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这里是念念多黄我是 VC 欢迎你的收听那通过今天节目的标题呢你也已经知道了我们要聊哪吒那我们这档节目应该是全网最晚但是我相信不可能是最后一个聊哪吒的因为在饺子导演的这部哪吒或者说整个的这个哪吒系列的动画作品爆火之前以及在未来的更多年里面哪吒这个形象都已经而且将会被
持续的讨论下去所以虽然哪吒的最火爆的那段时间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今天还是想要聊一聊哪吒那本期节目呢其实我们也是想在未来持续的把它做成一个专题那就是去盘点一下在敦煌壁画当中一些最有代表性的形象对它进行一个梳理
为什么不说是人物形象呢因为其中的大部分可能都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人因为有些可能是动物有一些可能是神奇那今天我们的这个形象系列呢就先从哪吒开始聊起
那如果说起哪吒的壁画呢其实在北京在很多年前就曾经有过一个引发很大关注的哪吒形象的壁画在首都国际机场的后机楼二楼的东餐厅呢有一幅宽 15 米高 3.4 米的壁画名字就叫哪吒闹汉他是当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担任院长的张玲老师绘制的
那首都机场的 T1 航站楼呢是在 1980 年的时候投入使用的在当时呢这个 T1 航站楼不仅仅是国内最先进的航站楼而且当时为了装饰这个航站楼就在这个航站楼的不同墙壁上绘制了不同题材的一大批的壁画而这批壁画其实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也都是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
所以这幅壁画其实在当时不仅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也引起了一定程度上的争议但这个我们在这就不展开去了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搜索一下这个 1980 年首都机场壁画这几个关键词你就会看到很多相关的一些信息了那我们回到这幅壁画回到《哪吒闹海》这幅壁画
《哪吒闹海》这幅壁画呢它详细地去描绘了从哪吒出世到哪吒闹海以及哪吒与四海龙王搏斗以及最后哪吒复仇的整个这个故事的场景张婷老师呢非常巧妙地运用了这个中国话当中的散点透视的这样一种手法
把不同的故事情节融合在了一幅壁画当中这样的一种创作方法其实我们并不陌生我们在敦煌的很多壁画当中都是看到过这样的一个连环化的形式去绘制这个壁画的形式对吧所以能占闹海的这幅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作品呢其实
在很大程度上也和敦煌壁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当然这个壁画是绘制在 1980 年的但其实比这更早在 1978 年也就是在这幅壁画绘制两年之前张天老师就已经应邀参与了当时的动画片《哪吒闹海》的美术设计工作他主要负责的就是人物造型的这个工作所以无论是动画片《哪吒闹海》还是我们后来看到的这个 T1 航站楼的《哪吒闹海》的这个壁画
当中的这个哪吒形象是比较一致的而且这个哪吒形象也彻底奠定了今天我们几乎所有中国人印象当中记忆当中的哪吒的那个样子
那这其实是离我们时间比较近的有关哪吒形象的壁画那今天我们就从这里继续往回追溯一下我们去看一看在敦煌壁画当中的哪吒的形象和与哪吒形象密切相关的哪吒故事是什么样的它其实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哪吒形象和哪吒故事之间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的
那其实在敦煌的语境当中呢我们很少单独的会去谈论哪吒这个形象其实你回想一下好像我们谈论了很多敦煌壁画当中的菩萨呀神佛的形象各种各种但其实与他密切相关的有一个人物我们倒是经常会提到就是毗沙门天王也就是后来逐渐的在哪吒的这个民间传说故事当中成为了他父亲形象的李靖
所以我们不如在这儿就先从毗沙门这个人物形象开始说起那毗沙门呢它其实是一个泛语的名词意思就是多文普文的意思所以你也就知道了毗沙门天王其实就是我们后来称为北方多文天王的那一位那因为他呢横户如来道场而多文佛法而且他的福德之名文于四方所以叫他多文天王
