样子的一个社团或是这样子的一个球队甚至我们说这样子的一个场地我常听到有很多人会讲一句话就是说台湾地小所以没有那么多场地可以打棒球
那打棒球你需要有一些装备你要有手套你要有球棒你要有人才有办法来打一场棒球比赛这会是基层的这些棒球运动没有办法那么蓬勃发展的主要阻碍吗我们如果看黑豹旗黑豹旗的队伍越来越多那大部分是社团球队这个其实才是台湾棒球或者任何运动发展的最好的一个骨干
就是说有很多人参与才有可能产生一个产业链跟一个产业化的一个状态那我个人认为是其实要打棒球不应该每天都在棒球场上打
你有室内打击练习场你有室内的这个投补练习区你有这个网子架起来就可以打了其实我们看日本的高中队有三四千队也不是每一个队伍都有完整的棒球场都在沙地球场上跟其他运动项目一起分配时间我觉得第一个是创意的问题第二个是现在少子女化有哪一个学校没有闲置教室
閒置教室打通就可以做頭部練習了這個說法我想所有愛棒球人都聽得懂所以我的好朋友貝斯佩拉所開的公司他們的區域也就是一個室內空間而已在台灣的國小國中高中現在少子女化的情況下有哪一個學校找不到這樣的空間
其實都有願不願意這是腦筋的問題這是思考的問題願不願意願的問題所以你今天在學校每天練 Catch ball 練這些投打的練習週末去借社區的場地或者跟周邊比較大的學校借操場打
这应该都是可行的我认为当然台湾的棒球场的场地数目跟场地的品质还要再提升但是我觉得这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当孩子们想打你这些大人们有没有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今天有社团有一群
学生说校长我想打棒球校长说没有啊我们没有场地不能打就结束了跟另外一个校长说好哦那我们把后面两个教室把它打通那校长说我们没有钱那我这边跟大家说这个是教育部未来新的政策未来的教育部规定每个学校都要当地方社区的运动的 hub
所以就是你一定要跟社区的不管私人公司或个人教练合作让这个地方让学校的运动场馆变成是社区运动发展的主要推手这个是教育部已经明定要求各学校要配合
所以如果有一個學校像說我們有室內空間但我沒有錢我跟你保證你就公告說我要找一個棒球訓練公司你花 300 萬幫我整修那你要幫我訓練我的社團訓練我一下但是我其他先讓你做營運一定很多人願意做就變成一個多功能用途的一個場域
不用你学校花钱用社会的钱用产业的钱产业来投资但你把使用时间分配好事实上现在台湾很多的高中很多的高职都开始把学校的场域释放出来产生一个产业化的结果我认为如果大家眼界够广的话这个是非常容易做的事情棒球真的不用一个完整棒球场光是两个室内教室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其实你说如果像是球具方面的一个问题其实目前看起来还是有其他的资源可以来做使用你也不是说一定每个人都一定要有新的球具或什么你可以先打先打再说但我还很常听到一句话就是学校总是会说打棒球其实很危险
所以我們其實不管是在公園或者我們如果想要在操場連玩個傳接球都有可能會被限制就我所知這還是現在有人遇到過的一個問題我在這邊跟大家分享如果是學校的室內空間你把圍網圍好
绝对可以打棒球就是想不想的一个问题就像我刚讲贝斯佩拉的场地有很大吗没有啊那里面包括这次 12 场好多过程都曾经去过那里训练去那边测球术这边测打击对那是观念的问题
如果貝斯佩拉在台北新北市的那個場地都可以做的話那全台灣的各級學校有哪一個學校沒有那樣的空間都有的那個是觀念的問題而且其實如果可以有這樣子的一個環境或者是說可以有這樣多元的一個使用方式
好像也不一定要全部全部都必须依赖体育班完全不用对或是你一定要依赖棒球的专业团队或是说校队这个给一般的小朋友很大压力的一个团体队伍或者是一个名词可能不一定需要这一方面的东西我讲一个更重要的观念是
如果今天你是体育大学的棒球队毕业你有很好的棒球的不管是投球或打击或守备的技术基础你又愿意学习运动科学相关的知识
你今天去贝斯培拉或者去台湾现在各地这种棒球打击练习场上班一个月的薪水大概是六到十万左右的这个依照你的教学时数台湾有哪一个棒球体育班付得起六万块的薪水没有的
真的没有除非你是总教练之身的而且总教练缺也就一个对你如果今天是大学刚毕业你去到一个棒球的国小国中高中的棒球队一个月四万到五万可能是顶了差不多了那我就请问你你进到国小的国球国小国中高中体育班当棒球队教练你还要可能要陪在宿舍陪他们睡觉因为他们都很多住宿你周末还要带他们去比赛你可能时间都耗在那里
因為我們知道台灣的棒球隊訓練時間非常長這待會我想阿大也會討論這個議題所以如果你今天是個 24 歲大學剛畢業的棒球隊的選手你會選擇去私人訓練機構上班還是會選擇去體育班上班對不起膚淺的我就是覺得有比較好的待遇的我會想要去那邊事實上這不是膚淺問題這已經是現在台灣的各級體育班面臨的問題
因为找不到年轻人了年轻教练不愿意因为他们从小看他们的教练是那样子就是在面对他们的职业生涯或者是进去之后变成成习自他们老教练的方式是所以我常跟家长说不要进体育班保有自由度
同样的教练不要进体育班好好的当一个有本职学能有素养的教练你的薪水待遇是跟你的教学能力有关而不是你要耗很多的时间但是薪水待遇是别人决定的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其实才是真正产业兴起的关键那我认为如果能够把各级学校的教室释放出来做的话那不得了
每一个学校都有一两个教室来做打击练习投谱练习的地方的话有多少基层的那些年轻就所谓的大学体育科系毕业打棒球的孩子有机会在那里当一个教练
這個才會真正促進地方社區的棒球運動的推廣而不是只靠體育班 JF 哥的意思是說這些如果真的有辦法拿出來就是閒置的這些教室空間是不只學校的人能夠使用是可能其他外面的人想要打棒球的都可以來做使用模式很簡單學校說我要把這兩個教室改成室內頭部練習區
有一家公司假设花几百万投资这个公司就派教练来一部分提供免费的实数教学校的社团
其他的时间包括周末你就让他教一般的所谓社区的小朋友付费使用要收费的然后晚上也是可以收费所以这个公司不但帮你整建了这个场馆每年可能还付你 30 万 50 万学校还有收入而且可以提供社团这么好的教学服务它又可以带动社区发展那你去想假设这个学校的社团是收
