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媒體議題專家談|人工智慧該如何進入媒體素養教學活動?來聽聽我們如何給學生【善良的考驗】。麒全、若喬

媒體議題專家談|人工智慧該如何進入媒體素養教學活動?來聽聽我們如何給學生【善良的考驗】。麒全、若喬

2024/8/27
logo of podcast 媒觀析 - 媒觀陪你聊媒體

媒觀析 - 媒觀陪你聊媒體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麒全
Topics
麒全與若喬共同探討人工智慧如何融入媒體素養教學活動,分享了第六屆高中生媒體素養營的經驗,主題為【善良的考驗-以人為本的AI實作】。營隊中設計了多個活動,讓學生體驗AI工具的應用,並反思AI可能帶來的倫理問題。他們認為,媒體素養教育不應僅止於傳達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分析辨別的能力,以及面對未來挑戰的素養。在活動設計上,他們注重學生本位,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和反思。他們也觀察到,學生在面對AI議題時,展現出對社會責任和倫理的思考,並提出具體的AI規範建議。 若喬分享了她從歷史老師轉換到媒體素養教育工作者的經驗,以及她如何將108課綱的媒體素養論述應用到營隊活動設計中。她強調媒體素養不只是技術層面的學習,更包含倫理素養和批判性思考。她詳細描述了營隊中關於AI偏見和偏誤的討論,以及如何引導學生區分bias和prejudice,並理解大型語言模型的運作機制。 麒全則從營隊主視覺設計、活動設計理念等方面分享了經驗。他提到,主視覺設計中AI生成的機器人形象,以及顏色對比的運用,都旨在傳達“善良的考驗”這一主題的內涵。他還詳細介紹了營隊中兩個核心活動:‘那些不夠善良的選擇’和‘未來世界的考驗’,並分析了學生的參與情況和反思。他認為,這些活動有效地讓學生體驗到AI工具的應用,以及資訊真偽辨別的重要性,並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他們共同總結了高中老師在運用AI工具進行教學時應注意的事項,包括學生的電腦基礎能力、教師自身對AI工具的熟悉程度,以及教學設計的測試和調整。他們也深入探討了“善良的考驗”這一主題的意義,認為在AI時代,培養學生對自身價值觀的堅守和對倫理的思考至關重要。 若喬從自身教育背景出發,詳細闡述了媒體素養的內涵,並結合108課綱,強調培養學生善用媒體科技、具備倫理素養以及批判性思辨的能力。她分享了營隊中關於AI偏見和偏誤的討論,指出大型語言模型的運作機制以及可能產生的偏見,並強調教師應引導學生區分bias和prejudice。她還分享了營隊中讓學生製作Podcast的經驗,認為Podcast是讓學生展現媒體素養和傳遞正向影響力的良好方式。 麒全則從營隊的整體設計和活動執行方面進行了分享,包括主視覺設計理念、活動設計目的、學生的參與情況以及反思。他詳細介紹了“那些不夠善良的選擇”和“未來世界的考驗”兩個核心活動,並分析了學生的表現和回饋。他指出,這些活動旨在讓學生體驗AI工具的應用,學習資訊真偽辨別,並培養批判性思考能力。同時,他也分享了高中老師在使用AI工具進行教學時應注意的事項,包括學生的電腦基礎能力、教師自身對AI工具的熟悉程度以及教學設計的測試和調整。 最後,他們共同探討了“善良的考驗”這一主題的深層意義,強調在AI時代,培養學生對自身價值觀的堅守和對倫理的思考至關重要。他們認為,營隊的成功之處在於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學習和反思,並在過程中產生對AI倫理和社會責任的思考。

Deep Dive

Chapters
探討108課綱中媒體素養的定義和演變,從早期的媒體試讀到現在素養導向的教學,以及教育現場老師們在實踐上的挑戰與反思。
  • 108課綱強調媒體素養需具備知識、能力和態度三面向。
  • 媒體素養的定義在不同時期有不同詮釋,從媒體試讀到素養導向。
  • 教育現場老師在實踐素養導向教學上面臨挑戰。

Shownotes Transcript

当可以看到学生眼中有发光或者是他有意识到这件事情正在发生我们很认真在跟他讨论的时候我觉得就会是资产营队我觉得收获最大跟我最期待学生看到的样子没关系 没关陪你聊媒体本节目由中加宽屏赞助播出那这集节目是媒体议题专家谈的单元没关刚在暑假办完一个大活动是高中生媒体素养营今年已经是第六年了

那前几届我们其实都会在 podcast 节目上跟听众分享我们办理这个营队对于高中生的观察和心得那今天也是一样的那么本集跟我们一起对谈的是美国安媒体素养组的成员也是这一次的营队总召若乔哈喽大家好我是若乔若乔在办完营队之后就是整个是神清气爽了起来

就是终于有一种可以喘气的感觉了对对对就是我们开始筹办大概是两三就是八月中的两三个月前然后就感觉就是每天好像都有一股就是负能量在那个区块当中就是

就是我的脑袋就会浮现我漏掉了什么我什么东西还没有准备好然后这个活动会达成我要的目的吗这个 AI 的部分我还没有很熟悉就是有这种各种很紧张很困惑的状态出现办完真的是如释重负吧

对然后看到小朋友的回馈可能会填我回馈表当然都是开心的孩子所以就会觉得我也很开心这样子那因为你是教育背景嘛就是你原本是要成为高中的历史老师嘛对对对就是跟

对跟大家说就是原本是走向这个高中历史老师的道路上然后做完实习然后也去各种小小的兼科或是家教也好对

当然原本是要当一个高中历史老师所以回过头来来筹办这个营队的时候对象是高中生然后他又是具有教育目的的营队所以对我来说当然会是一个我势必要交出一个好的成绩单的那种感觉

是有的是有的而且因为我是近来没关这是第三个高中生营队了那今年参与的感受真的是觉得有一些细节啊好像真的是真的是教育背景的人才可以做到这样的精细程度就是像之前我们可能会比较在意说我们要传达我们身为一个 NGO 组织在意媒体议题然后

我们甚至把对于媒体环境未来的期待寄托在媒体素养教育上的这个事情我们好像就是在做倡议也是所以才做教育推广的活动但是假设本身就是在一课程这件事情来讲的话在这一次的就是应对的不管是课程设计或者是整整三天的活动规划好像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重点就是我感受上会觉得

