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輝在高中時學習手語,並與聾人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誼,這促使他決定成為一名手語翻譯員,替聾人朋友發聲。
手語像一把火炬,照亮了他曾經的自卑感,幫助他更了解自己,並引領他走向手語翻譯的職業道路。
他是台灣第一位公部門手語翻譯員,參與了國慶大會、總統大選辯論會、行政院和立法院的重大政策記者會等,並在2020年COVID-19疫情期間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提供手語翻譯。
他在14歲時剛好遇上台灣經濟起飛,家庭代工盛行,放學後需幫忙做代工,家裡經濟狀況不佳,但他仍努力學習,最終考上建國中學。
他在建中加入了攝影社和合唱團,並被同學拉入手語社,開始學習手語,這對他的人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他選擇法律系是因為成績使然,但他的真正興趣在於語言,尤其是手語。
他在台北市社會局招募手語翻譯員時立即應徵,並成功成為全國政府機關第一位手語翻譯員。
手語翻譯員的工作範圍廣泛,包括陪聽障者就醫、職業訓練、處理家庭糾紛等,甚至涉及法律諮詢和翻譯。
他認為手語翻譯專業是傳遞語言,不能提供意見或諮詢,必須保持中立,這是他堅守的原則。
他從台北出發,到台中、桃園、新竹和花蓮等地推廣手語服務,並在2020年COVID-19疫情記者會中推動手語翻譯的普及,甚至國防部的記者會也開始提供手語翻譯。
台灣第一位公部門手譯員李振輝,高中念建國中學,大學考上台大法律學系。14歲的他成績很好,卻很內向,因為家裡貧窮,個性自負又自卑。然後他遇見生活更困難的聾人朋友,促使他一頭栽進手語的世界,只為了跟他們交朋友、談上話。
本集讀報你除了可以聽到李振輝親自口述一位少年自卑感作祟的迷惘青春、一件「建中制服」給他什麼樣的光環,以及後來他是如何鼓起勇氣走上自己最喜歡的手語翻譯,親手參與搭建國內手語翻譯專業的職業環境。手語幫助李振輝「了解」自己更多,它就像一把火炬,照亮曾擋在他眼前的自卑感,引領他一路往前。
🌟「我的14歲」專欄介紹🌟 14歲、國中二年級,俗稱「中二病」的好發期,希望自己獨一無二,卻還不夠自信和堅定,身體和心理都是小孩以上、成年未滿的狀態。這是串連純真和成熟的交界,走過這裡,也許前途豁然開朗,也許依然懵懂不清,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太擔心,人生沒有「最佳路徑」。這個專欄是寫給「現在」、「曾經」以及「即將迎接」14歲的你,這個專欄裡的每一個大人,都和你有過一樣的心情。
🗣 讀報人|中央廣播電台粵語節目主持人Pat
《少年報導者》與《央廣》合作,提供中文、英語、日語、印尼語、泰語、越語、菲律賓語以及台灣台語、台灣客語、粵語等10種語言,讓世界聽見台灣,更服務台灣廣大的新住民以及外籍家庭,讓不同背景的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同步接收台灣值得關注的新聞議題。
📍 讀報文章|【我的14歲】李振輝:替聾人「說話」,解開自己少年時代自卑感的心結 https://bit.ly/3VLI5Qy)
📮 許願池留言就有機會獲得好禮:https://forms.gle/t7cp5vBxwFZhs4B97) ✅ 訂閱《少年報導者》電子報:http://eepurl.com/idk8VH) 💰 在報導者官網贊助我們:https://bit.ly/3Hkt5Tk)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