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收听运动世界啪我是阿戴每个礼拜运动世界啪我们都会用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跟大家聊一聊各式的运动话题还有时事
这一集的节目我们要从台湾在五月份算是蛮重要的一场运动赛事 试撞运的主题来开始接下来会再延续到有关于台湾第二颗大巨蛋的相关消息的这些内容邀请到的是台湾运动产业协会的理事长 Jeff 许振贤再次的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 欢迎 Jeff 哥阿戴好 各位听众好 我是 Jeff
好 Jeff 哥在一開始當然想要來跟你聊一下關於視壯運的議題首先其實這次視壯運當然我知道大家有很多想要討論的一些地方不過其實老實說我其實就這個比賽內容本身老實說整個感動是非常非常多的因為其實像我跟我太太在家裡在看這些視壯運不管是比賽片段還是各式的花絮也好
看到這些不管是 60 歲 65 歲 70 歲 80 歲 90 歲身只有 100 歲以上的參賽者在視壯運這一邊揮灑自己的運動熱情在場上延續著應徵著活到老動到老這樣子的一個概念這次視壯運老師說帶給我蠻多的感動的
我想這次市中運也讓台灣的人民看到其實運動本來就應該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我們過去的運動的理解大概就是競技運動就是要爭光奪牌那都覺得應該是要很年輕然後很帥氣或者是很有活力的年輕人專屬的或是成績至上但其實運動不是運動本來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
运动甚至可以说是代表了一个国家不管是民主化程度也好或者是成熟化程度的一个指标越民主化的国家事实上参与运动程度已经是越高也就是越多元的那他们从过去威权时代到现在民主化
台灣也慢慢的走向這一塊所以我看這次也很多人社群媒體提到說看到這些您剛所提到這些阿公阿嬤的表現都很感動其實這是對的會被這種事情感動才是正常的人類其實應該是這樣子因為我覺得之前 Jeff 哥也講過很多次就是說全民參與全民運動這件事情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講其實蠻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們看到很多
在歐洲美國這些他們當然這些的歐美國家他們在運動文化的抵運方面算是持續了蠻長的一段時間當然跟整個國家的歷史背景還有文化這是脫不了關係但如果我們能夠從這一次越來越多人感受到這樣子的一個感動看到這樣子的一個景象
然后让更多的人愿意慢慢的投入运动让更多的一般人民非运动选手的民众都愿意开始去投入运动我觉得这算是成功的一步是一个运动赛事当它的渲染力够大的时候就是会造成有违者亦若是这样的一种推行的效应那我也希望这次市中运
台湾的双北举办之后能够让更多国人意识到第一个运动的重要性第二运动的参与其实不限年龄不限你过去身份跟你过去的背景那如果可以因为市庄营带来这么更多人喜欢运动投入运动不管是健身马拉松体育
鐵人三項或者甚至是各種球類甚至極限運動我覺得都是對台灣非常好的一件事情而且就算可能如果是以功利主義就算是希望說為了台灣未來的運動成績好的話那如果我們的人口運動人口的基數慢慢變大其實也是一件好事當然在這一次的視狀運除了有帶給我們很多有趣的比賽的內容那另外有帶來這些感動之外呢其實
當然在這次市狀運的舉辦過程當中是有蠻多地方可以來值得討論一下的首先就是說其實有蠻多人對於這次市狀運的舉辦品質算是有一些的疑慮的我在新聞媒體上看到比較多的一個說法應該至少在這次市狀運是有花了 16 億的一個經費來舉辦這一屆的市狀運
這樣從賽前各種的準備到比賽的過程當中那到明天要準備我們錄音的時間是 5 月 19 號到明天是準備要來閉幕了其實過程當中都所發生一些問題例如在賽事開始之前有發現這個台配在看板上面是拼錯的 TAIPEI 拼成 TAIPEI 的一個狀況出現
那可能像是你选手里面的大礼包的物资不太能够用的一个运动表那花了 300 万可能你建造出了一个跑得比较慢那可能又会持续崩溃闪退的一个 APP 另外还有干燥剂的自然事件还有像是在比赛的一个过程当中跟选手沟通的问题例如像是
棒球 45 歲以上的競技組只有日本隊一隊報名但是接下來他們有發生他們以為要比賽卻沒有辦法比賽的一個狀況游泳項目又發生類似那種大家找不太到這種游泳項目我到底應該現在要去什麼地方比賽過程流暢度比較不是那麼順暢的一個問題