教育现场可以做到的改变不见得是我们要传达给学生什么我觉得这件事情是我觉得在这一次的应对当中一个蛮重大的我对我来讲蛮重大的一个感受和收获我觉得这跟我嗯

谢谢师大老师们嘛就是他们的培训蛮重要是站在学生本位所以一开始梅关的感觉给我的感觉比较像是我们站在这个媒体议题的中心跟我们有这些研究资料我们是这方面的专业大家来理解我们的那种感觉

然后跟我是希望带着学生说那我们一起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我觉得是角色上就是有点像是站着跟你讲话还是蹲下来跟你用平视的角度讲话的感受上的差异但不是不好就只是方式的不同那就是教育界所谈的那个素养导向和就是我们美观很在意的媒体素养媒体试读是不是有点差异

对就是尤其是我一开始进来的时候我自己在读领纲或者是总纲的时候那个素养是适应现在生活跟未来挑战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跟态度三件事情

那到媒体素养这一个环节的时候他又会是善用媒体科技的能力去培养他的伦理素养然后进一步去能够分析思辨批判那个人跟科技之间的关系那所以对我来说

我的想像中的媒体素养就会是学生在使用这个媒体或者是他不管是阅听或是产制的状态下他应该要具备的能力拿去引发出他怎么样做这个态度吗也好然后跟他这个习惯的养成那个习惯的养成是我今天接收到资讯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到说我可能要去做一点判读

或者是我可能意识到说我今天分享出的任何一个消息其实都会有影响力不管它只是影响到我的朋友还是它其实会影响到整个社会都好不好的那种习惯思考习惯我想到就是刚进来的时候我拿了好几本教科书跟你说梅尼苏洋有这一派有这一派有这一派但是现在看起来你走出的是另外一派是比较是一群就是 108 克纲的那个论述的那一派

就是這件事情是一件好事因為我自己是覺得就是因為從大學部跟研究所都是傳播科系所以 media literacy 這個東西它其實是一個真的是在典範競爭的狀態當中比較是 21 世紀剛開始的時候那時候教育部發了第一個白皮書在那個時候我們面對的主要媒體是電子媒介

所以我们对电子媒介可能他表现的不理想或是过于心三色然后媒体素养也许好像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所以那个时候媒体素养是被翻成 literacy 这个字是被翻成媒体试读的就是聪慕名的阅听人要来看出媒体的内容当中有哪些意识形态的在线或是他的那个对于可能族群性别年龄这些事情的在线是不是有一些偏误的地方我们

我们都是在读媒体提供的内容甚至有时候是要做专业解密就是这个奇怪的内容为什么会在这样子的媒体机构中被做出来那这样是不是我们媒体机构的一些机制或是他的体质要做一些调整那个时候的媒体 media literacy 大概都是长成这个样子

但是那个时候同样在典范竞争就是媒体 literacy 要被翻成素养的这一派就是会在意到一些比较广阔的东西会跟现在的那个 108 课纲比较接近在那个时候就是教育界写出来的媒体素养的论文或是期刊文章当中他们也都是引用就是所谓的 competence 这个字 108 课纲的那个素养是 competence

那在那个时候 media literacy 的讨论教育界的老师也是比较是用 competence 这个字来讨论 media literacy 那现在看起来就是我们会说就是 108 课刚对于媒体素养打了擦边球但是这个擦边球我反而觉得是一个有创造性空间的一个模糊状态就是我们就是其实素养导向的教育其实也对现场老师造成蛮多的困扰嘛

但是就是在这个困扰的状态下是真的可以帮助学生也好或是老师也好或是人也好就是可以面对他生活当中的那些挑战或者是他要适应他生活中就是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他就是要具备这样子的素养所以我觉得现在在这个领域

就是也是有那个文献当中也看出有老师倡议说就是媒体素养它是要退回到理论层次的讨论就是我就是我自己在工作两年多真的是有时候是就是有点像无头苍蝇就是我们现在还要就是用新闻伦理来推媒体素养

那我觉得在这次的营队当中看出来是其实应该是要让学生来给我们答案就是说我们当然可以告诉他说新闻理想的状态是怎样可是他也不见得是真的在他生活当中用那样的方式去使用新闻内容所以我觉得现在在这个领域还蛮有机的那也需要真的一些真的是比较理论的讨论

那就是洛霞是营队总召那这一次的营队的那个主视觉就是大家如果有关注梅关的粉专或者是官网的话有看到那个机器人那这个机器人就是这个主视觉它是怎么样被设计出来的

就是这个机器人当初是我跟就是我们的同伴就是陈叔下了指令就是跟他许愿说我一定要在这个海报或是这个主视觉中最重要的那一个部分是 AI 生成的因为我们是一个 AI 的应对所以势必要用 AI 生成这是第一件事情然后第二件事情是因为要很直观是 AI 所以或许对高中生来说机器人就会是一个很直观的想象

然后再下一步才会是再下一步是那我要怎么做出那个善良的考验的这个感受那所以这个考验就变成一个选择题那这个选择题就会变成说我们在主视觉上面有一个嗯

橘红色的区域跟一个蓝色冷色调的区域这两个指令嘛这两个指令这两个想象也是我那时候跟陈叔说我很希望呈现的样子是我希望呈现的是一边是一个温暖的社会的样貌一个是跟人际互动很高度比较偏冰冷的社会样貌在这个选择上面那会让我觉得这场应对就是要跟大家讨论这个选择会造成怎么样子的未来

陈叔是你的 Chief GPT 吗陈叔是我的小帮手我觉得他比 Chief GPT 还要棒对啊就是因为我自己一开始在做那个我有试着用我不是自己不愿意去尝试是我的就是下的指令可能不够明确或是不够精准以至于说他一直都给我很满版的图片跟我觉得太多的东西

很难变成我们主视觉需要的内容因为 AI 生成的图片上我觉得满满的就是你如果不跟他讲说你要很空白的背景他就是会填到满然后但是填到满并不适合作为任何宣传物这件事情对对对所以就是很感谢我们就是很强大的陈述这样子

那个设计出来最后的成果我觉得它的那个质感和专业性是有跑出来的然后对我来讲核心讯息也是明确的就是一个反差那好像是一个选择那我们等一下会解析就是我们的在应对当中的活动设计为什么是这个样子那最后会有一个解答那我想先问若乔的是根据若乔的观察就是现在教育现场的老师有开始注意到 AI 的问题了吗嗯