三四五六年級但因為社區有一年級二年級甚至六七歲小朋友也來玩的話這等於是幫你培養社團未來的人選他可以讓你的人選可以繼續延續下去你根本不用擔心少子女化產生的影響因為少子女化的情況下你要讓有更多人打棒球唯一的方法就是勝託率要提高不然你如果勝託率維持一樣那就越來越少選手
所以教育部終於表達了非常清楚的態度教育部要求各級學校做這件事如果你沒做接下來從今年開始這些學校拿不到任何補助款
来新建你学校的运动设施这个是教育部正式已经公告的事情那是你如果真的想要拿到补助款的话你必须要做这些必要动作我这几年跟政大法学院的林家和教授一直在聊这件事情是我们如果要学欧洲我们的学校的运动设施必须要释放因为我们的学校其实是拥有最多运动设施的机构
因为台湾过去运动设施的这种普及率这个所谓渗透率没有那么高就只有学校各级学校大概都有操场大概都有这个室内空间可以改建那因为现在扫尺女化学校在教学所使用的比例也没有那么高不就刚刚好可以做这件事情吗
而且現在外面的運動中心雖然有但是普及率數量沒有來的這麼多每個地方都有一個而且運動中心你說要做棒球訓練或什麼的其實難度目前我好像看到的比較少基本上不太容易有剛剛我們其實有討論到很多關於每次 Jeff 哥來我覺得我們都稍微討論一點就是說關於體育班的問題最近報導者當然有
从这个今年资格赛 12 强中华队这一边拿到了好的一个成绩之后有做这个出发点就是说棒球选手当然目前我们看到的很多过去他们也是从体育班出来但是一直以来我们也讨论过体育班可能带来的一些问题例如说可能假设例如 3000 位的小朋友里面那也许未来只有一位
可以進到職棒的窄門像我自己也是念台灣體大可是我那時候是念體育系不過我們其實又跟很多競技系也就是很多國手們他們一起上課也會去聊聊到的問題就是說有進職業的可能就是那一兩個其他人
在知識學習都被訓練佔據的一個狀況之下他如何去為了他的未來去謀生去讓自己有更好的一個生活所以說在這次的專題文章出來之後我有看到像前統一 7-11 實隊投手張志強教練他現在是教練他在花蓮的三民國中
他就主推一个效率化的训练因为刚刚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体育班有个很大问题是他们花了太长太长的一个时间在专业的运动项目的训练上面那张志强教练他其实就推了效率化的一个训练例如以往我们在看棒球训练的时候可能有很多人
其实是站着不动的例如你打外野飞球的时候但是张晓晓教练他就希望说我可以在有限的两三个小时里面让所有人都分配然后有事情做去做分工不同的一些训练的一个模式这其实我觉得也是一种
体育班他也许可以慢慢做的转变他可能不一定要消失但是如果他能够慢慢转变成跟一般的班级一样那在英才师教做各种的课业上面的一个辅导努力的跟上成绩没有跟上成绩可能就没有办法继续出赛慢慢的去改变潜移默化之下是不是可以改变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些比较大的一个问题
这是个非常棒而且是非常严肃的议题我们先讲体育班的定义大家有空可以上网去搜寻教育部体育署对于体育班的定义体育班定义就是为了帮台湾这个国家培养高阶竞技运动员对他的开诚布公就这样讲好
这个思维其实是共产思维只有全世界现在只有共产国家跟台湾这个唯一的民主国家还用这种方法在培养运动员只有我们民主国家没有第二个国家了一般正常像日本美国欧洲的竞技运动思维都是全民参与从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基础之后慢慢变一个金字塔我们不是我们是从小就变一个精英教育的方式好
不管在台湾或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你所有参与运动的孩子能够变成顶尖选手不管叫职业运动员或者国家运动的比例本来就非常低这个在任何国家都在美国也很低不是只有在美国不是说美国就变很高没有的不是的但关键在所有从小参与运动的孩子能不能在他没有机会变
頂尖運動員會變國手的情況下卻能夠因為他過去所學得的這些參與運動的好處不管是領導能力溝通表達自信抗壓等等這些 character 能夠變成一個知識工作者或者是變成一個在運動產業裡面的知識工作者我們希望他至少跟別人的起跑點是一樣的所以你看在美國
在美國的頂尖大學裡面有多少人在大學打 NCW 校隊之後去了頂尖的公司上班或者到麥肯錫 VCG 這種頂尖的顧問公司上班很多人我看他們甚至高階主管以前都有這一些的經驗甚至有 MLB 退役的球星是後來變醫生的我想表達是這樣的可能性的唯一條件就是這些選手在過去在學生時代學習運動的時候不能
偏废课业的学习或者至少要保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我们的体育班问题有两个第一个叫做过度训练时间非常长超越一般正常的长一般来说我们都不希望一个 session 一次性的训练超过三小时
但是我们通常是一次练四五个小时那有很多教练说没有啦其实我们在四五个小时不是随时都很紧绷因为可能又轮替就是轮替的关系人太多场地不够等等所以产生效率的问题所以练四五个小时我常常访问这些教练说那你不觉得是问题吗你每天花四五个小时站在场上但你真正训练时间集中精神只有两三两个小时不到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在关键时刻我们选手都会失常都会失误因为你常常用很低的专注度在场上训练所以你真正在紧要关头你需要全神贯注的时候你提不起那个强度因为你平常训练不是这个强度
而且那個強度可能要持續的時間要蠻久的所以你原本應該是強度 8 到 10 練兩個半小時到三個小時你用強度 5 跟 6 練五六個小時每個禮拜都這樣做你長期以來你事實上是達不到 8 到 10 的那個強度在比賽中間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第二件事情是週間比賽太多了
