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的影视作品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观众产生了重要的情感启蒙作用,她的作品如《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等以爱情至上为特征,影响了不同时代的影视行业。
琼瑶一生创作了70余部文学作品。
部分人认为琼瑶是“恋爱脑”,可能是因为她的影视化作品强调了爱情至上的价值观,以及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台词,如“你失去的是一只脚,但它失去的可是爱情”。
琼瑶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难得的平等观念,她笔下的人物往往表现出博爱和个体自由的追求,她将爱情视为实践个体自由的方式。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因为碎片化阅读的方式,无法理解琼瑶作品中描绘的平等和博爱的关系,他们更倾向于认为爱情是一种权利不对等的关系,而非纯粹的情感。
影视化改编往往削减了琼瑶作品的文学性和思考性,突出戏剧性和恋爱情节,以迎合特定受众的口味,这可能导致原作中的深刻反思和现实观察被淡化。
琼瑶的作品不再受资方青睐,可能是因为公众对她的误读,认为她是“恋爱脑”,以及资方对现代观众喜好的判断,更倾向于其他类型的爱情剧。
琼瑶对自己的作品非常珍视,她的剧本一个字都不能改,这决定了她的作品在影视化后的样貌,但也可能因此与时代脱节。
12月4日,著名作家琼瑶离世,享年86岁。12月11日,琼瑶的遗体火化与花葬仪式举行。 回顾琼瑶近60年的影视改编史,她在不同时代对影视行业都颇具影响和贡献。她一生创作了70余部文学作品。1966年,由琼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窗外》上映,琼瑶小说开启影视化之路:《庭院深深》《苍天有泪》《还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花非花雾非雾》等琼瑶剧以爱情至上为特征,成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观众的重要情感启蒙。 本期少数派对上,小渔认为,部分人对琼瑶是有误解的,从《窗外》这部小说就可以看出来她并不是“恋爱脑”,她对于情感关系的拆解是非常冷静和客观的。波波表示,琼瑶的很多作品都显示出一种难得的平等观念,其笔下的人物也很博爱。 小渔表示,眼下不少人认为琼瑶作品匪夷所思,也许是受限于某种阅读方式,戳音频,听听是什么! 参与成员 | 胡子 波波 小渔 海带 洋洋文、音频剪辑 | 记者 詹锡伟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