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of episode 【氣象署副署長洪景山的溫度關鍵字】反聖嬰作崇,台灣11年來最冷冬天?全球均溫卻創新高?海洋熱浪讓颱風變強?

【氣象署副署長洪景山的溫度關鍵字】反聖嬰作崇,台灣11年來最冷冬天?全球均溫卻創新高?海洋熱浪讓颱風變強?

2025/3/5
logo of podcast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誰來讀新聞 by少年報導者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洪锦山
Topics
洪锦山:我从气象工作的角度,观察到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台湾经历了11年来最冷的冬季,但这与2024年全球均温创新高,以及2025年1月全球均温再创新高的现象形成强烈对比。这种反差并非错觉,而是真实存在的气候现象。 根据气象数据,2025年1月台湾平均气温为17.2度,低于气候正常值下限(17.7度),而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的平均气温也低于正常值下限。更重要的是,这段期间低于14度的低温天数高达41天,远超往年,并且经历了13波大陆冷气团等级以上的冷空气,这都说明了今年冬季的异常寒冷。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与反圣婴现象有关。反圣婴会影响东北季风,使其增强,从而导致更多冷空气进入台湾,造成气温下降。然而,全球暖化的大趋势并没有因为反圣婴而改变,2025年1月全球平均气温依然创下历史新高,这说明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局部地区降温并不代表全球暖化停止。 此外,海洋热浪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海水升温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海平面上升、台风增强、干旱加剧等。2024年夏季澎湖地区就经历了海洋热浪,导致水母大量繁殖,对当地渔业造成严重损失。更重要的是,海水升温会影响温盐环流,这将对全球气候平衡造成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总而言之,台湾的冷冬与全球暖化的大趋势并不矛盾,反而凸显了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繁发生。我们应该关注气候变化,并采取行动来减少碳排放,保护地球环境。

Deep Dive

Chapters
2024-2025年的冬天是台灣11年來最冷的冬天,低於14度的日子多達41天,經歷了13波大陸冷氣團等級以上的冷空氣。然而,2024年卻是全球史上最熱的一年,1月全球均溫更創新高。台灣的冷冬與全球暖化的趨勢形成強烈對比,引發人們對於氣候變遷的關注。
  • 2024-2025年冬季為台灣11年來最冷
  • 低於14度的日子有41天,為近十年來最多
  • 經歷13波大陸冷氣團等級以上的冷空氣
  • 2024年為全球史上最熱的一年,1月全球均溫創新高

Shownotes Transcript

嗨 大家好我是气象署副署长洪锦山我是这一集少年报道者新闻关键字 Podcast 的节目的客座总编辑

我在气象署已经工作 30 年了每天都很认真的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关心天气和气候的变化今天我会带你了解四个和温度有关的新闻关键字欢迎你跟我一起认识世界上重要的事在我们录音的当下已经是 2025 年的 3 月了冬天即将跟我们说再见春天就要来报到了

不知道你们对今年的冬天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呢?我身边的朋友们都一直喊,天啊,好冷哦!特别是一月底,过完农历年之后,连续来了山坡的寒流,冷到出门一定要包得紧紧的,围巾、帽子,全副武装。晚上睡觉前还得先开电暖气,不然根本睡不着呢。

但光靠我们的感觉说好冷还不够科学吧让我们来看看真实数据根据气象观测台湾从 2024 年 12 月到 2025 年 2 月这三个月真的是 11 年来最冷的冬天耶这不是我们的错觉是真的超级冷不过等等

这里有个超级大疑问我们常常听到全球暖化这个词而且 2024 年全球平均温度确实打破了历史记录成为史上最热的一年甚至今年 1 月全球的平均温度还在创新高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 1 月那为什么我们在台湾却觉得冷到不行呢是不是哪里搞错了

所以,今年冬天到底是冷还是暖呢?让我们一起透过这集的新闻关键字来解开这个温度迷思了解为什么全球暖化中我们还是会经历超级冷的冬天准备好探索温度的秘密了吗?我们出发啦!第一个关键字是冷冬

在台湾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就是一月了根据气象署的统计从 1991 年到 2020 年这段期间台湾一月的平均气温是摄氏 18 度这个数字在气象专业里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气候平均值

气象专家是怎么计算这个数字的呢他们参考世界气象组织的标准用 30 年观测的气象数据算出来的为什么要用 30 年呢因为这段时间足够的长长到可以平滑短期的气候波动但是又不会太长以至于忽略气候变迁的影响而且这个平均值每 10 年会更新一次哦

到 2031 年时,我们就会用 2001 年到 2030 年的资料来计算新的平均值。每年的实际气温都会有高有低。所以,我们会和气候正常值做比较,来看看今年是偏暖还是偏冷。

气候正常值是 1991 年到 2020 年这段时间的排序分为最高、中间和最低的三段取最中间的一段区间作为气候正常值以 1 月为例,正常的范围为 17.7 至 18.4 度