在这次过程当中有一些的瑕疵确实大家都看到很多人提出的一个疑问就是我们花了这么多的钱有达到我们相对应的品质吗这个是个非常好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的本身应该回到为什么办事装运以我的理解双北当初会想办事装运其实是为了想要延续世大运所造成的风潮
世大運在 2017 那一次雖然有陳抗事件但是因為不管是楊俊翰的 100 公尺冠軍鄭兆春的世界級的標槍的成績以及郭獻淳參賽戴志穎參賽以及各式各樣台灣各級選手的好表現是專業事實上在台灣的那一年造成了一個非常大的一個風潮甚至入座率是幾乎是史上新高
那當然我相信不管你是誰當雙北的首長你都會希望說有沒有可能在我任內能夠再造成一次這樣的一個高潮那當然我們知道台灣的政治狀態不太可能再辦比世大運更高級的賽事亞運奧運基本上是很困難的只要對岸不點頭這個是不可能的那所以
当然就想到一个好像是看起来是国际级运动赛会但是却比较不受两岸关系控制的这个赛会就是四庄运那我个人认为这一个起头做错了当然四庄运不应该是为了延续四大运的一个风潮或者是一个热度
因為世壯運跟世大運原本就兩個完全種然不同的一個賽會比賽性質也不一樣參賽人數雖然世壯運比較多但是你可以知道他的競技的標準競技的程度的要求也不一樣所以他本來就兩個不同維度的賽事沒有高低之分但是就是不一樣那你希望靠世壯運來重塑世大運的風潮就是一個錯誤的理解了這第一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就算你想要這麼做
那你就要想假设我办世庄运是为了延续世大运风潮那我就要问那世大运的风潮是什么第一个很多人去看比赛世庄运不太可能很多人看比赛世庄运可以是很多人参加比赛但不会是很多人看比赛观赏性不可能像世大运这样子的一个竞技水准完全不一样第二个事情是你世大运有很多的所谓的国手参赛但世庄运根本不是国手
世壯運是個人報名參賽所以世壯運的宣傳一開始說跟世界跳一場當國手的機會我個人是非常痛恨我用痛恨兩個字因為是騙這叫欺騙你欺騙大家說報名世壯運等於當國手這個是很爛的行銷手法因為這個是
這個就是說我的看法如果你尊重運動的世界你尊重運動的專業你不會這樣做的因為這個是欺騙參加世專運不等於當國手拿世專運冠軍更不等於世界冠軍我看到很多人拿世專運拿就很多人恭喜世界冠軍
我認為這個是無知有人說好玩嘛沒關係不用認真 不不能這樣子不要把運動的事情當做這麼的隨便全世界不會有其他國家人把四中運冠軍當世界冠軍的這是鬼扯淡所以什麼跟世界挑一場這個 slogan 我是覺得很爛想出跟世界挑一場這個 slogan 是真的太爛了我公開這樣講就不對嘛你就根本就沒有真正定義好這個運動賽會的規格
如果你说跟自己挑一场我拍拍手没有问题这些阿公阿嬷不就跟自己挑一场吗对对再来你骗大家说是庄赢就当国手他就不是国手啊
你就算這邊印了一個 Chinese Taipei 印了一個五環又怎麼樣他就不是更何況市場根本不是 IOC 下面的體系的賽事你要真的行銷市莊園你應該把他市莊園的本質講得很清楚他就是鼓勵你不管你幾歲不管你的競技程度如何鼓勵你揮灑自己投入運動競技這才是真的市莊園的真諦
你不去好好講這件事情你去用騙的方式這是我認為我非常看不起這樣的行為我猜是不是有可能一開始會認為說如果我們真的像是 Jeff 哥剛剛那樣子講的比較像是挑戰自我這樣子的感覺可能會不會覺得行銷力道有一點不夠沒有辦法吸引人家來報名所以這就是我想講的嗎你是壯麗的行銷團隊要跟弘青在思考你為什麼把國人看得那麼輕
你看後續這些大家感動的東西你不覺得其實國人對運動的理解跟看法已經比以前完全不一樣了嗎可能甚至比很多官員還要來的多 Exactly 講這句話講得真好所以不要自以為自己因為你們都不懂啦所以為了讓你們參與我們就把講的像國手出賽講的像國際賽不不不你應該真真實實告訴大家失壯是什麼我在這邊跟大家講一個世大運的秘辛
世大运在 2017 年 7 月举行我在 2015 年的下半年曾经有一次因为双城论坛跟柯文哲市长当场跟他说我觉得世大运会是个灾难
郭文哲市長看著我說聽完我講說那就請市府人跟我聯絡後來我就跟蔡比武小姐見了面說明了我們對世大運的看法說完之後沒有任何反應又過一年大家記得 2016 年 10 月的熊戰的抄襲影片出來的時候被大家罵得很慘那時候蘇力窮執行長又找我們進去聊了一次聊完之後蘇力窮執行長就說怎麼辦到底要怎麼辦我說
我说啦应该没救了除非你们成立一个专属的小组而且每个礼拜跟你开会一定要苏市营长亲自参与才有办法因为不然没有那个执行力后来苏市营长真的这么做
一開始第一次會議的時候你知道我們跟台北市政府一級官員見面每一個都是負責世大運當時的某個部門或某個項目角色都很重要對 然後我就公開問大家請問你們可不可以告訴我世大運是什麼在你們心中什麼叫世大運這叫 definition 嘛 定義嘛對不對有人說他是小奧運有人說他就是國際賽會你知道嗎問了幾個一級官員沒有講一樣的