我觉得一定有注意到就是老师们从我可能从学生的回馈上或者是从我自己的家教学生的回馈上或者是我同时在当老师的其他学长姐们这样子他们当然都有意识到然后也会跟学生讨论说最近有这样子的议题或是最近 AI 的发生可能会笑学生说你那个文章写的比 TrapGPT 还不如就是可能会变成一个聊天或者是提醒的

呃 议题但是很难被老师们直接用进去课堂或者是直接当成一堂课来上我觉得我比较少听到虽然还是多多少少有例如说花莲国小的老师他就是直接带着学生用平板去

接触 AI 的工具这个是有的可是比较像是技术层面的教学吗那后面的讨论跟人文相关的讨论我觉得好像还比较少看到老师们做

以我们就是今年第一场美观会课是邀请了三个教育阶段的老师来分享教育现场的状况来讲的话小学老师的代表就是进入了状况真的是看那个老师有没有要把这个议题带入那我很印象深刻就是那个老师就分享说学生觉得那个想到人工智慧所以他会问说 Canva 算是人工智慧吗

想说怎么那么可爱然后还有一些其他真的不是人工智慧的软体然后在小学的教育现场是会被误认为是人工智慧的但是到了高中的时候就是那个深层式 AI 就是 Challenge PT 的部分那个高中代表的老师是分享说这个东西现在是同学们的学习闺蜜闺蜜就是他是跟你很亲近的人哦

所以他是在学习的活动当中可以扮演很多比如说寻找资料的角色啊或是帮你翻译的角色的这种闺蜜就是进入高中的那个学习的状态在高中或者是大学是比较明确的那大学老师就不用讲了就是最快首当其冲可能会在大学这一段那就是就是在我们的营队当中我们其实也有带入一些关于深层式 AI 的知识学习内容

那就是说这些就是在我们营队当中提到的那些知识学习内容我觉得有可能就是 AI 这个议题它要进入到教学现场所要呈现给学生的必要的知识学习内容那我要问肉桥的是在我们的营队当中就是我们有提到哪一些深层式 AI 的知识学习内容

嗯,当初在做设计的时候,我觉得一定要提到的第一件事情会是要怎么用生成式 AI,这个是一点,因为它毕竟是作为工具嘛,虽然佳融老师说不是,对对对,但是假定它是一个工具,这个 LLM 的模型它要怎么用,或是它是怎么运行的,这件事情是必要让学生知道的。

然后第二件事情是呃他的运行的方式会造成什么样子的结果就是那个几率他造成的结果其实会影响到什么那才会是后续我又就是安排了郑荣老师跟嘉荣老师跟大家分享那些隐忧以及偏见的案例所以他们两个共同都有讲到一个那个人脸辨识的这个这个 AI 的问题所以我也觉得就是我很希望学生在呃

这场应对中吸收到的 AI 的相关资讯回到那个 ChatGPT 好了就是那个知识学习点就是要知道它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所以大型语言模型在我们的活动还有课程当中是有被解释的

那就是學生要對 AI 有反思那首先要知道那個東西是什麼嘛所以當學生知道它是大型語言模型的時候他就會知道他是有爬蟲然後去搜了很多網路上的文本變成他進到他的演算法然後可以透過統計和機率的方式生成出一個文章的內容

所以知道这件事情会不会是我们就是现在社会在关心教育要怎么应对 AI 它是一个必备的基础知识内容是要知道 TradeGP 是一个 LLM 啦这样

我觉得蛮重要的然后也要知道就是那个生成的意思跟它是一个资料库其实是有一些落差在的所以是希望老师们把这件事情讲出来然后再来也要让学生知道其实 AI 还有分不同的类型 AI 所以就是像你说的小学生会觉得说那个 Canva 是 AI 那高中生也会觉得说只要是机器人都是 AI

就是大家有不同的 AI 迷思在那个我们的课程中有一个辨别式就是有两种 AI 一种是辨别式的 AI 辨别式的 AI 开始进入大家的生活当中就是我们上去松烟办展的时候我进到那个地下停车场进去的时候我的机车要先停在他的那个摄影机前面他要辨识我的车牌就辨识的 AI 已经开始进入到大家的生活了

那深层式的 AI 更不用我讲 Chad GPT 3.5 出来之后就是大家的那个惊讶的感受就是那个他就是深层竟然可以做到这样子的程度给大家的一个惊奇感所以在我们的课程当中有区别这两个 AI 的类型那那个

我记得有个老师是说辨别式的 AI 还没有造成太大的媒体数量上的问题但是深层式的 AI 就要注意那个讯息内容的正确性还有它的原理如果是几率的话那它就有可能会有偏误跟偏见对不对

对尤其是我有跟老师们说就是我们特别要针对生成师这一块的原因是因为对象是高中生所以其实刚刚说辨别式或者是机器学习比较高难度一点的 AI 其实学生接触的比率或者是可能接触到的几率很低所以更需要注意到的是生成师 AI 到底问题在哪里然后为什么他会有偏见也好或者是为什么他那么会捏造也好这蛮重要的嗯

那有一堂课是专门来探讨所谓的偏见或是偏误那一堂课当然就是针对深层式 AI 它的原理所导致的一个媒体素养上的隐忧那那一堂课可以请若晓再多分享一点就是那个偏误是怎么被讨论的

好老师在最前面他就先跟大家定义那个 bias 跟 prejudice 这件事情那我一开始跟曾荣老师接触的时候应该说我一开始找曾荣老师的时候我的预想应该是那个 prejudice 因为我我们看得到生成出来的东西可能是嗯

不管是原住民的图像或是黑人的图像也好它都带有很严重的我们认知的那个偏见那这个定义上偏见感觉就是比较负面的或者是它是一个比较不好的不理想的状况可是老师为什么要做这个 bias 跟 prejudice 的定义就是那个 bias 等于是它其实是一个统计下

偏误所以他比较中性他没有说他一定是取向这个偏见的状态只是我们在这个 BIAS 的结果下看到了这个 projects 我觉得 BIAS 在那个统计不管是统计要做什么检定啊或是他发展一个模型的时候

统计学家就真的一直在面对那个 bias 那现在就是深层式模型先意识到它是大型语言模型它是用几率的方式算出来这个字后面很大的几率会接这个字它是几率算出来的那这个几率算出来的状态就是在那个模型的设计上就会是那个我们要可能写程式的时候要一直去克服的那个 bias 或是它我们就是要知道那个机器就是有这个 bias