我们为什么这么长周间比赛有两大原因第一个是场地不够因为我们说棒球足球场篮球场周末都是有人租的不管是业余的爱好者不管是职业的比赛或者是业余的比赛你周间才有办法租场地因为周间比较没有人用这第一个第二个
我們的裁判我們的教練事實上也不希望週末比賽為什麼因為他們週末要陪家人要有家庭時間那你今天因為我們大部分裁判都是公務員都是學校老師所以我調裁判的時候你週間用工假調你出來老師們很願意當裁判又可以賺外快對不對可是你週末叫我來我就很猶豫了因為週末我要陪家人因為大家總是有家庭生活休息時間問題就來了
你都在周间比赛小孩子没有进学校他怎么可能学习那更麻烦是每个体育班不是三就四个运动项目不是说你没有进棒球队就没问题只要你这个体育班有棒球队你事实上这一个班因为你国一国二国三或高一高二高三你这个班有三到四个校队你只要这个班有校队是叫做棒球队的话你这整个班的上课一定被影响到吗
因为棒球队他们不在棒球队不在我都在棒球队回来补课我怎么补所以教学很难安排其实也不止棒球队如果其他项目的校队要出去比赛或是要训练一样的议题棒球篮球最严重其他项目好一点所以为什么这次报导者的报导有发现棒球选手国中毕业参加会考的成绩最差其他项目
有些還可以有些還不錯但棒球會差那麼多就是因為棒球經常性的缺課以及他們訓練因為我們的棒球學員都很多一個隊伍可能 60 到 100 個我就不講哪個學校我們有很多高中棒球都是練一整天根本沒進學校的一整天而且我還聽過這個是知名教練我就不講是誰知名教練當著我的面跟孩子說讀什麼大學不用讀在我這裡打棒球就可以讀大學
保送啊什么的这些制度可是问题是我常说嘛你国小五六年级体育班国中体育班高中体育班将近八年了再加上大学体育系四年就十二年这十二年多年体育班跟体育系或运动竞技系你真的学到什么真的不多如果没有你未来也不会因为棒球才因为运动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受益因为你根本没有知识
你比那些大學打儀組的還不如知識層面大學打儀組的如果他的技術不太差他來教羽毛球桌球棒球網球高爾夫籃球可能教的比你還要好而且他跟家長們能夠溝通討論的維度層次是比較高的我對於剛剛那位教練所講的話我到現在是覺得非常非常知名的教練我不能講是誰非常知名大家一講出來大家都認識的教練
高中教練當著你的面然後直接跟小孩子講這句話他說 要讀什麼書 要讀台灣書 怕放棄一定可以考大學我講的不好聽現在少子女化的狀況有哪一個人考不考大學現在大學報考人數已經低於大學入取人數了嘛未來幾年考上國立大學的這個機率很高耶所以我的意思是
這個真的是對孩子影響太大了我覺得這句話很不負責任因為你沒有辦法負責所有孩子他一輩子的人生你頂多就只能負責他到大學那但是大學之後呢事實上你根本連到大學都不能負責我覺得當一個運動教練絕對不能有那種孩子可以不讀書的觀念但是我必須很老實在這邊跟大家說我接觸這麼多運動教練的確有一定比例教練真的認為可以不讀書
就是反正你打球然後成績好你就能夠保送可是我的人生不是只有到大學而已甚至有很多家人跟孩子說你如果沒有念體育班就不是競技運動員這句話真的是可惡透點這句話講的真的是非常沒有邏輯那如果在美國在日本在歐洲的哪一個是體育班你告訴我沒有人沒有人奧運金盤哪一個是體育班
我覺得我們把一個錯誤的亂象變成是正常來解釋而且是由一群這些從國小國中高中到大學都在體育這個系統裡面的人培養出這樣錯誤的觀念扭曲的觀念我認為這個是台灣體育教育的失敗
但是我們這一個東西我們這樣子的一個制度我們當然都知道我知道現在的時候很多人覺得體育班應該要存在因為他可能負擔的不只是可能運動成績這點我非常非常反對我認為體育班絕對不能負擔社福功能社福功能要有
社福當未來負責很多人說這些人本來就不會讀書就讓他去體育班至少未來還有可能當職棒職籃選手還有可能有一技之長這是多不負責任的話因為你這句話已經直接把他的未來定調了有哪一個人是天生就不會讀書的沒有啊或是有哪一個人天生就是會讀書的我覺得也沒有吧甚至有人說原住民就會打棒球所以讓他們打棒球這是歧視這句話不是讚揚這是歧視
不应该认为原住民就会打棒球所以原住民就该打棒球如果照这样原住民都很会唱歌我也可以这样解释难道每个当歌星吗我觉得只能说有天分高低但是不能说他一定会怎么样一个成熟的国家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给的是不同天分的孩子拥有让他们的天赋自由的机会
而不是直白告诉他你就是不会读书你就是因为家境贫寒你就是你是原住民所以你就只能打棒球这个是非常糟糕的教育而且如果你从小就这样子跟孩子讲其实他耳濡目染之下他也会自己觉得自己就只能这样他就只有这一条路但他不知道他其实在其他领域艺术学术等等他其实搞不好还有更多其他的一个可能性我跟各位说明我这几年因为看到很多去美国念书的
选手以我熟悉的网球运动为例我们网球运动也有很多孩子在国高中不进学校的
很多在台灣嗎因為比賽也很多不管國內外比賽但是這些孩子到了美國念大學每一個都乖乖的進學校都乖乖的考試乖乖的念書回來都能夠用英文做簡報是因為那邊的教育制度問題如果這些人留在台灣念大學四年念體育系競技系我幾乎會跟你保證他不可能會講英文他不可能會把能夠做完美的簡報
因為我剛好就在那一個環境裡面所以我也認同 Jeff 哥的這句話這個就是台灣的體育教育很嚴重的很嚴肅的問題所以一樣是國中高中幾乎沒有進學校的網球的學生因為他們的青少年世界排名球打得還不錯去到美國念大學這個人數已經是幾十位了每一個回來都能講英文每個回來都能夠甚至不在體育系統工作都在不在運動產業工作都找到其他工作在美國在台灣都有
那为什么因为在美国的那个运动学习环境里你绝对不能只会打球你要能够正常的念书我们在台湾经常性的给念体育班的学生过分的特权所以你国小两年国中高中各三年总共八年再加上体育系经济系四年十二年你给他特权这些孩子
未來很有可能一輩子來還這個債因為他已經習慣這個東西了沒錯你有哪一個產業可以允許你一個沒有
表达能力没有基本常识没有知识的人在这里面工作不可能的就报道说我上面看到的一个数字我自己也是蛮惊讶就是说以国小毕业生来讲你大概要试字差不多 2700 个左右那你能够日常生活当中能够灵活使用的大概是 2200 个但是很多体育班的小选手他们出来之后到国中其实还不到 2000 字的
