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自去年2月入侵烏克蘭,迄今戰事已超過一年半,今年6月烏軍再度吹起反攻號角,陸續收復數個城鎮。另一方面,戰事也將進入聯合國國際法院(ICJ)的另一波攻防,俄國聲稱入侵烏克蘭是為了「防止烏東的種族滅絕」,希望此案被駁回,雙方正在聽審中爭辯國際法院是否有管轄權。
這場8,000公里以外的戰爭,雖然戰火只發生在烏克蘭,但世界各國都間接參與了戰爭,包括經濟制裁、武器支援、收容難民,甚至提供貓狗寵物救援等;看似與我們很遙遠的戰爭,其實比想像中的接近,孩子們對戰爭的好奇更是超出大人的想像。
《少年報導者》「誰來讀新聞」Podcast最新一集的「新聞關鍵字」,邀請到全球串連早安新聞主持人之一的小路擔任客座總編輯,帶大家從「羅宋湯」這道俄羅斯經典傳統料理說起,用以下5個關鍵字:
➤ 羅宋湯:甜菜熬煮、鮮紅色的美味湯品,為何變成俄烏衝突「番外篇」?(❗️新聞更新❗️2022年7月1日,俄烏戰爭爆發近5個月,聯合國將烏克蘭的羅宋湯烹調文化列入瀕危文化遺產名錄,理由是戰爭已經嚴重威脅到烏克蘭的這項傳統文化,必須加以保護。俄羅斯大力抨擊聯合國的決定,不過,聯合國也說明,把羅宋湯列入瀕危文化遺產,不代表遺產的排他性或所有權,讓俄烏這場羅宋湯之戰持續延燒。) ➤ 北約:長達1,974公里的俄烏邊境,讓俄國長期忌憚烏克蘭加入目前已有31個成員國的北約,是戰爭爆發的主因之一 ➤ 廣場革命:一場造成上百人喪生的激烈警民衝突,顯示出烏克蘭分裂且飽受鄰國影響的政治局勢與國家認同問題 ➤ 聯合國安理會:維護全球安全的國際組織,卻無法通過「譴責俄羅斯侵略」的決議,為什麼? ➤ 混合戰:網路滲透、假資訊在戰爭中可以致命,不輸傳統砲火,是俄烏戰爭的重要啟示
帶聽眾一起認識俄烏兩國的愛恨情仇,以及軍火攻防外,夾雜各種網路假訊息與心理戰術的新型戰爭型態。
客座總編輯|全球串連早安新聞主持人小路 製作團隊|楊惠君、邱紹雯、藍婉甄、陳韻如、汪彥成
📍延伸閱讀:戰爭與和平──烏克蘭、俄羅斯和台灣的我們 https://bit.ly/3ELprPy) 📍台灣第一本兒少新聞雜誌書《戰爭與我們的距離》:https://bit.ly/3PB1ela)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