但是这个 bias 因为它现在是生成出一个文本我们很常就是媒体素养很常在批评的会是说这个文本带有什么样的偏见或是意识形态所以就是机器跟我们人文活动的批判活动交叠在一起了在我们就是要先知道说机器为什么会做这样子的事情就是因为它是大型语言模型嘛

所以它会有一个偏偏偏见也好或是偏误也好这是我们要先意识到的意识到了之后然后我们再就是使用它的时候就会有有就可以反思说怎么样使用才是比较好的结果嗯

然后因为老师也要再帮学生理清楚就是这个 Bias 的问题所以我觉得老师用 Google search 先做一个开始的讨论是蛮好的因为老师就让大家不算让大家测试就是说如果你今天打可能同性恋那那个 Google search 下面会连接的那些单字词语其实也就是一个也

也就是一个那个计算模型上的结果嘛就是大家可能比较常搜寻或者是比较常连接的下一个字是什么那在这个下面的字其实如果以 Google 没有特别去调整的状态来说就会看到一个很社会上的偏见社会上的偏见存在那他才会去厘清说那个 bias 跟那个

那个偏见的差异是什么我觉得这点我是蛮需要学生意识到而且甚至我自己可能也没有意识到这个差异的然后老师也很认真的去分别那个我们在谈论的 AI 它是哪一个层次的 AI 是生成式 AI 还是它是机器学习就是再更大一点的辨识型的 AI 就是它们的层次上其实不一样的那它会造成的 bias 跟的

使用上也会有差异所以像是老师有举到的人脸辨识的系统或者是履历辨识的系统他们可能都比深层式 AI 在更深度的机器学习的部分就是对所以它会产生数的 bias 就会是就会是因为它的要求上就算我们没有这个偏见

但是因为例如说我要找的人履历履历要找的人如果是一个可能是工程师那他就算撇除掉性别撇除掉年龄撇除掉工作经验他最后还是会因为这些大旁

庞大的数据库给他一个还是接近刻板印象吗或者是接近偏见的工程师长什么样子的履历会被挑选出来所以那个结果就会变成我们认知到的偏见所以我自己觉得老师光是帮大家理清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一个课程内容

老师给的例子就是美国有一家大公司就是他因为收的履历量真的太多了他要先做一个可以辨识的系统帮他筛选这些履历那假设他是要筛选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然后甚至可能有某些经验某些技能的人的话

那那个机器进来的时候他其实是看说履历的各个部分比如说性别年龄这些变相他跟这个特质的关联性在哪里所以当我们要筛选出有团队精神的人的时候那他很有可能会在统计的那个几率计算当中就导向了就是

就是性别在百分之多少的几率下可以会有那一个特质所以就是那个英国 BBC 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就说这个大公司设计出了一个具有偏见的 CV 系统对就是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到说就是我们在跟那个人工智慧人工智慧进入到我们的人文活动的时候我们法律明确禁止的事情就是

就台湾的法也是这样就是我们不能用性别去来决定说可不可以可不可以担任升任这个工作嘛我们的那个性别平等的法规有这相关的规定但是如果真的进到机器的时候就是他也会照他可以帮你筛选大量的履历但是他同时也会造成一个隐忧或是困扰是他就是会他就是会有某些偏误啦那这个例子蛮有趣的嗯嗯嗯

那我们的那个营队的活动最后有请高中生来就是设想一个对于 AI 的规范若想从高中生最后产出的结果来看的话高中生是怎么想这些 AI 要怎么被规范的问题呢嗯

我们在做这个 AI 法规的规范有给学生一个方向因为如果太发散的话一方面是第一件事情是我有说到高中生对 AI 的定义上可能虽然上过课但是还是会有一些理解上的错误那我赶快帮他设定方向才有办法就是赶快进入比较深度的讨论所以我们设定了三个方向是影视然后跟新闻跟教育因为教育现场会跟他们有很高度的

关联所以我也很想要知道学生的观察是什么那我觉得这三个这三个领域的小朋友做出来的 AI 规范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有强调到

揭露就是 AI 这件事情一定要被揭露出来它一定要被标注不管是浮水印也好或者是它在名称上面要写或者是它在参赛的时间的时候或者是档案名称上面之类的它都应该要标示说它是跟 AI 一起制作的或是协作出来的所以这个感觉在学生在发掘社会议题或者是在发掘 AI 对社会的影响上

都很明显的感觉到不管在哪一个领域 AI 被揭露出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然后第二件事情是学生我在猜测是应该这个架构下我是要求他们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律规范的架构下去思考思考

思考那个我们要定的法律或者是我们要定的规范是什么所以很开心的是看到学生他没有用禁止的方式就是比较不可以不可以用 AI 或者是不可以用 AI 生成或者是不可以下什么样子指令或者是不可以生成出心散色的内容没有这样子的内容他们反而是回过头来是如果今天大家要用 AI 的话

应该要有什么什么什么的不管是规范也好或者是民事的标注也好或者是资料库上甚至不应该要出现这些内容所以下一步反过头来就是学生在规范那个 AI 的业者科技业者科技公司业者的

比例上当然都多过于使用者怎么使用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看到他们的 AI 规范报告蛮有趣的现象然后跟我也达到我的教育目的是我要让学生去搜寻现在的 AI 法规是什么然后问题是什么产生出什么样子的事件这样子

因为 AI 会冲击各个场域所以我们先选了教育影视跟新闻三个场域然后透过他们现在对 AI 的了解然后也可能透过去搜寻新闻的方式了解这三个场域中可能有哪些问题是 AI 会导致或是 AI 会造成问题的地方然后他们再来设想那个规范那我自己印象深刻的两点是教育的同学教育那组的同学就规范教育部应该要做什么事情

就是他觉得就是 AI 这件事情真的会冲击我们的未来然后甚至就是教育部也要面对这个城乡数位落差的问题在比较偏向的地方的话就是要比较用力的去让大家知道未来 AI 会怎么样未来 AI 会有什么样的隐忧那另外一个就是因为有新闻那有一组的同学我觉得他算是掉入陷阱因为我们第二天主要讨论那个就是

就是我们刚讨论的那个偏见那有一组我觉得他们算是跳入陷阱是因为他们就是列了一个法规说 AI 不能生成有偏见的东西对歧视性的言论这种对对对然后就让我把那个上次去伦理委员会开会然后我们在讨论精神卫生法的那个经验讲出来就是精神卫生法其实有一条已经规定就是媒体不能用歧视性的言论来写就是有精神疾病的人

