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中:我觀察到澤倫斯基與川普在白宮的衝突非常激烈,這與以往外交場合的模式大相逕庭。這場會面本應是為了礦產協議的簽署,但最終卻以不歡而散告終。川普上任以來,烏俄戰爭的走向一直備受關注,雖然他曾承諾上任後一天內就能結束戰爭,但現實情況並非如此。美俄在沙烏地阿拉伯舉行的和平談判未邀請烏克蘭參與,也引發了許多爭議。澤倫斯基公開批評川普,而川普則反過來批評澤倫斯基和拜登政府,並要求烏克蘭償還巨額的戰爭援助費用。
川普提出的礦產協議,要求烏克蘭以礦產資源來償還美國的援助,澤倫斯基最初反對,但在英法斡旋下,美國同意調整協議內容。然而,即使協議內容有所調整,川普與澤倫斯基在白宮的會面仍然未能達成共識,停戰協議也因此停滯不前。歐洲的角色隨之變得更加重要,英國和法國等國家開始積極參與,並提出組成自願聯盟制定和平計劃,以及提供更多軍事援助的方案。總體而言,川普政府對於烏俄戰爭的立場是希望儘快終止,但與歐洲國家在援助方式和戰爭策略上存在明顯分歧。
威力:美國提出的礦產協議,最早是由美國財長貝森特向澤倫斯基提出的,希望在戰爭結束後取得烏克蘭礦產的禁用權。澤倫斯基最初拒絕了這個提議,並有前烏克蘭官員批評這是殖民主義行為。川普則公開批評澤倫斯基和拜登政府,並要求烏克蘭償還巨額戰爭費用,並以礦產資源作為償還方式。
最新的礦產協議內容尚未公布,但據報導,美國希望獲得烏克蘭礦產收益的50%,並擁有優先購買權。與最初川普提出的版本相比,這個版本已經有所下修。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金額存在爭議,川普聲稱高達5000億美元,但實際數字可能較低。歐洲對烏克蘭的援助主要以貸款形式提供,與美國的軍事援助方式不同。烏克蘭目前最需要的是軍事援助,而這主要來自美國。烏克蘭礦產的價值巨大,尤其富含稀土資源,這也是美國和歐洲國家覬覦的原因。然而,稀土開採是一個高度污染的產業,需要大量的基礎建設投資,這對美國和歐洲國家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