那这个天王呢也在佛教当中成为了四大天王之一他居住在须弥山之北所以就是北方的多文天王那多文天王呢后来就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护法护君而且护国的守护神他也被很多地方的人们视为是财神和福神就是送钱送福气的那其实呢在我国唐代的时候毗沙门的战神信仰曾经是非常非常盛行
那如果再继续对他追根溯源的话对毗沙门的这种战神的信仰呢应该是来自于当时西域的一个和我们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叫做于田那他来源于于田后来经过了像布空和尚等一批人的翻译和传播呢他就开始在内地盛行起来了关于布空和尚其实我们在之前的一期节目当中有专门的讲过他欢迎你去回听啊搜布空你就可以找到那期节目了
随着毗沙门地位的日益突出就开始出现了不少专门的毗沙门的仪轨以及独立的毗沙门造像的各种各样的形式就出现了毗沙门天王的形象也就开始逐渐的深入人心它慢慢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身披甲胄头戴宝冠然后他的右手持戟或者是拿一根棒子然后左手有一个很典型的代表就是托着一个塔
脚踩地绳或者是夜叉所以呢这样的形象也经常被我们称为叫做托塔天王后来因为跟李靖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了所以大家就老叫他托塔李天王但其实他在佛教当中最早的形象就是毗沙门天王的形象
那后来呢这个毗沙门天王和哪吒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呢主要还是通过后来的风神演义西游记等一批明清古典小说以及相关的戏曲作品当中出现了这个毗沙门天王的形象和哪吒太子的形象然后又为他们编织出了一些故事比如说哪吒闹海哪吒剃骨还腹才让哪吒和毗沙门天王的形象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广为人知
那我们接下来就来说说哪吒哪吒其实同样这个名字一听就不是一个中原地区常用的名字它同样来源于一个梵语表达在梵语当中呢它的全称叫做纳罗纠博或者叫做纳罗纠波罗就是类似的这样的发音吧
那在佛经当中呢对于哪吒与毗沙门天王之间的关系呢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呢可能会比较突破我们的认知第一种说法说他们两个是祖孙关系这和我们这个常规印象当中说他们两个是父子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是祖孙关系中间还隔了一半
这个来源呢主要是布空和尚翻译的一本叫做北方皮沙门天王随君护法夷鬼在这本书这本典籍当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他说耳食哪吒太子手捧脊
手里捧着一个兵器就是挤那个兵器以恶眼见四方白佛言我是北方天王费氏罗摩纳罗舌第三王子其第二之孙我祖父天王及我哪吒同共每日三度所以在这部经典当中显示出哪吒和毗沙门之间是祖父的关系
但是也有另外的一个说法就是他们两个是父子关系啊这个相对来说就更为流行一点同样也是在不空和尚翻译的另外一部佛教经典当中这个经典叫做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君护法真言在这个里面他就说毗沙门及雍浅第三子哪吒捧行莫离其策
还有另外一本经典《毗沙门遗诡》当中也记载说天王第三子哪吒太子彭塔常随天王那从这些记载当中我们能够看到他确实是作为了毗沙门天王的第三个儿子的身份经常是出现在这个毗沙门天王的身边而且经常是跟随他左右寸步不离的那种关系
那在此之后无论是唐包括北宋南宋的很多佛教相关的经书的记载当中都提到了这个哪吒是作为天王的太子的形象而出现的他一方面能够辅佐天王另外一方面也是护士义人的
那有专家学者研究说最迟到宋以后的民间文学当中他们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彻底的定格在了父子关系上面然后在之后的明清小说戏剧当中他们还把托塔天王附会成了唐初的一位名将这个人就是李靖那由此我们就稍稍的理清了所谓托塔李天王和哪吒的前世今生的故事和他的演变的过程了