那可是那条在新闻的讨论上就有一些有一些会造成就是那媒体就宁可不要报道因为那条如果是有罚则的话那媒体就不会报道所以精神精神有精神疾病的人他们就会消失在媒体的篇幅上那我们那次的讨论就是这样是大家想要的结果吗是这条法律要达到的结果吗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然后那组的同学就是他们的写的法规就是那个 AI 不能产生出有偏见的东西

这不能用法律来规范啊如果用法律来规范的话就是除了会扼杀创意之外也可能会让也可能会对知情权有受有一些影响所以我算觉得他们算是掉入陷阱对然后他们被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充满就是惊慌对

对对但是我觉得教育的尤其是教育的两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觉得 AI 的课程这个东西应该是列入他们的必修那看到学生讲说这是必修的时候我就说哦就是一开始他们本来是说要列入课程然后我就再推了一把我就说那是必修还是选修还是社团还是就是他要在你们的什么位置然后他们就很笃定跟我说他们觉得他应该要在必修那

我觉得看到学生这样讲不是说他们很想要学这个科技而是他们真的有意识到说他真的会改变可能未来的生活方式也好或者是他们在学术上的专业也好就是他们有感觉到那个影响力然后还有一点我觉得蛮可爱的事情是因为我们的营队是来自于全台湾不同的县市我们这次还有澎湖跟金门的学生也有花莲的学生台南的学生所以大家

都不是以台北为中心的思考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所以才会有刚刚齐全说到的担心数位落差然后花莲没有这些课程我们没有到第十花莲的意思就是学生说他没有看到这样子的课程的事情那这也真实在发生那他也刺激了可能原本在台北的同学有这样子的想象就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在设定说他们要推广 AI 法

AI 课程的时候他们甚至有思考到说那老师要怎么教老师不可能他又要教国文英文数学那他又要再去学 AI 那他们就想说那或许就是有一阵专辑构派专业的老师但他们又担心说那那个专业老师会不会只在北部所以才会讨论到说那个数位落差的问题

所以看到学生有这样子很不同视角的激荡也好然后不同地区学生的观点我觉得是看到他们讨论过程中觉得很欣慰或是很开心的事情这些讨论我们社会也正在进行当中就是学生不可能讨论的全面但是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要让他知道问题然后知道 AI 可能会造成什么问题然后他提出来的解决方式他有个脑力激荡

他不可能就是提的好的啦就是那个那个说要用法律来规范偏见的同学不可能不可能会不可能会规范的好啦如果规范的好你就可以当立法委员了

对而且我甚至很期待学生跟我讲说为什么一定要是法律规范就是我们的解决问题只有法律规范吗就是我其实也很期待学生提出这样子的问题那当然当初会设计法律规范是考量到说如果今天是行动方案或者是比较无法去同一个水平上面讨论的话在我在评审老师的方面或者是给予回馈方面会很难给到具体的建议

所以我也很感谢这次来的评审老师除了齐全之外还有就是中研院的洪如老师给学生们蛮多的指教的跟法律上面的刺激我觉得嗯我自己认为在那个发表会上我看到了很多火花跟呃洗手是我很开心的一个发表会嗯

这就是那个克刚科技资讯与媒体素养那个开始要反思科技可能造成的伦理问题的这一块啦对对这是我们把它包装成规范的形式然后也希望他们是讨论到社会问题对对对

接下来我们会讨论在影队中的一些活动的设计那第一个会是我们又请同学做 podcast 了啦就是我们大概已经操作四年了那前两年的话我们还没有进到就是录音室前两年比较是用录音机然后有一个音档之后然后再进来再进来编辑但是就是在媒体素养的活动上

让同学做出一个传播内容好像是越来越算是一个趋势啦甚至在我进来没关之前有时候在大学的时候老师是叫我们拍短片嗯

然后写新闻稿就是这个是一个一个是难度超高但很好玩一个是难度可能没那么高但是很无聊但是在这两个之间呢我觉得 Podcast 真的是我们在营队操作起来学生的负担也小然后也可以达到教育目的是他做出一个传播内容的教育目的所以就是若乔在想这个我们要把做 Podcast 纳到营队的活动的时候大概是怎么想的

就是当初其实有跟齐全讨论过我们到底是要保留 podcast 还是要跟上小朋友可能很喜欢或者是很想做的短影片那那个思考点会在于我们希望学生达到的效果是什么所以我当时候希望学生达到的效果是这个成品应该是一个他对媒体产制媒体素养的这一块的展现所以是他要产生一个正向影响力的内容

那如果是正向影响力的内容就是我对短影片的偏见嘛我对短影片的偏见会觉得那个篇幅的时间不足以让他们有办法好好讲话跟好好传递讯息所以然后再来是他们可能会

换到他们的容貌焦虑或者是就是其他的问题因为他要上进那所以 podcast 其实是一个很我觉得相对在叙述自己的意见或者是叙述自己的想法上很安全吗或者是比较不会受到外力影响的空间跟成分

成品然后再来是他们也比较难接触或者是他们也比较不一定有架构式的在讲话或是在聊天的过程放纲也好所以就觉得说如果要让他们有一个媒体禁用的成品来说 podcast 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这次的 podcast 也是配合营队的主题是我们希望同学在做 podcast 的脚本的时候尽量的跟 AI 来协作甚至因为 podcast 它那个封面要上传一张图那张图也是我们也是要求同学尽量去跟 AI 协作虽然有同学没有选择用 AI 来做啦

那就是在给同学回馈的时候啊就是每一组就开始逼问你跟 AI 协作的地方在哪里那有一些同学是说他一开始在发想脚本的时候他会先问 AI 先

先问 AI 他会给你就是这个问题的可能几个观点然后他可能再透过人脑的方式去消化那些观点也找一些额外的资料来再写到他的访纲里面那这个也是一个很好的协作方式那也有一组的同学是他把那个他想要谈的点先列好之后然后他再请 AI 帮他写一个讲稿

这个也是一个 OK 的方式那在那个就是他们做就封面图的部分我觉得刚好同学有操作出来就是有一组同学他那个请 AI 生成了一张图但是他要生成一个捷运但他生成的捷运是英国的捷运而且他在发表的时候说这个后面是美国的捷运所以刚好对于那个

对于资料库的反思在他们的作品当中就是被呈现出来了所以就是呃 podcast 一方面就是图跟文音图图文音这些这些内容的生产在机器还有人的互动当中要怎么被在短时间内被生产出来就是我觉得这个活动就蛮好玩的嗯然后我觉得因为学生他只思考他要讲的内容是什么所以他们在内容的呃

