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儒法之争,中国思想的历史脉络 EP4

儒法之争,中国思想的历史脉络 EP4

2022/3/13
logo of podcast 自由意志,有趣灵魂

自由意志,有趣灵魂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内容摘要:

00:08 - 22:10 儒墨之争 | 儒墨争论我的“一毛”谁做主

一、孟辟杨墨

孟子: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杨朱: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个人主义

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而为之。大共同体本位

二、杨近墨远

“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

1.墨子比杨朱更糟糕

2.墨子和杨朱没有好坏之别

3.儒家是中庸之道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孟子认为要有权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三、我的“一毛”谁做主

不是该不该拔一毛的问题,而是谁有权利拔这一毛的问题

杨朱:我

墨子:天下

孟子:父母

四、一毛的背后是权利问题

中国的问题之一是不讲人们可以做什么,只讲人们应该做什么。当应该变成强制,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

Right>good:只有先明确自己可不可以做,才能判断自己应不应该做。

权利:可以做也可以不做

义务:必须做

也可能出现可以做但不应该做的情况,如公共场合吸烟

22:11 - 50:40 法家崛起 | 韩非是最极端的性恶论者

一、杨墨归于法家

法家是杨墨的结合,既鼓吹六亲不认又鼓吹皇帝的天下,目的都是为了瓦解小共同体便于皇帝集权。

二、法家致使儒家分化

法家的先驱是管子、子产。到战国末年,法家导致儒家分化:“儒分为八”

孟子:思孟学派,坚持维护周制。

荀子:半儒半法,学生是李斯和韩非

三、韩非子:最极端的性恶论者

法家的主张几乎和儒家完全相反,主张极端的性恶论。

韩非将霍布斯的“人与人是狼”延伸至至亲骨肉中:“夫以妻之近及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

如最希望皇帝早死的是他最爱的妃子和儿子。

四、法家只为皇帝背书

大臣为皇帝卖命,不是对皇帝有感情,而是为了高官厚禄;大臣不敢背叛皇帝,一是怕死,二是没有党羽。

君主关键要掌握两条:一是重赏,二是重罚,即赏罚分明,无一例外。

“法不阿贵”不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是在皇帝的意志面前人人平等。因为法家认为所有人都可能是皇帝的敌人,因此皇帝想杀谁就可以杀谁。

五、法家既不讲德治也不讲法治

汉代法律延续秦代,直至三国陈群、刘劭修律实现法律儒家化。

循吏:重视道德教化,比较能遵循法律

酷吏:不重教化,严刑峻法;“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因此既无德治也无法治。根源在于在皇帝意志面前人人平等,皇帝意志可能会经常变动。

“三尺安出哉,前主所著是为律,后主所疏是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

法治与德治不是互相排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