我当场就跟苏智英讲说请问你们距离世大运不到十个月你们一级怪每一个人讲什么叫世大运都不一样没有共识我想说是今年失庄一定比这更惨然后那时候世大运发生什么事大家如果还记得在你的汽车你的交通罚单上面
翻过来世大运欢迎你交通法单我很多人还记得交通法单后面你交通法单拿到之后你翻过来你会对世大运有好感吗绝对不会不可能厕所上面世大运欢迎你然后那个那个热车车上面世大运欢迎你然后那个停车感横感世大运欢迎你你知道为什么因为各部门都要做世大运的入出还有 KPI 的我知道他们的
他們希望能夠做一個鋪天蓋地的一個行銷那怎麼叫行銷呢世大運犯過一次錯這次還是全犯過沒有一個少犯所以那時候台北市政府各部門每個部門都要拍影片 短影片然後拍一個影片然後要來介紹世大運我們那時候在品班銷售
每一個拿來看過拜託不要播這個全部都刪掉那些部門都快傻了我每個部門都花了少於 10 萬因為怕要公開招標少於 10 萬的來拍了一個影片沒有人能看我說這個不叫行銷師大運
這亂七八糟各個部門都要做因為可以比賽考核四莊也是這樣世大運那個時候大概花了多少錢將近 200 億 198 億但因為世大運有很多硬體設備比如說他們的選手村還有很多場館的幾乎是重新的
打造啊所以世大運當然因為他的競賽規格比較高對場館要求比較多所以他的硬體規格絕對是遠超過世壯運所以拿世大運跟世壯運的預算相比是 1.1 億都沒有的可是老實說這次世壯運就算就是剛剛我們看到的 16 億這樣子當然還是有聽到一些消息說可能數字會再往上加有可能會在網上再多一些些但是老實說也並不算是一筆的小錢
呈現出來的品質好像沒有達到大家的一個預期我就跟大家講嘛每年都辦的全國中學運動會三億嘛全中運就已經要三億了全運會大概也是三億嘛可是如果用全運會跟全中運的品質相比那市莊運是憑什麼花 16 億啊全中運跟全運會
比賽的品質遠超過視莊運比賽的品質那差多了對人家都只花 3 億多你憑什麼花 16 億大家會說比賽的種類類型不一樣鼓勵的方向不一樣精神不一樣大家別忘了視莊運還有報名費還有很多報名費而且不便宜說實在所以
就是赤壮英到底为什么花到 16 亿以上我是觉得这个事应该好好来想一想到底你花去哪里了我觉得这一次既然我们都已经也要到闭幕典礼了我们整个赛会也算是不管再怎么样的跌跌撞撞我们也算是已经准备要迎接落幕了
未來我不知道我們在每一次舉辦比賽過程當中總是會有讚美也會有很多的一些批評就剛剛 Jeff 哥所說世大運那個時候其實也遇到很多這樣子的一個狀況我不太知道這一次世壯運的一個舉辦過程
能不能夠有效的成為我們學習的一個借鏡在下一次比賽的時候來做改變我不太知道官員們對於視狀運的態度是什麼我自己看我覺得好像有一點隨便啦就是這樣子了事的感覺畢竟也不是一級選手就是志在參與這樣子我會覺得說因為這樣子的一個態度所以讓各種的一個比賽規格跟比賽的流程產生很多的一個問題那我不知道這一次發生這麼多的一個狀況下一次我們再舉辦
不管是什么样子的一个赛事该怎么来避免这次的状况会不会变得更好
阿戴問了一個非常棒的問題我的答案需要花點時間容我這樣說明嚴格來說我認為辦一場市中運的難度一定低於辦一場全國運動會跟全國中學運動會新北市跟台北市在過去的四年分別辦過新北辦過全國運動會台北市辦過全國中學運動會這兩個縣市政府都辦過全國性所謂我們的六大賽事之二
我真的很难想象市中央办成这样那我所收集到的资讯大概是这样跟大家说明不管是办全国中学运动会全国运动会或者当初的世大运就县市政府的各级长官都是充分参与的
充分参与不代表只有你参与比如说我今天世大运的时候各级的包括官船局你要负责行销体育局你要负责运动赛物等等的至少你第一个你不可能不找各单项运动协会配合
一定要溝通討論嘛因為你在市中央的田徑賽你一定找中華民國田徑協會幫你處理嘛對他會跟國際總部這邊做所謂的 TD 技術上的對接嘛就是場地的規格等等的對接嘛對不對那你的競賽規則都要符合國際的精神嘛所以
世大運的期間各運動項目當然是高度的仰賴各單項運動協會這個是肯定的你今天辦全中運辦全國運動也是一樣各縣市政府因為全國運動會跟全國中學運動會都是各縣市政府承辦只有全大運是由學校承辦所以這兩個由縣市政府承辦的都一定高度仰賴各單項運動協會
可是據我了解這次失壯運並沒有但是我看到不是例如游泳項目也是泳鞋在現場做這些的處理對嗎這個是好問題這次的各個不同項目跟單向運動協會的合作程度完全不一樣
可能游泳是這樣田徑又是那樣有些項目是到了比賽前兩天實在沒辦法臨時委託協會本來可能跟協會說你只要給我裁判就好後來實在沒辦法了競賽也要進來那我聽到的是事實上原本的想法是各個局處要任養一個比賽
局處長必須當場地經理這就是災難的開始各局處長怎麼可能知道各個比賽的狀態是什麼呢所以我就聽到這個就內幕傳出來就是有些局處長就說我根本不懂這個運動你要叫我怎麼負責但你又不敢跟老闆講啊但是為什麼會做這樣的安排這就是好問題所以我想問這個我想公開問到底市莊運是誰做的這個決定為什麼市莊運各單項運動協會的參與程度會跟過去相比會這麼低
