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我們都是公共媒體的股東,我認同/不認同TaiwanPlus說「川普是重刑犯」怎麼辦?

五分鐘 ʕ聽ʔ 媒體大事|我們都是公共媒體的股東,我認同/不認同TaiwanPlus說「川普是重刑犯」怎麼辦?

2024/12/5
logo of podcast 媒觀析 - 媒觀陪你聊媒體

媒觀析 - 媒觀陪你聊媒體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陈叔
Topics
本集讨论了台湾Plus将川普称为“被定罪的重刑犯”引发的争议。陈叔认为,将韩国戒严事件与台湾立法院现状类比过于简化,忽略了历史背景和政治现实,可能损害台湾国际形象。关于Taiwan Plus事件,陈叔指出,虽然川普是被定罪的重刑犯是事实,但立委和文化部要求直接下架的意图存在问题且危险,这关乎公共媒体的独立性。他强调,公众有权批评公共媒体,但不应针对单一内容期待改变,而应关注其系统性检讨。陈叔建议从四个层面监督公共媒体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法律层面(遵守公视法)、内部公约、自律委员会和公共问责。他还指出,除了公广集团,其他使用政府预算的媒体也需要公众关注。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借我一個五分鐘一起聽媒體大士長知識哈囉大家好我是陳叔這是每一關圖文專題的輕鬆好聽版如果你想要解說更多的媒體大士歡迎點資訊的連結或到 Fangirls 看我們的完整文章喔

前幾天韓國剛經歷了一段 6 小時的戒嚴雖然馬後炮會覺得這比 Netflix 影集還戲劇化但這真的是一件讓人感到沉痛而且嚴肅的事情與此同時國內就有一股氛圍將韓國這一次的戒嚴脈絡類比到台灣當今同樣嘲笑野大的立法院現況他們希望台灣人引以為戒

甚至被進一步的解讀成是支持韓國的戒嚴當然這樣的類比可能太過簡化因為他忽略了歷史脈絡啊政治現實等等的差異也忽視戒嚴之於民主體制的嚴重性因此被認為這樣的說法有損台灣的國際形象其實同樣是國際形象最近還有一件事情被認為會破壞台美關係就是誓言向世界傳遞台灣觀點的公共媒體台灣 plus

他在轉播美國大選的過程當中記者提到這句話讓很多人覺得怎麼可以說當選的川普是被定罪的重刑犯

隨後不只是國民黨民眾黨的立委非常的生氣就連文化部長也直言很嚴重然後台灣 plus 就決定先暫時下架後來刪減的部分的片段之後再重新上架隨後公視董事會開會討論也決定尊重台灣 plus 的決定

你怎麼看這件事情呢我們有幾個重點的觀察可以先分享給你第一個川普是被定罪的重刑犯是一個確定的事實就連英國的 BBC 也會這樣形容川普第二個立委跟文化部希望直接要求台灣 plus 下架的意圖是非常有問題而且危險的

雖然這一次沒有明確的證據可以證明 TorrentPlus 是自願的下降還是在壓力下下降但是我們都知道公共媒體的存在就是要獨立於政治跟商業這兩個勢力啊不論你認不認同 TorrentPlus 記者在報導裡面的用詞但是如果我們對於公共媒體有意見我們到底可以怎麼辦

基本上每一個人其實都有權利去批評公共媒體但是我們不應該針對單一的內容去期待他們會順應我們所期待的方向改變反而更重要的事情是要去看公共媒體怎麼系統性的檢討所以我們的關注重點應該放在這個系統性的檢討過程當中是不是能夠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心服口服

畢竟如果我們期待的公共媒體是能夠獨立自主的是能夠依循專業運作的那麼任何天外飛來一筆的外力去指示新聞編輯室應該怎麼樣做的情況其實都不是我們所樂見的

如果你認同這樣的一種策略那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的拆解剛剛所說的系統到底長什麼樣子以至於我們就會知道我們有哪一些切角可以去監督公共媒體的獨立性跟專業性簡單來說可以分成四種層次第一種層次就是法律層次也就是公事法他們會規範目標使命 經營原則 懂監事會怎麼形成內容的制播原則跟目標等等

所以大家可以去關注公廣集團或是政府單位的所作所為到底有沒有符合公視法的要求像是雖然去年公視法解除了 9 億的經費上限但原本文化部承諾的 30 億起跳至今都還是跳票更何況公視實質上其實還是只有 9 億元

第二個就是公廣內部的公約跟準則像是公視的新聞直播公約就規定他們採取製作人制也就是製作人會握有主要的決策權不會受外力干預而高層主管也不能夠干預新聞視的自主空間又或者像是他們長達 70 頁的節目直播準則裡面非常詳細的規範包括報導犯罪事件的時候不可以對嫌疑人進行審訊式的採訪

第三個就是自律委員會也就是實際根據前述惡者進行具體討論的機制裡面會有專家學者提出一些下架或是修改的決策或者提出一些未來製播的改善建議等等事實上如果你真的關心 Taiwan Plus 說川普是重刑犯的事情最關鍵的其實就是看自律委員會怎麼檢討怎麼決策怎麼建議

而這些作為是否符合相關的規範或社會期待所以看資料人員會的會議記錄是一個不錯的方式第四個就是參與公共問責座談關注公共價值評量公廣每年都會定期舉辦公共問責座談直接面對觀眾接受意見所以大家都可以參加報名而公共價值評量是公廣每年定期舉辦的研究案他們會用多元的指標去測量公廣到底有沒有符合公共價值去做成具體可見的報告

總之我們就應該要從結構的層次去監督公共媒體而不是針對單一內容去做監督才有可能真正保留獨立自主的空間給他們而且除了公廣集團之外台灣還有很多拿政府預算的媒體也需要大家的關注比方說中央社跟央廣我們其實在專題當中都有非常詳細的盤點

好啦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邊如果你覺得這集很有 insight 可以幫我們分享出去如果想要看更多可以點順便的連結訂閱我們的方格子一起來對抗演算法謝謝你的時間我們下次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