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即將在1月13日由全民投票決定第16屆的新任總統,在台灣,成年後可以透過投票,選出國家未來領導人及民意代表,是歷經漫長的社會運動,及前輩的爭取,進而有《憲法》修訂,才爭取到今日的民主和平。台灣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過程, 也被國際社會稱之為「寧靜革命」。
最新一集的「新聞關鍵字」,邀請有30年主跑政治與選舉經驗的資深媒體人、同時也是報導者文化基金會執行長何榮幸擔任客座總編輯,用4個關鍵字,帶大家重回歷史現場,回顧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現在得以一人一票選總統,曾突破的民主關卡以及現場觀察:
➤戒嚴和解嚴 在台灣長達38年的戒嚴期間,總統可無限任期、人民不得組黨、也不可辦報發出異議聲音,對台灣社會造成什麼影響?
➤野百合學運 1990年台灣最大的學生運動,確立了「總統由全體公民選舉產生」的朝野共識,當時的學運領袖現在都在做些什麼呢?
➤修憲 在世界各國修改憲法都是最困難的。在台灣,不僅經歷過國民大會修憲,也曾出現「委任直選」與「公民直選」兩派爭論。
➤總統直選 1996年的3月23日,台灣500多萬人民共同選出第一位直選正副總統李登輝跟連戰,並一起度過了全球矚目的台海飛彈危機,台灣的民主價值需要全民一起守護。
客座總編輯|報導者文化基金會執行長何榮幸 製作團隊|楊惠君、邱紹雯、藍婉甄、陳韻如、陳思樺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