而且为什么是由局处首长他们并不是运动专业的人来负责来担任场地经理担任这项赛事的一个负责运筹帷幄我觉得这有一点像是就变成外行领导内行的感觉记不记得我们之前曾经谈过台湾六大赛事事实上有这个问题台湾六大赛事也是都是各县市政府各局处的人要负责一部分工作
但是至少那時候都還高度伊拉克單向運動協會至少會配合嘛這次世大運並沒有這次世中運並沒有世中運有很多單向運動協會是最後是沒辦法看不下去了緊急去幫忙所以你為什麼看到這麼多在靠北世大運的臉書有這麼多的賽事到了比賽現場的當天前 30 分鐘連賽務人都不在一個賽事不管叫國際賽或國內賽都好
几个一定不能出错第一个叫赛物第二个叫场地第三个叫做行销宣传第四个叫志工赛物
場地行銷宣傳志工這四個是絕對不能出錯如果要國際賽的話其他可能什麼交通啊醫療這些都是還是算是比較周邊的就你至少把比賽本身顧好你賽務是重中之重嘛賽務一旦出錯這個賽事一定是慘的我們辦比賽常常講一句話叫做
開幕式開幕完就順了啦開幕前就是常聽到這句話很多就是很凌亂嘛比賽的任何活動比賽前一兩天一定是凌亂的你有看過一場比賽開幕式都開完了結果還是很亂的嗎是專業是唯一的一個每天都可以在各個場次傳出問題
這是不可思議的因為視狀病不是一個全世界第一個辦的它是已經有好幾個國家辦過了雖然都是歐洲跟美國為主嘛那關係因為疫情移到 2027 台灣是亞洲第一個但是
你如果真的有跟各單胸運動學會搭配不太可能會出現這次所傳出來這麼多問題更何況這個是他有個國際總會他一定有一個上次我們在節目中提到該部就是一個基本的規範你不可能連這都沒有像是羽毛球臨時要改
這個辦法被人抗議說你為什麼跟國際董事會不一樣因為就是報名太多隊打不完那這個怎麼可能到比賽現場才知道呢這不就應該好幾個月前就要知道了嗎但是世專運是因為我們幫世專運講的話就是他跟其他正式國際賽事唯一的差別是你如果是國際賽事你報 100 200 田徑 100 200 你不會去報圓穩的 100 200
你不會抱 100 200 又會抱棒球抱跳水抱水球抱手球但是重運不一樣你可以抱很多那也因為你一個人可以抱很多你就更應該把賽程排好不然一定一團亂嘛這個太容易可以理解了嘛你應該早就需要去準備這件事情沒錯怎麼可能到了比賽前幾天才有人說怎麼我被取消了怎麼會換場地都沒有人知道
就是你賽務本身那個凌亂已經到了不可思議的狀態我甚至我朋友他們自己有分享說他們有選手說你可能可以在松菸做我記得是領物資的這件行為但是你的報道可能必須要跑到福隆那邊去你就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很多的安排是你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樣子的一個處理那我覺得跟剛剛 Jeff 哥所講的其實有真的很大的一個關係就是
如果你的整個賽事項目的領頭不是這一項運動專業的那你又怎麼會帶得好所以以縣市政府為賽事團隊主體的賽會你一定會有很多公務人員的調動
沟通協調橫向的上下的對不對這個都沒有問題我們也理解 XI 不可能只有公務員一定有外包組織一定有協會人員所以你不同的界面之間的沟通協調本來就很多這是我們所謂的橫向的沟通嗎在世大運我們停牌小組進去之後剩下 10 個月我們是每個禮拜三跟蘇力雄警長開會他應該沒有任何一場事他有一兩次是因為開會比較晚到但他從來沒有不到
蘇玉琼市長是每個禮拜三我們固定開會喔世大運的時候開了十個月然後呢他除了在跟我們開會期間還要接到很多電話做很多協調他一個人負責很多事情的協調嘛所以你就可以理解一個賽會的這個所謂的主事者組織架構是很重要的那這一次世大運出了這麼多問題你有看到任何一個
所謂的醜偉會的人公開道歉過嗎沒有唯二兩個道歉一個叫民事因為把這個彭正銘打成林玉婷另外一個叫做周湯豪把市中運唱成世大運開幕典禮的這兩個人是這兩個一個單位一個人是在開幕典禮當天晚上就道歉那你今天
丑委会也好两个市长也好有任何一个人曾经因为这么乱的一个运动赛会说过去道歉两个字没有我觉得不可思议并不是说只是想要看到他们的道歉而已其实是希望说
在道歉之後你能夠記取這一次的教訓再下一次做出改變來的更好你如果現在一句話都沒有去講老實說就我一個旁觀者的立場我是真的會覺得你是不是根本就沒有看到這些問題或是你看到了你也沒有再去思考說要怎麼做改進因為我要是籌委會的人我要是雙北市長我看到靠北市眾運的那個臉書我會把它當作是我的友好單位
因為他每天靠北的事實上就是你要立即改善的事項不是這樣子嗎他都已經把人事實地物都寫出來給你了你就去針對那一點去做改善跟檢討那我就反問靠北市中心並不是一個個人他是很多人的留言而且要粉專的那個管理者要過濾才能寫上去你是必須要投稿審核的這麼多人反映這麼多問題