那你猜看看今年 2025 年 1 月台湾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呢答案是摄氏 17.2 度 17.2 度比气候正常值下限 17.7 还低了 0.5 度对科学家来说偏离 0.5 度其实算蛮明显的变化不只是 1 月冷而已台湾的冬天通常是指 12 月到隔年 2 月

如果要判断一个冬天冷不能,能不能称为冷冬,我们会看这段期间的平均温度。那么,2025 年的冬天,也就是 2024 年 12 月到 2025 年 2 月的平均温度是多少呢?是摄氏 17.9 度。

比气候正常值下限 18.4 度低了 0.5 度而且这是 11 年来最冷的冬天从 2000 年算起是第三冷的冬天只比 2011 年和 2014 年稍微暖一点点而已

年纪小一点的听众可能没什么印象不过我想跟你分享 2016 年 1 月的时候台湾发生了很少见的霸王级寒流那时全台湾很多山区都冷到下雪连台北近郊的阳明山木栅动物园旁边的猫空或是新店山区都飘雪了

这让大家都觉得超级不可思议甚至有些住在那里大半辈子的居民也是第一次在家门口看到雪了但你知道吗就连这样霸王级寒流整个 2015 到 2016 冬季的平均气温也才 18.6 度竟然比今年的冬天还要高呢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今年的冬天冷了很久很久

从 2020 年 12 月到 2025 年 2 月这三个月气温低于 14 度的日子就有 41 天是近十年来最多另外今年冬天总共经历了 13 波大陆冷气团等级以上的冷空气而 2000 年以后平均每年只有 9 次所以算下来今年比那个霸王级韩流的冬天还要冷了

说到天气呢我想和大家介绍第二个关键字低温特报你有没有在新闻上看过五线式低温特报这种标题呢

这些低温特报其实是气象署发布的就是要提醒大家天气要变冷啦特别是要提醒年长者小小朋友有心血管疾病或者是慢性病的人要多多注意自己的健康当然也要提醒大家开暖气时要小心用电安全还有记得室内外会有温度差别一下子冷一下子热的让身体不适应

那么,什么时候会发布低温特报呢?通常是因为冬天有大陆冷高压从北方南下带来超级冷的空气。在气象署的分类中,他们会看到台北侧站观测的日最低温,把冷空气的强度分成这几种。第一个,温度在 12 到 14 度,叫做大陆冷气团。

温度在 10 到 12 度之间就叫做强烈大陆冷气团那么温度低于 10 度的时候呢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超级寒流了那到底要冷到什么程度气象署才会决定发布低温特报呢一般来说大概在 10 到 12 度这种强烈大陆冷气团的冷度就差不多可以发低温特报了

还有一个小知识想要和您分享我们的低温特报还会分成三种不同的颜色灯号黄色灯号代表预估平地会出现摄氏 10 度以下的最低温而橙色灯号代表平地最低温会在摄氏 6 度以下或者是出现摄氏 10 度以下的最低温而且连续 24 小时在 12 度以下

那红色灯号呢,这是最严重的情况,表示平地连续 24 小时,气温会在摄氏 6 度以下,遇到红色灯号,大家真的要非常小心保暖了。

有个很惊人的事实是从 2024 年 11 月开始气象署总共发布了 54 天的低温特报这个数字比过去五个冬季都还要多呢天气真的变得很奇怪是吧讲到这里你们一定很好奇为什么今年也就是 2024 到 2025 年台湾的冬天会这么冷呢

虽然每年的气温有高有低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今年有个全球级的气候现象正在发生那就是反盛音现象科学家们认为这可能是造成台湾今年冬天特别冷的原因之一没错第三个关键字我们就是要来聊聊反盛音

各位朋友,你们可能在自然课上听过声音和反声音这两个名词,还记得它们是什么意思吗?让我来帮大家复习一下。声音现象是指东太平洋密鲁一带的海水每隔几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

它发生的周期不太固定,大约是 2 到 7 年。当海水温度改变时,整个大气层也会受到影响。声音发声时,东太平洋海水会增温,使得气压变低,降雨量也会增加。反过来,西太平洋的气压会比平常高,所以在澳洲、东南亚等地区特别容易发生干旱。

声音通常在圣诞节左右达到高峰而且在声音发声的隔一年全球平均气温通常会上升哦

反声音顾名思义就是声音的相反它代表的是东太平洋海水降温的时期声音和反声音就像钟摆一样是一个反复发生的气候事件但因为诸多的因素也不见得每一次都是那么的规律而且反声音所带来的气候变化也没有声音那么容易被归类