规划上面他们花了很多时间你知道学生在因为我们是第二天的下午进录音室然后他们还不太他们还不清楚是谁要先进录音室因为那是我跟队府在前一天晚上讨论的结果对

然后他们就变成说他们第二天的早上六点就起来然后就拿着他的组织稿跟他要准备录音的同学一起去顺过因为他们很怕卡词也好很怕不好听很怕不好玩那时候给他们的一个很明确的方向是

你同时是挺重就是呃我给他们的目标对象其实是高中生预想是因为呃他们比较能够共感或者是他们的呃我也不希望他们超出太多其他的可能太主播的形式啊或什么就是我们不太需要这样子的内容而是他们想的内容是什么他们的感受是什么他们觉得什么东西重要会是他们 podcast 呈现上的一个重点

所以我给他们的指令就会是如果你也是那个听众这个东西要怎么吸引你这个 podcast 怎么样才会让你觉得好听所以有些学生就是蛮积极的在准备他可能要有什么反应他们还有调整音调有些学生说你在这个时候你就是要上扬你的音调这样子大家才会觉得就是你有那个情绪然后那个张力我就看到学生做这些调整的时候就觉得很可爱那

大家不要觉得 podcast 就是把话讲出来而已没有没有就是要写脚本然后说话也是要有结构的甚至你的语速语调音量都是要练习的所以假设在媒体素养的活动当中要做出一个传播内容的话 podcast 真的蛮好玩也蛮好操作的啦

那再接下来就是其实若桥在营队活动当中有设计了两个我们自己来带的教案跟活动那是考验一和考验二我想先问考验一的那个构思就是他的教学目的啊活动设计还有最后的学生的回馈大概是怎么样的状况考验一的名字我就叫做那些不够善良的选择是体验不够善良的选择

所以设定的情境是他们今天要在很赶的时间内缴交出一份新两份两份新闻稿那那个情境是如果今天大家是要准备公投投票是不是要周休三日的这个情境下请问各家媒体记者要怎么样切入或是怎么样讨论这个议题然后请各组用 AI 协作只有在 20 分钟内生产出两篇的新闻稿

那生产出新闻稿之后他们才阅读总共 12 篇的新闻去选择说我看完这些新闻之后我觉得我会投给支持周秋三日还是不要周秋三日的这两方立场好

那他们选择立场之后才会是开始论证说为什么我会选择这个立场那选择这个立场的模式就是给他们的建议是我看到了例如说四之二的这篇新闻所以我支持周秋三日的成立或者是我看到了三之一的新闻然后他里面讲到说周秋三日或许会让劳工的工厂

变相的增加压力那他就变成他不支持的原因这个是我希望他们呈现的样子然后做完这个论证之后正反方就要针对对方提出的例如说四之二或是刚刚说的三之一去查证他的那个新闻稿跟他附上的参考资料是不是

第一是他的参考资料是不是真的存在第二是那个参考资料跟他的文章内容是不是有高度的相关还是其实是被截取的或者是他是被本末导致的就是我们所谓常见的不实讯息的手法他有没有这样子的有没有这样子的问题出现

那等大家都做这个查证的时候查证其实没有很长就是因为时间的有限所以查证大概也是在 10 到 20 分钟左右让他们针对一个就是一组针对一个去查证这样

那查证完之后下一个就是跟大家分享说那我查证到哪一篇资料其实跟上面的文章没有关系或者是其实这篇资料根本不存在这个参考资料然后就有小朋友因为有些当然是他们自己生产然后他们自己又去查证就是越讲越兴趣说对啦我那时候那个参考资料是贴左边左边的我的同学贴过来的参考资料但跟上面生成的内容完全没有关系我只是因为要填上参考资料好像我有参考一下

所以我就填上去了所以在这个地方我就看到学生那个不够善良的这个选择就成立了他确实做到了这样子然后那最后一件事情就是

嗯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公布完大家那个查证的结果之后呃我们就没有再进行第二次投票但是就进到讨论的环节所以进到讨论的环节就想要问问看大家如果今天这是一场真实的公投好了新闻媒体的发布当然我们不希望他有这么多的骗物啦只是是因为这个活动的设计的关系好今天这个新闻发布到大家真的投票挺

停留在刚刚大家选择立场的那个投票的话应该是支持周秋三日的人是多数人是成立的那大家经过讨论之后有没有觉得立场上的改变或者是有没有觉得有一些疑虑

然后就有学生说他觉得应该有几个学生就是他们觉得说一开始他也是站在支持方他就觉得多休几天有什么不好但是他听完反方的立场也看到正方的正方的新闻内容上其实很多都是拼贴来甚至是 AI 生成来的内容之后他就决定说哦那

我好像不会再是我好像不会转变我的立场了我应该会变成是不支持周朽三日的那方所以学生的反应是如果今天这个新闻发布大家有产生社会大众的讨论之后或许对那个公投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而这个影响或许才是正面的它是需要被讨论的

可是如果没有讨论的话那这些可能是不实的讯息不够紧密的资料他就真的会带大家去一个没有思考过后的结果吗他就会感觉到那个社会影响所以回过头来当初在设计这个课程的时候想要做到的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让他们嗯

快速的生产内容知道为什么人家需要不是需要或者是为什么有些会选择用 AI 协作这件事情为什么需要第二件事情是感觉得到今天这个讯息的发布对所有的社会议题是有影响力的这整套活动啊就是从内容的生产要跟 AI 协作而且是被规定时间是很短的状态下然后要做出这个内容

还有就是这个内容生产出来之后在这个教室的情境当中我们给他的一个情境就是我们设想这样的内容在实际在社会上的时候然后假设真的走进公投的话那会不会有什么负面的影响或效果

然后最后再请同学反思然后就是那个同学是原本很支持到看到反方的观点之后甚至我们经过内容资讯来源的思辨之后他开始愿意改变他的那个态度跟立场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所以这个这个教案呢我觉得整个构思从那个

从就是要使用 AI 再到就是生产出一个内容然后那个内容被放在一个情境然后就同学还就是真的太入戏了就是开始辩论他们一开始吵到停不下来对这个整套的设计啦就是我觉得是蛮精细而且也真的有达到那个我们要同学体验到的事情