那如果你是丑委会你是双北市政府的人你会觉得说那我们怎么都在我们的系统里面都没有得到这样的回报对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任何办过运动赛会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這一次市莊運的整個過程還有像 Jeff 哥剛剛所敘述的會帶給大家這麼多的震撼或者說覺得怎麼會有這麼多問題的一個原因因為我們過去從 Ting-Out 市運會到市大運都沒有辦成這樣而且那三個規格都不都不只市莊運的規格我們甚至現在辦全中運全運會的規格也越來越好了所以你就無法理解
明明兩個在過去這幾年剛剛辦過兩個六大賽事的人的單位怎麼可能弄成這樣你無法如果今天台灣沒有辦國際賽如果今天這些縣政府的官員都沒有辦過六大賽事比如你今天找一個從來沒有辦過六大賽事的縣市政府我還可以理解但這件事我到現在以我在運用產業裡面的知識跟經驗我除了
認為是因為整個領導組織出了大問題以外我沒辦法找到更合理的理由來說明這件事情有人又在討論說新北台北雙北這樣子一起合辦可能會產生一些溝通上面的問題會有這樣子的一個狀況嗎當你兩個縣市政府合辦溝通上一定會相對不容易但是既然你要合辦你就應該要事前避免這件事
那你說溝通有問題那就代表你的主導者要很關鍵世大運很明白就是蘇利窮不是柯文哲是蘇利窮那施壯運是誰對下一個問題就是施壯運是誰現在所有人都問這個問題到底是誰是世大運執行長嗎還是台北市的秘書長或副市長沒有答案
每個人說的可能答案都不一樣你今天在四盪運期間所有人都知道就是蘇慧琼收了算他一個人扛要有這個角色但是四盪運大家可能會不知道那個領頭羊到底是誰所以這也是問題所在因為我們沒有一個明確的領導者這樣子的角色但還記得兩年前的全中運在新竹縣因為草地網球場事件我跟盧彥鑫出來炮轟
你記不記得那時候新竹縣縣長親自給記者會道歉就一塊場地而已就是他扛嗎如果跟那個情境相比這是莊園的情境可能十倍的糟糕吧沒有一個人道歉我們是很難理解的事情
我不知道在閉幕典禮之後會不會有所改變或是說應該會有個類似檢討這樣子的一個這個一定要檢討對的會議之後會不會有這一些的一個動作包括了跟外界說明或是所謂的一個道歉如果這次市狀運有幾個點要來做改變的話 Jeff 哥最優先會想要改變哪一些東西我覺得是這樣我們過去一直呼籲說不要再用公務員來辦運動賽會了
過去都是這樣嘛從這次四中運的結果反推我們可能更應該公開的謝謝過去幾十年來扛著壓力舉辦全中運全運會這些六大賽事的各縣市政府公務員今年剛辦完台南市的這個全中運頗受好評 Jeff 哥剛從那邊回來嘛那我們應該跟這些人謝謝吧我的意思是說
公務員本來就有公務工作要執行我們在他們現在在加租辦一場運動賽會我必須很老實的說這個其實對我們是不公平的因為負擔加重他們又不見得多了解這一項的賽事那不然要誰辦呢如果不是公務員辦就誰辦因為大家會想要問一個問題就是說
這一些賽會隸屬於什麼樣子的一個地方他們可能就必須要去做這樣子的一個承辦那當然就是這些人來辦所以我在運動部資訊會裡面我有公開的呼籲過應該因為接下來會有全民運動署也會有運動產業發展中心我公開的呼籲過應該要嘛就全民運動署要嘛就運動產業發展中心成立正式成立賽會籌辦小組台灣每一年辦 100 多場國際賽
我相信阿旦應該念不出十場我是念不出來我也念不出來我只知道今年有 WBCQ 嘛所以我聽說台灣每年辦一百多場國際賽其實蠻多的很多很多各單項運動協會辦嘛那台灣有些六大賽事很多是每年一次的全運會全民運是每兩年一次
如果你今天把這些六大賽事跟國際賽事的一部分的預算來組織一個專業團隊比如說可能 60 到 100 人專門負責全台灣的所有的賽事的核心團隊從我剛講的賽務行銷場地跟這個志工招募
這一群人就專門辦台灣的六大賽事跟各個跟協會合作辦國際賽事這 60 到 100 人會不會變專家當然會嘛你必須要找專家來當這 60 到 100 人吧這個組成很重要這 60 到 100 居然從大學畢業開始磨肉沒關係
他大學一開始跟你一個新的縣市政府明年要接全中運跟全運會有什麼差別沒有什麼差別很多縣市政府的員工也是第一次辦全國中學運動會每一次都有這樣的人你辦一次就沒了就不會交接了那你為什麼不養一群這樣的團隊
然後因為我們運動部 919 要掛牌喔運動部有一個很大的一個目標是要辦台灣品牌賽事喔台灣品牌賽事的意思是就是說因為我們知道台灣要爭取國際級的中文運動賽事不容易嘛
但我們辦單項錦標賽可以啦但是我們可不可以辦譬如說台灣 OPEN 的高爾夫跟網球我們可以辦台灣 OPEN 的自辦賽事這是不是不太容易啊其實應該這樣說只要場地人客服
只要你的賽會組織夠強一定可以做得到但會不會受到政治因素影響不太會其實現在不太會但當然你不要辦亞運奧運當然沒辦法其他的有很多選擇所以第一個你要定義那個賽事就是一個專業了你要定義那個賽事你要邀請各國的人來參加就是一個專業你要把賽事辦到大家都覺得很棒是一個專業所以我認為應該重新思考