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蠻大的一個問題但說實在以 Jeff 哥像你們這幾年一直不斷的在大力推行不管是透過像我們現在看到的文章報導者有問 Jeff 哥然後不管是我們可能節目或者是其他公眾人物公開的討論這一方面的議題近幾年來體育班是不是慢慢的不管是風氣還是實際執行面上開始有了一些改變
我必须这样讲我在这边要公开的跟很多的家长们说声谢谢在我小时候今年 51 岁我 1973 年的在我小时候会让孩子参与运动的家长多半多半都是
相對來說對孩子教育可能沒有這麼的嚴謹或在意的或是希望他們成為職業選手國手這樣子那現在的所以在我們那個時候如果是家裡面的家長的薪資水平比較高這個教育程度比較高的通常都不希望你的孩子參加體育班或者學運動現在不一樣
现在愿意尤其在都市区当然这个我们必须很老实说偏乡跟都市还是有差别这个我们不能自己骗自己我以都市区来说愿意让孩子学运动的家长教育水准经济条件好的非常非常多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样貌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体育班系统无法对应
無法對應的意思是意思就是說好我今天是個家長我的經濟條件跟我設定地位相對還可以我也願意支持我孩子學運動但條件一定是念書不能荒廢嘛那你現在體育系統無法沒有辦法對應說讓你念書跟體育學習運動學習一起平行的發展因為他們經常要
这个过度训练超时训练然后在周间比赛所以多半会影响功课所以这个情况下家长就很犹豫我明明心里愿意支持可是你的系统没有办法让我放心再来因为过度训练受伤的一大堆我们现在国小
羽毛球跟桌球选手膝盖受伤比例非常非常高羽毛球跟桌球的选手不是篮球不是足球羽毛球为什么因为有个专门名叫宽脚链我们的选手在宽脚链的使用上做得不好就会伤到膝盖羽毛球跟桌球这两个项目特别会伤到膝盖如果你不会用的话所以家长们看到孩子又受伤
功课跟不上他就算心里再想支持都会怕就变成一个恶性循环但如果相反你跟美国跟日本跟欧洲一样你的教育系统能够对应这件事情我不但支持孩子运动他同时学习不会中断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哪一个家长不会让孩子学运动因为学运动可以学会很多的特质刚刚已经讲了问题就是
如果你今天學校的體育班系統無法對應他就只能放棄體育班系統去到外面的俱樂部或個人化的教練像足球這樣子事實上這個部分要能夠興起服務要能夠做得更綿密的發展跟提供就是需要場地
就是需要更好的教练的培育所以我个人认为体育班未来会是怎么呢就是说我可以理解像我们在运动部的咨询会有谈的就是说体育班可能没有办法马上的把它废除这个我可以理解因为这个毕竟也有关很多人生计或者是说就是要循序渐进慢慢的转型调整但是我比如说从 demand side 从需求面来说
体育班系统面会越来越低因为家长已经看破了体育班现在的状态所以当你场地越来越多年轻的好的教练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些教练又不进行一般系统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个拉力会让更多的家长选择去非体育班系统
尤其是個人項目團體項目還比較困難是因為團體項目要成隊還有一個是要比賽的制度要聯賽我們目前在各個團體項目棒球籃球壘球足球的聯賽系統非體育班系統還沒有那麼完整但未來一定會完整因為有需求所以我認為未來這 10 年體育班系統跟俱樂部個人的教學系統會有一個消長的狀態體育班一定會越來越弱勢
個人的部分俱樂部一定會越來越進步這個是很正常這也是代表著台灣運動產業進步的象徵
但是如果我们说棒球项目的话现在好像还因为我知道足球这一边真的发展非常的好相对好对在基层小朋友很多这一环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的俱乐部那 Chef 哥其实也有参与其中但是棒球这一块是不是就比较没有办法像足球这个样子棒球的最大的问题是因为场地
主要还是场地对 足球场地虽然当然足球人也一定觉得足球场地不够但相对棒球来讲的话棒球是更不够因为你还要有红土你还要整地你有垒包这些东西场地有一些制式上面的规则是比足球复杂所以我刚讲如果这种室内打击空间不够多的话你每个都要取代在棒球场上做练习这就不现实那就这个就会影响到整个棒球的渗透率的发展
但如果相反的如果在我们刚开始所说的在学校的教室里面来改建的话那这就不一样这个未来就会有各地方都可以打棒球其实你看小朋友想丢棒球是很正常的很自然的一个结果就可以去抱啊大家都想玩玩看啊那你如果每个学校的室内空间都有那每个人在周末都可以去到周边的学校去室内空间丢一两个小时付点钱这不就是一个产业发展的一个很好的开始吗
那你期待每個人都能夠找到棒球場能夠找到十幾二十個人打棒球這不現實當然我覺得那個教室可能必須要做一些的優化比方說就是天花板或什麼東西做保護措施而已需要做一些調整啦不然我自己真的嘗試在那個環境裡面丟過其實一開始當然因為那完全沒有改建過所以那個是會比較不適應的其實只要專業的改建也不用花很多錢但一定要優化確實是一定要做優化的這個動作事實上現在很多的
棒球校队都也用闲置的教室做这件事现在已经很多校队在用扑人工草然后把保护的面层做好然后网子拉起来就开始了那你可以想象全台湾有几千个学校每个学校能够负担 200 个小朋友来打球的话那还得了全台湾的小朋友都能打棒球而且重点是你根本不用进体育班
你一个礼拜就去打个几小时你真的想要打就参加社区的棒球队他就一层一层的往上走那这个就会变成一个产业链教练都赚得到钱场地方赚得到钱卖棒球相关产品赚得到钱那就变产业链嘛
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產業化對這個才可能變成一個健康的狀態可是我們其實也常聽到有人說就是體育班的一個狀況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學校對於這種