但是如果是大家想要这样实际操作的话我会觉得它如果增加那个时长尤其是查证的时长其实会更有效果那那个考验 2 的构思呢就是考验 2 的教学目的活动设计考验 2 的名称是未来世界的考验 AI 偏见问号 AI 偏见问号所以

当初在做考验二的设计的时候没有这么多的步骤比较简单的是我派的题目希望他去挑战 AI 能做的事情跟不能做的事情不是说不能做就是做不好的事情所以题目有三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议题的讨论那议题的讨论又分为两个因为就是想要看到不一样的论述所以

一个议题是死刑存废就是死刑要不要被废除的这个讨论那请 AI 就是请 ChapGPT 给出一个结论就是他要不要支持死刑废除这件事情

然后第二个是女性产证权是不是为实质正义这个是来自于期权提供的对对对那他就是一样也是比 Tragedy 告诉我们的时候他觉得是不是实质平等那这个是第一个题目那第二个题目是笑话就是而且我的要求是全组要觉得好笑的笑话呵呵

然后第三个是图片那图片就分成三个题目一个是成功人士然后一个是同时有美国同时有黑人跟白人存在的图片第三个是恐怖主义那成功人士有补助一些不可以的条文就是我不要黑人我不要白人我不要男人我不要白领阶级对就是设定了这样子的题目给学生所以

这个考验主要是要让同学练习就是操作驾驭 ChapGPT 是不是对然后我有限定他们问 ChapGPT 的数量就是例如说议题的话可能只能问五次你就要逼他给你答

就是你要逼他告诉你说除了你是一个人工智慧机器人之外你还是要给我一个立场的选择那但就变成学生要学着他要怎么换句话说或者是他要怎么下指令对他要怎么下指令问对问题其实就会是我其中希望他们达到的一个目的

然后第二件事情是像是恐怖主义的话 AI 就会直接不跟你不不生成了所以就变成学生一定要想清楚是那什么是恐怖主义或者是我想象中恐怖主义我要怎么用别的方式描述给 AI 让他画出这个恐怖主义的图所以有偏见都是同学的偏见不是 AI 的偏见可以这么说我在我在

我觉得最好玩是那个笑话的部分因为 ChadGPT 生产出来的笑话真的很难笑不好笑但是同学在讲的时候会变得很好笑因为他们要讲那个不之所以的笑话的时候那个讲出不好笑的笑话真的太好笑了

笑出来都是因为同学那个尴尬的表现很好笑对就是有一个环节就让大家各自分享自己最后 po 出来生产出来的那个笑话而且我还强迫他们一定要是生成出来的你不可以自己找一个笑话给我

然后就逼学生就是讲出来跟大家分享然后还请大家举手投票扭笑出来的人举手这样他们就觉得很紧张很很就是也很尴尬但是我觉得在那个笑话上面其实在测试这三题里面我最意外的事情是笑话永远都是最晚上传的跟最后一刻才会上传的

那个原因或许是在于学生的

学生就是或许是在于那个笑话很难生成好笑一件事情然后我觉得也让学生看到那 AI 真的做不到可能是共情吗或者是他写音写音做不到中文的写音做不到那或者是他跟你在不一样的社会经验他没有社会经验所以他没有办法在这个故事情境里面让你觉得好笑所以他们就会很难生产出好笑的笑话

也是我很希望学生看到的然后我也看到他们真的被困扰到我觉得就有小成功教学目的来讲就是他要操作要会下指令那从就是校话是最需要时间跟机器来磨合的这一块来看的话就可以就好像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他的不能嘛

就是他的不能也是在使用的时候我们很希望说他真的不是无所不能的状态他就是会有他的限制那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是有让学生体验到他的那个限制然后甚至你想你可能要就是想一些办法来克服他的那个限制的部分是

学会使用它学会下指令但是我觉得刚好因为上午的课一致老师有告诉他们一些如果你先帮他假设他不是机器人而是他是一个记者他是一个就是给他一个完整的情境下他会给的内容会更完整这个教学如果听进去的学生他在生产上会真的很快会比我当初在设计这个题目的时候还要更不碰壁

那就是我觉得就是看有没有听课吗有没有听课有差这样子那假设高中老师要操作类似的教案就是这些 AI 议题的教案的话若乔会给什么建议呢就是这次在整体应对操作上面我有遇到

应该说遇到两个方向我觉得是老师们接下来如果要用 AI 工具或是 TrapGPT 的话可能会需要先处理的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学生的电脑基础能力是真的超出我的想象就是可能他今天是要开 Safari 还是他要开 Chrome 或是他的 Chrome 的那个 Google 对 Gmail 的登录或者是 TrapGPT 的登录

可能都会需要带着走就是不是说学生的资讯能力很差而是他们可能真的没有我想象中的这么长接触他们很会用手机但他们换到电脑打字的时候像我的队伍最常跟我反应的就是他们打字很慢就是对就是这些是我没有办法想象的那如果我们今天是要进到

AI 的使用或者是 TrapGP 的使用其实这个电脑基础能力会蛮困扰学生的使用的虽然明明我们都觉得 TrapGP 已经是一个很轻很容易清静的 AI 软体了对的 AI 工具了这样子这件事情真的对我们来讲是一个蛮大的惊吓的就是真的不是所有的同学就是如鱼得水般的会用这些 AI 工具甚至甚至

登入账号也是他不熟悉的一件事情但我觉得这个跟那个我们的我们的硬体就是市面上通行的硬体可能有关系就是同学可能真的比较常用手机跟平板的甚至他也没有真的要打字他就是语音辨识他就可以打字出来所以他这个要用十根手指头在键盘上敲字出来的这个体验对他来讲也是不熟悉的这件事情竟然在我们办营队的时候发生了就是是有一个惊吓在的对

而且因为我也很意外的是有学生是认真他没有办法不是说没有办法打字他不愿意打字他就真的是只要语音输入然后让那个语音输入给他的队友然后他的队友就觉得很烦因为他会有一些语助词就是这样啊对啊然后就那个语音输入就会帮他打进去然后他的队友就觉得你可不可以就是自己删干净之后那个东西再交出来就是我看到学生在操作这些字

呃这些电脑也好手机也好的状态我就会想说我完全还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就已经让他们进入到呃 chap GT 的使用是我觉得是一个小小的嗯落差吗或是一小小的惊吓这是第一点嗯