運動賽會這件事情真正把它落實為一個專業的服務專業化那一開始可能民間私人公司沒有辦法做到這個規格那就國家來養一群人嘛養一群人是幫忙這些未來的台灣的各項錦標賽也好各項六大賽事也好以及全國賽事都有人可以協助那因為單向用血本來的人就不夠嘛預算也不夠嘛資源也不夠那就讓這些人來幫忙嘛
對不對至少就不會發生紐西蘭隊要來比賽就還直接打到回復類似這樣的事情所以我覺得是必要做我還是會在運動部之前會不斷的強調這件事情我覺得這個事情是必須要考慮的其實我們不是沒有享受過專業小組帶來的一個好處 2017 年像剛剛 Jeff 哥所說的世大運就是因為在蘇力雄執行長那時候籌備了一個專門專門的小組來應對這個賽會的舉辦所以才
有我们后来所看到的那一个样子吗所以其实我们不是没有尝过这样子的一个过失台湾绝对有一群很厉害会办赛事的人如果台湾要公开招募找个一两百个绝对没有问题来自各个民间公司各个领域因为办赛事不是只有竞技背景的人也不是只有学运动学体育的人他需要很多你有表演你有开幕你有文化艺术的人
你有行銷啊你有宣傳有寫作各種不同的專業人才要 mix 在一起所以我會覺得應該要考慮把這些人組合在一起專業化因為你現在每一次都靠縣市政府的人辦第一個他們很辛苦很辦完之後然後呢不會累積啊因為你下一次又是給別的縣市那邊去辦你也不會去做交接這個動作然後你可以明確從這個市中運看得出來就是明明辦過全中運跟
全國運動委員會的縣市政府也不過這三四年光景就可以把市中心辦成這樣應該人沒有換吧大部分是同一批人大部分沒有換嘛也就是說公務員沒有換那代表什麼代表就是 leader 有問題 leader 是關鍵如果一個賽會都是 leader 的功能那也不對
一個賽會要能夠成功應該是取決於團隊嘛這代表什麼 代表我們沒有團隊我們沒有團隊我們只依賴一個 leader 一個厲害的長官這是不對的所以 Jeff 哥的意思是我們如果能夠籌備一個專門來去負責捐台灣一年可能 100 多場這種運動賽事的一個專業小組他就等於是一個你在籌辦運動賽事過程當中的最高領導單位
這個賽會也不可能他們也不可能全部都自己下去辦但至少可以定規矩定方向然後發包這樣子你去想一件事如果今天全台灣 100 多場國際賽再加上六大賽事再加上各協會每年辦的比賽全部統籌在一起
從主視覺設計到燈光影響到開幕式到場館佈置到這些賽務相關的包括一些設備的採買全部統在一起他可以一次影響多少廠商啊
每一个都来标每一个都来找最好的厂商你知道我们办全中运跟全国运动有个很大的问题有些运动项目比如说跆拳道比如说田径这些都有都是有些设备是必须要照国际规格的对你每办一次就买一次何必呢买了放哪里你为什么不是中央采购中央统一保管
可是跆拳道比賽如果辦完之後我這些器材設備下一次跆拳道比賽的時候不再是可以不會他買了就留在那個縣市了所以每年都要重新不會 每年重新招標那為什麼不是由協會買了之後協會儲存協會每年租給人家就好而且這樣才更省錢吧你採購一次就可以這就是我們全中運全運會的問題這是公開事實我們的網站每一場賽事寫一次
那你每次都要花一次錢你為什麼不是寫一個好的網站每年就換 page 就好了然後就用年度管理就好了每一次都要發報一個寫一個網站我覺得這又扯到因為這是跟縣市政府的績效有關他的 KPI 有一些關係吧不是這就是因為我們都是把都是切割為每一個縣市獨立辦嘛他不是把它當作一個賽會沒有 branding 的概念嗎沒有品牌沒有品牌概念嘛所以又講到
運動部成立要談品牌賽事所以有時候我覺得很有趣的事情是這些事情聽起來其實沒有那麼困難但總沒有人認真的思考過整件事情但是其實我就會我這樣子聽我就會覺得說這件事情確實想起來
很多人都應該會想到這一塊那他像 Jeff 哥所說的似乎沒有到這麼的困難享受到的好處好像也還蠻多的那他最大的阻礙是什麼如果你今天是某某縣市政府負責採購跆拳道什麼各個運動項目的專屬設備的人你的工作就是把它用合理的價格採購進來採購進來用完之後就交給這個縣市政府的基層隊伍拿去使用結束了
你会思考到这件事情要怎么做对整个国家会更节省吗你不会思考到的以我一个县政府官员来说你就县市政府的某一个体育局的一个小职员而已你哪会想到这么多你就采购不要出事东西不要出包用完之后就交给正确的队伍使用结束对
你不會去自搞說奇怪我今年採購去年又採購在別的縣市明年別的縣市有採購這樣對嗎他不會去想這件事情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所以我就說我覺得我們的善意識真的應該統籌在一起不然我覺得很多資源是浪費的至少你的這個最高執行單位但是我就是想問的這個問題就是說我們會不會因為把這些所有東西都統籌起來
導致有一些人可能有一些利益上的受損或者是說阻礙所以才讓這件事情變得至愛難行應該這樣講如果你這麼做一定有一些業者會沒有機會 OK 對不對比如說網站就不用每年做了嘛比如說同樣東西不用每年買了嘛可是對國家而言這樣才是對的