每一次反生一事件的影响都不太一样对台湾来说反生一年下秋季的台风深层位置会更靠近我们这也是为什么 2024 年我们有那么多秋台的原因之一

除了台风之外反升音也会影响气温在反升音期间台湾东南方的菲律宾海域一带常常会出现一个反时钟旋转的气旋系统

这个气旋会影响原本在冬季吹向台湾的东北季风让它变得更强劲结果就是有更多的冷风会吹进台湾所以今年台湾的冬天才会变得比较的冷

有趣的是在 2023 年到 2024 年初全球才刚经历一波很强的声音现象这波声音造成了 2024 年全球平均气温创下的新高达到摄氏 15.1 度这比工业化前升高了 1.6 度这是全球首次升温超过摄氏 1.5 度的一年

在台湾,去年全年的平均温度也破了纪录达到 25 度这比过去 100 年高出了 1.7 度升温速度比全球的平均还要快

到了 2024 年下半年反声音现象开始发展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反声音会让台湾变冷而今年的确成了一个冷冬但是如果我们不只看台湾而是从全球的角度来看科学家原本预期在反声音的情况下今年地球的高温会开始下降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2025 年 1 月全球的平均气温是史上最暖的达到 13.2 度是不是很意外呢从这个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在全球暖化的趋势下而有一些科学家甚至说现在不是全球暖化了是全球沸腾

那么在这个全球暖化的趋势下即便反升音可以让某些地区暂时降温但是整体地球持续升温的趋势已经很难被逆转了

目前国际观测的资料显示虽然从去年中开始由升音转为反升音的趋势已经开始减缓或者是停滞但是许多海域的海表温度仍然异常的高这也意味着未来一年地球要在降温的机会更小最后一个关键字想要跟大家聊聊我很关心的海水升温的议题

大家一定常听到全球暖化这个词,因为人类排放过多温室气体,让地球变得热烘烘的,气温一直在上升。除了温度外,我们整个气候也因为暖化开始变得跟以前很不一样,有些地方会出现极端的干旱,而有些地方则会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暴雨。

过去,人们比较关注大气的升温,但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的海水温度也在不断上升哦。当海洋某区域的水温异常高于该季节的长期平均值的时候,我们就会称之为海洋热浪。

刚才提到的圣音现象往往就和造成特定区域的海洋热浪有密切的关系来看看一个真实的例子

2024 年夏季澎湖地区经历了持续的高温海水温度上升了一到两度这导致澎湖海域的水母大量的繁殖结果不只有多其勇客被水母遮挡的事件同时也导致了养殖的海鲤鱼和鳗鱼因为吞食了水母而大量暴毙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为什么海水升温很重要呢?海水和空气不一样哦,它有很大的除热作用。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海水呢,它不容易整温,但一旦温度上升后呢,就不容易降下来。

全球暖化会从大气向海洋传送更多的能量导致海洋增温而海洋增温后会带来很多后续的影响比如说海水增温之后海水的膨胀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而暖的海面会提供了更多的能量使台风的强度变强

海温升高也会使得海陆温度的调节减弱更容易造成了高温以及热浪而高温也会使得干旱的频率增加

另外海水吸收二氧化氮的能力也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下降这会导致进一步加速大气的暖化现象同时也对海洋生态造成巨大的影响比如珊瑚白化等等我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很酷的例子

北极海啊大家知道北极海在北边它和格陵兰一带呢它的温度呢非常的低所以那里的海水呢的密度很高而且盐分也很高

这种高密度高盐分的海水会在北大西洋下沉并且向南流动这就驱动了一股洋流往南部移动这股洋流进入了南大洋然后分支会流向印度洋以及太平洋的深层

最后在热带和负热带的海域上升并且又回到了北大西洋这样子整个的洋流的过程呢我们就把它叫做温延环流温延环流旋转一圈呢大约要一千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洋流不仅运输能量而且呢还运输了溶解的固体和气体

污染环流最重要的功能是维持地球的能量平衡但是当全球暖化导致北极的海滨融化北大西洋的表层海水盐分被冲淡也不像以前那么的冰冷海水从高纬度地区下沉的力量也就会减少这会影响全球能量的平衡而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科学家还不确定暖化到什么程度会导致温延环流崩溃相关的研究仍然持续地在进行中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是海洋升温对气候变迁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我们绝对不能够忽视哦

今天我们介绍了四个超级有趣的关键字冷冬、低温特暴、反升阴和海水升温是不是觉得天气和气候真的很神奇呢?一方面,我们经历了 11 年来最冷的冬天另外一方面,全球的海洋和整体的大气温度却还在不断升高

看起来有点矛盾虽然我们这个冬天冷收收的但这并不表示全球暖化停止反而提醒我们气候系统有多么的复杂

气候变化是个巨大的拼图每个地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当我们下次听到气象预报说明天会很冷请多穿点衣服哦这时候别忘了这背后有着海洋大气甚至是全球气候系统在运作

而我们每个人的行动从节约能源到减少碳排放都能为这个星球带来正向的影响我是气象署副署长洪锦山以上是由我为非盈利媒体少年报导者的读者介绍的温度关键字很快复习一下今天介绍的四个关键字冷冬、低温特报、反升阴以及海水升温

我们下次再聊哦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