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速唱
Topics
速唱: 我非常荣幸能够来到这里分享我的爵士大乐队专辑《追梦》。这张专辑于2018年1月在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的录音室录制完成。专辑中的作品《这里是北京》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融合了我对北京这座城市从小到大的感受,从鼓楼、胡同到高楼大厦,以及老百姓生活的点滴。我尝试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这种变化,并加入了Blues元素,用爵士乐讲述老百姓的故事。 《中山公园》这首作品的灵感则来自于我对中山公园的回忆,它让我联想到在公园漫步的感觉,如同在Central Park一般。这首作品也获得了几个奖项。 在创作过程中,我参考了很多爵士乐大师的作品,例如Stad Jones,并花费了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去分析他们的作品,从中学习和总结经验。 《美丽的岛屿》这首Bossa Nova风格的作品,是献给我的太太的,它充满了对台湾海边生活的浪漫想象。 在编曲方面,我通常会为乐队伴奏部分写出节奏提示,而solo部分则留给乐手自由发挥,这与Duke Ellington的编曲理念相似。我非常注重乐器和声的协调性,力求让十几个人演奏出来的效果如同一个人演奏一样。 主持人: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爵士音乐家速唱,他为我们带来了他的全新专辑《追梦》。速唱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演奏家和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在现代音乐学院任教的爵士音乐教育家。 速唱的专辑《追梦》包含了多首原创作品,每一首作品都蕴含着独特的创作理念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速唱详细地介绍了每首作品的创作背景、灵感来源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 在谈到爵士乐发展时,速唱也分享了他对Duke Ellington和Count Basie等爵士乐大师的理解,并对大乐队编曲技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将创作大乐队作品比作作画,不同的乐器和声如同不同的色彩,需要精心调配才能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Deep Dive

Key Insights

苏畅的专辑《追梦》是在哪里录制的?

苏畅的专辑《追梦》是在2018年1月于美国北科罗拉多大学的录音室录制的。

《这里是北京》这首乐曲的创作灵感是什么?

《这里是北京》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苏畅在北京的成长经历,特别是鼓楼、前门等地标建筑,以及北京在2008年后的巨变。他通过音乐表达了对老北京的怀念和对新北京的观察,融合了战鼓、紫禁城的意象以及Blues元素。

苏畅是如何与爵士乐结缘的?

苏畅从小跟随萨克斯教育家陆听泉学习萨克斯,并在12岁左右开始接触爵士乐。他的父亲是资深爵士乐迷,家里有许多老唱片,包括肯尼基的作品。苏畅通过收听有待的节目《All That Jazz》进一步加深了对爵士乐的热爱。

苏畅在美国学习期间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什么?

苏畅在美国学习期间主要研究爵士乐大师的作品,特别是小号演奏家Thad Jones的作品。他分析了Thad Jones的十多首作品,深入研究其和声和编曲技巧,并以此为基础完成了自己的论文。

《美丽的岛屿》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美丽的岛屿》是苏畅为他的台湾妻子创作的一首Bossa Nova风格的作品,灵感来源于他们在台湾海边骑双人自行车的浪漫回忆。

苏畅在创作《这里是北京》时如何与乐队合作?

苏畅在创作《这里是北京》时,为乐队提供了一些节奏提示,但大部分和声和即兴部分由乐手自由发挥。他们录制了三遍,最终选择了互动最好的一版。

苏畅的专辑《追梦》中有多少首作品?

苏畅的专辑《追梦》包含六首作品,这些作品是他在美国学习作曲期间每个学期的作业。

苏畅在创作《中山公园》时融入了哪些元素?

《中山公园》融入了苏畅对北京中山公园的记忆,特别是月光、垂柳和五色土的意象。这首作品采用了Swing风格,并获得了多个青年作曲家奖项。

Chapters
本节介绍了苏畅的个人经历,从儿时在北京鼓楼附近的生活,到学习萨克斯,接触爵士乐,再到在美国学习作曲的经历,以及创作专辑《追梦》的幕后故事。
  • 苏畅从小在北京长大,耳濡目染地接触到北京的文化和生活气息。
  • 12岁开始学习萨克斯,受到父亲的影响,对爵士乐产生浓厚兴趣。
  • 在美国学习作曲期间,创作了专辑《追梦》,其中包含多首以北京为主题的作品。

Shownotes Transcript

资深DJ有待介绍爵士乐发展史上各流派和代表人物,深入浅出,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