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我一個五分鐘一起聽媒體大事長知識哈囉大家好我是陳叔這是閉關圖文專題的輕鬆好聽版如果你想要解答說更多的媒體大事歡迎點資訊欄連結到 Fangirls.com 的完整文章喔
2024 年底最讓人震驚的國際大事韓國戒嚴一定有上榜不只是因為韓國作為一個高度發展的民主國家走回戒嚴老路更是因為戒嚴限制人民的自由權利特別是對媒體自由的管制會讓人不寒而慄事實上在南韓六點的戒嚴公告中就有兩點跟媒體管制有關係這其實就顯示了戒嚴對於言論自由跟新聞自由會造成非常嚴重的侵犯
如果說戒嚴對於媒體自由有嚴重影響台灣經歷長達 38 年的戒嚴這 38 年又是台灣電視媒體發展茁壯非常關鍵的歲月肯定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其實已經有太多的成語跟諺語其實都在說環境對一個人會長成什麼樣子具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力不然孟母為什麼要三千呢
戒嚴有很多限制媒體的規範當然也就包括不可以隨心所欲的成立電視台可是你知道嗎台視 中視 華視這三台其實有很多民間企業參與其中為什麼啊為什麼他們可以這樣我們來說一下老三台的歷史
台視在 1962 年成立是台灣第一個電視台當時呢是國民黨政府到美國參訪之後就決定要成立電視台可是當時把電視當作教育文化的工具認為 欸 宣傳不需要太多經費所以國家不要出太多錢而且如果是一個民營企業就不用對議會負責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成立台視不過
雖然台市的民股佔了 51%但是這些民股其實都跟政府在政治上或經濟上有共生關係所以官方其實還是可以實質掌握台市中視則在 1968 年成立是因為國民黨的這些親信眼看著台市正在盈利也想要分食這個電視大餅所以就希望成立可是一開始政府不斷的去否決最後被立法院質疑立法院認為如果申請者都是國民黨的中時同志
那政府就應該要考慮開放啊所以最後就讓中廣擁有最大的股份去成立了中視而中廣雖然乍看是民營企業但實質上就是國民黨的黨營企業所以中視的實質控制者就是國民黨在這樣的一個背景底下中視製作節目的時候除了要政治宣傳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營利他們甚至把大部分的利潤呢都分配給股東而不是留下來繼續投資內容
最後華視在 1971 年成立很有趣喔他跟當時的國防部長蔣經國他的權力晉升關係非常密切因為當時蔣經國他需要透過媒體去建立形象來為未來去接班來鋪路所以他找上了教育部要來合作成立華視但
华视它的许多名股其实是国防部它用私人的身份去入股或者国防部转移到外围组织所以其实在华视里面国防部的色彩非常重因此教育部虽然当时期待可以投入一些资源去做教育内容但最终还是以国防部的宣传这样的一个目标为重所以实质上投入在华视的经费并不多
除了老三台以外今天廣電三法當中的廣電法其實也是在戒嚴時期成立的它的政治目的大於傳播理念而當初呢政府對於有線電視的思維呢其實也是消極應對的以至於台灣有線電視整體的格局其實比較像是夜市的那種攤販而不是高級的餐館台灣的公共電視成立的時候也被視為補充商業媒體小而美的性質等等等等等等這些原因
其實都豢養出台灣媒體如今這個模樣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其實道理很簡單啦戒嚴時期國家去看待傳播媒體的態度一定會跟戒嚴之後的現在有非常大非常大而且非常根本的不同可是台灣戒嚴這快 40 年一直到現在台灣媒體不論是法規或是國家的策略其實大量的去沿襲了戒嚴時期所發展出的那一套思維頂多就是針對一些小細節去修修補補但一直沒有高層次的理念架構這樣一種大的翻新
想到這裡台灣媒體為什麼會長成這個樣子好像也就有點不太意外了吧
但什麼是所謂理想的高層次思維啊我們可以舉一些簡單的例子比如說韓國的韓流或是美國的好萊塢其實就是一種文化上面的策略輸出而我們認為新聞應該是要給民眾建設性的資訊而不是淪為政治的傳聲筒這就是一種教育上面的積極功能的期待而英國有強大公共媒體 PBC 他可以去投資一些小眾不賺錢但是能夠發揚多元觀點的節目這就是一種高層次的傳播的理念思維
回過頭來想歷史其實是思考現在跟未來非常好的解答當我們回頭去看待台灣媒體的發展歷史的時候我們不僅僅只能回答為什麼台灣媒體會走到這裡歷史可以給我們更多的刺激甚至讓我們知道接下來我們應該可以在哪裡繼續努力
如果你覺得這集很有 insight 可以幫我們分享出去如果你覺得台灣媒體的發展歷史很有趣想看更多可以點說明欄連結訂閱我們的方格子一起來對抗演算法謝謝你的時間我們下次見 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