那经过这一系列的演变到了西游记和风神演义当中我们就看到了哪吒成为了陈唐官托塔李天王李靖的第三个儿子而相关的故事呢也相成于明初成书的一个叫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的这本书那后来呢在风神演义的第 14 回当中其实我们就看到了发生在哪吒和他的父亲李靖之间的一段非常激烈的打击
当时哪吒为了报行宫被毁之仇对他的父亲李靖是穷追不舍那李靖是先后得到了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的土地木扎也就是他的第二个儿子以及五龙山云霄洞文书广法天尊及其弟子金扎也就是李靖的第一个儿子
还有灵鹫山圆掘洞的燃灯道人的帮助最后是燃灯道人交给了李静一座玲珑宝塔才最终将哪吒征服的在西游记的第 83 回当中也交代了哪吒类似的一段故事所以在明清小说当中他们就托塔李天王手里托的这个塔到底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样的作用又进行了一番演绎
那其实呢关于这个李靖霍塔的这个故事呢在更早的时候其实也是有些记载的比如说我就找到了北宋苏折所著的一个作品集叫做《鸾城集》当中第三集的卷一里有一首诗就叫做《哪吒诗》是不是非常奇妙它这个《哪吒诗》是这样写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佛之奇于南教语宝塔令父左手举而来见佛投者腐且与拜佛略相似佛如幽潭难直欲见者闻道出生死皆尔何为独如此业果已定磨不去佛灭道今千万寺只在江湖晚传处
那苏哲的这个《鸾城集》呢是经过他亲自编定的所以历来都被认为说在这个集子里面所收录的诗文呢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那像苏氏还有苏哲他们两兄弟呢他都是比较有这个很深的佛学造诣的所以很多学者就认为说《哪吒诗》它的内容应该是取自于当时民间非常通行非常流行的一些佛教传说的那从这首诗就刚才我们所看到的那首诗里面
我们基本上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些信息首先第一个他说北方天王有狂子那说明了哪吒是北方天王的儿子第二这个儿子很狂他就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嘛
就是他很狂他不拜自己的父亲他只信佛他只拜佛祖并不拜他的父亲而且后面还有说佛之其余难教育这就说明哪吒非常的叛逆甚至有点顽劣那他只知拜佛不拜父呢说明他们这个父子关系非常的不好那佛祖呢在协调这个他们父子关系上其实是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的
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佛祖呢就让他的父亲天王左手举宝塔那因为哪吒是拜佛的所以他因为拜佛才去拜了他的父亲也就是以佛为父去听从佛祖的这个教导了
那以上的所有的这些内容不仅仅是在《哪吒诗》里面有体现的,后来我们在小说《西游记》《风扇演义》当中也可以看到它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继承和发展了下来,那这就是关于哪吒以及哪吒的父亲李靖托塔里天王、毗沙门天王他们之间的这个爱恨纠葛了。
那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我们知道了李静和哪吒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来看看哪吒为什么会出现在敦煌呢其实这个问题跟前一个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是哪吒为什么会出现在敦煌可能还是要从毗沙门天王为什么会出现在敦煌说起
那刚才我们其实浅浅的提到了毗沙门天王毗沙门战神信仰是在于田这个国家非常盛行的它是于田民间信仰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毗沙门天王在当地它是一个非常主要的守护神之一在人们的心目当中是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的