戰績壓力來作為教練聘顧條件的一個很重要的依據的時候這自然會給教練帶來壓力我也不是一直想要操我的王牌選手但如果我成績不好我就是沒有辦法繼續來當教練那我怎麼辦體育班如果我們講是運動專任教練運動專任教練基本上就是國小的部分戰績相對占比比較低高中很高所以為什麼
教練很在意戰績因為這跟他的三年一聘有關這個是一定要打破這個不打破基本上就會引導教練往錯誤的方向走另外一件事情是專業運動教練其實一直在爭取形勢要提升
那專業運動教練的薪資其實是對比老師的就有點像公務員這樣子的薪資所以你可以想像如果全台灣的專業運動教練的薪資要提升那代表著老師的薪資要提升喔所以這個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真正專業運動教練薪資要怎麼提升就是你的服務的
价值要提高吗你想你帮某一个校队提升战机的重要性跟你帮这个社区提升了 200 个 300 个打棒球孩子哪一个真正对这个价值这会比较有价值当然是第二个嘛
但是在台湾的功利主义之下会不会认为第一个反而是所以这个制度要改如果今天制度告诉你说你一个专业教练的目标是要帮助这个社区的小孩子都能够玩这个运动帮助的越多你的薪资越高很合理嘛那这个评估这样的评量一改变教练的努力的方向就会不一样而你想哦
当一个教练能够增加社区参与运动的人口
這個運動邏輯上來看未來 10 年 20 年就會在國際上更有競爭力因為參與的人越多你人口基數變大事實上台灣有一個運動項目就開始往這個方向走叫羽毛球真的嗎你看羽毛球台灣現在的水準越來越好奧運的李陽王棋林李陽王棋林的雙打加上球
基层打羽毛球的人非常多而且都付费不是不付费因为只用羽毛球都要付费羽球馆羽球场都要钱的不是不用钱而且一位男球对定不到然后所以卖羽毛球的做羽毛球场的教羽毛球都赚到钱然后人口那么多到了顶尖的选手自然会多啊
那这才是正常的状态羽毛球已经证明告诉我们这才是对的但为什么羽毛球做得到这件事情因为羽毛球的场地是你私人公司花钱就能盖的
你棒球場私人公司不能蓋只能蓋所謂的剛講的這種室內檢疫的可是室內檢疫的還有場地的問題所以我剛剛為什麼說要開放學校因為學校最有空間你現在就算我就算有錢要蓋一個室內棒球場我願意花 2000 萬你有低嗎
你就租不到你要先買地可是羽球場一樣要地不是嗎羽球場相對要租地因為羽球場已經證明那個商業模式所以地主比較相對願意租給你因為他們還是要分的嘛你不管是付租金你能夠付租金的比例很高嘛因為羽毛球收入很高啊所以我這個場地租給你蓋羽毛球場我可能 20 年後要蓋房子
但我未来 20 年先租给你打羽毛球但是我每个月从里面收到租金够高可是我今天棒球练习打击场能够付他多少钱告诉我一定比羽毛球场还要来的少所以他就不愿意租你所以就没有场地可以用所以为什么要用学校这个是有整个逻辑系统在后面的所以学校真的相对很重要
所以說其實我們從羽毛球場這樣子的一個例子我們可以知道台灣不是做不到他其實還是有一些成功的商業模式可循那其實最近幾年來我們看到例如像 Jeff 哥所說的貝斯佩拉那其實在新北台北也是有其他的台中也有然後南部其實也是有也都是有這樣子的一個棒球打擊投球的一些訓練的場地那我其實也有看到有很多前職棒選手例如我認識的耿博軒
就會去這些場地有些授課那你如果想要學習更棒的一個棒球技術你也可以去那一邊然後你可以去學習你至少在個人技術上可以獲得一定的突破那我們知道棒球運動這個本質比較特別它畢竟是團體項目你還是要成隊才能夠去比賽但這確實是我們最近這幾年看到比較正向的一個改變
我們期待未來可以有越來越多這樣子的一個模式出現 Jeff 哥還有沒有覺得有哪一些的模式是可能在整個台灣棒壘球產業化一些可以再多做的我覺得我們的場地比賽型的場地跟練習型場地一定要做明顯的區隔
比赛型的场地跟练习型的场地就是说你平常是给这种国小国中高中的校队做的练习或者做春训用的场地我觉得这个都是要做明确的分级是你说像最近大家知道韩国不管是乐天巨人不管是陪阵英雄不管是 NC 孔到南台湾做春训嘛
亚太那一边当然这个热线巨人在我们跟中子的合作下也打两场很棒的交流赛在大巨蛋 NC 恐龙这几天都在跟台湾的各职棒队打前两天杨代刚的队伍也跟台湾的台刚熊英在成青湖这些交流都带来商业价值所以
台灣真的非常適合做春訓基地這個是確定的青年的這個沖繩甚至冷到要燒球棒所以台灣的這個天候真的是太棒了像樂天居然告訴我台灣真的太棒陪陣英雄說這個場地真的太棒天氣真的太棒他明年一定要再來所以我覺得台灣在這個所謂的春訓的
春迅才這件事情上面應該要做更多的琢磨但是我必須老實說不管是地方政府不管是這個球團之間不管是這跟這個場地之間還有很多溝通的細節合作的細節是可以優化的那我覺得
應該不要讓這些韓國的隊伍就私下這樣一個個聯絡我都是甚至認為不管是體育署或者是未來的運動部都應該有專門的對應的單位來做統籌來做規劃這個我認為是一個非常有機會變一個新的產業的一個可能性
但是如果用現在這種反正私下約私下聯絡然後偶爾交流賽就打一打也沒有很正式的我覺得非常可惜我真的覺得你看現在美國大聯盟春訓正在開始比賽每一場都售票亞利桑那州或者是佛羅里達在春訓的時候真的是湧入超級多的球迷去看那個經濟的產值是嚇死人的台灣不要當然不能跟美國比
韩国职办有 10 队如果来个 5 队那不得了等于你已经跟半个韩国职业联盟在交流了对所以我认为这个几率有没有有绝对有因为现在的亚太非常棒这个陈清武也修的差不多了屏东现在准备盖一个主球场屏东未来会盖两个春训球场那屏东高雄台南连在一起韩国队来 5 队现在连国训中心都有一块哦
那在下國慶本來就有兩塊現在還在優化當中越來越好所以事實上全部這樣加起來如果分配得宜我認為韓國隊來五隊都沒有問題但我之前不久有聽說中華職棒的蔡奇昌會長這一邊其實有想要有點類似是不是就是用統一的一個方式來讓這些球隊跟每一支中職的球隊都打一個類似熱身賽交流賽這樣的感覺
目前蔡會長跟中職最關注的是東盟主要還是東七聯盟因為目前這次樂天巨人的團長也親自承諾
KBO 如果出队当然他们就参加 KBO 的队如果 KBO 没有出队热天剧团愿意来组一个队伍来参加今年就是 2025 年的东盟年底的那个东盟因为东盟目前是台湾跟日本如果韩国能来至少是三个国家都有我觉得是很棒的以前就是上武队跟警察厅后来就没有了接下来就是
每年的春訓的時間我相信中職也會就像這次中職幫非常多忙把樂天巨人跟我們的台灣 WCG 代表打兩場比賽這個有一定的產值我個人認為當然不是每年都能夠跟中華隊打但是我認為至少跟中職各隊打
