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個五分鐘一起聽媒體大士長知識
哈囉大家好我是陳叔這是梅官圖文專題的輕鬆好聽版如果你想要解壓說更多的媒體大事歡迎點資訊欄的連結或到方格子看完整文章喔 YA 我們終於辦完高中生媒體素養營了當然前陣子我們也發了一集 Podcast 是梅官負責籌備營隊的夥伴去談談他們整體設計的過程還有高中生表現的一些觀察心得今天啊雖然也是要來談營隊但是可能會比較營養一點因為媒體素養營嘛
今年的主題又是 AI 所以我們想要聊一聊在現在這個社會當中在討論媒體素養的時候可能比較少處理到的觀點不過還是要說啦這次的專題前半部分我們也是很用心的把高中生們擔心 AI 造成什麼問題啊或是一些問題可以怎麼解決的一些成果
好好的整理起來而且而且如果你是教育現場的老師的話我們也試圖把這些內容呢去跟 108 課綱 B2 的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去做對話簡單列出了四點我們覺得如果你今天想要在課堂上教跟 AI 有關的科技素養資訊素養或媒體素養你可以著重哪些知識面向好啦 這邊我們就賣個關子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去點文章來看喔
那讓我們回到正題也就是媒體素養這個概念其實可以回頭追溯到英國的 1930 年代你要想想看喔那個時候是黑白電視機剛發明問世的時候那一直到現在 2024 年的現在不要說電視機了啦連手機都跟電腦一樣強大
拍照攝影不再是擁有相機的人的獨家專利連吃飯的餐廳都要強調我們這邊很好拍照很好打卡這種媒體已經無處不在深入生活各種面向的此時此刻媒體素養有些改變應該還說得過去吧
而且台灣一直是到 1987 年才解除戒嚴換句話說這些媒體所承載的內容啊能夠自由發展在台灣也不過 30 多年的歲月所以這種在地的特殊性其實讓台灣在談媒體順暢的時候有很大很大的不同
不過不免俗的我們還是要先定義一下 Medi 素養到底是什麼根據吳翠娟老師的說法首先素養啊它其實是一種有知的狀態也就是對某個領域的了解程度啊或是對技能的精通熟練它是一種對知識組織啊累積儲存跟使用的能力而且重點是什麼重點是素養它不是普及自然天成的價值中立的換句話說它其實具有高度的社會啊跟文化的在地性格
它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喔而且素養是一種論語也就是它是具有權力鬥爭的性格它的內涵跟社會意義其實是特定的情境時空之下的一個限定品不是千古不變的真理好那我們搞懂素養了其實加上媒體這兩個字就會變得容易許多媒體素養啊它其實就是一個時下這個社會認為人們在面對這些媒體文本的時候所應該要具備的一種
如果我們引用 2023 年教育部提出的媒體素養白皮書的話這個能力其實就是一種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它強調人們是具備禁用分析創造反思行動這五大能力問題就來了過去的媒體文本不管是報紙電視電影戲劇背後大部分都是真的人在做創作可是當今天生成式 AI 出現之後這些媒體文本的背後
可能越來越多是機器的創作換句話說我們現在要討論媒體素養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我們也必須要越來越重視機器真的存在好啦那當我們看到機器啊我們就必須要去搞懂它嘛就像是我靠電子鍋煮白飯不是只有我自己用瓦斯爐煮這樣而已我必須要去搞懂電子鍋有哪些功能呢要去跟它一起協作我才能夠煮出一碗好吃的飯這種思維其實就是一種打開黑箱也就是
我們堅信人類終究可以搞懂機器我終究可以知道電子鍋有哪些功能跟它一起好好工作但真的是這樣嗎這樣的思考會不會有一些盲點舉個例子大家對於臉書演算法都很不滿意嘛有人覺得他一直在推播仇恨言論
有人覺得他刻意的隱藏某些訊息大家都假想背後有一個真的工程師啊他在作祟但是會不會連工程師都無法真正釐清演算法到底怎麼運作的呢就像是 OpenAI 它真的能夠解釋 Chad GPT 每一次回答的具體原因嗎更不用說同一個機器運作的結果在不同人的面前可能都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那我們就從曹家榮老師最新的文章得到了一個新的啟發那就是當機器的佔比越來越重我們必須要一改過去我們以人類為中心的思考方式我們要想像這個世界其實是一張網絡真人跟機器都是這個網絡當中的一個節點之一
而且節點跟節點之間會有連線嘛每一條的連線它都是一直的一直的意思是即便我的源頭一樣只要連出去的對象不同它產生的效果可能就不一樣那上面這個所謂的新的觀看視角啊其實就給我們在觀看媒體素養的時候有一些不同的啟發比如說我們一直在想像打開機器的黑箱嘛這可能根本就搞錯重點了因為重要的反而是我們要在意人們面對黑箱跟理解黑箱的這個
也就是說當我們每一次跟機器建立起獨一無二的關係的時候我們自己的所思所想到底是什麼我們又因此而做出了哪些行動呢所以這種不斷的自我探問啊不斷的自我反思的心路歷程可能才是我們在面對機器越來越多的媒體素養的時候最重要的
當然我們還是要說事情不是那麼極端只是我們講極端一點會比較好想像盡可能的去打開黑箱去釐清黑箱裡面有什麼這還是很重要的只是啊黑箱可能不完全能夠被我們完全打開所以或許我們還是需要換個角度思考好啦今天的節目就到這邊謝謝你的時間我們下次見 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