对的事情这个是对的事情你把这些钱省下来拿来培养人才拿来做更好的软硬体投资不是很好吗如果真的这么这样子做下去的话是不是也会影响到我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单项协会对于他们的预算或什么的单项协会其实反而应该很开心这么做 OK 因为单项运动协会在全国运动会跟全国中学运动的角色是被咨询被发包的角色并不是主导的角色
所以我會覺得統籌起來反而單項運動協會覺得資源比較多比較能夠統合應用我覺得我常常覺得我們現在在談台灣的運動產業發展並不是沒有錢資源已經比以前多很多至少在小英總統這 8 年是對倍的成長因為其實就我們每一年看各單項運動協會的預算都是不少的可是沒有
一個整合性的討論跟組織產生浪費的狀態還是蠻明顯的這個統籌的一個概念專門的賽事小組的這個概念目前在運動部已經算萌芽了嗎提過幾次有提過幾次我覺得會因為接下來運動部成立之後確定會對六大賽事做整個檢討跟思考說如何能夠把六大賽事
到底還需不需要這樣辦然後能夠怎麼做變得更好因為六大賽事每年花國家預算不少錢我剛講全中就要 3 億多全運會應該 3 億 5 全運會每兩年一次不只全運會好像要 5 億所以我是覺得是應該要好好討論包括之前我們談過是不是一定要每個縣市輪辦我覺得不必要正常你是北中南各選一個
關鍵程式你把硬體資源在這邊開始慢慢的去分期去擴充這樣才是對你其他縣市就是專門做
這個所謂的訓練場地以及跟上次我們提到的學校場域的擴充跟活化那你要辦大型賽事就北中南各一個這才要為了爭取辦國際賽事才有可能但我知道有很多的縣市可能會覺得說你如果這樣子都集中在可能三大縣市之類的這樣子的一個規模的話
對他們來講也許這是一個行銷機會但以後就失去了其實我覺得各縣市政府的確有想要靠著辦六大賽事來做硬體資源的不管要強化或者是擴充但是如果我們今天跟他們說你不用辦六大賽事只要你提出的預算合理計劃合理我一樣幫你做硬體擴充那不就得了嗎他就不用那麼辛苦辦賽事了因為辦賽事是很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那是一個政策的論述的問題我覺得這件事沒有那麼困難而且你不可能在每個縣市政府都蓋一樣的運動場館哪有這樣子弄的那你台灣到底要蓋多少運動場館就像現在大巨蛋的一個議題一樣我覺得是大巨蛋台灣真的需要幾個大巨蛋我也覺得
最多最多北中南各一但即使北中南各一你都要定义好这个大巨蛋要做什么假设只是为了打棒球那我就问你你在台北大巨蛋盖好之后
你富邦的主場館衛權的天母主場館難道就不用運嗎還是要新莊天母都還是要因為你大巨蛋不可能容納你這麼多場次而且大巨蛋給運動賽事的抽成比較低以遠雄現在來說他一定是限制你運動賽事的總場次數
我們有個基本觀念全世界不只台灣全世界都沒有一個國家只靠運動賽事養一個場館的不會說只有運動賽事他都還是要其他的一些商演活動或者是其他的這些藝文活動來撐住整個營運的一個成本沒有錯全世界都一樣你說澳網的主場館辦過世界游泳錦標賽
你說大聯盟的主張館也辦過很多不同的賽事辦過不同活動算多功能的運動場館就是 Motai Function 最有名是倫敦的 O2 體育館以前辦過 Level Cup 以前辦過年終八強賽一個運動場館絕對不可能只做運動賽事這是基本的所以不要去罵說你辦演唱會什麼本來就是應該是多功能的只是說那個比例問題遠雄為什麼他
不願意給直棒賽事更多場很簡單因為你直棒能夠付我的錢比較少我要營運我當然只好要控制這個比例因為我要靠其他的演唱會等等來賺錢你任何人扮演遠雄角色你就會想到這個問題所以不可能只因為棒球而蓋大巨蛋那問題又來了如果你北中南各一個大巨蛋假設台北台中高雄好了
那你這些縣市有沒有辦法這麼多的活動跟比賽撐得起一個大巨蛋長遠的營運的成本我覺得這就是大家現在最想要問的一個問題因為我們光看現在台北大巨蛋的狀況就可以發現有不少問題的一個存在了那我們到底能不能夠撐得起這一顆蛋當然現在看起來可能在遇到國際賽或是大型活動的時候
看起來使用的效率是還蠻不錯的大家也非常的支持可是如果其他的這些縣市也都想要有一顆大巨蛋我覺得像中華職棒會長蔡啟昌所說的
他並沒有那麼樂見說可能每一個縣市都要有一顆大巨蛋因為那是基本上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而且效益並沒有辦法達到也就是說你每一顆巨蛋其實都有一個所謂的預期效益那我們到底能不能撐得起它的一個使用率這一些在裡面所舉辦的活動在裡面所舉辦的比賽有沒有這麼多的人支持我們又回到運動文化底蘊的這件事情對一般民眾來講
老實說兩顆我覺得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覺得北跟南各一顆已經應該是相對合理的預判現在基本確定是北跟中台中在水南經貿園區這一邊那講到水南經貿園區也有很多台中在地人反對因為他們覺得交通還有那個地方是否是最適合蓋這個是一個 question mark 但我可以理解地方首長