不管是现在汉创在办的这个跟火腿队的交流那不管是台钢办的跟这个杨代钢队伍的交流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慢慢的形成一个趋势就是透过春训期间让台湾的各队甚至包括国家队跟
韩国日本的职棒队做交流甚至可以售票带动所谓的观光都是非常棒像这次有韩国球迷不少从韩国来看这些交流赛我认为这个是台湾的棒球产业未来必须要呈现的其中一个样貌不是只有竞技运动本身而是一个产业面貌的呈现
因為我其實在對中華隊樂天巨人的那一場比賽我記得是第二場那場我有到現場那邊去看其實現場看到很多的韓國人他們也來體驗大巨蛋的這個場地然後體驗這個比賽過程雖然說是交流熱身不過當然因為是跟整個國家隊打所以那個氣氛其實也算是還蠻熱烈的應援風氣也是很 high 啦所以我覺得
今年给我的感觉是最近这几年让我有越来越深刻的感觉像去年我记得是独卖巨人来今年是日本火腿这一边来不止日本火腿像刚杰夫哥提到的乐天巨人还有像是 NC 恐龙杨代刚这一边其实都跟台湾的球队进行很多的交流都让我觉得冬天的棒球不寂寞了虽然说大家
棒球是夏天的一个运动但台湾在气候上面真的是太适合了你避开一些极端的寒流的一个周期甚至其实我们有大巨蛋这种室内的一个场地所以气候的因素又可以再摒除掉一些我觉得真的像 Jeff 哥所说的在整个产业面都可以多做这一方面的尝试大家如果当然很喜欢棒球你如果一整年都有棒球的话我相信这个产值会来得更高
不過我當然就有聽到有很多人討論一個議題就是說我們剛剛有講到像大巨蛋這樣子的一個場地或是說像亞太這樣子的一個場地大家很關注巨蛋嘛都會說好像一顆蛋有點不太夠那新北這一邊當然是想說我們其實也可以再有一顆蛋那當然各界討論的就會是說你這距離其實有點太近了我不知道 Jeff 哥心裡有沒有想一個地點是說可能如果真的要有第二顆蛋會比較適合的一個地方
如果真的要有第二颗巨蛋也希望是能够打棒球的话我认为台中至少到台中以南才比较适合就南北各有一些或是南北部跟中南部会有一颗这样子然后另外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可能要讨论的是
像 2025 年的赛季我听说每一队大概是主场好像是六场八场可以再大巨蛋我今年看总场次总场次大概是 52 场左右但这个总场次我想应该是包含了季后赛总冠军赛这一些的场次在内所以各队的场次应该差不多就像 Jeff 哥所说的一个数字例行赛的话是那因为中华职棒打 120 场所以主场是 60 场嘛
那我們去想另外一個問題如果為了票房然後各隊都想搶大巨蛋或者未來甚至第二個蛋好了那我們主場怎麼辦你說自己原本的那一個主場例如像統一的台南主場或什麼的這樣子的一個球場或者是台鋼現在跟陳慶紅的關係也很微妙我覺得我們的職棒球團的
主地主义的观念可能还要再强化我这点确实因为去年季后赛其实我跟我另外一位来宾我们有讨论过就说统一师队在台湾大赛应该是首握我记得是三场的一个主场
但其中在台南主場其實只有一場對於我們台南球迷或是可能就長期住在台南的統一迷來說會覺得有一點尷尬那也覺得有點可惜的是好不容易到了台灣大賽但其他要不是在洲際不然就是在巨蛋那要在台南的這個主場好像有一些些的困難我們當然都知道
在台南这一边最多最多大概就是一万人左右那你到巨蛋你就算统一的票房再怎么差也绝对是超过一万多人以上两万以上都可能那你那一天如果是主场你分到的就有更多嘛所以我们可以理解球团的商业考量但有时候会给我们一种那你是不是也该更照顾
屬地主義的球迷更照顧你自家在整個例行賽都在台南支持你的球迷可能可以獲得更多的一個關照關注才對是我覺得台灣的職棒也好職籃也好對於屬地主義的觀念是相對薄弱這個是我認為這個是可以公開討論的
第二个事情是海湾的职棒球团对于场地这件事情多半还是仰赖地方政府这也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就像高雄其实也是其实也不止高雄全部都是政府在做所谓的整修整理那这一点我跟韩职的队伍有讨论过韩职的队伍基本上任何一个韩职队伍在他的球场上的这种花费啊
包括勤建都要負擔一部分責任的都還是要絕對不是政府幫你蓋好你只是付租金而且付的是相對少的租金而且之後的維護責任也是酒團這一邊要去做維護因為美國那邊其實也是其實這才是職業運動的本質我們因為我們的職業我們的棒球
在職業運動的發展有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是因為我們的不管各種原因當然包括甲球案我認為我們的職棒隊伍當然是長年虧損這個大家都知道所以長年虧損我們有一種感覺是他願意繼續撐著就我們就要感激他了就不錯了所以我們不會苛求他的商業模式所以就會變成是各地方政府為了讓他留在這個政府
這個縣市繼續維持在這個主場還要付出很多的投資其實這個會壓抑制了他在其他運動項目的投資這個是很現實的因為地方政府都花在體育運動的經費沒有那麼多但你光一個棒球場一年平均可能要弄個幾千萬
因为他常常一次就花个一两亿来整修不管陈金湖这些最近都要花到钱所以这就会变成是一个相对比较麻烦所以第一个我们的主场能不能再变得更好不管在座位数等等如果都没办法进步的情况下如果球团赚不到钱当然他就不愿意投资这是个负向循环今年是因为球团去年在大巨蛋的场次都赚到钱了
那我相信今年幾個破億的合約跟這一定有關係因為球團開始覺得我有機會賺到錢所以球團當然希望多在大巨蛋多打一點可是就有一個問題是這是特效藥還是這是長期的藥如果全部都在大巨蛋打當然也不可能因為這會有邊際效應遞減的問題那我大巨蛋場次多一點看似收入多一點那我原本的主場要換嗎
还是我原本出场要怎么维系怎么维持这个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但我觉得是个必须讨论的问题就大巨蛋当然带动整个棒球职业棒球的所谓的产值但是
我們看韓國 KBO 沒有因為大巨蛋但 KBO 的產值一直在總上增他的進場人數越來越多那如果 KBO 可以不因為大巨蛋就可以增加那我們有沒有可能其實他們也就是高尺巨蛋那一顆人家還覺得不過好勞納人數有點太少有點小但是其他例如像是釜山的球隊例如像是其他城市的球隊
