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摘要:
高饶事件影响
毛要求将彭德怀和林彪排除在高饶事件之外,两者未受牵连。直到文革之后,才被牵扯进,成为高彭林饶反党集团。
毛把陈毅从地方调到北京,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
刘少奇地位越发稳固,党内其他人没有人敢反对。
毛的政策方针在以后得到完全的贯彻实施。
新中国的社会改造
国际冷战环境,让中国只能选择社会主义,全面倒向苏联。发展新民主主义,需要开放的国际环境。由于朝鲜战争,条件不具备。
农业合作化:毛:社会主义不能有两极分化。苏联社会主义农业的示范效应。农民要自由,毛要社会主义。农民要无条件听从党的领导。来自农民的反抗:1955-57年,农村有大规模的退社事件。
农业合作化的开展:社会主义大辩论:针对富裕中农和富农的批判。批判邓子恢的小脚女人主义。
到1956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完全建立。
粮食统购统销在1956年,完全建立。
邓小平进入核心层。
1954年后的社会阶层
到1958年,户口制完全建立。
工:革命功劳最大的是农民,但在社会主义改造后,工人是最大受益群体,有不错的工资和全面的社会保障。
农:以1956年为分界线。集体化之前,农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56年后,农民收入锐减,农民的女孩都想嫁给工人。
商:资本家生活较好,但政治地位很低,毫无社会声望。
学:1957年之前,大学凭考试成绩录取。大学生学费全免,生活费自理。工作服从分配。中小学,学费自理。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人数少,工资高。小知识分子(小学老师)工资最低。名演员人数极少,工资最高。
干: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最高。干部群体,广受尊敬和仰慕。军队干部,最受尊敬和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