而根据大唐《西域记》当中的记载呢他说这个于田的国王呢自称是毗沙门天之作印而于田作为丝绸之路上与我们交流非常密切的一个国家毗沙门现象就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逐渐的东传也促进了内地相关经象的这种兴盛刚才我们其实提到了《毗沙门遗轨》这本书在《毗沙门遗轨》这本书里呢就记载了一个
非常神奇的故事说是在天保元年也就是公元 742 年的时候当时大石康等五国围安溪城那玄宗皇帝亲自直香炉入道场布空和尚诵念真言为什么要诵念真言呢就是要请毗沙门神兵应援结果还真的把神兵请到了
皮沙门神兵降临的时候五国聚而退军围了安息城的这五个国家的军队就非常的害怕然后就立马退军了那这段历史是不是真实发生过我们现在并不能够完全的去确认它但是通过这段记载我们能够感受到当时皮沙门信仰之盛由此可见一斑那据说在这个时期唐玄宗还会让各个的军事将领们
必须要去供奉毗沙门天王的这个形象来祈愿每一次出兵的时候都能有神兵相助所以在开元年前毗沙门天王是作为战神在整个军队当中被大家所崇拜的一个这样的神明后来这个趋势又渐渐的从军队蔓延到了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所以真的是在唐玄宗时期这个毗沙门信仰是风行一时的
那当时敦煌这个地区一方面刚才我们说了它跟于田本来就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另外一方面呢那长安地区毗沙门天王信仰也直接影响到了敦煌地区所以在敦煌就出现了大量有关毗沙门天王的包括经卷啊壁画呀等等这就不足为奇了
比如说在敦煌的藏经洞当中其实就出现了大量的有关毗沙门天王信仰的一些文献资料,不仅包括一些经书,还有他的画像,包括一些雕板的印刷品以及一些绢画等等,我们都能够看到毗沙门天王的形象出现在里。
除此之外就是很多洞窟的壁画当中今天我们进去看还是能够看到很多毗沙门的形象比如说我们如果去敦煌墨高窟的一五四窟那是一个中堂窟在它的南壁上面有一个金光明金变在这个金光明金变的
西侧的条幅里面我们就能够看到毗沙门和吉祥天女毗沙门和观音菩萨的两个画面这两个画面也都是跟于田国的建国传说有着密切关系的而且除此之外在今天我们去看一些展览比如说现在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一批来自这个甘肃博物馆的
跟丝绸之路密切相关的一些展品当中我们就能够看到很多有着毗沙门天王形象的无论是壁画的陵墓还是线稿包括一些藏经洞当中出土的一些比如说金光明经的一些残卷其中都能够看到毗沙门信仰留下的这个非常丰富的一些痕迹了
除此之外我们就要说到哪吒了在跟毗沙门天王的形象有着密切关系的众多题材当中有一个题材很值得关注这个题材的名字就叫做毗沙门天王赴哪吒会敦煌地区的毗沙门天王赴哪吒会图其实在整个敦煌石窟的内容总录的索引统计当中显示一共有 37 幅
那后来呢有专门做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又去一一的对比核对之后发现在这个图录当中还遗漏了几个地方那把其他的那些也都加在一起呢目前的一个最新的统计数据应该是有 46 幅壁画当中都涉及到了毗沙门天王赴哪吒会的相关的内容
那我们如果对比的去看各扑披萨门天王赴哪吒会图的这个画面的时候你会发现无论是在画面布局还是主要的一些人物形象其实大致都是比较类似的而且它的形式基本上也都是一致的
只是可能由于比如说创作的时代有些不同或者是不同的画像稍微它的风格呀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会有一些不同还有就是比如说画幅的大小啊画面的大小啊以及除了主角之外其他的一些配角人物它的多少或者它的这个构成相对有一些差距之外大的方面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那我们也会把相关的一些找到的比较有典型代表性的皮查门天王傅哪吒绘图的这个图片放在我们的 show notes 里面大家可以到 show notes 当中去查看一下但是在这里呢我们要特别提出一点比较奇怪或者说比较奇特的地方就是虽然我们在敦煌的石窟里面看到有四十六幅这样的
披萨门天王妇哪吒会的图案或者说造型但是比较奇怪的就是我们现在没有找到这幅画面它的具体的经典出处是什么比如说我们能够看到很多这个经变化或者说很多这个传说故事它其实我们从一些相关的文本当中是能够找到对应的比如说金光明经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那金光明经