他們也沒有說因為這樣所以就一直說他們也想要去巨蛋那一邊去打球他們還是有當然距離一定比台灣遠可是他們還是有自己的那個主場是他們最重要的有一點變成在韓國那一邊好像是在巨蛋那一邊變成是有一點附加價值的感覺所以我個人認為就是說當然因為
P12 因為經典賽我相信今年的賽季票房可期 2013 年很像 2013 年的時候因為經典賽打到八強雖然在日本巨蛋差一點因為日本最後是輸但是那一個氛圍已經讓 2013 年賽季是非常漂亮的而且我們明年又還有經典賽的正賽所以我希望就是說
不是因为只有大巨蛋而是台湾的整个职业棒球在整体上面应该要持续提升当然我认为现在很棒是因为中华职棒有个蔡会长有蔡克斯当副秘书长有杨清荣先生当秘书长这些人真的很投入在中华职棒的运营上面看这一次 WCQ 中华职棒直接发 500 万奖金这代表什么中华职棒去年是有赚钱的因为中华职棒做了听台湾的服装从帽 T
到 T 恤现在根本买不到因为太多人在买了当然近期有一些授权的一个问题但这个不一样那是不一样的公司完全不一样中华职棒你们这完全没有问题所以中华职棒因为做了这些商业化的运作
包括卖帽 T 包括卖商品现在还做线上购物所以因为这个赚到钱了那当然就可以让中华职棒提供不管是国家队或者是提供这些相关的这些安排上会更有余度那我也当然希望中华职棒各队如果慢慢的因为
不管是产业的兴起不管是球迷的增长不管是大巨蛋的关系能够赚到钱当然希望可以投入更多在硬体跟软体的进步当然软体上现在选手的这个所谓身价是越来越高但是我实在不觉得我们应该把中华职棒位的未来只跟大巨蛋绑在一起
我覺得這件事情應該是兩件事這是我的看法其實對於球場的這件事情我一直以來自己也都是覺得說第一個我們一定要確實的來落實這種孰帝主義跟足場認養的這個制度我不知道 Jeff 哥你對於雙足場這件事情會有什麼樣的一個想法因為我個人是覺得這是一個
這是一個蠻特別的概念就是我認為現在台灣的職棒球隊光是一個足場要經營好當地所有這個縣市的球迷可能都並不是這麼容易的一個狀況之下如果要做雙足場這件事情我覺得挑戰會更大再來就是球場的一個問題任養足場之後我們的
维护我们的维运的这些知识跟其他国家的差距大概有多大或者甚至我们是不是需要国外的人才来帮我们学习这些不管是草皮的铺设方式排水系统的整理等等这些东西我觉得都是接下来大家可以慢慢去思考说如何把重点让这一些环境跟这一些设施层面可以更优化的一个地方我个人认为
双足场是假议题啦全世界的职业运动队伍应该很少有双足场这种概念基本上没有因为你说像美国职棒球队前面就是冠一个地名嘛对所以所以你
應該專注的做你那個區域要不然你就勇敢的像運動家都一樣嘛換城市啊你就是換嘛 NBA 也有換過城市的啊西雅圖超音速這邊奧克拉荷馬雷霆所以你要嘛就換嘛那都沒有問題那我覺得雙中央是假意的第一個第二個事情是
就通刚阿代所说的每次在 WBC 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一样在台湾的场地为什么可以变那么漂亮我记得我之前才跟我一个就是来宾聊就说在今年赛资格赛第一场
尼加拉瓜打南非第一天 PTT 就有人 po 文就說一樣都是大巨蛋場地啊為什麼在這一場南非對尼加拉瓜比賽這個草皮就這麼的漂亮其實不要說大巨蛋過去週季也是那其實更往前對 2017 世大運在各個場館的現場所看到什麼都跟我們平常的認知不一樣
那個就是一個規格的要求我今天辦這個場地場地本身可能有限制這完全理解但在這個限制底下還是可以做很多的修正所以你願不願意提升那個規格讓參與者感到更好的服務這是一個意圖的問題
那當然我們常知道講就因為我們中華職棒我們 WCQ 一場可以收兩三千塊一張票那中華職棒一張是幾百塊嘛對不對那常有人就說這個雞生蛋蛋生雞啊因為門票比較便宜所以怎樣怎樣怎樣怎樣好我都同意但是有人真的嘗試過說我就把場地弄得更好我在每一場再加 100 塊
你為什麼沒有這勇氣做這個嘗試我其實覺得台灣的人民現在不管 GDP 的增長不管生活條件的進步大家沒有真的在乎那一兩百塊的差異大家在意是那個品質的差異比賽品質的提升不管是硬體還是軟體方面所以你球員進步了教練進步了場地進步了你收的月的費用提升
大家的觀賽的感受提升我認為台灣的球迷會買單我真的不覺得做運動的做職業尤其職業運動的還有那種就是很窮酸的感覺我覺得不是這樣子的但前提是你的品質得要提升沒錯
當然你說台灣沒有草皮維護的團隊當然有啊最近亞太就維護的不錯啊那就是換了一個新團隊就專門 WEC 都是他們在負責的嘛所以台灣在經過這麼多年辦 WEC 其實也養了新的團隊能夠做把草皮弄好不是關鍵是你這些職棒隊願不願意花這個錢
你願意花這個錢就能換得這個品質過去可能是你就願意花錢沒有這樣的人可以服務現在有的就你願不願意花這個錢因為在 WBC 這些人都是美國職棒來幾個人指導其他還是由台灣這些人來處理的所以我覺得現在隨著產業的興起這個可能性是有的那就是看主事者的心態了
我覺得這再次回歸到雞生蛋 蛋生雞我們理解的當然是我們要把比賽品質提升接下來我們的收入可能會有所增加不管是軟硬提升方面的一個提升當然球團方面會是希望說我也要有一定的裁員我才有辦法去做這一些的事情但是當然假設這一些環境在我們最近這幾年來看都是慢慢在提升的一個狀況之下
這就是我們期待的正向循環應該這個正向循環是未來的更好的那節目的最後最後是不是也請 Jeff 哥稍微再跟我們稍微提一下我們剛剛的節目裡面有講過很多次關於最新的運動部他們其實已經有一些新的規劃跟政策以 Jeff 哥身在其中的這個角度可不可以帶給我們一些運動部現在最新的一個進度跟資訊
赖总统在选举之前就提了运动部这个想法当时还有人觉得那只是选举语言一开始是体育部对后来体育部后来变正式变运动部我认为教运动不是完全正确的体育是教运动的范畴比较大运动才是产业所以运动部这个名称很棒总共开了四次咨询会议
那这四次咨询会议里面都不断的在强调赖总统在运动部的这个升格里面的整个主要的想法第一个叫做全民参与因为那时候叫人人都是体育人但这个比较夸张但我觉得全民参与是绝对正确第二个就社区化俱乐部化
然后再来就是希望能够也用运动能够促进外交那我觉得这几个你要叫他 slogan 也可以你要叫他战略目标也可以我觉得都没有问题那我认为最难的是
