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擊樂家賴奇霞與作曲家林煒傑的實驗音樂關鍵字】有調與無調打擊樂器怎麼分?宗教樂器只有單一節奏?木魚與鑼能創造出多少種聲音變化?

【擊樂家賴奇霞與作曲家林煒傑的實驗音樂關鍵字】有調與無調打擊樂器怎麼分?宗教樂器只有單一節奏?木魚與鑼能創造出多少種聲音變化?

2024/5/4
logo of podcast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Shownotes Transcript

《少年報導者》誰來讀新聞這集文化關鍵字,要帶聽眾朋友認識屬於台灣在地的實驗音樂,邀請一公聲藝術擊樂家賴奇霞與作曲家林煒傑帶聽眾朋友從認識東西方常見的打擊樂器、宗教樂器, 到當代音樂豐富多元的聲音體驗。

以木魚為例,過去一般人認為只會出現在誦經儀式,只能單一節奏反覆敲擊的打擊樂器與宗教樂器,實則在宗教儀式中,需要搭配不同誦經需求,需要替木魚「調音」,在大空間帶領眾人誦經時需要更深沉的聲音,有時則需要選擇音色較高的木魚、更能快節奏的敲奏。

兩位藝術家從2020年開始一系列名為「共振計畫」的音樂實驗,不斷挖掘出木魚與鑼的各種聲音層次變化,今年也在國家兩廳院的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中,將超過100顆大小不同的木魚與鑼搬進實驗劇場,結合電子媒材及燈光變化,以沉浸式體驗,打開觀眾們的想像力與經驗空間。

客座總編輯|一公聲藝術擊樂家賴奇霞與作曲家林煒傑 製作團隊|楊惠君、邱紹雯、藍婉甄、吳冠伶、陳思樺

📍延伸閱讀: ➤「廳院報導仔」出任務,層層打開「感受」的影像紀實之旅 https://bit.ly/4b5I6EA) ➤「廳院報導仔」作品集,用相機和畫筆,抓住木魚和樂手共振的「心跳聲」https://bit.ly/4blvpVC) ➤「廳院報導仔」報名:https://bit.ly/3y4razx) 📮 邀請小聽眾們來錄音,歡迎來報名: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訂閱《少年報導者》電子報:http://eepurl.com/idk8VH)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