它其实画的就是这个经书里面的故事或者这个经典里面的故事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皮沙文天王赋哪吒会这个故事是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典当中去完整的讲述这个故事的所以我们今天的总结和分析其实主要还是基于我们收集到的这一处处的壁画或者是捐画纸画作品以及相关的一些典籍的记录来进行分析和推测的
现在我们能够找到的是一些这样的零零散散的文字比如说有一段文字叫做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入塔赴哪吒道场会还有北方大圣毗沙门天王请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入塔赴哪吒会以及毗沙门赴会于时不来哪吒按键而代诸闻请弥陀心欢喜
就这样的几段文字这个比较核心的文字通过这样的类似这样的一些文字目前的一些研究学者可以大致的推测出这个故事的情景似乎应该是哪吒他要举办一场法会但是呢这个法会却没有多少人参加而且这个毗沙门来的也非常的晚就没有及时来到所以哪吒非常的生气他可能认为是这个天王存心阻挠所以就拍案而且要对他动武
这个时候呢毗沙门就出来辩驳他说他手里所托的塔的里面呢请到了阿弥陀佛哪吒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呢心生欢喜那从这个大致推测当中其实我们还是能够隐约的看到哪吒所谓敬佛不敬父的那个性格就是他一听说这个塔里面有阿弥陀佛他就很高兴了本来他非常的生气他甚至想要
拔剑去杀了他的父亲但是呢当他的父亲说我这个塔里面请到了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时候哪吒马上就是怒气全消心生欢喜了所以这个跟苏哲所说的只知拜佛不拜父好像是如出一辙的
那接下来呢我们就来更加具体的详细的来看一看这个毗沙门天王和哪吒到底长什么样那我们就以这个我们在 shownotes 当中贴出的敦煌第 146 窟西北角上的毗沙门天王赴哪吒绘图这幅图作为一个代表因为刚刚我们已经说了其实每一个毗沙门天王赴哪吒绘图呢它从大体的构图人物形象上行
都差距不是非常大所以我们就举一个比较清晰一点的例子吧那在这幅图画当中结合我们刚才说的那个故事其实不难推测出在这个画面的中央拖着那个塔的就是毗沙门了那在它的对面呢有一个双手合掌高举过头顶做礼拜状的这样的一个童子因为
因为他的人物形象人物的这个大小上面有非常鲜明的对比所以你要看他这个跟天王面对面的一个很小的一个小童子的那个形象他双手举过头顶何时正在礼拜这个人据推测就是哪吒了
那除了这个之外呢我们还可以再看一幅我们在双透思当中也贴出了他的图片在大英博物馆里面现在收藏了有一幅图叫做大圣毗沙门天王像这是一个五代时期的一个课本在这幅画像当中我们
它主要描绘的是毗沙门天王我们能看到画面的主体部分就是这位毗沙门天王了但是最引人注意的其实是在天王像的右上方你会看到一个面目猙獰的罗刹他的右手高举着一个婴儿那这幅画的内容呢其实是一则西域的神话故事说的是在西域于田国王他自认为自己是毗沙门天王的后代
那在这个国王年纪很大之后呢还依然没有子嗣所以他就想要祈求毗沙门天王能够赐给他一个孩子那随后呢毗沙门天王就显灵了从他的额头抛出了一个婴孩那于天国才得以传承下去所以有学者就认为说这幅图画当中的这个婴儿应该就是毗沙门天王之子那么他很有可能就是哪吒
但是呢其实像这个大圣毗沙门天王像当中的这种婴儿的形象的哪吒呢并不是当时的一个主流其实当时更主流的或者说从晚唐一直到宋初这个期间比较常见的哪吒形象就是我们看到的敦煌壁画当中的这个毗沙门天王赴哪吒会当中的这个形象
那其实除了 146 窟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比较我们能够看得更清楚的是在这个敦煌墨高窟的第 45 窟在这里呢也有一幅毗沙门天王附哪吒绘图我们把这个单独的哪吒形象截取了出来放在了我们的 show notes 里面大家也可以看到你会看到在这个里面这个哪吒是一个双手举头顶形和石里的
一个比较像成年男子形象的哪吒了那但是你能够看到他的相貌是比较丑陋的而且是大头牛眼朝天阔鼻而且他的肌肉非常的发达在这个手臂腹部都有非常明显的肌肉线条显示他非常的有强大的力量的感觉而这个双手合十的姿势呢又是我们比较常见的这个拜佛的一个礼仪所以