在现在的体育署大概 100 多名员额要变成运动部还有一个全民运动署再加上一个运动产业发展中心这几个单位人员加起来大概要 400 位那你想像 100 多位到 400 位不管他叫约聘工不管他叫公务员不管叫做这个所谓从产业聘的人
我们的运动产业有没有办法从 120 30 个人变成 400 个人的一个
一个整体的服务的一个单位短期内好像挑战还蛮大的第一个是人员因为我们过去这么多年来真的有在培育运动产业人才吗答案是没有这是第一个问题所以其实可以像 Jeff 哥你们可以有更多像是当顾问或是咨询这样子的角色像小谷其实也我觉得也很适合顾问跟咨询我们都很乐意但是我们必须很诚实的说
顧問諮詢所提供的意見要能夠落實跟貫徹還是要在整個單位裡面要能夠有這樣的 DNA 第二個事情是過去我們發展體育運動是怎麼做體育班單項運動協會單項運動協會大量拿政府補助我們在節目中講過很多次了然後再來整個脈絡就是體育班系統
体育系 竞技运动系然后就是单项运动协会高中体肿 大丹体肿这一群脉络里面的人基本上有产业观念的几乎是零
大家大部分 focus 都在成績啊經濟成績拿政府補助啊核銷這種沒有創造價值的觀念連一個高中體總終於今年要 HBL 的決賽要賣票結果賣票的話會被人家罵的一塌糊塗那所以他們的對於產業化的觀念的理解是相對薄弱第二個我們單向運動協會這麼多年來從 2017 提供到現在真的有進步嗎我認為沒有
那問題是每年在競技運動的部分中央政府透過體育署撥給單向運動學位是十幾億而且越拿越多那這些如果沒有改進使用效率沒有增加會因為升格為運動不會進步嗎也不會
我以為如果升格為運動部會不會有一些整合或者是作為上面的改變因為單項運動協會是人民團體單項運動協會是面對國際各個單項的國際總會的唯一窗口政府其實不宜過度介入我們台灣就想這是補助他可是補助他卻做很低的監管
那单项运动协会不管人力跟能力上的问题就出现很多管理内部治理问题这个都讲太多了对吧所以变为运动部单项运动协会会同步进步吗不会除非你有新的机制所以说当单项运动协会都不会进步当这群在体育署里面上班的公务员变成运动部的公务员人员从 100 多变 400 但是 DNA 没有变问题还是存在
可是那這樣子我會想說如果身格運動部還沒有辦法去做一些改變的話那是不是代表說這樣子的身格是真的有必要的嗎非常好的問題我認為有必要有必要跟他能夠馬上改變是兩件事所謂有必要是我們必須看到真實的狀況我們要誠實面對他的問題然後從這裡面一點一點的改
身国运动部两个好处第一个预算增加第二个是他的这个这个成绩增加横向沟通的可能性变高了运动部该跟哪些单位沟通第一个卫福因为跟全民健康有关 OK 跟经济因为跟产业发展有关对跟外交因为跟运动外交有关
等等过去因为他在教育部底下其实他是很难沟通那现在运动不要跟教育部沟通运动不跟教育部在未来学校体育的分分野要怎么怎么怎么分分工就是个很大的议题了因为过去我们常年依赖学校体育的九位俱乐部对不起体育班但未来不应该未来应该变社区那刚讲的社区要跟学校的设施要有关那这个怎么分工
所以我会觉得挑战非常多我觉得没有这么难易说只要变运动部好像天下代品没有这种事但我也不会说运动部成立就只是体育补原地升格这个话我也觉得不能这样讲的确在人员能力 DNA 这些部分都遇到困难我们就一条条来解决关键在我们大家都要有共识它是必须被解决的
而不是非常 naive 的觉得都没事了升格就没事或者是非常负面消极反正没有用升格也没有用也不能这样子我觉得应该取一个中间值大家都尽一点心力能够提供顾问咨询提供顾问咨询能够有些公务员愿意从别的部会转进来变运动部上班的要努力的转进来因为大家知道公务员没有分什么背景的所以只要愿意进到运动部
服務的公務員有這個想法的我們要爭取因為公務員人員不夠現在體育署一百多人而已其中包括月聘僱所以我覺得這個是需要很多努力而且是很多人的努力我覺得還是相對樂觀是因為
我刚讲了任何产业的谈法就是 supply side 跟 demand side 现在 demand side 非常强因为一群家长需要需求也强对一群小朋友想运动一群产业人士想投入但是在 supply side 不管从软体跟硬体的供给还不够能量还不够品质还不够所以这边要强化
那運動部其實該辦就是中間的協調溝通資源分配跟戰略戰術的引領的角色那我個人對運動部是還是非常的充滿期待因為我覺得這是台灣在過去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有人把運動當產業來談賴總統真的是把運動當產業來談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雖然
從願景到落實到實行面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這個是任何事情都一樣但我們應該還是要樂觀以對因為我覺得運動部雖然剛一開始會覺得說如果部會能力還是維持一樣的話那升格的意義到底在什麼地方但我覺得現在經過 Jeff 哥這樣子的一個說明還有思考之後其實會發現
這個升格其實代表的是很多概念上面的一個提升或者承諾的提升承諾的一個提升你的願景也會來的更大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在基層或者是在像很多的家長他們的意識抬頭的一個狀況之下我相信就算是你要大力的去 push 或是推人家屁股等等
也还是有推的这个动作进步的虽然不够快不是很快但是是慢慢的有在进步尤其如果这个升格之后他可以有更多横向的沟通更多对等的我们讲直接一点如果说是一些谈判讨论的一些筹码等等
我相信未来还是会有一个比较不错的一个发展我们当然也希望看到台湾不只是棒球在各个运动项目我们都能够看到未来更明确更好的一个愿景这一集运动世界啪的节目我们跟 Jeff 哥讨论了很多不同的一个议题未来一样就更多有关于产业制度面相关的一个议题我们都可以从各种时事来做延伸就要再次的麻烦 Jeff 哥了好
那我们这一集节目呢非常谢谢 JF 哥来到我们运动世界帕的节目当中谢谢 JF 哥谢谢阿南也谢谢各位听众好那我们就下一集的运动世界帕再见咯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