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事急诊专科17年,亲历八仙尘爆和复航空难等重大事件,深刻体会到急诊工作的挑战和意义。选择急诊,意味着要承受寂寞和缺乏掌声,但能为病人提供最需要的医疗照护,这让我感到自豪。
急诊拥塞是当前医疗体系面临的严峻问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病人输入过多,突发事件或传染病疫情会导致大量病人涌入;二是效率不佳,流程设计不合理、检查和取药流程缓慢、人力不足等都会导致病人滞留;三是输出受阻,病房资源不足导致病人无法及时转入病房,占用急诊床位和人力资源。
护病比过高是导致病房资源紧张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护理人员流失严重,这与工作环境、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等多种因素有关。医院为了遵守护病比规定,往往只能选择关床,即使有空床也无法收治病人,进一步加剧了急诊拥塞。
检伤分类是急诊室的重要制度,目的是确保危急病人优先得到救治。但实际操作中,由于病人数量众多,即使是轻症病人也可能面临长时间等待。
审慎一般人原则强调,如果民众对自身健康状况感到担忧,即使最终被判定为轻症,也不应被指责为滥用急诊。滥用急诊的行为通常是指为了插队或方便而使用急诊,而非出于对自身健康的真正担忧。
解决急诊拥塞问题需要多方面努力,包括增加医疗资源投入、优化流程设计、提高效率、加强护理人员队伍建设等。同时,也需要公众理解和配合,理性就医,避免滥用急诊资源。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