所以当他双手合十举过头顶的时候就是表达出了哪吒对于佛祖的这种尊重和尊敬啊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哪吒的这个只知拜佛不拜父然后性格当中有一点乖戾有一些这个叛逆的那样的一种感觉
那其实到了后来西游记里面我们所看到的哪吒形象那就是什么三头六臂然后这个表情也非常的凶狠然后手里持着六般兵器斩妖除魔这样的一种形象其实除了西游记之外在其他的相关的一些这个典籍当中对于哪吒的形象也都有一些记载整体上来说他们呈现出来的形象都是那种手持神兵利器然后力大无穷脾气不太好的这样的一种人物形象
那关于哪吒故事的溯源哪吒形象的溯源以及在《东皇壁画》当中我们能够看到的这个非常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毗沙门天王赴哪吒会的这个题材我们就先大致的聊到这里因为其实关于哪吒比如说如果我们进一步的去讲哪吒形象的演变哪吒这个形象的塑造那可聊的就太多了只不过我们
今天只是选择了一个和我们节目的关注的领域密切相关的东皇的壁画当中所展现出的哪吒形象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分析那就像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哪吒其实和毗沙门天王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呢我们还想在今天节目的最后呢来稍微的展开聊一聊毗沙门天王以及天王的护国思想的事情因为这可能会更加有利于我们去在对敦煌更多的这个壁画或者说更多的这个天王形象去进行理解的时候包括我们去看很多其他的这个
无论是古代的一些寺庙啊或者是一些建筑的时候都会帮助我们去理解为什么我们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看到天王殿会在天王殿里面看到四大天王的形象我们可以在这个话题之下稍稍展开一点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呢我们在五月飞行的那个大同系列专辑当中关于上画寺的那一集里面
有过非常详细的讲述在这里呢我们也挑选其中的部分内容来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就是来讲一讲所谓的我们经常提到的四大天王其中包括毗沙门天王我们今天的一个主角还有整体的这个天王护国思想因为刚才我们其实也已经提到了在唐玄宗的时候这个毗沙门天王护国的思想毗沙门天王信仰是非常盛行的那这到底是怎么来的
我们在这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和分析首先我们来说说四大天王啊四大天王呢其实他最早是出自古印度的婆罗门教神话当中的二十诸天他也被称为护士四天王他属于帝氏天的下属
而在这个古印度的民间文学当中呢比如说像罗摩衍纳罗摩婆罗多这样的一些经典当中也都曾经提到过四方守护神那这个说法呢在之后的发展当中呢就逐渐的被像佛教给吸纳了于是他就成为了佛教当中的护法神
那在佛教当中有一句话说叫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嘛那这里说的三界其实就是指佛教当中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那其中我们人类社会是属于最低等级的欲界那天神呢他虽然也住在欲界但是他居住的那个地方呢是属于欲界六重天之上的那
那他离人间最近的这个六重天的第一天呢就是四大天王居住的地方所以四大天王是距离我们人类最近的神明之一了那根据佛说四天王经当中的记载呢四大天王居住在尖陀罗山所在的四座须弥山的山腰上面
而须弥山上的四座山峰呢就被称为须弥四宝山这个四宝山呢就分布在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那每一座山上呢居住着一位天王所以就有了东方的持国天王他管辖的是东圣神州南方呢是增长天王管辖的是南山木州西方呢是广木天王管辖的是犀牛鹤州北方多文天王也就是我们
刚才反反复复提到的这个毗沙门天王他管辖的是北巨罗州或者叫北巨卢州那有关四大天王起源的传说呢其实也有很多种说法了那其中佛教传说当中有一种神话色彩非常浓郁的说法
是说四大天王是在众神膝盖当中诞生的像在《律经》这部经典当中他就记载说四大天王在远古引佛光的时代呢他们分别是百灵鹏小灵鹏大西龙和小西龙他们都是尊崇佛陀的那在释迦摩尼如来的时期他们一起发愿希望能够成为守护世间的护法所以呢百灵鹏和小灵鹏就分别变成了