都喜歡喊這種東西先喊先贏嘛因為這是他們的一個政績嘛你看在這一次在水南經貿園區台中這邊確定之後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不是也有出來講說從六個的一個選址地點應該已經可以縮小到兩三個了接下來應該就會有個定案了如果真的新北這邊也想要弄出一顆的話
其實我覺得是一個蠻大的挑戰我覺得是災難的開始我認為新北跟雙北絕對不可能容納兩個蛋就一顆就可以一顆就夠了我真的看不出任何理由新北雙北各需要一個蛋這個是沒有道理這個變成政治口號有點類似這樣的感覺那下一個問題是誰要付出錢你要找到財團出嗎可以啊你找到財團出沒有人有意見對不對你要找政府出嗎
體育署運動部剛成立就要幫你搞個蛋嗎我覺得沒道理因為其實大爺會討論一個問題就是說大部分都是這個所謂的 BOT 案但是你能不能夠找得到財團能不能夠找得到出錢的人大巨蛋是 BOT 那問題就在於你的新北有人要 BOT 嗎我覺得新北搞一個蛋
我實在看不出任何理由需要這麼做台中那邊是不是也還沒確定目前看起來就是先喊先贏因為這還要經過環評經過很多這種大大台灣的環評都要拖很久的
我覺得台灣現在有個問題是當然大巨蛋過去一年多從我們的 12 強冠軍到 WBCQ 到明年有經典賽大家會覺得好像這種氣勢尤其大巨蛋好幾場包括周子綺兩場的引退賽都是爆滿那大家好像覺得說好像有個大巨蛋是一個進步的城市的象徵我感覺是有點這種感覺但我覺得
我覺得是民粹耶我覺得真正懂真正喜歡運動的人真正對運動有投入的你不會因為有蛋或沒有蛋就決定會不會看棒球所以我的意思是地方首長在做這種決策的時候我個人認為應該把民粹的部分盡量降低啦
如果他們要跟體育署跟未來運動部要整件預算那我也很想看運動部會怎麼回應這件事情因為那不是開玩笑的因為我現在很擔心一個現象就是說像 Jeff 哥剛剛所提到去年我們 12 強奪冠然後又打進了世界棒球經典賽明年就準備要打經典賽了在日本東京
我很擔心的一件事情就是說現在大家趁著氣勢喊出這些的想法這些的方案萬一我們開始有一些比賽萬一可能成績不如預期大家熱潮大家的這種氣勢稍微有一點消退的時候這些喊出來的口號怎麼辦如果我們真的這些功已經動下去了頭已經洗下去了那接下來氣勢又消退
那這樣子怎麼辦這就是沒有運動文化抵運支撐的一個後果如果今天是為了推展棒球因為大巨蛋原則上一定是棒球為主如果是運動項目的話我認為各個縣市多蓋幾個社區型棒球場還比較實際真的比較實際因為你增進真正的棒球人口
你把基層的人口橫向去擴展你今天先未來十年先擴中因為第一個未來十年人口總數會下降喔少子化老人化所以你的運動參與滲透率如果沒有提高你的總參與人口是下降的所以你如果不好好的增進參與人口
你蓋菜都有用嗎沒有用所以你應該從最基礎而且你蓋一個簡易型棒球場不用多少錢甚至我一直講的把學校的場館做活化也不用多少錢不要多少喜歡做那種好大喜功我自己對於台灣的地方這種老喜歡申請視莊運也好也是好大喜功啦我覺得我真的覺得申請視莊運就是好大喜功的一個作為偏偏一直喊要蓋大巨蛋也是一種這樣的狀態
我觉得这都不是真正推广运动该做的事情台湾的政治体制当然因为四年就必须要轮就必须有可能会轮一次所以大家都是希望在短时间之内尽量快速的把自己的政绩给冲起来
那我如果真的做這些所謂的基層建設第一個可能我覺得民生並沒有那麼的浩大不好看等等所以才會喊出這一些東西出來我覺得涉及到的層面真的太多了可能不是一個環節就可以改變事情其實你去想一件事一個城市蓋了大巨蛋這個城市能打棒球的地方都沒有你不覺得很諷刺嗎
這非常奇怪所以你為什麼不是好好的讓更多人能夠打棒球呢但是我覺得這件事情好像沒有這麼多人重視我覺得未來會是因為小孩子就沒地方打棒球嘛其實現在基層足球風氣很盛也是啊各個運動現在都缺場地每一個運動都缺場地缺的不得了
所以我覺得那確實我覺得你好好的在各個運動項目都把簡易型的練習型的社區型的場地弄好這才是國人之福
我們希望看到未來的各個縣市政府或者甚至可以說是如果接下來有不同的賽事籌辦單位或是這些不同的分工我們都希望可以看到這些場地然後這些的賽事規劃場地的使用可以有更棒的一個決策出來可以讓這些政策更順利的推行也發展到更能夠增加基層運動人口
擴大的這個目的上面我覺得這樣子才能夠
老话一句让全民参与全民运动这件事情不要只是口号让它能够慢慢的落实起来对台湾的运动产业整个产业化我觉得才是一件好事这一节节目我们跟 Jeff 哥我们从市状运再一路聊到了台湾的这些场地运用的一些话题非常感谢 Jeff 哥来到我们这期运动世界 part 的节目当中谢谢 Jeff 哥谢谢阿代谢谢各位听众我们就下一节的节目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