那第二点呢第二点就会是我觉得要开始让它变成课堂上的工具或者是甚至是讨论的主轴老师在使用上一定要蛮多次的它真的是要多次的试验跟有点像是知道这个工具的性质

或者是知道这个 AI 的性质我觉得我们没有办法像到一志老师或者是到郑荣老师他们那么的专业专精在这个资讯科技上的就是操作啊或者是他后面的数据等等但是

如果我今天要融入课程的话怎么使用或者是他使用上的困扰我觉得是真的需要老师下去自己玩过跟他相处过就是交手过你才有办法知道说我们可以给学生什么

那下一个还有另外一个参考点是我那时候自己设置我会觉得有一些东西很困难但是我今天跟我的队伍一起协作的时候队伍们帮我测试我设出来的所有题目

就会发现大家去设定指令的逻辑其实是不一样的那个逻辑的不一样或者是他们使用的方式不一样也会造成这个题目难易度的差别所以如果是老师们也想要做也想要做例如说 chappp 的题目的测试也好

真的蛮需要有共备的真的蛮需要有不同的人从不一样的不管是指定的下的方式或者是不同的生成式工具的方式也好去测试这个题目可不可行跟他有没有办法达到你预期的教育目的

尤其是我一开始用 3.5 到用 4 又是一个落差在我们这边是若乔在构想教案的时候其实就开始不断的测试了尤其是我下班的时候还在那边跟确的 GPT 磨合就是我脑中就浮现这样的场景还有就是我们有对付的培训那对付的培训的时候也是经过六个人的有点共备状态的来测试这个若乔的建议是说这个是

对我觉得是蛮必要的因为它影响到我后面最终应对的那个题目其实是有更改的例如说成功人士我原本没有预想到要设那个不可以是白人不可以是男人不可以是白领阶级这件事情

因为是我们在实作上的时候对付就跟我说那他跟恐怖主义讲同样的题目来说那个落差太大了所以我们才多设计这些内容进去那以及我一开始在做议题的那个题目实行存废与否的这个题目

设计上原本我是设计了三个方向是一个是我们不知道我要是支持或不支持请 TrapGPT 给我一个答案那一个是我要支持所以请 TrapGPT 给我支持的理由那我要反对那请 TrapGPT 给我反对的理由但在跟对付的操作上来说我就会发现其实

我一开始以为强迫 Trap GT 支持或反对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其实只要像一只老师说的你就给他一个角色设定我今天就是要当辩论的那一方我就是要反对他就很好的可以告诉你反对方的所有理由所以我之后才把这个支持方反对方直接删掉变成说我们只存在逼迫他选择他要支持或反对的这样子的立场

做这个设计所以如果没有经过跟对付的共备那或许就会漏掉这些这些细节或者是我自己测试上没有预想到的东西

我觉得在操作教案真的那个反应也是要蛮快的就是学生给你的答案可能不是我们预期他要做的样子的时候那老师在那个当下要怎么引导到他的那个教育目的这也是就是老师的考验对就是所以老师多多少少要熟悉的原因是这样嗯

那讨论到最后就是这次的营队其实主题是善良的考验那对若乔来讲这个为什么会用这个主题或是对你来讲善良后考验它是什么东西我觉得像是有些小朋友可能直观上会以为说是不是因为最近很红那个不够善良的我们所以你才要用善良这个题目但其实我就很抱歉就没有看台课

所以它不是我的思考点我的思考点反过来是我觉得在很多我们在讨论跟齐全讨论媒体素养也好或者是媒体现象也好我自己的感受是到底什么是善良到底要怎么样才可以达到那个善良是我觉得蛮难回答的问题那如果今天的这一场测试里面他们可以找到他们觉得这个善良怎么做到或者是我怎么做才有

善良这件事情好像是一个很重要的讨论点所以才选用了善良这件事情那考验这件事情就在于我觉得在我跟 TraffGT 这么就是一直在测试他的状况下我感受得到我一直在被他呃

强迫做出选择抉择取舍因为你的指令要精准所以你就要取舍掉一些可能容颜罪字也好或者是取舍掉一些你不够想的不够清楚的地方除了跟 Chap GT 之外像是我跟陈叔是用 Midori 画那个主要图的

那他就更需要讲清楚你的需求是什么那那个选择抉择我觉得在跟 AI 工具合作的状况下更常被挑战或是更常被提醒我要快速去做出这个选择

所以我觉得组合起来的那个善良的考验来自于不是 AI 工具造成这个不善良的现象存在而是 AI 工具的这个快速会反过来更需要我们去思考我们在操作这个东西的时候需要保有什么样子的价值观或者是什么样子的素养去面对这样子的东西就是科技在变化的时候总是会

总是会有一些就是出轨的案例啦比如说 defect 就是在我们的社会当中已经出现了那个大家明确说不可以的样子甚至有法律的判案进来那在就是科技不断的变化过程当中就是我们也常常在想说人的那个底线价值是什么有时候在推广媒体素养的时候会想到有点这个比较哲学性的思考如果

若乔是不是最后有给大家一句总结是对他们的总结是被我放在他们的应对手册最后一页是我跟他们说我希望在这个很短的时间内大家一起探索一起创产制一起去学习的结果是在未来每一次的媒体使用上面可以选择善良

是啊就是未来的媒体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真的很难以想象啦就是然后我觉得那个选择善良是你要对自己更有意思我觉得那个就是为什么我其实会问那个保有自己的底线这件事情是你要真的要对自己想要什么觉得什么重要的那个价值观更有意思你才有办法去做出那个善良的

而且我觉得那个善良有很多个面向嘛就是你传递出正确的讯息是善良吗你传递出没有偏差的讯息是善良吗还是没有伤害到别人的讯息是善良吗我发一个不够漂亮的贴文是一种善良吗对大部分来讲可能是可以帮老板赚很多钱就是善良对啊就是对啊善良的定义是什么我觉得这都可以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空间嗯

对于年轻来讲如果有这样的体验和启发的话就是我觉得真的是蛮好的

对然后我觉得这次营队上面有看到学生有一些眼中发光的时候在不同的时间点可能每个学生醒来或者是或者是他感悟感受到的那个时间点不一样可是当可以看到学生眼中有发光或者是他有意识到这件事情正在发生我们很认真在跟他讨论的时候我觉得就会是这场营队我觉得收获最大跟我最期待学生看到的样子嗯

也是没关可能社会团体办这样子的活动让高中生自主的来参与这样的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价值啦那今天的节目就到这边咯大家拜拜哦拜拜感谢收听这一集的没关系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的话记得在脸书及 IG 追踪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若行有余力也欢迎小额捐款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