广布天王和多文天王而大小西龙呢就分别变成了持国天王和增长天王那还有一种说法说在这个创世的时候呢两条居住在高山上的蛇神经常受到吃蛇的这个金翅鸟的打扰那每天都要跟这个金翅鸟进行搏斗所以他们就向这个佛陀请愿希望能够得到佛陀的庇佑那佛陀呢就赐予了他们能跟金翅鸟所抗衡的力量
那金翅鸟就问蛇神为什么你们突然之间变得这么厉害力量暴增呢这两位蛇神就回答说是因为佛陀在我俩身上洒下了光辉来保护我们有了佛陀的加持呢谁都无法伤害我们了那金翅鸟听了之后呢他也开始信奉佛教从此这个两条蛇神和两只金翅鸟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四大天王那其中广目天王和多文天王就是由龙蛇所变化而成的
那持国天王和增长天王则是由金翅鸟所变化而成的所以这个传说呢它之所以流传下来意思也就是希望能够让这个充满敌意的一些动物们之间都能够放下敌意放下仇恨携手前行就有这样的一层说法吧
那从那个时候开始呢四大天王就担任起了护佑云云众生的这个角色那后来在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刚才我们也提到了大正新修大藏经经光明最圣王经当中就提到
四大天王辅佐王侯将相帮助百姓与邦国为人们消灾解惑控制天气赐福百姓等等特别是北方多文天王他在天王当中呢是这个护法神和财神那对于一般的信众来说呢毗沙门天王就是他们最主要去信奉和供奉的一个天王
他们觉得毗沙门天王不仅能够求平安也可以求治各种疾病求风调雨顺等等就是你感觉好像毗沙门天王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大多数的愿望其实呢这种天王信仰的流行以及天王护国理念的推广
跟当时的统治者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在唐玄宗时期那这个时期对于天王后国思想的推广跟这个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金光明经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在金光明经当中就说到了
凡流传宣讲本经的国土都将得到诸天的拥护可是国家积极极义战乱等一切不吉祥事消除国土丰饶安稳人民幸福安乐所以
无论是金光明经还是毗沙门天王的信仰都被视作是互国互民灭罪积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部护国之经和护国之神所以你看无论是从这个
传说故事和佛教经典中还是说跳脱出来去看这个当时的现实世界当中的政治经济民生战争等相关的这些因素都能够感受到毗沙门天王信仰之圣也能够感受到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很多遗留下来的无论是礼仪习俗也好还是一些壁画作品一些塑像作品一些雕塑作品等等我们向上追溯其实都有它非常深远的
和当时的一些现实世界当中的各种因素综合造就的那最后回到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这个重要的男主角之一哪吒身上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无论是这个哪吒之魔童将士还是魔童闹海当中出现的这个哪吒形象其实既突破了这个我们之前比较熟悉的这个张丁老师所创立的哪吒形象
但仔细看你又会发现这个哪吒的人物形象他的轮廓以及他的一些服饰的特色特别是这个海报当中哪吒形象的那个具有很浓重的飞天色彩的那个造型的设计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你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壁画在这个动画作品当中的一些应用那再结合我们今天对于哪吒形象的非常远古的一些溯源你又能够感受到其实哪吒自古至今的这种
叛逆的形象其实在敦煌壁画当中我们就已经能够感受到了就是这个魔童真的是只知净佛不败父啊这可能就是文化在有意无意的传承当中所积累所呈现出的一些非常有趣的呼应关系吧那关于哪吒我们今天就先聊到这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